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历史摸底考历史卷
湖南省长沙市2017-2018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2017-2018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主。
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
其目的是(C)A.强化尊祖敬宗 B.维护周王地位C.保证嫡长子地位 D.维护“家天下”局面【解析】“宗子”即大宗的嫡长子。
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可见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宗子”的地位。
故答案选C。
2.出身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后天常常会出现阶层间的流动。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社会流动”增大的主要原因是(B)A.人才选拔制度变更 B.分封制逐渐瓦解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百家争鸣”的出现【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叛乱,统治阶层赖以存在的分封制瓦解,从而加剧阶层间的流动,故选B。
3.战国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有氏有名。
战国以后,姓与氏合一,平民也得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
这一变化(A)A.有利于郡县制的推行 B.构成民主思想的雏形C.加速公民社会的形成 D.推动儒家思想的传播【解析】“战国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有氏有名”体现了商周时期宗法分封制度下的贵族政治特色,而“姓与氏合一,平民也得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体现了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有利于郡县制度取代宗法分封制度,故A项正确。
4.“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该举措(C)A.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加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D.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5.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作安排。
广西南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I卷24. 先秦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文献中有“百谷”“九谷”“六谷”“五谷”的演变。
这表明先秦时期A.农业走向衰退B.外来作物引进C.作物历经选择D经济重心南移25. 三教堂是指孔子、释迦、老子共祀于一章的现象。
三教堂内释迦居中,老子居左,孔子居右,构成了其基本形态。
随着三教堂影响的扩大,它开始引起儒家士大夫的关注和不满。
士大夫不满的原因可能是A.三教合一B.理学兴起C.威胁统治D.孔子位置26. 有人说,唐朝长安城的布局体现“规范之美”,而北宋汴京城则体现“自由之风”,唐宋城市不同布局的根源是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海外贸易得到发展27. 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帝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A.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B.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C.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D.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28. 政治因素在中国银禁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太平天国起义者曾把批判矛头对准“辫发顶戴”的满清政府,要求“复中原古制”。
这说明太平天国A.转变为封建性质政权B.实现了近代中国生活巨变C.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D.把服饰变革作为反清内容29. 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
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B.制约民族工业发展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D.政府外债急剧增加30. 如图是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的封面,标题是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
文字内容:(为了抗日)付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这表明A.国民政府努力争取国际势力的支持B.中国战场的抗战取得阶段性的胜利C.美国舆论正面关注中国政府的抗战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联合抗击日本31. 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谈到中国特色时,表述为“淡色”。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调研统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24.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因为此举A.挑战了宗法制度 B.损害了大夫利益C.冲击了天子权威 D.不符合周礼规定25. 士大夫同时兼任“知识分子”和“官僚”两种角色,是中以古代社会的一大特点,他们介乎于帝主和庶民之间,构成统治阶级的主体,操作庞人的国家机器。
士大夫政治的形成可追溯到A.战国 B.汉代 C.隋唐 D.两宋26.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
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斑为之定夺”,其目的是A.保护佃农利益 B.增加政府收入 C.维护地主特权 D.规范租佃关系27.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
这反映当时A.运河沟通南北经济 B.对外贸易发达 C.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D.商业城布兴起28.20世纪初有人说:“夫周奏诸子,则犹之希睹七贤也。
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赢秦氏之父书也。
呜呼!西学入华,宿儒膛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
”据此,作者主张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积极吸纳西方文化 C.托古改制维新变法 D.中西文化相通相似29.在四川方言实景剧《抓壮丁》中,国民党官僚到处抓青壮男丁充军,鱼肉乡里;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的宣传下,青年学子慷慨激昂,投笔从戎。
发生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两幕截然不同的场景反映了A.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 B.国民政府推行征兵制C.国民政府“围剿”红军 D.共产党影响逐步扩大30.毛泽东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问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及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斌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国事是田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
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
江西省南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三摸底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南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三摸底调研考试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
