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全面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全面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编写:若飞审定:康源 2009.12.17【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____,号________,眉州眉山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卒后追谥____。

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__________之一。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____”,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文同(1018~1079),字____,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

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人。

文同以善画竹著称。

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

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湖州竹派”。

“________”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筼筜()蜩腹蛇蚹()剑拔十寻()相蹑()荟萃()寒梢()缣素()兔起鹘落()亲厚无间()箨龙()偃竹()笔砚()烧笋()轮扁斫轮()遗之千金()畴昔()曝晒()喷饭()二、再读课文,通译全文,在此基础上完成梳理文言知识(一)解释文中所含的成语的含义:1、兔起鹘落:2、稍纵即逝:3、庖丁解牛:4、胸有成竹:(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1、与可没与陈州:2、少纵即逝矣:3、而节叶具焉:(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字并作解释:1、初不自贵重古:今:2、月落庭空影许长古:今:3、废卷而哭失声古:今:4、吾将以为袜古:今:5、发函得诗古:今:6、而读书者与之古:今:7、以书遗余曰古:今:(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并作解释: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2、余因而实之:3、与可厌之:4、初不自贵重:(五)指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案(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案(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诸”“与”“语”“畴昔”等实、虚词,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文意;通过阅读人物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2.过程和方法:讨论本文的结构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3.情感与态度: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二、导读1.了解作者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人。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神似。

著有《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解题文与可(1018~1079),是轼的表兄,比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洋县)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今),赴任途中死于州(今诸城)。

元丰二年三月,轼任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3.背景据有关史料说,文与可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含答案).doc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含答案).doc

科目语文年级二年级备课人高二语文备课组第1课时文与可画赏警谷偃竹记苏轼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文章的文言基础知识并翻译。

2、梳理文章结构,把握各层大意。

3、运用“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鉴赏方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

学习重点1、梳理文章结构,把握各层大意。

2、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和文章主旨的理解。

学习难点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和文章主旨的理解。

任务驱动文章的主人公文与可是一位画家,请问他是什么样的人?知识链接1、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 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

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2、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簧警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高二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高二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高二语文导学案第五单元第四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第1一3课时时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美文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情感与态度目标: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重、难点目标: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导学提纲: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酒醉竹林,其意也融融。

几枝劲竹,势冲霄汉,傲立风霜,似恬隐君子、逍遥书生。

一丛竹,婀娜多姿,清丽映日,也像风雨丽人、江南才女。

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风雨沧桑,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有对联:“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竹也被画家画得生气勃勃。

柯九思就有《题文与可画竹》:“跫然何处见生气?仿佛空庭月落时。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解题:《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与可(1018-1079),即文同,北宋画家,字与可,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

与苏轼为表兄弟。

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

筼筜谷,山谷名,在洋州(今陕西洋县)西北,盛产一种叫“筼筜”(筼筜: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的竹子。

偃竹:仰斜的竹子。

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后改知徐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

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了文与可在洋州时赠给他的“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乃写成了这一篇情深意切,凄恻动人的优秀散文。

巩固提升:初步感知,把握主旨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散文(杂文)。

2、听录音诵读,并概括每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

第二段:叙述作者与文与可交往中的趣事。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古代散文(选修)导学案编制人___宋红艳____审核人__张碧叶_____ 编号_______ 使用时间班级姓名________ 小组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掌握“诸”“与”“语”“畴昔”等实、虚词,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文意。

;2.通过阅读人物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1.讨论本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

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使用说明】1.先熟读课文,把重点注释写到课文中,再研读完成导学案。

牢记:不精读课文,不做导学案。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认真书写,规范作答,独立完成,按时上交。

【学习过程】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诵读课文,用黑色笔将重点词语的解释标注在文章中,并借助翻译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用红色笔勾画疑难,标注在相应位置,准备小组讨论。

