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和光现象复习学案(精品)

合集下载

声现象复习学案

声现象复习学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学生版)一【导学目标】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计算题二、【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四、【导学过程】【自主学习,明确目标】_____,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_______,但声音可继续传播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______声音。

传播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的形式传播。

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______,真空____传播声音。

声音的感知过程:声源的振动-----〉人耳鼓膜的振动-----〉人听到声音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有关响度:响度跟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①物理定义: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②环保角度上的概念:影响人们学习、休息、工作、谈话的声音防治和减弱的途径: 噪声减弱的途径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声传递信息:实例①_______②________.声传递能量: 实例①_______②________.【合作学习,组内交流】1、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2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的琴声是靠 振动产生的。

演奏前,演员们常常要调节一下琴弦(拧紧或放松),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 。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声现象复习教学目标:1.复习声音的基本概念,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感受。

2.复习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3.复习声音的传播特点,包括声音的传播介质、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

4.复习声音的利用和保护,包括声音在通信、娱乐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保护听力健康。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入声音的概念,以提醒学生对声音有初步的了解。

2.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可以传播吗?我们如何感受到声音?3.教师进行简要解释,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第二步:复习声音的基本概念(15分钟)1.随机抽取几位学生回答声音的产生问题,并进行简要解释。

2.引入声音的传播问题,让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3.提问:我们如何感受到声音?声音对我们有什么影响?4.让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第三步:复习声音的特性(20分钟)1.提醒学生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2.引入音调的概念,让学生分辨不同音调的声音。

3.进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4.引入音量的概念,让学生分辨不同音量的声音。

5.进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发出不同音量的声音。

6.提问:是否所有声音都有相同的音色?声音的音色可以改变吗?7.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第四步:复习声音的传播特点(30分钟)1.提醒学生声音需要传播介质才能传播,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或图示进行说明。

2.引入声音传播速度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差异。

3.进行相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声音传播速度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4.提问: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是什么?声音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路径又是什么?5.让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第五步:复习声音的利用和保护(25分钟)2.引入声音对听力健康的影响,提醒学生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的重要性。

3.给学生讲解一些保护听力健康的方法,例如远离噪音环境、低音量听音乐等。

声现象复习课教案

声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查漏补缺,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强化与声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析。

3.进一步夯实与声相关的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归纳、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对比研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和他人进行合作探讨的团队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图片、做小实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让学生重新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声音的产生、传播、分类和三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设计思路(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因为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所以在复习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本节课以关于声音的旅行为线,串起三个考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复习内容。

教师有效利用学生学习小组活动,通过“兵帮兵、兵教兵”,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显示。

”未来站”环节的设置,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既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又吧对研究问题的方法、技巧授之于学生。

四、教学资源
演示用:多媒体设施。

学生用:刻度尺。

初中物理声现象复习学案

初中物理声现象复习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一轮复习学案(张振文 09-3-10)一、复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会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3、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及有关因素。

4、会计算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路程及时间。

二、基础诊测: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发生:一切发声体都在;声音是由物体的发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传播:声音以形式在中传播。

、、均能传声,不能传声。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和有关。

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是。

2、听到声音的过程:声音→鼓膜→听小骨及其它组织→→大脑。

声音通过、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

双耳效应:利用双耳接受声音时的差别和差别,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声源的3、乐音的三要素音调:是指声音的;它跟有关。

超声波:高于的声音,次声波:低于的声音。

响度:是指声音的;它跟和有关音色:根据音色可以分辨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噪声:噪声是由发声体做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声音的等级用来划分的,听觉的下限为,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保护听力应控制不超过;5、噪声的控制措施:(1)(2)(3)6、声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和。

三、题型解析:题型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例1:人们倾听地声,利用岩层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A、固体能传播声音B、固体不能传播声音C、固体能传播声音传播得快D、固体能传播声音传播得慢题型二:关于回声问题例2、汽车行驶的正前一座方有高山,汽车以12 m/s的速度行驶。

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题型三: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例3、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的音调高,的响度大。

题型四、环保问题例4、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声现象复习学案

声现象复习学案

声现象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并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2、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特征:响度 音调 音色 。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

