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两栖纲
两栖纲
练习题
1、青蛙体温不恒定的根本原因是 ( )。 A. 体表没有鳞片,散热较快 B. 经常生活在水中,难以保持恒温 C. 心室有混合血,输氧的能力比较低 D. 体型较小,难以保持体热 2、在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有错误的是 ( )。 A.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B. 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幼体呈蝌蚪形,成体具有四肢 C. 两栖动物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D.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在陆地生活 3、青蛙的心室内有部分混合血,混合血的特点是 ( )。 A.运输氧的能力低 B. 各种成分均衡,有利于运输 C.运输有机养料的能力低 D. 迅速将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
蛙蟾型:体形短宽,四肢强健,无尾;水陆兼栖(如各种蛙类和蟾蜍)。
呼吸系统
两栖类呼吸器官
幼体呼吸器官
鳃
皮肤
辅助呼吸器官
成体呼吸器官
肺
口咽腔黏膜
成体具有辅助呼吸器官
冬季,很多两栖动物停止肺呼吸,靠皮肤呼吸摄取氧气
肺——绝大多数种类(陆生脊椎动物和次生性水生脊椎动物)成体的主要呼吸器官,位于心和
肝的背侧,为一对中空半透明的富有弹性的薄壁囊状结构。肺内被网状隔膜分隔为许多小室,
4、青蛙尿液排出的途径是 ( )。 A 肾脏→输尿管→尿殖孔→体外 B 肾脏→输尿管→泄殖腔→体外 C 肾脏→输尿管→膀胱→泄殖腔孔→体外 D 肾脏→输尿管→泄殖腔→膀胱→泄殖腔→体外 5、冬眠状态下青蛙的主要呼吸器官( ) A.肠 B.肺 C.口咽腔黏膜 D.皮肤 6、关于两栖动物说法错误的是() A.如今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是因为它们的生殖离不开水。 B.两栖动物是一类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C.两栖动物的成体在陆地生活,但它们也离不开水。 D.鳄鱼、大鲵、蟾蜍都是两栖动物 7、青蛙消化道的组成是( )。 A. 口、口咽腔、食道、肌胃、腺胃、小肠、大肠、肛门 B. 口、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 口、口咽腔、食道、胃、盲肠、结肠、直肠、肛门 D. 口、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泄殖腔
第18章 两栖纲分类
5
本目共5科34属,约有160余种,分布于南美、非洲 和亚洲南部的热带地区。
鱼螈(Ichthyophys glutinosus) 为本目代表。体长 约40cm,体形似蛇。体色暗褐,两侧各有一条黄色带。 泄殖腔孔开于身体末端,这样就无尾部。繁殖期间,雌 体在地下洞穴中以其湿润的身体盘绕着卵,以保护卵免 于干燥。卵在孵出以前经历一个带有三对长的羽状外鳃 阶段,该外鳃并不执行呼吸功能,而是作为吸收营养之 用。待卵孵出后,外鳃已消失,幼体移到水中完成发育。 幼体具一对开口的外鳃裂和尾鳍,不时的游泳至水表面, 吸空气人肺。最后,鳃裂关闭,尾鳍消失,移到陆地上 变为营地下穴居的成体。近年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捕获 到鱼螈,这是我国仅有的一种无足类。在广东、广西也 有分布。 6
钝 口 螈 科
分布于北美洲。体型中等。头部宽大,眼小。有明显的肋间沟。 多为穴居,不好动,仅繁殖期返回溪水中产卵。大多全变态, 有些种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可出现童体型状态。墨西哥钝口 螈(美西螈)Ambystoma mexicanum原仅产于墨西哥城附近湖 泊,体黑色,除少数可全变态外,大多情况下终生具外鳃,现 已作为观赏宠物而饲养,并培育出白化型等色型,俗称“六角 恐龙”。 30
山溪鲵
20
极北小鲵
极北小鲵(Hynobius keyserlingii),体长 10-13 cm。犁骨齿 呈“V”字形。昼伏夜出,以昆虫、软体动物、蚯蚓为食。约在 四月中旬产卵于水池内,产卵后的雌雄个体迁到陆地上,营陆 栖生活。卵块呈带状,约30一35天孵出成蝌蚪状幼体,幼体具 3对外鳃,在外鳃前方有一对棒状平衡器。长到4cm时,外鳃渐 消失。极北小鲵的分布甚广,为亚洲东北部寒温带的代表种, 在我国东北地区均有分布,国外见于朝鲜、蒙古和西伯利亚。
第十四章两栖纲共43页文档
三、分类和举例
现存的两栖动物有3个目,5500种左右。
26
1、无足目:两栖类最原始又特化的类群,行穴居生活。 特点:外形似蛇,尾短或无尾,无四肢和带骨;退
化的骨质鳞陷在真皮之内;听觉、视觉退化,眼睛隐 于皮下。 1科:蚓螈科,150种。例:鱼螈
27
28
2、有尾目:蝾螈目
特点:终生水栖,少数变态后离水而栖于湿地;体 圆柱形,尾发达,多数具四肢,有些具侧线。300种。 例:小鲵、大鲵、肥螈,蝾螈等。
瞬膜
19
20
8、生殖发育特点: 生殖器官:
21
发育特点:
多数体外受精,受精卵的发育在水中进行,均有幼体阶 段,发育需变态,不能离开水。
22
9、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冷血动物):
变温:动物代谢水平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弱, 保温散热能力差,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休眠:环境恶化时,动物体通过降低代谢水平进 入麻痹状态,待环境改善时重新活动的现象。是 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2
从水生过渡到陆生面临的问题:
①如何适应陆地的温度变化 ②如何在陆地支撑体重和运动 ③如何呼吸陆地上的氧气 ④如何防止体表水分蒸发及吸水,如何在陆 地繁殖后代 ⑤如何适应陆地险恶的环境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动物进化历程中,从两栖类到哺乳类, 不断地加以解决,且逐步地完善。)
3
第一节 两栖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12
13
开始出现五指型附肢
五趾型附肢:陆生脊椎动物动物四肢较强大,一般具有五趾, 且具有多支点的杆杠运动的关节,不仅整个附肢可以相对躯 体做运动,而且附肢的各部分彼此可做相对的杆杠运动,陆 生脊椎动物的附肢称之为五趾型附肢。
14
肌肉开始分化:轴下肌分化,附肢肌变强大而复杂。
初二生物知识点:两栖纲的分类
初二生物知识点:两栖纲的分类
初二生物知识点:两栖纲的分类
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
对于生物的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知识点的积累,为此,小编准备了这篇初二生物知识点:两栖纲的分类,欢迎浏览!
