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胡萝卜的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胡萝卜的栽培技术
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选地整地
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

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块。

马铃薯对连作反应很敏感,生产上一定要避免连作。

如果一块地上连续种植马铃薯,不但引起病害严重,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养分失调,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使马铃薯生长不良,植株矮小,产量低,品质差。

马铃薯与玉米、小麦等植物轮作增产效果较好。

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

因此,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

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耕细耙,然后作畦。

畦的宽窄和高低要视地势、土壤水分而定。

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宽畦,地势低,排水不良的则要作窄畦或高畦。

三、施足基肥
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

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马铃薯的基肥要占总用肥量的3/5或2/3。

基肥以腐熟的堆厩肥和人畜粪等有肥机为主,配合磷、钾肥。

一般亩施有肥机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

基肥应结合作畦或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结薯层。

播种时,每亩用腐熟的人畜粪尿20-30担,或氮素化肥5-8公斤作种肥,使出苗迅速而整齐,促苗健壮生长。

四、种薯处理
(一)精选种薯
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选择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1-2两大小适中的健康种薯作种。

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

(二)切块与小整薯作种
种薯切块种植,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

但切块时,易通过切刀传病,引起烂种、缺苗或增加田间发病率,加快品种退化。

切块过大,用种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为宜。

切块时要纵切,使每一个切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

切块时要剔除病薯,切块的用具要严格消毒,以防传病。

小整薯作种,可避免切刀传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强,播后出苗早而整齐,每穴芽数、主茎数及块茎数增多。

因而采用25克左右健壮小薯作种,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

但小薯一般生长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长,而且后期常有早衰现象。

栽培上需要掌握适当的密度、作好催芽处理,增施钾肥,并配合相应的氮磷肥,才能发挥小薯作种的生产潜力。

(三)催芽
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

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

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

催芽方法:将种薯与沙分层相间放置,厚度约3-4层,并保持在20℃左右的最适温度和经常湿润的状态下,种薯经10天左右即可萌芽。

催芽时,种薯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
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浸种20分钟,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五、适时播种
确定马铃薯播种适期的重要条件是生育期的温度。

原则上要使马铃薯结薯盛期处在日平均温度15-25℃条件下。

而适于块茎持续生长的这段时期愈长,总重量也愈高。

多数是收了
晚稻或中稻以后种植。

秋薯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为好,冬薯以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播种为宜。

六、合理密植
构成马铃薯的产量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与单株产量的乘积。

单株产量是由单株结薯数字与单薯重确定的。

而群体增产与单株增产之间是矛盾的。

当单位面积株数增加时,单株产量相应降低,两者都与栽植密度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

在一定密度的范围内,群体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因此,确定密度必须考虑群体产量与个体产量两个相矛盾因素协调统一。

如果密度小时,虽然单株发育好,产量高,但由于单位面积内总株数小,结薯较少,产量不高。

如果密度过大,虽然总株数多,但单薯重很低,同样产量不高。

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单位面积内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既能使个体发育良好,又能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从而获得高产。

从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考虑,马铃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每亩种6000株左右,每株2-3茎较为适宜。

七、田间管理
(一)查苗补苗
马铃薯出齐后,要及时进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

补苗的方法是:播种时钭多余的薯块密植于田间地头,用来补苗。

补苗时,缺穴中如有病烂薯,要先将病薯和其周围土挖掉再补苗。

土壤干旱时,应挖穴浇水且结合施用少量肥料后栽苗,以减少缓苗时间,尽快恢复生长。

如果没有备用苗,可从田间出苗的垄行间,选取多苗的穴,自其母薯块基部掰下多余的苗,进行移植补苗。

(二)中耕培土
中耕松土,使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

出苗前如土面板结,应进行松土,以利出苗。

齐苗后及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厘米,并结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浅。

现蕾时,进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浅。

并结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过10厘米,以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降低品质。

(三)追肥
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时间较长,出苗后,要及早用清粪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以促进幼苗迅速生长。

现蕾期结合培土追施一次结薯肥,以钾肥为主,配合氮肥,施肥量视植株长势长相而定。

开花以后,一般不再施肥,若后期表现脱肥早衰现象,可用磷钾或结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

(四)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的病害较多,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疮痂病、癌肿病等。

晚疫病多在雨水较多时节和植株花期前后发生。

因此,要注意及早用波尔多液或瑞毒霉进行防治。

青枯病目前药剂防治较难,防治方法主要通过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以及用小整薯作种等措施进行防治。

