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林海 1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沪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海

关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空洞、万古常青、兴国安邦”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能理解大兴安岭让作者感到亲切舒服的原因,并能将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学习作者善于细致观察景物,在描写景物中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学习,找出景物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领会大兴安岭与祖国建设的关系;为什么说大兴安岭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教学准备]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空洞、万古常青、兴国安邦”等。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大兴安岭丰富资源方面的材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你喜欢大海吗?为什么?

那么,什么是“林海”呢?

2.你知道“林海”是指哪里吗?

出示地图,了解大兴安岭地理位置。

3.你对大兴安岭有哪些了解?

出示大兴安岭的美丽图片后,师补充资料。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大兴安岭,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的林海。

说明:

课文导入从了解大兴安岭入手,在初步领略了大兴安岭的美丽后,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深切感受?这种感受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

板书:亲切、舒服

说明:

从整体出发,以作者情感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找出中心词语“亲切舒服”,牵一词动全文。

三、走进文本、感受“亲切舒服”。

(一)感受美,懂得第一次亲切舒服之感产生的原因。

1.作者第一次感到亲切、舒服是因为什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个问题。

(看到……进出……脚落在……手摸在……)

2.指导朗读,明确悦耳的名字让作者感到了亲切舒服。

(二)走近美,懂得第二次亲切舒服之感产生的原因。

1.作者第二次感到亲切、舒服,又是因为什么?板书:美丽

2.作者围绕这种的感受,大兴安岭的美丽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原始森林,亲自去体验一下。默读课文第2—5小节,想想作者描写了大兴安岭哪几方面的景物?板书:岭、林、花

说明:

这样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景美、文美。

A.学习“岭”。

1.个别读第2 节,思考:岭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特点上?请同学们打开书,边读边画,边画边批注。

2.交流。(多、温柔)

3.抓住重点词语,初步体会“岭”的特点。

(1)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怎样感受到的?请默读这部分,圈画出重点词句。

交流:

a.秦岭:“云横秦岭”

请看(出示秦岭图)谁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描绘秦岭?(理解了“孤峰突起、云横秦岭、盛气凌人”等词语。)

引读:大兴安岭同它——大不相同,那实在是——太温柔了。

b.“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抓住横、顺……体会姿态多,谁能读出姿态的多?(个别读,男女生轮读。)

(1)读一读这句话,从“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这些词语中,你们能明白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写出“岭”姿态很多,各不相同。

(2)反复试读,范读,指导学生读出“岭”多的特点。

比较句子,体会温柔:

“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

“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的,矮的,长的,短的……”

比较句子,拿去点儿,意思一样吗?抓住点儿体会温柔,谁能把岭读得又多又温柔?(个别读,女

生读,齐读。)

说明:

通过对比读,进一步理解:“高点儿的,矮点儿的”等词语中的“点儿”说明“岭”与“岭”之间差别都不大,毫无孤峰兀立之感。那里山势平缓,线条柔美,给人一种“柔”的感觉。同时还安排了不同形式的朗读方式,拓宽训练面,显出了朗读训练的层次性。

过渡:老舍爷爷坐在疾驰的火车上远远地看见重重叠叠的岭,是那么的温柔,用“云横秦岭”作对比,更加突出了岭的温柔。

(3)体会情感:作者为什么把岭写得那么具体、生动?(喜爱)

(4)是呀,如果能亲眼看看这岭该多好啊!请看,(出示岭)如果说秦岭是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出示秦岭比较)那么大兴安岭的岭是又——多又——柔,美得让人感到——亲切与舒服,大家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齐读句子。

4.小结学法:

(1)概括“岭”的特点。

(2)找出说明“岭”特点的词句。

(3)感情朗读。

(4)想想作者是用什么手法细致描绘“岭”的。

齐读学习方法。

B.学习“林”

1.岭如此美丽,岭上的林那就更美了。下面,就让我们以同样的方法学习林。

2.4人合作读课文第3、4小节,思考:“林”的什么特点?哪些重点词语体现了这些特点?

3.师生讨论概括“林”的特点。(板书:广绿)

说明:

巩固写景文章的学习方法,并且在本课中通过实际的较独立的运用,掌握这种学习方法,以便今后独立自主的学习类似文章。

4.指导朗读,深入体会“林”广和绿的特点。

(1)指导朗读第3小节。

“目之所及”怎么理解?——读这句话,把“林”的广读出来!——你现在相象自己就站在大兴安岭,你的面前就是“波浪起伏”、浩瀚无边的林海,这就是“目之所及”吧!读!

(2)指导朗读第4小节。

◆林海中的浪花指什么?——白桦的树干“泛着”……是什么意思?(翻腾、涌动)——白桦树

真的是在涌动吗?(不是)——白桦树是静止的,可作者为什么说它的树干像白色的浪花呢?

◆出示幻灯片: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指导学生联系上文,反复研读,抓住关键词语“在阳光下”“闪动”理解:白桦的树干是白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