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二二: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合集下载

古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翻译赏析

古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翻译赏析

古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翻译赏析《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

古诗全文如下: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前言】《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是诗人孟浩然的五言律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0卷第18首。

此诗是作者离开长安东游时,途中寄给旧友的。

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衬映。

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情景融合得很自然。

月夜宿孤舟,心中愁闷,自然而生怀友之情,因而热泪横流。

此诗写宿桐庐江的夜间景色的旅途的孤寂情怀,将忆旧与乡思寄给朋友,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更加突出作者对旧友的思念和失意后的愤激孤苦。

【注释】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旧游:指故交。

暝:指黄昏。

沧江:指桐庐江。

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

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

汉代,建德桐庐同属富春县。

此外以建德代指桐庐。

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

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维扬:扬州的别称。

《洞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遥寄:远寄。

海西头:指扬州。

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

海西头:指扬州。

古扬州幅员广阔,东滨大海,在海之西,故云。

【翻译】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鉴赏】孟浩然写诗,“遇思入咏”,是在真正有所感时才下笔的。

诗兴到时,他也不屑于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笔调把它表现出来。

那种不过分冲动的感情,和浑然而就的淡淡诗笔,正好吻合,韵味弥长。

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特色。

《竹枝词》何景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竹枝词》何景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竹枝词》何景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诗的前两句“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描绘了瞿塘峡秋天的景色。

“十二峰头”描绘了瞿塘峡两岸山峰的众多和高耸,“秋草荒”则表现出秋天的萧瑟和荒凉。

“冷烟寒月”进一步烘托出峡江的寒冷和阴森,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这两句诗通过对瞿塘峡秋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则转换了视角,从描写景色转向了描写诗人自己。

“青枫江”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孤舟客”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孤独和漂泊之感。

“不听猿啼亦断肠”这句诗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愁。

即使不听猿猴的哀鸣,诗人也已经感到肝肠寸断,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这首诗通过对瞿塘峡秋景的描绘和对诗人自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旅途中孤独和凄凉的感受。

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何景明(公元 1483—1521 年),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省)人。

他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 1502 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

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

刘瑾诛,官复原职。

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

他的诗歌取法汉唐,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和形式,一些诗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何景明的诗歌在明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的《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瞿塘峡秋景的凄美,也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这首诗不仅是何景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译文及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⑴渔家傲:词牌名。

⑵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殷勤:关心地。

⑹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⑺学诗谩有惊人句:隐括杜甫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谩有:空有。

⑻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⑼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蓬莱,又称蓬壶。

白话译文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

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创作背景编辑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赏析这首《渔家傲》在李清照词集中风格独特,历来引人瞩目。

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名师讲题】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阅读训练及答案

【名师讲题】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韦应物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诗前四句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样使用大量意象叠加,都以日暮夕阳之色来统摄整体,营构萧瑟之境,滋长情蕴。

B.韦诗首联写出李主簿的居处环境,渡口本是过客往来的喧闹之地,但着一“古”字,气氛萧条落寞,暗示主人也非得志之人。

C.韦诗中的“寒山”切深秋时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生活境遇,“远来舟”牵引下联的“逢归客”。

细针密线、情景交融。

D.两首诗的创作因诗人漂泊在外或忆友、或遇友而起,写景中都融入孤独惆怅的心绪,抒情上都有直接抒情的强烈表达。

16.“叶”与“树”是古诗的常见意象,有人认为孟诗颔联中的“叶”不能改为“树”,韦诗颔联中的“树”不能改为“叶”,否则诗意寡淡。

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15.A16.示例:赞同。

比较孟诗颔联写风在树间或叶间吹出的声音的不同效果,撼树的风猛烈,而叶间的风更显凄厉,叶间的凄厉之音更能烘托诗人内心凄楚无比;“叶”的形象零散轻小,更符合孤单、弱小、飘零的诗人感受。

比较韦诗颔联中门前“树”或“叶”的不同形象效果,叶已秋给人以枯黄的鲜明色彩,而“树”已秋呈现出枯树的整体状态,树的整体感与前一句的“人”相衬,有互文效果,写出人与树的生命都进入萧瑟的衰老之境;门前树高大直立,孤独更显,与人的孤独境遇融为一体,传达出复杂的人生况味。

