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墨家的理路:墨家的道德观(三)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墨家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的一支,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的著作中。
墨子思想主张以目的性原则为核心,重视实用性和社会道德,主张“兼爱”、“非攻”等理念,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墨子反对战争和杀戮,提出“兼爱”思想,即要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所有人。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彼此关爱,就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减少战争和伤亡。
他反对用战争解决争端,主张通过公正的仲裁来解决争端。
第二,墨子重视实用性,主张“光明利器”原则。
他认为,人民生活困苦,社会需要改善生产力和技术,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他提倡科技发展,提出“工名”,崇尚技术人才和手艺人,认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三,墨子强调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
他主张“尊名”、“正命”,即尊重道德标准和规范。
他认为人应该遵循“天理”,尊重道德和社会公义,实行互助互利、均富共享的价值观。
他提倡“天下公义”,即平等对待社会中的所有人。
第四,墨子反对奢侈浪费和虚荣心态。
他主张“节用”、“去奢”,争取将浪费的资源用于更有价值的场合。
同时,他反对华丽的礼仪和庸俗的生活方式,主张简朴节约的生活方式。
第五,墨子认为天命应该服从人的意志。
他认为人不应该九死一生地追求命运的安排,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改变命运,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
墨子思想的影响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墨子反对战争和杀戮,并提出“兼爱”思想,强调理性和道德,倡导相互扶助、平等、和睦、和谐。
这些思想的实践意义不仅限于古代,而是在当今社会中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墨子强调实用性和科技发展,提出“工名”概念,讴歌手艺人和科技工作者。
这种思想观念的实用性和积极性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为其推动科技进步和人类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后,墨子强调个体价值和努力的意义,认为天命应该服从人的意志。
他主张自我实现和奋斗,反对盲从和机会主义。
墨家的道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墨家的道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墨家是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
墨家的主要思想是以"兼爱"为核心,提倡"非攻"和"节用"的道德原则,以实现社会和谐、公平与稳定。
墨家强调实践和施政,主张注重实用性和效益性,反对空言虚语。
墨家的影响持续至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墨家的道术,探讨其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安排和内容概述。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章节内容展开: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墨家的起源与发展2.2 墨家的主要思想与理念2.3 墨家的实践与影响3. 结论3.1 总结墨家的道术3.2 墨家对当代的启示3.3 结语通过这种章节安排,我们将系统性地介绍墨家的道术,从其起源与发展,主要思想与理念,到实践与影响,再到对当代的启示,以及进行总结和结语。
这样的结构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墨家的道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墨家的道术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对墨家的起源、主要思想、实践以及对当代的启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墨家的道术,认识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中汲取启发,探索其对当代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启示和意义。
通过对墨家的道术进行系统性的解读和探讨,也能够促进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借鉴和启示。
2.正文2.1 墨家的起源与发展墨家作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墨子(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
墨子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他出生在宋国,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改革者。
墨子在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和战乱频发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道德、政治、军事和宗教等方面的理论,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墨家学派在墨子的领导下逐渐壮大发展,吸引了许多学生和追随者。
墨家伦理思想
墨家伦理思想墨家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它发端于尧舜禹,流传于商鞅变法时期,极盛于战国时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伦理思想要属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等主张了。
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与儒家创始人孔子齐名,史称“孔墨”。
他曾经游说列国,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得到实行他政治主张的国家。
由于战乱不断,他晚年在魏国居住,并创办了自己的学派-----墨家学派。
墨子生前周游各诸侯国,进行过广泛的社会政治活动,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但他终身未能踏入仕途。
墨子的言论和思想大多保留在墨家的典籍中,《墨子》一书收集了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五十多篇,成为后世研究墨家的重要资料。
1、孝道。
墨子把孝敬父母看作是天下最为崇高的品德。
他认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不这样做就是禽兽不如的人;反过来,对父母不孝敬的人则同禽兽没有什么两样。
他认为“人生有三年,而父母生之;天下无不爱其亲者”。
在《兼爱》一文中,他将父母比喻成太阳,认为太阳会发光,可以给万物带来温暖。
而儿女们只不过是太阳的光辉。
所以,他鼓励人们努力学习,超越父母。
2、仁义。
2、父子关系。
墨子反对父子相隐。
他认为,天下的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儿女抚养成人,使他们长大后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可是,在现实中,由于条件所限,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远远低于那些不在自己身边的儿女。
