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山西省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1高一第一学期月考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演义》讲活了,他那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②“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这两句在舒卷自如、回旋流畅的节奏中 地传达出姑娘的神态。
③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5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 。
A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B .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C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D .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B .北京将把全面治理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作为交通秩序整洽的重点,通过纠正、教育、批评和处罚等措施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C .通过这次走访,给记者最深的感受不仅仅是吃“开年饭”的人没了,更重要的是人们在酒店就餐时,节俭意识增强,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
D .新华社“面对高房价要淡定”的报道掀起国内舆论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他们对任志强“穷人就不该买房”的观点的不满情绪。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孔子认为,“仁”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它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 2019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试题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一、课内有关知识点(本题21 分)1.(本题 3 分)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游说 (shu ì)不行不语(yǔ)美姬(ī)飨士卒(xiǎnɡ)B.鲰生 (z ōu)从百余骑(ì)戮力(lù)奔驰(hì).卮酒 (zh ī) 按剑而跽 ( ì) 刀俎 (z ǔ) 参乘 (sh ènɡ)D.瞋目 (h ēng)目眦尽裂(zì)彘肩(zhì)樊哙(kuài)2.(本题 3 分)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先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解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
B.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固然反应的是现代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但因为采纳的是古体诗的形式,所以这种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诗人在《雨巷》中创建了一个丁香同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迪,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象征人的愁心。
D.《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不是是对生活的详细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怀形象。
3.(本题 3 分)以下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顷之未发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进出与特别也④因击沛公于坐,杀之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⑥臣请入,与之同命⑦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⑧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⑨秦之遇将军,堪称矣⑩闻大王存心督过之A.①⑨/②⑩/③⑤/④/⑥⑦⑧ B .①③/②/④⑤/⑦⑩/⑥⑧⑨.①/②/③⑤⑨/④⑥⑩/⑦⑧ D .①③/②⑩/⑤⑧/④⑥/⑦⑨4.(本题 3 分)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同样的一项是:()A.取之百金 B .大王何操.若属皆且为所虏D.使毕使于前5.(本题 3 分)以下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共其乏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击沛公于坐B.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距关,毋内诸侯.沛公奉卮酒为寿昼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要项伯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令将军与臣有郤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6.(本题 3 分)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敢以烦执事执事:对对方的敬称B.若舍郑认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款待过客的主人.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失其所与,不知与:赐予的7.(本题 3 分)以下各句中词类活用同样的一组是()A.①群臣怪之②项伯杀人,臣活之B.①发尽上指冠②樊於期乃前曰.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②阙秦以利晋D.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范增数量项王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现代阅读(本题 12 分)阅读下边的字,达成后边各题。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高一月考(一)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测评(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摸索.(suǒ)麦糟.(zāo)氾.南(fán)夜缒.(zhuì)B. 竹篙.(gǎo)斑斓.(lán)遏.止(è)共.其乏困(gōng)C. 杞.子(qǐ)被八创.(chuàng)阙.秦(quē)杯杓.(sháo)D. 青荇.(xìng)颓圮.(pǐ)秦伯说.(yuè)数.目(shù)项王【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然后结合字形和字义辨析读音正误。
