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1955-1984林业大事记

1955-1984林业大事记

【日期】【分类】大事记【标题】1984年中国林业大事记【内容】1月13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审议通过《森林法(修改草案)》。

2月18日中央绿化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彰221个全国义务植树先进单位,审定和通过中国植树节徽和《中国绿化基金会章程》。

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入扎实开展绿化祖国运动的指示》。

6月28日“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宋平任领导小组组长,李瑞山、吕克白、杨钟任副组长。

7月4日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六次会议,林业部杨钟部长受国务院委托,向会议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改草案)》的说明。

8月25日至9月1日林业部在烟台市召开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研究国营林场、社队林场的改革,巩固和发展林业专业户、林业经济联合体等问题。

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自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10月26日至31日林业部在北京召开林业厅、局长座谈会,讨论《森林法》实施办法草稿。

国家林业局网【日期】【分类】大事记【标题】1983年中国林业大事记【内容】1月3日国务院颁发《植物检疫条例》。

1月5日中央绿化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全民义务植树工作会议。

胡耀邦、邓小平在开会前作了指示。

万里讲话,要求继续提高对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开展这项运动。

3月28日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在北京大兴县黄村成立,培训对象主要是林业系统的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

5月7日中央绿化委员会领导成员作了如下调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兼任主任委员、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林业部顾问雍文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林业部部长杨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李锡铭兼任副主任委员,杨钟兼任办公室主任,马玉槐、范子瑜、廉仲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5月19日中央绿化委员会增加汪滨为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6月21日至7月1日林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着重研究建立和完善林业生产负责制问题。

天然林保护立法研究

天然林保护立法研究

天然林保护立法研究天然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可以维持全球生态平衡,还是很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在人类的活动不断扰乱自然环境的今天,天然林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立法是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天然林保护立法的相关问题。

一、天然林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对天然林的定义为:“未经人工种植、人工促进、或经过自然植被演替期而恢复的森林。

”天然林的以及其关联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独特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的一种类型。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来保护天然林资源。

2000年,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该法规定了天然保护林、风景林、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林、特种用途林,这些类型的林地都享有不同的保护力度。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保护条例,如《云南省森林资源管理条例》、《安徽省森林保护条例》等。

虽然我国的天然林保护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目前仍面临一些问题,如鲁西化工事件暴露出的人为破坏天然林的行为,以及天然林区部分地方依然存在这种破坏。

由于天然林的重要性,建立天然林保护法律制度至关重要。

立法可以促使各级政府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工作,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事业。

同时,天然林保护法律制度可以规范从事天然林或相邻地区开发活动的单位或个人的行为,确保他们的行为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此外,天然林保护方面的立法还可以规范生态补偿、自然资源补偿等相关制度,实现向降低环境污染参与者收取公平的环境成本的更好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的天然林,我们需要对法律进行进一步完善。

在立法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明确林业用地、生态用地和经济用地之间的关系,防止侵占林地用于非生态经济活动。

同时,完善立法还应当进一步规范天然林评估和评定标准,建立天然林资源保护专项基金,并完善相关政策。

要保护好天然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立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只有通过立法的规范和监督,才能更好地促进天然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这些天然珍宝。