告子下》中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材料体现的思想是A.禅让制度B。
察举孝廉C。
尚贤D.军功授爵2.古代儒学思想家批评现实政治,以古喻今,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德、贤明,向往“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美好景象。
这表明了儒学思想家A.不熊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以复古为政治目标D.理想化的政治诉求3.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B.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C.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本质变化4.元代纸币的流通数量,中统元年(1260年)发钞73352锭,平均每人为62文;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时,发行数额猛增至5098285锭,每人合13134文;再过20年左右,纸币流通数量又增长数十倍。
元代纸币政策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扩大社会贫富差距C-削弱政权统治的基础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5.如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当时的民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6.明代王骥德《曲律_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自,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7.表l中国进口货物数据表表l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
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76年陕西出土的某靑铜器上有铭文曰:“宪圣成王,左右绶□刚鲧,用肇彻周邦,渊哲康王,勔(勤勉)尹亿疆。
”天子“勔尹亿通”主要是由于A.别子为祖,继别为宗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祖宗圣人,百世不迁2.现代学者周山在介绍先秦时期一位思想家认为:“对社会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国家人民之利;他的仁爱,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
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3.唐初继承陏制,“故尚书省上承君相,下行中外百司,为全国行政之总枢纽,为政令之制頒而节制之机关,非实地执行之机关也”。
材料表明唐朝初期尚书省A.总理朝政成为三省的核心B.为全国政务执行机关C.与中书、门下地位平等D.与中书、门下相互牵制4.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下列图片与之对应的说明正确的是A.①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②甲骨文中出现“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代开始C.③反映了唐代瓷器制作高超的技艺D.④淸朝前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欧洲、非洲5.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
……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
”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C.日中而市,交易而退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7.历史留下了无尽的讽剌:三十僭主(雅典历史上最残暴的统治者)恨苏格拉底入骨,但不敢杀他;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从苏格拉底案可判断A.雅典民主政治不及僭主政治开明公正B.民主程序的公正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C.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容易导致权力泛滥D.雅典民主程序的公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8.下列选项中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A.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B.“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亊。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冯友兰先生说,在一个社会从一种社会制度转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时期……旧的统治思想已失去了统治的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中的各个阶段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
下列现象(或思想)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C.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D.宋明理学2、下列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出现于汉代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开始于隋唐时期B.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发展C.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分配D.它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4、《草子木》一书中记载,元世祖“立中书省以总庶务,立枢密院以掌兵要,立御史台以纠弹百司”。
世祖尝言:“中书朕左手,枢密院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
”这说明元朝A.形成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和军权D.皇权受到更多的制约5、李鸿章代表请政府与11个国家签订条约。
在条约上,李鸿章将名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并在病榻上交代了他的临终奏折:“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
”下列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A.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B.增开天津为商埠C.“日本臣民得在中国……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D.允许外国公使驻京6、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抗日战争期间中间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实现了三级跳。
第一级是1942年中国参与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第二级是1943年中国参加开罗会议,第三级是1945年中国A.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成为缔约国B.参与创建联合国,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C.派远征军人缅作战D.参加远东军事法庭,对法西斯战犯进行审判7、下图所示企业的共同点有①属于近代企业②属于重工业③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④属于洋务工业⑤完全由私人投资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⑤8、1933年2月鲁迅先生在杂文《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l至4页,第II卷5至6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本试题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载(周)武王克殷后造新都镐京,是为宗周。
