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教材第三单元整合课例设计及第四单元教学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家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增进家乡文化认同;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语文素养:
1.学习调查、访谈和实地考证等,搜集整理资料,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 研讨,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
2.认识我们生活的家园,见证时代变迁。 3.研读学习资源,深化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认识和思考。 4.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课例设计
第二课时 多样愁情中的独特生命表达
教学目标: 1. 体会并分析八首诗中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愁情,评价不同愁情中所反映的诗人的情
怀,探讨愁情原因。 2. 梳理诗歌中抒发愁情所借助的方式(或手法、手段),理解典型意象、用典在抒情
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环节: 1.速读诗歌,分享八首诗中反映诗人情感的诗句,发现共性情感——愁,学生分析八首
风采,探究这一风格在诗中的呈现方式以及古体诗这一形式对情感表达的辅助作用。 2.以古今七律之首的《登高》为例,加以拓展,从格律、意象、情感等角度引领学生了
解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探究此诗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原因以及杜甫被称为“ 诗圣”的原因。 3.以《琵琶行》为例,抓住诗歌中口语化的描述和精细的音乐描写的结合,引领学生了 解白居易诗歌直白、浅易,贴近民生的特点。 还可以是:三首唐诗之比较;三大诗人之落魄
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课例设计
第四课时 诗人风格评赏(诗与人)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唐诗三首,感受不同体裁唐诗的独特性,了解三种诗体的基本特征。 2.探究三首诗歌所选诗体形式与诗人风格特征、诗歌题材的契合度。 教学环节:
三首唐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 1.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加以拓展,引领学生了解李白瑰丽绚烂豪放俊逸的诗仙
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课例设计
第三课时 感志士出世之慨,悟隐士超脱之情
教学目标: 1.比较鉴赏四首诗歌中面对人生困境反映出来的不同求解方式。 2.学写文学短评,阐述自己对诗人此种解脱方式的态度。 教学环节:
重点赏读《短歌行》《梦游天姆吟留别》《归园田居》《念奴娇赤壁怀古》四首。 1.诵读四首诗,找出每一首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分析四首诗面对社会黑暗或个人不得志
丰富阅读滋养
放牛吃草教学法
牧童的责任是帮牛找草,老师的责任是帮娃找书。 牛先把草放在肚子里,娃先把书放在脑子里,这叫把握时机。 牛吃最优质的草,娃读最喜欢的书,这叫把握内容。 让牛自己吃草,不要问它草的味道;让娃自己读书,不要问它书的味道,这是把握 教法。 白天多吃好草,晚上就有的反刍;小时多读好书,长大就有的运用,这叫快乐。 每吃一根草,都问牛消化了没,牛很痛苦;每读一句,都问娃读懂了没,娃很痛苦 。牛宁肯饿死也不再吃草,娃发誓下辈子不再读书。 不要干涉牛吃草,它自己会吃,草的味道它自己知道;不要干涉娃读书,它自己会 读,书的味道他自己知道。 牧童要将牛牵到百草丰茂的草地,老师要将娃引向受用无穷的书海。 靠手里拿的两根草,能喂饱牛吗?单靠自己那半吊子,能教好孩子吗? 让牛自己吃草吧,让娃自己读书吧。 它比你会吃,他比你会读。
阅读苏轼、辛弃疾相关豪放词;比较苏、辛二人豪放风格上的不同。 3.搜集苏轼、辛弃疾相关生平资料及相关评价文章,探究其豪放风格产生的原因,感受
其生命人格的壮阔之气。 4.积累李清照早期词作品与《声声慢》对比阅读,感受李清照词两个时期情感基点的不
同,赏析其共同表现出来的婉约的特点, 5.通过诵读,比较婉约词与豪放词在意象选择、手法使用上的不同。
单元设计:
第一个学习活动设计,“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梳理值得记下的“人和物”素材, 从熟悉的场景中激活记忆、凝练认识,感受家乡的底蕴。
第二个学习活动“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从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 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任选一个主题,在某一个 专题方向深入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
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课例设计
第六课时 一切景语皆情语——缘景明情
教学目标: 1.鉴赏四首诗歌中不同景物的特征,感受其意境的不同。 2.分析情感表达与景物特征的关系,感受情景交融、物我统一的特点。 教学环节:
重点鉴赏《归园田居》《登高》《赤壁怀古》《声声慢》四首诗。 1.诵读几首诗词,体会不同景物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2.梳理四首诗歌所选意象,概括四首诗景物的特点,所选意象不同对意境表现的不同影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单元目标