两栖纲包括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三个目。
全世界有两栖动物约4 200种,我国有将近280种。
1.无足目这是原始的一类,又是营钻穴生活的特化类型。
体呈蠕虫状,无四肢。
鱼螈为本目代表,主要产于亚洲热带地区,近年来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采获。
2.有尾目这是更适合于水中生活的较低等的一目,多数种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一部分种类变态后,离开水到潮湿的陆地上生活。
体长形,有四肢或仅有前肢,尾终生存在。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也有一些种类终生有鳃而缺少肺。
大鲵、蝾螈都属于本目。
3.无尾目这是现代两栖类中较为高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目。
成体无尾,有发达的四肢,后肢强大,适于跳跃或游泳,通常营水陆两栖生活,但生殖时必须回到水中。
我国常见的种类有黑斑蛙、金线蛙、林蛙、雨蛙、树蛙、蟾蜍等。
两栖类的绝大多数是有益动物,它们在消灭害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蛙类的食物中包括危害作物严重的蝼蛄、天牛、。
两栖纲
4.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
两栖类对陆生适应的不完善性:
①肺呼吸尚不足以承担陆上生活所需的气体代谢的需要,必 须以皮肤呼吸和鳃呼吸加以辅助;
②未能解决在陆地生活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问题(皮肤防止蒸 发的抗透水性与两栖类的皮肤呼吸完全对立);
③未能解决在陆地繁殖问题(卵必须在水内受精、幼体在水 中发育、完成变态以后上陆),因而未能彻底地摆脱“水” 的束缚,只能局限在近水的潮湿地区分布或再次入水水栖。
前方 后方
硬骨质的肩胸骨 软骨质的上胸骨
硬骨质的中胸骨 软骨质的剑胸骨
蟾蜍类缺少前方的肩胸骨和上胸骨。
30
肩胸骨 剑胸骨
上胸骨 锁骨 乌喙骨 中胸骨
蛙类胸骨图
31
附肢骨骼
自两栖类开始形成在陆地上支撑动物体重与运动的 器官,即五趾型附肢。
肩带 肩胛骨+乌喙骨+锁骨 带骨
腰带 髂骨+坐骨+耻骨
附肢骨骼
皮肤的透性使两栖类在盐度高的地区(例如海水)生活困难 因而它是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少的、分布狭窄的一个 类群。
11
• 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 特征
• 1、皮肤裸露,表皮 出现轻度角质化;防 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
• 对陆生生活适应不完善性
• 1、表皮仅有1~2层细胞轻微 角质化,皮肤通透性仍强; 怕盐怕干旱
脑:大脑具原脑皮;间脑背面正中具松果体,背侧部具丘 脑(视丘),前下方为下丘脑(视交叉、脑漏斗及脑垂体 等);中脑背部具一对视叶,腹面为大脑脚 ;小脑具菱 形窝 。 脊髓:具有脊椎动物首次出现的腹正中裂 ,具颈膨大和 腰膨大 脑神经:10对; 脊神经:第一对脊神经由寰椎和第二椎骨间的椎间孔穿出, 其分支往前分布到舌肌及部分肩肌,支配舌的运动;前三 对神经形成臂N丛,支配前肢,后四对(7,8,9,10)形 成腰荐N丛(后肢) 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两栖纲
蝾螈科(Salamandridae)
皮肤光滑或有疣瘰,肋沟不明显,指4趾5, 椎体后凹型,具活动眼睑,犁骨齿呈“۸”。
盲螈
肥螈 细痣疣螈
鳗螈科(小科)
腰带:由耻骨、坐
骨、髂骨构成骨盆;三块 骨片相连成髋臼,与后肢 相关节;耻骨位于髋臼腹 面,髂骨与坐骨位于背面; 髂骨与荐椎两侧的横突关 连,这是所有陆生脊椎动 物的共性。
五趾型附肢:包括上臂 (股)、前臂(胫)、腕 (跗)、掌(跖)和指 (趾)。前肢骨:肱骨、桡 骨、尺骨、腕骨、掌骨、指 骨;后肢骨:股骨(1块)、 胫腓骨(合成1块)、跗骨、 跖骨、趾骨。
带骨与肢骨 头骨
3、带骨与肢骨
肩带不附着于 头骨、腰带借荐椎 与脊柱联结。
蛙蟾类的肩带:肩 胛骨,上乌喙骨,乌 喙骨和锁骨组成;具 胸骨。
固胸型:左右上 喙骨极小,左右上喙 骨在腹中线处紧密相 连而不重叠,肩带不 能通过上喙骨左右交 错活动。
弧胸型:上喙软 骨大,左右上喙软骨 彼此重叠,肩带可通 过上喙骨左右交错活 动。
头骨 脊柱
(三)肌肉系统
1. 背部躯干肌为背最长肌,使脊柱向背方弯曲; 2. 腹斜肌: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 3. 腹直肌; 4. 五趾型附 肢的出现,附肢肌得到了发展; 5. 成体时鳃弓和鳃肌转化为 支持喉头、舌的软骨,调节咽喉部和舌活动的肌肉