所以,即使父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揭露了自己儿女的罪行,也不应该感到内疚,因为这是“天下之通义”。
3、兄弟关系。
墨子认为,一个人不管他多么贫困,多么卑微,如果有兄弟,都要互相扶持。
否则,这个家庭就不会兴旺起来。
在《节用》一文中,他强调君子的责任就是要和别人一起去节约,因为君子必须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如何去帮助别人。
他还提出,君子不仅要关心自己的衣食,更要关注别人的饥寒冷暖。
4、男女之别。
墨子认为,妇女虽然处于从属的位置,却拥有独立的人格。
她们也应当受到尊重,丈夫应该像对待普通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妻子,不能够随意侮辱或虐待她们。
墨家伦理思想
墨子,名瞿,战国初期鲁国人。
墨子是晚于孔子的一位享有盛名的思想家,其创立的墨学与当时孔子的儒学并称为“儒墨显学”。
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这些个体劳动者拥有人身自由,地位高于奴隶,但也要受奴隶主的盘剥。
墨子的主要思想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天志、明鬼。
墨家与儒家最大的对立在于,墨家倡导的是兼爱,儒家提倡的是交别。
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
这是墨子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的伦理原则。
墨子的兼爱是用来反对交别的。
他认为别是天下一切祸害的根源,别不仅是指亲疏、厚薄的差别,也指不同阶层利益的对立,也就是只爱己、利己而不爱人,是一种典型的自利观。
所以,与此相反,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主张兼爱代替“别相恶,交相贼”。
兼与别相反,是要人视人如己“为彼犹为己。
”这一主张,最直接的就是反对了儒家的自利观,其次也是对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反对。
墨家的兼爱是要在不废除宗法制度的前提下,保留原有的阶级状态只要改变人们的行为方针即可实行兼爱。
显然,在没有抛弃原有的政治经济的条件下,奢望改变人们的行为就达到爱人如己,这显然就是一种理想状态。
企图靠人们的道德力量改造社会思想,无疑是唯心主义的道德决定论。
讲利,却又离开社会现实的利害关系,于是这样的利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水中之月了。
而且,墨子兼爱的可行性论证一是靠天志的神秘力量和君主的政治权威,一是靠“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对等互报原则,这显然是不可靠的。
墨子一方面想着实现自身的利益,但主观上却是出于为他人的动机,这样,利己行为的动机和利他行为准则相结合,其实质是调和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矛盾冲突。
墨子有关义利关系的观点是贵义尚利。
他认为凡是符合于利天下、利人的行为就是义,反之则为不义。
利人就是要“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墨子的行义就是为了利人、利天下。
所以一切行为善或恶的道德价值就在于行为本身对于他人和天下产生的是利还是害。
墨家思想的总结
墨家思想的总结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流派,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和“非攻”,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对墨家思想进行一些总结。
首先,墨家思想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提出了“兼爱”思想,即“以己之心,行爱人之心”。
墨家认为,人们应该对所有人都怀有深深的爱意,不分亲疏敌友。
墨子说:“爱人者,以人之心爱人,不以人之亲爱亲,亲也者其身也,不以身之爱爱人。
夫唯人之爱人,人以为人也。
”这种“兼爱”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得以广泛传播,并对后世的儒家、道家等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墨家思想强调了“非攻”思想,主张不主动攻击他人,避免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破坏。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通过理性和力量来解决争端,而不是以暴力相对抗。
墨子说:“兼爱则能够合德,非攻则能够互利,能够互利则族长不伤,族长不伤则国家国人均安。
”这种“非攻”的思想在当时的军事思想中颇有影响,成为后来和平思想的基石之一。
第三,墨家思想提倡劝善和反对浪费。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劝导别人行善,帮助他人摆脱罪恶,做一个公正善良的人。
同时,墨子也强调避免浪费,认为物质应该利用合理,避免过度奢华和浪费,以节约资源和维护社会平衡。
此外,墨家思想还提倡了宽容和公正的法律制度。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宽容对待他人的过失和错误,并努力通过公正的法律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
墨子说:“是故者之过日并在我,而吾何罪?宽而用之,不责于人,则能无事;以窘害之,责诸人,则必有事矣。
”墨子的这种思想影响了后来中国法制发展的方向。
综上所述,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和“非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避免战争的重要性。
同时,该思想还推崇劝善和反对浪费,倡导宽容和公正的法律制度。
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墨家思想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仍然继续存在,对于人们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总结并评述墨家主要思想
总结并评述墨家主要思想墨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创始人墨子被尊称为墨子先生。
墨家主要思想体系包括兼爱、非攻和尚同,形成了其独特的政治哲学和伦理观念。
墨家的核心思想是兼爱。
他们主张“爱人者,兼爱之”。
墨子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应该平等地受到关爱和尊重,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
墨子反对社会上的等级制度和歧视,主张广泛的人道主义,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这种兼爱思想对于当时孔子等儒家而言是一种新观念,因此墨家与儒家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墨家的思想家们也提出了非攻的原则。
他们认为战争是不道德和无意义的,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墨子强调通过智慧和道德来实现和平,反对以武力征服他人。
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非常激进,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充满了战争和混乱。
墨子提出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争端,这对于当时社会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思想。
墨家的尚同思想强调了对社会规则和权威的怀疑和批判。
墨子认为,社会的规范和制度应该以道德和公正为基础,而不是等级制度或权力的滥用。