预习案——再读文本·深入预习Ⅰ文本辅读1.关于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资料链接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用1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用1
二、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的音
与可以书遗(wèi)余近语(yù)士大夫萃(cuì)
寒梢(shāo)笔砚(yàn)斤斧何曾赦箨(tuó)龙畴(chòu)昔曝(pù)书画
三、朗读课文并思考
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把你在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小组讨论。
任务二合作探究
一、研习第一段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章节
古代诗歌散文赏析
课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总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
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学习

难点
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定语后置)
、足相蹑于其门(状语后置)
、世岂有万尺竹哉?:岂……哉?:哪里……呢?
3、思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旨在通过学习这篇文学名篇,使学生掌握对古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魅力。

本篇文章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文言文《筼筜谷偃竹记》,掌握古文阅读方法,理解文章的鲜明特点和价值,并能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情节。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和文学名篇,感受和探究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通过简单的问答,让学生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有些了解,引导学生了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典故,并与文章的主题联系起来,提出“微观中见宏观,细节决定成败”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背后的含义。

2. 阅读理解阶段将文章分段,依次讲解每一段的意义和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古文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语句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感知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特色和价值,并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明确文章的主旨和基本情节。

3. 展示画作阶段将文章中所述的景色与古代画作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并通过欣赏优秀的山水画作,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独特韵味。

同时,通过观察画作,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画家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4. 总结点评阶段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让学生对文章和画作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其中包括: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检测学生对文章和画作的理解程度,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及对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成果进行评估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

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教师版)一、课前导学(一)达标要求:1、基本目标:⑴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⑵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2、发展目标:⑴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⑵讨论本文记人散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重点难点:⑴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⑵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二)课前预习,完成以下问题:1、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请结合本文,查资料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成语“胸有成竹”现在的含义。

参考答案:据有关史料说,文与可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可见,胸有成竹是与可穷尽毕生总结出来的绘画理论。

2、解释加点词语⑴为《墨竹赋》以遗.与可⑵投诸.地而骂⑶以为口实..⑷而读书者与.之⑸余因而实.之⑹月落庭空影许.长⑺近语.士大夫⑻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⑼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3、找出并解释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通假字:⑴与可没与陈州⑵少纵即逝矣古今异义:⑴初不自贵重⑵月落庭空影许长⑶废卷而哭失声⑷吾将以为袜⑸发函得诗⑹而读书者与之⑺以书遗余曰4、指出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⑴吾将买田而归老焉⑵余因而实之⑶与可厌之⑷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⑸初不自贵重5、解释下列虚词⑴为①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②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③余为徐州④而予以为有道者⑤吾将以为袜⑵乃①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②乃见其所欲画者⑶其①乃见其所欲画者②岂独得其意③而予亦悔其随之④以追其所见⑤其所以然⑥岂独得其意⑷然①自视了然②予不能然也③然二百五十匹绢⑸以①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②与可以书遗予曰③吾将以为袜⑹之①竹之始生②一寸之萌耳③生而有之也④临事忽丧之⑤士大夫传之⑥而读书者与之6、判断下列文言句式⑴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2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2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时为第二课时,朗读第二段,思考在苏文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

2.掌握文言句式特征;过程与方法1.搜集材料,了解文章背景,了解文与可的生平经历2.分组讨论,归纳总结文章的重点字、词、句3.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分析把握人物形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重点、难点】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重点)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难点)预习案一、知识链接:一词多义为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3.余为徐州4.而予以为有道者5.吾将以为袜乃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却2.乃见其所欲画者才其1.乃见其所欲:代词,代“画家”2.以追其所见:代词,代“画家”3.其所以然:代词,代“提到的事情”4.岂独得其意:代词,代“文与可”然1.自视了然:……的样子2.予不能然也:这样3.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以1.以追其所见:来,从而知人论世初读课文2.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把,表对象3.与可以书遗予曰:把4.吾将以为袜:把……当作之1.竹之始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一寸之萌耳:结构助词“的”3.生而有之也:代词,指代节叶4.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5.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代与可之言6.而读书者与之:代词,指代轮扁讲的道理【我的疑问】探究案【合作探究·研读剖析】一、导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形成一股竹的文化氛围,竹---更以其虚心挺直、高风亮节的特性,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虚怀若谷、发奋进取崇高气节的象征。

