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纲内容整理

合集下载

2024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pdf

2024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pdf

2024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pdf一、考试性质历史学专业基础科目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考试。

其目的是公平、科学、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础研究方法。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学科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

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中国古代史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约20%、世界古代史约20%、世界近现代史约30%、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4.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四、考查内容(一)中国古代史1.史前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

古史传说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夏商西周:夏朝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商朝概况及其主要文化特征,西周政治与制度,分封制及宗法制。

西周衰亡与东周建立。

3.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分期。

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诸子百家及其思想,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战国七雄局面的形成。

4.秦汉:秦朝统一及其疆域,秦始皇统一措施,汉朝政治制度,汉朝疆域的扩大与疆域经营,“文景之治”,“汉武盛世”。

汉朝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黄老思想、法家思想与汉朝政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世界历史考纲知识点】1.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

2.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3.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4.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5.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

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6.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7.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8.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9.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10.知道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11.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2.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3.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14.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5.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16.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了解印度和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

17.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18.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广东中考考察情况】【知识点网络】【知识点过关】背会 号题《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促进文明交流》《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反抗外来侵略》【知识点习题检测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留下的至理名言。

2023年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考纲知识点含答案

2023年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考纲知识点含答案

第一分册考纲知识点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旳地区。

这些地区旳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旳水利之便, 发展了以农业为基础旳社会经济。

2.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

3、两河流域基本上位于今天旳亚洲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4. 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旳最古老旳文字之一, 由苏美尔人发明。

6、5. 汉穆拉比在位期间, 古巴比伦王国势力臻于极盛, 是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旳时期。

7、《汉穆拉比法典》旳作用、历史价值和特点。

作用: 更有效地规范王国旳社会秩序, 深入巩固王国旳统治。

历史价值: (1)是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旳成文法典;(2)是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旳第一手文献。

特点:(1)全面维护统治集团旳主线利益;(2)保留了原始习惯法法旳部分内容;(3)否认了血亲复仇等原始风俗, 有一定进步意义。

7、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 其地理范围与今天旳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体相称。

尼罗河旳定期泛滥带来了充沛水量, 使这一地区成为古代文明旳发祥地。

8、古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旳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旳专制君主。

9、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旳陵墓。

其中, 最负盛名旳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10、金字塔旳象征意义。

(1)是法老专制权力旳象征;(2)也是古埃及人来世信奉旳详细体现。

11. 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书写材料中, 纸草旳使用最为普遍。

12.古印度文明来源于印度河流域文明, 土著达罗毗荼人发明了这一文明。

13、约公元前14 世纪, 雅利安人旳部落出目前了印度河地区, 征服了土著部落, 后扩展到恒河流域。

14.当雅利安人旳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 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被称为种姓制度。

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旳社会集团。

15.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为希达多。

佛教经典总称为三藏经或大藏经。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一、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 夏朝建立和衰亡的原因- 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封建社会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代的国家分裂和战争- 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和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 兵马俑和长城的建设- 汉朝的封建制度和丝绸之路的开通4.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的分裂局面和民族大迁徙-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和文化发展-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5. 唐宋时期- 唐朝的大唐盛世和玄武门之变-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和科技文化繁荣- 北宋的靖康之变和南宋的亡国之痛6. 元明清时期-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明朝的中兴和瓦解- 清朝的入关和康乾盛世二、中国近代史1. 清末民国时期- 清朝的衰落和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和黄兴的思想与行动2.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五四运动领导人陈独秀和胡适的思想与实践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思想与行动-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与贡献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发展- 解放战争的开展和结束- 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和事件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政治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6. 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 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三、世界史1. 古代世界的文明起源- 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 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2. 中世纪的世界格局-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封建体制的形成- 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 卡洛林帝国和十字军东征3.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葡萄牙的航海活动和发现之旅-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和新大陆的开发-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的殖民帝国4. 世界两次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战争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与国际组织5. 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 苏联和美国的对立和冷战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的全球化和多极化六、地理知识1.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世界地势和气候分布- 世界地貌和生态系统2.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中国地势和气候分布- 中国地貌和生态系统3. 世界人口与城市发展- 世界人口和人口分布- 世界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趋势- 世界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4. 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 中国人口和人口分布-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趋势- 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5. 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 世界主要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6. 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 中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以上提纲总结了历史会考的主要知识点,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提纲进行分模块的学习和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和提高考试成绩。