本题中,B项,“竹篙”的“篙”应读gāo,“竹篙”指撑船的长竹竿,“篙”与声旁“高”音同。
C项,“被八创”的“创”应读chuāng,此处的“创”是名词,意思是“伤”。
“创”是多音字,读chuàng 的时候,意思是“开始(做)”,读chuāng的时候,意思是“创伤”“使受损伤”。
D项,“数目项王”的“数”应读“shuó”,意思是“多次,屡次”。
故选A项。
2.下列加点字的字义有误的一项是()A. 谁主沉浮..(坍塌,破败)..(诗中指盛衰)颓圮B. 浪遏.飞舟(阻止)百舸.(小船)C. 书生意气..(意志和气概)挥斥方遒.(强劲有力)D. 指点..(宇宙的广阔)..江山(评论)寥廓【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字的字义有误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本题中,B项,“百舸”的“舸”如解释为“小船”,与诗歌中的情境不合,“百舸争流”源自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诗中描写的是碧透的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生气勃勃。
山西省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
山西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2018.10)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但对这个节日是怎么起源的,又源于何时等问题,历来说法不一。
笔者近读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其卷二有关于中秋节起源的记载,对回答中秋节是怎么起源和源于何时这两大问题大有作用。
现将这段文字照录如下:十五日,寺家设馎饦饼食等,作八月十五之节。
斯节诸国未有,唯新罗国独有此节。
老僧等语云:新罗国昔与渤海相战之时,以是日得胜矣,乃作节,乐而喜舞,永代相属不息。
设百种饮食,歌舞管弦以昼续夜,三日便休。
今此山院追慕乡国,今日作节。
此文所记为唐文宗李昂开成四年(839)事。
圆仁关于中秋节“诸国未有,唯新罗国独有此节”的记载,大致可信。
因为我国古代一些专记岁时的专着如汉崔亮《四民月令》、晋周处《风土记》、梁宗擦《荆楚岁时记》、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唐韩鄂《岁华记丽》等书,均未记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事;类书如编于唐初的《艺文类聚》、唐中期编《初学记》等,其岁时部亦不记八月十五中秋节;唐以前流传下来的民间日用书《书仪》,也不记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这些似乎都告诉我们,唐以前,中秋节或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再来看看当时文人在八月十五的聚会,就可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即八月十五夜,他们都习惯于在一起吟诗赏月。
如《白居易集》中,就留下了《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值对月忆元九》《八月十五日夜对酒玩月偶题是诗》(卷十四)《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卷十七)《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卷三十一)等五首以“八月十五日夜”为题的诗作,若不是把此日夜当作节日,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从这个意义上说,至少中唐人已经把八月十五日夜当作节日,说中秋节起源于唐代,当非无据。
此节得以从新罗“引进”,有其深厚的汉文化基础。
首先,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八月十五夜的月亮,唐欧阳詹所言:“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
高一语文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1
高一语文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1汾阳中学高一年级月考语文测试题一、积累和运用(40分) (一)基础题(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摭(zhì)拾契(qì)约槁暴(pù)�而望矣(qì)B.麻痹(bì)阿谀(yú)跬步(guǐ)木直中绳(zhòng) C.沉溺(nì)舟楫(jí)句读(dòu)六艺经传(zhuàn) D.符�(lù)骐骥(jì)吞噬(shí )生非异也(xì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竟自由束缚瞳孔书生义气 B. 眷恋晨曦惨酷沧茫大地 C. 涉猎甫健敷演怨天忧人 D. 恪守啮噬甄别引吭试啼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___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②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______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③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
大都市的喧嚣____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营造即使/也 B.应对创造即使/也 C.应付创造尽管/但 D.应对营造尽管/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就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
B.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C.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D.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全国重点校】山西省汾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汾阳中学高一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透视“李约瑟难题”:呼唤创新文化梁启东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曾经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确实,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比较近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17、18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为牛顿等科学家提出超前的、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其先进的市场意识、商贸手段也为蒸汽机等技术发明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英国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
