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
1、下列声音属于气体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是()
A.咚咚的鼓声B.滔滔的流水声
C.隆隆的炮声D.悦耳的歌声
【分析】根据声音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分析四个选项,分别确定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声即可.
【解答】A、咚咚的鼓声,是鼓面的振动产生的,不符合题意;
B、滔滔的流水声,是水的振动产生的,不符合题意;
C、隆隆的炮声,是炸药爆炸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
D、悦耳的歌声,是声带的振动产生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解答】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住了铃,影响了铃的振动.
故A、B、D错误.
故选C.
3、图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___.我们听到喇叭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解答】
如图所示,在喇叭撒上一些纸屑,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
的物体在振动;
我们听到的听到喇叭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4、六月的潜山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中传播.
【分析】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都是通过气体、液体、固体三种介质传播来的.声音由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
【解答】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大多是通过气体传播来的.故答案为:空气.
5、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是________在振动.笛子等管乐器发出动听的声音,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不同,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解答】风吹树叶哗哗响,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笛子是管乐器,声音是由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
故答案为:树叶;空气柱.
6、夏天,我们通常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是由于()A.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B.蚊子细嘴尖叫发出的
C.蚊子小腿抖动发出的D.蚊子腹部鼓动发出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根据飞行物一般都是由翅膀振动发声
的进行分析.
【解答】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的振动产生的,因此A选项正确;故选A.
7、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
A.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
B.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
C.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D.在岸上听见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轰鸣声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
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A、用光将鱼引到网内,说明光可以在水中传播,不符合题目要求.
B、鱼听到的声音是经空气------水------鱼,所以此选项可以
说明声音能够在水中传播,符合题目要求.
C、岸上听到得河水流动的声音是经空气传入人耳的,不符合题目要求.
D、在岸上听到得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的轰鸣声,是由空气传入人耳的,不
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B.
8、某同学在探究声学知识时,如下操作:“将一只带有小锤的闹钟放在一个
玻璃容器中,闹铃敲打时,人__________看见小锤的振动,__________听见
闹铃的响声;如果将容器封闭,并且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铃敲打时,人
__________看见小锤的振动__________听见闹铃的响声(填“能”或“不能”)”
此探究可得出声学知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
传声.
【解答】(1)一只带有小锤的闹钟放在一个玻璃容器中,闹铃敲打时,人能
看见小锤的振动,能听见闹铃的响声;
(2)如果将容器封闭,并且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铃敲打时,人能看见小锤的
振动不能听到闹铃的响声,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能;能;能;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9、运载多名航天员并实现太空行走的“神舟”七号飞船项目正在筹备过程中.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
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太B.宇航服不能传递声音
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声音不能在太空中传播,因此在舱外他
们之间的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
故选D.
10、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B.水C.酒精D.大理石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快慢不一样,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解答】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传声最慢.
故选D.
11、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一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正确是()
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声音不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慢
【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
【解答】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所以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故把耳朵贴在地面上比在空气中听到的声音早;
故选C.
12、表中记录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1)
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3750
软木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铅(棒)5000
蒸馏水(25℃)1497 铁(棒)5200
请对上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两个关于声音传播规律的信息:
(1)同种介质传播声音,声音速度的大小跟介质的_________有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仔细观察表格第一列前两行的空气中的速度,就可以得出结论.再观察铜、铅、铁中的速度,得出结论.
【解答】由表格中空气两行的数据,得:介质的温度不同,声音的速度也不同.
由三种金属的数据可得,不同金属中的速度不同.
答:(1)温度;
(2)不同的金属传播声音的速度大小不一样.
简单
1.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 . 敲击水瓶
琴 B .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 .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D .
吹着的哨子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A 、吹着哨子是哨子内的空气振动,能够产生声音,故A 不符合题意;
B 、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不到声音,但响铃的闹钟在振动,能够产生声音,故B 不符合题意;
C 、收音机没有打开,没有电流喇叭不振动,就没有声音,故C 符合题意;
D 、敲击水瓶,水瓶会振动,所以会发出声音,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物体振动时一定能听到声音
C .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振动
D .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解答】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 正确;
B 、振动一定能发出声音,但人不一定能听得到,故B 错误;
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C 正确;
D、人是靠声带的振动说话的,故D正确.