关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中林地区划的相关研究

关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中林地区划的相关研究

第源苑卷第源期圆园圆圆年苑月摇林摇业摇调摇查摇规摇划云燥则藻泽贼陨灶增藻灶贼燥则赠葬灶凿孕造葬灶灶蚤灶早灾燥造郾源苑摇晕燥郾源允怎造赠圆园圆圆凿燥蚤院员园郾猿怨远怨辕躁郾蚤泽泽灶郾员远苑员鄄猿员远愿郾圆园圆圆郾园源郾园圆猿关于森林资源管理野一张图冶中林地区划的相关研究曲宏辉员袁丛鹏蕾圆袁刘成杰员袁吕少杰员袁徐昕员袁李洪涛员袁曹国玉员渊员援烟台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袁山东烟台圆远源园园猿曰圆援海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袁山东烟台圆远缘员园园冤摘要院理论上森林资源管理野一张图冶应包含区域内所有的林地尧林木和森林袁能为林地保护利用尧林业规划编制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袁实际应用中袁森林资源管理野一张图冶却未能包含所有的森林资源袁未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遥通过比较现有的林地概念袁分析了森林资源管理野一张图冶中森林资源不全的原因袁并提出了区划森林资源时应野地冶野林冶分离袁规划林地时应完善叶土地分类标准曳中的林地分类袁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尧生态用地尧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四类等相关建议袁以切实发挥森林野一张图冶在林业保护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遥关键词院森林资源管理野一张图冶曰林地曰地林分离曰森林资源区划中图分类号院杂苑缘愿郾远员曰杂苑圆源摇摇文献标识码院粤摇摇文章编号院员远苑员原猿员远愿渊圆园圆圆冤园源原园员猿源原园源引文格式院曲宏辉袁丛鹏蕾袁刘成杰袁等郾关于森林资源管理野一张图冶中林地区划的相关研究咱允暂郾林业调查规划袁圆园圆圆袁源苑渊源冤院员猿源原员猿苑郾凿燥蚤院员园郾猿怨远怨辕躁郾蚤泽泽灶郾员远苑员鄄猿员远愿郾圆园圆圆郾园源郾园圆猿匝哉匀燥灶早澡怎蚤袁悦韵晕郧孕藻灶早造藻蚤袁蕴陨哉悦澡藻灶早躁蚤藻袁藻贼葬造郾云燥则藻泽贼蕴葬灶凿阅蚤增蚤泽蚤燥灶蚤灶野韵灶藻酝葬责冶燥枣云燥则藻泽贼砸藻泽燥怎则糟藻泽酝葬灶葬早藻皂藻灶贼咱允暂援云燥则藻泽贼陨灶增藻灶贼燥则赠葬灶凿孕造葬灶灶蚤灶早袁圆园圆圆袁源苑渊源冤院员猿源原员猿苑郾凿燥蚤院员园郾猿怨远怨辕躁郾蚤泽泽灶郾员远苑员鄄猿员远愿郾圆园圆圆郾园源郾园圆猿云燥则藻泽贼蕴葬灶凿阅蚤增蚤泽蚤燥灶蚤灶野韵灶藻酝葬责冶燥枣云燥则藻泽贼砸藻泽燥怎则糟藻泽酝葬灶葬早藻皂藻灶贼匝哉匀燥灶早澡怎蚤员袁悦韵晕郧孕藻灶早造藻蚤圆袁蕴陨哉悦澡藻灶早躁蚤藻员袁蕴再哉杂澡葬燥躁蚤藻员袁载哉载蚤灶员袁蕴陨匀燥灶早贼葬燥员袁悦粤韵郧怎燥赠怎员渊员援再葬灶贼葬蚤云燥则藻泽贼砸藻泽燥怎则糟藻泽酝燥灶蚤贼燥则蚤灶早葬灶凿孕则燥贼藻糟贼蚤燥灶悦藻灶贼藻则袁再葬灶贼葬蚤袁杂澡葬灶凿燥灶早圆远源园园猿袁悦澡蚤灶葬曰圆援匀葬蚤赠葬灶早砸藻葬造耘泽贼葬贼藻砸藻早蚤泽贼则葬贼蚤燥灶悦藻灶贼藻则袁再葬灶贼葬蚤袁杂澡葬灶凿燥灶早圆远缘员园园袁悦澡蚤灶葬冤粤遭泽贼则葬糟贼院栽澡藻燥则藻贼蚤糟葬造造赠袁贼澡藻野燥灶藻皂葬责冶燥枣枣燥则藻泽贼则藻泽燥怎则糟藻皂葬灶葬早藻皂藻灶贼泽澡燥怎造凿蚤灶糟造怎凿藻葬造造枣燥则藻泽贼造葬灶凿泽袁贼则藻藻泽葬灶凿枣燥则藻泽贼泽蚤灶贼澡藻则藻早蚤燥灶袁憎澡蚤糟澡糟葬灶责则燥增蚤凿藻遭葬泽蚤糟凿葬贼葬枣燥则贼澡藻责则燥贼藻糟贼蚤燥灶葬灶凿怎贼蚤造蚤扎葬贼蚤燥灶燥枣枣燥则藻泽贼造葬灶凿泽葬灶凿贼澡藻责则藻责葬则葬贼蚤燥灶燥枣枣燥则藻泽贼则赠责造葬灶灶蚤灶早援陨灶责则葬糟贼蚤糟葬造葬责责造蚤糟葬贼蚤燥灶袁贼澡藻野燥灶藻皂葬责冶燥枣枣燥则藻泽贼则藻泽燥怎则糟藻皂葬灶葬早藻皂藻灶贼凿燥藻泽灶燥贼蚤灶糟造怎凿藻葬造造枣燥则藻泽贼则藻泽燥怎则糟藻泽葬灶凿凿燥藻泽灶燥贼责造葬赠蚤贼泽凿怎藻则燥造藻援月赠糟燥皂责葬则蚤灶早贼澡藻藻曾蚤泽贼鄄蚤灶早糟燥灶糟藻责贼泽燥枣枣燥则藻泽贼造葬灶凿泽袁贼澡蚤泽责葬责藻则葬灶葬造赠扎藻凿贼澡藻则藻葬泽燥灶泽枣燥则贼澡藻蚤灶糟燥皂责造藻贼藻灶藻泽泽蚤灶贼澡藻野燥灶藻皂葬责冶燥枣枣燥则藻泽贼则藻泽燥怎则糟藻泽皂葬灶葬早藻皂藻灶贼袁葬灶凿责怎贼枣燥则憎葬则凿则藻造藻增葬灶贼泽怎早早藻泽贼蚤燥灶泽贼澡葬贼野造葬灶凿冶葬灶凿野枣燥则藻泽贼冶泽澡燥怎造凿遭藻泽藻责葬则葬贼藻凿蚤灶贼澡藻凿蚤增蚤泽蚤燥灶燥枣枣燥则藻泽贼则藻泽燥怎则糟藻泽袁贼澡葬贼贼澡藻糟造葬泽泽蚤枣蚤糟葬贼蚤燥灶燥枣枣燥则藻泽贼造葬灶凿蚤灶蕴葬灶凿悦造葬泽泽蚤枣蚤糟葬贼蚤燥灶杂贼葬灶凿葬则凿泽澡燥怎造凿遭藻蚤皂责则燥增藻凿袁葬灶凿贼澡葬贼贼澡藻造葬灶凿泽澡燥怎造凿遭藻凿蚤增蚤凿藻凿蚤灶贼燥葬早则蚤糟怎造贼怎则葬造造葬灶凿袁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造葬灶凿袁糟燥灶泽贼则怎糟贼蚤燥灶造葬灶凿葬灶凿怎灶怎泽藻凿造葬灶凿袁蚤灶燥则凿藻则贼燥早蚤增藻枣怎造造责造葬赠贼燥贼澡藻枣怎灶凿葬皂藻灶贼葬造则燥造藻燥枣枣燥则藻泽贼野燥灶藻皂葬责冶蚤灶枣燥则藻泽贼则赠责则燥贼藻糟贼蚤燥灶葬灶凿凿藻增藻造燥责皂藻灶贼葬灶凿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糟蚤增蚤造蚤扎葬贼蚤燥灶糟燥灶泽贼则怎糟贼蚤燥灶援运藻赠憎燥则凿泽院野燥灶藻皂葬责冶燥枣枣燥则藻泽贼则藻泽燥怎则糟藻皂葬灶葬早藻皂藻灶贼曰枣燥则藻泽贼造葬灶凿曰枣燥则藻泽贼葬灶凿造葬灶凿泽藻责葬则葬贼蚤燥灶曰枣燥则藻泽贼则藻泽燥怎则糟藻凿蚤增蚤泽蚤燥灶收稿日期院圆园圆员原园源原圆圆郾基金项目院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渊圆园圆员酝杂郧再园猿苑冤郾第一作者院曲宏辉渊员怨愿远原冤袁男袁山东烟台人袁工程师郾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监测郾责任作者院刘成杰渊员怨愿苑原冤袁男袁山东潍坊人袁硕士袁工程师袁主要从事营林尧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遥耘皂葬蚤造院源圆怨缘愿缘愿缘猿岳择择援糟燥皂曲宏辉等院关于森林资源管理野一张图冶中林地区划的相关研究摇摇森林资源管理野一张图冶渊以下简称森林野一张图冶冤袁是一个覆盖全境的森林资源分布矢量图袁其将区域内的林地落实到具体的山头地块袁可以直观反映区域内的林地范围和森林资源分布状态袁为林地保护利用尧林业规划编制尧森林督查尧森林资源监管及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尧详实尧高效的数据支持与服务咱员暂遥理论上森林野一张图冶应包含区域内所有的林地和森林袁但实际情况中袁因林地概念不明袁使森林野一张图冶不能准确反映区域内的林地乃至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袁以致森林野一张图冶在林地保护尧森林督查等工作中未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遥员林地概念研究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袁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袁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尧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咱圆暂遥通过对比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曳叶森林法实施条例曳叶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标准曳叶林地分类标准曳等法律和标准袁发现现行林地标准主要包括法定林地尧国土标准尧林业标准猿种遥员郾员法定林地根据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曳渊圆园员怨年修订冤袁林地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确定的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袁包括郁闭度园郾圆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尧灌木林地尧疏林地尧采伐迹地尧火烧迹地尧未成林造林地尧苗圃地等咱猿暂遥从概念方面分析袁法定林地主要指政府规划发展林业的土地袁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曳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袁规定土地用途袁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尧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袁其中农用地包括耕地尧林地尧草地尧农田水利用地尧养殖水面等咱源暂遥圆园员愿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袁组建了自然资源部袁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袁编制了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曳袁因此法定林地主要指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曳中规划为发展林业的土地袁非所有附着乔木尧灌木尧竹类的土地遥员郾圆国土三调标准根据叶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标准曳袁林地指生长乔木尧竹类尧灌木的土地袁以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袁包括迹地袁不包括城镇尧村庄范围内的绿化林木用地袁铁路尧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袁以及河流尧沟渠的护堤林遥国土三调标准规定的林地主要指土地现状为生长着乔木尧竹类和灌木的土地袁包括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袁其最少上图面积为源园园皂圆遥但标准中将河流护坡尧坝体范围内的袁公路尧铁路征地范围线内的袁公园与绿地尧高教用地尧特殊用地中的有林地均未单独区划袁而是合并至相应的地类中咱缘暂遥另外国土三调标准中将种植苹果尧梨等人工矮化经济树种的土地定为种植园地袁不属于林地范围袁农林复合经营的土地定为耕地袁亦不属于林地范围遥因此国土标准着重于土地的利用状况遥员郾猿林业调查标准根据叶林地分类标准曳袁林地指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土地和热带或亚热带潮间带的红树林地袁包括郁闭度园郾圆以上的乔木林地尧竹林尧灌木林地尧疏林地尧采伐和火烧迹地尧未成林造林地尧苗圃地尧林业生产辅助用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遥林业调查标准注重土地的覆盖现状袁即附着有乔木尧灌木尧竹类袁连续面积达到园郾远远苑澡皂圆的土地均为林地袁同时包括迹地尧造林失败地等无立木林地袁以及政府规划适合造林绿化的宜林地遥员郾源森林资源管理野一张图冶林地简介圆园员园年原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林地野一张图冶建设工作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技术手段袁通过精准划定区域内林地的位置和边界袁将全国林地落实到了具体的山头地块袁至圆园员圆年底初步建成咱远暂遥圆园员怨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为更好地管理森林资源袁将林地野一张图冶升级为森林野一张图冶遥森林野一张图冶中的林地采用的是林业调查标准袁所依据的基础数据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渊二类调查冤袁反映的是连续面积达到园郾远远苑澡皂圆的涉林土地在全市的分布情况袁包括有林地尧疏林地尧灌木林地尧未成林地尧苗圃地尧无立木林地尧宜林地尧辅助生产用地遥圆森林资源管理野一张图冶林地应用及矛盾分析摇摇理论上袁森林野一张图冶在林地管理工作中应发挥基础支撑作用袁其能提供落实到山头地块的林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袁为各项工程建设征收占用林地和各项林地规划编制工作快速准确地提供林地现状数据咱苑暂遥圆园员圆年初步建成袁截至圆园圆员年袁森林野一张图冶已应用愿年袁但在实际应用中袁森林野一张图冶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基础支撑作用袁甚至部分工作因其增加了难度遥圆郾员规划保护的林地范围太广圆园员圆年原国家林业局要求各地依据林地野一张窑缘猿员窑第源期林业调查规划图冶编制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袁以统筹协调林地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袁保持林地总量稳定袁稳步提升森林保有量遥为更好地保护林地袁部分地区在编制时将林地野一张图冶中的林地全部纳入了林地保护范围渊以下简称林保范围冤袁如此在实际工作中袁因森林野一张图冶中的林地全部在林保范围袁给地方林业工作者的管