尚同思想主张尊重和平等,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墨子通过提出对社会制度和权威的批判来推动社会变革,试图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社会。
墨家的主要思想具有许多积极的特点。
首先,墨子提出了兼爱思想,强调全人类的平等和普遍关怀,这为后来的人道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其次,非攻思想反对使用武力解决争端,强调了和平的价值和重要性。
这种观念对于减少战争和暴力冲突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后,墨子的尚同思想批判了社会不平等和权力滥用,促进了社会制度的改革和进步。
墨家的思想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首先,墨子提倡兼爱,但这种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难以实现。
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利益冲突和竞争,兼爱思想可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非攻思想虽然很美好,但在战乱时期可能显得过于理想主义,没有考虑到自卫和保护的必要性。
最后,尚同思想对现有制度的批判并没有提出更好的替代方案,也没有解决权力和统治者的问题。
墨子的原理
墨子的原理墨子的原理是墨子学派所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墨子的道德观、宇宙观、伦理观等方面。
墨子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墨子的宇宙观:墨子的宇宙观强调宇宙的有序和稳定。
他认为宇宙是由无穷的力量所组成,并且这些力量相互作用形成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和变化。
墨子将宇宙的运动和变化归因于“天命”,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天命,遵循宇宙的规律。
二、墨子的道德观:墨子倡导“兼爱”和“非攻”,他认为人们应该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对待他人,实行广泛的爱和互助。
他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通过道德和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的道德准则,认为它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根本途径。
三、墨子的伦理观:墨子在伦理观方面主张“名分”制度和“贵贱有序”。
他认为各个社会成员应该明确自己的地位和职责,并按照名分来行事。
他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认为只有通过遵守名分,保持社会等级的稳定,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四、墨子的理论体系:墨子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包括了伦理学、宇宙学、科学技术等方面。
他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来提供实践的方法和手段。
总之,墨子的原理是一个涵盖了道德、宇宙观和伦理观的综合性哲学思想体系。
墨子通过对人类和宇宙的思考,提出了一种充满人性关怀和理性思辨的思想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实现和谐与稳定的道路。
墨子强调了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互助,主张实行广泛的“兼爱”原则。
他认为人们应该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对待他人,通过关心、帮助和包容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墨子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通过道德和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的道德准则,认为它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根本途径。
墨子还提出了“名分”制度和“贵贱有序”的伦理观。
他认为各个社会成员应该明确自己的地位和职责,并按照名分来行事。
他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认为只有通过遵守名分,保持社会等级的稳定,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总结评述墨家的主要思想
总结评述墨家的主要思想墨家是中国古代的一支思想流派,其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兼爱”、“非攻”和“尚实”。
墨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有如墨子、墨翟等代表人物。
墨家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获得普遍认同,但其广泛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墨家以“兼爱”为核心思想。
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主张消除等级差别,主张人人平等。
他认为人应该互相扶助,追求共同的利益,并以实际行动来落实这种理念。
墨子以自身为例,放弃了读书学习的机会,选择了为天下苍生服务。
在墨子看来,“兼爱”是一种社会道德,是每个人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在“兼爱”的基础上,墨子提出了“非攻”思想。
墨子认为,战争是不道德的行为,没有理由去伤害他人。
他反对战争,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他认为国家之间的争斗只会带来无尽的伤害和痛苦,因此主张废弃战争。
墨子还主张公平正义,认为人们应该公平共享资源,避免任何形式的压迫和剥削。
他的这种思想对于当时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给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借鉴。
墨家的第三个主要思想是“尚实”。
墨子主张实用主义,强调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
他认为只有实际解决问题,才能够产生真正的效果和好处。
墨子强调实际的价值,反对虚假的表现和华丽的言辞。
他主张人们应该注重实际行动,追求实际利益。
墨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例,通过实际建造工程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问题,展现了他对“尚实”思想的追求。
墨家的主要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同,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触及了当时社会的利益和权力结构。
当时的社会注重权力和地位,而墨家提出的兼爱、非攻和尚实的思想,挑战了现有的权力结构。
然而,墨子的思想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认可和广泛传播,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的主要思想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反映,他们反对战争和压迫,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公平。