我们再看看德国在近代为什么能够在迅速崛起。
德国的迅速崛起,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归功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归功于将大学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促使大批的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促成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因素的长期积累。
这种新型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开辟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
现在世界科技和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通过文化创新后来居上的。
美国为什么能够成功?最大的因素,是有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
古今中外的例子充分证明:一流的成果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的环境。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半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年度汾阳二中高一年级半月考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试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失语的秋天符浩勇天才蒙蒙亮,老黄便起身打点行装。
透过窗户,依稀可见小村高矮错落的瓦房升起的袅袅的炊烟,疲惫的脸孔不由掠过一缕悲哀,他感受到一阵迷惘、屈辱和压抑……两个月前,他作为县农业合作银行的信贷员,被抽调来到四英岭下小村蹲点扶贫。
他的目光盯住了村后一片弃荒而又不可多得的红碱土地。
年初,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碱土地培植西洋香菇获高产的经验,他也去函联系购买了少许菌种,意想谋求推广。
他不会忘记他发动大伙儿培植西洋香菇的那个夜晚。
低矮剥落的村部小屋,人声嚷嚷,挤着村中的父老兄弟姊妹。
村长姓李,睨着眼,干咳两声,说:“老黄是镇上营业所的,从科技兴农着眼,有心让大家脱贫致富,大家欢迎!”小屋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他咧口一笑,从一只衣袋里掏出一把菌种,说:“这是西洋香菌种,一月余一个种植周期,希望大家都种上。
五元一斤,不过现在不收钱,等秋天收获后再从菇菜款中扣……”“那样金贵的西洋香菇,恐怕我们侍养不活。
”有人顾虑说。
“种植技术,由我负责,种不活的不收钱。
不过有个条件,菇菜收获了,一定卖给我,每公斤十元。
”“哟,每公斤十元。
”厘里人吵嚷起来。
“老黄,真能那样,你算是为大伙儿办了件积德事!”“只怕嘴说不算,等种出菇菜,你不收,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办?”他手一挥,说:“大家不要担心,种了菇菜,我哪有不收之理?告诉大家,菇菜收后还要经过加工、消毒……最后出口外销。
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订个合同吧。
到时,我还怕你们不卖给我呢!”“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村长抢过话,笑开了怀,“你放心,有我在,菇菜一定能卖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之后,他从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一万元,亲自跑了一趟省城,买回了八百斤菌种。
推荐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年高一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与运用。
(26分)1、默写(10分)(1)大漠孤烟直,。
(2),自缘身在最高层。
(3)气蒸云梦泽,。
(4)?雪拥蓝关马不前。
(5)雄兔脚扑朔,;双兔傍着走,?(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2、下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2分)A、心宽体胖(pàng)兢兢业业(jīn)殷红(yīn)量体裁衣(liáng)B、爱憎分明(zēng)莘莘学子(xīn)襁褓(qiǎng)差强人意(qiǎng)C、称心如意(chèng)一叶扁舟(biǎn)禀告(bǐng)白炽灯泡(zhì)D、枝折花落(shé)锐不可当(dǎng)荥阳(róng)刚愎自用(f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A.在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变成了主题、写法、结构和词语分析的肢解罗列,以致学生目无全牛....。
B.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C.近日,画家陈丹青请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一职,他请辞的理由是自己无法适应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在这件事情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名艺术家和人文学者独立的人格以及对“体制”的忍无可忍....。
D.一些领导干部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如果不及时改正这一毛病,必将被时代潮流淘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 (2分)A、我市《价格信用等级管理及失信惩戒办法(试行)》将于近日颁发。
B、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通过民意测评、网络投票、专家论证等环节,我市被评为“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称号。
山西省吕梁市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10)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共135.0分)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B. 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C. 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D.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署”有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之义,文言文中假、代、摄、权、行等字皆有相似的含义。
B. 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对应着一个年号。
如文中的“嘉靖”即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厚熜的年号。
C. “太师”一职为周代首设,后世多作为重臣的加衔以示荣宠,并无实职。