(四)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咽腔、食道、 胃、十二指肠、小肠、直 肠、泄殖腔。
两栖类分类
古总鳍鱼类 鱼头螈
二、相似于两栖类的特征 1)具五趾型的附肢。 2)具二个枕骨髁。 3)出现耳裂,借以支持陆生动物特 有的鼓膜。 4)前、后关节突、肩带与头骨失去 联系,适应陆栖。 5)鳃退化,肺发达 6)眼向背中移动。
18两栖纲(2)
三、变态发育(胚后发育)
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上有何不同
蝌蚪
①外形 鱼型,具尾 ②运动器官 尾 ③呼吸器官 ④循环 ⑤食性 ⑥侧线器官 鳃 单循环 植食性,消化道长 有
蛙
蛙型,无尾 四足 肺 双循环 动食性,消化道短 无
青蛙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说明了: 两栖类是由鱼类起源;陆生脊椎动物由水生脊椎动物发展而来。 幼态成熟 有些鲵螈类,在性成熟和具有生殖能力时,仍保留着 幼体时期的某些特征的现象。如巴尔干半岛地下水中的洞螈、北 美的泥螈、中国的山溪鲵和滇池蝾螈等。
2.保护有益两栖类动物的措施
(1) 严禁滥捕杀戮; (2) 保护栖息、繁殖场地; (3) 维持产卵场的水源深度; (4) 加强宣传力度。
二、食用
蛙肉鲜美,常作为宴席上的珍馔佳肴。 牛蛙 原产美洲,体型肥硕,重1kg以上,后 肢强健粗壮,鸣声高亢似牛吼而得名。 价值高:食用;制革;加工骨粉和饲料等。 棘胸蛙和中国大鲵等 人工养殖。
第三节
两栖纲分类
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别
无足目 四肢 尾 皮肤 有尾目 无尾目
头骨
椎体 肋骨 胸骨 中耳 眼睑
退化 弱小 发达 有,短小 有,发达 无 裸露;有骨鳞残 裸露 裸露;角质化 余 发达,似爬行类 边缘不完整 边缘完整 双凹型 双凹或后凹 前凹或后凹 有 无或短 无 1块,很不发达 复杂 有 无 无或有 有
二、胚胎发育
1. 受 精 精子头部蛋白酸酶分解和穿透卵外胶质膜。 2. 卵 裂 不等全裂。受精后2~4小时开始卵裂(文昌鱼: 完全卵裂及鱼类:盘裂)。 3. 囊 胚 内具一个充满液体的囊胚腔。 4. 原肠期 外包法。 5. 中胚层及真体腔形成 部分中胚层细胞,移到原肠背 面形成脊索中胚层,发展成棒状脊索;其他细胞则在胚 内背侧和腹面,以后逐步构成体节、脊柱和体腔等。 6. 神经胚:胚胎背面外胚层细胞形成神经管,外覆皮肤, 而其它器官也随之相继分化称神经胚。 7. 蝌蚪:胚体发育出现外鳃、口、尾鳍、心脏跳动和血 液循环,冲破卵胶膜进入水中,独立生活。
第十六章两栖纲
2020/8/16
2020/8/16
2020/8/16
神经和感官
• 脑的五部分分化不高,仍处于同一平面上 ,但已开始出现原脑皮;中脑仍是神经系 统的最高中枢;已具备发育完备的植物性 神经系统。
• 感官的演变:出现中耳,用于传导声波; 出现内鼻孔和犁鼻器;角膜凸出,晶体稍 扁平,适于远视;具有泪腺、瞬膜。侧线 保留或退化。
2020/8/16
2020/8/16
两栖纲的分类
2020/8/16
无 足 目
有
无
尾
尾
目
目
无足目
• 又称蚓螈目或裸蛇目。营地下穴居 生活,四肢和眼退化,无荐椎和胸 骨,房间隔不完全,在两栖类中处 于最原始的地位。
2020/8/16
有尾目
• 体长形,多数具四肢,少数种类仅具 前肢。尾很发达,且终生存在。有些 种类身体两侧具明显的侧线。皮肤裸 露无鳞片,富于皮肤腺。水栖的种类 眼睛小,无活动的眼睑。
• 鳃呼吸:一些成体和所有幼体的呼 吸器官。充分反映了两栖类的低等 状态。
2020/8/16
不完全的双循环
• 由于肺呼吸的出现,循环系统发生了显著 变化,心房内出现完全或不完全房间隔, 心室不分隔,循环路线由单循环演变为不 完全双循环。
• 血液中的多氧血和缺氧血不能完全分开, 氧气供应不充分新陈代谢率低,产热量低 ,又不具备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因而属 于变温动物。
2020/8/16
2020/8/16
2020/8/16
骨骼和肌肉
• 头骨已脱离了肩带的束缚,有了灵活 转动的可能性,数块骨片丢失或愈合 ,使头骨重量减轻,这对陆地上的运 动是必要的。
18--两栖纲
两栖类的外形
二、皮肤
• 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皮肤裸露光滑,皮肤 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皮肤裸露光滑, 腺发达,不具鳞片或外骨骼, 腺发达,不具鳞片或外骨骼,角质化程度 保水能力差,有呼吸功能。 低,保水能力差,有呼吸功能。