故孟诗颔联中的“叶”不能改为“树”,韦诗颔联中的“树”不能改为“叶”。

名师讲题: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都以日暮夕阳之色来统摄整体”错误。

孟诗对日暮之景、夕阳之色的营构并不鲜明突出,且还有月照之境,所以不能作为核心意象统摄整体。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作者:孟浩然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3年第10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公元689年—约740年),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才赴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后漫游吴越,重又归乡隐居,一生不仕。

孟浩然在长安应举落第之后,为了排解烦闷,到江南吴越一带漫游,本诗就是写在这个时期。

“山暝听猿愁”,山色暝迷之中,传来凄怆的猿啼,这啼声含着哀愁,一下子就把身处旷野的凄清悲凉的环境渲染出来了。

这个“愁”则笼罩着全篇。

诗人因何而“愁”呢?“月照一孤舟”作了回答,月光朗照下的这一叶孤舟不正是诗人此时“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真实写照吗?“建德非吾土”句承上启下,既回答了前四句的“客愁”,也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思苦”。

“忆”“泪”“寄”三词层层叠加,步步推进,从追忆往昔,到潸然泪下,再到遥寄心曲,感情发展的脉络非常清晰。

由此道出了“愁”的第二个注脚——思念友人的离别情。

以这两个注脚来解读本诗的“愁”,似乎觉得它与一般的怀友诗别无二致,甚至显得有些过于外露而不够沉稳含蓄,与孟诗清远淡泊的风格相去甚远。

其实,诗人真正的“愁苦”并非仅在于此,我们不妨回到作者此行的背景上来。

漫游吴越是在诗人四十岁去长安应试落第之后,目的当然是排遣苦闷,但这苦闷哪里容易排解?这猿啼、江流、风鸣声声搅扰着诗人的内心,或者说是他内心难以抑制的情绪被这自然界的喧闹激发出来了。

所以,究“愁”而言,“客居”是其“表”,而“落第”是其“里”。

只见表不见里,看到的当然只是诗中的浮躁;由表而入里,才能看到诗人巧妙地用“客愁”冲淡并完全掩藏了“落第”的悲苦。

这自然就是孟诗“淡”的真谛所在了。

综观此诗,从表情达意而言,诗人是含蓄内敛、不事张扬的,洋溢于诗表的是那因环境的清峭孤寂而引发出来的对友人的真情表白,感情的流动是浑然天成的;从语言风格而言,除首句中的“愁”“急”二字有锤炼痕迹外,其余则更多的是用轻淡质朴的语言来营造出清远的意境,有绵绵不绝的余韵况味。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赏析这首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

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

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

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

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

接下去“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

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

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

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

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之北。

这首诗是作者游吴中之时,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作。

诗人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是说作者乘舟路过青山之下,舟行在碧绿的江水之上。

“青山”当指北固山。

这两句紧扣题目,写出了自己的羁旅之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前一句是说,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拉平了,诗人向两岸望去觉得江面特别的宽阔。

这里“两岸阔”是“潮平”的结果。

后一句是说,船行在江中,江上的顺风徐徐吹来,船行得平稳而快速。

这句诗中的“正”和“悬”两字用得很好,写出了江风的和缓和船的平稳感。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这两句是至今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

殷瑶在《河岳英灵集》中说:“'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张说的称赞并非虚美之辞,这两句确是余味无穷的佳句。

此句所以佳,因其人情人理,缜密细致,言人所未能言者,且发语警策,不可替换。

天将明未明之时,长江下游宽阔的江面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江南的物候已带来春的气息。

就在新的一年快要到来之际,游人却依然漂泊于孤舟之上,怎能不严生羁旅之思呢?因而,作者在见到春天雁群北归之时,便想起了鸿雁传书的做事。

他的故乡在北方的洛阳,鸿隆北归的时候大概要经过他的家乡吧!于是他吟出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全诗意境开阔而美丽,对仗工整,炼字颇见功底,第五六句尤为佳美。

