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看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_2018年_04_24

合集下载

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可以在学校使用教育信息化2.0的服务
优质资源班班通
优质资源通达每个班级,师生可以充分利用
教育信息化2.0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来进行

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
平台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每个教师、学生和机构都享有自己的空间,
所有与学习相关的活动都可以在教育信息化2.0
中完成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向社会各类合作伙伴提供数字教育资源汇聚 平台,吸引各 类合作伙伴加入,聚合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教育 行业优质资源为所有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及完 善的服务体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持续发展
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目录
I 教育信息化2.0建设背景需求解读 II 教育信息化2.0建设顶层规划设计 III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建设
教育信息化2.0解决信息化与教学融合之困惑
01 教育主管部门
1. 优质资源共享难 2. 资源运营更新难 3. 信息孤岛整合难
02
学校
1. 教师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2. 信息化设备使用率低
教育信息化2.0通过对“教学、作业不阅卷数据”的数据分析,形成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
自适应学习体系
个性化学习分析
针对性错题本
4
5 在线补习课程
自适应评测 3
1 数据分析不 个性化学习计划
资源不工具支持
2
微课视频
总体建设思路:大平台、大数据、一体化
构建“人人通”的基础服务平台
以学校教学为核心,构建覆盖全部教学环节,打通“校校通”、“班班通”以及 各类教育应用的 基础性平台
03
教师
1. 教学工具不好用
缺优!缺用!缺集成!

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逻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

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逻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

Era Logic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2.0:The Interpretation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2.0
Action Plan(1)
作者: 吴旻瑜[1];武晓菲[2]
作者机构: [1]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200062;[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
出版物刊名: 远程教育杂志
页码: 4-10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4期
主题词: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能力;脱贫;数字胜任力;学习力;时代逻辑
摘要: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作为教育信息化2.0"先导性工程"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新阶段。

当今时代,技术、信息科技正快速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科技革命,引发了人类工作机会被"新型自动化"所取代,"零工经济"产生了社会收入差距等新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教育领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性、交互性任务等能力,更加重视提升师生的"数字胜任力"和"媒体与信息素养",更加重视促进民众的"终身学习力"之新要求。

而这些目标的达成,亟需信息科技的积极参与,这也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得以出台,中国教育信息化从1.0向2.0"转段升级"的时代逻辑。

教育示范性综合改革和教育信息化2.0解读

教育示范性综合改革和教育信息化2.0解读
三)
课程主题
课题名称
识字写字教学 古诗文阅读 识字写字教学 古诗文阅读 识字写字教学 古诗文阅读 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领域课标解读 在课文语境中的识字教学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如何提升教师识字与写字的能力 文言文字词教学的方法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识字、写字领域课标解读 汉语语音与情感的关联 书法和碑帖临摹的基本知识 如何提升教师识字与写字的能力 文言文(古诗文)的教学价值 阅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性 识字、写字领域课标解读 书法名作欣赏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提升教师识字与写字的能力 诗词格律与古诗文诵读 名家解读名篇 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如何将识字和汉字文化熏陶目标融入阅读教学 基于汉字学的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尊重规律 科学识字 提升实效 字理识字理论知识;字理识字与识字教学 如何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设计能力 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 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词鉴赏之古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古诗词意境之借物抒情
威县综合改革项目(初中语文)
整体提升教
推进教师发 师队伍层次
展中心建设
提升教师教
推进教师
学教研能力
递进式发展
推进教师培
训模式改革
培训目标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将教师培训的年龄分层与能力分层相结合 ,将有组织培训与教师自主选学相结合,开展中小学教师县域“订单式”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开辟提升 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路径。本次改革拟先以义务教育语文教师为突破口,逐步覆盖到数学、化学及 其他学科。
1 政策背景 2 综合改革项目 33 信息技术2.0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师 德修养、班级管理、学习与发展 、学科教学等15个学科领域18 项标准。

教育信息化2.0 行动引领下的智慧课堂

教育信息化2.0 行动引领下的智慧课堂

交流探讨JIAOLIU TANTAO一、引言2018年4月,教育部正式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提高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使中国教育信息化跻身于世界前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新征程。

该行动计划的推出,不仅推动了教育领域转型发展,对于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动教师能力素质迅速提高也起到了引领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也逐渐成为国内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也强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建议将信息技术与科学学习深度融合,为教学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公平,同时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推动教与学的“双重革命”,从“知识传授”向“培养能力”转变,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该文件的颁布为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指出明确的方向,推进了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从学校层面上看:教材多媒体化、教学信息化、管理自动化、系统开放化的信息化教育已在示范公开课、教学研究课上得到推广和运用,追求智慧课堂已成为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之一。

