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实验小学沈国芬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教学是当今数学教学的基本点,也是一个难点。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有的老师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一味强调打草稿,列竖式。这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使计算教学变得枯乏无味,学生对此觉得厌烦,毫无兴趣,阻碍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有效发展。因此,只有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学生观,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作为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教师与学生展开比赛,在教师快速说出计算结果时,学生产生了急于探求知识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题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学会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估算方法,然后达到准确、迅速的目的。

1、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草稿纸就演算了几麻袋。这样生动典型的事例可以唤起小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2、创设情景,激发计算兴趣。计算题比较枯燥,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童话、游戏、比赛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注意题目的灵活性、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3、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成立数学兴趣小组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数学讲座、速算、巧算比赛,从而使学生达到算得准、算得巧的目的,增强计算情趣。

二、培养良好的计算能力

要提高数字计算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运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做到正确、简捷、快速数字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中心内容,其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们讲的是怎样教会学生计算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一是要有估算的能力,对计算答案有个粗略的估计。例如我们给学生10个数据:1.03、0.94、0.97、1.08、0.96、1.04、0.98、1.21、0.99、0.90,求这10个数据的平均数,55个学生只有38个学生做对了,有17个学生做错,问题不在错还是对,问题是怎么错法。譬如这个题目,求10个数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总应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不在这个范围里的答案肯定是错的,这就是一个估算能力。一个错误的答案如果在上述范围内,虽然做错了,可能是运算过程中出了差错。这不算大的问题,但如果错误的答案不在上述范围,甚至相差很大,仍把它作为答案写在上面而不发现错误的显然性,这就不只是计算能力的问题,而是数学的素养很差。两个答案虽然都错了,但两个学生学习的能力与水平肯定不在一个档子上。

第二要提高运算的整体把握能力。一个稍为复杂一点的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在计算以前应该有大局观,整体把握运算分几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题目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蕴含的信息等等,这和下棋一样有大局观,不是一拿到题就去埋头计算。有大局观的

人可以指挥,没有大局观的人只能操作;有大局观的人是将、帅,没有大局观的人只能当兵做办事员,这是绝对不一样的。

第三要合理计算。就是要充分运用运算律,运用积不变性质,商不变性质,改变运算的数据,运算顺序,使运算尽可能简便、快速、正确。培养学生简便运算能力不只是单一的提高运算能力,因为在培养的过程中,一定涉及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等其它能力的培养,所以会不会简便运算,实际上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请学生做过这样一个计算题:33.7×7.14+6.66×14.3等于多少。这个题目用简便运算是很方便的33.3×7.14+6.66×14.3=33.3×7.14+2×33.3×1.43=33.3×(7.14+2.86)=33.3×10=333。这个题就是要培养学生应用上面讲的种种手段,对它进行简便运算,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但是55个学生中,还有18个学生计算错误,这也反映了学生的合理运算的能力是较为薄弱的。

第四要培养学生心算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觉,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例如常用分数,小数互化的数据等)。培养运算能力要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数字运算能力强。必然会迁移到整个数学学习能力上,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不是孤立的。

三、在大胆探索中转变计算教学方式

教为学服务,我从对计算教学的分析中深深感受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在大量实践探索后,对计算教学形成了新的教学思路。

1、创设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

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学体系中不再把应用题教学作为单独了一个单元,而把应用题作为理性的一个证明过程。所以创设计算学习情境其一是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种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入计算学习。

2、引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最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纵观计算教学,绝大多数的新知是在原有知识上的迁移、变化、综合而成,根据学生学习建构特点,应由教师牵着教转向学生主动学,把新知通过比较等方法纳入自己的已有知识体系之中,所以我们在计算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复习导人时,要注意学生群体的参与性,口算、笔算尽可能让学生全员参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2)新授环节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分下几个教学环节:

•首先让学生试做,小组交流;

•然后展示不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问题(要注意算法多样化)。这一五一节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辨别异同;而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学习时有两大层次:先在小组的交流合作中互相启发,解决简单的问题。再把小组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时提出来。

•最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解决共性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作到引而不牵,放而不纵。

(3)练习时要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传统的计算教学枯燥往往是练习时要求的单一化造成的,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使学生对计算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生成一定的能力是计算教学应该重视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练习在计算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层次化。这是指对练习的要求是由准确到又对又快过渡;对练习的目标是好中差均有所得;对练习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综合的三方面内容的层次要求。

•趣味化。在练习时不断添加一些新颖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小实验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状态,自尊心、自信心等得到满足。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

•弹性化。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