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手册
水产养殖现代化技术手册
水产养殖现代化技术手册
水产养殖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也是世界各国日益重视
的领域。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水产养殖行业也在技术
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本技术手册将为您介绍一些水产养殖现代化
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水质养殖技术
水质是水产养殖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影响着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水质测试是水产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且掌握了好的水质管理
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 智能化养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养殖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
智能化养殖技术可以实现对养殖过程的全程监控和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养殖生态环境,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高养殖
效益。
3. 微生态养殖
微生态养殖是以微生物为核心,对养殖生态系统进行平衡调控的一
种养殖方式。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质、增加饲料的
可利用性、抗病等等。
微生态养殖不仅可以提高养殖的效益,还可以
降低环境的影响。
4. 海水养殖
海水养殖是一种利用海洋资源进行水产养殖的方式。
它因养殖对海洋环境的要求较高,而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水养殖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利用人工盐场生产天然海盐用于海水养殖、利用特殊生物降解有害物质等等。
海水养殖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水产养殖现代化技术是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关键,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会使水产养殖行业在质量和效益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渔业养殖技术手册
渔业养殖技术手册一、引言渔业养殖技术是提高水产养殖效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本手册旨在介绍渔业养殖的相关技术,包括养殖环境、种苗选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养殖者更好地进行渔业养殖工作。
二、渔业养殖环境1. 水域选择与准备在选择养殖水域时,应考虑水质清洁、水深适宜、养殖条件优越等因素。
准备养殖池塘或网箱时,需进行清理、排水、修复和加固工作,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2.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保证养殖效益的基础。
养殖者应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温度、溶氧量、PH值等,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如增氧、循环过滤、添加水质调节剂等,以维持水质的稳定。
三、种苗选育1. 种苗选择选择优质的种苗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养殖者应选择健康、生长快、免疫力强的种苗,并避免使用野生或来源不明的种苗,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2. 种苗养护种苗养护是种苗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
养殖者应提供适宜的养护环境,包括充足的光照、适当的水温和饵料,以促进种苗的健康成长。
四、饲养管理1. 饲料选择与投喂合理的饲料选择和投喂管理对鱼类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养殖者应选择适合目标鱼类的饲料,考虑其口腔结构、摄食习性等因素,并按照鱼类的需求科学投喂,避免饲料浪费和过度投喂。
2. 养殖密度和水温管理养殖密度和水温是影响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
养殖者应根据鱼种的特性和养殖环境的条件,合理确定养殖密度,并根据水温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控,以提高养殖效益。
五、疾病防控1. 病害监测与预防定期进行病害监测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养殖者应密切观察养殖鱼类的行为、饮食和体态等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增加水质处理、调整饲料组成,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2. 疾病诊断与治疗在疾病发生时,养殖者应及时进行病害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疾病的扩散和损失的扩大。