由于智慧课堂具有简单易用、灵活定制、性能优异、丰富多样的教学功能和管理功能等特点。

教师一看就能轻松上手,并且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需求。

丰富且流畅的多媒体动画效果,使智慧课堂特别适合小学科学教学。

同时,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可控制各项功能,包括远程设置学生机,增强了师生互动的功能,充分保障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

而小学科学课程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知识,综合性极强。

新课标指出,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教学网站或资源库,运用各种网络平台或工具,开展网络研修或科学教学信息交流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一张图看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18-04-24

一张图看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18-04-24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通知,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其中,“三全”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从建设应用到融合创新事实上,早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就表示,教育部将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并引发广泛讨论猜测。

教育信息化2.0与1.0有何区别?杜占元认为,如果说教育信息化1.0是引入外部变量的话,那么,2.0就是要把这些外生变量转化成内生变量。

具体来说,教育信息化2.0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曾于今年一月撰文表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提出两个阶段的构想:2012-2015年,初步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2016-2020年,根据行动计划建设进展、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求和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状况,确定新的建设重点与阶段目标。

他认为,经过前期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基本度过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尚未引发教育的深层变革。

“教育信息化1.0向2.0时代转变,即从重点关注量变向重点关注质变转变;从强调应用驱动、融合发展,向注重创新引领、生态变革转变。

”教育信息化2.0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在本月17日举办的“新技术支持未来教育展示观摩”活动上,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表示,教育信息化2.0将带来以下转变:教育资源观转变。

“过去,我们将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但这还不够,我们要更强调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观。

这个大资源观既包括知识,也包括知识之间关系、即知识图谱;既包括填充学生头脑的,也包括点燃学生智慧的,教育不是把一杯水注满,更多是把一团火点燃。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现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现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现1500字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现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的兴起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机遇。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需求,各级教育部门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其中《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一项较新的重要计划,旨在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本文将对《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现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实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家庭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学校应建设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培养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企业应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项目,提供创新的教育产品和服务;家庭应重视孩子的信息素养培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够推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施。

其次,实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需要强化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应用。

学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师应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创新教学设计和评估方法。

学生应积极参与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培养主动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教育信息化应该贯穿教育全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方面。

只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结合,才能够实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目标。

再次,实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需要加强教育信息安全保护。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教育机构和学生的个人信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教育信息安全的监管和保护。

学校应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保密规定,加强教育教学平台和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

教师和家长应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引导。

只有确保教育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才能够保障《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需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融合创新。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不仅实现常态化应用,更要达成全方位创新。
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和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加快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机构逐步实行统一的学分制,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互通,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建立个人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被认定的学分,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可累计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凭证。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在历史成就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快速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显着提高、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等“五大进展“,在构建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探索符合国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上实现了“三大突破“,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引入“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融合众筹众创,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

行业讲座PPT:教育信息化2.0解读

行业讲座PPT:教育信息化2.0解读

加大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各项建设与发展 需求得到满足。
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服 务能力。
推进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 建共享,打破信息孤 岛,实现资源互通有 无。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 育信息化建设,形成 多元化投入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避免 重复建设和浪费。
数字化教育资源包括电子教材、 在线课程、多媒体课件、数字图 书馆等,具有便捷性、可重复利
用和可定制化等特点。
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够提高教育资 源的利用效率和共享程度,降低
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
信息化教育环境
信息化教育环境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营造的一种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教育 环境。
信息化教育环境包括在线学习平台、虚拟教室、智能教室等,能够实现远程教育、 在线互动、智能评估等功能。
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存储和管理,支持多 用户同时访问和编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协作能力。
弹性扩展与按需服务
云计算的弹性伸缩特性可以根据教育机构的需求灵活调整 资源规模,实现按需付费,降低IT成本。
数据安全与备份
云计算提供商通常提供强大的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和备份机 制,确保教育数据的安全可靠。
升级发展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教 育信息化2.0的概念逐渐形 成并得到推广。
教育信息化2.0的意义与影响
提升教育质量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 率和学生学习效果。
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育公平
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享受到 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2.0的意义与影响
• 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适应未 来社会发展需求。