理林地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遥圆郾圆不同部门标准不同叶森林法实施条例曳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设置为审批涉林建设用地的前置条件遥机构改革前袁国土调查标准和林业调查标准的不同袁导致国土部门和林业部门对林地的认定有所不同袁从而使两部门的资源图中林地分布有所不同遥在实际工作中袁因标准不同袁增加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难度袁如同一个建设项目在林地转建设用地审核尧审批时袁因两部门沟通不及时袁出现林地认定不同的情况袁既给项目建设业主办理相关土地管理审核尧审批带来不便袁又影响了两个部门对涉林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管理咱愿暂遥圆郾猿林地资源遗漏森林野一张图冶中的林地包括区域内生长乔木尧竹子尧灌木袁其连续面积园郾远远苑澡皂圆以上的全部土地袁其中包含了城镇尧村庄的绿化带袁公路尧铁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袁工厂内绿化地上的林木袁种植园地上的果园尧茶园和耕地之间尧耕地园地之间坡沟中的乔木和灌木袁此部分土地袁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按照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曳进行管理遥如城镇尧村庄的绿化带袁其中的道路要拓宽袁难以执行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制度曰园地上种植的苹果袁农民自发进行的种植结构调整袁改种苹果为栽植小麦尧蔬菜等农作物袁难以按毁林开垦处理遥理论上森林野一张图冶应包含区域内全部的林地袁但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工作袁部分单位在区划林地时袁将不适合纳入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曳管理的土地不区划为林地袁遗漏了部分森林资源袁从而使森林野一张图冶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区域内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遥猿科学区划森林研究森林野一张图冶可有效掌握行政区域内的林地及林木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管理属性现状遥为保持森林野一张图冶的现势性尧准确性和时效性袁掌握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情况袁国家林草局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森林野一张图冶年度更新工作袁为社会经济发展考核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数据袁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行政许可和林地保护行政执法尧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提供执法依据袁为各级政府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科学决策尧规范管理提供重要支撑咱怨暂遥森林野一张图冶重点是反映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分布情况袁应着重于野林冶而非野地冶遥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曳已对林地进行了明确定义袁即政府规划发展林业的土地袁并规定占用林地袁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袁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遥其中袁林业主管部门的审核内容为是否允许改变林地用途袁不对土地征收或征用进行审查袁如需征收或征用林地的袁应当按照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办理咱猿暂遥界定土地是否为林地主要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袁而非森林野一张图冶遥为更好分发挥森林野一张图冶的作用袁建议在区划森林资源时应野地冶野林冶分离袁野林冶按照野林类冶区分为乔木林尧竹林尧疏林尧灌木林尧苗圃尧幼林袁野地冶按照叶土地分类标准曳进行分类遥同时完善叶土地分类标准曳中的林地分类袁建议林地分为有林地尧疏林地尧灌木林地尧未成林地尧苗圃地尧未成林地尧宜林地袁避免造成林地概念不清袁给地方管理林地增加困难遥另外建议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尧生态用地尧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四类遥猿郾员有效防止遗漏森林资源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曳中规定袁森林为乔木林尧竹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袁并未依据地类遥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曳将森林与林地的概念并列袁并未说明森林一定是位于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曳规定的林地上袁亦可位于非法定林地上咱圆暂遥野林类冶指附着有乔木尧竹子尧灌木袁且连续面积达到源园园皂圆的土地袁只反映土地的覆盖情况袁为森林覆盖率的计算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区域生态价值评估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遥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地方有意遗漏森林资源袁提高森林野一张图冶的准确性遥猿郾圆有效落实林地保护制度林地指国土空间规划中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袁包含宜林地遥在森林野一张图冶中加入野规划林地冶字段袁将土地的规划属性导入其中袁一方面林地管理部门在进行林地征占用审核时袁参考野规划林地冶字段袁对规划为非林地袁现状为林的图斑袁可不执行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曳的相关规定曰另一方面在窑远猿员窑第源苑卷曲宏辉等院关于森林资源管理野一张图冶中林地区划的相关研究森林野一张图冶年度更新工作中袁通过对野林类冶的实时监测袁对比规划林地袁可以准确找出违法破坏林地的行为袁为森林督查等林地保护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遥源总结党的野十八大冶以来袁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野五位一体冶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野四个全面冶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咱猿暂遥我国野十四五冶规划中袁明确提出到圆园圆缘年袁我国森林覆盖率将从目前的圆猿郾园源豫袁再提高超员个百分点袁达到圆源郾员豫袁对林业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遥理论上森林野一张图冶能为林业发展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袁但实际情况却是森林野一张图冶应用程度不高袁其森林资源不全面是一项重要原因遥本研究所提野地冶野林冶分离的建议袁可有效提高森林野一张图冶的准确性袁切实发挥森林野一张图冶在林业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遥最后建议在现有土地分类基础上袁增加生态用地袁即土地分为农用地尧生态用地尧建设用地尧未利用地四类袁将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林地袁如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性重点公益林纳入生态用地袁提高保护力度袁将经济林尧用材林等商品林纳入农用地管理袁提高林业经济产业效益遥参考文献院咱员暂刘玉军郾森林资源管理野一张图冶在桦甸市森林资源保护中作用探析咱允暂郾林业勘查设计袁圆园员怨袁源愿渊源冤院苑原怨郾咱圆暂邱尧荣郾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背景尧问题与技术要点咱允暂郾华东森林经理袁圆园圆园袁猿源渊杂员冤院员原远郾咱猿暂王瑞贺袁张福贵袁李淑新郾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释义咱酝暂郾北京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袁圆园圆园郾咱源暂王瑞贺袁魏莉华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释义咱酝暂援北京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袁圆园圆园郾咱缘暂关梅袁杨志军袁刘政袁等郾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为森林资源野一张图冶细化调查基础底图数据融合技术路线的探讨咱允暂郾山东国土资源袁圆园圆园袁猿远渊愿冤院远愿原苑员郾咱远暂曲宏辉袁王正茂袁孙中元袁等郾烟台市林地野一张图冶建设发展回顾与展望咱允暂郾林业调查规划袁圆园圆员袁源远渊员冤院怨原员圆郾咱苑暂刘忠诚袁张学勇袁蒋宇袁等郾林地野一张图冶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咱允暂郾林业实用技术袁圆园员猿渊员园冤院缘怨原远员郾咱愿暂何冬梅袁龙廷位郾林地认定不确定性对林地保护管理的影响分析咱允暂郾林业调查规划袁圆园员愿袁源猿渊缘冤院苑远原苑怨郾咱怨暂曲宏辉袁胡静宜袁吕少杰袁等郾烟台市圆园圆园年森林野一张图冶年度更新工作的问题及建议咱允暂郾林业建设袁圆园圆员渊员冤院源圆原源缘郾责任编辑院陈旭摇摇摇校摇摇对院邓砚摇陈旭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詬渊上接第员猿猿页冤参考文献院咱员暂孙抱朴郾野森林康养冶是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新业态尧新模式咱允暂郾商业文化袁圆园员缘渊圆圆冤院愿圆原愿猿郾咱圆暂邓三龙郾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咱允暂郾世界林业研究袁圆园员远袁圆怨渊远冤院员原远郾咱猿暂刘朝望袁王道阳袁乔永强郾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探究咱允暂郾林业资源管理袁圆园员苑渊圆冤院怨猿原怨远袁员缘远郾咱源暂张慧琴袁翟绪军袁何丹郾基于产业共融的森林康养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要要要以黑龙江省为例咱允暂郾林业经济袁圆园员怨袁源员渊愿冤院缘远原远员郾咱缘暂吴后建袁但新球袁刘世好袁等郾森林康养院概念内涵尧产品类型和发展路径咱允暂郾生态学杂志袁圆园员愿袁猿苑渊苑冤院圆员缘怨原圆员远怨郾咱远暂张绍全郾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推进现代林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咱允暂郾林业经济袁圆园员愿袁源园渊愿冤院源圆原源远郾咱苑暂苏峰郾保健旅游前景看好咱允暂郾技术监督纵横袁圆园园园渊怨冤院圆圆郾咱愿暂郑贵军袁段菁阳袁刘俊昌郾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动力机理研究咱允暂郾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袁圆园员怨袁员猿渊圆冤院怨缘原员园员郾咱怨暂季曦袁李刚郾推动中国生态经济学复兴袁助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要要首届野生态经济学与生态文明冶国际会议综述咱允暂郾生态经济袁圆园圆园袁猿远渊远冤院员猿原员愿袁猿猿郾咱员园暂黄金凤袁曹玉昆郾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咱允暂郾林业科技袁圆园员怨袁源源渊圆冤院源苑原源怨郾咱员员暂张吉乾袁张文凤郾贵州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杂宰韵栽分析咱允暂郾科技风袁圆园员怨渊圆缘冤院员猿愿袁员缘员郾咱员圆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郾解读院叶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曳咱耘月辕韵蕴暂郾渊圆园员怨原园猿原员猿冤郾澡贼贼责院辕辕憎憎憎郾枣燥则藻泽贼则赠郾早燥增郾糟灶辕皂葬蚤灶辕猿怨缘苑辕圆园员怨园苑园源辕员缘员源源缘圆愿猿愿源怨缘圆缘郾澡贼皂造郾责任编辑院杨焌熔摇摇摇摇校摇摇对院张林艳摇杨焌熔窑苑猿员窑第源期。

