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生逆反心理解读(一)

合集下载

浅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浅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浅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中,往往碰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是原则的错误,老师辛辛苦苦地做工作,费了不少的唇舌,有的学生就是不服,或是口服心不服,甚至产生对抗情绪。

表现为:或是沉默不语,或是当面顶你一两句,或是当面不说,背后又来另一套。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老师说话的方式方法问题,二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问题。

一、从学生的心理素质来看,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年龄特点决定的思维因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3、14岁左右,对事物的个性和事物的本质还不是很了解,更不可能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了。

他们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用抽象的思维去理解、判断事物。

2.年龄决定的性格特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性格不仅是与气质智力有关,还与情感和意志有关,性格是个性最鲜明的表现,是个性心理核心的特征。

公元前5-4世纪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学说,他认为人生来禀赋差异不大,是后天造成较大差异的,也就是说性格大多是由后天造成的。

按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学说,性格有“外倾型”和“内倾型”。

他认为外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外部,他对外部的事物表示关心和感兴趣,与人交往中易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做事大胆而轻率,动作快。

性格内倾的人,很少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他在人面前不容易说慌。

初中学生性格是多样的,有的受外部影响而意志比较脆弱,受到一点点批评就一蹶不振,但大多学生还是经得起批评的。

他们大多喜欢表现自己某一特长,也就是说喜欢露一手,希望自己在同龄人当中强一点,以博得同龄人的羡慕、长辈的赞扬。

然而,他们做事又不顾前及后,一旦做错了事,受到老师的批评指出,则认为这是老师有意与自己过不去,由此感到自己名声扫地,因而产生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有的对老师记恨在心。

对这样的学生,只能作正确的引导,肯定其优点、指出其缺点,并且以表扬为主,并寓批评于表扬之中,通过表扬其正确的,达到批评其错误的。

初中生逆反心理解读

初中生逆反心理解读

初中⽣逆反⼼理解读初中⽣逆反⼼理解读 - ddmxbk - ⽊⾹关注家庭教育逆反⼼理是指⼈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尊,⽽对对⽅的需求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和⾔⾏的⼀种⼼理状态。

初中阶段正处于“第⼆反抗期”,由于特定的⽣理特点和⼼理特点及⼀些社会原因,初中⽣易形成逆反⼼理。

⼀些初中⽣不服从⽼师或家长的教育指导,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对着千”,态度强硬,举⽌粗暴;更有甚者结成团伙,挑战社会,危害社会。

⼀、初中⽣逆反⼼理形成原因 1.这与初中⽣所处的⽣理、⼼理阶段有关。

这个阶段,初中⽣的特征有只:(1)⾝体暴长,性发育迅速;(2)是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期、童年⾝⼼模式已被打破,但成⼈模式尚未建⽴起来,既像⼤⼈,⼜像⼩孩,⽆法应付种种诱惑;(3)出现⾃我中⼼。

就个体⽽⾔,初中⽣从⼗⼆、不岁起对⼈的内⼼世界、个性品质发⽣兴趣,开始了解别⼈的个性特点,强烈要求了解⾃已,“发现”⾃⼰,初中⽣相信⾃我控制着⾃⼰的思维活动,他们开始从⼼理这个⾓度⽽不是从⾝体体验⽅⾯.来看待⾃我,把⾃我看作是思想和⾏动的操纵者。

初中⽣学会⾃觉评价他⼈和⾃⼰的个性品质,这种评价能⼒逐渐完善,但这种能⼒与成⼈相⽐还不⾼不稳定,评价⼈时不能全⾯分析问题,⽽且评价同⼀⼈时有时过分夸⼤,有时过分低估。

2.与⽗母关系出现“替代品”。

初中⽣由于⾃我意识的发展,要求摆脱⽗母的控制。

由于社会交往的扩⼤,由于逻辑思维能⼒的发展,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昔⽇的英雄—⽗母的⾔⾏,也会发现⽗母的⼀些缺点,⼼⽬中的偶像开始倒塌。