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

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

教育 治理 ;更 加 兼顾 探 索 普及 ,更加 兼顾 区域 差异 ,更 加兼 顾社 会 各方 ,更 加兼 顾顶 层 基层 。而 在 笔者 看来 , 这 四个 “更加 坚 持 ”、四个 “更 加兼 顾 ”,同时 也 是 “教育 信 息 化 2.0时代 ”的特 征 。怎样 理 解 上述 的 四个 “更加 坚 持 ”、四个 “更加 兼 顾 ”?
“教 育 信 息 化 2.0时 代 ”是 相对 改 革 开 放 迄今 40 年 来 我 国教育 信 息 化 的发 展 路 径 特 征 而言 的 。前 40 年 ,中 国教 育信 息化 发 展 的特 征 ,总 的来 说 可 以归 结 为 “基 础 建设 +设备 配 套+应 用探 索 ”,从 国际 经验 来 看 ,这 是发 展 教 育 信 息 化 的必 由之路 ,我 们 大 致 可 以 把 这 个 阶段 称 为 “教 育 信 息 化 1.0时代 ”。从 “教 育 信 息 化 1.0时 代 ”走 向 “教育 信 息 化 2.O时代 ”,绝 非仅 仅 是 一个 提 法上 的改变 ,而是 面 对新 时代 教育 发 展 的新 要 求 ,教育 信 息 化 在 发 展 理 念 、建 设 方 式 上 的一 次 跃 升 。相 较 以往 各 时 、各 类 的教 育信 息 化规 划 ,“教育 信 息 化 2.0行 动 ”有 其 显 著 的 特 征 ,即更 加 坚 持 时 代 引 领 ,更 加坚 持 应用 驱 动 ,更 加坚 持 深度 融 合 ,更 加坚 持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核心素养和胜任力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全球教育的重点而培养具备核心素养和胜任力的下一代无疑是中国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核心战略以及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目标的基础
201 8争 笤 6期 馨第 ,D2I籍 8 教 育 信 息 化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路径探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提出,更是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路径。

本文将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入手,探索如何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为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加合适的路径。

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背景与意义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提出了“面向学习者、以教为主、促进个性化发展、注重素质培养”等一系列发展理念,旨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具体来看,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提出,对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 强化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倡面向学习者,注重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更加注重个性化、差异化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 促进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注重素质培养,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信息素养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升也将有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 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以教为主,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高职教育的特点与信息素养的内涵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决定了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路径必须充分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点。

一般来说,高职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用性强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用能力和技能,能够适应于职业发展的需要。

2. 职业导向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

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 r 《教 育信 息化 2.0行 动计 划》(教技 [2018]6号 丈
件 )。并 于 2018年 4月 中 旬发 布 。 该 行 动 计 划 明 确 指 出 了制 订 该 计 划 的 重 要
网 的教 育 服 务 新 模 式 、探 索信 息 时代 教 育 治 理 新 模 式 、
八 大 行 动 计 划 是 :1.数 字 资 源 服 务 普 及 行
生 5:我 觉 得 你 想 我 仃】学 发 展 。也 要 向 别 的 方 面 想 。

爿 到 意 想 不 刽 的
(作 者 单 位 :浙 江 金 华 师 范
E囊圜
帅 :今 iI你意 小刊 r 附属 小学 ,杭 州市申花 小学)
师 :好 ,小朋 友 们 ,今 天课 II』5 7

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
为深 入 贯 彻 落 实 党 的 十 九 大精 神 。加 快 教 育 从 教 育 专 用资 源 向教 育 大资 源 转 变、从提 升 师 生
现 代 化 和 教 育 强 国 建 设 ,结 合 国 家 “互 联 网 +”、 信 息技 术 应 用能 力 向 全 面提 升 其信 息 素 养 转 变 、
(节 选 自 教 育 部 官 方 网 站 http://www.mt
设 覆 盖 全体 学 校 .信 息 化 应 用 水 平 和 师 生 信 息 素 gov.cn/srcsite/A l6/s3342/20l804/t20l80425 334I
养普 遍提 高 ,建成“互联 网+教 育”大平 台 ,推 动 88.htrnJ.有 改 动 )
大 数 据 、新 一 代 人 工 智 能 等 重 大战 略 的任 务 安 排 从 融 合 应 用 向创 新 发 展 转 变 . 努 力 构 建 “互 联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个 学 科 的区级 及 以上骨 干教 师参 与 (鼓 励 普通 教 师 发展 。2018年上半年 ,在线 辅导计 划试 点将扩大 到含
积极 参 加 ),在每 个 学 期 内 (不含 寒 暑假 )周一到 周 通 州 在 内的延庆 、怀 柔 、密 云、平 谷和 房 山6个 区135
五 18:o0~22:00,双 休 日及 法 定 节 假 日8:00-22:00,通 个 项 目校 共 计 5万 余 名 初 中学 生 中。
极推 进 “互联 网+教 育”发展 ,加快 提 升其信息素养 转变、从 融合应 用 现 新 跨 越 的 内在需 求 ;是 顺 应 智
教 育 现 代 化 和 教 育 强 国建 设 ,近 日 向创新发 展 转变 ,努力构 建 “互联 能 环 境下 教 育发展 的必 然选 择 ;
教 育部 印发了 《教 育信 息化 2.0行 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 是 充分 激 发信 息技 术 革命 性 影 响
动计 划》(以下简称 《计划 》)。 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 的关键 举措 ,也是加快 实现教育现
《计 划 》提 出, ̄1j2022年 基本 探索信息时代 教育治理 新模式 。 代化 的有效途 径 。回 (徐靖 程 )
实现 “三全两高 大”的发展 目标,
此 外 ,《计 划 》还 提 出了数字
微 视点
INFO RM ATtO N
教育部印发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本刊讯 】为深 入 贯 彻落 实党 育专用资源 向教育大资 源转变 、从
《计 划》指出,教 育信 息化 2.0
的十 九大精 神 ,办好 网络 教育 ,积 提升 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向全面 行 动计 划 是在 历史 成 就 基础 上 实

