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活动记录二

合集下载

民风民俗演讲稿

民风民俗演讲稿

民风民俗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民风民俗。

民风是指一个民族的风尚、风气,是社会风尚中对各种品质、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的形成,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民风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品德、思想、行为等方面,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

民俗是指某一地区、某一个民族长期形成,并世代传承下来的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以集体形式为特征的风俗、习惯、礼仪、信仰等现象。民俗就像一条历史的线索,记录着一个民族历史的痕迹、一个民族的文化沿革。

民风民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民风民俗是一种传承,它们是祖先智慧和文化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通过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宗教仪式和婚丧嫁娶等场景,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独特。其次,民风民俗是一种凝聚力,它们能够将一个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团结和互助的精神氛围。无论是村庄的庙会、宗族的祭祀,还是邻里的聚餐、节日的欢庆,都使人们感受到了家庭和社区的温暖与和谐。再次,民风民俗是一种身份认同,它们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特色和形象。丰富多样的各地特色民俗,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所属的民族,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自信。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中,我们也要正视一些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正在逐渐消失。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流失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中,忙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传承和继承自己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大量的传统民俗活动变成了商业化的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和深度。人们更多地沉迷于表面的繁华和娱乐,忽略了对民俗内涵和精神层面的理解和探索。

浅谈节气要素融入幼儿园班本活动的研究

浅谈节气要素融入幼儿园班本活动的研究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2021年第5期(总第429期)

承接幼教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1],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调查对儿童进行过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统计,显示许多儿童对二十四节气名称了解较少。目前对二十四节气研究大多从科学角度探讨其文化价值,对节气要素在幼儿园班本活动中的融合尚无相关研究。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准确反映了四季基本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中华民族崛起的今天,为了防止传统道德文化流失,应重视本民族文化传承,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幼儿发展有很大益处。

一、把握节气中的时间节点进行种植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我园地处农村,周边农作物的资源较为丰富。按照每月节气的变化,发现身边植物的变化,结合幼儿园的现有资源,在班级、专用活动室、自然角、种植区中,教师和幼儿开展种植活动,构建种植课堂,体验种植收获的乐趣[2]。

(一)规划种植园地,人人参与

考虑到种植园的场地有限,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来,我们班经过精心的规划,把种植园地分为两个区域:一是户外种植园,二是我们班的自然角。户外种植园就是一块小菜地,我们和小朋友一起设计班级标语,制作稻草人。自然角的规划就复杂多了,我们重点把它分成三个区域:水培区、土培区和发芽区。我们请家长帮助收集利于种植的泡沫箱、花盆等,利用瓶子、篮子、辣椒、大蒜、干草、干花等进行点缀、装饰,营造浓郁的田园风光。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方案3篇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方案3篇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方案3篇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方案3篇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方案1

一、活动背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籍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活动目的

每年秋季开学没多久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要求,经同学们商量决定开展以“走近中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中秋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中秋节所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三、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所以我允许不同

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允许学生在不同方面达到不同的目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搜集阅读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汇报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3)通过亲手尝试做贺卡,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民风民俗主题班会记录

民风民俗主题班会记录

民风民俗主题班会记录

时间:2021年11月20日

地点:XX学校教学楼多功能厅

主持人:张老师

与会人员:全校师生

班会记录:

主持人: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传统民风民俗的重要性及保护。作为一

名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深入了解和保护我们传统的民风民俗。传统的民风民俗是我们民族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国际接轨的窗口。今天,我们请到了民俗研究专家李教授为

我们讲解,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并自觉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李教授: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讲解传统民风民俗的重要性及保护。传统民

风民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风景线,它是历史的见证,是几千年文化传承的结晶。保护传统民风民俗既是对我们祖先的敬意,也是对我们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我们国家的尊重。我将从四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首先,传统民风民俗代表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