初中⽣的⾃我体验对成年⼈具有封闭性,对同伴具有开放性特点。

与⽗母的交往减少,此时同伴关系更具吸引⼒。

美国精神病学家沙利⽂认为,同伴关系的“决定性作⽤是修正某些社会⽣活独特的和潜在的有害的观点往往是⼉童早期从⽗母那⼉得来的”。

同伴关系的发展,使他们独⽴意识增强,⾃我意识加速发展。

⽗母仍像童年期⼀样⼲涉、控制孩⼦,势必激起孩⼦激烈的反抗。

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

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

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在中学生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

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一、中学生逆返心理的特点1.盲目性。

中学阶段是少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精力充沛,探求能力和好奇心有了很大的发展,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猎奇、执着。

但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相适应,思维的偏激性很大,学生往往处于一种“找不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有劲无处使”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

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使劲”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动,表现得很任性。

具有这种逆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无论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

2.社会性。

现在的中学生对外联系广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接收信息量大,知识面也较宽,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不能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

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改革时期,一些人趁机搞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也给中学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使之产生消极情绪,而他们往往又由于理论修养不够,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能力,容易感情用事,过于偏激,产生逆反心理。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3.感应性。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互相感应的力量,而这种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学生所产生的感应作用,它对先进层来说是一种逆向拉力,对后进层来说是转化的阻力,影响着两头,具有感应性。

学生往往用聪明的大脑给教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于发展到故意捣乱,以冲撞老师为荣。

他们把老师、学校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说成没有必要,我行我素。

这种逆反心理的感应性对班内影响很大,如不善加引导,会影响班级建设,妨碍学生的进步。

4.自发性。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应,它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个体间相互影响自发形成的,遇事感情上接受不了而产生一种抵触情绪造成的。

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分析 (1)

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分析 (1)

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分析引言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摸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其主要表现为:行为上的违拗,态度上的抵触,情感上的冷漠三个方面。

中小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是普遍的,也是正常的。

但如何科学,正确的分析、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则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为了能找到比较科学合理的引导方法,经过对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本人十几年来从事中小学教育的经验,初步得出了结论。

本文就此经验进行阐述。

一、典型案例案例1:王老师任初二年级某班班主任。

王老师的教育思想是:学生就应该劳动积极,公而忘私,思想纯真,不应该计较小小的得失。

而学生却不这样认为。

在一次植树劳动中,这个班分的劳动任务比别的班重了一些,王老师在劳动开始前还动员了一翻:多干一点是我们的光荣,我们要坚决完成任务。

但一些调皮的男生一副反对的表情。

他们认为王老师老实或是在领导面前表现,使自己多干活。

在老师的要求下,活虽然是干开了,但牢骚满腹。

在挖树坑时把土扬的老高,有的故意把土撒向其他同学,还有的拿树苗撒气。

案例2:周涛,男,初三年级学生。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由爷爷奶奶照顾。

爷爷管教比较严厉,奶奶却又比较溺爱,再加上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逆反心理特别强。

在小学阶段,由于害怕爷爷的斥责和打骂,还能勉强按家长的意思去做,到了初中,家长不让上网他千方百计找理由上网,家长让他按时回家他偏不按时回家,学习成绩下落非常厉害,爷孙关系极不和睦,家长非常头疼。

案例3:在一节公开课上,执教老师正讲到精彩之处,他抛出了一个很有想象空间,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的题目,的确,几乎每个人都举手了,他微笑着叫起了一个平时在每个老师看来都是一无事处的学生,他是希望这个孩子也能在这样一个时候获得成就感。

可是,该生站起来的回答却让他后悔不已,他说:“你让我站起来干什么?我又不会回答问题!”他很震惊,可毕竟是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依旧微笑着问:“那么你现在可以尝试着想一想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的很漂亮!”可是这个学生并没有买他的帐:“我很笨的,我想不出来,能有什么办法?”精彩的一堂课就因为这样一个插曲而划上了一道遗憾的痕迹。

浅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浅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浅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内蒙古宁城县职教中心蔡云飞摘要: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青春期的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对中学生自身、对家庭、对社会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我们应及时、正确地识别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从而采取有效地疏导策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疾风骤雨”时期,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逆反心理心理疏导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1.超限逆反心理超限逆反心理是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从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一般认为,机械地无时间间隔的反复容易导致逆反现象;同样的刺激物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时容易引起逆反现象。