中国历史七年级考纲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考纲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考纲知识点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7、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和别的原始人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8、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1、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3、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成为日后的华夏族。

15、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16、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纲内容整理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纲内容整理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⒈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答:Ⅰ、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Ⅱ、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Ⅲ、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Ⅳ、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⒉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⒊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答:Ⅰ、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Ⅱ、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需要寻找新出路的流民不断增多。

地租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Ⅲ、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只言片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Ⅳ、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兵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绿营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Ⅴ、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的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答:Ⅰ、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等主要国家先后确立,工业革命迅速发展,从而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巨大变化。

1688年,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美国经过独立战争于1776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法国经过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也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在欧洲其他主要国家,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制定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各项政策,以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并利用国家政权发张资本主义经济。

经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Ⅱ、商品生产的无限增长,需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寻求新的殖民地。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掠夺土地与财物、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世界各地攫取巨额财富。

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考纲

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考纲

学业考试参考范围(红色为删掉内容)
Ⅳ.考试内容和要求
注:有的同学对一些考点不清楚、不放心,所以有几个问题一并答疑:
1.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什么时间?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课本必修一P42)
2.太平天国考不考?多年不考,今年也基本不会考,知道《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

脱离实际,无法实现;《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即可。

3、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长期推行导致体制僵化、经济发展缓慢。

4.程朱理学会不会考?基本不会考,读一读课本,了解一下,会做选择即可。

5.京剧会不会考?基本不会考。

知道京剧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后,成熟于同治光绪年间即可。

历史大纲知识点总结归纳

历史大纲知识点总结归纳

历史大纲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古代史
1.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与统一
3. 秦统一六国,始皇帝的改革政策
4. 汉、唐、宋、元和明清等朝代的历史演变
5. 中原文明的繁荣与西域文明的交流
6.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艺术成就
7.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贸易往来
二、中世纪史
1. 罗马帝国的兴衰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2. 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崛起
3. 欧洲的封建制度和教皇统治
4. 十字军东征和伊斯兰教的扩张
5. 欧洲的黑死病和文艺复兴
6. 中世纪中国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生活
7. 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历史演变
三、近代史
1. 大航海时代和新大陆的发现
2.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工业革命
3. 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印度的殖民统治
4.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军事征服
5. 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民主改革
6. 中国的近代史变革和对外关系
7. 亚洲、非洲等地区的殖民统治和民族独立运动
四、现代史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2. 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的发展
3.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抗
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关系的多极化
5. 亚洲、非洲等国家的独立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
6. 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7.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变革和对外开放
以上是历史大纲知识点的总结概要。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把握历史的脉络和规律,为把握时代变革的大势和全球发展的走向提供重要的参考。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北京卷考试说明(历史)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中国古代的政治(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1)建立:前1046年武王建西周,与其弟周公旦(辅政成王)先后两次分封。

(2)目的:拱卫王室,建立有效统治。

(3)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先朝贵族。

(4)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号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6)诸侯权利:获得封地和人口,封地内世袭统治。

(7)积极作用:有效巩固周王室统治,拓展疆域;分封宗法制明确统治秩序。

(8)后期影响:部分诸侯实力强大,威胁天子权威。

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关系上的矛盾。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3)特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国家政治等级、隶属关系。

(4)作用: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重要依据,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和保障,二者互为表里,共同维护西周统治。

(2)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Δ【复习要点】(1)背景①生产力:铁器牛耕使用,私田增加,井田制瓦解。

②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新兴地主经济政治势力日益壮大。

(2)目的:前356年始,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变法,力图改变秦国落后面貌。

(3)措施及作用:①经济: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发展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提高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统一度量衡,推动经济交流,加强中央控制。

②政治: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地位;建立户籍制度(“什伍”),实行连坐,强化对人民控制,保障赋税和兵役徭役;推行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③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专制,从思想上强化统一。