李清照《渔家傲》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赏析李清照《渔家傲》赏析李清照《渔家傲》赏析篇1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赏析:这也是一首咏梅词。

上片写寒梅初放。

何逊《扬州早梅》:“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露发,映雪凝寒开。

”梅花,她开于冬春之交,最能惊醒人们的时间意识,使人们萌生新的希望。

所以被认为是报春之花。

因为梅花斗雪迎寒而开,诗人咏梅,又总以冰雪作为空间背景。

庾信《咏梅花》诗:“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这里,“琼枝”就指覆雪悬冰的梅枝。

半放的寒梅点缀着它,愈显得光明润泽!词人接着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形容将开未开之梅的轻盈娇美,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成了一片。

下片转用侧面烘托。

梅花偏宜月下观赏,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使暗香浮动,疏影横斜。

值此良宵,且备金樽、绿蚁,花前共一醉。

绿蚁,酒面的浮沫。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历代诗话》引《古隽考略》:“绿蚁,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绿。

”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织成了一幅画,如梦如幻,空灵优美…… (侯孝琼)【拓展延伸】《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练习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

(4分)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3、这首词中词人着意刻画出梅花的什么特点?(2分)4、词人为塑造形象运用了很多手法,你对其中哪一种手法的运用感受最深?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4分)5、请赏析“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的妙处。

6、作者上阕写梅与下阕写梅,手法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

(2分)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

古诗词鉴赏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以文解诗黄昏降临,夕阳西下,我站在山脚,听见凄惨的猿叫。

江的水色又青又绿,但却流淌的那么匆忙,急促。

一阵风吹过,两岸的叶子沙沙作响,在寒风中,在月光下,只见一艘孤独的小舟在慢慢前行。

建德并不是我的家乡,只是我暂住的地方,一阵感伤徘徊在我的心头,我想起了我远在扬州一带的亲朋好友们,不知他们近来可好。

我思绪万千,可只能将泪水滴在这江水里,将思念遥寄远方。

语言品味日暮,西山,猿鸣这都是描写凄惨环境的代表事物与代表景象。

而本诗的第一句却将这三者卸载了一起,可见作者的心情多么的孤独,多么的愁苦。

在深夜中,作者是怎样看到奔腾的流水呢?所以这里更多的应该是听见流水的声音。

侧面突出啦环境的凄清孤寂,也烘托出啦作者心中的不安。

下句诉说自己身处异地,怀念过去,怀念家乡,使作者的内心更为波涛起伏,多少愁情作者无人诉说,便寓景于情。

愁情只字未提,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作者的思绪。

诗人是在四十岁长安应试失败后所作的诗,所以如果我们更深层次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其实还有求任失败的忧郁心情。

形象分析深山猿啼,月照孤舟描绘了一幅凄凉幽静的山水画面,“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更是正面突出了一个寄情山水,怀念友人的诗人形象。

同时也流露出一个仕途失意,内心忧郁的诗人形象。

情感把握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作者通过日暮,深山,猿啼,急流,月光,孤舟等事物描绘凄凉的景象,烘托了诗人的孤独与忧伤。

作者淡淡的笔调表现出来求任失败的心情,让读者在这凄恻的感情中回味感受。

技巧鉴赏上两联“听猿啼,听急流”“望山,看日落”“风鸣,两岸叶”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声色结合,营造了一幅美丽幽静的江夜图。

后两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旅途愁悲,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还有作者只字未提的仕途失意,这也正是孟诗“淡”的诗意。

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文学_《夜泊牛渚怀古》诗词鉴赏

文学_《夜泊牛渚怀古》诗词鉴赏

《夜泊牛渚怀古》诗词鉴赏《夜泊牛渚怀古》诗词鉴赏1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1)赏析诗歌颔联的“空”字。

(3分)(2)诗歌以“枫叶落纷纷”为结句有何妙处?(4分)(3)李白的诗歌长于以虚写实、虚实结合,《蜀道难》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蜀道的奇丽惊险。