同时,养殖者还应了解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
六、结语本手册对渔业养殖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养殖环境、种苗选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渔业养殖技术操作手册
渔业养殖技术操作手册导言:渔业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通过合理的技术操作,不仅可以提高渔业养殖的效益,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增强水生生物资源。
本手册旨在为渔业养殖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帮助其正确运用养殖技术,促进渔业养殖事业的发展。
一、养殖场选址和搭建1.选址原则在选址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1 保证养殖水体拥有良好的水质和水量,以满足养殖需求。
1.2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有利于建设养殖场。
1.3 考虑附近交通便利程度,方便产品运输及市场销售。
1.4 避免选择离源头排污口、工业区、污染源附近等环境差的地点。
2.设施建设2.1 养殖池塘的建设2.1.1 根据养殖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池塘类型,如平池、连塘、网箱等。
2.1.2 合理规划土地使用,确保池塘建设数量适当,互相衔接方便管理。
2.1.3 考虑建设养殖池塘的污水排放、饲料投放等设施,便于养殖操作。
2.1.4 做好工程结构设计,确保池塘的坚固性和蓄水效果。
2.2 养殖设备和工具2.2.1 购买适用于养殖对象的养殖设备,如饲料投放器、水泵、过滤器等。
2.2.2 配备必要的工具,如网具、剪刀、渔网等,方便日常的管理和操作。
二、养殖管理1.养殖种苗选购与放养1.1 选购种苗时,要选择品种纯正、体形健康、无病无伤的个体。
1.2 养殖种苗要进行适应性放养,慢慢适应新环境,减少运输损伤。
2.饲料投放与营养管理2.1 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和品牌,根据养殖对象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营养配比。
2.2 饲料投放应遵循“少而多餐”的原则,确保养殖对象得到充分的营养。
2.3 定期检测饲料质量,确保其营养成分符合要求。
3.水质管理3.1 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及时调整和改善水质。
3.2 控制养殖密度,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现象。
3.3 进行适当的水体通风、曝气等操作,提高水质的氧气含量。
4.疾病防治与健康管理4.1 实施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定期检测并排除患病个体。
水产养殖手册簿簿
水产养殖概说内容提要:水产养殖概说,水产养殖设施及相应饲养管理技术和程序,常见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知识及用药市场。
第一节水产养殖基础知识一、水产养殖的范围及相应的品种1、海水养殖:将生活在海水中的鱼、虾、贝、藻用人工的设施,模仿他们的生存繁殖环境、人工育苗或采集野生苗种进行人工养殖的行业,为海水养殖行业。
计有以下主要类别:(1)贝类养殖:是海水养殖发展历史最长、技术最成熟的行业。
采用海洋伐架吊养、养殖区放苗增养殖;滩涂撒播养殖;网围养殖;陆上池养,缸养,养虾池养鱼池塘混养等方式。
养殖品种为双壳类,单壳类软体动物。
如:杂色蛤、西施舌、文蛤、乌贝、毛蛤、血蛤(瓦楞子)、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太平洋扇贝)、贻贝(海红、淡菜)、竹蛏、蛏、牡蛎(夏威夷牡蛎、太平洋牡蛎)、海螺、棘皮动物的海肠子、海胆(马粪海胆、紫海胆)、海星、海参(刺海参、茄参)鲍等。
其中海参、鲍属高价值水产、扇贝为海珍品干贝的原料。
(2)藻类养殖:海带,裙带藻、紫菜、枝角藻、螺旋藻养殖等,多采用陆上人工育苗,海上伐架养殖方式进行,也进行池塘养殖做水产饵料。
(3)养虾(甲壳类):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南美洲褐、兰、白对虾等品种是当前主要养殖品种,多采用土池、水泥池,浅海围网圈养,网箱深海养殖及放流增养殖等。
琵琶虾(虾姑爬虾鱼时鱼(日))灯笼虾、三疣梭子蟹、虎头蟹等或者育苗养殖、或者采野生苗养殖,幼蟹暂养殖育肥后出售,已形成较大的产业。
南方有海马、海龙养殖业兴起。
海蛰养殖属于国家行为,由相关单位育苗,放流增养,在休鱼期过后,凭采扑证收获(大连水产基地)。
(4)海水鱼类养殖:海水养殖最早是养河鲀(廷巴鱼、斑点、东方鲀、蓝星东方鲀等)出口日本、南韩、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近十年鲷科(真鲷、黑鲷、鲷)、马面鲀(剥皮狼、马驳鱼)、鲆科(大棱鲆)。
鲆:石斑鱼、大黄鱼、小黄鱼、石首鱼、比目鱼均有养殖。
几乎可有养殖的鱼类均属于吃食性鱼,小杂鱼虾、鱼粉是主要饲料原料。
水产养殖入门知识
水产养殖入门知识一、鱼苗:从鱼卵中孵出来的小鱼,体长7-8毫米,称鱼苗或水花。
二、夏花:鱼苗经过20-25天的培育,长成3厘米左右称为夏花。
也有把这一阶段分成1.5-2 厘米的乌子和3厘米的夏花两个培育阶段。
三、一龄鱼种:夏花分塘后至冬天或翌年春天,一般长到10厘米以上称为一龄鱼种。
亦称冬片、春片、仔口、新口。
四、二龄鱼种:一龄鱼种再培育一年称二龄鱼种,亦称老口鱼种。
五、水温:指水体的温度,一般用温度计测量,测量位置为水表以下50厘米。
水温是影响鱼类摄食和生长的第一因子。
一般来讲,鱼类在1-33°C水温中都能生长,10-15°C 为弱度生长期,15-24C为一般生长期,20-32C为适宜生长期,24-30C为最适生长期;水温超过32C,鱼类摄食明显下降;水温超过33C,鱼类停止生长;水温超过36C,鱼类开始死亡。