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同学们知道“岁寒三友”是指什么吗?“四君子”呢?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四君子”是梅、兰、竹、菊的合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二) 2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二)  2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时为第二课时,朗读第二段,思考在苏文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

2.掌握文言句式特征;过程与方法1.搜集材料,了解文章背景,了解文与可的生平经历2.分组讨论,归纳总结文章的重点字、词、句3.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分析把握人物形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重点、难点】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重点)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难点)预习案一、知识链接:一词多义为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3.余为徐州4.而予以为有道者5.吾将以为袜乃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2.乃见其所欲画者其1.乃见其所欲:2.以追其所见:3.其所以然:4.岂独得其意:然1.自视了然:2.予不能然也:知人论世初读课文3.然二百五十匹绢:以1.以追其所见:2.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3.与可以书遗予曰:4.吾将以为袜:之1.竹之始生:2.一寸之萌耳:3.生而有之也:4.临事忽丧之:5.士大夫传之:6.而读书者与之:【我的疑问】探究案【合作探究·研读剖析】一、导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形成一股竹的文化氛围,竹---更以其虚心挺直、高风亮节的特性,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虚怀若谷、发奋进取崇高气节的象征。

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同学们知道“岁寒三友”是指什么吗?“四君子”呢?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四君子”是梅、兰、竹、菊的合称。

所谓君子,是对人的美称,比喻人格高尚,学识高深,举止文雅。

文人画家寄寓感情,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予以人格化。

)二、朗读第二段思考在苏文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探究指导】注意探究总结方法规律。

2020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学生用)【精选】.doc

2020春长沙市一中高二寒假自主学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学生用)【精选】.doc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____,号________,眉州眉山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卒后追谥____。

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__________之一。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____”,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文同(1018~1079),字____,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

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人。

文同以善画竹著称。

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

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湖州竹派”。

“________”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筼.筜()蜩腹蛇蚹.()剑拔十寻.()相蹑.()荟萃..()寒梢.()缣.素()兔起鹘.落()亲厚无间.()箨.龙()偃.竹()笔砚.()烧笋.()轮扁斫.轮()遗.之千金()畴.昔()曝.晒()喷.饭()二、再读课文,通译全文,在此基础上完成梳理文言知识。

(一)解释文中所含的成语的含义:1、兔起鹘落:2、稍纵即逝:3、庖丁解牛:4、胸有成竹:(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1、与可没与陈州:2、少纵即逝矣:3、而节叶具焉:(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字并作解释:1、初不自贵重古:今:2、月落庭空影许长古:今:3、废卷而哭失声古:今:4、吾将以为袜古:今:5、发函得诗古:今:6、而读书者与之古:今:7、以书遗余曰古:今:(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并作解释: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2、余因而实.之:3、与可厌.之:4、初不自贵重.:5、自蜩腹蛇蚹..十寻者:....以至于剑拔(五)指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案(两课时)【知识链接】1、文与可(1018~1079),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

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

著名画家、诗人。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

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未到任而卒。

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享年61岁。

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2、东坡居士曾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3、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一、导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畴.昔()缣.素()笔砚.()飞鹘.()以书遗.余()蹑.足()寒梢.()斫.轮()筼筜..()箨.龙()2、文言知识归纳整理:(一)重点掌握词语1、振笔直遂..2、苏子辩.矣3、袜材当萃.于子矣4、持缣素..而请者5、予在湖州曝.书画6、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二)词类活用现象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2、余因而实.之3、初不自贵重....以至于剑拔..十寻者..4、自蜩腹蛇蚹(三)文言句式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最新整理高二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二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高二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学设想:这篇文章篇幅比较长,除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外,学生理解其内容也有一定难度,尤其是第一段的绘画理论。