他们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不被接受,但却影响了后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墨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墨家思想的主要观点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繁荣复杂,其中墨家思想作为古代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对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等其他思想流派,并以其特有的观点和主张脱颖而出。
本文将深入探讨墨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和思想体系。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和非攻。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提出了兼爱的思想,他认为人们应该互相关爱,排除仇恨和战争。
墨子主张人们要具体实践“兼爱”,即将爱扩展至全人类,消除种族、国家、社会等各种界限,实现人类间真正的和平与团结。
兼爱的核心思想体现了墨子对于人性的积极评价,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善良的,只需要在社会环境的引导下实践兼爱,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墨子还提出了非攻的思想。
他反对战争和暴力,并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他强调道义的力量,认为强国应该为弱国提供帮助,通过互助与合作实现和平的共荣。
非攻思想的提出,为反对强权霸道、实现社会公平和全球和平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墨家思想还关注实践和技术创新。
墨子主张行动和实践是认识世界的途径,并以此推动社会的发展。
墨子批判了儒家的空谈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他对机械制造、农具改进等方面的技术发明也给予了极高的重视。
墨子提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在实践中追求短板补齐,实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墨家思想还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墨子主张以德治国,强调统治者应该宽仁厚德,节俭廉洁,用德行来带领人民。
他认为政治权力应该属于具备智慧和品德的人,并主张贤德者应该担任国家重要职位。
墨子反对奢侈享乐与社会不平等,呼吁减少税收、限制官僚等一系列改革方案,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墨家思想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实体或哲学体系,但它的思想理念和观点在古代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道德伦理观念和文化传统,并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共同塑造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墨家发展的历程
墨家发展的历程一、墨家的起源与基本理念1. 墨家的出现墨家是中国古代的一支思想学派,起源于战国时期。
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是墨家的创始人,其名字也成为了该学派的代称。
2. 墨家的基本理念墨家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兼爱”和“非攻”。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相互关怀、互相帮助,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均衡。
墨家强调以德行来评判人的价值,追求和平与稳定。
二、墨家的发展与主要思想1. 墨子的思想主张墨子的著作《墨子》是墨家的主要经典,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主张。
墨子批判了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战争和压迫行为,提出了兼爱、非攻、尚实等重要思想。
2. 墨家的学派发展墨家的主要学派发展包括兼爱派和非攻派,其中兼爱派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非攻派主张不进行战争和攻击行为。
三、墨家在社会中的影响与地位1. 墨家的社会影响墨家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深远。
墨子的思想唤起了人们对爱、和平、公平的追求。
墨家提倡以德治国,影响了后来的儒家、道家等思想。
2. 墨家的地位与评价墨家在古代社会中一度拥有较高的地位,许多君主和士人都笃信墨子的学说。
然而,随着儒家思想的兴起,墨家逐渐式微。
对于墨家的评价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墨子的思想有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而有人则认为墨家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四、墨家的衰落与传承1. 墨家的衰落墨家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墨子的学说与儒家思想之间的竞争。
儒家学说强调礼仪、仁爱等,与墨子的兼爱思想存在差异,逐渐取代了墨家的地位。
2. 墨家的传承尽管墨家的影响越来越小,但墨子的思想仍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痕迹。
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儒家的仁爱思想有相似之处,仍被部分人所崇尚。
此外,墨子的科技思想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五、墨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与启示1. 墨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墨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墨子的非攻思想对于当代国际关系也有启示,倡导和平与合作。
2. 墨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墨子的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关爱,并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墨子》的墨家思想及其影响
墨子的墨家思想及其影响简介《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之一,也是墨家学派的重要著作。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墨子》中所体现的墨家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中国历史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墨子思想概述墨子的理念主要围绕“兼爱”、“非攻”和“尚同”的核心观点展开。
•兼爱:墨子强调所有人应该相互关怀和宽容,主张无私的关爱所有人类,而非仅限于自己的亲友。
•非攻:提倡避免战争,坚持和平与和谐。
墨子认为战争只会带来伤害与破坏,因此主张通过道义劝说而不是武力来解决纷争。
•尚同:强调推崇共同价值观,并反对任何形式的社会分裂。
墨子认为只有在实行共同价值观基础上,才能建立和谐与稳定的社会。
墨子思想对历史的影响墨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 影响国家治理墨子对于政治伦理和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提出了“明君爱民”的观点,强调国家领导者应该关心人民的福祉,通过之道来治理国家。
这种理念在中国古代王朝执政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并被一些历代帝王所倡导。