如家长总是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指责孩子各种不良习惯,从而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学习成绩日益下降,不良习惯越来越多;老师没有弄清楚问题的性质和缘由。

就主观臆断、严厉地批评学生,给学生“贴标签”。

小题大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故意违反课堂纪律和校纪校规。

以上现象都是中学生故意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举止。

2.主逆反心理自主逆反心理是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为了维护自尊心所产生的逆反心理。

当外界的压力使中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他们就会反其道而行之。

因而,我们可以把这种放弃对于荣誉的争取行为和其背后的心理动机看作为是一种“自主逆反”现象。

如中学生在课堂表现和参与集体活动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自暴自弃,不屑一顾,这些都是自主逆反心理的表现,究其原因是他们不敢面对现实和挑战,逃避责任,避免失败和挫折,从而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3.情境逆反心理情境逆反心理是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符合时,所产生的逆反心理。

即使是对于应该接受的引导信息,但是由于引导时机和场合的不适宜,对象也会予以抵制。

如有些老师占用中学生的休息时间和自习时间,给他们辅导功课,有些老师经常延迟下课时间,在这些情况下,中学生就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如故意不听讲,交头接耳,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摆弄书包等以示不满。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疏导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疏导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疏导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往往会碰到一些犟头倔脑的学生。

他犯了过失,你苦心教育,但就是不见效果,甚至还会摆出一副与你唱对台戏的架势,教师常常觉得不可理喻。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逆反心理在中学生身上往往表现得最为明显。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

教育工作者应重视中学生逆反心理现象的研究,它对于保证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对于保证学校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类型1.1 自主型逆反心理。

处于独立自主意识迅速发展期的中学生,强烈地要求成人予以尊重,给他们以独立、自由支配的权力。

如果教育者在教育、对待学生时,过分地对学生加以控制,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去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

1.2 自负型逆反心理。

一般来说,这类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偏爱和庇护,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小的性格,特别是进入中学后,更显得固执己见。

听不得劝告或批评,别人一提起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烦躁、发脾气,甚至会记恨在心,故意和教师对着干。

1.3 困惑型逆反心理。

中学生正处于由过去的“依赖性”吸收知识向“独立性”吸收知识的过渡阶段,当他们眼见的现实与教育者以前所教育的对不上号时,就慢慢地在思想上对所受的教育产生怀疑,对社会产生困惑,有的甚至认为教育者欺骗和戏弄了自己,于是便产生一种困惑型逆反心理。

1.4 失落型逆反心理。

有些中学生,或因人格受到侮辱,或因自尊心受到伤害,或因学习受到挫折而一蹶不振,整天沉溺于烦闷和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一切,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和满足。

2 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2.1 从认知发展情况看,中学生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增强。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他们一改过去老是缠着大人问“为什么”,当“跟屁虫”的习惯,开始对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独立地运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来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曲直;对老师、家长或其他长辈的教导,也不像童年期那样轻信、盲从,而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疑问。

中学生逆反心理探析

中学生逆反心理探析

中学生逆反心理探析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逆反心理非常普遍。

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学生本身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显著时期,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

逆反心理具有负效应,轻者对学习、生活等构成消极影响,重者则导致过激行为,甚至危害家庭、学校及社会。

因此,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对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营造健全的集体舆论等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一)个体方面的因素。

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较快,渐趋成熟,但心理却很不成熟。

这一时期充满了矛盾,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时期。

首先,随着身心发展的加快,中学生自我意识有了新的飞跃,不再愿意接受教师和家长的“保护”,希望得到像成人那样的尊重。

但是,不少教师仍然只看到他们幼稚的一面,仍然把他们当孩子看,还一味要求他们听话和服从。

老师认为学生不听话,学生认为老师不尊重他—这种心理差距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其次,中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对成人世界的好奇,使得他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

尤其是对那些受到封闭禁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就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最后,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使得他们开始喜欢争论,对生活中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总愿意独立地衡量是非、判断曲直。