这首诗歌中李白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指出。

(3分)参考答案:(1)空,白白的。

诗人登舟望月,空阔渺远的境界很容易触发人对于古今的联想。

(1分)此时此地此景让诗人联想起了谢尚闻袁宏咏史的典故,联系自身实际,顿生怀才不遇之感,于是用了“空”字。

(1分)从结构上来说,“空”字有引出下文之作用。

(1分)(2)①诗人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

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

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②以景结情,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让人回味无穷。

(每点2分)(3)“登舟望秋月”是实,“忆谢将军”是虚;“余亦能高咏”是实,“斯人不可闻”是虚;“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是实,“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是虚。

(每点1分)(4)以前两联为例,分析“空”字是怎样把写景与抒情联系在一起的?(5)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情?参考答案:(4)第一联写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

烘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第二联正面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寻、怀才不遇之情与上联空寂之景交融一起。

(5)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独落寞,又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夜泊牛渚怀古》诗词鉴赏2《夜泊牛渚怀古》作者: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解】:1、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赏析:抒发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以及自身不遇知音的伤感之情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赏析:抒发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以及自身不遇知音的伤感之情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赏析:抒发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以及自身不遇知音的伤感之情《夜泊牛渚怀古》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停泊在牛渚山下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以及自身不遇知音的伤感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唐代〕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

我也能够朗吟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

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2、注释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

诗题下有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西江: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

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高咏:谢尚赏月时,曾闻诗人袁宏在船中高咏,大加赞赏。

斯人:此人,指谢尚。

挂帆席:一作“洞庭去”。

挂帆:扬帆。

落:一作“正”。

三、创作背景此诗自伤不遇知音,当作于李白青年时代名声未振之时,诗云“明朝挂帆席”,疑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秋完成“东涉溟海”后溯江往洞庭拟安葬友人吴指南途经牛渚时所作。

牛渚,是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

此诗题下原有注说:“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据《晋书·文苑传》记载:袁宏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

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舟泛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

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声名大著。

题中所谓“怀古”,就是指这件事。

四、整体赏析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诗词赏析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诗词赏析

风鸣两岸叶,⽉照⼀孤⾈诗词赏析古诗词赏析看久了会写诗的孟浩然⼀⽣中最孤独的时刻,⼤概就是停宿桐庐江的那个夜晚。

他眼看暝⾊⼊寒⼭,⼜落⼊沧江,再听猿声、⽔流声、风声、叶鸣声,⼀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席卷⽽来……宿桐庐江寄⼴陵旧游孟浩然〔唐代〕⼭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照⼀孤⾈。

建德⾮吾⼟,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泪,遥寄海西头。

诗词赏析题⽈“宿桐庐江寄⼴陵旧游”,“桐庐江”即桐溪,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南流⼊浙江;“⼴陵”,扬州的旧称,也即诗中的“维扬”。

孟浩然夜宿桐庐江,⼼⾥想的全是扬州的故⼈,情到深处,竟流下两⾏热泪,只是因为思念吗?漫游吴越,穷极⼭⽔之胜,对于被“放归襄阳”的孟浩然来说,不过是排解失意苦闷的⼀种⽅式⽽已,⼭光⽔⾊再好,仍治愈不了他“不仕”的伤疤。

所以,“两⾏泪”之悲,也应包含抑郁不得志的苦痛。

这种隐痛不必直说,“⼴陵旧游”懂的都懂!⾸联“⼭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写宿江见闻。