皮肤的改造 轻微角质化 真皮厚而致密 多层细胞 • 皮肤衍生物 多细胞腺:粘液腺、 多细胞腺:粘液腺、 毒腺,耳旁腺、 毒腺,耳旁腺、 色素细胞
两栖纲(Amphibia) 第十七章 两栖纲
第一节 主要特征 1.发育有变态 幼体鳃呼吸 有侧线 适应水 发育有变态,幼体鳃呼吸 有侧线,适应水 发育有变态 幼体鳃呼吸,有侧线 成体以肺和皮肤呼吸,以适应陆生 生;成体以肺和皮肤呼吸 以适应陆生。 成体以肺和皮肤呼吸 以适应陆生。 2.皮肤裸露 无被盖 粘液腺体丰富。 皮肤裸露,无被盖 粘液腺体丰富。 皮肤裸露 无被盖,粘液腺体丰富 3.心房有分隔,有不完全的双循环。 心房有分隔,有不完全的双循环。 心房有分隔
• 2、肺呼吸,又称口咽式呼吸。 、肺呼吸,又称口咽式呼吸。 壁囊, 肺是一对结构简单的薄壁囊,内 壁仅有少量的皱褶, 壁仅有少量的皱褶,呼吸表面不 呼吸道极短,肺呼吸不完善。 大,呼吸道极短,肺呼吸不完善。 • 口咽式呼吸:外鼻孔瓣膜张开, 口咽式呼吸:外鼻孔瓣膜张开, 喉门紧闭,口底下降,吸入空气, 喉门紧闭,口底下降,吸入空气, 经内鼻孔到达口内。 经内鼻孔到达口内。接着口底抬 喉门张开,空气进入肺内, 升,喉门张开,空气进入肺内, 由于体壁肌肉周期性地收缩及肺 的弹性回收力, 的弹性回收力,当口咽腔底部下 肺内空气重新被压回口咽腔, 降,肺内空气重新被压回口咽腔, 如此可反复多次。 如此可反复多次。 • 3、口咽腔呼吸:气体只进出于 、口咽腔呼吸: 咽腔, 咽腔,在口咽腔粘膜上进行气体 交换,不进入肺。 交换,不进入肺。
两栖纲(Amphibia
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
进化地位
硬骨鱼中的古总鳍鱼类在泥盆纪晚 期演化而来。四足类中的低等类群,初 步形成由水栖向陆生的转变,基本具备 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但仍不能 完全脱离水环境。
• 水、陆环境的差异
– 水环境和干燥复杂多样的陆地 – 携带氧气的介质的改变(3-9ml
• 感觉器官的完善
– 听觉:除内耳外,出现中耳。鼓膜位于皮肤表 面。
– 视觉:角膜凸出,晶体稍扁平,晶体距角膜较 远,适于远视。具泪腺,下眼睑可活动,以湿润 眼球。
– 嗅觉:出现内鼻孔、犁鼻器。 – 侧线 水生幼体具侧线。
二、保留的原始性状 • 体外受精,幼体水中发育 • 胚胎无羊膜 • 皮肤呼吸 • 变温
胸骨:出现,固胸型、弧胸型
(3)肌肉开始分化
• 分节不明显,无肌膈,部分肌肉保留原始分节 现象
• 轴肌的比例变化 水平生骨隔位置上移,轴上肌比例减少;腹 部的肌肉即轴下肌分化为3层,即腹外斜 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在陆地上保护和 支持内脏。
5 神经系统与感官的发展
• 脑的五部分分化不高,仍处于同一平面上 • 大脑顶部开始出现原脑皮(神经物质) • 中脑仍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 • 已具发育完备的植物性神经系统
鱼石螈
总结
• 两栖类是变温的、具有典型五指(趾)型四肢 的、水陆两栖的脊椎动物,是低等四足类。
• 在由水生向陆生的过程中,两栖类多数以肺作为 呼吸器官,辅以皮肤呼吸,有的终生具鳃;具陆 生动物的脊柱、四肢、肩带、腰带等骨骼结构; 嗅、视、听和脑发达。
• 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繁殖期仍然在水中。
思考题 1.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有哪些完善和
• 最早两栖类化石-鱼石螈发现于3.5亿年前泥盆 纪晚期,是最早能在地面上运动的脊椎动物。 具鱼类和两栖类的特征:头骨被膜原骨覆盖, 有带鳍条的鱼尾和鳃盖骨,体表覆小鳞片;具 有关节的五趾(指)型四肢,头骨与肩带失去 联系等。石炭纪时两栖类发展,总称坚头类, 在三叠纪前绝灭。推测侏罗纪出现的现生两栖 类可能是从坚头类中的迷齿类产生的。
两栖纲
第十八章两栖纲第一节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本节主要是要理解并掌握水陆环境的4点主要差异,登陆面临的6大矛盾,五趾型附肢出现的意义,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
都很好理解,不难,不再具体阐述。
两栖: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兼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