2. 推动科技发展墨子强调实用主义和工程学,他主张进行实证研究,推动科技发展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墨子学派在兵器、农业、建筑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对中国古代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影响儒家思想墨子与儒家学派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但也产生相互影响。
墨子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批判性反思,促使儒家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发展与完善。
4. 人道主义影响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人道主义,激发了后来中国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和人道精神,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理念也与其他宗教和哲学思想产生交流与融合。
总结墨子的墨家思想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倡导方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关注人类福祉、谴责战争、推进科技发展和儒家思想批判等观点,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并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同于物,继续引领着我们在当今社会中探索更加包容、和谐与进步的方向。
墨家三部曲的人生哲理
墨家三部曲的人生哲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墨家三部曲强调了“兼爱"和“非攻的思想。
这种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互相理解,以及反对暴力和战争的态度。
这种思想可以应用到现代社会中,鼓励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以及更加平和地解决矛盾和冲突。
2.墨家三部曲还强调了“尚贤"和"节葬“的思想。
这种思想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和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吸反对浪费和奢侈的态度。
这种思想可以应用到现代社会中,鼓励人们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以及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地利用资源。
3.墨家三部曲还强调了“天志明鬼”的思想。
这种思想强调了自然界的力量和规律,以及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的态度。
这种思想可以应用到现代社会中,鼓励人们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知识,以及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
4.墨家三部曲还强调了“非命”的思想。
这种思想强调了人类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命运所左右。
这种思想可以应用到现代社会中,鼓励人们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总的来说,墨家三部曲的人生哲理可以概括为“兼爱、非攻、尚贤、节葬、天志明鬼、非命"等思想。
这些思想对
于现代社会中的人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墨家人物及其伦理
总之,墨家治世理政的“七论”,是围绕兼
爱这一核心而加以推演和发挥的。兼爱就是 要打破家族本位,代之以社会本位;打破人 与人之间原有的贫富、贵贱的地位。这在墨 家所处的时代里,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但它抨击了旧有的制度和陋习,道出了天下 平民的愿望,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进步性甚 至可以说体现了一种民主和平等精神。
二、墨家的思想
墨家思想体系的构成主要由: 关乎治国大略的“十论”、科学思想、逻辑学等三 部分构成。 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墨子惟兼爱是以尚同,惟 尚同是以非攻,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因讲求 备御之法,所以要研究科学技术,因为研究科学技 术,需要总结理论探求真理,是以讲究逻辑,因为 注意立说的逻辑,墨家学派是以更好地组织了他们 的学说体系,宣扬了自家的学说。 墨家学说中谈治国理政大计方针的“十论”是其学 说的“体”即根本和精华,科学思想和逻辑学是 “用”。
(三)墨子的节用节葬及非乐思想:墨子对
王公大人的要求 墨子出身下层,站在平民立场关注平民阶层 的利益,努力要消除人民的三患,使饥者得 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因此,根据兼爱 的原则,对上层的王公大臣作出节用、薄葬、 非乐的要求,自然是合乎其学说逻辑的。
节用、节葬及非乐的观点是兼爱说应用到社会生活 中的体现 其一,提倡节俭,因为节用客观上可以使财物翻倍。 其二,反对儒家厚葬和久丧的生活礼俗,主张薄葬 短丧,因为薄葬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浪费, 其三,非乐可以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节约劳动力。 这三种主张的实行都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墨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兼爱
1、“兼爱”说的基本涵义有二 其一,视人若己,爱人若爱己 天下之所以出现各种祸患,比如诸侯的攻国,家主 的相篡、人与人的相贼、君臣的不惠忠、父子的不 慈孝、兄弟的不和谐等,原因就在于人们只爱自己 不爱别人,或者不能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墨子认 为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兼爱,则一切社会问题、政治 纷争都将不复存在,或即便存在也容易解决。
评说墨家的道德观
评说墨家的道德观傅小凡社会转型与道德重建——先秦诸子对“道德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思考第三章墨家:天鬼人意,兼爱互利墨子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兼相爱”,提出这种道德理想的目的在于反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着的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吞并,人与人之间的相厮杀劫掠。
面对混乱社会现实,墨子特别重视社会规范的作用。
墨子设想了天、鬼、人三重权威作为道德规范的依据。
墨子看来,天是有意志的,鬼神与天一样具有惩恶扬善的能力,而天与鬼神的意志最终表现为普通民众的意愿。
而“兼相爱”的道德理想正是天和鬼神的意志的体现。
人之所以能够“兼相爱”,一方面在于人通过相爱而达到相利,另一方面,不相爱便会遭到天意鬼神的惩罚。
这双重条件,使“兼相爱”道德理想具有了现实可能性。
无论是怕受惩罚,还是互惠互利,都说明墨子将道德何以可能问题的形上思考,还原到经验层面上来,以确保其现实可行性。
一无法仪无以成其事为了改变现实社会残酷的争斗现状,恢复社会秩序,使国不相攻,家不相篡,人不相欺,建立理想的社会,墨子主张加强和统一包括道德规范在内的各种社会规范,并且对社会规范的必要性、标准的统一性和权威的至上性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为了论证社会规范的必要性,手工业者出身的墨子,从工匠操作过程中的规则和标准的必要性出发,直接推导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规范的必要性。
他说: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