“⼭暝”可见环境之灰暗,情绪之黯然。

此刻的⼀声猿鸣,也似乎染上了“愁”情。

因为暝⾊,江⽔呈苍青⾊,故称“沧江”,沧江后着⼀“急”字,给⼈⼀种紧张不安之感。

⽽“风鸣两岸叶”的出现,则进⼀步加强了这种感受。

若是微风轻拂,树叶⾃然不会“鸣”,只有疾风呼啸⽽过,才会产⽣这种效果。

那么,在风急、⽔急的环境中,⼈物的思归之⼼当然也急切了。

下句“⽉照⼀孤⾈”,语势稍趋平缓,但情感却依旧激荡不平。

⽉照孤⾈,⾈中之⼈已显孤寂,再加上“沧江急夜流”,则漂泊不定之感顿⽣。

在此情绪的刺激下,“建德⾮吾⼟,维扬忆旧游”的出现就⽔到渠成了。

“建德”此处代指“桐庐”,这是孟浩然漫游之地,异乡虽美,终⾮“吾⼟”,思乡怀⼈情绪便由此产⽣了——“维扬忆旧游”。

“维扬忆旧游”即忆维扬旧游,孟浩然远游吴越历时三年,在扬州游历的时⽇屈指可数,为何扬州的旧游令他念念不忘?可能是因为在扬州结识了李⽩吧。

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相同的志趣,都有藐视权贵、超然飘逸之⼼,常⼀同饮酒唱和,携⼿邀游,如此快意⼈⽣,怎不令他难忘?尾联“还将两⾏泪,遥寄海西头”,点“寄友”之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古诗原文和赏析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古诗原文和赏析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古诗原文和赏析【诗句】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出处】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意思】风吹两岸的树叶飒飒作响,冷清的月光照着江边的一叶孤舟。

【提示】晚风劲吹,两岸树叶萧萧地发出响声;月光所照,只有江上一只孤零零的船儿。

诗句创造出一个清寂的意境,衬托出诗人浓重的.孤独感。

【鉴赏1】夜晚的凉风把两岸的树叶吹得沙沙作响,明月映照着江上一条孤独的小舟。

风吹叶鸣,月照孤舟,江边的夜景,凄美动人。

面对斯情斯景,怎不引人幽思无限?【鉴赏2】清风吹过,两岸树叶瑟瑟作响; 明月朗照,江面上一叶孤舟,轻轻飘荡。

孤独的身影,凄清的环境,淡淡的愁绪蕴含其中。

冷寂的氛围使人浮想联翩,遐思不止。

【全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唐].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全诗鉴赏】此诗是诗人离开长安后,漫游吴越旅途中夜宿桐庐江,为怀念旧友而作。

诗的前四句写景,“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 有声有色,一气呵成地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的凄清画面:山暝猿啼,江流滔滔,树叶萧萧,孤舟月照,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这也是诗人心境的反映。

后四句“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借景生情:月夜宿孤舟,独客他乡,心中愁闷,自然对友人深切怀念,因而热泪纵横,想把自己深切的思念之情遥寄给“海西头” 的扬州旧友。

本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全诗语言精妙,写景如画,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2011苏教版中考诗词赏析

2011苏教版中考诗词赏析

第一册诗词赏析姓名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游子思乡)2.《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才子抒怀)3.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析】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对月,怀人)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这首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以动写静,情景交融,优美如画。

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游子归乡)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了早春独特景色。

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出处】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意思】潮水上涨与两岸连平,江面显得更加宽阔,和风顺吹,船高悬一面白帆,轻疾向前。

阔:一作“失”。

正:指风顺而柔和。

【鉴赏】潮水上涨与岸边齐平,更显得两岸的广阔; 风正对着船行的方向直吹,风帆在桅杆上静静地悬挂着。

这两句诗描写潮平风正,帆船在广阔的江上行走的景色。

诗中含有一种悠然自得,不染尘俗的情韵。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水阔风顺,航船疾驶的情景。

[例]这时已是半天彩霞,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满潮的河面上金波粼粼。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洪亮的汽笛一声长鸣,乡渡迎着朝阳,沿着金色的航线,飞驰向前,向前! (余松岩《贴心船》)二、用以比喻在境遇顺畅,前景广阔的情形下乘胜前进。

[例]新时期文学的进展应当说还是顺利与幸运的。

但愿载动新时期文学风帆的一江春水,能够继续浩荡而雍容地奔泻流淌。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眼下恰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我有信心,顺着越来越开阔的河道,驶到那浩渺雄浑的海洋中去! (刘心武《风正一帆悬》) 【应用】〈名〉春潮平岸,两岸显得更宽; 风向正,航帆高悬。

语出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借用来激发人们顺应形势,去开创更新更美的宏伟蓝图。

◇如何看待目前图书市场缺少热点但尚有潜力这样一种特殊情况? 不妨借用一句唐诗来形容:“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此时此刻,别无选择,只有把正方向,千帆竞发,谁拔头筹,就看弄潮儿的好身手了! (潘国彦《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出版业走势浅析》,《光明日报》 1998年10月12 日) 【全诗】《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①次:停宿。