马铃薯的害虫主要有瓢虫、土蚕、蚜虫、蛴螬、蝼蛄等,可用药剂或人工捕杀等措施防治。

八、收获
马铃薯当植株生长停止,茎叶大部分枯黄时,块茎很容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硬,比重增磊,干物质含量达最高限度,即为食用块茎的最适收获期,利用块茎应提前5-7天收获,以减轻生长后期高温的不利影响,提高种性。

土豆高产栽培要点
1、选用优质脱毒种薯:马铃薯优良品种及其高质量的脱毒种薯,对马铃薯的产量的贡献率可达60%左右。

脱毒种薯出苗早、植株健壮、叶片肥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增产潜力
大。

2、精耕细作: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

前茬避免是茄科作物,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深耕30厘米左右,播种时土壤干旱是影响出苗,造成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播种前必须造墒,最好是“坐水”播种。

3、催芽播种保全苗:切块催芽每亩需种薯150千克左右。

播前20—25天将种薯置于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晒种2—3天,同时剔除病薯、烂薯,然后进行切块。

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螺旋式向顶端斜切,最后按顶芽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每块种薯有1—2个芽眼,重量25—30克。

晾干刀口后放在温度为18℃—20℃的室内采用层积法催芽,待芽长到3厘米左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芽绿化变粗后即可播种。

4、药剂拌种防虫防病
由于种薯的异地调运,种薯带菌相互传播现象非常严重,目前由于种薯带菌造成苗期黑痣病、干腐病的普遍发生,带病菌的种薯种植后影响出苗。

种薯拌种可以减轻这些病害发生,试验证明,使用下列两种配方能够很好的预防苗期病害。

拌种配方1:扑海因50毫升+高巧20毫升/100千克种薯。

即将50%扑海因悬浮剂50毫升与60%高巧悬浮种衣剂20毫升混合,加水至1000毫升,摇匀后喷到100千克种薯切块上,晾干后播种。

拌种配方2:安泰生100克+高巧20毫升/100千克种薯,即70%的安泰生可湿性粉剂100克,60%的高巧悬浮种衣剂20毫升对水1000毫升,均匀喷洒到100千克种薯上,晾干后切块播种。

利用上述两种配方,可以促进早出苗2—3天,而且确保苗齐苗壮,同时能预防苗期蚜虫、以及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的危害。

5、拱棚覆盖提前播种
早春马铃薯拱棚覆盖栽培技术,将马铃薯的适播期提前到了2月上旬,使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处于白天高温、夜间低温的最佳时期,同时可以延长植株生长期,因而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6、宽行大垄栽培
实行一垄双行种植,垄距85—90厘米,种双行,小行距20厘米左右,株距25—28厘米左右。

亩定植5500—6000株。

开沟深8—10厘米,宽25厘米,溜水后,斜调角摆种,芽向上,用少量细土盖住芽,然后穴施肥,覆土起垄。

要求种块到垄顶12厘米。

把垄面耧平,喷施施田补等芽前除草剂,喷洒要均匀周到,然后用地膜覆盖。

所铺塑料薄膜应选用90—100厘米宽,厚度为0.005—0.008毫米的超薄膜,每亩用膜4—5千克。

铺膜时膜要拉紧,贴紧地面,薄膜边缘要埋入土里10厘米左右,并用土埋住压严,用脚踩实。

盖膜要掌握“严、紧、平、宽”的要领,即边要压严,膜要盖紧,膜面要平,见光面要宽。

当天建好拱棚并上好农膜。

7、测土配方均衡营养亩施土杂肥5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150千克、三元复合肥(15-10-20或15-12-18)200千克、硫酸锌1.2千克、硼酸1千克。

土杂肥在耕地时撒施,其他肥料均于播种时条施。

土豆的田间管理
1、及时破膜
播种后20—25天苗将陆续顶膜,选择晴天及时将地膜破孔放苗,并用细土将破膜孔掩盖。

2、加强温度管理
拱棚内保持白天20—26℃,夜间12—14℃。

经常擦拭农膜,保持最大进光量。

随外界温度的升高,逐步加大通风量,4月上中旬可撤膜。

3、适当浇水
要获得马铃薯的较高产量,需要大量的水分。

满足不了水分的需要,就难以取得满意的产量。

马铃薯既是需要大量水分的作物,又是供水不能间断的作物,特别是在块茎形成和块茎增长阶段,要连续保持土壤湿润状态。

一旦水分供应间隔,便会造成块茎停止生长,形成畸形块茎,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降低。