3、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 ,培养防治声污染的环保意识,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4、了解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课前预习学案一、构建知识网络:按照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学习要求:请自主完成,并提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内容以及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把这些内容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之后再课堂长进行小组交流)______________举例_ 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_______的形式传播。

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m/s声音引起_______振动,经过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把信号传给______________。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____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双耳效应:声音由声源传到两耳的_______、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响度与振幅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的特性 音色:发声体材料、结构不同,音色_______。

人耳听觉范围:从_______HZ 到_______HZ 超声波: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声波:_____________________噪声: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_______,符号:_______。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控制噪声的途径:a 、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探测海洋的_ 声的利用 ,它是依据_________原理工作的。

《声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

《声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

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2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选择编号B、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来进行实验.小明的选择对吗?为什么?(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2中的数据填全,表2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4,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在上面一段视频中,吹啤酒瓶产生声音的原因是振动。

下图中,吹啤酒瓶时音调从左至右的变化是逐渐。

学生分析并作答主要考察音调高低与空气柱长短的关系知识应用1,(2011黄冈)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学生分析并作答主要考察声音的特性2,(2011荆门)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B. 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学生分析并作答主要考察声音的产生、传播、利用。

3,(2011广东)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学生分析并作答主要考察噪声的控制4,观看视频回答问题,人站在内墙下说话,声音能沿着圆形围墙内壁传播,耳贴墙壁能分辨出自己说话的回声,问:回音壁的周长至少为多少?学生分析并作答主要考察回声知识和运动学公式知识拓展观看视频回答问题(1),和超声波相比,次声波振动频率,穿透能力,传播距离。

(2)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次声波的来源和危害,以及应该怎么防范?学生分析并作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观察思考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 Nhomakorabea动教学资源安排
分析讨论,建立概念知识点
梳理(二)
展示声音的三大特性
提问: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展示听觉频率,超声波、次声波
分组实验,探究让同一个物体分别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的振动
提供学生需要的实验教材
提问:响度与什么有关
请学生上台敲鼓、观察、分析、总结
演示实验器材
培养学生团体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各种声音的特征及应用
教学难点
音调与音色的应用,声知识的拓展
教具学具
多媒体、鼓、音叉、卡片纸、梳子、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安排
创造情境
提出问题
利用视频
引入新课
观看、思考
多媒体播放视频
分析讨论,建立概念知识点
课题
《声现象》专题复习
执教人:




知识与
技能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3、嗓声的危害,来源和防治
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
过程与
方法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梳理(一)
设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提供学生需要的
实验教材
提问: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举例说明
相关图片展示
真空中声音的传播
观看视频
多媒体课件

人教版初三物理《声现象》复习学案(1)

人教版初三物理《声现象》复习学案(1)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通过回顾声音的产生、传播、乐音、噪声等知识,找出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通过对乐音的三要素内容的训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巩固有关声现象的基础知识难点:进一步学会应用声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二、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声音的特征、噪声危害和控制6、声的利用二、典例透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透析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___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朵的。

透析点二:声音的特性【例二】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下列声音的说法中指音调的是________;指响度的是________;指音色的是________。

A “高声大叫”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B 女高音歌唱家与男低音歌唱家C 二胡与钢琴发出的声音不同D 在山谷中说话听到回声透析点三:噪声的防治【例三】 以下控制噪声的方法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_______,阻断噪声传播的是_______,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的是_______。

A. 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B .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 .防止噪声产生回声透析点四:声的利用【例四】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B .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C .牙医用超声波洁牙D .利用声呐测海深【例五】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 .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 .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 .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 .人突然暴露在150dB 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透析点五:回声【例六】 利用回声来测量海深的仪器,叫回声测深器.它装在海船舱底,由舱底向海下发出声音传至海底、暗礁、鱼群处,再经暗礁反射到海面,由舱底的灵敏回声接收器把回声接收下来,准确记下声音由发出到回声返回所经过的时间,可测海深及鱼群或暗礁的位置.如果接收器收到声音从海面发出到被某暗礁反射回海面共用了0.8秒,求暗礁在海中的深度.(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为1500米/秒)三、巩固提高(多学多进步)1.学校联欢会上。