草鱼在27-30C摄食最旺,低于20C,生长速度明显下降;鲤鱼在23-29C摄食最旺,低于15C生长受到抑制。
水温也是鱼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水温高低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病毒和细菌疾病发在水温为25C-30C时传染性最强,32C以上和18C以下时感染减弱。
而有些疾病,如水霉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和鱼波豆虫病通常在20C以下发病,属于低温季节流行病。
六、透明度:透明度是用测定萨氏盘(黑白间隔的圆盘)的深度来间接表示光透入水的深浅程度。
其大小取决于水的混浊度(指水中混有的浮游生物和悬浮物所造成的混浊程度)和色度(浮游生物、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盐形成的颜色)。
透明度的测定方法为:将黑白盘缓缓放入水中,当盘上黑白界线模糊时,水面到黑白盘的距离就是它的透明度,单位用“厘米”表示。
在鱼类生长季节,透明度应保持在20-40厘米之间。
七、酸碱度:又称PH值,它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是与水产养殖密切相关的重要水化因子和生态因子。
在常温下,PH V7.0为酸性,PH>7.0为碱性,PH=7.0为中性。
水产养殖作业安全操作手册
水产养殖作业安全操作手册在水产养殖这个领域,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它不仅关乎养殖的成败,更与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紧密相连。
为了确保水产养殖作业的顺利进行,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养殖的效益,特制定本安全操作手册。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准备1、场地选址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低洼易积水区域,以减少洪涝灾害的风险。
远离污染源,如工厂、垃圾处理场等,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有稳定的水源供应,水质应符合养殖品种的要求。
2、场地规划合理划分养殖区域,包括池塘、网箱、温室等,确保各区域功能明确,互不干扰。
设置进排水渠道,保证水流畅通,便于换水和调节水质。
3、场地建设池塘的建设要坚固,池壁和池底要平整,防止漏水和坍塌。
安装防护栏和警示标识,防止人员意外掉入池塘。
二、养殖设备的安装与使用1、增氧设备安装前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电线是否破损。
按照设备说明书正确安装,确保运行稳定。
定期检查和维护增氧设备,及时更换损坏的零件。
2、投喂设备选择合适的投喂设备,如自动投饵机、人工投喂工具等。
投喂设备要保持清洁,防止饲料残留滋生细菌。
3、水泵和过滤设备安装水泵时要确保连接牢固,避免漏水。
定期清洗过滤设备,保证水质净化效果。
三、饲料的储存与投喂1、饲料储存将饲料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仓库中,避免饲料受潮发霉。
按照饲料的保质期和储存要求进行存放,定期检查饲料质量。
2、饲料投喂遵循“定时、定量、定质、定点”的原则进行投喂。
根据养殖品种的生长阶段和天气情况,合理调整投喂量。
四、水质管理1、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水质的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水质。
2、换水合理安排换水时间和换水量,避免水质突变对养殖生物造成影响。
新水要经过消毒和处理后再注入养殖池。
3、水质调节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剂定期消毒池塘。
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和底质。
五、养殖生物的疾病防控1、苗种选择选择健康、无病害的苗种进行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与标准手册
水产养殖技术与标准手册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 (3)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3)1.1.1 传统养殖阶段:主要以利用自然水域进行养殖为主,技术简单,产量较低。
(4)1.1.2 现代养殖技术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技术的进步,养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人工繁殖、饲料研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4)1.1.3 精准养殖阶段: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逐渐向精准养殖方向发展。
(4)1.2 水产养殖的分类与重要性 (4)1.2.1 按养殖对象分类: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
(4)1.2.2 按养殖方式分类: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等。
(4)1.2.3 按养殖环境分类:淡水养殖、海水养殖、咸淡水养殖等。
(4)1.2.4 提供优质蛋白质:水产品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4)1.2.5 促进经济发展:水产养殖为我国及全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