鉴于绘画理论并非语文课探究的主体,所以从简处理。

这节课采用了以小组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旨在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发挥其各自的知识特长,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启迪智慧,以便使学生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探究人物个性,把握文章情感,体会文章散而不乱、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目标:1.掌握“蹑、遗、妄、实、少、斫、与”等重点实词和“诸、然、所以”等虚词以及特殊句式。

2.了解文与可的为人以及他与苏轼之间深厚情感。

3.感受文章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二师生合作,研读文章第三段1.学生齐读第三段。

2.师生共同疏通句意。

强调“没、曝、废、载、畴昔、见”等重点实词的释义。

3.品味苏轼和文与可的情感。

苏轼与文与可感情如何?(亲厚)三小组合作,研读文章第二段1.请学生读第二段。

2.小组合作,研读第二段。

(1)疏通字词,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式。

特殊句式:①初不自贵重②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重点字词:蹑、诸、以为、口实、遗、拟、妄、实、寻、许、辩、发(2)合作探究本段写了苏轼与文与可交往的几件事,每件事所反映的文与可的特点及其与苏轼关系。

三件事。

第一件:文与可“淡泊”“率性”“狂放”“洒脱”,两人是关系很好的朋友。

第二件:文与可“温和”“厚道”“风趣”,两人不是一般朋友,而是亲密的挚友。

第三件:文与可是个清廉的太守,两人是心有灵犀的知己。

(3)探究第二段与第三段的关系。

明确:欢乐之事和苏轼最后的失声痛哭进行对比,以乐衬哀,倍增其哀。

3.小结本段内容。

四研读第一段1.学生齐读。

2.小组合作,疏通句意。

特殊句式:庖丁,解牛者也重点字词:蜩腹蛇蚹、乃、熟、振、少、所以、然、平居、斫、与、斯3.师生合作,研读第一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勃利七中高二语文导学案第五单元第四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第1一3课时时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美文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情感与态度目标: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重、难点目标: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导学提纲: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酒醉竹林,其意也融融。

几枝劲竹,势冲霄汉,傲立风霜,似恬隐君子、逍遥书生。

一丛竹,婀娜多姿,清丽映日,也像风雨丽人、江南才女。

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风雨沧桑,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有对联:“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竹也被画家画得生气勃勃。

柯九思就有《题文与可画竹》:“跫然何处见生气?仿佛空庭月落时。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解题:《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与可(1018-1079),即文同,北宋画家,字与可,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

与苏轼为表兄弟。

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

筼筜谷,山谷名,在洋州(今陕西洋县)西北,盛产一种叫“筼筜”(筼筜: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的竹子。

偃竹:仰斜的竹子。

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后改知徐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

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了文与可在洋州时赠给他的“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乃写成了这一篇情深意切,凄恻动人的优秀散文。

巩固提升:初步感知,把握主旨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散文(杂文)。

2、听录音诵读,并概括每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

第二段:叙述作者与文与可交往中的趣事。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生版导学案第一部分:导言对于喜欢文学和绘画的同学们来说,《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应该是大家熟知的一部作品。

本文主要在于介绍这部作品的一些背景知识和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希望能够使大家对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部分:学习目标和任务本文将分为两部分进行分析,即主要内容和分析结论。

在学习本文之前,同学们需要达到以下目标:•了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作者以及背景知识;•掌握文学和绘画在这部作品中的地位;•熟悉文中所述的筼筜谷偃竹的景物和特点,以及对于此文的感受和体会。

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分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羲之创作的一篇散文,以赞美筼筜谷偃竹为主题。

在这篇文章中,王羲之借助清新自然的栖息地筼筜谷偃竹来表达自己对于宁静、和谐、优美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自己的人生哲学。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是一篇自然的描写,描写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使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淡然的自然之美。

王羲之抒发自己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追求,体现了文学家追求自然之美、宇宙之美、艺术之美的思想。

同时,这也意味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追求良好的品德和自然之美,从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生。

从绘画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反映了王羲之对于绘画的认识,即“画不必真,意在妙”。