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1)含氧量:水:空气(1:20)(2)水密度:比空气大1000倍(3)水温:变幅小25-30(4)陆地环境多样: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问题:(1)呼吸问题(2)支撑身体的问题(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问题(4)在陆地繁殖的问题(5)维持体温的问题(6)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进化问题适应性特征不完善性1.具五指(趾)型附肢支持力弱,位体侧2.成体为肺呼吸幼体鳃呼吸,皮肤辅助3.皮肤初步角质化角质化不够,怕旱,怕盐4.成体为不完全双循环幼体单循环5.新陈代谢水平低调节能力弱,变温6.体外受精,发育经变态水中繁殖7.神经感官:具中耳,大脑半球分开第二节两栖纲的主要特征本节是本章的重点,要紧紧围绕两栖纲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的“初步”二字来学习和掌握。
(一)外形(P372)教材上将两栖纲动物的体形分为穴居型、水栖型、陆栖型,实际上这种分法基本上与常规的“蚓螈型、鲵螈型、蛙蟾型”相对应。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二)皮肤(P372)1、皮肤的特征:皮肤裸露和富于腺体(粘液腺,毒腺)另外皮肤轻微角质化和皮肤薄,皮肤下有淋巴隙(所以蛙类的皮肤易于剥离)2、补充:几个概念需要理解:(1)褶:皮肤上的线状的隆起。
(2)瘰粒:皮肤上排列不规则、表面较粗糙的颗粒状大隆起。
(3)疣粒:较之瘰粒要小的光滑的颗粒状隆起。
(4)痣粒:更小的隆起。
当然,上述几种粒的大小区别没有一个绝对量化标准,是相对的,带有经验性质的,但这是在分类中经常会用到的描述特征,因此要理解。
3、补充:两栖动物的皮肤颜色随着环境改变而变异很大,所以识别两栖动物不能单靠颜色,这与鸟类是完全不同的(颜色是鸟类分类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第18章两栖纲
( 八 ) 神 经 系 统 与 感 官
大脑半球 嗅叶
中脑视叶
小脑
视束 丘脑下部
脑下垂体
两栖类神经系统特点小结
• 1. 与鱼类相比,大脑顶部有神经细胞,分布零散,只与嗅 觉有关,称原脑皮.
• 2. 小脑小,与运动方式简单相联系.
• 3. 由于出现四肢,脊神经形成臂神经丛和腰荐神经丛.
• 4. 有发达的交感神经干.首次出现了发自脊髓荐部的副 交感神经.
吸气 咽呼吸
入肺 呼气
(六)循环系统
一心房一心室 → 二心房一心室 心房内出现完全或不完全房间隔。 静脉窦和动脉圆锥仍存在。 出现肺循环,与体循环共同构成了不完善的双循环。
心脏
鳃 身体各部分
肺 肺循环
心脏
体循环 身体各部分
单循环
双循环
背面
腹面
- O2
V
体
a
右左 心心 耳耳
心室
+O2
V
肺
a
±O2
1.体形
头 口阔吻尖,吻端一对外鼻孔,有可开闭的瓣膜。
眼 有上、下眼睑,上眼睑厚,下眼睑上方有一折叠的 透明瞬膜,可上移遮盖眼球。鼓膜一对,圆形,位于 眼后方。雄性的咽部或口角有内声囊或外声囊。
躯干短宽,前肢短,四趾,趾间无蹼。后肢长,五趾, 趾间有蹼。
二、两栖类的内部结构
(一)皮肤
1、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1对) (若干)
管
雌性生殖系统:
卵巢 腹腔 输卵管口 输卵管 子宫 泄殖腔 体外
(1对)
(1对) (1对) (1对)
两栖类的个体发生
两栖类发育中有变态现象:
幼体:水生 1)以鳃呼吸 2)具侧线器官 3)无五趾型附肢 4)一心房、一心室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18章 两栖纲
性。
64
蚓螈目(无足 蝾螈目(有尾 蛙形目(无尾
目)
目)
目)
四肢
退化
第 三
尾
有,短小
节 皮肤 裸露;有骨鳞残
余
弱小 有,发达
裸露
发达 无
裸露;角质化
椎体
两 栖
肋骨
纲 胸骨
分
类
中耳
眼睑
双凹型 有 -
无
双凹或后凹 无或短
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1. 比重 2. O2含量 3. 湿度 4. 温度变化 5. 环境
空气 0.001 209.5 ml/L 小,干燥 温差大
复杂
水 1.000 6.5—7.22ml/L 非常大 水温变化小 简单
3
二、动物由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1.支撑身体并完成运动: 鳍型附肢——五趾型附肢
(1)心脏 (外观、剖面)
左心房:接受肺静脉血 心房
右心房:接受静脉窦血
心室 接受左、右心房的血液
2023/4/18
动脉圆锥延伸出2 条动脉干,每条 动脉干内以2个隔 膜分为3支,由内 向外依次为:颈 动脉,体动脉, 肺皮动脉。
42
2023/4/18
两栖类的静脉
43
体、颈动脉
肺皮动脉
组织
体循 上下腔静脉 环
• 代表动物:南方的黑眶蟾蜍,北方的中华大蟾蜍其区别是:前 者头部具黑色骨质嵴
