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导读讲义
孟子讲义
春秋无义战
董仲舒的话,便可知道那个时代乱源的要点: “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以来远,而断之以 战伐为之者,此固春秋 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
政治道德衰落,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谁也不相信谁,彼 此不敢轻易亲近,所谓“德不足以亲近”。 对于文化的建立,更是漠不关心,只顾现实,而无高远的见地。 国与国之间,没有像周朝初期那样远道来归的国际道德关系,所以 说:“文不足以来远”。 因此只有用战争来侵略别人。但是他们每次在侵略的战争上, 却加上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说自己要侵略别人,而是找些借口来发 动战争,这就是“断之以战伐为之者”。 这便是孔子著《春秋》的动机和目的,也是孔子著《春秋》最 痛心疾首的中心重点,“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他说, 春秋时代几百年的战争,都是没有道理的。所以也有人说,春秋无 义战。
春秋无义战
我们现在不是讲《春秋》,而是介绍孟子所处的时 代背景,追溯它的远因,顺便提到《春秋》。继春秋 时代吞并侵略的紊乱变局,又延续了两三百年,便是 我们历史上所谓的战国时期。紊乱的情形,比春秋时 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各个强国的诸侯重现实,社会的 风气更重现实,苦只苦了一般的老百姓。 在那样现实的时代环境中,孟子始终为人伦正义, 为传统文化的道德政治,奔走呼号,绝对不受时代环 境的影响,而有丝毫转变。所以,他所继承孔子的传 统精神,以及中国文化道德政治的哲学观念,和孔子 的文化思想一样,也成为由古到今,甚至将来的颠扑 不破的真理。为什么他会有这样远大的影响?
司马迁编撰手法中的孟子
我们读《孟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章《梁惠 王》——孟子见梁惠王,一开始,便可以看到孟子当 时一种受尽冷漠歧视的味道。同样地,司马迁写孟子, 首先也引用了这一段,然后才说到孟子的籍贯、出身、 学历,说明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 。 古今中外,许多被后世认为是多么伟大,能影响千 秋万世的人物,在当时,大多数都是那么凄凉寂寞的。 就因为他在生前不重视短见的唯利是图,对自己个人, 对国家天下事,都是以如此的人品风格来为人处世的。 更妙的是,司马先生举出驺衍来,与孟子当时的处 境作一强烈的对比。
《孟子》导读
《孟子》导读【孟子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
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曾受业于子思。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九年级语文《〈孟子〉两章》知识讲解人教版新课标
《〈孟子〉两章》知识讲解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今天让我们学习他的两篇文章。
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生平及其思想。
2、积累文言知识。
3、背诵课文。
4、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知识汇总1、作者简介孟子(前372—前289),名轲,邹(今某某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X,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
2、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
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基础知识1、通假字亲戚畔之畔:pàn 叛,背叛2、解词人和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限制。
固国固:使……巩固。
失道道:天道,违背道义。
课文分析本文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人和”,具体表现为下文所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
《孟子讲义》五章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 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
课文讲解
环:围。 夫:发语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然而:虽然这样,但是。 也:发语词,判断句的标志。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武器。 革:皮制甲衣。 坚:坚固。 利:锐利。 米粟:粮食。 委:抛弃。
课文讲解
域,限制。以,用。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固国:巩固国防。 威:建立威信。 道:治国之道 畔:同“叛”,背叛。 之至:达到极点。 顺:服从。 亲戚:古代指亲属,即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
课文讲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
富贵: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淫:使······扰乱。 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之扰乱心意。 移:使······改变。 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形容意志坚定。 威武:威胁暴力。 屈:使...服从。 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课文讲解
傅说(yuè):传说是商代一位贤人,因罪服刑,在 傅险筑墙;后被商王武丁访求到而提拔为相。版筑: 古代筑墙的方法,用两版相夹,填入泥土,用杵捣实, 拆版后即成土墙。
胶鬲:传说是商纣王的臣,他怎么被提拔、被谁提拔, 已不见于记载。
管夷吾:即管仲。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 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后逃至鲁国 而遭杀;管仲也被鲁人囚禁押回齐国。后由鲍叔牙推 荐,被桓公提拔为相。
孟子导读ppt全解
授课人:林诗博
一.《孟子》的成书时间及作者 二.《孟子》的结构及列入经书的时间 三.《孟子》的论辩艺术与志士情怀 四.《孟子》的思想特点 五.经典章节
一.《孟子》的成书时间及作者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书中所含蕴的政治、伦理、 哲学、教育等思想学说,不 仅对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社 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 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和道 德情操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南宋孝宗时,朱熹将《论 语》、《孟子》与《礼记》 中的《大学》、《中庸》 两篇合在一起,称为《四 书》,并悉心为之作注,确 立了《孟子》在经部的地位。