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逻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

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逻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

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 由此来看!$教育信息化 !"#"提出的目标和实践面
向是清晰的!但为何要选择$十九大"作为中国教育信 息化 $%& 与 !%& 的分野% 这正是我们深入理解&行动计 划'!从而把握(教育信息化 !%&"首先需要解答的问题#
!"#$%&'()*+,-./01 23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最为重要的贡献!体现在两 个方面)其一!深入阐述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其二!对(两个 一百年" 分步行进的阶段性目标进行了阐释# 即到 !&'(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 但这(两阶段"并非是从 !#$) 年起算! (第一个阶段!从 !##! 年 到 !#'( 年!在全面 建成小 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 实际上!从(十九大"到(二十大"!尤其是从 !&$) 年到 !&!& 年的这三年!恰恰是(两个一百年"目 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与基础#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 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 年奋斗目标进军"*(,# 我们从报告的字里行间!可以充 分感受到党中央的急切与坚决# 那么!在这一(决胜 期"与(交汇期"!教育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 (十九 大" 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 化教育改革! 加快教育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 育"# 在党的全体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 强 国 "!并 将 教 育 确 定 为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的 基 础 工程"!足见党中央对教育的定位之高+期许之大#

关于教育信息化20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教育信息化20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教育信息化20的认识与思考关于教育信息化2.0的认识与思考未来已来。

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颠覆式创新和井喷式发展变革的时代,伴随“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探讨未来学校的理念图景、结构场景和教学模式创新变革,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全球热点问题。

2018年4月25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研究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应党中央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新发展,写好教育信息化“奋进之笔”的具体举措,《计划》的出台推开了“中国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大门。

一、对教育信息化2.0的认识如果教育信息化1.0是引入外部变量,那么2.0就是要把外生变量转化成内生变量,具体为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

顺应信息技术迭代更新、跨界融合和颠覆式创新的潮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信息化2.0将带来以下转变:1.教育资源观转变。

过去,我们将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但这还不够,我们要更强调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观。

2.技术素养观转变。

从技术应用能力转向信息素养能力,我们不仅要利用技术,更要利用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合作。

3.教育技术观转变。

教育技术不克不及仅逗留在研究环境,而要嵌入研究体系中去。

4.发展动力观转变。

过去,我们非常强调教育系统的应用,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5.教育治理水平转变。

过去的教育治理是补救型的,先出现问题、后治理问题,没有强调教育治理现代化。

6.思维类型观转变。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PPT课件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PPT课件

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 1. 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 服务体系 2. 优化“平台+教育”服 务模式与能力 3. 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 划
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 1. 建立百个典型区域 2. 培育千所标杆学校 3. 遴选万堂示范课例 4. 汇聚推广优秀案例
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
1. 引领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 设与应用 2. 持续推进“网络学习空间 人人通”专项培训 3. 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 及活动 4. 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和终身 电子学习档案
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
1. 推进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 动
2. 促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普 及
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 1. 支持“三区三州”教育信 息化发展 2. 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 智
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 1. 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 2. 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 3. 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 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 4. 加强教育信息化学术共同 体和学科建设
2021
1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解读
2018年5月
2021
2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综述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教育信息化2.0的先导性工程,时间周期:2018年-
2022年
八大行动
目标任务:三全两高一大,推进三个转变 ,构建三个新模式

1. 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


3. 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 教育服务模式
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对学习者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 的研究,养成师生数字化教与学的习惯,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 新型教学组织方式
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保护 机制,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优质资源辐射到每个学习 者,缩小数字教育鸿沟和差距