故选B.
3. 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D.小溪流水的“哗哗”声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B、小鸟的“唧唧”声也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C、因为声音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所以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符合题意;
D、流水的“哗哗”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分析】吹气球时,气球内的气体受气球的限制,气球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也正是因为这样,气球才能吹鼓.当气球因某种原因爆破,气球内的空气在
爆破的一瞬间迅速膨胀,与外界空气激烈碰撞,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解答】A、球皮被吹大时,由于球皮发生形变而引起球皮振动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很小;
B、吹气时,当气被吹进去以后,就会和球内的气发生碰撞振动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也是很小;
C、破裂时,球皮的形状会立即发生变化,恢复到原状引起振动产生声音,但不是“嘭”的一个大响声;
D、球破裂时,球内的气体冲出来,与外界空气激烈碰撞,空气振动产生声音,发出巨大的响声.
故选D.
5. 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仍在振动
【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解答】A、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障碍物反射的现象;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不是由于回声现象;故A错误;
B、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不能立即停止振动(如同敲击音叉实验一样);激起的空气的振动是声波传播时导致的现象;故B错误;
C、人的听觉不会发生“延长”现象;故C错误;
D、虽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在振动;故出现“余音不止”现象;故D 正确;
故选D.
6. 将一直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如图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
B.手机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手机
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
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手机的固体亦能传声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
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手机发声强响度就大,但仍需要在空气中进行传播,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离实验瓶远一点听到的声音响度会减弱,但仍会听到声音,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所以只要瓶内有空气,就会听到声音,选项说法
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7. 甲用金属敲打钢管的一端,乙耳朵贴近钢管的另一端听,会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中第一声是通过______传入耳朵的,第二声是通过______传入耳朵的,这说明_______.如果把这个实验拿到月球上去做,耳朵贴在钢管的另一端会听见
______次响声.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传声最慢.
【解答】(1)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敲击钢管时,声音既通过钢管传播,又通过空气传播,又因声音在钢管中传播
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所以第一声是通过钢管传入耳中的,第二声是
通过空气传入耳中的,这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通过空气传播,只能通过钢管传播,因此只能听到一次响声.
故答案为:钢管;空气;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要快;一.
8. 漫步花丛,我们听到蜜蜂的“嗡嗡”声是由于蜜蜂翅膀的______产生的;在月球上,宇航员不能面对面交谈,是因为______.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态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蜜蜂的“嗡嗡”声是由于蜜蜂翅膀的,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因此宇航员不能面对面交谈.
故答案为:振动;真空不能传声.
9. 如图所示,图甲为某演员正在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图乙为某同学用抽气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敲鼓时鼓面振动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当把罩内的空气抽空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在外听不到声音;
故答案为:振动,介质.
10. 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所以要能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声速取340m/s )( )
A .大于34米
B .大于17米
C .等于34米
D .等于17米 【分析】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回声传播是一个出去又返回的过程,所以单程时间是大于0.05秒,根据公式s =vt 可计算路程.
【解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
0.1s vt 340m /s 17m 2
s ==⨯=. 因时间必须大于0.1s ,故距离必须大于17m .
故选B .
难题
1. 阅读下列声速与气温有关的小短文:
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高,空气的疏密程度小,则声音传播时的速度就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温度迅速升高,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那么试探究下列两种情景下声音的传播情况:
(1)赤日炎炎,穿越新疆罗布泊的沙漠或戈壁滩时,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很难听清楚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______(选填“上”、“中”或“下”)拐弯.
(2)我国古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枫桥到寒山寺的距离为680m ,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______s 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来的(假如当时的气温是15℃).地表温度比夜空温度________(选填“高”或“低”),钟声向_______(选填“上”、“中”或“下”)拐弯,传播的距离______(选填“较远”、“一样”或“较近”).
【分析】(1)白天的沙漠地区,地表附近空气温度高,高处空气温度低;
(2)深夜,地表附近的空气温度低,高处空气温度高,根据v s t
=变形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
【解答】(1)因为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人的说话声会拐向高空,其结果就是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听不清对方的喊叫声了.
(2)∵v s t
=, ∴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需要的时间是680t 2s 340/s m v m s =
==, 深夜空气温度比地表温度高,即寺内温度高而枫桥河畔的温度较低.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寺内的钟声会偏向地表,沿地表传向数里外的枫桥河畔.