元明清三代:《四书》被定 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孟子》 成为学者必读之书。
唐代开成石经《孟子》拓片
三.《孟子》的论辩艺术与志士情怀
论辩艺术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 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 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 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 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 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 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气势磅礴—长于譬喻—善用 对比—纵横家气概
志士情怀
浩然之气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 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 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 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着。 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 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 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 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 起,不易吾言矣。
孟子讲义 001-人性本善 人同此心
人性本善,人同此心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究竟有没有共同的人性?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些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争论。
从逻辑上来说,人性肯定是有的,而且人性只能是善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任何一种事物存在,就必然有这一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否则这种事物就不可能存在。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世上,也必然有其作为人类而存在的本质属性,这就是人性。
其次,当我们说:一类东西的性是善的,这意思就是说,这一类东西的存在,合乎人的目的,符合人的愿望。
同样,当我们说: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其本性是善的,这意思就是说:人类的存在,从总体上来说是符合人类的目的,是符合人类的愿望的。
如果我们否认人性是善的,那就等于说,人类的存在,根本不符合人的目的。
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因此,人类作为一个类,其整体的性对于人类自己来说,不可能是不善的。
然而,人性的问题,又不能仅仅从抽象的逻辑意义上来论证,因为所谓善,所谓恶,都是有具体内容的。
孟子所说的善,具体内容就是仁、义、礼、智。
因而,孟子与告子等人讨论的性善、性恶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讨论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是否具有普遍合理性的问题。
按照孟子的思路,仁、义、礼、智,并不是儒家硬要从外部强加于人的,而是人性中本来就有的。
仁、义、礼、智,既是高尚的道德理想,同时又是人性中固有的内在要求,是天赋予人的“命”,因而可以称之为“天爵”。
应该说,仁、义、礼、智的具体内容,虽然有许多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的是糟粕,有的已过时,但同时也的确包含了不少反映全人类普遍本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正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善。
孟子的性善论告诉人们,人同此心,心通此理,人人心中都有善的萌芽,都可以体验到善性呈现,人性之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
因此,儒家的学说,不过是要启示人们自觉省悟到这种存在,使之发扬光大,充分呈现,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合乎人的本性的人。
一、人心、人性与天命孟子说:真诚尽力地开掘自己的本然之心,就可以认识人类普遍的本性,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相通、性相近。
《孟子》导读PPT课件
.
10
明代:注疏著作多,但创新发挥不多。 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 陈士元《孟子杂记》
清代:1.注重《孟子》汉注研究。 焦循《孟子正义》
2.态度严谨,研究深入,方法细密。
.
11
3.专门著作增多。牛运震《孟子论文》, 阎若璩《孟子生卒年考》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6
游历诸侯
• 前329年,率领学生首次出游,到齐国 • 前323年,去宋国 • 前322年,回邹国 • 前322年,前往滕国 • 前320年,前往魏国 • 前319年,再往齐国 • 前312年,离齐归邹,聚众讲学和著述 • 前289年,去世
.
7
(二)孟子生活的时代
• 1.政治状况:霸与王——统一趋势 • 2.经济状况:奢与俭——全面封建 • 3.思想状况:论与辩——百家争鸣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
善以渐化。
.
2
自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 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 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 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 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 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机而食!中道废而不 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食哉!”孟子惧, 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史记·孟 子荀卿列传》)
孔子卒于公元前479年 ;伯鱼卒于公元前482年 子思卒于公元前420年左右; 孟子生于约公元前372年
孔子 → 曾子 → 子思 → 子思门人 → 孟子
.