但马铃薯生育后期又要防涝,因雨涝或湿度过大会造成块茎不耐贮藏或腐烂。

因此,生产中要掌握均匀而充足的供给水分,使土壤耕作层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马铃薯生长的适宜土壤湿度是,全生育期平均保持在80%左右的土壤含水量为最理想。

其中苗期要保持在70%—80%,收获前保持在65%—75%左右为宜;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阶段必须保持在80%—85%。

生产中应掌握小水勤灌的原则,每次灌水不漫过垄顶。

结合墒情,在齐苗期、现蕾期、开花期、薯块迅速膨大期各浇水1次。

在收获前7天左右要停止灌溉,以确保收获的块茎周皮充分老化,以利贮藏。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主要病虫害种类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早疫病、蚜虫、二十八星瓢虫、蛴螬、金针虫等。

2、制定科学植保方案
选择使用高效、低毒、对环境安全的农药产品,以保证生产出优质、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要求,在病害防治中应采取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配合使用的原则。

在生长期中进行5次叶面喷药,分别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施药1次安泰生70%可湿性粉剂(100—150克/亩),间隔10天;从块茎膨大期开始,连续3次施用银法利(75—100毫升/亩),间隔10天。

对于蚜虫及二十八星瓢虫的防治,除了在拌种期使用高巧拌种控制苗期的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外,在马铃薯成株期使用艾美乐70%可湿性粒剂5—10克/亩的剂量叶面喷雾。

3、保护叶片,延长功能期
国内外研究表明,叶片的光合作用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在90%以上。

因此,保护叶片,延长其功能期可大大提高马铃薯产量。

银法利不仅防病,还能延长马铃薯的后期叶片功能期,对增加马铃薯的产量非常关键。

也可以在马铃薯开花初期叶面喷施0.2%硼酸,在薯块膨大期叶面喷施了3次磷酸二氢钾。

春胡萝卜的种植技术
胡萝卜早春小拱棚覆盖高产栽培,可使胡萝卜在盛夏上市,亩产可达3500-40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一、选土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排水良好、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对幼苗出土、生长发育及肉质根的膨大十分有利。

播前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亩施圈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25-30公斤,撒匀耕翻25厘米左右。

二、适期播种胡萝卜春播过早容易抽薹,过晚导致肉质根膨大处在25℃以上的高温期,易产生大量畸形根,影响品质。

胡萝卜肉质根膨大的适宜温度18℃-25℃,为了避免后期高温,应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尽量早播。

一般当5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日平均气温达到14.5℃时,就可播种。

三、品种选择春播应采用冬性较强耐抽薹的品种,并且要根据当地市场消费特点,选择市场消费者对路的中早熟品种。

一般京、津、沪等大中城市消费者宜选用果皮、果肉及中心柱全红的品种。

目前较好的品种如日本黑田五寸、改良黑田五寸、广岛、映山红和韩国五寸等,还有我国传统农家品种小顶红、扎地红等地方胡萝卜品种。

四、浸种催芽胡萝卜多干籽直播,但早春小拱棚播种,气温、地温都低,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出土。

为了保证胡萝卜出苗整齐和幼苗茁壮,可采用浸种催芽后再播种,可提早出苗5-6天,且增产显著。

方法是:播种前搓去种子上的刺毛,将种子放在30℃-40℃温水中,
浸泡12小时,捞出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下催芽,每天早晚用清水冲洗一次,保持种子湿润和温湿度均匀,3-4天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发芽率高的种子一般亩用种量300克。

五、播种扣棚由于春季干旱少雨,播种时可做平畦开沟撒播,平均畦宽2米,净畦面宽约1.8厘米左右,可播种8-10行,沟深约2厘米。

播后覆土,耙平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然后浇水,水渗后贴畦面覆盖地膜,外面架设小拱棚。

六、温度管理播种后出苗前,棚内温度可控制在28℃-30℃,白天应尽量提高棚内温度。

一般播后20天左右出苗,出苗前及时撒去地膜,出苗后视天气情况适当放风,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白天20℃-25℃,夜晚气温、地温尚低,密闭风口,以保温为主。