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人教新课标版物理八年级上)

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人教新课标版物理八年级上)

物理人教新课标版第1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型示例、抽取规律例题1. 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2. 如下图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知识点二: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例题1.以下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2. 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拟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拟声音的_______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3.如下图,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声音不同之处是〔〕A.频率B.音调4.青年歌手大赛中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选手答复此问题的根据是〔〕5.如下图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以下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C.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一样的音调知识点三:环保问题例题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

以下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图1甲 乙 丁丙 抽气达标检测1.针对以下四幅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那么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那么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4. 图中,教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5. 小红拎起水壶向暖水瓶中灌开水,小刚在一旁提醒她:“小红,快满了〞,说话间水真的满了,小红奇怪地问小刚:“你怎么知道水快满了?〞小刚说:“凭经历听出来的。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

2、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

3、会知识的应用。

知识回顾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产生的条件(1)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2) “放大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许多发声体振动不明显,不易观察或找到,必须借助轻小的物体将这样的发声体的振动进行“放大”,才容易找到声源。

如图所示,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中或者发声的鼓面上振动。

2.声源(1)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发生的物体①固体可以发声:用手刮梳子齿时,梳齿振动发声;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振动,说明人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发声;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振动而发出的;用小槌敲击音叉时,用手接触音叉能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水花四溅,再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②液体可以发声:溪水哗啦啦地响,说明水振动发声。

③气体可以发声: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该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喇叭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喇叭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的方式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最快,气体中最慢。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4.声速(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s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t(2)回声产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

利用回声测距。

①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4 t:。

.当△ t>0.1 s时,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即能听到回声。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精心整理实用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精心整理实用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A.声音的产生和传播B.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C.噪声的危害、来源和防治D.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E、声音的利用2.过程和方法:A.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传播介质、传播快慢)的活动B.对影响音调、响度的因素进行探究C.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各种声音带给你的不同感受(宁静?欢乐?振奋?烦躁?)体会声音世界的奇特和多彩学习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各种声音的特征及应用;难点:控制变量法的初步认识和应用,声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教学过程:一、疏理知识,落实双基:(一)课本知识疏理:1.声音产生的条件:。

2、声音传播的条件:必须有。

、、均可传声,不能传声。

3、声音传播的形式:以的形式传播。

4、声音传播的速度:(1)在15摄氏度空气中声速是(2)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液体中,液体中声速气体中,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有关。

5、乐音的三要素:(1)响度(指):决定于声源的和人耳距声源的有关。

人耳刚能听到的响度为dB、理想声音环境的响度不高于dB、影响人学习和工作的噪声超过dB、损伤人听力的响度超过dB。

(2)音调(指):决定于声源振动的。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3)音色:决定于声源的和。

买碗时轻碰听好坏,是根据不同。

(结构改变较大)。

6、噪声:物理学上说是的声音。

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说是的声音。

减小噪声的方法主要是:在声源处(防止)——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在人耳处(防止)。

7、超声波(的声音)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成像、碎石。

8、次声波(的声音)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9、人听见声音的过程:(1)空气传声:声源→声波在介质传递→人耳(、等组织)→听觉神经→大脑;(2)骨传导:声源振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106张英娇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声现象二、基础知识: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_______停止,声音就消失了。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真空______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_____,液体其次,气体中最_____;15℃空气时空气中的声速为_________m/s。

我们如何听到声音1.声音通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_________,不过大多时候我们还是通过_______传导来感知声音的。

2.由于__________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所以我们听到的声音是______的。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特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音调指声音的______,由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响度指声音的_________,由物体的_________决定;音色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2.频率:物体在______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______。

3.人耳感受声音的频率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高于________叫超声波;低于______叫次声波,超声波、次声波人耳都_____听到。

第三节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声音强弱的等级用______表示,符号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

2.控制噪声的途径:①在_________减弱;②在_____________中减弱;③在_________减弱。

第四节声音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和__________。

2.人耳听见回声的条件是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_____以上,即人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要大于_____m ;在教室里说话比在操场上响亮,这是因为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的缘故............。