孟子讲义 003-以民为本 与民同乐
以民为本,与民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
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
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
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
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
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
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
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
无论这个“君”叫做国王,叫做皇帝,叫做总统,叫做主席,都概莫能外。
只不过在古代,人们尚未能设计出一套有效而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落实这个道理,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程序,以至于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兑现。
但这并不说明这个道理本身不成立。
实际上即使是在民主制度缺如的社会里,上述道理有时也会以各种形式自发地强行发生作用。
只要看看历史上无数昏君、暴君最终被推翻,身败名裂的下场,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
因为国家的权力也是人民所赋予的,国家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必须置民众的地位于国家之上。
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坚持这个原则,可以防止少数政客假借“国家”的名义,侵害民众的权力和利益。
为“君”的如果真能认识到上述道理,就应当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坦诚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
一、失民心者失天下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1),所恶勿施尔也(2)。
孟子讲义 002-居仁由义 明辨义利
居仁由义,明辨义利“仁”和“义”,是孟子思想中两个最重要的范畴。
“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
从字形上看,“仁”就是两个人在一起。
假设世界上只剩下两个人,这两个人在一起会干什么?是互相斗争,拼个你死我活;还是相互关爱,相濡以沫?看来还是后者可能性大一些。
可见,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人类灵魂的最终依托。
然而,世界毕竟不只是两个人的世界,而是由许许多多人组成的人类社会,错综复杂,千头万绪。
人光凭爱的情感行事,并不能使社会太平。
有的时候,爱失去了理性的控制和引导,还会惹出麻烦来。
所以必须有理性精神来对人的情感进行引导和规范,使人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
这种理性精神就是“义”。
“义”的基本含义就是适宜。
“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仁”的一种节制,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从根本上实现“仁”。
孟子把“仁”比作人们安身的家,把“义”比作人们行走的路,这个比喻十分精妙。
有“仁”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可以安身立命,当然很幸福;但别忘了,出门走路开车,要遵守“义”的交通规则。
否则乱闯乱撞,丢了小命,就回不了家了。
说到“义”,必然涉及到“利”。
孟子最反对人讲“利”,但并不完全排斥“利”。
“义”与“利”也并不总是对立的。
关键在于,出发点应当是“义”而不是“利”,用心应当是“义”而不是“利”。
面对可能获得的“利”,要仔细掂量掂量是不是符合“义”,不能见利忘义。
一、“仁”是人的命根子孟子曰:“仁也者,人也(1)。
合而言之,道也。
”“仁”和“人”这两个字,不仅字形上有联系(“仁”字的偏旁就是“人”),而且读音也一样,因此意思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仁”是人性的根本,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了“仁”。
“仁”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道理,所以做人一定要讲“仁”。
儒家的道,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讲这“仁”与“人”两个字。
“仁”和“人”一定要合在一起讲,不能割裂。
讲“仁”而脱离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则“仁”只是个空洞的抽象道理,没有落脚点,也没有实际意义。
《孟子》研读讲义第一讲:概述
《孟子》研读讲义第一讲:概述《孟子》研读讲义第一讲:概述教学内容:《孟子》研读第一讲: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为什么要学习《孟子》;了解《孟子》成书年代及作者生平;《孟子》的篇目结构及教学安排;《孟子》的思想体系;《孟子》的学术价值、艺术特色及历史影响等。
教学重点:学习《孟子》的目的和意义;《孟子》成书年代及作者生平;《孟子》的篇目结构及教学安排;《孟子》的思想体系。
一、为什么要学习《孟子》在过去的两年半的时间里,我们老年大学《论语》研读班每周一次课,已经将整本《论语》和《大学》相继学习完了。
目前正在学习《中庸》课程,在《中庸》研读结束之后,我们将进入《孟子》研读课程的学习。
《孟子》这本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孟子这个人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其为“亚圣”。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世的时候,儒家虽有了一定的地位,但到了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儒家地位受到极大的冲击,那时候的学术界用孟子的话来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朱和墨翟当时曾风靡一时,是孟子力挽狂澜让儒家走出历史的低谷,使儒学得以发扬光大。
孟子为了捍卫儒家学说,他几乎与当时各家各派都展开过不同形式的论战。
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教诲,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
他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问题讲得通透贯穿,同时表达了足够的处世的聪明与应对的机敏。
正是由于孟子的不懈努力使得儒家学说得以延续和发展,这种独特的历史作用,使孟子获得了亚圣的殊荣,与孔子一起成为儒家文化的象征。
孟子具有超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这方面的本事值得我们借鉴,而孟子的品格更值得我们学习。
孟子三章专业知识讲座
皮革制成旳甲、胄、盾之类。
下团结啊。
委:放弃。
去:离开。
原文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 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
固: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险:险阻,险要。
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震慑。
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多助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旳正道,即行仁政。
之至,天下顺之。以 畔:同“叛”,背叛。
上
4.古今异义 去 古义:离开。例句:委而去之。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旳地方(跟“来”相 对)。
域 古义:限制在疆域内,居住。例句:域民
不以封疆之界。
上
今义:在一定疆界内旳地方;疆域。
疑难突破
本文旳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 旳?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文章开篇即提出观点。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 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被尊为“亚圣”。宣扬“仁 政”“王道”,反对诸侯旳武力 兼并,反对暴政虐民。
孟子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旳民本思 想,在当初是有进步意义旳,对后世也有主动旳影响。