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他们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质疑。

因此他们很容易把老师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的嘲弄,是对自尊心的伤害,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二)家庭方面的因素。

首先,家庭的破裂或缺陷,特别父母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以为很没面子,就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尤其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见到自己的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群体的改变,从心理上形成了对父母的叛逆。

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来自2.逆反心理的主要两种表现
(1).一般社会成员反抗权威、反抗现实的心理倾向。如“唯上是反”、“唯制度是 反”、“唯先进是反”等等。作为社会心理现象,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反抗性、偏 激性、自发性、盲从性等特点。它往往与社会腐败、不正之风、经济利益分配不公、 政治民主不落实、教育方法不当、个人思想认知偏差等诸多因素有关。应从净化社会 氛围,建立良好的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入手,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 来加以解决。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如对官僚主义、不正之风所产生的逆反心 理,实际上是对社会腐败的一种反对、抵制,但也有些是消极的。它不仅成为教育工 作的阻力,而且对社会安定、和谐的发展具有负面作用。对此应勇于引导,敢于进行 有力度的教育,纠正错误认知,树立健康心态。
五、总结
Summarize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梁启超先生 的话,这番话明确地告诉我们青少年对于我们国家的重要 性。而在现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 题愈发突出,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 我们要正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同时也是要求我 们多方结合,齐心协力,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2).青少年成长中为求自我独立对父母或师长所表现出来的反抗心态。如你让他向 东,他偏向西;你让他做,他偏不做;你不让他做,他偏要做。作为发展心理现象,它 具有鲜明的年龄的阶段性、半成熟和半幼稚的特征,青少年较为突出。对此既要正视 和尊重他们的要求独立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处于幼稚无知的一面。消除青少年 逆反心理的关键在教育者的正确对待和教育机制。
三、课题研究过程
研究于2022年新入学初中班级部分学生为对象,以其余学生为对比组, 通过多方参与问卷调查观察思考,面对面交流及研究总结等多环节多 渠道操作,了解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和成因,探寻抑制和消除逆反心 理的有效途径,完成课题任务,从而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和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心理健康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浅议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与应变措施健康是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诸多国际关系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培养人才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逆反心理是目前我国中学生中存在的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

为此,我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并学习了有关心理学理论。

一、逆反心理的界定逆反心理,在中外传统心理学概念中没有提及,然而,却是我国近年来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

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反,表现出对他人(非我)的不尊从(或抗拒)。

“逆反心理”,与西方心理学讲述的“违谬”、“心理感应抗拒”,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它是集正确逆反与错误逆反于一体,逆反与认同相伴行的复杂心理现象;是人们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二、逆反心理在中学生中的表现第一、超限逆反。

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如家长总要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其它毛病,而不给予理解或帮助;教育者不分对象的觉悟层次或问题性质,一概过高的“上纲上线”、批评指责),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既主体执意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让他东、他偏西,叫他打狗他骂鸡”。

第二、情境逆反。

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如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却津津乐道),自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主体心不在焉或根本听不进去说教、或做其他事情,如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以示不满。

第三、信度逆反。

表现为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虚假产生怀疑。

如教育者所谈及的内容无可非议,而本人的人格却不端正;或本人的人格无可非议,而传播的内容却是虚假的(或含虚假的成分);再则,其人格及传播的内容无可非议,可对内容的表达分析不能(或不能充分)说服学生。

当前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对1.心理特征及原因

当前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对1.心理特征及原因

“当前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对策”—逆反的心理特征及原因研究总结武陟县圪垱店乡第二初级中学张艳玲一、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时期。

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时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由于逆反心理在当今学生时代,独生子女中的表现是极为恶劣,严重的.因此,为避免逆反心理带来的严重危害,我们决定研究此问题,对逆反心理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二、课题的理论支撑(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C.R罗杰斯。

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

主要理论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2)、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它包含三个基本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初中学生逆反心理浅析

初中学生逆反心理浅析

初中学生逆反心理浅析初中生逆反心理是指一种情绪反应,体现出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抗拒、反感、反叛和逆反等不合理思想。