国外森林法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森林立法的探讨

国外森林法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森林立法的探讨

国外森林法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森林立法的探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 森林为对象的财产权制度1. 1 本质为土地财产权的森林财产制度在域外法律中,森林财产制度实际上就是土地为对象的财产权。

在德国,森林财产权实际上就是附着森林的土地的所有权: 依据“德国联邦森林法” 规定,森林所有权的客体“森林” ———实际上指的是土地; 而土地上附着的由林木构成的植物群落作为土地的重要成分。

而在英美法系,森林财产权的权利束中的“权益”就是土地权利束中的“权益”: 在传统英美法系财产法理论中,将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来看待: “土地可以用于多种目的,林业仅仅是其中之一。

”而在英美法系,土地上的财产权是由利用土地的诸多“权益” 构成的权利束。

而英美法上的森林财产权,就是由土地利用的“权益”构成的权利束。

1. 2 两种不同的森林财产权构建模式1) 德国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森林财产权制度依据“德国联邦森林法” ,森林合法利用人是指森林所有权人和直接占有森林的森林使用权人。

可见,德国的森林财产权是以森林自物权为基础的、森林物权体系。

森林所有权主体包括国家或其他公法团体以及私人,适用“德国民法典”第873,925 条以及第823,985,1004条。

与其他私法所有权不同,法律出于公共利益对森林经营和利用进行限制。

2) 英美法系的森林财产权利束以澳大利亚为例,英美法系的森林财产权结构实际上是一组权利束,其中主要包括: a. 自主持有地产权: 在采取“保有制” 的澳大利亚,国王是土地名义上的所有权人。

自主持有地产权人最大限度的相当于所有权人的自由,以决定他的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b. 原住民财产权: 经过法院确认的原住民森林利用的习惯权,包括“附合原住民习惯的森林农田的造林活动的权利” 、“收获和使用森林产品的权利” 以及“将他人从某森林区域驱逐出去的权利” ; c. 租赁地产权: 授予权利人对于土地概括占有的权利。