《孟子》一般以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 等人共同编著旳,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 《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 《尽心》七篇。内容涉及孟子旳言行、政治学说以及 对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旳论争。《孟子》 长于言辞,善于说理,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 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旳发展有很大影响。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变化我志向 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孟子两章课件讲课讲稿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 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 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 的说服力、感召力。
• 排比 •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对偶 •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顶真 •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代词,这(就是) 2、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3、兵革非不坚利也 武器装备,兵:兵器 革:甲胄 4、委而去之 委:放弃 去:离开 5、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6、域民 界限,名词用作动词,这里意思是限制 7、固国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国防) 8、威天下 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9、寡助之至 极点 10、亲戚畔之 他,指寡助之君 11、亲戚畔之 通“叛”,背叛
• 相同之处: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 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 则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 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 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 后推出结论。
• 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 文章开头点明,可谓开宗明义;第二则短文在文 章结尾处揭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孟子导读ppt2 人教课标版
经常考查到的几种主要的句式
孟子的思想
性善论 (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
• 性善论是孟子伦理道德和仁政学说的理论依据, 在孟子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 有不下。”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 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 也;是非之心,智也。”
• 仁政是孟子的政治主张,是其经国治民的基本方针。民本 思想是促成其仁政思想的直接因素,性善论是其仁政思想 的理论依据。 从民本思想出发,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 者失天下,因此当政者为政治国,必须关心民生疾苦,为 民排忧解难,改善民的生活,以争取民的支持和拥护;而 仁政才是争取民心归附、统一天下的惟一正确之道,所以 经国治民,必须实行仁政。 从其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人都生而具有“恻隐之 心”,统治者只要将此心“扩而充之”,推广开来,“举 斯心加诸彼”(《梁惠王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 爱物”(《尽心上》);具体实施到行政措施之中,即为 仁政。他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公孙丑上》)由此他认为实行仁政是简易可行的。
• 重民思想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
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为 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离娄上》)同样周朝的 “幽”、“厉”二王亦是因为“暴其民”,导致“身危国 削”、“身弑国亡”。“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尽心下》)民是国家的根本,得到民的支持和拥护, 国家才能稳定和发展,反之则不能逃脱覆灭的命运。
孟子导读
导入Βιβλιοθήκη 易中天先生说: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孟 子比孔子强硬,总的感觉是:孔子很长者,孟子很男 人;孟子是先秦诸子中最“热”的,血也热,心也 热,肠子也热。不像孔子,温的,更不像老子和韩
【教育资料】《孟子》选读(知识讲解)学习专用
《孟子》选读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2.积累文言词汇;3.理解孟子的思想。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及思想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并尊称他为“亚圣”。
《孟子》《孟子》是记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仁政思想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反对不义的战争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孟子·尽心章句下》孟子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字词汇总字音数罟(cù gǔ)洿(wū)池施施(yíyí)卒然(cù)沛然(pèi)枯槁(gǎo)恶乎定(wù)孳孳(zī)粢盛(zì chéng)汤放桀(jié)弑君(shì)走圹(kuàng)驱爵(què)鹯(zhān)暴之于民(pù)朝觐(jìn)庶几(shù jǐ) 羽旄(máo)之美孺(rú)子怵惕(chù tì)恻(cè)隐铄(shuò)荑稗(tí bài)强(qiǎng)恕通假字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同“斑”。
2)蚤.起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通“迤”,斜行。
4)卒.然问曰同“猝”,突然。
5)由.水之就下通“犹”,就像。
6)为丛驱爵.者通“雀”,鸟雀。
7)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通“又”8)今之乐由.古之乐通“犹”,如同。
9)可得闻与.通“欤”,语气词。
10)直.好世俗之乐耳通“只”,只是。
语文:文言文落实讲义《孟子》两章(人教版九年级下)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落实讲义:《孟子》两章■文学常识:1.《孟子》是及所作,家经典之一。
孟子,名,邹人。
《得》选自,《生》选自,《鱼》选自。
■词句落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米粟( )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 ) 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 ) 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 )发于畎( )亩之中,傅说( )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作者简介】: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坟地
集市
学宫
②沽肉示信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
③断机教子
“断机教子”,讲的是孟母鼓励孟子读书不要半途而废的故事
4治学
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都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
他并不把这些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因而也不认为它属于“人性”,只称之为“性”:“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尽心下》)他所说的“性”显然就是人的感官和肢体的生理欲求,即人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而“人性”,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道德属性,集中表现为能够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仁义礼智等善德。