后又于洛阳建一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
“成周”的修建意在A.维护分封制度 B.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C.震慑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 D.强化西周在东方的控制力2. “(刘邦)慢而辱人。
然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刘邦成功的原因是A.不拘小节,性格豪放 B.兵多将广,有雄厚的实力C.让异姓将领据地为王 D.封子弟为王,巩固刘家天下3.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本世纪(十四)末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亲自批阅一百五十件奏章,裁决四百件案件。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B.朱元璋勤于政务C.封建社会的走向没落 D.丞相怠政无能4.隋制规定,自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百倾,少者三十倾;京官从一品至九品都给职分田,多者五倾,少者一倾;农民一夫一妇受露田一百二十亩;地主官僚的奴脾受田,按其地位高低限制在六十人到三百人之间,奴婢受田数量和普通农民一样。
这种均田制度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强了中央集权C.促进了隋朝经济的繁荣 D.对地主官僚有利5. 16世纪末期,由于中国经济的规模以及消费市场集中于各级政治中心,无论中国人的描述还是外国人的描述,大城市给人的印象总是富庶的。
下列说法与材料符合的是A. 大多数城市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团体C. 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D.国内贸易有巨大突破6.唐初官营手工作坊中的劳动者,主要是官奴婢与刑徒、番户和杂户,没有人身自由;也有少量的短蕃匠(可纳资代役)、和雇匠(政府出资招雇的匠人)。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摸底测试历史含答案.pdf
天津一中2017‐2018 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测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题,每小题 1.5分,共45分。
答案涂于答题卡上。
1.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做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
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 A.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C.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2.(2017,课标)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3.(2014江苏)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4. (2015课标)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5.(2016海南)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1·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
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6.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2017-2018学年⾼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2017-2018学年⼀、单项选择题(1~24⼩题,毎⼩题2分,共48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英⽂字母符号填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号内)1. 孔⼦曾说:“为国以礼”。
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
材料反映孔庙“祭祀之礼”的主要作⽤是A. 礼仪教化与政治分离B. 凸显宗族、亲族关系C. 以礼制巩固国家制度D. 规范⼈们的⾏为准则【答案】C【解析】根据“为国以礼”“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说明孔庙“祭祀之礼”体现以礼制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作⽤,故C正确;A不符合“为国以礼”,排除;B材料⽆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关,排除。
【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为国以礼”“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即可。
2. 下表是唐朝灌溉⼯程数量简表(单位:个)。
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A. 中唐后北⽅政局混乱影响农业⽣产B. 江南农业已经超过北⽅C. 长江流域是唐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D. 唐代北⽅⼈⼝⼤量南迁【答案】A3. 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劝学⽂》、《劝农⽂》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有别、恪守本分等⽣活理念。
这说明南宋A. 社会动荡⼈⼼败坏B. 书院教育⾮常发达C. 商业发达影响农业D. 儒家伦理的普及化【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南宋出现许多通俗教育读本,倡导长幼有序、男⼥有别、恪守本分等⽣活理念”,反映了理学思想逐渐普及,影响到民众⽣活,故D正确;南宋理学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并不代表当时社会动荡⼈⼼败坏,故A错误;通俗教育读本并不是学校的教科书,故B错误;材料反映了理学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恪守本分等⽣活理念,和“商业发达影响农业”⽆关,故D错误。
【名师点睛】根据关键信息“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有别、恪守本分等⽣活理念”可知是在民众中普及儒家伦理。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 学年高三一模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卷共 13 ,共 300 分。
考 150 分。
考生势必答案答在答卡上,在卷上作答无效。
考束后,将本卷和答卡一并交回。
12.《 ?国》收了周南、召南、、、、魏、唐、秦、、曹等十五个不一样地区的歌。
由此可知,周代控制的主要地区位于A. 黄河中下游B. 江中游C. 巴蜀地区D. 关中地区答案: A分:( 4 分)分析:《 ?国》十五国,此中周南、召南生于水和江中游,其余黄河中下游。
所以,答案是A。
B 是片面的, C D没有涉及。
【考方向】《》中的相关知【易点】资猜中的知点没有真分析,易B【解思路】资料,提取关信息“十五国”,再合所学知,得出答案。
13.有学者,北宋先期的中枢机构置体着“ 力制衡”的精神。
以下各可以作佐的是A. 立内奏章票 C. 开三省六部管理系统B.派遗通判督地方官D.枢密院分理全国答案: D分:( 4 分)分析:资猜中“中枢机构置体着“ 力制衡”的精神”,A是明朝立的; B 是地方上,不是中枢机构,消除。
C 的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期立的,可以消除。
答案是D【考方向】宋朝加制集的相关知【易点】资猜中的内容没真分析,易B【解思路】资料,合所学知,得出答案。
14.以下中国古代相关君主的各种言,按出排序正确的选项是①“民,社稷次之,君”②“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③“今世天子,兵壮者之耳”④“君阳,臣阴⋯⋯王道之三,可求于天”A. ①④③②B. ②③①④C. ③①②④D. ④①②③答案: A分:( 4 分)分析:合所学知,①是国期,②是明清期,③是五代期,④是代。
所以,答案是A。
【考方向】中国古代思想的相关知【易点】与其余期的思想混淆【解思路】依据资料,合所学知,得出答案。