(4)评价:①积极:废除旧制度,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转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推动秦国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繁荣,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6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精神有哪些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65.培育民族精神如何才能与时俱进?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52.对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多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是什么?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53.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命运。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57.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我国各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团结,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58.中华文明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原因。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44.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什么问题

新课标高考历史考纲考点必背

新课标高考历史考纲考点必背

历史高考历史考纲考点必背(最新)一、为什么学习历史:以史为鉴(鉴于往事、资于治道)、读史明智、通过对往事的借鉴,从而对未来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学习历史的方法:六个“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 (性质)、Why(原因)、How(方式)三、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有两只脚,一只脚叫制度、另一只脚叫地理-钱穆四、中国古代史的共性(自秦至清):1.政治上: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2.经济上:重农抑商3.思想上:儒家思想占据主导(自汉以后)儒家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汉代新儒学: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从而确立了儒家的独尊地位。

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用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4.科举制:隋朝开创、晚清1905年废除,以儒家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成为自隋朝以来选拔人才的标准,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如:英国的文官制度。

五、世界史推荐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特别是英国、美国、荷兰三个国家。

六、近代史可观看电视剧《走向共和》七、近代史三阶段:器物阶段(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思想领域(新文化运动)八、西方史发展的脉络:1.文艺复兴(14c-15c)(肯定人) 核心:人文主义2.宗教改革(解放人)(16c,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3.启蒙运动(启迪人17c-18c)(代表人物: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开明专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社会契约论)4.资产阶级革命(自由人、17-18c)(英国: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法国:1789年大革命、德国:1871年统一)5.工业革命(发展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第二次:电力的广泛运用、第三次:计算机的发明6.殖民扩张(剥削人)英国、法国等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九、答题注意事项:书写工整、条理清晰、史论结合、富有文采。

2023年上海中考历史考纲词汇(全)

2023年上海中考历史考纲词汇(全)

2023年上海中考历史考纲词汇(全)1. 夏商周时期 (Xia-Shang-Zhou shíqí) - 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2. 周朝(Zhōu cháo) -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之一。

3. 秦朝 (Qín cháo) -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之一。

4. 汉朝 (Hàn cháo) -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之一。

5. 魏晋南北朝(Wèi-Jìn-Nánběi cháo) -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显著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时期。

6. 隋朝 (Suí cháo) -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之一。

7. 唐朝 (Táng cháo) -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之一。

8. 宋朝 (Sòng cháo) -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之一。

9. 元朝 (Yuán cháo) -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之一。

10. 明朝 (Míng cháo) -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之一。

11. 清朝(Qīng cháo) -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之一。

12. 辽金元时期(Liáo-Jīn-Yuán shíqí) - 指中国历史上的辽、金、元三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13. 五代十国(Wǔ dài Shí guó) - 指中国历史上五代和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

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

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

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一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九下P2-5)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①它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③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④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⑤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2、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11月6日;起义的地点——彼得格勒;革命的最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的结果——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九下P7)1、时间:1921年;2、领导人:列宁;3、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新的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5、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三、苏联的成立(九下P7)1、成立的时间:1922年底2、国家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3、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四、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九下P9)1、内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领导人:斯大林3、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五、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九下P14-16)1、时间:1919年1月;地点:巴黎。

2、操纵国:法国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3、《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战胜的协约国为了处分德国,与德国签定。

六、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九下P17-18)1、时间:1921—1922年;地点:华盛顿;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2、操纵国: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历史考纲知识点总结