的国家,而传统民风民俗就是这些文明史的结晶。通过传统民风民俗,我们可以了解到我

们祖先的智慧与勤劳、仁爱与谦虚等传统价值观念。传统的民俗活动在劳动、生活、休闲

等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

其次,传统民风民俗培养了人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我们中国人重视“团结”和“和谐”的精神,这个精神正是通过我们的传统民风民俗来传递和弘扬的。比如婚礼、葬礼

等活动中的家族团结、邻里互助等文化现象,它们都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传统道德观念。保护传统民风民俗,就是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培养和弘扬我们的集体主

微写作大同的民俗活动运用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

微写作大同的民俗活动运用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

微写作大同的民俗活动运用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摘要】山西省中考微写作单元作文中,一篇《大同民俗活动》让考生感受到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大同民俗活动》以“云中赏花、平城过大年”为主题,从民间传统文化的角度写出了大同的风俗习惯。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一是对大同文化底蕴与魅力进行介绍;二是对大同民俗活动进行说明:第一,将时间和地点用“平城”、“大同”等词概括出来。第二,用“云中赏花、平城过大年”这句话概括了大同独特的民俗活动。作者在分析民俗活动特点时,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介绍时,还用了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将大同市的民俗活动呈现出来。在《大同民俗活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描绘出大同民俗文化中丰富而有魅力的风景——云中古村、平城古镇在新年里迎来游客和市民欣赏美景的场景。作者通过“云中赏花、平城古镇”两句话对云中古村、平城古镇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对云中古村、平城古镇旅游资源进行详实地介绍,让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大同古城池美丽动人又具有浓厚风情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能加深读者对大同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作者运用了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并进一步写出大同市游客和市民欣赏美景的场景。

一、采用说明法

用说明方法描写民间文化的特点和习俗,可以使读者对该文化有一个整体印象。作者通过引用《诗经》《楚辞》《汉官仪》等历史文献上的记载和典故,来描写云中的民俗活动。例如:在晋代大同地区所辖的平城、云中一带,人们称年节为“过大年”,因为这一天是古代的大年。在《大同县志》中记载:“大同自腊月二十四日至正月初六,为腊月二十四日至正月初六;正月十五至正月二十为正月十五;正月廿四为正月门外小年;正月二十为元宵节;二月二为三月二日;三月三日为上元节;四月五为重阳节;五月六为五月六;六月六为六月七;七月七日为七夕节;八月七为九日节;十月十四为十九日节......”可知在大同地区过大年是腊月二十四日至正月初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同独特的民俗活动。作者以“云中赏花、平城过大年”这句话概括云中古村、平城古镇在新年里迎来游客和市民欣赏美景的场景。我们看到作者在这里把大同市民俗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活动特点用“云中赏花平城古镇”这句话概括出来。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记录表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记录表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记录表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

研究课题名

称: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设计者姓名所在学校广饶一中

所教年级高二研究学科历史

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课题组参与成员指导老师赵锡杰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2、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学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4、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比较熟悉。

5、学生的上进心较强,好奇心也强,思维活跃,善于与人交流。

6、大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比较好。

7、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特长。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了解中国民风民俗来历的基础上,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并设计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走进“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社会实

践课程设计,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做好查找资料的内容记录、采访人物的记录、写好活动体会心得、制作相应宣传小册子和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习作文章。

六、资源准备

1、提供学校计算机室、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设备。

2、学生自制调查采访表。

传统文化班会记录集锦

传统文化班会记录集锦

传统文化班会记录集锦

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当下的教育中,呼声很高,也有许多的先行者在尝试探索,无论是国学经典诵读,还是节庆仪式教育,汉服汉式礼仪的重现,都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以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传统文化班会记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传统文化班会记录1

一、活动背景:

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中国的一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因而,学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认识与了解,用节日的传统文化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寒假社会实践记录表民风民俗调查记录

寒假社会实践记录表民风民俗调查记录

寒假社会实践记录表民风民俗调查记录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1月1日叫春节。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这也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一、调查内容:

春节活动以及节前节后的其它节日、活动

二、调查时间:

2012年1月13日-2月10日三、调查方式:

先通过网络或老年人之口对春节习俗做一统计,然后根据各地的不同,留意当地的这些春节习俗、活动,对这些活动亲身体验,在活动中和老年人交流,了解这些活动,并在活动中注意观察,了解这些活动在当今时代的特色以及和过去的不同,然后写出小区域春节习俗调查报告,最后汇总。

四、调查结果: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对河南部分地区的春节习俗、特色活动进行了亲身体验,并在活动中对传统的春节文化得到了深刻的体会,并以一个炎黄子孙而自豪、骄傲。

(1)节前节后的其它节日、活动:

①:腊月二十三xx(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1-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

传统文化活动记录

传统文化活动记录

传统文化活动记录

时间:20XX年X月X日

地点:XXX中学

活动主题: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活动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本校于X月X日

举办了一场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文学、书法、中国传统音乐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

的魅力。

活动安排如下:

09:00-10:00:传统文学讲座

活动开始之初,由本校中文学科老师进行一场精彩的传统文学讲座。

老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作品及其背景。通过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到传统文学的魅力和深远影响。

10:00-11:00:书法体验

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们进入实践环节,参与书法体验。本次活

动特邀来自艺术学院的书法专家,为学生们讲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并指导学生们进行亲笔练习。学生们在专家的指导下,用毛笔书写汉字,

感受到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

11:00-12:00:传统音乐表演

传统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活动中也获得了充

分的展示。中学音乐社团的学生们表演了几首传统乐曲,如《二泉映月》、《广陵散》等,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音乐盛宴。学生们通过演奏,展示

了传统乐器的魅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2:00-13:00:传统美食品尝

为丰富活动内容,提高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本次活动还特别设

置了传统美食品尝环节。学校食堂准备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美食,如饺子、美味汤圆、苏式月饼等。学生们品尝着传统美食,感受着中华美

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13:00-14:00:传统服饰试穿

六年级民俗思品实践活动方案

六年级民俗思品实践活动方案

《走近家乡春节感受民风民俗》实践活动方案

一、实施年级:5-6年级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春节的习俗

②了解春节的由来

③了解春节的吃文化

④了解春联的知识

【能力目标】

①能对于“家乡的春节”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并组成研究小组,能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照制定的方案开展活动,能对于活动过程对自己和组员作出评价

②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家乡春节的信息。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汇总和应用的能力。

③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家乡春节的研究,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②通过同学间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培养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体验自己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可以让部分学生从网上或书上查找有关节日的背景资料。

2、物色好熟悉当地春节的有关机构和个人,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调查采访。

3、准备好学生外出活动所需的一些设备,如相机等.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 ,分组制定计划

1、通过开题课,学生讨论得出研究的总课题《走近家乡春节感受民风民俗》以及研究的4个主题:“春节的习俗”“春节的由来”“春节的吃文化”“春联的研究”。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组合,分配好人员,选好各个小组长。然后由组长带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

1、按小组开展调查、访问、图片收集、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由各组组长负责分工完成(访问方式有:实地访问、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象适度含盖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员根据访问的情况做好记录)

关于端午节的活动教案(通用11篇)

关于端午节的活动教案(通用11篇)

端午节的活动教案

关于端午节的活动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端午节的活动教案(通用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的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一)知识分享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①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②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③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⑤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摆放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方案(推荐2篇)

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方案(推荐2篇)

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方案(推荐2篇)

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方案篇1

一、主题背景: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下我们对洋节付出的情感明显多于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记得情人节是哪一天,记得圣诞节是哪一天,知道平安夜是怎么回事,知道母亲节甚至是父亲节的来历,但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忽视中,端午节寂寞了一年又一年,重阳节冷落了一次一次,清明节若不是与一部分人的哀思联系在一起,恐怕我们早已忘记了它的存在,更不要说它的深刻内涵了。