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悬。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遵守法则和规范,没有法则和规范什么事都做不成。
手工业式匠如此,社会管理更是如此。
无论是否是能工巧匠,从事劳作时,都必须使用的矩、规、绳、悬等度量工具。
如果一个治理天下和国家的君王,不设立法度与规范,那么他还不如工匠懂得法则的重要。
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必须遵守的规范,与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必须遵守的规则,二者的内涵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墨子道德伦理的独特观点
墨子道德伦理的独特观点墨子(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以提出伦理道德观点而闻名。
墨子的道德伦理独特而深思熟虑,对于人际关系、社会道德和政治法律有着独特的观点。
本文将以墨子的思想为基础,探讨他的道德伦理观点及其意义。
墨子强调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观。
他认为人们应该以宽容和慈爱的心态对待他人,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
墨子主张人人都应该平等对待他人,并且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兼爱”为出发点,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在墨子看来,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应该相辅相成。
墨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尽力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他人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他认为,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只有在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上,社会才能正常运行,人们的生活才能得到改善。
墨子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他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上,人们应该被公平对待,不应该因为个人的地位、财富或其他因素而受到歧视。
墨子主张建立一个公正的法律制度,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他反对任人唯贤的专制统治,主张选贤任能,让有才能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墨子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遵守道德准则,言必信、行必果。
墨子认为,诚实守信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互信关系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他反对虚伪和欺骗行为,主张人们应该始终坚持真实和诚实,与他人建立真诚的沟通与合作关系。
墨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人们发展品德和智慧的根本途径。
墨子主张普及教育,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
他认为,通过教育,人们才能了解道德原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墨子的道德伦理观点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社会,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道德困境和伦理问题。
墨子的“兼爱”思想提醒着我们要关注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强调共同利益的重要性。
古文阅读墨子中的伦理观点
古文阅读墨子中的伦理观点古文阅读:墨子中的伦理观点墨子,中国古代思想家、伦理学家,他的思想被称为墨家,对于社会伦理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从墨子的伦理观点入手,探讨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墨子强调“兼爱”与“非攻”。
他提出了普遍的仁爱原则,主张人们应无差别地对待他人,摒弃攻伐与战争的行为。
在墨子看来,个体的利益不能凌驾于集体的利益之上,人们应当以仁爱之心相互关怀,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
这样的伦理观点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和平与秩序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墨子主张大公无私。
他指出,人们不应该从个人私利的角度出发,只关注自身或家族的利益,而是应当追求公平与公正。
墨子认为,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应当建立在公正和道德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实现社会的长久稳定。
此外,墨子注重行动和实践。
他认为,伦理道德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或说教,更要体现在日常的行为实践中。
墨子提倡“以言害行”的观念,即言行要一致,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个人的道德品质。
他强调实践对于伦理意识的培养和传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体验到伦理行为的好处,才能更好地践行伦理观点。
墨子的伦理观点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思想强调了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要性,倡导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精神,提出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这些观点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总结起来,墨子在古代中国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伦理观点通过提倡“兼爱”与“非攻”,强调大公无私和实践行动的重要性,为古代中国社会提供了伦理道德的指导原则。
墨子对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构建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思想亦为后人上溯和学习。
古人常说“兼爱无疆”,正是受墨子思想的启发。
墨子的伦理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学习。
论墨家“道技合一”伦理思想(3)
论墨家“道技合一”伦理思想(3)三道技合一的科技共同体规范科学共同体是从事科学认识活动的主体,是生产科学知识的集团。
在科技哲学史上,库恩较早地提出了“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
他认为“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所组成。
他们由他们所受教育和训练中的共同因素综合在一起,他们自认为也被人认为专门探索一些共同目标,也包括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这种共同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内部交流比较充分,专业看法也比较一致。