声现象复习课学案

声现象复习课学案

第一章声现象一、三维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二、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复习内容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

讲述的内容有声音的发生的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四、知识梳理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

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

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

二、基础练习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⒋乐音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

其中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声、光 知识同步复习 教案

声、光 知识同步复习 教案

授课内容声光测量物理属性知识同步教学内容T同步【知识点】一、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___振动_产生的。

振动停止,只是产生声音停止,但声音的传播并没有停止.例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2.声音的传播需要__介质___,声音不能在__真空__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传播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液体、空气中,一般来说传播速度最快的是__固体__最慢的是_空气__。

声音是一种波,它以___声波_____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表明声波具有___能量_____。

3.乐音三要素__音调___、__响度___、___音色__。

音调是有发声体震动的__频率___决定;响度是由发声体震动的__幅度__决定,还与人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例2男女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_男音__响度大,_女音__的音调高。

例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例4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

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D )A.瓶和水振动,水的高度B.瓶和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4减弱噪音的三条途径:__控制噪声声源____、_______阻断噪音传播_____、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5超声波振动频率高、次声波振动频率低,超声波主要应用在测距、测速、定位;次声波主要应用在台风、地震预测二者都是声波,但人耳都听不到。

八上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八上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课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及乐音的三要素过程与方法: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分析实验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增强环保意识二、复习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难点:乐音的三要素三、课前预学(一)构建知识网络,总结研究方法按照下表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总结出研究方法。

传播利用:声现象声音的特性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研究方法”的内容,思考本章主要用到哪几种物理研究方法?(1)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由于物体的振动无法直接观察,故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通过观察水花被溅起来体会音叉的振动;在鼓面上洒纸屑并敲击鼓面,观察到纸屑跳动来感受鼓皮的振动。

这样的研究方法是____ __。

(2)在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 _。

(3)我们在探究真空能不能传声的实验中,逐渐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听到罩内的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弱,于是我们推理得出将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完(即真空),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从而得出空气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这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我检测:1、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在失聪后是用牙齿咬住一根木棒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弦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仍然能继续谱写出伟大的音乐作品,贝多芬是利用___________的方式听到琴声的。

而我们平时听别人说话是通过______传到人耳的。

由于__________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而且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2、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3、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4、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5、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三)预习反思: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这部分知识的疑点、难点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四、精讲稿(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二)合作探究、重点突破利用身边的小物品(例如刻度尺等),我们可以进行本章的哪些实验呢?如何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三)精讲点拨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声现象》复习教学案

《声现象》复习教学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学案一、复习提醒: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速;声波的反射;回声2、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噪声的防治4、声的利用:超声波;次声波;超声波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中的一些应用二、知识回顾:1、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我们把它叫做,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声音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体内小石,这些都表明声具有,声音传递信息。

(能或不能)3、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和.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较高.4、音调是指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声源振动的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5、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为,例如:某音叉每分钟振动3000次,其频率为Hz。

6、是指声音的强弱,指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

7、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有关。

8、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一定大,同理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

即使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

9、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_______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中最慢。

在一个充满水的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次声音,第一次是在传播的,最后一次是在传播的。

10、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

11、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指物体而产生的声音,其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是指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波形是的。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或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

12、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最新整理)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最新整理)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 什么?
(2)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3)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4、在一根长为 884m 的铁管一端重重敲击一下,在铁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两次声音,声 音的间隔 2.43 秒。声音在铁管里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
6、人将前后两个声音区别开的条件是:两次声音到达耳朵的时间差至少要有 0.1 s。已
知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 340m/s,则人能在空谷中听到回声,峭壁与人之间的距
离应超过多少米?
4
。频率高于
的声叫
波,频率低于
的声叫
波,生活中用超检查身体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用的是
波,
地震、火山、台风、海啸及一些动物交流时用的是
波。
(三)、声的利用
1、 声 既 能 传 递 信 息 也 能 传 递
,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有:
;声传递能量的例子
有:

2、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



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进行论证:
⑴长号演奏时,号管的长度不同,吹出的声音就不同;
⑵让正在发音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水花;
⑶放在钟罩内的正在发声的闹钟,若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则几乎听不到声音;
⑷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只小铅笔,把钟敲响后取一张白纸在笔尖上拖动,会看到白纸
璃的( )
A.不能传播声音 B.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C.能较好地传播声音 D.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4
声现象、光现象复习学案 第1课时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声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乐音的三个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知道光的反射规律(三条:三线关系、两角关系)。

3.知道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四个关系。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声音是由物体的 发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传播需要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 。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速度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m/s 。

▲ 3.乐音的三个特性: 、 、 。

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 和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 不同。

声音的强弱以 为单位。

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和 。

▲ 4.减弱噪声的方法:(1)在 处减弱;(2)在 过程中减弱;(3)在 处减弱。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 的传播速度最大,近似等于 m/s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 。


6.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 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在 的两侧; 等于 。

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反射面时,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


7.平面镜成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像,像与物体的 相等,像与物体到_____ 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位置的连线与镜面 。

▲ 三、体验中考:
1.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

剧中扮演老一辈革命家的特型演员除了要模仿扮演对象的动作形态,还得模仿他说话的 (选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

2.图1中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2中的入射光线,并注明入射角的大小。

4.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

5.下列现象属于光反射的是( )
A.人影相随
B.凿壁借光
C.镜花水月
D.手影游戏 四、课堂检测:
1.当一个人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来解释的是( )
A.水中倒影
B.影子的形成
C.日食现象
D.小孔成像 3.下列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见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雨天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闪电传播更快
D.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4.弦乐器在试音时都可以通过调节弦的松紧程度来调节声音,这么做主要是调节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5.在演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老师先拿了一个与镜前相同的物体放在镜后,让它与镜前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和确定出像的位置。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填“控制变量”或“替代”)法。

接着老师又拿了一个光屏放到镜后承接物体的像,结果光屏承接不到像,这是为了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6.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射到白纸上则不会产生光斑,这是由于光射到平面镜上会产生 反射;射到白纸上会产生 反射造成的。

7.已知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0
,则入射角为 。

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
减少到300
,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8.外科手术室使用的无影灯,可以避免手术时手及医疗器械由于光沿 传播而产生黑影,这种无影灯是由 (填“一个”或“多个”)发光而较大的光源组成。

9.画出图3中的反射光路。

10.在图4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所给物体的像。


3
图2



图3
声现象、光现象复习学案 第2课时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的规律(三线的关系、两角的关系)。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3.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4.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知道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

二、基础知识及方法:
1.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 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在 的两侧。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 入射角。


2.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3.近视眼矫正应配戴 透镜;远视眼矫正应配戴 透镜。


5.白光是由 色光组成。

色光的三基色是 、 、 。

颜料的三原色是 、 、 。

▲ 三、体验中考:
1.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

摄像机的镜头是 透镜。

拍摄时演员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

2.画出图1中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

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2所示),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将物体放在 点(选填“A ”、“B ”、“C ”或“D ”),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4.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另一侧距透镜10cm 处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这个透镜去观察小蚂蚁时,蚂蚁与透镜的距离应该 10cm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正立、
的虚像。

四、课堂检测:
1.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 于入射角(填“大”或“小”)。

2.在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漫步在湖边,观赏平静的水面下小鱼在树林倒影中游动,看到水中树林的倒影是光的
现象,看到水中的鱼的像是光的
现象。

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当物体距透镜45 cm 时,所成的像是___ __、_ __的_ _像。

4.小敏是集邮爱好者,他用焦距为10cm 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10cm(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所成的是___ ____、___ ____的_ _像。

5.(04·龙岩)用一个焦距是10cm 的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手指纹,则手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cm
B.10cm ~20cm 之间
C.小于10cm
D.大于20cm
6.在手表的表面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表盘上的字,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看到的是什么像?小水珠起了什么作用?
7.现有下列光学器件:(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

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

牙科医生观察牙齿用的镜子 ;近视眼镜用 ;远视眼镜用 。

8.请在图3中完成光路图或在方框中填上适当 类型的透镜名称。

图1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