特别需要注意③15.以下各史与正确的选项是史A商朝址中出土了牛骨当已出了犁牛耕B唐朝工匠子弟入匠籍后不可以随意转行唐朝官手工者遇到格的限制C黄道婆推行先的棉技棉成元代朝廷税的主要来源D两次片争期洋大量入中国我国的民族工展所以遇到重冲市答案: B分:( 4 分)分析:依据表,合所学知,犁牛耕是春秋期, A ;元代黄道婆改造棉,使淞江一地区成棉防中心。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一、选择题。
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无适:没有嫡子。
钧:均等。
)这段记载说明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2. 分割地方权力,使其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朝廷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
除主要长官负责制以外,其下还按中央政府组织部门的分工,设有相应的官署机构,在主要长官的指挥下,分工办理各项事务。
这种设官方式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地方叛乱 B.加强中央集权C.以此来牵制中央各部门 D.分割地方权力3.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4.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的土地经营5.右图漫画《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描绘的是一票赢得的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有人称其为“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
这其中最主要的是A.对封建势力的荡涤彻底B.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D.共和派经艰苦斗争,终于掌握了国家政权中的关键职位6.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简牍出土了“中贩共侍约”(即商贩订立的契约),说:“某年三月辛卯,合伙做商贩,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在一起合伙共贩。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一、单选题:共20题1.陈立在《白虎通疏证·封公侯》中说:“天子以别子为诸侯,其世为诸侯者,大宗也。
诸侯以别子为卿,其世为卿者,大宗也。
卿以别子为大夫,其世为大夫者,大宗也。
大夫以别子为士,其世为士者,大宗也。
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则为小宗。
”该材料主要反映出A.宗法制维系了统治秩序B.宗法制保证了贵族特权C.分封制加强了地方统治D.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
材料反映了西周时除了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外,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分别立庶子为下一等级的大宗,依次类推,形成了“大宗支配小宗、小宗服从于大宗”的宗法制的统治秩序,故选A。
B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分封制是等级森严、层层分封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D两项错误。
2.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该思想属于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材料“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体现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故选B。
A、C、D三项的思想主张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3.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诏曰:“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
抚接夷狄,以人为本。
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B.改变人才分布南北失衡C.防止地方选官滥竽充数D.笼络边远地区百姓人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察举制。
材料中汉朝朝廷下诏提出,幽州、并州、凉州边界地区人口稀少、边役繁重、士人进仕途径狭窄,主张“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增加在上述地区举荐孝廉的比例,其目的在于笼络边远地区的百姓人心,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8月份月考)历史试卷出题人:李志民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A.通过构建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巩固统治C.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D.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强化王权2.开元十一年(723 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分权制衡的原则不断遭到破坏B.中枢体制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C.中书门下成为尚书省的代替机构D.以程序分权的三省制名存实亡3.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
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
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
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
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4.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中指出:“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钓鱼,正如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捕鸟一样,但某人可能被禁止进入他人土地。
”这说明在古代罗马A.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B.注重对社会公共资源的保护C.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D.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5.学者刘刚在《自由的款式》一书中说:“(雅典)城邦以广场取代王宫作为城邦的标志性建筑,表明城邦的缔造者们已将公民的公共生活置于王权的需要之上;以神庙取代王室作为城邦的精神性标志,表明公民的公共精神已从王权的束缚下彻底解放出来。
”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城邦民主政治直接取代了王权B.城邦充分保障公民的个体生活C.发放观剧津贴与此追求正相悖D.此状况容易侵犯公民个人权利6.下图是近代某国某时期的政体示意图:示意图所示制度特点是A.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执掌B. 内阁独立对议会负责C. 元首是选民直选产生D. 元首拥有任命内阁、主宰议会等大权7.1855年,日本学者吉田松阴公开宣称:“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B.成为日本以后对外扩张的“路线图”C.日本很早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D.日本政府发动甲午战争蓄谋已久8.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A.三权分立制B.联邦体制C.民主共和制D.总统制9.西方一位历史学家曾对某一历史事件做出这样评价:-----是美国政府想出来帮助欧洲树立信心用的,至少公开宣传中是这样说的,目的是使其不至于迫于苏联的压力在政治上屈服,走向绥靖和中立。