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身高九尺四寸多,却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呢?”孟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自以为他连一只小鸡都提不起来,那他便是一个没有力气的人。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够举起三千斤,那他就是一个很有力气的人。同样的道理,举得起乌获所举的重量的,也就是乌获了。人难道以不能胜任为忧患吗?只是不去做罢了。比如说,慢一点走,让在长者之后叫做悌;快一点走,抢在长者之前叫做不悌。那慢一点走难道是人做不到的吗?不那样做而已。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和悌罢了。你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
君子的人生,内根于理性之乐,外行于仁义礼智之道,是非常光明的,所以不论是谁见了君子,不论是迎其面,还是随其背,看君子的人都会认识到君子人生的光明伟大。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6人皆可以为尧舜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三、性善论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性善论”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是在人与动物的比较中界定“性”与“人性”的。他所说的“人性”就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离娄下》)
1性与命的区分
孟子对人的道德属性和自然属性,即他所谓的“人性”与“性”,是有着严格区分的。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滕文公上》)一味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即“性”)而不进行道德教化,人就会变得同禽兽相差无几,足见作为人的生理欲求的“性”为陷人于不仁不义的罪恶之源。所以,一提到“性”和“欲”,他就告诫人们要“忍”、要“寡”(《滕文公上》、《尽心下》);而一谈起“人性”或“四心”时,则视为“善端”并赞美备至,极力主张要“养”、要“存”、要“扩充”。(《尽心上》、《公孙丑上》)可见,“性”和“人性”在孟子心目中是泾渭分明、不容混淆的。
5所欲、所乐和所性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广土众民、富有四海虽然是任何君子之所欲,但是却不一定是君子之所乐。对于君子而然,“所性”即是根于心的仁义礼智等德性,其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富贵死生等得与不得,而是在于内心之道德的应该与不应该。
一、孟子生平
二、《孟子》简介
三、性善论
四、仁政思想
五、民本思想
六、大丈夫人格理想
七、影响及评价
一、孟子生平
孟子(约前372-前289),邹(今山东邹城)人,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故里邹国世代相传,在农历四月初二纪念孟子诞辰。
宋神宗时《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被批准配享孔庙。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5孟子周遊列國
四十多岁时,孟子肩负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感,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他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对孟子的“仁政”十分感兴趣,遗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
《孟子》主要思想
性善说,是孟子思想的基石,它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之中。都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
“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重民轻君”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还十分注意人格修养,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生命与义,都是人所珍贵的,当生命与义不可兼得时,应当舍生取义。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最大的乐事。认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
孟庙(亚圣庙)
在邹城市城南,为历代祭祀孟子之所。殿宇64间,占地60余亩。亚圣殿位于南北中轴线上,为庙内主体建筑。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地震倾圮后重建。
二、《孟子》简介
回到邹国时,孟子已六十多岁,从此不再出游,而在家乡兴学办校,广收门徒,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答疑解难,编著《孟子》。此书记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论、活动及其思想学说。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见《史记·孟荀列传》)。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孟子》共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2受业子思
孟子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他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曲阜孔庙清朝雍正题“生民未有”匾
3孟母教子
①孟母三迁
孟子所言人生而即有之“性”有两种意思:一为耳、目、口、鼻的生理欲望,又将之归为命;一为仁、义、礼、智,所谓善性的主要内容。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6身后荣辱
孟子去世后,经历代学者推崇,确立儒学嫡系传人之地位,西汉时期《孟子》一书已经广泛流传,东汉首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唐朝的韩愈著《原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之后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为孟子创造学习条件的故事。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孟子所指“性”的范畴是善心,善心则源自于“四端”。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此意义上,“性”是一个接近于本性、本质的概念。孟子所谓的“性善”,不仅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且进一步指人人皆有向善的内在能动的主体性。
2善之四端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了;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而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这种“善端”是先验的,超功利的,这就是孟子著名的“四端”说:
孟子40多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等思想主张。到过宋、齐、魏、鲁、滕等国。
稷下学宫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继位,恢复了建于临淄城西的“稷下学宫”,一时间,汇集了上千名士,成为当时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孟子再次前往齐国,希望在这里能够实现他的理想。齐宣王聘他为客卿。 在稷下学宫,孟子吸收各家所长,突破了孔子的思想局限,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君仁臣义、尊贤使能、以民为本、统一天下等仁政理论。这既是孟子从事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又是其思想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孟子的仁政主张曾使齐宣王受到一定鼓舞和赞赏,但齐王欲以武力称霸诸侯,与孟子产生了分歧。由于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孟离开齐国返归故里。
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西汉时代,司马迁《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是关于孟子的最完整的资料: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威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