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民风民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菜肴烹调 60年代前,城乡炊具均为柴灶,一般
为两眼灶,贫苦人家为“行灶”(单眼) ,大户人家四眼灶。烹调不甚讲究,大 多菜肴在饭锅上蒸炖。60年代后,渐讲 究家庭烹调,以烧、煽、炒、煎为主, 口味偏甜。80年代后,城市液化气灶普 及,家庭烹调愈益讲究,注重清炒,少 用酱油。清炒多勾芡,有的几可与饭店 莱馆媲美,农村受城市影响,从红烧转 向清炒油煎,口味偏咸。常用调味品是 菜油、猪油、盐、酱油、味精、姜、葱 、蒜、黄酒、米醋、胡椒粉、桂皮、茴 香、花椒等。旧时,嘉兴家常菜中,正 月螺蛳、二月蚬子、腐乳肉、霉菜烧肉 、笋烧咸肉、文武笋、鲈鱼炖蛋、炒虾
蓝印花布为浙北流行、极具地方特色的衣着布料。
一日三餐。农村平时两餐米饭,早餐为 粥,有的晚餐也吃粥。农忙时三餐吃饭 ,下午加一餐点心,有糕团、棕子等, 有的吃午餐剩饭,谓“扒冷饭”。城市居 民早餐吃粥或泡饭、油条大饼、豆浆、 牛奶、面包、面条等。泡饭是隔夜的冷 饭用开水泡或烧一烧,称泡饭粥,城乡 皆食用。
黑色土布做成,系于腰间,其带有穗。为郊区东 北部农村妇女劳动时用。 肚兜
旧时郊区七星等乡,妇女夏天炎热时不着上衣, 都戴肚兜。70年代后渐废。
芦席花土布
建国前后,平湖、海宁农村盛行家织土布服装。土布花 纹似芦席,故称“芦席花”,有六七个品种之多。 老虎鞋
红绸缎做鞋面,鞋头上绣老虎,旧时小孩必穿,现已 少源自文库。
臭卤制品 臭卤由霉苋菜梗卤或芥菜卤制成,有臭味,故
叫臭卤。70年代前,很多城市居民家庭备有臭卤甏 ,今已少见。农村家庭臭卤甏仍常备。其制品有臭 豆腐干、臭毛豆、臭豆腐、臭和尚豆、臭南瓜,臭 西瓜皮、素鳗鲡等,均可炖吃,其味异香。臭豆腐 干以油氽吃最佳,清蒸亦别有风味,现已为地方菜 上筵席。素鳗鲡是片腐包油条加臭卤婉炖,别有风 味(今亦有称腌苔心菜和霉苋莱梗为素鳗鲡者)。 腌菜
嘉兴传统早点。羊肉切块后用苏草捆扎,置于 蒸缸,加甘蔗梢、冰糖、红枣、酱油、黄酒、茴香 、桂皮,用文火焖煮。入口即化,用以佐面条,为 冬季食补佳品。80年代以来又复盛销,仅嘉兴城区 早市供应酥羊大面的饮食店就有几十家。桐乡等地 亦有供应,颇为群众喜爱。
有特色的房屋建筑有: 水阁
又名“吊脚楼”、“暖楼”,城乡均有此建筑。 将屋的后半部一直延伸到水面上,凌空、铺地板, 用杉木桩或石砌柱脚支撑。其屋下为流水。 过街楼
物之邦,至今士多兴于学,处廛者亦类皆鸿生硕 彦”。 “衣冠之物,焕然可观”。“好读书,虽
三家之村必储经籍”,“田野小民皆教子孙读 书”。
进取求新——嘉兴因地处两省交界,且多移 民,具有包容并蓄的特质,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适应潮流,开通风气。南宋时嘉兴成为畿辅之地 及 “龙兴之地”,嘉兴人抓住这个机遇“善进取,
秀慧工巧——嘉兴“士美民秀”, “人性柔慧”。其智秀不仅表现在人的聪 慧文雅上,而且表现在精于劳动制作。历 史上,嘉兴的农业、手工业技术水平高, 且多创造。元代,除丝绸制品以外,漆器 和金银器皿都精美绝伦,如传世的西塘派 剔红漆器,朱碧山银槎杯都是国宝,形成 了“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的局面。
