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水路集疏运系统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水路集疏运系统发展研究

2009-1-23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对上海港集装箱的集疏运输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偏重于公路运输的集装箱集疏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上海港发展的需求,发展水路集疏运系统,提高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是构筑完善的上海港综合集疏运系统的有效途径。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水路集疏运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1、水路集疏运系统现状

2004年-2007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以公路集疏运系统为主,占集疏运体系的60%-75%;水路次之,约占25%-40%;铁路为辅,不足0.5%。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水路集疏运的各种方式中,长江中转比例最大,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水路集疏运的“主力军”,约占上海港水水中转量的57%以上,而小内河集装箱运输的量非常小,甚至达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2、水路集疏运系统发展趋势

近年来,水路集疏运系统发展迅速,无论是箱量还是在集疏运体系中的比重都有较为明显的上涨,由2004年的25.4%上升至2007年的37%。多项因素综合作用促进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水路集疏运系统的快速发展:首先,洋山深水港区的建成投产极大地促进沿江中转、国际中转的箱量,提高了水-水中转比例;第二,国家黄金水道开发战略;第三,长三角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四,上海港务集团的“长江战略”的实施;第五,长江口航道的疏浚。可以预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水路集疏运系统将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水路集疏运系统的必要性

发展水路集疏运系统是优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结构的重要环节。

发展水路集疏运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发展水路集疏运系统是当今世界航运中心的发展趋势。

发展水路集疏运系统是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举措。

发展水路集疏运有利于拉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构筑长三角小内河集疏运网络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三、水路集疏运系统发展的主要瓶颈与矛盾

保税港功能不到位制约国际中转、沿海中转的发展。

江海不能直达增加沿江中转成本。

支线泊位建设滞后、影响支线运输效率。

长江干线、小内河船型杂乱、缺乏标准。

小内河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小内河集疏运的需要。

公路集疏运恶性竞争压缩小内河生存空间。

四、水路集疏运系统发展的目标

近期目标(2008年-201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水路集疏运系统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吞吐量的45%,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

中远期目标(2010年-202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基本上形成以水路集疏运为主体,公路、铁路集疏运为辅助的、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综合集疏运体系;适宜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长三角、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高效、畅通和有竞争力的航运集疏运服务。国际航运中心的水运优势充分体现,功能充分发挥。水路集疏运系统所占比例应达到60%。

五、发展水路集疏运系统的政策与建议

水路集疏运系统发展的原则:以黄金水道大开发为契机,全力发展沿江中转,努力培育小内河集疏运体系,稳步发展国际中转与沿海中转、拉动水路集疏运系统的全面发展。

1、优化通关环境

充分利用保税港政策。

2、全力推动江海联运

加快支线泊位的规划与建设。

突破江海不互通的政策瓶颈。

政策引导、行政干预相结合加速推进内河集装箱船舶标准化。

3、加快小内河硬件设施建设

加紧小内河航道“一环十射”的建设,尽快形成小内河运输通道。

合理布局和规划内河集装箱港口和货运站。

4、小内河航运企业扶植措施

对小内河航运企业采取政府扶植政策。

内河港区至外港的过驳视为港区内运输,政府予补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