北固山:在令江苏镇江市,北临大江,与金、焦二山合称“京口三山”。

《旅夜书怀》杜甫唐诗鉴赏

《旅夜书怀》杜甫唐诗鉴赏

《旅夜书怀》杜甫唐诗鉴赏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诗鉴赏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的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死去,杜甫携家乘舟离蜀东下,经嘉州(四川乐山)、云安(四川云阳),最后到达夔州(四川奉节)。

这首诗是船至渝(重庆)忠(忠县)时创作的。

开头四句通过景物描写写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

这是一个“孤舟夜泊”的“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

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

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

“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后四句即景抒怀。

“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说“官应老病休”,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

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

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

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

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

“一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全诗以细腻、含蓄、深沉见长,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诗词阅读及答案】陆游《鹊桥仙》柳宗元《渔翁》比较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诗词阅读及答案】陆游《鹊桥仙》柳宗元《渔翁》比较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诗词阅读及答案】陆游《鹊桥仙》柳宗元《渔翁》比较阅读答
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居住。

卖鱼怕将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倚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

VM288天际下中流,岩上有心云相逐。

(1)陆游《鹊桥仙》中“渔父”的形象和柳宗元《渔翁》诗中“渔翁”的形象有何
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4分)
(2)“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月夜”和“烟消日落不见踪影人,?实乃一声
山水蓝”两句都就是写下渔父的生活,但表现手法相同,试作分析。

(4分后)诗歌鉴赏试题答案
(1)(4分后)相同之处:两首作品表面上就是写下渔父或渔翁,实际上都就是自己题壁之作。

两个形象都靠近世间红尘,崇尚高尚境界。

(4分后。

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
分后。

大意对即可罚球)
(2)(4分)陆词该句是正面直接写渔父生活,而柳诗该句是从侧面(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间接表现渔翁生活;(2分)陆词该句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排比手法”也可),柳诗该句则是情景交融,将渔翁的高洁情怀跟一尘不染的山水景物浑然融合。

(2分)。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赏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译文游客途经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赏析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乡的飘泊羁旅之情怀。

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三联写破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

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这首题为《》的五律,最先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很多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其中偏。

”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此刻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乡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顾。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诗词鉴赏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诗词鉴赏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诗词鉴赏水火、只顾自己一路奔逃,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

这种遭遇,让词人渴望关怀,渴望温暖,但现实中却不能得到,也只有将之寄托在幻想之中了。

因此,词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以此表达自己美好的理想。

在一般双叠词中,通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并自成起结。

过片处,或宕开一笔,或径承上片意脉,笔断而意不断,然而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

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

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

可称之为“跨片格”。

“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

“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

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

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

李清照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文学家,她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以前,都是我和爸爸一起去给在变电所上班的妈妈送饭。

可是,今天,到送饭的时候了,爸爸却在看他喜爱的《神探狄仁杰》。

我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看来老爸不去了。

”我就提着饭盒,向变电所走去。

半路上,一只大黑狗睡在路中央。

可把我吓坏了。

但勇敢的我,还是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了……到了变电所,我大声说:“妈妈,我是一个人给你送饭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二二: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出自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全诗如下: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桐庐江,其实是钱塘江。

一般将钱塘江流经桐庐县的一段称为桐庐江。

这首诗写于诗人四十岁时,是年诗人再次去长安应试,但再次失败。

为了排遣苦闷诗人长途跋涉出游吴越。

这种无目的的漫游,自始至终被笼罩上一种悒悒寡欢的情绪。

所以诗歌的首句写了三景:日暮、山深、猿啼。

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声声都带着一种愁绪。

环境的清寥、情绪的暗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一句中写了一个“风”,一个“月”。

风是急风,吹得木叶发出鸣鸣之声。

月光所照,不见慰藉,江中一叶孤舟,月光之下越发触及了诗人的孤寂之感。

一面是风声猿啼,一面是月涌江流,加上置身于江舟之上的动荡不定之感,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这种凄恻寒伧的气息都蕴含其中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