森林法学法心得

森林法学法心得

森林法学法心得
森林法学法心得
森林法学是一门研究森林管理和保护的学科,通过学习森林法学,我对森林的重要性和保护森林的法律框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森林的保护不仅仅涉及到环境问题,还关乎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

首先,森林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碳汇,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森林还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许多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

此外,森林还能够保护水源,减少洪水的风险,并提供木材和其他森林资源。

然而,由于过度砍伐、非法采伐和森林火灾等人为活动,全球森林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森林,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

学习森林法学让我更加了解这些法律框架,包括国家级、区域性和国际间的法律机制。

这些法律旨在管理和监管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确保其可持续性。

学习森林法学还让我认识到,保护森林需要多方合作。

森林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

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经营和管理,推动森林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跨国合作也是保护森林的关键。

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共享经验,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跨境森林管理和保护问题。

总的来说,学习森林法学让我深刻认识到森林的重要性和保护森林的法律框架。

只有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保护好珍贵的森林资源,确保其可持续利用,为后代提供一个绿色、美丽的地球家园。

基于系统法学理论研究的森林法修改

基于系统法学理论研究的森林法修改

基于系统法学理论研究的森林法修改摘要在阐述系统法学理论渊源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森林法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新的森林法的内容修改和框架修改建议。

关键词系统法学;原理;森林法;修改1 系统法学理论渊源(1)系统法学的萌芽。

1979年10月召开的系统工程学术盛会上,钱学森指出“社会主义法治需要一系列法律、法规、条例,从国家宪法到部门法的规定,集总成为一个法治的体系、严密的科学体系,也是系统工程,是法治系统工程”。

同年11月10日,钱学森在《光明日报》上撰文《大力发展系统工程,尽早建立系统科学体系》,把“法制系统工程”纳入“系统工程体系”。

他的设想,激起了早期法学界、系统学界对系统法学的研究。

1981年8月29日吴世宦在《科技管理研究》1981年第4期上发表《建立我国法治系统工程学的浅议》,该刊同期还发表了钱学森的《钱学森同志论法治系统工程与方法》。

随后,1981年《潜科学》发表了李克强《关于法治系统控制过程的探讨》,《法学杂志》1982年第5期发表了罗辉汉《关于开展法治系统工程研究的刍议》,1983年第4期又发表了罗辉汉《略论法治系统工程的特点和方法》,《法制建设》1984年第3期发表了钱学森、吴世宦《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与现代科学技术》,1984年第1期《法学季刊》发表了李昌麒、周亚伯《怎样运用系统论研究法学问题》,1984年第4期《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发表了熊继宁、段桂鉴《试论在法学研究领域里引进系统科学方法》,1985年第1期《西北政法学院学报》发表了严存生同志《运用系统论于我国的法制建设》,孙国华在其主编的《法学基础理论》(统编教材)中对于系统科学方法也给予了关注。

(2)系统法学的产生。

1985年5月熊继宁在《政法论坛》1985年第3期上发表了《新的探索——系统法学派的崛起》,以及1985年4月26—28日召开的全国首届法制系统科学讨论会,及熊继宁、何玉、王光进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的会议部分论文集《法制系统科学研究》(1985年),标志着系统法学的正式产生。

国内外林业研究理论

国内外林业研究理论

国内外林业研究理论森林哺育了人类,人类社会通过经营森林而发展,森林经营理论是林业生产的指南,是现代林业理论形成的基础和主要内容。

几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森林经营理论,且随着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得到发展并且日臻完善,如17世纪德国创立的森林永续利用理论,到森林多功能论、林业分工论、新林业、近自然林业、生态林业至21世纪提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一)国外林业研究理论1、森林永续利用理论一般认为,德国是现代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发源地。

17世纪中期,德国因制盐、矿冶、玻璃、造船业等工业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猛增,开始大规模采伐森林。

德国虽有严厉的森林条例,但是工业发展对森林的破坏远远超过了数千年农业文明对森林的破坏程度,不论是君主林还是私有林、公有林都出现了过伐。

任何森林法规都不能遏止这场破坏,这一时期就是森林利用史上所谓的“采运阶段”。

这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给森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性破坏,从而导致了18世纪初的震动全国的“木材危机”。

“木材危机”使人们认识到森林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在大力培育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利用,才能使森林资源持续地为人类发展服务。

由于危机的出现,促使林业工作者对过去的森林经营理念和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进行了反思和探索。

1713年,德国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创始人汉里希.冯.卡洛维茨(Carlowitz)首先提出了森林永续利用原则,提出了人工造林思想。

森林永续利用是指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

森林永续利用的一个举措就是科学实施封山育林。

森林永续利用包括:合理利用林地,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持久和相对均衡地供应木材,并在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上适当扩大采伐量;合理经营利用其他林副产品及森林动物;保持森林生态平衡,发挥和扩大森林的防护特性和卫生保健功能;逐步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效果,增加林业收益等。

森林有关立法问题及其建议

森林有关立法问题及其建议

森林有关立法问题及其建议刘宏明【摘要】森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法律调整和法理研究的重要对象.文中从总结关于森林概念的多种学说入手,提出了明确森林等相关概念法律意义的建议;在此基础上,从法律关系客体、权利主体、权利内容、权利性质和权利行使5个方面阐释了森林的法律特征;同时对当前我国的森林法律调整实践进行了回顾,并以《森林法》修改为例从4个方面对我国的森林立法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期刊名称】《中国城市林业》【年(卷),期】2017(015)002【总页数】5页(P46-50)【关键词】森林;法律意义;法律特征;法律调整;立法【作者】刘宏明【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宣传中心北京100714【正文语种】中文森林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生态、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

自法产生以来,世界各国就将围绕森林发生的重要社会关系纳入法律调整范围,使森林成为法律调整的对象之一。

随着人们对森林功能、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生态文明观念的逐步形成和广泛传播,国际社会更加重视以法的形式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以期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土地改革法》第十八条就明确规定,森林归国家所有,由人民政府管理经营,森林也成为我国法律规范的重要内容。

在推进国家各项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不仅制定发布了《森林保护条例》《关于加强山林保护管理、制止破坏山林树木的通知》《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还在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中对森林资源的归属、利用和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物权法》《刑法》等基本法律也对森林的权属和流转以及涉及森林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在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森林有关法律问题,有利于夯实学理基础、丰富林业法学理论,有利于完善森林法律法规体系、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树立我国良好国际形象,必将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增强民族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法律论文5000字左右

法律论文5000字左右

法律论文5000字左右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法律论文5000字左右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法律论文5000字左右篇1浅析城市林业发展法律问题与策略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林业发展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伴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对于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便导致城市林业发展于建设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究其原因是与我国城市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少,而且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出台直接规范城市林业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概况着手,分析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法制的现状与缺陷,以及完善有关城市林业法制对策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城市林业;法律制度;生态环境一、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概况20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首先开始对城市林业的研究。

城市林业在我国最早是由台湾地区所引用。

随后中国林科院开始注重对城市林业的研究,并设立了专业的研究室,自此我国对城市林业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大。

具体来说,城市林业是研究树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栽培、管理、设计以及合理配置具有城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潜在效益的树木及相关植物,发挥出城市林业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方面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对城市林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方面进行研究。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就会出现在实践中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现象。

由此可见,只有法制的规范,才能保障城市林业事业理性的进行,才能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