通过抒发自己对于艺术和自然之美的思索和创造,王羲之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王羲之通过笔墨的妙笔,再现了筼筜谷偃竹的山清水秀景致,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同时,王羲之强调了艺术的表现性和象征性,显示出艺术创造的独立性和生命力。

第四部分:分析结论根据上述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描写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共生关系,反映了文学和绘画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这篇文章是王羲之表达对于自然之美、宇宙之美、艺术之美的崇高追求,也是捕捉和展示抽象、理想美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篇文章的阐述为我们走近自然、把握生命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启示我们要尊重大自然的优美,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最新版备课讲稿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最新版备课讲稿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人教课标版最新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编写:若飞审定:康源【学习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知识积累】苏轼(—)字,号,眉州眉山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卒后追谥。

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之一。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文同(~),字,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

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人。

文同以善画竹著称。

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

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湖州竹派”。

“”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筼筜()蜩腹蛇蚹()剑拔十寻()相蹑()荟萃()寒梢()缣素()兔起鹘落()亲厚无间()箨龙()偃竹()笔砚()烧笋()轮扁斫轮()遗之千金()畴昔()曝晒()喷饭()二、再读课文,通译全文,在此基础上完成梳理文言知识(一)解释文中所含的成语的含义:、兔起鹘落:、稍纵即逝:、庖丁解牛:、胸有成竹:(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与可没与陈州:、少纵即逝矣:、而节叶具焉:(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字并作解释:、初不自贵重古:今:、月落庭空影许长古:今:、废卷而哭失声古:今:、吾将以为袜古:今:、发函得诗古:今:、而读书者与之古:今:、以书遗余曰古:今:(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并作解释:、吾将买田而归老焉:、余因而实之:、与可厌之:、初不自贵重:(五)指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共3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筼筜谷偃竹记》是唐代文学家元稹所写的一篇文章,描写了筼筜谷中的偃竹景致,其文字生动形象,颇具艺术价值。

而后人在欣赏元稹的文学作品时,除了欣赏文章的文字之外,也可以通过绘画来更好地感受偃竹的美景。

因此本篇教案将以《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主题,结合具体教案内容,探讨如何通过绘画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美。

一、教学目标1.了解《筼筜谷偃竹记》由来及其文学价值;2.通过研读文章,掌握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3.通过绘画表现偃竹的美,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4.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5.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过程1.了解《筼筜谷偃竹记》由来及其文学价值通过简单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该篇文章的由来、作者等基本信息,重点讲述作者形象地描写了筼筜谷中的偃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让学生对该篇文章感到兴趣和想探索的好奇心。

2.通过研读文章,掌握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针对该篇文章的阅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和细节,了解文章运用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理解作者的文学创作思想。

3.通过绘画表现偃竹的美,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展示筼筜谷中偃竹的美景中,绘画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工具,比如画笔等,准确地表达出偃竹的美。

先请学生走进自然中,在校园或公园等人文环境中拥抱大自然。

学生可以感受到存于自己和文学作品的共鸣,从而利用自己的感知、感觉和体验来创作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偃竹图。

比较学生之间的作品,并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和总结,从而更好地理解筼筜谷中偃竹的美。

4.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绘画表达,可以让学生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在美学绘画领域中推进自己的思维和探索发掘。

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则可以建立起对于文学作品的敏感,以及对于美学和文学理解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学习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二、知识链接:、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神宗熙宁八年出任洋州知州。