舒华:教育信息化要与时代同频共振r——解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舒华:教育信息化要与时代同频共振r——解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舒华:教育信息化要与时代同频共振r——解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王左利【期刊名称】《中国教育网络》【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2页(P21-22)【作者】王左利【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在2018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教育部科技司调研员舒华对教育部4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她围绕教育信息化2.0与时代的关系、教育信息化2.0与1.0的关系、教育信息化2.0与2.0行动计划的关系等几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舒华教育部科技司调研员教育信息化2.0与时代的关系教育信息化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舒华表示,教育信息化从1.0进入2.0,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首先,在信息社会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受到巨大的影响,信息化的融合运用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全球教育都深深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

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必然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教育的办学形态、教学模式、学习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伴随这些改变,教育理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其次,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始,教育的主题变了,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我们正处在新时代与信息时代的历史交汇处,教育信息化要牢牢把握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期,与时代同频共振。

”舒华说。

在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定位,她表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深层次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

这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定位。

把握好教育信息化2.0与时代的关系,将进一步坚定我们推进信息化的决心和定力。

教育信息化2.0之我见

教育信息化2.0之我见

教育信息化2.0之我见(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重点教育信息化2.0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于2018年4月13日正式提出。

这是一个把教育信息化的许多理念进一步变为现实的计划,一个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计划,也是一个实施起来仍会面临重大挑战的计划。

现将其重点与要点梳理如下:(二)教育信息化之我见1、教育信息化是由以技术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转变。

在教育信息化1.0时代,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重点是硬件及设备等的普及推广。

而在2.0时代,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与日臻完善,技术、软件、硬件等设备资源将不再是主要问题,而阻碍教育信息化的推广的主要因素则是各方领导特别是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学校相应的机制体制的设置(包括学校的教研机制、激励机制、相应的课程时间安排等)等。

从把技术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到把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成为教学中的因素,以学习为中心,是教育信息化2.0的显著特征。

信息技术将成为引发教育深层次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

2、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教育信息化2.0的题中之义。

2.0的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教育大资源的共享计划。

传统的教育教学都是利用教材课本及其知识体系开发的资源,但是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学科知识,更要培养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提高学生深入探究和思考,自主发展的能力,增强社会的参与感与责任感。

现在大资源共享之后,互联网提供了资源的无限可能性,教师必须以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为本,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在参与、探究、合作和展示交流中提高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3、教育信息化将从技术与教育想融合到创新融合发展。

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是教师怎样将技术应用于教学,与教学相融合的阶段,这也是初始阶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随着教师对于技术的熟悉和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教师创新性地把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乃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将成为趋势与必备素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通知,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其中,“三全”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从建设应用到融合创新
事实上,早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就表示,教育部将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并引发广泛讨论猜测。

教育信息化2.0与1.0有何区别?杜占元认为,如果说教育信息化1.0是引入外部变量的话,那么,2.0就是要把这些外生变量转化成内生变量。

具体来说,教育信息化2.0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曾于今年一月撰文表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提出两个阶段的构想:
2012-2015年,初步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2016-2020年,根据行动计划建设进展、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求和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状况,确定新的建设重点与阶段目标。

他认为,经过前期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基本度过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尚未引发教育的深层变革。

“教育信息化1.0向2.0时代转变,即从重点关注量变向重点关注质变转变;从强调应用驱动、融合发展,向注重创新引领、生态变革转变。


教育信息化2.0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本月17日举办的“新技术支持未来教育展示观摩”活动上,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表示,教育信息化2.0将带来以下转变:
教育资源观转变。

“过去,我们将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但这还不够,我们要更强调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观。

这个大资源观既包括知识,也包括知识之间关系、即知识图谱;既包括填充学生头脑的,也包括点燃学生智慧的,教育不是把一杯水注满,更多是把一团火点燃。


技术素养观转变。

从技术应用能力转向信息素养能力,“我们不仅要利用技术,更要利用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合作。


教育技术观转变。

教育技术不能仅停留在学习环境,而要嵌入学习系统中去。

发展动力观转变。

“过去,我们非常强调教育系统的应用,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教育治理水平转变。

过去的教育治理是补救型的,先出现问题、后治理问题,没有强调教育治理现代化。

思维类型观转变。

“当今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工业时代,我们的思维类型急需从工具型思维转向人工智能思维。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如何实现?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主要提到三点:
“三通”提效增质、两平台融合发展。

三通包括“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两平台包括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演进,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推动师生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

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引入“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融合众筹众创,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