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城市大学毕业生住房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主要城市大学毕业生住房现状
[提要]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房价的日益飙升,大学毕业生在刚毕业几年间的住房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住房问题不仅对他们毕业初期影响很大,甚至对其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也影响甚大。本文对我国一二线主要城市的大学毕业生住房现状和居住困难进行剖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重庆公租房
资助项目:上海市教委大学生创新项目(批准号:B-8906-12-01024)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编号:12YJC840065)的部分成果
一、引言
大部分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毕业时起薪非常低,属于低收入人群。尤其对于外地毕业生,异地就业,生活成本高,加之城市近两年房屋租金大幅上涨,所以大部分毕业生都面临着巨大的住房问题。本文通过走访、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毕业大学生的住房现状,以及了解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就业收入的现状,就改善他们的住房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二、一线城市大学毕业生住房现状
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由此可看出,毕业生大多数都挤入一二线城市就业,异地就业现象很普遍。以北京、上海为例,2006~2012年房屋租金价格如表1所示;大学毕业生起薪如表2所示。(表1、表2)从上述两表中得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一套普通住宅一居室的月租,接近收入的95%。近几年房租上涨幅度远超过毕业生起薪上涨幅度。对于异地就业的学生而言,房租变动和收入变动不平衡,给他们的居住带来很大的困难,他们不得不居住在恶劣的环境下,严重地阻碍了个人的理性发展。例如北京小月河,通常是七八个人住一个宿舍,像学生宿舍一样;唐家岭,则是一个楼里,有很多的单间,“像鸟笼子似的”,通常是农民私搭乱建的,七八层的砖房瓦房,都是公共浴室、公共水房、公共厕所。
异地就业人数剧增,同时也增加了一线城市本地生的就业与住房压力,他们没有那些异地就业人员在自己家乡的好条件,甚至他们的工作还不如外地生的好,只能一直和亲人住在一起。
三、一线城市大学毕业生住房困难的原因
(一)地区差异大,异地就业人数多。大多毕业生选择在一线城市工作主要原因是一线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可供他们选择的范围广。第二原因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舞台够大、工资待遇好、生活质量高、有面子。
所以,“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间房”的这种事例数不胜数。很多大学毕业生放弃了家乡的好工作好条件,甘愿跑到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住地下室。
以上海为例,2012年上海高校毕业生达17.8万,其中上海生源8.78万人,非上海生源9.02万人,外地生源总数首次超过了上海生源,并且近几年外地生源是逐年递增。由此看出,二三线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大多都涌向了一线城市,这就直接导致了就业压力大,毕业生的收入低。同时,短期内也导致了对房屋的需求增大,其各项生活成本也高出其他城市很多,给毕业生带来了住房困难。
(二)大学毕业生收入较低。从宏观经济角度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就业形势受到了严重影响,一线大城市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今年甚至出现了外企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辞退员工的现象,减少了就业机会。加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近几年来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高达700多万。毕业生们大都向经济发达的地区涌入,职位的需求量减少,以及异地就业比例较高,导致了严重供给不平衡,竞争压力大,社会对大学生的薪酬也就一压再压,加上生活成本高,导致毕业生们甚至交房租都很困难。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为了能在一线城市找到工作,大多是专业不对口,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即使是对口工作,理论较强但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同时,现在的毕业生很少能吃苦耐劳,受不了刚开始工作的辛苦,频繁的跳槽等等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毕业生的收入较低。
然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毕业生前几年的工资涨幅远达不到房屋租金的涨幅,再加上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低收入不能够满足这些,使得毕业生的住房成了一大问题。
(三)大城市房地产发展快,房价飙升。虽然中国在世界中属低收入国家,但中国京、沪中心区房价已绝对遥遥领先,大城市人口数量多,而人们最基本的需求除了温饱就是住房问题了,都渴望有自己的温馨小窝,这样整体来看,房屋还是供不应求的,房价总是只涨不落。这就导致了投资性需求增加,造成房屋空置,出租房房源紧缺,新房出租率增幅并不明显,供不应求,导致毕业生租房困难。
(四)租金过高。限购令实施后,买房观望情绪增长,租房人群增加,如表1所示,近3年内上海涨幅已经达到了25.4%,北京涨幅已经达到了27.5%,短期内各一线城市的房租都出现了巨大的涨幅。而异地大学生主要是靠租房来生活的,巨大的涨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生活质量的下降。
四、大学生的住房保障困境
(一)重庆公共租赁房的启示
1、准入门槛低,高校毕业生亦能享受公租房。重庆市探索出的公共租赁房住房保障模式为年满18周岁,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的新就业大中专及职校学生、
区县以上政府引进的专业人才、外地来渝工作人员(含外籍人士)提供了住房保障。只要在本市无住房,有稳定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者均可申请,不受户籍限制,门槛低,可以为刚毕业收入比较低的大学生提供住房,这一点属全国首例。而上海公租房申请条件苛刻:一是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或《上海市居住证》,连续缴纳社会保险金达到规定年限;二是已与本市就业单位签订一定年限的劳动或工作合同。对于这两条,刚毕业大学生几乎达不到。
2、供给大。重庆用3年建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规模相当于一个200万人城市的住房量,数量达到60万套左右,供给量很大,高校毕业生申请获批的概率大。而北京、上海的公租房供给量很少,毕业生即使满足申请条件,获批的可能性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