元丰二年正月改知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三、课前预习:(一)重点掌握词语、为《墨竹赋》以遗与可2、投诸地而骂3、以为口实4、而读书者与之5、余因而实之6、月落庭空影许长7、近语士大夫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二)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与可没与陈州2、少纵即逝矣古今异义:、初不自贵重2、月落庭空影许长3、废卷而哭失声4、吾将以为袜5、发函得诗6、而读书者与之7、以书遗余曰(三)词类活用现象、吾将买田而归老焉2、余因而实之3、与可厌之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5、初不自贵重(四)虚词为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3、余为徐州4、而予以为有道者5、吾将以为袜乃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2、乃见其所欲画者其1、乃见其所欲画者2、岂独得其意3、而予亦悔其随之4、以追其所见5、其所以然6、岂独得其意然1、自视了然2、予不能然也3、然二百五十匹绢以1、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2、与可以书遗予曰3、吾将以为袜之1、竹之始生2、一寸之萌耳3、生而有之也4、临事忽丧之5、士大夫传之6、而读书者与之(五)文言句式、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3、足相蹑于其门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6、吾将以为袜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8、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0、轮扁,斫轮者也1、岂复有竹乎:2、世岂有万尺竹哉?四、课堂演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袜材当萃于子矣萃:聚集。

B.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略:简略,与“详”相对。

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妄:荒谬。

D.苏子辩则辩矣辩:有口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B.①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②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c.①与可无以答,则曰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D.①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②窥父不在,窃发盆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体现艺术创作思想的一组是()①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②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③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④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⑤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⑥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A.①②⑤B.③④⑥c.③⑤⑥D.①②④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先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的体会和主张;再借子由的话进一步赞赏文与可的绘画技巧,指出意与道的密切联系;然后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最后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B.本文通过记述文与可将求画者的缣素视为袜材,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以及与作者亲厚无间的情谊。

c.“画竹”是本文的线索,本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的规律,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D.作者与子由皆从文与可学画竹,但子由得到了他的意,作者意与法兼得。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3分)译文:②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3分)译文:③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2分)译文:五、课堂检测:.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捕蜩(zhōu)稍(shāo)纵则逝偃(yǎn)竹B.砍斫(zhuó)庖(þáo)丁解牛赦(shè)免c.沦丧(sàng)兔起鹘(gǔ)落蹑(niè)足D.缣(jiān)素亲密无间(jiàn)曝(bào)晒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事前充分准备,事发才能胸有成竹,不会慌乱。

B.画竹高手文与可是兔起鹘落,转眼间就把一幅翠竹图呈现给大家。

c.他无意间看到一个扒手得心应手的将乘客的钱包偷了去,惊的嘴张了老大,却未敢出声。

D.我们这位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3.与例句中“寻”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B.寻之无所得c.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D.(马)蹄间三寻4.与例句中“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A.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B.沛公然其计,从之c.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器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5.与例句中“诸”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A.(诸葛)亮亲率诸军攻祁山B.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投诸渤海之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③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有车过腹痛之语。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6.下列句中“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与可以书遗余B.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c.齐桓公饭酒醉,遗其冠D.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B.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c.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D.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段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第二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B.选文通过记述文与可与作者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

c.苏轼详写了自己和文与可的诗画交往,尤其对于当时二人开玩笑的诗句记述的完整有趣,表明了对朋友文与可的怀念。

D.选文第二段在叙写写作情景的同时,含蓄的表达了和文与可有着深厚的情谊。

9.下列对选文写作手法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B.本文语言平实自然,极富生活色彩,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实感。

c.选文第一段记述文与可“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是为了与下文苏轼“废卷而哭失声”形成映衬,这是以喜写悲﹑以乐衬哀的写法。

D.选文第二段借用曹操和桥玄的典故,侧面衬托了自己和文与可情谊的深厚。

0.翻译文段: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

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

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节选《庄子•天道•轮扁斫轮》)参考答案.B(大概,大致)2.B(B项“蹑”①“踩”,②“跟踪,追随”;A项“与”都是“赞同,同意”的意思;c项“无以”都是“没有用来”的意思;D项“发”都是“打开”的意思)3.A(①是“胸有成竹”;②是“心手相应”;⑤是“尺幅千里”)4.D5.①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

②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作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③而我的也记载了与可以往跟我戏笑的话,以见与可跟我这样亲密无间啊。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基础训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1.B2.c3.D4.A5.D6.c7.c8.D(是直抒胸臆)9.A(没有议论,原文第一段主要用的是议论)10.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

”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

”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

”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

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

(我做得)不宽不紧,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但其中自有度数分寸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