77
78
锄足蟾科
• 特征:弧胸型,上颌有齿,趾短尖细 • 代表动物:宽头角蟾(头上有角)
79
雨蛙科
• 特征:弧胸型,上颌有齿,趾端呈盘状.雄性有单个内声囊, 鸣声响亮.常在雨后鸣叫,故名。
动物学--两栖纲
3)荐椎
荐椎1枚,其横突和肋骨粗大。 荐椎与腰带直接连接,使得后肢获得稳固支持。
4)尾椎
有尾类的尾椎由多个椎骨构成。 无尾类的尾椎出现愈合而形成一棒状的尾杆骨。
3.带骨和肢骨 1)带骨
肩带游离;主要由肩胛骨、乌喙骨、上乌喙骨、锁骨组成。 腰带通过荐椎和脊柱相连;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
蛙蟾型:体形短宽,四肢强健,无尾;水陆兼栖 (如各种蛙类和蟾蜍)。
2、体 部
➢ 两栖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尾和四肢;头与躯
干以颅骨后缘分界,躯干与尾以泄殖腔孔分界。
1)头部的重要构造
头形扁平而略尖; 具有一对内、外鼻孔; 具眼睑和瞬膜; 具鼓膜; 鸣囊(内或外声囊)。
扩大。雌蛙没有声囊。蟾蜍无论雌雄性皆无声囊。
七、循环系统
1、心脏
由静脉窦、二心房、一心室和动脉圆锥(能 搏动)组成
2、不完全的双循环
两栖动物的血液循环为双循环,即血流的全过程包括两条途径:体循环 (多氧血自左心室压出,流到身体各部,经过气体交换后流回右心房) 和肺循环(缺氧血由右心房入右心室,再入肺,并在肺中进行气体交换 后的多氧血又回到左心房。
耳柱骨——两栖类的鼓膜与内耳卵圆窗之间存在的一种骨质棒状构
造,是由胚胎期的舌颌软骨演化形成的,它能将鼓膜所感受的声波 传导至内耳并在内耳中产生听觉,故又名“听骨”。
颌弓和脑颅为自接型联结
▪ 双接型:颌弓自身和脑颅 联结,并通过舌颌骨和脑 颅联结(原始的软骨鱼类)
▪ 舌接型:颌弓通过舌颌骨 和脑颅联结(多数鱼类)
▪ 自接型:颌弓直接和脑颅 联结 (陆栖脊椎动物)
2.脊柱
1)颈椎
颈椎1枚——寰椎。 寰椎的出现使得两栖类的头部有了上下运动的可能。 横突不发达,且无肋骨。
两栖纲ppt课件
2.轴上肌比例减少;轴下肌分化为3层, 以在陆地上保护和支持内脏。
3.出现四肢肌肉。
五、消化系统
1.消化道
口 →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 回肠)→大肠→泄殖腔→泄殖孔
2.消化腺
肝脏、胰脏、唾液腺
六、呼吸系统
1.呼吸器官
(1)鳃呼吸(幼体及水生种类) (2)肺和皮肤呼吸(陆生种类成体) 2.呼吸方式:吞咽式呼吸
返回
肺
肺囊 返回
肺 囊
返回
吞咽式呼吸
返回
心脏外观图
背面观
腹面观
返回 剖面图
心脏剖面图
外观图 返回
心脏剖面图
பைடு நூலகம்返回
循环途径
肺、皮
(肺循环)
肺皮动脉弓
颈动脉弓
心室
体动脉弓
左心房 右心房 静脉窦 躯干、四肢及内脏
头
(体循环)
返回
雄
性
生
殖
系
统
雌性生殖系统
返回
雌 性 生 殖 系 统
雄性生殖系统 返回
椎体大多为前凹或后凹,少数为双凹。
返回
带骨
肩带:不再与头骨相连, 加固。
腰带:形成髋臼,由髂 骨、坐骨、耻骨 组成。与荐椎相 关节以支撑体重。
返回
(肱骨)
五
趾
型
(桡骨)
附
(尺骨)
肢
(腕骨)
(掌骨) (指骨)
返回
两
栖
类
外枕骨
的
颈椎 躯椎
骨
荐椎
骼
尾杆骨
系
统
胫腓骨
指骨 掌骨 腕骨 肱骨 桡尺骨 股骨
两栖纲的变态名词解释
两栖纲的变态名词解释在动物分类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许多陌生的术语和概念。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且不容忽视的是“两栖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讨论两栖纲的含义和特征,以及它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首先,我们来探索什么是两栖纲。
两栖纲是指一类动物,它们具备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的能力。
这些动物在种类和形态上各不相同,但都具备某些共同的特征。
举个例子,青蛙是两栖纲动物中比较典型的代表。
它们的身体构造适应了水生和陆生生活。
其他常见的两栖纲动物还包括蟾蜍、蜥蜴、鳄鱼等。
那么,这些动物之所以被归类为两栖纲,是因为它们的特征和行为有何共同之处呢?首先,两栖纲动物通常有两种生活方式:水生和陆生。
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
从生理结构上来看,许多两栖纲动物具有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例如具有扁平的身体和趾间有蹼。