故答案为:(1)上;(2)2;低;下;较远.
2. 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的耳朵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 ,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 ,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后,A 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B 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C 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 气=340m/s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 水=1500m/s ,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 钢=5100m/s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 、B 、C 三位同学的位置到达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分析过程)
【分析】声音可以在空气、水、钢铁中进行传播,且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水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
由于声音在空气、水和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在同一地点声音通过空气、水和钢铁传播的时间是不同的,即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可以根据题意(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 ,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和公式t s v
=建立三个方程,分别算出要分辨空气和水传来的声音、水和钢铁传来的声音、空气和钢铁传来的声音各自需要的距离是多少.
【解答】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传声物质)依次是:钢、水、空气.设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 .
要分辨(相邻的)空气和水传来的声音,应有:
110.1s 340/1500/s s m s m s
-≥,解得:S 1≥43.97m ; 要分辨(相邻的)水和钢传来的声音,应有:
220.1s 1500/5100/s s m s m s
-≥,解得:S 2≥212.5m ; 要分辨(相邻的)空气和钢传来的声音,应有:
330.1s 340/5100/s s m s m s
-≥,解得:S 3≥36.4m . 结论:C 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s C ≥212.5m 时,三种物质传播的声音到达听
音者的时间间隔均等于或大于0.1s ,能听到三次敲击声.
B 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212.5m >s B ≥43.97m 时,水和空气传播的时间间隔
等于或大于0.1s (可以分辨);
空气和铁传播的时间间隔等于或大于0.1s (可以分辨);水和铁传播的声音到
达听音者的时间间隔小于0.1s (不能区分);
A 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s A <43.97m 时,任意两种物质传播的声音到达听音
者的时间间隔均小于0.1s ,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
答:A 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s A <43.97m ;
B 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43.97m ≤s B <212.5m ;
C 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s C ≥212.5m .
3. 请化学老师帮助收集一广口瓶氨气,用悬有音乐芯片的胶塞将瓶口塞紧,
我们仍可以听到音乐声,用注射器针管向瓶内注入少量水,氨气迅速溶于水,
瓶内接近真空,声音“消失”,取下注射器,针头留在瓶塞上,空气进入瓶中
后,声音又“出现”了.
(1)用注射器针管向瓶内注入少量水,氨迅速溶于水后,瓶内接近真空,声
音为什么突然“消失”了?
(2)取下注射器,针头留在瓶塞上,空气进入后,声音为什么又“出现”了?
(3)比较一下像上述这样做与用抽气机抽气哪个效果好?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
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答:(1)用注射器针管向瓶内注入少量水,氨迅速溶于水后,瓶内
接近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就会“消失”.
(2)取下注射器,针头留在瓶塞上,空气进入后,空气能够传声,因此声音
又“出现”.
(3)抽气机抽气比上述做法复杂,而且不容易抽成真空,本题提供的实验方
案效果好,简便并且容易接近真空.
4.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
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 .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 .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分析】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从而能够及早的发现敌人的活动
情况,是利用了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可据此进行解答.【解答】由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因此古
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能更早的听到敌人骑兵的活动情况,从而及
早的发现敌情.
这个现象说明了:①振动的物体可以发声,②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③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只有C选项的解释有误,符合题意;故选C.
5. 如图,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用金属丝听到的声音大,说明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4)如果线处于松弛状态,松弛时振动被空隙吸收,无法传递振动.
【解答】(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唯一的原因肯定就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
(3)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的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振动就会停止,也就听不到声音了.
(4)如果线没有拉直,那么由于线是松软的,振动会被棉线上的空隙吸收,从而无法传递振动,另一方就听不到声音.
故答案为:(1)固体能传播声音;(2)用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3)捏住线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4)不能.
6. 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小丽想:如果让“同一首歌”露天演唱会走进月球该多好呀!请用声学的知识来分析她的想法能否实现.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答:露天演唱会是靠空气来传播声音的,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的,因此演员们唱歌的声音不能传播到观众的耳朵里,因此“同一首歌”露天演唱会“走上月球”是不可能实现的.
7.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乒乓球接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
【解答】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选:B.
8. 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解答】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动,因此鼓声消失.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