七、锄草间苗一般出苗后20天左右,选晴好天气,午后开棚进行间苗,将过密苗、劣苗及杂草及时拔除。

第一次间苗在幼苗1-2片真叶时进行,苗距3-4厘米;第二次间苗在4-5片真叶时,6-7叶时定苗,苗距在8-10厘米,间苗后随即将棚盖好。

及时中耕除草,可在播种2-3天杂草露芽时,用50%扑草净150克/亩对水50公斤畦面喷雾。

另外,中耕时注意培土,防止肉质根顶端露出地面形成青肩。

八、水肥管理播种后浇透水,幼苗期基本不浇水,进行蹲苗,防止徒长。

撤棚后开始浇第一水,并随水每亩施尿素10公斤。

胡萝卜肉质根手指粗时(进入膨大期),是对水分、养分需求最多的时期,应及时浇水,保持地皮见湿见干,生长期浇水10余次,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和硫酸钾2-3次,每次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5公斤。

九、收获胡萝卜成熟时表现为叶片不再生长,不见新叶,下部叶片变黄,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收获。

也可采收后冷库贮存,
胡萝卜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是秋季冷凉的气候,但为了解决6月份~7月份鲜胡萝卜供应问题,满足市场需求,也可将胡萝卜进行反季节栽培,即春种夏收。

虽然春季栽培有一定的技术难题,但经济效益较高。

下面简要介绍胡萝卜春季栽培技术。

(1)选择适宜地块,整地施肥
①选地:春种夏收胡萝卜生长期短,对土壤和肥力要求高。

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土壤孔隙度高的砂壤土或壤土。

这样的土壤在早春季节升温快,有利于幼苗生长。

②整地与施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清理田间杂草秸秆,深翻土壤25厘米左右,进行晾晒。

春季栽培胡萝卜,一般采用平畦栽培,畦宽1.5米~1.7米,畦长7米~8米。

播种前,每公顷(15亩)施优质腐熟圈肥60000公斤~75000公斤、磷酸二铵150公斤~225公斤、草木灰1500~2250公斤或硫酸钾150公斤~225公斤。

施肥后用四齿将畦刨一遍,使土和肥料混合均匀,再耙细整平畦面。

③夹风障:春季气温低,经常有大风天气,夹风障有利于降低风速,防寒增温。

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夹风障是保证春季栽培胡萝卜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夹风障的时间一般是冬前或早春土壤解冻后,选择晴朗无风天气。

在整好的土地上,沿东西方向,用镢锨挖30厘米深、15厘米~20厘米宽的风障沟,用芦苇、玉米秆或高梁秆互相交叉均匀地立在沟内,随后沟内填满土踩实,风障北侧培土30厘米高。

风障要稍向南倾斜,与地面约成70°角。

距地面1米左右处,在风障两侧东西向绑一道横楞。

如用竹竿夹风障,则应在风障北侧披上稻草帘或其他遮挡物。

风障高度2米左右,两道风障之间距离为5米~7米。

(2)选择优良品种目前市场上胡萝卜品种较多,适宜春季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新红胡萝卜、日本新黑田五寸、红福四寸、夏时五寸等。

①播前种子处理:春季气温低,种子发芽慢。

为加快出苗速度,播前最好进行种子处理,其方法同秋播。

②播种方法:在京津地区春播胡萝卜的时间约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播种期不宜过早
或过晚,过早易出现未熟抽薹现象,过晚生长后期温度过高影响肉质根产量和品质。

可采用撒播或条播,但以条播为佳,因为春季地温低,如果采用撒播,播种时需大水漫灌,造成地温降低幅度大,而采用条播,可开沟顺沟浇小水,与大水漫灌相比地温降低幅度小。

因此春季栽培胡萝卜最好采用条播方式。

撒播或条播方法同秋播。

③播种后加覆盖物:春季风大、气温低,为了保温保湿,加快出苗速度,在播种后,可立即加覆盖物。

覆盖方法有四种。

a播种覆土后,在畦面上盖一层4厘米厚的麦秸,待大部分种子拱土后去掉麦秸。

b播种覆土后,在畦面上盖一层地膜,待大部分种子出土后揭掉地膜。

c在畦面每隔50厘米放1根玉米秆支撑,在玉米秆上覆盖地膜,出苗后逐渐炼苗,5天~7天后去掉地膜。

d采用麦秸、地膜双重覆盖。

先盖麦秸,待种子拱土后将麦秸去掉,然后放玉米秸盖地膜,出苗炼苗后再去掉地膜。

以上四种方法以麦秸、地膜双重覆盖法效果最佳,但比较费工费时,其它三种方法也都有一定的保温保湿效果,种植者可根据自己的条件择优选择。

(4)田间管理胡萝卜播种后10天左右可出苗,幼苗出齐后,选择晴朗无风天,最好在上午将覆盖物麦秸或地膜揭掉。

在寒冷、大风天揭覆盖物易“闪苗”。

由于地膜覆盖时间较短,很少有破损,因此可收存起来再次利用。

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选择晴朗无风天的中午进行第一次间苗,苗距2厘米~3厘米,幼苗3片~4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可定苗,苗距在10厘米左右。