同一共同体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同样的文献,引出类似的教训”。
用库恩的上述理论来考量,基本上可以把墨家学派视为中国古代的科技共同体的雏形。
首先,在众多的学术团体中,墨家学派最具有科学修养。
墨家的成员尽管不是今天意义的科学家,却是当时具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和素养的能工巧匠和工匠理论家。
例如,墨子会做木鸢、大车,精通木工技巧,及谙熟其他各种工匠技艺。
其次,墨家学派在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下,自发自愿地研墨家,行墨道,学墨术,拥有共同的科学“范式”,这就是《墨经》中的“科学范式”。
再次,墨家学派注重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广招门徒,施教四方。
据《淮南子·要略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化之所致也。
”第四,墨家学派组织管理严密,科学思想的传承畅通,使得墨家取得了可与古希腊相媲美的科技成就。
这不能不说是依赖墨家科技共同体合力之功。
墨家作为古代技术共同体,具有哪些特征呢?朱亚宗先生认为,墨家集团成功地实现了人类社会早期难以具备的两个结合,一是学者与工匠的结合,二是辩术与技术的结合。
这大致可以看作是墨家学派的特点。
所谓“学者与工匠的结合,其奥秘在于将学者在空闲的读书与思索中发展起来的想象力与理解力用于提炼工匠积累的技术经验,由此而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
在这种结合中,学者的有闲与工匠的实践都是缺一不可的条件。
”而“这两方面的条件恰好在墨家学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因此,“墨家集团是实现学者与工匠相结合的理想组织”。
墨家思想的道德理念与社会实践
墨家思想的道德理念与社会实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道德理念和社会实践越来越关注。
而墨家思想作为先秦诸子思想中的一支,对道德和社会实践的探讨有着深远的影响。
墨家思想的道德理念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即“以天下为己任,视众生如一身”。
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不应该只关注自己或仅仅关注自己的亲戚、朋友。
在现代社会,这样的道德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包容的社会,关注那些处于困难境地的人,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此外,墨家思想还强调“非攻”,这种思想认为,解决争端的方式不是通过暴力来进行,而是通过讨论和妥协来实现。
反对攻击和杀戮,并倡导和平解决问题。
这种道德理念在现代社会中更加受到重视,我们应该让和平和谐永远成为我们生活的积极力量。
墨家思想的社会实践墨家思想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实践。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真理,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在墨家思想中,有许多关于社会实践的思想。
其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措施就是“防患于未然”,他们认为,通过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避免事态扩大。
我们现代人同样应该注重未雨绸缪,在面对危机时及时进行预判和预防,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和周围的人。
墨家思想还鼓励人们踊跃参与公共事务,在现代社会中,公民社会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墨家思想不仅提出了这种思想,而且还为这种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他们鼓励群众自发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倡导这种群众自治和参与治理的态度。
结语墨家思想的道德理念和社会实践对我们现代人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无论是兼爱、非攻,还是防患于未然、参与公共事务,这些思想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和思路。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用这种思想理念指引我们的行为。
仅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全民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篇讲墨家的道德问题。我们生活在儒家道德氛围之中,本篇也不得不通过与儒家道德的对比来理解墨家。
所谓道德,如果抽象到“忠孝仁义礼智信”这一层,大家的字面都一样。那么就普世了吗?非也,这些字面下的含义和重点、取向才是关键所在。字面的普世和内容的普世是两码事。我模拟一个例子给大家看看。如果一个儒家人士问我们,要不要仁啊?要,只是……;打住,要不要义啊?还用说吗,只是……;打住,要不要礼啊?(迟疑)要,但是……;打住,要不要信啊?要!只是!……;打住,那么儒家的道德是不是普世的啊?可是……;打住。呃……志功为辩加上非命,用于道德,自然的推论就是奖勤罚懒。如果不管怎么努力,结果都和别人一样,那么就需要太高尚的人格才行,可是我们之中极少这么高尚的人。墨家就特别强调这个强——努力字。不但认为天道让【强者必荣】,而且认为要让众人不敢不强,【故不敢怠倦】,否则只能接受“辱”的结果。这和法家用律法强迫和引诱众人拼命干有点相似。可是墨家的法律是社会共识,这就和法家的人造法律不同了。上天要让【强者必荣】,这是利己利人的事情。利己方面努力就有回报。自由主义者说,什么是自由?非武断强制就是自由;或者说,按照社会规则、规律,自己做出的生活规划,在条件、运气、天赋和努力都达标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就是自由。看看,社会规则、规律——天道,墨家有了;努力——强墨家也有了;能够实现——非命、志功为辩墨家有了。墨家啥都有,只差一个现代化的归纳和表述。在墨家的世界里,贫富、荣辱、贵贱是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天定的,当然更不是其他人(管他多少人)为我们决定的。墨家更不会主张均贫富。推理来说,不自强的人贫贱也是天道,墨家不会主张救济不自强的人。
浮躁的当今中国,看到唠叨各个道德原则,有人可能会觉得烦。特别是“忠”字,被摆到那么高的地位。我下面紧接着讲一个同样被一些人反感的东西:感恩!感恩是被别人的恩德感应。墨家要的就是分工合作互利互爱的社会;墨家的兼爱其中一个支撑点就是“相”交互,爱别人才能更好地爱自己。如果缺了感恩这一环,如何能直接感受自己付出的价值?没有感恩就没有施与者直接的体验。墨家理念里,重实而不重名,以实正名。别人是不是对自己好,主要看客观实际效果,而不是我们对别人的内心判断。你给老板打工,老板给你发工资。要不要相互感恩?要,因为你们是合作关系通过合作互利,你不是卖掉你的劳力或者智力,而是凭着你的劳力和智力与同事们合作。老板给你发工资,只是他的角色而已。商家卖给你一件衣服,要不要互相感恩?要。他为你付出了,你也为他付出了,两相抵消?非也~人与人不是在做减法运算,而是加法和乘法。他的付出使你漂亮了温暖了,你的付出使他收入提高了。两人都得了利,而不是两人都减少了利。怎么能不互相感恩呢?“顾客是上帝”只是商家的谦让而已,别真以为自己是上帝,大家的人格是平等的。顾客的人格并不高于商家。对政府要不要感恩?要。不过,因为政府是权力者,还得防着他害人。与感恩是两码事。同样,我们也希望听到官员嘴里对我们的感恩。感恩不是以身相许,而是要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好,要表达自己的感激。“君子不食嗟来之食”,是因为人格没有被尊重。儒家意识中人有差等,再提感恩,往往是低位的人向高位的人感恩。那么就使得感恩变了质,这才是国人反感感恩一词的原因。但是人格平等、互利合作的社会,感恩同样不可缺少。不让施与者感受到施与有所回报,兼爱就难以持续。人格平等、互利合作的社会,也是相互感恩的社会。爱别人才能更好地爱自己,需要感恩。