1. 思考家乡文化生活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形成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意识, 培养家国情怀。
2. 了解访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有关访谈的基本知识、方法、程序、技巧等;提 高在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3. 阅读有关调查研究、乡土风俗等方面的文章,帮助完成本单元要求的学习活动,提 升理性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学会灵活运用常见工具书和网络,根据一定的目 的,查阅所需信息资料,快速定位信息。
设计目标: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学会调研、专题研究、合作学习,提高发现和提出 、分析和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单元 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三项学习活动,每一项都能容纳上面提到的三方面的“设计目标”。三 项学习活动,可以三选一,也可以顺次完成;通过一个学习活动,将调研、专题研究、 合作学习的任务做精做透,也能达成本单元的既定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一 项任务,都要有归纳与整合,最后可以设计“交流与研讨”的环节,引导学生归纳、提 炼,形成自己的观点。
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课例设计
第八课时 你追我赶,奋勇争先
教学目标: 1.古代诗歌的积累和梳理,课堂背诵活动展示。 2.感悟古代诗词的魅力。 教学环节:
背诵范围:本单元的所有诗词(包括课后不要求背诵的) 活动说明:学习完本单元,提前一周布置;可以利用早自习布置背诵。 1.课堂上先给学生时间,再熟悉——预热。 2.分组;学生抽签。抽到哪一首背诵哪一首。 3.教师抽查,集体背诵某几段。 4.书面默写一首;同位之间互相批阅。 5.教师点评本届课堂表现。
响。 3.鉴赏区别实景、虚景、乐景、伤景、自然之景、景中之人,替换意象修饰语,感受表
达效果不同,分析四首诗不同的情景关系。 4.用优美准确的语言描绘几幅画面,感受景与情的统一。
第三单元Biblioteka Baidu单元整合课例设计
第七课时 短评写作
教学目标: 1.培养对古代诗歌的比较和鉴赏能力。 2.培养理解或者鉴赏性文字的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
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课例设计
第五课时 豪放词与婉约词之比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人情感表达方式和诗歌语言等的分析,了解豪放词与婉约词的不同。 2.探究豪放背后隐含的诗人的独特的生命壮怀,婉约背后渗透的诗人生命的多情。 教学环节:
重点鉴赏宋词三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所选三首词是宋词的典型代表,它们分属豪放和婉约两派,感受三位词人的代表作品 所反映出来的不同情感。 1.朗读以及指导。足够的时间保障。 2.鉴赏同为豪放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的不同之处与共性特点,补充
1.在反复诵读和想象中感受、欣赏古代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2.了解古代诗词的特征,掌握古代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3.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理解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和语
言的独特表达,提升审美能力。 4.尝试写文学短评。
主题指向与语文素养
第四单元
课文编排:家乡文化生活
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 主题指向:我们的家园
诗歌中具体的愁的表现,梳理几类不同类型的愁情。 2.分小组研究不同的愁情,分析愁情背后所反映出来的诗人的情怀,探究这种情怀产生
的原因,分组展示研究结果。 3.分析诗歌借以传递愁情的方式。允许学生多角度的去分析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句简
单处理,重点分析借意象来抒情和利用典故抒情,重点研究本单元两大高频意象—— 酒与月,《短歌行》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用典。
4. 学会从现象中提炼有价值的典型问题,形成专题研究的意识,根据事实说话,学会 论证说理;学会分析梳理材料,提炼研究发现,了解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一般要素并 完成调查报告写作;培养自己理性思考、深入认识问题的能力。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编写意图:
本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 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单元整合课例设计
——以第三和第四单元为例
万福成
主题指向与语文素养
第三单元
课文编排: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田梦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念奴娇 赤壁怀