D. “行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
后世多用“行伍”泛指军队。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 教授,学官名。
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 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
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4.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
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 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山西省汾阳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山西省汾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
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
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
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
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
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
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
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
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
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激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
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
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透视“李约瑟难题”:呼唤创新文化梁启东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曾经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确实,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比较近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17、18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为牛顿等科学家提出超前的、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其先进的市场意识、商贸手段也为蒸汽机等技术发明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英国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
我们再看看德国在近代为什么能够在迅速崛起。
德国的迅速崛起,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归功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归功于将大学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促使大批的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促成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因素的长期积累。
这种新型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开辟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
现在世界科技和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通过文化创新后来居上的。
美国为什么能够成功?最大的因素,是有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
古今中外的例子充分证明:一流的成果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的环境。
不论是技术创新、科学创新、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都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其最大特点是探索,是敢想敢试敢闯,其结果,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而且失败的可能性甚至会大于成功的可能性。
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导引,需要文化的繁荣。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最后都归结到文化的创新。
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节选自2017年7月25日光明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其原因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变弱。
B.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而且还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因此,英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
C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导致了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
D.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是德国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提出“李约瑟难题”之后,分析了“李约瑟难题”的原因所在,并为解决“李约瑟难题”指明了方向。
B.文章论述了“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为中国文化、经济、科技及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C.文章三、四、五段通过分析英国、德国、美国崛起的原因,论证了科技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密切关系。
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旨在强烈批判中国缺乏有勇气的创新者及客观环境,因而导致“李约瑟难题”的生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约瑟难题”实际是对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的一种深刻的疑问和思考。