其中“----”缺失的文字应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德国分裂10.前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这句话的依据是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C.九一八事变标志“二战”远东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D.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11.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官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A.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B.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C.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安排D.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12.1901年,梁启超提倡以“民族主义”有效抵御外辱;1903年后却只讲“国家思想”而再提“民族主义”,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梁启超()A.抵制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浪潮B.对外妥协博得列强的好感C.提倡各民族间互相尊重与合作D.宣扬清末新政的平等思想13.1587 年(明万历十五年),一名西班牙官员在写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密信中说道:“许多白银和银币都被运到马尼拉去交换中国的货物,虽然部分仍留在那里,但其余全部被中国商人运走”,这能反映当时A.明政府已放松了海禁政策B.中国对外贸易超过了前代C.中国手工业处于领先地位D.明代存在着严重的“银荒”14.下表是根据东汉《四民月令》统计的田庄内商业贸易(部分月份)状况。
材料可以说明东汉A.土地兼并现象盛行B.地方经济独立性强C.田庄自给自足特征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15.王夫之日:“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以得有强豪兼并者为苟免逃亡、起死回生之计……田不尽归之强豪不止,而天下之乱且不知所极矣!”材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土地兼并B.农民负担沉重寻求庇护C.当时租佃关系开始兴起D.强豪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16.雍正年间,苏州地方官府告示:“嗣后如有不法棍徒,胆敢挟众叫歇(停工),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
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个月示儆”。
材料表明A.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地方政府保护B.重农抑商的观念受到冲击C.政府维护雇佣关系的正常秩序D.资本家勾结政府压制工人罢工17.1907 年,张謇在崇明建成大生分厂,并向商部申请了:“二十年内,百里之内不准别家纺纱厂”的特权。
据此可知A.大生纱厂将迎来“短暂春天”B.大生集团存在潜在危机C.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D.张謇投身实业热情高涨18.18世纪早期英国作家笛福在《不列颠岛旅游记》中写道,有一个小城市诺福克为许多小城镇与乡村包围,这些乡村“是如此之大和住满了人,使它们足以与其他地方的镇相比”,这样的中心小城市布满了英国各地。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的英国A.国内工商业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分工B.国内市场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C.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加速城市化进程D.工业革命深入到农村,缩小城乡间差距19.“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
”上述材料对“这场革命”的认识突出反映了()A.近代化史观B.全球史观 C.革命史观 D.社会史观20.据学者研究,中国1936年完成了陇海路西安至宝鸡段;同年7月,粤汉铁路株韶段接轨,全线通车;广九线也于七七事变爆发后几天内接轨投入使用。
l929年起开始修建的杭州至萍乡的江南第一条东西铁路大干线浙赣铁路,于1937年6月正式接轨,全线通车。
1935年开始修筑苏嘉路,1936年7月正式通车。
在山西,l932年至l937年,修筑了长达860公里的同蒲路。
这一时期铁路里程的增加A.说明国民党积极围剿红军B.说明国民政府积极为抗战做准备C.是国家长期社会稳定促进的结果D.说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成效21.关于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1945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B.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日本C.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D.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22.格·普·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书中说:“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建立起来。
”材料旨在说明A.罗斯福新政是一次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失败尝试B.科技革命是推动干预经济机制建立的真正动力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D.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发生巨大变化23.供应学派主张“供给创造需求”,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经济学派别,80年代该学派的理论被里根政府采纳,以应对美国当时的“经济滞胀”。
‘受此学派影响里根政府可能采取的做法是A.部分企业国有化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大幅度降低税率D.增加社会福利开支24.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初和1970年西方主要国家农业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表。
由下表数据可推知A.发达国家间经济差异缩小B西欧经济一体化成就突出C.欧盟国家经济增速超过美国D.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趋于合理25.1958 年11 月,毛泽东说:“如何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如何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斯大林没有找到适当的形式,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一思想带来的影响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顺利开展B.形成以钢为纲的大练钢铁运动C.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出现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的尝试26.周人的金文材料中经常可以见到“膺受天命”“受天有大命”等字样。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周人认为政权合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天命”B.以德配天的观念是这一认识的体现C.周人治国理念无视现实社会生活D.周人政权中宗教色彩浓厚27.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B.寺院开放顺俗倾向明显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28.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
陈云的这一认识()A.突了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B.肯定了过渡时期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C.促进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D.彻底打破了苏联经济模式对我国束缚29.1933年1月,斯大林在一五计划的总结报告中指出:“苏联工业总产值在1932年末增加到1928年水平的219%,而美国工业总产值在同一时期降低到56%。
”据此可知()A.苏联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越了美国B.苏联比美国的经济体制更为优越C.特殊时期苏联经济模式占有优势D.美国比苏联更注重工业发展效益30.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