所以对现行的有关城市林业的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我国有关城市林业建设法制的现状(一)《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中所规定多类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明确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问题研究
农林 科研
・ 2 1 9 ・
我 国林业 生态建设 的相关 问县 万人 欢林 场 , 黑龙 江 宾 县 1 5 o 4 2 5 )
摘 要: 作 为我 国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及基础产业 , 林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 用, 而我 国的林 业生态建设项 目无论是对生 态 环境 建设还是我 国社会 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都是具有重要 意义的。因此 , 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成为 了当前摆在 林3 , k _ z - 作者面前 的一大课题 。本文从我 国林业生 态建设的实际现状 出发 , 分析 了在我 国林业 生态建设 工作 中存在的一些 问题 , 并 结合笔 者多年 工作 经验 , 就如何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提 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 林业 ; 生态建设 ; 问题与对策 态建设 和其他相关 的科研项 目得 以顺利进行。第 一 , 国家相关部门 1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对于人们 的社会生产活 动和生存发展来 说 , 一个健康 、 良好 的 或地方政府应该将 林业生态建设 的维 护管 理以及基础设备设施 建 并进行优先安排 , 尤其是部 分 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 , 人们的生 设的各项 资金 列入 年度财政预算 中 , 活水平 不断提高 ,相应 的对居住环境 和生活 品质的要求也 随之提 重点生态建设项 目, 国家应该相应 的进行财政补助 ; 第二, 地方政府 高, 因此生态环境 的建设也受到 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近年来 , 我 国在 规划的林业生态建设项 目应该列入地方年度财政预算 中 , 其他部 门 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颇为显著 的成绩 , 林 业生态建设也进入 了 规划设计的相关配套林业生态项 目资金 ,应列入整体工程 预算 中 ; 可 以从 中央与地方政 府的财政 预算 中划拨一部分给林 区生态 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 生态环境状况 有了明显的改善 。诸如很多重 第三 , 点 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持续发展 , 森林 资源的总量也有 了明显 的增 补偿基金 , 补偿基金的给予 幅度可 以相对的逐年上调 。 长, 林业产业 的多种效益逐 渐体现 出来 , 林业产 品以及生态 产品 的 3 . 3 林业生态建设加入社 区林业理念 供给能力和产量逐年上升 , 这些 成绩 都为我 国未来更好 的进行林业 所谓社 区林业就是 在农 村 的社 区里 , 农 民作为主体 , 林业 作为 积极 的引导农 民群 众参 与到林业生态建设 中来 , 让他们 能够 生态建设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 虽然取得 的成绩 客体 , 从而摒弃 显著 ,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林业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相 比 , 通过 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的利益并承担相应的管护责任 , 以往林业 发展 的狭 隘陛, 真 正让人 与林 区的关 系得到平衡和谐 。将 我 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 和不 足。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到 当地的战略发展计划 中, 以便形成人与林 2林 业 生 态 建 设 工 作 中存 在 的 问 题 是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 的偏差 , 对于生态环境建设 的意识 区生态建设 的新 型合作关系 。 社区林业最根本 的特点就是通过让 当 薄弱 , 林业生态建设 的法制 观念认识 不到位。作为林业发展 的第一 地人 民群众主动参 与到林 区的管理经营工作 中, 实现林业生态建设 其 核心原则是群众 主动参 与 , 农 民作 为主体主要 任务 , 林业生 态建设是 至关重要 的 , 但是从过去 的发展情况 来看 , 很 平衡发展 的 目的 , 多人都仅仅将林业作为普通的产业或经济部 门 , 而没有看到其生态 体现在主动意识 、 主动管理以及 自主决定这三个方 面。 效益与社会效益 , 很 多地 区 由于乱砍滥伐导致 了林业生态建设 出现 3 . 4完善林业生态效益补偿体 系 倒退 的情况 。 建立 与完善林业生 态效益补偿体 系是建设公 益林业 和生态林 二是林业生态建设必须依靠一套完整系统 的支援体 系做支 撑 , 业的根本 保障 , 在林改之后 , 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 各个地方政 而长久 以来我 国部分地区政府对于林业生态建设 的重视度 不足 , 相 府应该严格按 照中华人 民共 和国森林 法》 与《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于 里提到的有关 建立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 关 的建设 资金及物 资投人匮乏 , 尤其是对 于新造 的林 区 , 缺 乏相应 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努力健全 的管护资金而无法进行维护的情况时有发生 , 同时 国家对于林业生 制的规定以及谁开发谁受益和谁受益谁补偿的基本原则 , 态建设 的科技力量投入不足 ,林业生态建设工作 的科 技含 量较低 , 森林生态 效益补偿机制 , 同时利用多方手段筹集 资金 , 例如一些直 存在严重 的资源浪费情况 。 接受益单 位可 以从其经 营利 润中拿出部分用于生态林 区建设和对 三是林业生态工程 的质量较低 , 虽然这些年 以来我 国在生态环 生态林所有者的补偿 资金 。 境建设 的很多方面都取得 了不错 的成绩 , 如水土保持 、 沙漠化防治 、 结 束 语 生态保 护 区的建设 等 , 但 是在林业生态 建设 方面 , 除 了部 分重点 的 总 之 ,林业生态建 设工程是 我国生态环境 建设工作 的基本保 障, 也是生态环 境建设工程 的主体 , 它是连接人与 自然 共同发展 的 建设 区之外 , 其他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质量普遍不高 。 四是林业生态建设受 自然灾难 的影 响比较严 重 , 尤其是最近几 桥梁和纽带 , 林业生态建设 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生态 环境建 作为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息 息相关 年来 的极端天气逐年增多 , 很 多百年 不遇的干旱 、 水灾 、 高温天气不 设 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断 出现 , 加之 森林火灾 的发生率也逐年上 升 , 森 林防火形 势非常严 的生态 工程 , 加 强林 业生态建设 , 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 伐具 有非常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集萃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集萃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审批。

此表作为毕业论文(设计)评分依据。

毕业论文任务书(模板)论文题目:浅析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系部:专业:班级:学生:指导教师:1.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本部分能够说明本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即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单亲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在逐年增长,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来分析单亲家庭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改善单亲家庭生活情况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论文撰写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论文应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必须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并能进行深入分析,见解独到。

同时论文字数不得少于8000字,还要有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关键词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最后附上参考文献目录和致谢辞。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以下以《浅析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为例说明:全文拟分五个部分来研究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中第一部分将阐述研究社区户外媒体的意义: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户外媒体的高速发展,但社区户外媒体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宣传及服务功能。

第二部分将综述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特点及现状,让人们对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有所了解。

第三部分将对制约北京社区户外媒体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拟从社区户外媒体所受到的各方面制约来进行探讨。

第四部分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根据现在的社会经济及科技水平的发展对社区户外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将重点介绍数十种会在社区大量普及的新型媒体及其所采用的新技术。

第五部分将得出本文的结论:将通过预测互联网、无线通信和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从而得出未来社区户外新媒体与其它媒体将相互溶合为一个整体,成为真正的多媒体,并最终支持新兴虚拟系统的视、触觉控制技术。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森林采伐管理体制变革研究——兼论森林法的完善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森林采伐管理体制变革研究——兼论森林法的完善
模式, 以保 障 国家 环境 目标 有效 实现 。 关 键 词 : 权 ; 林 经 营 方 案 ; 可 证 ; 役 权 林 森 许 地 中 图分 类 号 :36 2 F 2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5 9 2 1 )5—02 0 10 —16 (00 0 0 0— 6
《 东南学术; o 0年第 5期 ) l 2
言之, 进行采伐管理体制变革研究 , 建立与现代林权相适应的采伐管理制度体系 , 不仅保障私
人 和 国家 经济利 益 的持续递 增 , 而且 能够有 效增 加 森林 数 量 、 善森 林 质量 和 优 化森 林 结 构 , 改
实 现森林 生态效 益 的持续供 给 。
《 东南学术} 0 0 2 1 年第 5期
集体林权 制度改 革背景下 森林 采伐管理体 制变革研究
— —
兼论森林 法 的完善
王清军
摘要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需要相应 变革 采伐 管理体制。我 国现有采伐 管理体制过 于凸 显国家利益和抑制私人利 益, 注重行政 管制和 忽视市场建构 与公 众参与, 故必须予 以变革 。应 当将 采 伐限额制度 纳入森林经 营方案 中予以完善 ; 在分权和分类经营基础上 , 建立许 可与备 案结合 的采伐 审 批制度 以及不予许可采伐 的救济制度 。借 鉴西 方经 验, 索行政地役 权和 生态补偿互补 的森林经 营 探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与采伐管理体制
以林 业 物权科我 国集 体林 权改革 的最 终发展
方向。一般而言, 一个完整的林业物权制度应包括 占有 、 使用 、 收益和处分权能, 林权主体借助
这 些权 能的有 效行使 以保 障利益 的有效 增加 。但 听任主体 自由行 使这些 权 能 以追 求经 济效益 必 然会妨 碍森林 生态 效益 实现 , 各 国都通过 一定管 制制度 对林 业物权 进行 限制 , 故 大陆法 系谓 之 以物权 的公法 限制 , 中尤 以对 收益 和处分权 能 限制 为甚 , 其 主要 体现 为对林木 采伐 行为进 行 采伐 时 间 、 采伐数 量 和采伐方 式 的限制 , 种 限制 即利 用公权 力对 森林采 伐进行 管理 。森林 采 这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立法问题研究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立法问题研究
前言
当前 , 在 我 国构 建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的 进 程 中 , 生 态 安 全 是 重 要 的组 成 部 分 , 而森 林 资 源 作 为 生态 系统 中 的主 要 构 成 之 一 , 也 越 来 越 受 到人 们 的关 注 与重 视 。在衡 量 一 个 国 家文 明程 度 的指 标 中 , 森林 资 源就 是 一个 重 要 的方 面 。 随着社会 经济 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人们 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 高, 同时 , 也 生 态 环 境 的要 求 也 越 来 越 高 , 在这种情况下 , 加 强 对 森 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也提到了前所未有 的高度。而其中 , 立法保 护是 最 为 有效 和 规 范 的方 式 与手 段 。所 以 , 本 文 主 要 是从 立 法 这个 角度 来探讨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问题 。 1我 国森林 资 源保 护 立法 的现 状 1 . 1我 国森 林 资源 的 概况 作为最重要 自然资源之一 , 森林资源对社会经济与 自然经济 的 发 展 都 起 着 非 常 重 要 的作 用 , 但 对 于我 国而 言 , 仍 然 是 一 个 林 业 资 源相对缺乏的国家 。从我 国国土面积的实际分布情况来 看, 森林资 源是 严重 不 足 的 。 鉴 于 我 国对 森林 资 源保 护 的 重视 程 度不 够 , 所以 , 存在着很多破坏森林资源 的现象 , 比如侵 占林地 、 乱砍滥伐等等 , 这 些 现 象严 重 阻 碍 了森 林 资源 的 可持 续发 展 。 1 . 2 森林 资 源立 法 保 护 的现 状 在世界范围内, 我 国是采用法律手段对森林 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的比较早 的国家之一。我 国最早关于森林资源法律保护 , 可以追溯 到西周 , 当时, 全 国各地都设立了林衡与善虞来管理山林 。从此 , 我 国就 开启 漫 长 的森 林 资源 法 律 保 护 , 一 直 到今 天 。我 国第 一 步正 式 的《 森林法 》 是在 1 9 8 4年 9月颁布的 , 而后也进行 了相关 的修改与 完善 。在《 森林法》 颁布之后 , 我 国还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森林资 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 其中包括《 森林法实施条例》 、 《 森林 防火 条例 》 等 等 。目前 , 我 国涉 及到 森林 资 源 法律 保 护 的文 件 与法 规 有很 多 , 如 果 在 加个 地 方性 的法 律法 规 , 那 么 我 国森 林 资 源立 法 保 护 可谓 是 蔚 为大 观 。在 这一 系 列法 律 法 规 的颁 布 与 实施 中 , 我 国也 形 成 了一 套 比较 完整 的森林 资 源 立法 保 护体 系 。 1 . 3 森林 资 源立 法 保护 的意 义 第一 ,如果 是 采用 行 政 或 者是 政 策 的手 段 来 保 护森 林 资 源 , 就 会造成职权的换乱 , 不利于森林资源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 , 对于 森林资源的保护而言, 其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 , 只有依靠法 律 的手段 , 才 能 确保 各 项 工作 有 据 可依 , 避免 互 相 推 诿 的局 面 发 生 。 第三 , 对 于法 律 而 言 , 它是 权 利 与义 务 相 统一 的规 范 , 它 能 够有 效 督 促 各 个 主体 主 动承 担 保护 森林 资源 的职 责 。 2我 国森林资源保护立法所存在的问题 2 . 1定位 不 明确 , 内容 偏颇 受传 统 法律 观 念 的影 响 , 我 国《 森林法》 通 常 被定 位 为 独立 性 不 是很强 、 层 次等 级 不 是 很 高 的行 业法 , 所以 , 在大多情况下 , 它 是 以 保障木材开采的法律价值而存在, 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森林资源法律 保护的实 际用途 , 从而导致大大降低 了它的保护力度 。 同时 , 我国的 《 森林 法》 中存有严 重的计划经济痕迹 , 所 以, 在森林资源法律保护 的规 范 层 面 , 其 侧 重 的还 是 社会 经 济 效 益 , 而并 不 是 侧 重 与 生 态 效 益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能够有效促进森林资源保护 的可持续发