定苗后开始浅中耕一次,结合中耕,进行松土、除草、培土。

春胡萝卜在发芽期、幼苗期正值早春季节,气温、地温较低,除非特别干旱,一般不宜浇水,直到胡萝卜肉质根膨大初期,气温逐渐回升时开始浇水。

胡萝卜肉质根在生长中后期,需肥水量最多,应及时供给充足的水肥,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浇水不足,则肉质根瘦小而粗糙。

供水不匀易引起肉质根开裂。

一般后期追肥2次~3次,每公顷(15亩)用磷酸二氢钾37.5公斤~45公斤加水1500公斤~1875公斤进行根外追肥。

如发现地上部生长过旺,就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以促进肉质根膨大。

春种胡萝卜病虫害较少,但在生长后期易遭受蚜虫为害,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喷雾防治。

(5)采收春播胡萝卜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期间,肉质根已充分膨大时,根据需要分批分期采收。

收获前几天要灌一次水,待土壤不粘时,即可收获。

气温上升到30℃,不仅抑制肉质根的膨大,还会影响胡萝卜的品质,所以应及时全部采收。

收获后,有条件的贮存在0℃~3℃的冷库内,可在整个夏季随时供应上市。

秋萝卜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
绿皮萝卜可选鲁萝卜1号、青圆脆、青皮脆;心里美萝卜可选鲁萝卜6号;红皮萝卜可选鲁萝卜3号、大红袍、薛城长红。

二、适时播种
秋萝卜播种过早时病虫害严重,播种过晚产量下降,一般于立秋前后播种。

播种前种子晒干后应将毛搓掉。

进行发芽试验,根据发芽率来确定用种量。

为了播种均匀,可用适量草木灰或细土与种子掺匀再播种。

播种方法:平畦可采用条播或撒播,垄作采用条播或点播。

三、施肥起垄
选择前茬作物腾地早,施肥量大,土壤养分消耗量少,并且前茬作物不与胡萝卜同科属的地块最好。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翻土层20厘米以上,纵横旋耕细耙两遍,把表土
整细整平,再清一遍田间残根及杂草,进行晒土。

结合深耕土壤,应施入基肥。

具体方法是把基肥均匀铺在地面上,然后把基肥翻入土壤中,与土壤充分混合,每亩施基肥量在5000公斤左右。

同时,还应适量增施氮、磷、钾肥,将氮、磷、钾与基肥掺到一起再深翻。

每公顷(15亩)可施入碳铵150公斤,过磷酸钙450公斤,硫酸钾150公斤或草木灰1500公斤~3000公斤。

土层较薄,地势低且多湿地段,应采用高畦或小垄栽培,土层深厚,地势高且干燥的地区,应采用平畦栽培。

若高垄栽培,则一般垄顶部宽20厘米,垄高15厘米~20厘米,垄底宽25厘米~30厘米,垄距50厘米~60厘米,每垄栽2行;若平畦栽培,则一般畦宽1米~2米不等,畦长可根据畦平整情况和浇水条件而定。

四、田间管理
1. 发芽期:播种后要防止暴雨拍实土面影响出芽。

一般可在畦面上盖一层麦秆,既遮荫保湿又防雨。

从播种到出苗一般连续浇2次~3次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土壤湿度维持在65%~80%为宜,利于种子发芽。

2.及时间苗、定苗。

幼苗长至子叶充分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长至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长至4片真叶时进行最后一次间苗,随后可定苗。

定植密度为每亩800株,大型品种的定植密度可适当稀一些。

3.浇水。

叶部生长期浇水。

应适当控制浇水,进行中耕培土蹲苗。

叶片生长盛期一般地不干不浇水,地发白才浇水(以土壤保持见湿见干为原则)。

进入定橛期后,应供应足够的水分,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

在多雨季节,应注意及时排水。

4.施肥。

在定苗后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硫酸铵10~15千克;莲座期进行第二次追肥,亩施三元复合肥10~15千克。

肉质根生长盛期应追施三元复合肥,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肉质根生长。

另外,在肉质根膨大期还应叶面喷0.3%的硼砂溶液,以促进其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从苗期开始可用40%乐果800~1000倍液、20%灭多威1500至2000倍液、2.5%蚜虱立克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黄条跳甲、菜青虫等。

后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用50%代森锌800倍液、47%加瑞农500倍液或50%可杀得5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