历史考纲知识点总结

历史考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夏朝的建立和王朝制度2、商朝的兴起和商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西周的建立与灭亡4、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变化5、秦朝的建立和秦统一中国6、汉朝的建立和汉武帝统一帝国7、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魏蜀吴三国分立8、西晋的建立和东晋兴衰9、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二、中世纪史1、隋朝的建立和大业中兴2、唐朝的建立和开皇中兴3、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变化4、宋朝的建立和宋辽金三国鼎立5、元朝的建立和元朝征服东南亚6、明朝的建立和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7、清朝的建立和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8、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三、现代史1、清朝的政治改革和变革2、太平天国运动和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3、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4、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成功5、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政治、经济、文化特点6、国共内战的爆发和胜利7、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改革和发展四、世界史1、古代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变革2、中世纪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变革3、近现代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变革4、世界战争和影响5、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革6、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7、世界科技的发展和变革8、世界体育的发展和变革五、地域史1、中国历史地域的发展和变化2、亚洲历史地域的发展和变化3、欧洲历史地域的发展和变化4、非洲历史地域的发展和变化5、大洋洲历史地域的发展和变化6、北美洲历史地域的发展和变化7、南美洲历史地域的发展和变化8、南极洲历史地域的发展和变化六、思想史1、古代思想的发展和变革2、中世纪思想的发展和变革4、世界思想的交流和传播5、中国思想的发展和变革6、亚洲思想的发展和变革7、欧洲思想的发展和变革8、世界思想的发展和变革七、法律史1、古代法律的发展和变化2、中世纪法律的发展和变化3、近现代法律的发展和变化4、中国法律的发展和变化5、亚洲法律的发展和变化6、欧洲法律的发展和变化7、世界法律的发展和变化8、国际法律的发展和变化八、艺术史1、古代艺术的发展和变化2、中世纪艺术的发展和变化3、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和变化4、中国艺术的发展和变化5、亚洲艺术的发展和变化6、欧洲艺术的发展和变化7、世界艺术的发展和变化8、影视艺术的发展和变化九、科技史2、中世纪科技的发展和变化3、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变化4、中国科技的发展和变化5、亚洲科技的发展和变化6、欧洲科技的发展和变化7、世界科技的发展和变化8、航天科技的发展和变化以上是历史考纲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大家复习历史有所帮助。

最新高考历史考纲

最新高考历史考纲

最新高考历史考纲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①国家的诞生:约前2070年,启建立夏朝,创立王位世袭制。

②前16世纪汤建立商朝,实行内服外服制度,神权色彩浓厚。

③约前1046年,武王姬发建立西周。

周公姬旦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并制定周礼。

④前770年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前221年)。

东周时期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陆续变法(前356年商鞅变法),实行君主专制。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国家大一统。

②秦朝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公)、郡县制、军功爵制(按军功授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秦朝用法家思想治国,严刑峻法,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最终短命而亡。

但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汉朝(西汉)由刘邦建立,汉朝历史上分为西汉和东汉。

汉承秦制,又加以改进,先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引起“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改用“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内外朝制(内朝决策,外朝执行)、刺史制度(监察地方)、察举制(选拔人才)。

②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后来剩下魏、蜀、吴三国,又被晋统一。

晋朝短暂统一后中国又陷入分裂,史称魏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国家由大分裂走向局部统一,出现民族大融合。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把人才分成九个等级,如上上,下下等)选拔人才,造成士族垄断官职,难以选拔真正人才。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为国家重新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③隋唐时期,国家再次实现统一。

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管辖吏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户部,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实际是分宰相之权)、科举制(分科考试取士),在唐朝得到完善。

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但由盛转衰,经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最终灭亡。

202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考纲

202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考纲

202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考纲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于202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考纲,仅供参考: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

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

(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

(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政府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

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组织准备。

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

维新派的首要目的。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

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

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

(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

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

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00年列强侵华特点的变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政府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

每一个变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一)古代两河流域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位置: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基本位于今天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做“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之一,古代两河流域最重要的文化成就。

《汉穆拉比法典》:作用:于当时是维护统治集团,即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于现在则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历史价值: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得益于楔形文字保留下来的古代宝贵文献。

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古代埃及法老专制统治: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的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管理的任免权。

金字塔与来世信仰:金字塔的象征意义: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与纸草。

书写工具:刻刀、石头、笔和墨水书写材料:纸草、木片、石头和陶片(三)古代印度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婆罗门(精神统治者)、刹帝利(世俗统治者)、吠舍(自由民)、首陀罗(奴隶土著)种姓制度的特征: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力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佛教的创立和发展:婆罗门的宗教和种姓特权日益遭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反对,新教派和新学说流行。

主张众生平等。

公元前3世纪臻于鼎盛并开始外传,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产生的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代印度)、创始人(悉达多);《大藏经》(经藏、律藏和论藏)第二单元:古代美洲与黑非洲(一)美洲印第安文明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玛雅文化:发端于公元前2500年,有“美洲的希腊”之称。