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与政策研究

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与政策研究

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与政策研究摘要:在全球森林资源减少的背景下,保护森林资源的法律和政策举足轻重。

本文通过对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与政策的研究,分析其重要性和有效性,同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挑战和改进方向。

1. 引言森林资源是地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过度砍伐、非法砍伐和森林破坏等原因,全球森林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制定和实施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 森林资源保护法律2.1 国际法律框架国际社会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如《联合国林业与农业组织森林原则》和《热带木材协定》等。

这些法律在保护全球森林资源、促进可持续林业发展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2 国家法律框架各个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来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

以中国为例,中国于1984年颁布了森林法,并不断修订和完善。

该法律规定了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确保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3. 森林资源保护政策3.1 国际政策除了法律框架外,各国也积极制定和实施森林资源保护政策。

例如,欧盟制定了《欧盟森林行动计划》,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欧盟的森林资源。

这些政策为各国提供了指导和推动。

3.2 国家政策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森林资源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

例如,中国实施了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旨在改善森林破坏的局面,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4. 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与政策的重要性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它们可以有效规范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生态经济的建设。

5. 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与政策的挑战然而,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法律实施效果不佳、执法失职和资源管理的困难等。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加大法律实施力度,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现状与对策措施研究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现状与对策措施研究

2024Vol 56No 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收稿日期:2023-08-03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现状与对策措施研究王㊀敏(贵州省黔南州林业局林业资源保护中心ꎬ贵州黔南558000)[摘㊀要]㊀森林资源关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ꎬ保护管理好森林资源ꎬ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ꎮ然而实践中ꎬ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方面ꎬ还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㊁林业执法能力偏弱㊁林地规范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ꎬ制约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的提高ꎮ因此ꎬ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㊁增强林业执法力量㊁规范林地管理ꎬ以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效果ꎮ[关键词]㊀森林资源ꎻ保护管理ꎻ保护机制ꎻ林长制中图分类号:S757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1-0149-03Researchonthe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ForestResourceProtectionandManagementWangMin(ForestryResourceProtectionCenterofQiannanPrefectureForestryBureauinGuizhouProvinceꎬQiannan558000ꎬGuizhouChina)Abstract:Forestresourcesarecloselyrelatedtotheecologicalsecurityofacountry.Protectingandmanagingforestresourcesisanim ̄portantmeasuretopromote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Howeverꎬinpracticeꎬintermsofforestresourceprotectionandmanagementꎬtherearestillproblemssuchasinadequatemanagementinstitutionsꎬweakforestrylawenforcementcapabilitiesꎬandlowlevelofstandardizedmanagementofforestlandꎬwhichrestricttheimprovementofforestresourceprotectionandmanagementlevel.Thereforeꎬitisnecessarytofurtherimproveandimprovetheforestresourceprotectionandmanagementsystemꎬenhanceforestrylawenforcementcapabilitiesꎬandstandardizeforestlandmanagementtoimprovetheeffectivenessofforestresourceprotectionandmanage ̄mentwork.Keywords:Forestresourcesꎻprotectionmanagementꎻprotectionmechanismꎻforestchiefsystem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ꎬ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ꎬ而且在经济发展中ꎬ也能够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ꎮ森林资源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基础性㊁战略性的地位与作用ꎮ尤其是在国家 双碳 战略目标下ꎬ森林资源强大的固碳增汇功能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更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1]ꎮ不过ꎬ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ꎬ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ꎬ因此ꎬ需要探索更加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ꎬ采取更加科学的保护措施ꎬ促进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ꎮ1㊀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1.1㊀资源管理机构不健全ꎬ制度不完善现阶段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后ꎬ设置了农业㊁环保㊁交通㊁市场㊁文化五大执法体系ꎬ但林业行政执法并未被纳入五大体系ꎬ处境较为尴尬ꎬ执法体制不够顺畅[2]ꎮ以黔南州为例ꎬ新的行政区划和机构改革后ꎬ乡镇面积较大ꎬ全州无独立设置林业站ꎬ仅部分加挂林业站站牌ꎬ多数归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ꎬ不同程度出现管理缺失ꎮ同时ꎬ地类管理边界不清问题也较为严重ꎬ多规合一后产生了部门之间数据不清且不能共享的现象ꎬ导致出现了林草耕重叠㊁地类不明确㊁范围界限不清㊁一地多证等问题ꎬ使各项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难以有序开展ꎮ以黔南州为例ꎬ大部分县(市)未设统一的执法机构ꎬ主要以林业部门为主ꎬ执法体系尚未理顺ꎬ执法存在推诿现象ꎮ1.2㊀林业执法能力有待提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ꎬ林业执法能力不强ꎬ已经成为制约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ꎬ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ꎮ一是基层力量薄弱ꎮ机构改革后ꎬ基层林业普遍面临工作人员少㊁流动性大㊁任务重㊁管理难㊁专业素养较低的问题ꎮ如基层林业站的全面撤销ꎬ乡镇(街道)一级政府失去了专职林业管理机构ꎬ原林业编制干部多分流到其他站办所ꎬ进而导致基层森林湿地资源管理力量不足[3]ꎮ目前ꎬ黔南州平均每县(市)在编在岗94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1人员3~5人ꎬ全州森林面积近2700万亩ꎬ平均每人辖管45万亩左右ꎬ管理力量不足ꎬ管理压力较大ꎮ原有人员分流到相关站所办以后ꎬ没有专门工作机构ꎬ人员流动性大且还需从事乡镇(街道)其它中心工作ꎬ对政策不掌握㊁对专业不了解㊁对辖区林业概况不熟悉ꎬ无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交办的工作ꎮ村级护林员管理流于形式㊁待遇低㊁年龄老化ꎬ日常巡护难以到位ꎮ二是执法力度不够ꎮ由于项目建设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ꎬ执法压力大ꎮ部分违法群众处于弱势地位ꎬ从严执法㊁从严处罚存在一定难度ꎬ两种情况共同导致了执法力度较弱的现象[4]ꎮ黔南州近年来对打击破坏林草资源保持高压态势ꎬ涉林草违法问题虽呈逐年下降态势ꎬ但对林地使用监督管理不到位仍然存在ꎬ仅2022年未批先占使用林地案件在全年涉林案件中占比达85%以上ꎬ成为各县(市)涉林草违法的主要源头ꎮ三是科技手段运用不足ꎮ基层管护上大多数还停留在人工巡查㊁群众举报等传统手段ꎬ导致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开展成效难以进一步提升ꎮ1.3㊀林地规范管理有待加强严格做好林地审批是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ꎬ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守好资源底线的冲突上ꎮ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ꎬ社会㊁经济㊁民生等各方面建设步伐加快ꎬ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林地需求量呈 爆炸式 增长ꎬ如何为重大项目㊁重点工程做好涉林要素保障服务ꎬ保护和发展如何平衡等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5]ꎮ同时ꎬ由于项目用地需求急切ꎬ为追求经济收益ꎬ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投资方都希望尽快通过审批ꎬ早日开工建成投产ꎮ特别是一些省州重点项目㊁民生项目ꎬ对时间的要求很高ꎬ既关系到市县经济发展速度ꎬ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满意度ꎬ更关系到营商环境优良度ꎬ这些项目给当地林业部门造成非常大的压力ꎮ注:1亩ʈ666.7m21.4㊀对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意识不足公众未能充分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ꎬ包括政府林业管理部门㊁企业以及农户等ꎬ只考虑暂时的经济效益ꎬ过度开发森林资源ꎬ对林地进行破坏性地开发利用ꎬ造成森林资源损毁严重[6]ꎮ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不够ꎮ例如ꎬ在宣传«森林法»上ꎬ普遍存在形式单一㊁受众不广的问题ꎬ导致林业普法宣传收效甚微ꎬ全民造林㊁护林㊁兴林和生态保护意识较弱ꎮ二是企业法律意识淡薄ꎮ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㊁有限的林地资源日趋紧张的背景下ꎬ部分企业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不了解ꎬ抱有 先占先得 的错误思想ꎬ片面认为可以边审批边用地ꎬ或者认为到时候补办用地手续亦可ꎬ或者认为查处后缴纳罚款即了事ꎬ 未批先建 少批多建 先上车㊁后补票 甚至 逃票 的现象大量存在ꎮ2㊀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对策措施2.1㊀健全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ꎬ要重视制度建设ꎮ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ꎬ为实践中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ꎮ一是探索林长重点工作推进机制ꎮ将森林草原防火㊁重大有害生物防治㊁重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处等资源保护重点工作ꎬ重大项目㊁重点工程涉林要素保障服务纳入各级林长履职重要职责ꎬ科学谋划巡林活动ꎬ对各级林长责任区域重点工作梳理印发派工提示函ꎬ督促各级林长和责任单位切实履职ꎬ推动涉林问题整改ꎮ二是探索建立 林长+检察长 林长+庭长 ㊁ 林长+警长 联动机制ꎬ夯实林长制法治基础[7]ꎮ用 检察蓝 守护 生态绿 ꎬ通过建立联席会议㊁信息共享㊁案件移送㊁专项治理㊁联合督导等工作机制ꎬ充分发挥林长㊁检察长各自职能优势ꎬ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整体环境的改善ꎮ三是探索 林长制+大数据+村规民约 机制ꎮ以贵州省黔南州来说ꎬ建立把森林资源和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纳入村级事务ꎬ结合生态区位划分管理网格ꎬ依托大数据巡护系统开展林草资源管护ꎬ将全国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纳入全州林长制工作内容ꎬ基本构建起州㊁县㊁乡㊁村四级网格化林业生态互通监管系统ꎬ及时更新各级林长名录ꎬ制定完善林长制考核办法ꎬ压实林长工作责任ꎮ2.2㊀增强林业执法力量第一ꎬ加强专职护林员和执法队伍建设ꎮ在执法队伍建设方面ꎬ要引进人才ꎬ选优配强林业行政执法人员ꎬ多渠道引进林业㊁法学等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充实执法大队力量ꎬ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㊁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ꎬ增强林业行政0512024Vol 56No 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执法办案效能ꎮ例如ꎬ可以借鉴江西省 三定 制度(定编制㊁定学校㊁定用人单位)ꎬ培养林业大学生补充专业执法力量ꎬ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扩大到法学等相关专业ꎮ同时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ꎮ建议每年不定期开展不少于二期以上集中式林业执法业务培训ꎬ每次为林业执法人员提供3天左右的集中式培训ꎬ提高基层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ꎮ第二ꎬ建立智慧林业ꎮ有效对接与共享国家林业局㊁省林业局及自然资源系统数据ꎬ实现 天上看 与 地下查 有机结合ꎬ推动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智能化㊁高效化ꎮ省林业局按月向县区市林业主管部门推送违法图斑信息ꎬ以便于及时处置ꎮ第三ꎬ规范化严格执法ꎮ构建严处重罚机制ꎬ加强执法数据统计和比对ꎬ对同一违法主体3年内发生2次以上违法行为的ꎬ依法顶格处罚[8]ꎮ同时ꎬ建立健全违法行为名单制度和实施方案ꎬ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ꎬ依法依规纳入黑名单管理ꎬ并在信用平台进行公示ꎮ2.3㊀提升林地规范管理水平林地规范管理水平较低是导致森林资源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ꎬ因此ꎬ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ꎬ就需要提升林地规范管理水平ꎮ第一ꎬ加强林木采伐监管ꎮ进一步加强林木采伐管理ꎬ简化林木采伐审批程序ꎬ推广使用林木采伐APPꎬ按照 最多跑一次 的要求ꎬ提高服务效率ꎮ严格执行年森林采伐限额和凭证采伐林木制度ꎬ在林地上采伐胸径5cm以上的林木必须纳入采伐限额管理ꎬ按规定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ꎬ执行相关技术规程和政策要求ꎮ积极主动为国储林建设㊁低产低效林改造㊁退化林修复㊁中幼林抚育㊁服务民生等采伐做好服务ꎬ切实用好公益林和商品林分项限额ꎮ第二ꎬ加强木材经营加工监督管理ꎮ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加工木材和收购㊁加工㊁运输明知是盗伐㊁滥伐等非法来源林木的违法行为[9]ꎮ对违法违规行为ꎬ及时将违法违规处理结果通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ꎬ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ꎮ第三ꎬ加强对批多建少㊁浪费林地行为的督查ꎮ明确监督内容和责任ꎬ督促项目业主严格按照批复范围㊁面积等使用林地ꎬ严禁批甲用乙㊁批少用多㊁未批先占等违法行为发生[10]ꎮ2.4㊀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力度保护管理森林资源ꎬ需要全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努力ꎮ因此ꎬ要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力度ꎬ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ꎮ第一ꎬ提高思想认识ꎮ加强新修订«森林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宣传ꎬ依托电视㊁广播㊁微信公众号㊁自媒体平台等载体ꎬ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林业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ꎬ进单位㊁进社区㊁进村组㊁进企业㊁进学校ꎬ并将林业法律法规纳入林业系统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11]ꎮ第二ꎬ创新宣传模式ꎮ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模式进行森林资源保护相关宣传报道ꎬ比如抖音短视频㊁综艺节目㊁小故事㊁红包抽奖答题等方式ꎬ调动群众了解林业知识积极性ꎬ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爱护保护森林资源的浓厚氛围ꎮ3㊀结语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是推动我国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ꎬ不但与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有着直接的关系ꎬ而且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ꎮ因此ꎬ需要方方面面协同配合ꎮ不仅政府林业管理部门要完善相关制度ꎬ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ꎬ同时ꎬ也要加强宣传教育ꎬ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水平ꎬ为保护森林资源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ꎮ参考文献[1]李泽乾.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ꎬ2023(5):225-226. [2]丁昌盛.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落实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的途径[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3ꎬ55(2):89-91. [3]赵久金ꎬ刘应波ꎬ覃换勋ꎬ等.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及经营管理建议 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J].花卉ꎬ2019(4):203-204.[4]王晓林.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J].山西林业科技ꎬ2023ꎬ52(1):61-62.[5]丁晓松.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ꎬ2022ꎬ13(5):127-130.[6]张亚楠ꎬ刘思扬ꎬ刘玉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ꎬ2021(7):75-76. [7]陈汉林.汉台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ꎬ2021ꎬ38(5):82-83.[8]王乾.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业ꎬ2021ꎬ15(8):104-105.[9]艾向宇ꎬ宋云鹏ꎬ聂永辉.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ꎬ2020(9):98-99.[10]刘洁.浅谈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新农业ꎬ2020(16):34.[11]张培军ꎬ谭福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3ꎬ55(2):98-100.151。

关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中林地区划的相关研究

关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中林地区划的相关研究

关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中林地区划的相关研究周国志(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鹤峰县林业局,湖北恩施445800)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可以通过借助3S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可以涵盖林地区划中的所有林木,为林地保护提供林地数据,从而为保护我国森林资源进行准确的监测。

基于此,在简单介绍了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的相关内容后,指出了现阶段林地区划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重点阐述了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中林地区划的应用,有效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效率。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林地区划;应用中图分类号:S7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4)06-0136-030引言森林资源是我国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做好林地区划是保障森林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

森林资源管理是我国开展林草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要想实现高效的林地区划工作就必须实现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森林资源管理。

但是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方式难以跟上森林资源的新形势,会存在明显的缺陷。

因此林业工作者应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方式,利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做好林地区划工作,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效率。

森林资源“一张图”可以构成精准的数据库,实现对林地区划系统性的管理。

1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概述1.1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概念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简称“森林‘一张图’”)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可以构建覆盖全境的森林资源分布矢量图,将所在林地区划中的森林资源落实到每个山头,直观反映所在林地区划的森林资源特征和分布情况,实现高效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督,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效率[1]。

森林“一张图”可以涵盖所在林地区划的所有森林、草地和林地,实现高效管理。

森林“一张图”会用到遥感技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以便及时更新所在区域的林业资源,对林地和森林做好动态管理和监督,解决传统林业管理中的问题。

林权发证“四权权利人”确权研究

林权发证“四权权利人”确权研究

林权发证“四权权利人”确权研究1. 引言1.1 林权发证“四权权利人”确权研究林权发证“四权权利人”确权研究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对于林地使用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人的确权工作。

林权确权是指确认林地使用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人的权益,依法发给相应的本地政府颁发的《林权证书》。

林权发证“四权权利人”确权研究的目的在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目前,我国林业资源管理体制存在不规范、不透明、权属不清晰等问题,给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带来了诸多困难。

进行林权发证“四权权利人”确权研究,对于规范管理林业资源、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各类权利人进行确权,可以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有利于提高林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林权发证“四权权利人”确权研究是当前林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加快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我国林权确权工作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政策建议,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背景分析林权发证是指国家依法对林地进行确权登记,确认并颁发具有法律效力的《林权证》给合法权利人,保障其依法享有林地使用权的一项重要举措。

林权发证工作的开展,对于解决农村土地权属不清、无序开发和利用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土地资源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林地是农村耕地、草原之外的重要资源,涉及到农民的生计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的分散经营管理,许多地方农民对于自家林地的产权边界不清晰,林地使用权往往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导致乱占滥用、破坏林地生态环境等问题频发。