同时,它们也具备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如四肢结构和肺呼吸系统。
除了生活方式和生理特征之外,两栖纲动物还表现出独特的繁殖行为。
大多数两栖纲动物在繁殖过程中会选择水生环境,因为水中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和更适宜的条件。
例如,青蛙会选择在水中产卵,并孵化成蝌蚪。
在蝌蚪发育成青蛙之前,它们就已经适应了水生生活。
这种独特的繁殖行为使得两栖纲动物在不同环境中都能成功繁衍后代。
那么,为什么两栖纲动物选择同时适应水生和陆生生活,而不像其他动物一样专门适应其中一种环境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两栖纲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和适应性。
在漫长的时间里,两栖纲动物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水中,但随着地球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它们逐渐发展出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繁殖机会。
这种适应性的变化使得两栖纲动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后代,提高了它们的生存竞争力。
总结起来,两栖纲是一类能够适应水生和陆生环境的动物。
它们的特征和行为使得它们在动物界中独树一帜。
两栖纲动物的存在和适应性变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动物世界的更深入了解,也启发我们对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动态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循环 → 不完全双循环 左心房接受从肺 静脉返回的多氧血, 静脉返回的多氧血, 右心房接受从体静 脉返回的缺氧血以 及皮静脉返回的多 氧血, 氧血,最后均进入 心室。 心室。
四、 骨骼系统
1. 五趾型附肢:肱骨(股骨)、桡骨(胫骨)、尺骨(腓 五趾型附肢:肱骨(股骨)、桡骨(胫骨)、尺骨( )、桡骨 )、尺骨 )、腕骨 跗骨)、掌骨(跖骨)、指骨(趾骨)。 腕骨( )、掌骨 )、指骨 骨)、腕骨(跗骨)、掌骨(跖骨)、指骨(趾骨)。
六、其它特征
消化系统 食道→胃 小 口→咽→食道 胃→小 咽 食道 大肠→泄殖腔 肠→大肠 泄殖腔 泄 大肠 泄殖腔→泄 殖孔 消化腺:肝脏、 消化腺:肝脏、胰脏 生殖系统 排泄系统 淋巴系统
第三节 分类概述 –无足类是小型热带无四肢的类群,身体细长, 无足类是小型热带无四肢的类群, 无足类是小型热带无四肢的类群 身体细长, 适于穴居生活。 适于穴居生活。 –有尾类具尾,并具有几乎等长的四肢。 有尾类具尾, 有尾类具尾 并具有几乎等长的四肢。 –无尾类是现代两栖类中最大的类群,无尾,身 无尾类是现代两栖类中最大的类群, 无尾类是现代两栖类中最大的类群 无尾, 体粗短,后肢发达,特化为适合于跳跃运动。 体粗短,后肢发达,特化为适合于跳跃运动。 大多数两栖类在其生活史中具变态。
• 最早两栖类化石-鱼石螈发现于3.5亿年前泥盆 最早两栖类化石-鱼石螈发现于 亿年前泥盆 纪晚期,是最早能在地面上运动的脊椎动物。 纪晚期,是最早能在地面上运动的脊椎动物。 具鱼类和两栖类的特征:头骨被膜原骨覆盖, 具鱼类和两栖类的特征:头骨被膜原骨覆盖, 有带鳍条的鱼尾和鳃盖骨,体表覆小鳞片; 有带鳍条的鱼尾和鳃盖骨,体表覆小鳞片;具 有关节的五趾( 型四肢, 有关节的五趾(指)型四肢,头骨与肩带失去 联系等。石炭纪时两栖类发展,总称坚头类, 联系等。石炭纪时两栖类发展,总称坚头类, 在三叠纪前绝灭。 在三叠纪前绝灭。推测侏罗纪出现的现生两栖 类可能是从坚头类中的迷齿类产生的。 类可能是从坚头类中的迷齿类产生的。
五、 神经系统与感官的发展
• 脑的五部分分化不高,仍处于同一平面上 脑的五部分分化不高, • 大脑顶部开始出现原脑皮(神经物质) 大脑顶部开始出现原脑皮(神经物质) • 中脑仍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 • 已具发育完备的植物性神经系统
• 感觉器官的完善
– 听觉:除内耳外,出现中耳。鼓膜位于皮肤表面。 听觉:除内耳外,出现中耳。鼓膜位于皮肤表面。 – 视觉:角膜凸出,晶体稍扁平,晶体距角膜较远, 视觉:角膜凸出,晶体稍扁平,晶体距角膜较远, 适于远视。具泪腺,下眼睑可活动,以湿润眼球。 适于远视。具泪腺,下眼睑可活动,以湿润眼球。 – 嗅觉:出现内鼻孔、锄鼻器。 嗅觉:出现内鼻孔、锄鼻器。 – 侧线 水生幼体具侧线。 水生幼体具侧线。