这种现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常常见,家长和老师都应该了解和重视。

逆反心理的表现初中生逆反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逆反情绪认为教师或家长对自己完全不理解,总是表达对他们的误解或惩罚,他们肯定感到不公正,产生逆反情绪,有时在老师或家长出现的场合表现得极端。

2. 拒绝学习初中生出现逆反心理后,往往会表现出极端的拒绝态度。

他们把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教学目标看做自己无法承担的负担,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极度抵制或者抵触情绪。

3. 不顾后果一旦产生逆反反应,初中生的行为往往受制于情绪,不能准确地判断自己的行为后果。

有时逆反表现会让学生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对自己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初中生的逆反情绪源自于求助心理的产生,在多种因素的同时伴随而来:1. 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往往在初中阶段逐渐适应了新的学习和生活情境,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在这个阶段逐渐成为关键之事。

孩子们开始思考自我识别问题,形成自我形象和个性,这与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期望不同,成为逆反情绪的肇事者。

2. 生理和心理变化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是逆反心理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在这一时期经历着巨大变化,他们的身体朝思暮想、精力旺盛、求新求异的动机增强、情绪波动多变等,都是造成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

3. 知识的概念与认知初中是小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过渡阶段,学生需要从简单的知识和基础的认识上到更高的学习中去。

然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些人不愿意接受这些挑战而形成逆反情绪。

如何处理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仅是学生自身或者学校老师的关注问题,也是必须得到家长及社会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处理逆反心理的主要方法:1. 接纳和理解如果想要解决逆反情绪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先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感受。

初中生逆反心理及对策-4页word资料

初中生逆反心理及对策-4页word资料

初中生逆反心理及对策“现在的初中学生怎么都是牵着不走打倒退啊?”常见一些年轻教师如此抱怨。

他们认为:初中学生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要老师多费心的“乖孩子”,第二类是对老师的教育“刀枪不入”并且喜欢顶撞老师的“坏孩子”。

事实上,这正说明了我们的学生在不断成长,已进入“青春期”、“反抗期”,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在作怪。

作为教师,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适应学生的心理规律,才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象,现就几种常见的逆反心理进行分析。

一、好菜连吃三天令人烦――超限逆反研究表明,同样的刺激物,由于刺激的强度过大、过强、时间过长,重复作用于某一个体,就会使个体产生一种逆向的态度,这就是所谓的超限逆反。

马克?吐温一次听一个牧师演讲觉得很好。

准备捐出所有的钱。

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只捐出零钱。

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后来牧师结束了冗长的演讲,气愤难耐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里拿走了两元钱。

事情的真实性无法考证,但演讲的冗长使作家产生了逆反是实情。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过于冗长的讲解和重复同样容易引起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因而,教师的课堂语言缺乏抑扬顿挫,只是平铺直叙,或者音量过高如洪钟,过低如蚊鸣,让学生感到如在受罚,即使内容较好,也会因逆反心理的作用而味同嚼蜡。

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需要批评。

但同一个错误,只要批评一次,重复批评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同样,表扬学生也一样。

教学中,有的教师惩罚学生写几十遍作业之类的事并不鲜见,这样做不仅有害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以后做的错误会越来越多。

所以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

二、五分钟的薯条和信任――信度逆反信度逆反指由于以往经验积累、人格特征等因素,产生对信息源、引导者的不信任,导致消极反常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某快餐店规定,薯条超过了7分钟,汉堡包超过了10分钟……就不能给顾客食用,全当垃圾仍掉。

为减少由此导致的浪费,员工应掌握好客流量和需求量,做到现做现卖,又不能让顾客久等。

试析初中生逆反心理解读

试析初中生逆反心理解读

试析初中生逆反心理解读1. 什么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类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规则发生抵触或者反感的一种心理反应。

在生活中,所有人都会有过对某个规则或者看法的反抗情况,但逆反心理主要指的是人们在青春期的时候对于成人世界审美、行为和价值观的抵触情况。

2.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因人而异,但整体上可以被认为是与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状态有关。

•生理上,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阶段,生理机能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各种烦恼和不适,比如生理上的口渴、饥饿、睡眠不足等等,这些状况使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和产生反感情绪。