大树不能断根而叶茂,民族也不能忘本而繁荣,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赖以生存在的土壤、营养,在洋节铺天盖地的中国社会里,我们的传统节日再也不能默默无闻、倍受冷落了。我们既要提醒成年人记起我们的传统节日,更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祖国的传统节日里,感受祖国传统节日的那份情怀,那份厚重的文化,因此,我们要让孩子逐步地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继而热爱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风俗以及文化等,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

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三、活动内容:

(1)阅读有关中国节日的文学作品

借鉴古代蒙学读物和古代的诗词、文学作品、神话传说,扩大阅读面,积累与中国传统有关的成语典故、趣联妙对、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等,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

写民风民俗调查报告5篇

写民风民俗调查报告5篇

写民风民俗调查报告5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方案、述职报告、思想汇报、演讲稿、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thought reports, speeche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民俗民风

民俗民风

腾冲回族的三大节日庆祝活动

(一)、春节

“百节年为首”,春节对汉族来说意示着新

的开始,人们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因此,春节是汉族众多节日中最隆重

和最热闹的节日。年关将近,腾冲汉族要

贴春联,挂年画,办年货,买香火、纸钱。受此影响,回族也在年关将尽的时候,为

过年而忙碌着。腾冲回族过春节不贴春联,不挂年画,不祭灶、不守岁,一般也不放

鞭炮(只有少数年轻人为表示热闹放),

更不需为烧香拜佛而准备。但也有一定的

年味,一般出门在外的人也会想着回家过年。像当地汉族一样,年关将近时(一般

在腊月二十以后)要掸尘,清扫房屋,收

拾家当,拆洗被褥,全面打扫卫生,把一

年的“穷气”、“晦气”统统赶出家门,也为新年营造一个清洁的环境。回族办的年货比

较简单,主要是准备一些吃的,如:瓜子、花生、松子、糖果、柿饼和一些鱼、肉、

蔬菜、瓜果等。年货办齐之后,就要泡上

米准备舂粑粑(云贵地区一种米制的小吃)了。一般来说,每户人家至少要舂十几斤

米的粑粑。舂粑粑之前要把米泡上一夜,

让其充分吸水,以增强其粘性。第二天把

米蒸熟,趁热送去舂。粑粑以前是在石碓

上舂,现在则多用机器代替了。粑粑分糯

米粑粑(即通常所说的瓷粑)和软米粑粑(又称饵块粑粑)两种。糯米粑粑舂好后,按一定大小将其揉成团,贴在干净的芭蕉

叶上,再用手按成大圆盘状,有脸盆大小;软米粑粑做法与糯米粑粑相似,只是按成

碗口大小。糯米粑粑放硬后会逐渐裂开并

发霉,这时要将其切成巴掌大的块状,用

清水泡在容器里,能存放三、四个月之久。软米粑粑放硬后直接泡就可以了。糯米粑

粑可以做成各种口味的,如蒸糯米时在里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时间2013年2月23日

杨纯斌尤志美王小五李连杰郭昌能李锡开杨陈花彭树昌参加

人员

活动内容

一、备课分工:

1、1-2单元主备教师:杨纯斌

2、3-4单元主备教师:王小五

3、5单元主备教师:李连杰

4、7单元主备教师:李锡开

5、8单元主备教师:杨陈花

二、主备教师完成个人教案;

时间2013年2月23日

杨纯斌尤志美王小五李连杰郭昌能李锡开杨陈花彭树昌参加

人员

活动内容

一、第一、二、三单元教材分析交流;

二、完善第一、二、三单元个人教案;

三、形成集体教案。

时间2013年2月23日

杨纯斌尤志美王小五李连杰郭昌能李锡开杨陈花彭树昌

参加

人员

活动内容

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春节传统文化主题研究性活动记录表

春节传统文化主题研究性活动记录表

春节传统文化主题研究性活动记录表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

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问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课题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时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

日卜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卜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传统节日入手,探究它的来源、各个地方的习俗、蕴含中国那些文化以及如何传承这种文化等。也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切入点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二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课题名称“传统节日知多少”知识竞赛

指导老师活动日期第十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