崇文好学——嘉兴自古“罕习军旅,尤慕文 儒”, “文贤人物之盛前后相望”,“在宋为文
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明清时期文学艺术 的开宗立派,也是这种进取求新传统的延续。
嘉兴民间习俗与当自然地理条件和民风民 性有着巨大的关系,是当地民风的在生产、 生活等社会实践中的特定表现形式,也是地 方文化、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载体。这些风 俗习惯有的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有些是官方 推行、约定俗成的。
有腌大头莱、腌芥菜、腌雪菜、腌榨菜、腌鸡 毛菜、腌洋芋艿、腌萝卜干、糖醋蒜头等。居民自 行胞制者甚多,置于菜甏,冬春胞制四时食用。近 来,亦有自制泡菜者。 凉拌菜
糖醋黄瓜、清拌黄瓜、清拌莴苣笋、清拌萝卜 丝、酸辣大白菜、马兰头豆腐干丁、荠菜豆腐干丁 等。多与外地无殊,唯拌马兰头有本地特色。
印花糕 嘉兴城乡旧时人家都备有印花糕模,逢年过节
嘉兴民俗大致可以分为生产习俗、生活 习俗、礼仪习俗、岁时习俗、庙会习俗等几 大类。由于嘉兴古代农业发达,稻作习俗和 蚕桑习俗最为普遍且最具特色。
◇服 饰
旧时,有地方特色的服饰有: 大腰布拦
又称“作裙”,为旧时农村中年以上男人所喜穿, 状似围裙,一般为土蓝布,亦有印花土蓝布做的,长 达脚背。秋冬春咸宜,保暖性强。今已少见。 小围身
、婚丧嫁娶、为长者祝寿、给小孩庆满月、造房上 梁、农时节令都要把糯、粳米粉蒸熟,用糕模印制 图案各异的糖糕或有馅心的糕。糕模种类、形状不 一,有寿桃、元宝、满龙(盘龙)、双鱼、如意、暗 八仙、三牲等,还有用“寿”、“福”、“四季平 安”、“黄金万两”等字配图的。如给长辈做寿, 制做寿糕、寿桃;小孩满月,外婆家上门庆贺送上 满龙糕,四周放上“福禄寿喜”糕, 名曰“龙风呈样”。各种吉祥图案都甚具艺术意趣 酥羊大面
蒲鞋、钉鞋 蒲鞋,用蒲草和芦花编织成。钉鞋,用 特制布鞋以桐油涂抹多次,干后面底皆硬,鞋底有铁钉, 能防雨、防滑、防寒,建国前流行于农村。 包头巾
嘉兴、平湖、海盐等地农村妇女均惯用包头巾,旧时 以蓝印花布为主,今以毛巾或丝织巾包头。
老人亡故时穿的衣服曰寿衣,都在死前准备。嘉兴风 俗逢闰月的年份女儿多为母裁制寿衣。
社会风俗习惯是传统的载体,是历史文 化的积累和沉淀,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嘉 兴的风俗习惯,有些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有些是官方推行、约定俗成的,有些在承 传过程中变形失真,因此有精华亦有糟粕。 通过考察,可以从中看出历史文化积累和 变迁的痕迹。
秉礼勤劳——嘉兴介苏杭间,“土膏沃 饶,风俗淳秀”,“不忧冻馁”。“其俗 少阴狡”,“能秉礼义,务耕织”,“尺 寸之土必耕,机轴之声不绝”。
在城市、集镇多见。将临街部分屋面延伸至街 对面,楼下为行人过道。 廊棚
原在城乡集市多见,向沿街屋外延伸,可遮阳 蔽风雨,居住、贸易两便。现仅西塘等镇保存旧貌 较多。
一门三吊闼 是嘉兴历史最久之民居式样,下为平屋,上为楼房。
均临街,一门三吊窗(吊窗为木板窗)。据传,南宋时即有此 种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