•心理上,初中生正处于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他们会对自己的思想、感受、行为和观念产生深刻的反思,并试图摆脱父母、老师、社会等环境的束缚,寻找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这种心理转变常常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认知能力逐渐提高、自我评价逐渐成熟以及性别角色的转换等因素有关。

3. 初中生逆反心理表现的方式逆反心理体现在初中生的行为和心理表现上,主要有以下几种:3.1. 拒绝与成人沟通初中生容易表现出对父母和老师的不屑和反感情绪,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已经拥有了自主管理和自我决策的能力,不希望被尊重的成人限制或者干涉。

3.2. 过分倔强和刚愎自用初中生在叛逆期常常自我意识过强,表现出一个“叛逆的形象”,常常不听从父母或者老师的意见。

3.3. 反感权威初中生很容易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反感权威的心理,想要自己主导一切,而且不愿意受到成人的束缚。

3.4. 难以沉淀和集中注意力初中生很容易因为过于敏感和情绪化,而失去自我控制和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无法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4. 如何帮助初中生调整逆反心理?为帮助初中生调整逆反心理,家长和老师应掌握以下几点:4.1. 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家长应尽量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建立起信任、理解、关心和支持为主要的家庭价值观,温暖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创造轻松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有机会享受家庭的感觉。

浅议初中问题学生的逆反心理

浅议初中问题学生的逆反心理

浅议初中问题学生的逆反心理青山中学袁晗逆反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家长、教师的教育往往心存对抗。

这种现象在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身上表现突出。

学生不听话,又不愿接受家长、教师的批评教育。

于是,常听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打骂都无用。

”老师也悲叹:“学生对老师的批评不愿接受,常与老师顶嘴。

犯了错总有理由来争辩。

”学生的叛逆行为让家长、老师感到束手无策,在教育中缩手缩脚。

那么,问题学生的叛逆心理是怎样形成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从教书十余年的切身感受入手,做以下简单的探讨。

首先,家庭因素。

家是源地,也是归宿。

儿童出生以后的第一生活环境就是家庭,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师。

儿童最初接触的一切都会在他们幼小纯真的心灵上烙下印痕。

家庭教育是“人之初”教育,也是“成长教育”。

家庭成员尤其父母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生存方式乃至好恶取舍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骄纵、溺爱,无原则地满足他们的要求,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性格。

当不能满足其要求时,他们就和家长“顶牛”较劲,常常出现叛逆行为。

父母工作很忙,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精神渴求,也容易产生错误的价值观、是非观。

父母缺乏普通的心理常识,对子女急于求成,常常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忽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尤其孩子犯错时一味地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其感到孤立无援,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失和、吵闹甚至离异,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危害,在扭曲的心理不能承受时就易发生逆反行为。

家本事避风的港湾,但在我们西南边陲,在我所生活的农村,许多家庭非常贫困,经济收入偏低,负担又过重,父母不得不抛下子女外出打工,大多数学生为留守儿童,自小缺少父母的照顾,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自卑、孤独感或患自闭症。

遭遇挫折时容易心理失衡,消极对待,误入歧途。

父母在外忙于奔波挣钱,很少与家里联系,缺乏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孩子的情况一无所知,久而久之,厌学的孩子缺少温暖,疏于管教,放任自流,在孤独无助中更加自暴自弃。

论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与调适

论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与调适

论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与调适在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好顶撞教师的学生。

教师让他做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

教师让他向东,他偏要向西。

这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那么,学生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调适?这是每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逆反心理的实质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定势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青少年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逆反心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心理活动过程。

首先是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次是学生接触认知信息,包括理解这些信息;再次是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态度、观点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态度体系加以比较;最后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做出抉择,或接受或抵制。

在这一过程中,每一阶段都可能直接发生或导致最终的逆反心理反应。

其实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逆反心理产生的过程。

从实质上看,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学生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

其心理结构主要由认知、情感、意向构成。

认知是学生受教育态度的基础,它为逆反心理规定了具体的逆反对象。

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受教育者的认知方式、受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等因素。