墨家守信到这种程度,言行合一是必然的。今天我们这些人,有几个能像墨子他们?不要求那么高。大家谨慎自己的言行,做不到的不要说,说了的要做到就行了。另外还有二类隐性的承诺,那就是法律和职责。法律先不说,其中还有法律来源问题。这里强调一下职责。社会上各个职位,都有自己隐性的或者规章的职责,这些同样是你的诺言。只要你不是像黎元洪那样被迫去到那个职位,那么你就是有选择的。你是有选择的,那么你就对那个职位的职责作出了承诺,否则你不要干。现在我们比较头疼一个腐败问题,即使你没有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你也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是啊,自私是人的本性,你也一样;你手里的权力太大,对你的诱惑也大;你不同流别人会干掉你。可是你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互信就是“大害”。责任可以称为首信,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根本没有信义可言。墨子批评为政者就是从为政者没有履行自己的“责”、没有足够履行“责”的“能”两个角度。很多人呼吁中国建立诚信档案,我完全赞同。虽然可能造成一些隐私的问题(他改好了?),但其效果必然利大于弊。
3、先、取和士损己益所为。
双方不互信,无法合作怎么办?必须有一方先行。墨家先天下而行之,正是以自己作为当时互相侵攻互不信任社会的表率。墨家对社会和人性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并不是理想主义者。所以墨家经常要讲到取。从一个人一个集体角度是取,从社会角度讲,用博弈一词更合适。【士损己,益所为】属于取的实践,先的延伸。利人才能利己,【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中;己在所爱,爱加于己。伦列之爱己,爱人也。】,看看这一段,墨家放在《大取》篇。“士”的能力、地位比大多数人要高,需要比多数人更多的付出,要求是合理的。
1、义。
义是墨家公德(社会道德、规则)的总称。前面讲的那些华夏传统道德,除了感恩,基本都属于私德。私德不是能够拿来硬性要求别人的,而主要是个人的修养。义则不同了,墨家义的标准来自于社会共识。义是墨家表现出来的首要道德。《尚同篇》【十人十义】,义在墨家字典里可不是能够随便赠送的。各家对墨家的评论都是“孔子说仁、墨子重义”。当墨家主张上天同时主张非命的时候,人不同德,人不同义就已经在逻辑理路上确定下来成为必然。试想每个人在上天面前平等,但上天又不具体规定我们做什么,没有人能掌握上天的意旨,那么我们每个人的看法(观念)是不是可以不同?所以每个人对道德行为规范的主张也是可以不同的,这些主张之间也是平等的。【十人十义】,也就意味着所有这些人、观念、主张的平等性。都是义,只是大家主张不同。但是兼爱(来自上天的总原则)的社会要求人们分工互利合作,人们不同义怎么相互合作呢?这就要求大家找到必须的、能够促成互利合作的、共同同意的义。遵守这些义,就能达至分工互利合作的目的。【利之中取其大,害之中取其小】,墨家的“大义”很是出乎没自己认真读《墨子》的人意料。居然是【“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12),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也就是分工互利合作,这是墨家最大的义。分工合作,有时候必须放弃一些,老板要克制贪欲,员工要遵守规章。但无私的说法就极端了,但无私的人必须赞赏,构筑互信互利的社会也需要无私的榜样。
2、孝和仁。人最基本的情感之二。墨家的不同在于,首先承认双方人格的平等和观念的平等。墨家忠孝仁也就没有什么“纲常”之说了。《墨子》明明白白讲君亲师不具备绝对权威。
3、礼。礼貌。礼貌是尊重的表现。即使虚礼,也对社会的合作有利,包藏祸心那又是另一回事。儒家的礼,则是一套制度。尊重需要一些形式,敬畏上天、先人需要祭礼,尊重别人需要礼节,表达超出一般的重视也需要大礼。然而把礼弄成制度,礼就死了变质了。过度、繁琐也不好,墨家尚俭。
前面两段内容在旧版的《墨家指要》中没有写,新版特意加入是为了说明白“忠”和“感恩”是兼爱的两个基础,不能被随意剔除。墨家在道德方面总的理路就是:上天要我们这样做;要让人们付出,就要让人们从付出中得利。绝对不能“君子不言利”,君子靠不住,互利才靠得住。墨家的互忠、感恩与儒家的理路不同,儒家的忠、感恩是垃圾,墨家的互忠和感恩却是互利合作的社会必须。当然,考虑到儒家已经把这些词语毒化,我们不妨回避一下。忠可以拆解为敬和诚,仁可以改为将心比心,感恩可以改为感激或者致谢,礼可以改为礼节。现代白话文已经和先秦时候不同了,词汇量大了许多。好了前面为华夏的传统道德简单地正本清源,其中没有提义和信。因为这是墨家的特色,下面先简述一下墨家道德的几个特色。
4、智。儒家怎么把智弄成道德,我实在不解,甚至高于信。可能是他们贵族做官判断事情的需要吧。“智勇温俭让”这些作为美德就行啦,那是更高的要求,不该放入道德之中。我高兴傻乐呵呵地过一辈子不行吗?!总结来说,儒家的道德他内含教化和强制,而墨家的道德基础是上天之下的人格和观念的平等,和人们自爱和相互合作的愿望。
墨家同样采用“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字眼。认同这些东西是道德的要素。然而各个字眼的含义和排列顺序就不同了。
1、忠。忠字在《墨经》中没有注释,但忠字的本意是敬和诚。墨家敬谁?敬上天,敬神,敬每个人——人格平等。从而我们敬那些符合天道的道德、规则、观念。从内心愿意接受他人、或者道德、或者规则、或者观念等等,就是诚。敬和诚分别是能够接受道德、契约、规则、观念的天道和内心来源。无忠则无信,无信则无义,无义则无德。所以不要以为忠是坏东西,只是被儒家倒腾变质了、变成了愚忠而已。如果我说我要忠于我的孙子,在儒家语境里可能是个笑话,墨家语境里就不是。我们真心地尊重别人、对别人好,那就是忠了。具体怎么样才是为他好,要看是否符合“义”。符合义之外还有大量的空间供我们自己思考,并不是死板一块必须这样那样才是忠。
2、信和言行合一。
人无信不立,社会无互信则别相害。信和义是相辅相成关系,或者说信、义、利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互相信任,什么协议、共识都无法达成。人失去别人信用,政府失去信用,想正常生活、履行责任都没有办法做到。有信才能达成共识(义),行义才能加深互信。没有互利不能持久,或者双方根本不愿合作,信义则能促进互利。【曰:「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强也。」夫唯能信身而从事,故利若此】。合作优于单打独斗,而促成合作的道德关键在于【信身从事】。信字是墨家首义,我们将会在《墨家的理路》后面部分看到墨子怎么样为达成互信的社会而构思。互信、互利的社会、分工互利合作的社会、兼爱的社会,这三种说法几乎等价。信在墨家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稍不用心是要命去赔的。网络上文人们经常为外国人吹嘘,说:以前的荷兰人哪,宁愿饿死也不动别人托运的粮食,结果大部分饿死了。可是和墨家的信比起来,他们还要差一点。说到这里喜欢墨家的人都该知道要讲什么了。孟胜作为墨家一个分支的巨子(首席大师),答应别人不见到信符不开城门。后来那个人——阳城君自己跑了,忘记拿信符告诉孟胜放弃城池。结果孟胜自杀以践诺,他的180个弟子要践行对老师的诺言也跟着自杀了。连派出去传达下一代巨子授权的信使——一般这种情况信使就是想让精心选择的最有前途的弟子活下来,也跑几百公里路回去自杀践行诺言。附带提一下,从这三个信使的表现,我们可以推知在墨家信义是高于组织指令的。否则他们应该服从新巨子的命令,不能自杀。有人说孟胜傻啊。可是墨家的人就是那么看重这个信字。孟胜的弟子也这样疑问:如果这样做有利,那么我们自杀,可是我们自杀好像不见得对跑掉的那个人有利啊?孟胜的回答是:人无信不立,墨家无信也不能立,我们践行诺言别人才会更加理解墨家、追随墨家。看孟胜的回答,他在保存墨家200人和吸引更多的追随者之间选择了要更多的追随者。墨家的人就是认为信是最高道德。另外我们还能看到,孟胜并不是为那个跑掉的阳城君而死,而是为了自己的诺言。第二个故事是另一个墨家首席大师腹朜(黄享tun)的儿子在秦国杀了人,秦王说他老了只有一个儿子这次就算了。可是腹朜还是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这是守法(而不是私法),其实也是信。而且摆明了墨家的态度:你秦王也不能替代法律!孟胜的做法合算不合算?我们要这么看,墨家的学说讲天道,讲共识,讲允许不同义,其感召力并不强,因为在安稳的小农社会里很少人能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墨家的感召力恰恰来自于其精神力量!如果没有墨子、禽子的力行和人格,如果没有孟胜和墨家弟子的以死践信,如果没有腹朜的守法,墨家能千古流芳吗?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