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 主题指向:生命的诗意
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激发 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语文素养:
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三首词。学生 任选下面五个内容中的任何一个。 1.比较三首词在情感抒发方面的异同;300字左右。 2.比较手法的异同,总结豪放派写景抒情、意境营造等方面的特点。 3.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中景物描写的特点以及对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 4.阅读三首词,探讨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牵挂。 5.任选自己喜欢的5个诗句,每个诗句写三行鉴赏性文字。要求体现不同写法和鉴赏角 度,写出新意,写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6. 投影仪展示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师生共同点评。
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课例设计
第一课时 以声传情——诵出诗人情怀
教学目标: 1.指导诵读的方法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引导学生掌握诵读技巧。 2.借助经典诗歌片段,在辨析中引导学生学会批文入情,寓情于景,以音传情。 教学环节: 1.多组学生展示朗诵本单元自己爱读的诗歌,朗读者说明自己爱读的原因,解读自己用
第三个学习活动“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从风俗习惯、邻里关系、生活方式、 文化环境等方面,选择其中的一项内容,思考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是语文学习的课外延 伸。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三个学习活动设计的侧重点:第一个活动侧重通过调查、访谈、记录,引导学生深 入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第二个活动侧重通过访谈和调查,了解家乡文化 生活现象,辩证思考文化发展与个人、社会的关系;第三个活动侧重掌握大量一手材料 后,提出丰富家乡文化生活的建议。在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 养其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感情。
的境遇时情感态度的不同,抓住四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矛盾:愁情与解脱,探寻三首诗 中诗人不同的情感解脱方式。(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2.查阅诗人身世与创作诗歌时的背景,探究诗人产生积极进取之志或超然隐逸之志或释 然旷达之志的原因。 3.鉴赏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入世(出仕)与隐世不同人生抉择,补充拓展更多相关诗歌 ,进一步探究古代文人在诗歌中传达的出世与入世的抉择的价值意义。 4.展示一篇优秀文学短评;针对四首诗中诗人不同的价值选择写作文学短评。
第三单元 教学建议
1.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用诗歌的方式教诗歌。 2.用学习任务来整合单元教学,突出完整性和整体性;
打破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藩篱,让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 建构语文核心素养; 群文教学是根据任务来设“课”; 群文教学和单篇教学要并存,比如单元的长篇古体诗宜进行单篇教学; 群文教学也要区分精读和略读,不可机械处理。 3.单元学习任务必须置前,这是设计单元教学方案的主要依据。 4.教师角色的转变。
何种方式来更好地朗诵这首诗歌,使用这种方式技巧的原因。 2.学生评点同一首诗歌的不同读法,探究不同读法的优劣。活动中,渗透古体诗、五言
、七言诗的基本读法,涉及停顿、节奏、重音、语调的探讨。以《短歌行》《梦游 天姥》《登高》《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任一首为例,分析诗歌情感的变化 ,指导诵读的语气、语调的变化,指导学生怎样更准确地以音传情。 3. 观看名家诵读视频,结合对诗歌的进一步理解再次诵读,说明本次诵读的变化点及 依据;观察名家朗诵时的体态语,学习借助肢体动作辅助表达感情的方式。 4.朗诵展示;师生点评。
2.本单元可以集中学习,可以穿插在学期内进行;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整合三 项学习活动,结合本地资源作适当的调整。
3.选择好几个阅读文本。 选择一篇好的访谈类文章,从具体的文章入手,了解特点和重点,避免枯燥学习。 选择一篇好的调查报告,从报告入手,学习注意事项和调查重点以及如何分析等。 选择一篇好的家乡建设文章,从文章入手,看看这样的文章如何写作。 如访谈类文章:访谈冯骥才谈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冯骥才谈过年《 人民日报》(2007.2.9);《挽留记忆——杨澜访谈冯骥才》;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