情感是社会态度,也是逆反心理对认知信息的体验,是逆反心理发展的动力。

学生在接受教育活动中,理解掌握了有关的认知信息,会感到满足、充实、愉悦;对不理解的信息,则会感到疑问、焦虑、困惑和惊讶。

这些情绪体验是学生在对新的认知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储存的知识信息和态度体系加以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

随着学生认知信息量的增多,原有的不良情绪反应如不能有效地克服,就会增强,导致产生抵制有关知识信息的行为意向。

这意向是逆反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准备状态。

浅 析 初 中 学 生 逆 反 心 理

浅 析 初 中 学 生 逆 反 心 理

浅析初中学生逆反心理初中生是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大约为12—16岁,发展心理学认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容易产生反抗情绪,被称为“第二反抗期”。

近日就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对初二年级186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20%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逆反”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甚至给家庭、学校、社会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一、初中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者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强制要求的手段以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严过急,并经常采取严厉训斥、恶语批评、随意留校、强制检讨等伤害学生自尊和人格的手段,由此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反抗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师的说教,不愿执行教师提出的要求,甚至故意对抗。

2、教育者要求过于频繁,又不严格执行。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于频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不严格要求。

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降低了教师的人格和威信,往往造成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在心理上出现厌烦甚至厌恶情绪,使他们采取反感或“无所谓”的心态来对待教师的教育和提出的要求。

3、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公正造成学生反感和对立。

教育实践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讨厌的是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注重调查了解,不尊重事实,主观臆断,盲目猜测,偏听偏信,做出不公正不合理的结论。

4、初中生因缺乏知识经验导致对教育者的误解。

调查表明,初中学生因受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影响,对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时常会出现不理解或产生误解,由此他们往往主观地认为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不正确,甚至认为是教师有意刁难,因而不愿意接受和执行。

5、教育者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愿望。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各种行为要求过高,脱离了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或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原有的需要和愿望相矛盾,这些都容易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厌烦情绪,并导致他们不去接受和执行。

初中学生逆反心理浅析

初中学生逆反心理浅析

初中学生逆反心理浅析1.与初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有关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相反,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即初中生的身心正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易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身体的快速发育使他们在对人、对物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一切都不愿意顺从,甚至不愿再听取父母、老师及其他人的一切意见,处处要体现自己的存在,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因此它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2.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关很多家长对孩子百般溺爱,过度宽容,有求必应,这样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得半点批评和劝告,受不得一点委屈,容易形成自负型逆反心理;相反,另外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专制的、命令式的,甚至使孩子屈服于自己的暴力行为之下,这样使孩子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产生反感,甚至产生抵制情绪;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受挫型”逆反心理;此外,如果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之间经常争吵,忽视孩子的存在,甚至殃及孩子,也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3.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手段有关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育者具有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如果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只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就会导致学生对教育者本身产生排斥,进而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或者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做出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稍微犯点错误就一棒子打死,使学生产生“老师已经放弃我了”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此外,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呆板,不能让学生参与其中,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剖析

逆反心理剖析

逆反心理剖析一、如何正确对待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标志着中学生自我意识真正的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观念交错冲突矛盾斗争的开始,是中学生开始系统形成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如果这一阶段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对整个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

从短期的影响看,逆反心理没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轻则对老师和家长的肺腑之言置之不理,荒废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失去了升入更高级别学校深造的机会,重则学生被推到社会的另一面,对非法犯罪行为产生认同,对学生的一生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

1、正确看待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学生进入“心理断乳”期的正常表现,许多家长应知道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本原因是孩子长大了,开始学着用不同角度批判的看待周围的事物了,因为思维运用的不熟练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磕磕绊绊。

叛逆意味着成长,成长意味着进步,成长中的问题只能在成长中来解决,只要家长和教师给予处在叛逆期的学生足够多的尊重和认同,再加上必要的耐心,帮助他们走过这一阶段,绝大多数的学生最终会选择回归,重新建立起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2、逆反心理体现了学生渴望被关注的需要逆反心理只是学生复杂心理斗争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学生渴望和周围人不一样,希望突出自我,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和周围人一样,以获得足够多的认同,“别的同学都有”是很多学生让父母买东西是最常用的理由。