B.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能够催生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C.文化的繁荣、文化的创新在经济繁荣的时代必不可少,取代了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
D.科技的发展需要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尽管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只要尝试就有可能成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夜晚的麦田独行刘庆邦①已经是后半夜,我一个人在向麦田深处走。
②人在沉睡,值夜的狗在沉睡,村庄也在沉睡.仿佛一切都归于沉静状态。
麦田上空偶尔响起布谷鸟的叫声,远处的水塘间或传来一两声蛙鸣,在我听来,它们迷速糊糊,也不清醒,像是在发癔症,说梦话。
它们的“梦话”不但丝毫不能打破夜晚的沉静,反而对沉静有所点化似的,使沉静显得更加深邃,更加邈远。
③刚圆又缺的月亮悄悄升了起来。
月亮的亮度与我的期望相差甚远,它看上去有些发黄,还有些发红,一点儿都不清朗。
我留意观察过各个季节的月亮,秋天和冬天的月亮是最亮的,夏天的月亮“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
这样的月亮也不能说没有月光,只不过它散发的月光是慵懒的,朦胧的,洒到哪里都如同罩上了一层薄雾。
比如月光洒在此时的麦田里,使麦田变成白色的模糊,我可以看到密匝匝的麦穗,但看不到麦芒。
这样的月光谈不上有什么穿透力,它只洒在麦穗表面就完了,麦穗下方都是黑色的暗影。
④我沿着一条田间小路,自东向西,慢慢向里边走。
说是小路,在夜色里几乎看不到有什么路径。
小路两侧成熟的麦子呈夹岸之势,差不多把小路占严了。
面前的草丛里陡地飞起一只大鸟,在寂静的夜晚,大鸟拍打翅膀的声音显得有些响,几乎吓了我一跳,我不知不觉站立下来,我不知道大鸟飞向了何方,一道黑影一闪,不知名的大鸟就不见了。
我随身带着一支袖珍式的手电筒,却没有打开。
在夜晚的走田里,打手电是突兀的,我不愿用电光打破麦田的宁静。
⑤我们家族的墓园就在村南的这块麦田里,白天我已经到这块麦田里看过,而且在没腰深的麦田里伫立了好长时间。
自从1970年参加工作离开老家,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在麦子成熟的季节回过老家,再也没有看到过大面积金黄的麦田。
这次我特意抽出时间回老家,就是为了再看看遍地熟金一样的麦田。
放眼望去,金色的麦田向天边铺展,天有多远,麦田就有多远,怎么也望不到边。
一阵熏风吹过,麦浪翻成一阵白金,一阵黄金,白金和黄金在交替波涌,阳光似乎也被染成了金色,麦田和阳光在交相辉映。
请原谅我反复使用“金”这个字眼儿来形容麦田,因为我想不出还有哪个高音的字眼儿可以代替它;然而,如果地里真的铺满黄金的话,我不一果那么感动,恰恰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成熟的麦子,才使我心潮激荡,感动不已。
那是一种生命的感动,深度的感动,源自本能的感动。
它的美是自然之美,是壮美、大美和无言之美。
它给予人的美感是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⑥因为白天看麦田没有看够,所以在夜深人静时我还要来,晚上没有风,不见麦浪翻滚,也不见麦田上方掠来掠去的燕子和翩翩起舞的蝴蝶。
仰头往天上找,月亮升高一些,还是暗淡的轮廓。
月亮洒在麦田里的不像是月光,满地的麦子愣是铺满了灰白的云彩。
一时间,我以为自己站在云彩里,在随着云彩移动;又以为自己也变成了一棵小麦,正幽幽地融入麦田。
⑦从麦田深处退出,我仍没有进村,没有回到我一个人住的老屋,而是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向邻村走去。
在路上,我想我也许会遇到人。
夜行的人有时还是有的。
然而,我跟着自己的影子,影子跟着我,我连一个人都没遇到。
河上有一座挢,我在那座桥上站下了。
还是在老家的时候,也是在夜晚,我曾和邻村的一个姑娘在这座桥上谈过恋爱,那个姑娘还送给我一双她亲手为我做的布鞋。
来到桥上,我想把旧梦回忆一下。
桥的位置没变,只是由砖桥变成了水泥桥。
桥下还有水,只是由活水变成了死水。
映在水里的红月亮被拉成红色的长条,断断续续,青蛙在浮萍上追逐,激起一些细碎的水花儿,逝者如斯,那个姑娘再也见不到了。
⑧到周口市乘火车返京前,我和作家协会的朋友们一块儿喝了酒。
火车开动了,我还醉眼朦胧。
列车在豫东大平原的麦海里穿行,车窗外金色的麦田无边无际,更是壮观无比。
我禁不住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说大平原上成熟的麦子是全世界最美的景观,你想象不到有多么好看,多么震撼……我没有再说下去,我的喉咙有些哽咽。
(摘编自《散文选刊•下半月原创版》,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②③两段描绘了一幅平原地区夏夜麦田月光图,突出月夜沉静、暗淡、朦胧的特点。
这两段写鸟声、蛙声,以动衬静,表现出麦田一派生机的景象。
B.“我”从麦田深处退出,站在桥上,想起往日的恋人,大有物是人非之感。
浓浓的情意融入淡淡的月色之中,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
C.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作者凭细致的观察,用细腻的笔触,给读者呈现了一曲沉重略带忧伤的乐曲。
D.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交代夜游的经历,叙写夜游所见所闻引起的感想,以深情告别故乡收束全文,既是叙事的结束,也是情感的高潮。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6分)(1)我想不出还有哪个高贵的字眼儿可以代替它。
(2)一时间,我以为自己站在云彩里,在随着云彩移动。
6.文章标题是“在夜晚的麦田里独行”,既然是“夜晚”,为什么第⑤段要写“白天”在麦田看到的景象?(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丹麦政府近期公布了一系列方案,其中包括计划废除商店接受传统现金的法律规定,服装店、餐馆以及加油站等将逐渐进入无现金时代。
在丹麦,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您只要拿出手机,靠近带有移动支付的标识,在手机里打开地图的APP,它可以自动定位到需要支付的店家位置,打开需要支付的软件,就可以轻松完成支付,整个过程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
如今在首都哥本哈根的街头,传统现金的功能正在被银行卡以及各种时尚的支付方式取代。
超市,餐厅和小商铺已不再接受现金。
在丹麦,支付方式曾经主要是使用支票或现金,而如今现金支付只占10﹪,剩下的都是银行卡和移动支付。
从2017年的1月1日起,丹麦中央银行已经关闭其在丹麦境内所有的印钞部门,今后不再印刷和制作包括纸币和硬币在内的丹麦克朗现金,无现金生活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摘编自《央视财经》)材料二:7月1日,贵阳市政府与蚂蚁金服集团联合宣布把贵阳建设成西南地区首个“无现金城市”。
预计年内,贵阳将实现商圈、集中市场、景区景点等公共场所的无现金支付全覆盖,并推动公共交通、医疗、社保、教育等其他非税类缴费实现无现金。
根据规划,无现金场景覆盖将从青岩古镇开始,逐步拓展到天河潭等六处景区,预计到今年底,全市将有10万家商户支持无现金的付款方式。
除了商业领域的移动支付,贵阳无现金建设还将迈出重要的一步,在公共交通、医疗、社保、教育等其他非税类缴费领域推广无现金方式,让市民少跑腿、少排队,更多享受到“指尖上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