两栖纲(Amphibia) 第十七章 两栖纲 第一节 主要特征 1.发育有变态 幼体鳃呼吸 有侧线 适 发育有变态,幼体鳃呼吸 有侧线,适 发育有变态 幼体鳃呼吸,有侧线 应水生;成体以肺和皮肤呼吸 成体以肺和皮肤呼吸,以适应 应水生 成体以肺和皮肤呼吸 以适应 陆生. 陆生 2.皮肤裸露 无被盖 粘液腺体丰富 皮肤裸露,无被盖 粘液腺体丰富. 皮肤裸露 无被盖,粘液腺体丰富 3.心房有分隔,有不完全的双循环。 心房有分隔,有不完全的双循环。 心房有分隔
思 考 题 1. 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有哪些完善和 不完善之处? 不完善之处? 2.蛙的皮肤是如何适应水、陆两栖生活? 蛙的皮肤是如何适应水、陆两栖生活? 3.描述蛙的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特点。 描述蛙的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特点。 4.简述四足类的系统发育。 简述四足类的系统发育。 叙述两栖类的主要类群、 5. 叙述两栖类的主要类群 、 代表动物和主 要特点。 要特点。
二、 皮肤的改造
• 轻微角质化 • 真皮厚而致密 • 多层细胞(1-2层) 多层细胞( 层
• 皮肤衍生物 多细胞腺:粘液腺、毒腺, 多细胞腺:粘液腺、毒腺, 色素细胞 大量淋巴间隙和皮下血管
三、 不完全的双循环
• 一心房一心室 → 二心房一心室 • 心房内出现完全或不完全房间隔 • 静脉窦和动脉圆锥仍存在 • 出现肺循环
鱼 鳍 — 单支点 五趾型 — 多支点 四肢骨中有愈合现象( 四肢骨中有愈合现象(如桡骨和尺骨愈合为桡尺骨 等)
2. 骨骼加固、分化 骨骼加固、 脊柱—颈椎 躯椎、荐椎、 颈椎、 脊柱 颈椎、躯椎、荐椎、尾椎 • 颈椎:一块,枕髁一对 颈椎:一块, • 躯椎:单凹型 躯椎: 椎体具前、 椎体具前、后关节突 • 荐椎:一块,与腰带髂骨连接 荐椎:一块, • 尾椎:愈合形成棒状的尾杆骨 尾椎:
第四节 两栖类的起源和进化 被认为是具有内鼻孔和肉状鳍的总鳍 鱼类的后代。 鱼类的后代 。 在晚泥盆纪时期气候潮湿 温暖, 大量植物生长 , 落叶和残枝腐烂 , 温暖 , 大量植物生长, 落叶和残枝腐烂, 使水中缺氧。 使水中缺氧 。 促使淡水中具有内鼻孔和 肉质偶鳍的古总鳍鱼类在水塘间爬行, 肉质偶鳍的古总鳍鱼类在水塘间爬行 , 鳃演变成肺,偶鳍演变成四足。 鳃演变成肺,偶鳍演变成四足。
由于水、陆环境的巨大反差, 由于水、陆环境的巨大反差,两栖类 的几乎每一个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都得 到了深刻的演变,以初步适应陆地生活, 到了深刻的演变,以初步适应陆地生活, 既有一些典型的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 既有一些典型的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 又保留了水生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 又保留了水生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
鱼石螈
总
结
• 两栖类是变温的、具有典型五指(趾)型四肢的、 两栖类是变温的、具有典型五指( 型四肢的、 水陆两栖的脊椎动物,是低等四足类。 水陆两栖的脊椎动物,是低等四足类。 • 在由水生向陆生的过程中,两栖类多数以肺作为 在由水生向陆生的过程中, 呼吸器官,辅以皮肤呼吸,有的终生具鳃;具陆 呼吸器官,辅以皮肤呼吸,有的终生具鳃; 生动物的脊柱、四肢、肩带、腰带等骨骼结构; 生动物的脊柱、四肢、肩带、腰带等骨骼结构; 嗅、视、听和脑发达。 听和脑发达。 • 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繁殖期仍然在水中。 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繁合 肩带: 肩带: 不再与头骨愈合 肩带加固,由乌喙骨、 肩带加固,由乌喙骨、 肩胛骨、 上乌喙骨、 肩胛骨、 上乌喙骨、 锁骨组成 腰带: 形成髋臼, 腰带: 形成髋臼,与股骨形成 髋关节由髂骨、坐骨、 髋关节由髂骨、坐骨、 耻骨组成与荐椎相关节 以支撑体重。 以支撑体重。 胸骨:出现,固胸型、 胸骨:出现,固胸型、弧胸型
• 总鳍鱼上陆面临严峻的陆生环境: 总鳍鱼上陆面临严峻的陆生环境:
支撑体重、 支撑体重、陆上运动 在空气中呼吸 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在陆地上繁殖 维持一定的体内温度 与之适应的感官、 与之适应的感官、神经系统
第二节机体结构概述
一、 多样性的呼吸途径 • 鳃呼吸 • 皮肤呼吸 • 口咽呼吸 • 肺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