对整个学生人群而言,他们一方面要显示出与成年人的不一样,喜欢听让成年人血压上升的歌曲,说着成年人听不懂的名词,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早日成年,模仿成年人的生活,所以有的学生会用吸烟、早恋等标志性的符号给自己打上一个“我长大了”的标签。

总而言之,逆反心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凡事都要拧着干,处处和大人作对,只要学生有被认同的需要,他们就有机会被转化。

3、合理疏导逆反心理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表出人意料的言论时,教师不能简单的认为他是在故意和老师作对或者是在哗众取宠,就采取简单粗暴的训斥教育。

也不能一味的采取“冷处理”,把学生晾在一边,而应该看到他背后隐含着的心理符号:“我太孤独了,我太需要理解了,他们都不理解我,快来关注我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初中生逆反心理解读(一)
论文关键词:初中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教育时策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需求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初中阶段正处于“第二反抗期”,由于特定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及一些社会原因,初中生易形成逆反心理。

其教育对策有六:倾听;尊重;宽容;完善自我意识;提高教育艺术水平。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需求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初中阶段正处于“第二反抗期”,由于特定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及一些社会原因,初中生易形成逆反心理。

一些初中生不服从老师或家长的教育指导,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千”,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更有甚者结成团伙,挑战社会,危害社会。

一、初中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
1.这与初中生所处的生理、心理阶段有关。

这个阶段,初中生的特征有只:(1)身体暴长,性发育迅速;(2)是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期、童年身心模式已被打破,但成人模式尚未建立起来,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无法应付种种诱惑;(3)出现自我中心。

就个体而言,初中生从十二、不岁起对人的内心世界、个性品质发生兴趣,开始了解别人的个性特点,强烈要求了解自已,“发现”自己,初中生相信自我控制着自己的思维活动,他们开始从心理这个角度而不是从身体体验方面.来看待自我,把自我看作是思想和行动的操纵者。

初中生学会自觉评价他人和自己的个性品质,这种评价能力逐渐完善,但这种能力与成人相比还不高不稳定,评价人时不能全面分析问题,而且评价同一人时有时过分夸大,有时过分低估。

2.与父母关系出现“替代品”。

初中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要求摆脱父母的控制。

由于社会交往的扩大,由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昔日的英雄—父母的言行,也会发现父母的一些缺点,心目中的偶像开始倒塌。

初中生的自我体验对成年人具有封闭性,对同伴具有开放性特点。

与父母的交往减少,此时同伴关系更具吸引力。

美国精神病学家沙利文认为,同伴关系的“决定性作用是修正某些社会生活独特的和潜在的有害的观点往往是儿童早期从父母那儿得来的”。

同伴关系的发展,使他们独立意识增强,自我意识加速发展。

父母仍像童年期一样干涉、控制孩子,势必激起孩子激烈的反抗。

由于负性心理的累积,他们也许处处刻意与父母为敌。

3.父母教育不当
(1)父母不了解子女的感受和需求,忽视子女的白主意识及独立性的发展,仍把初中生当作小孩来干涉、控制、指导。

(2)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也往往导致逆反心理。

父母言而无信,一方面平时过分溺爱,另一方面出了问题就拳打脚踢,不了解真相,不与子女沟通,随意指责孩子,除了打就是骂,惩罚孩子不分场合不分轻重。

教育手段单一粗暴。

4.父母的更年期与子女的反抗期纠缠在一起初中生的父母有许多到了更年期,“卜有老,下有小”,面临着失业、离异的威胁或沉重的工作压力心情烦躁、焦虑不安、易怒,不能平静下来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教育子女态度粗暴、方式简单。

而初中生自主意识增强,强烈要求独立,父母简单的教育方式会激起初中生的反抗。

5.禁果效应。

初中生自主意识增强,对周围的人或事具有好奇心理,想探索周围事物的奥秘。

教育者不恰当地设立一些禁区势必更激起他们的好奇心,禁果格外甜,他们闯“红灯”的动机更强,因此形成逆反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