玛雅人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用金石做工具第三单元:古代希腊与罗马(一)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希腊城邦的形成: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而形成独立的国家。

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城市为中心政治独立自治“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4世纪上半叶。

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发达③原始社会某些民主观念的遗风根本原因:古希腊社会不同于古代东方文明的生产方式、经济状态。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的社会原因:前6世纪初,雅典新兴工商奴隶主与旧贵族矛盾激化梭伦改革BC594──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舱克利斯提尼改革BC6世纪末──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利改革BC443——BC429──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特征:①实行直接民主制,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②主权在民、轮番为治③法律至上。

④权限交叉的制约机制3、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使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盛行政治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奠定基础。

雅典民主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建立在剥削压迫非雅典公民的基础上,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

4、城邦的民主机构:公民大会(二)希腊古典文化史诗与戏剧:《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哲学与史学: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史学之父)及《历史》欧洲历史学的源头(三)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的开始: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到公元前27年结束。

罗马帝国: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军事强人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从此开始。

罗马帝国的疆域;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公元2世纪初的最大规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古代历史终结: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被废黜,标志着帝国的最后灭亡,也是西欧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的标志罗马法体系“十二铜表法”: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贫民利益的倾向。

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滥用权力,规范社会生活。

为罗马公民法奠定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第四单元:古代伊斯兰世界(一)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公元622年)、地点(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穆罕默德)、经典(《古兰经》)、特点(一神教)(二)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1457,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

帝国的统治: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改变了三洲交汇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民族、宗教、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成为这一地区日后不稳定的历史渊源。

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及其影响:传统的东西方贸易虽未完全中断,但是长期的战争,以及帝国政府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人另外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第五单元:中世纪西欧(一)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产生:“采邑改革”及其影响;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它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使国王成为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拥有者,实际权力有限;法兰格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西欧封建制产生和基本确立的时间: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11世纪基本确立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1、产生的原因:王权加强的要求+市民阶层的要求+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的出现2、主要内容:贵族与市民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3、形成标志:英国:1265年召开英国议会法国:1302年举行三级会议4、意义:改变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二)庄园和城市中世纪庄园:庄园的特征: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

城市的复兴与自治:城市的特征:时间:11世纪末复兴背景: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自治背景:中世纪西欧城市兴建于国王或教俗封建主的领地上,受领主盘剥目的: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争取城市自治手段: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结果:部分城市获得完全自治权或部分的自治权第二册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生产方式: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共同耕作,平均分配中国特色:南稻北粟(黍稷大豆)生活方式: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典型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意义: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生产活动趋于安定,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农耕聚落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农业立国、重农思想、农事节日习俗等)中华文明的起源:炎黄传说;以炎黄子孙自称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二)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杀伯益,夺取政权,建立夏。

夏建立前是大同之世,天下为公,建立后出现小康之世,天下为家局面。

二里头文化与夏史研究:二里头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出两座类似宫殿的遗迹,石制和骨制生产工具,大量青铜器和玉器的礼器祭器。

说明社会分化已经很明显,居民的生活以农业为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具有显著国家特征。

(三)商朝与青铜文化青铜时代:司母戊鼎;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

主要是礼器,是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甲骨文:目前已知的中国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是探究商史的第一手资料(四)二重证据法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一)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克商,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目的: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有效统治封邦: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同姓诸侯和其他皇亲国眷+远古部落首领的后代、功臣将士(分封对象)建国: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

影响:达到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结束了商朝那种小邦林立、各自为政的局面,提高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迈出了统一中国的第一步。

(二)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社会大变革: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洛邑在镐京的东面,后人把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经济领域的变革:以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显著提高。

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含义:一是各个学派独立阐述自己的学说思想,学派之间相互辩驳二是“士”到各诸侯国游说,向国君推出自己的政策主张、治国方略背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反映,“士”阶层最为活跃代表:儒——孔子:仁、礼、义;孟子:仁政;荀子:礼、法法——韩非子、李斯: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制、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实行君主集权道——老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辨证法(三)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什伍连坐大一统帝国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21年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

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②秦朝正式建立(三公九卿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