进行林权发证工作,明确农民的林地产权和使用权,是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最新-森林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研究 精品

最新-森林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研究 精品

森林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研究摘要森林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目的是防止为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森林资源,破坏森林生态环境。

现行森林生态环境刑法关于入罪量刑的规定比较单一,过多考虑经济因素,而较少考虑生态保护的相关因素,应当加入区位、采伐方式、林种、树种和林木起源等定罪量刑标准。

关键词森林;生态环境;刑事制裁;罪状一、问题的提出森林在给人类提供林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发挥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肺。

我国是一个缺少森林资源、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虽然国土面积位列世界第三,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一直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保护森林资源。

如何有效应对森林资源犯罪行为,现有研究主要针对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这两个罪名展开讨论。

实践中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并不限于盗伐、滥伐林木的行为,盗伐林木罪主要关注的是林木的财产价值,滥伐林木罪关注的是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为实现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需要立足于刑法的特点进行定罪量刑标准的制度设计,以此检讨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

二、森林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的特征一基于刑法的保障法属性实现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

理论上,刑法被界定为是第二位的法,当第一位的法不足以发挥规范的力量,不足以实现对相关利益关系的调整时,就需要运用刑法规范。

因此,刑法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是全面的,覆盖民法、行政法的等法律部门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范围。

二基于刑事制裁的严厉性实现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刑事制裁的严厉性使得刑法成为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法。

刑法规范的功能一方面在于对以往过错的惩罚,安抚被害人,另一方面在于防止未然风险的发生。

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依赖于充分利用刑事制裁的严厉性特征。

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行为通常具有潜伏性、长期性等特征,往往难以认定。

因此,在我国现行刑法体系下,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通常具有显著的行政犯特征,其构成要件中的部分要素需要借助于行政法来确定,例如如何认定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是否构成滥伐等,均须以行政法上的相关规定和解释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森林法》的修改【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森林法》不足的基础上,认为森林法的修改应从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宗旨、重视科学技术、打包立法、科学管理、分类经营、完善公众参与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森林法;修改;建议【正文】一、现行《森林法》存在的问题(一) 没有体现林业基本法的作用《森林法》的林业基本法地位在法学界都认可,可实践上,《森林法》并没有发挥作为森林资源法律体系核心法律的基本法的作用。

森林,从生态学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存在的,以树木或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一个群落生态系统,包括林地、树木、其他林地植物和栖息的动物。

从植物学讲,森林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存在的,以树木或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我国《宪法》第9条的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外。

”现行《森林法》在立法上采用的是《宪法》中的“森林”(即“森林资源”)的概念,但在具体规定上却只着重指木材生产,1998 年的修订虽然增加了“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原则规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以及对林地、野生动植物等内容却并未作规定或只是简单的提及,采取另行立法的办法。

立法程序上,《森林法》由人大常委会立法,没有确立其在国家森林法律体系中作为“基本法”的地位,涉及森林的许多内容只能由国务院制订行政法规来规范。

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及法律,《森林法》应有自己完整独立的法律体系,应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森林法》应高于其他森林单行法,理应由人大立法。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由人大(而不是常委会)制定基本法律是《森林法》立法的必然要求,否则对于《森林法》这一“基本法”衍生和具体化的下位法,如“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在客观上出现了与母法森林法“平起平坐”、“不分高低”的现象,或只能由国务院制订行政法规,影响其实施效果。

(二)具有明显的行业倾向我国现行的所有林业法律法规,其指导思想仍然是如何“经营”与“收获”,或者如何保障“经营”与“收获”,除了为数极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六项中有关条款外,其他所有涉林法律法规的主题仍然是“木头”林业,倒置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

这突出表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对森林资源的定义上。

(三)缺乏森林生态保护的制度森林生态保护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但受观念局限以及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指导,建立在传统林业理论基础上的现行《森林法》本质上就是一部木材生产促进和保障法,其制度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实现森林的经济价值而设计,考量的是如何保障木材供应。

这种倒置生态与经济关系的立法理念反映在制度规范中,就是对于森林生态保护制度的严重忽视。

虽然《森林法》也有一些森林保护方面的规范,但也只是从维持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出发,防治森林火灾、病虫害和禁止毁林事件的发生,关注的重点是林产品的产量和经济利益,而并非森林的生态效益。

显然,《森林法》没有系统地确认森林生态保护的基本制度。

(四)未能与国际法接轨自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国际上开始逐步实践森林可持续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 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强调了森林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

对于森林生态重要性的认识,使得国际社会对可持续森林经营及其标准和指标体系、产品贸易中的森林认证体系高度关注,形成了9 个有关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区域性进程,世界上已有150 多个国家正式加入这些进程。

我国还是60 多项国际环境资源条约及WTO 的成员国。

国际森林保护和林产品贸易方面的国际规则对我国森林可持续开发和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作为这些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其规则也是我国林业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森林法》并没有将这些国际性文件的内容内化在制度中,未能实现与国际接轨。

(五)现行《森林法》有些法条设定上不够严密1、现行的《森林法》第39条内容与宪法规定的“国家保护国有、集体和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原则不太论文联盟整理协调。

我国宪法对国家保护国有、集体的财产以及公民合法的财产进行了专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所有权。

”虽然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林木均属于国家的森林资源范畴,但是,林木被盗伐后已不再发挥其原有的生态功能,更多体现的是林木财产所有权,而林木财产所有权作为财产权的一种表现形态,不得游离于国家的保护。

据此,林业主管部门是无权拒绝宪法对公私林木财产所有权保护的规范。

如果依据现行《森林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林木被盗伐后,由林业主管部门“没收盗伐的林木”,林木所有权人只能被动接受“赔偿损失”,那将意味着林木所有权人对自己的合法财产失去处分权,就有违“国家保护国有、集体和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原则之嫌,法理上讲不通。

2、与其他一些基本法的规定也发生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经核实属于他人合法财产的,应当登记后立即返还。

”按照“合法财产返还”原则,属于国家和集体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及个人合法的林木,被盗伐查获后应依法返还林木所有权人。

现行的《森林法》没有这样的规定,而是在第三十九条直接将“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设定为林业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从而导致《森林法》与其他基本法的规定发生冲突的现象。

二、《森林法》的修改建议(一)确立《森林法》的林业基本法地位修改《森林法》,首先要明确其法律地位,使之真正体现林业基本法的地位。

这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调整范围从而达到明确自身定位。

修改后的《森林法》应当扩大自身调整范围,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等内容吸收进来,完成林业法律法规的合理整合,成为全面规范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基本制度的法律,规则内容的细化由行政法规和地方立法完成,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以《森林法》为核心的林业法律体系。

《森林法》是林业法律体系中效力层次最高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立法都不得与之相违背。

其次,改变立法宗旨与目的。

突显《森林法》林业基本法的地位,还必须完成《森林法》立法宗旨和目的的转换。

应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作为宗旨和本位,从生态概念的高度强调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

(二)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资源利用上的可持续,而且也是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上的可持续。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是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

要想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首先得在观念上树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森林生态发展之间的矛盾。

就森林的管理、保存和可持续利用达成共识,森林资源和森林土地应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以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森林法》修订应突出可持续林业的观念,加强对可持续林业的全面调整,加强森林的管理应该包括对上述各种森林资源和环境要素的综合管理、一体化管理,正确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基本关系。

(三)完善具体制度内容因《森林法》的森林分类已经不适应生态林业发展的现实,建议将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坚持生态公益林严格管理、商品林放开搞活的原则,进行分类经营。

商品林按市场机制运作,在制度设计上着重明确森林资源权属,建立完整的森林资源使用权交易制度,同时完成相应的制度配套,如建立森林保险和林业担保制度等。

生态公益林制度中,因生态公益林经营者对森林资源享有的权利受到限制,新《森林法》需细化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落实对经营者经济利益的补偿,从法律上理顺林业资源和生态利益在全社会的分配关系。

在权利义务的设定上,应改变行政主体的不合理定位,规定行政主体应承担的义务,明确其法律责任。

修改后的《森林法》还需注意在规则的原则性与具备操作性、稳定性与可预见性之间求得平衡。

(四)重视林权保护与《物权法》衔接的问题林业改革的一个核心,就是要对林业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在法律上彻底解决束缚林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使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在实践中得到统一,在法律上受到保护。

在林业经济中引入私人资本和民营机制,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要激发和调动千百万森林经营者的劳动积极性,只有强化林地所有权和建立私人森林所有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心不稳和保障经营者权益的目的。

修订后的《森林法》应在明晰产权、确保林农基本林地稳定的前提下,保障各种社会主体依法以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等形式推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荒沙使用权的流转,加快国土绿化进程。

应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依法流转制度。

放宽放活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沙的使用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或条件。

对不同经济成分的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实行同等待遇和法律保障。

按照商品林和公益林实行分类经营管理,对商品林应该按市场机制运作,对公益林应该加强行政管理和公众参与。

对国有森林实行国家所有权、行政管理权、企业经营权的“三权分离”机制。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对公益林建设也可以实行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

(五)确立“绿色GDP”“绿色GDP”就是从传统意义上的GDP 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部分,也就是要扣除对生态资源造成损失的那部分成本,加强资源环境经济核算,把自然资源的核算论文联盟整理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因此,在修订《森林法》时,应当列入关于“绿色GDP”的规定,加强对地方政府林业工作的绩效考核,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地区林业工作全面负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责任人。

对林业建设的主要指标,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并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执行。

各级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三、结语总之,在修订《森林法》时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认真落实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充分运用政府职能,发挥社会力量,激励公众参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