(4)1.2.6 保障食品安全:水产养殖能够有效补充野生捕捞资源的不足,保障全球食品安全。
(4)1.3 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 (4)1.3.1 现状:我国水产养殖产量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水产养殖大国。
养殖品种丰富,养殖技术不断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4)1.3.2 发展趋势: (4)第2章水产养殖环境与管理 (5)2.1 养殖水域的选择与规划 (5)2.2 水质调控技术 (5)2.3 养殖环境监测与评价 (6)第3章水产养殖生物学基础 (6)3.1 常见养殖水生生物种类 (6)3.1.1 鱼类 (6)3.1.2 甲壳类 (6)3.1.3 贝类 (7)3.1.4 两栖类 (7)3.2 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7)3.2.1 生长规律 (7)3.2.2 发育规律 (7)3.3 生物的繁殖技术 (7)3.3.1 鱼类繁殖技术 (7)3.3.2 甲壳类繁殖技术 (8)3.3.3 贝类繁殖技术 (8)3.3.4 两栖类繁殖技术 (8)第4章饲料与投喂技术 (8)4.1 饲料的种类与营养价值 (8)4.1.2 动物性饲料 (8)4.1.3 配合饲料 (8)4.2 饲料配方设计 (8)4.2.1 确定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 (8)4.2.2 选择合适的饲料原料 (9)4.2.3 制定饲料配方 (9)4.3 投喂技术与管理 (9)4.3.1 投喂次数和时间 (9)4.3.2 投喂量 (9)4.3.3 投喂方法 (9)4.3.4 饲料储存与保管 (9)4.3.5 饲料投喂记录与管理 (9)第5章病害防治技术 (9)5.1 水产养殖病害概述 (9)5.2 病害诊断与检测技术 (10)5.2.1 病害诊断 (10)5.2.2 病害检测技术 (10)5.3 防治方法与措施 (10)5.3.1 预防措施 (10)5.3.2 控制措施 (10)第6章水产养殖设施与设备 (11)6.1 养殖池塘与网箱设施 (11)6.1.1 养殖池塘的设计与建设 (11)6.1.2 网箱设施的设计与布局 (11)6.2 水处理设备 (11)6.2.1 水质监测设备 (11)6.2.2 水质改良设备 (11)6.2.3 污水处理设备 (11)6.3 自动化养殖设备 (11)6.3.1 自动投喂系统 (11)6.3.2 自动监控系统 (11)6.3.3 自动控制设备 (12)6.3.4 智能养殖管理系统 (12)第7章水产养殖标准化生产 (12)7.1 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12)7.1.1 养殖基地选择与规划 (12)7.1.2 养殖设施与设备 (12)7.1.3 养殖管理技术 (12)7.2 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 (12)7.2.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2)7.2.2 认证与监督 (12)7.3 养殖产品质量与安全 (12)7.3.1 产品质量要求 (12)7.3.3 产品追溯与召回 (13)第8章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13)8.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8.1.1 投资估算 (13)8.1.2 资金筹措 (13)8.2 生产成本分析 (13)8.2.1 直接生产成本 (14)8.2.2 间接生产成本 (14)8.3 经济效益评价与提升策略 (14)8.3.1 经济效益评价 (14)8.3.2 提升策略 (14)第9章生态养殖与环境保护 (14)9.1 生态养殖模式与特点 (15)9.1.1 生物链循环养殖模式 (15)9.1.2 生态位利用养殖模式 (15)9.1.3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模式 (15)9.1.4特点 (15)9.2 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15)9.2.1 养殖种类选择与搭配 (15)9.2.2 生态养殖设施建设 (15)9.2.3 生态养殖饲料研发与应用 (15)9.2.4 病害防治与健康管理 (15)9.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6)9.3.1 环境保护措施 (16)9.3.2 可持续发展策略 (16)第10章水产养殖政策与法规 (16)10.1 水产养殖法律法规体系 (16)10.1.1 法律层面 (16)10.1.2 行政法规与规章层面 (16)10.1.3 地方性法规与政策 (16)10.2 政策扶持与产业规划 (16)10.2.1 政策扶持 (17)10.2.2 产业规划 (17)10.3 养殖行业监管与执法实践 (17)10.3.1 监管体系 (17)10.3.2 监管内容 (17)10.3.3 执法实践 (17)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发展历程水产养殖是指人类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在一定的水域环境中对水生生物进行繁殖、饲养和收获的一种生产活动。
水产养殖技术手册
第一 鱼料产品系列系列产品名称规格(粒径)蛋白质(%)鱼宝宝1号浮料 1.035%鱼宝宝2号浮料 2.032%111苗种料沉料破碎1.5mm 35%103AF罗非鱼浮料 3.0mm 5.0mm 30%106罗非鱼浮料 5.0mm 29%1322罗非鱼浮料2.5mm3.5mm 29%101鲤鱼料2.0mm 2.5mm3.5mm 34%1011鲤鱼料 2.5mm 3.5mm 4.5mm 31%1212草鱼种料 2.0mm 2.5mm 3.5mm 28%1213网箱草鱼料 3.5mm 4.5mm 28%128网箱草鱼浮料5.0mm 8.0mm 28%103LP池塘料 2.5mm 3.5mm 28%103A池塘养鱼配合料3.5mm4.5mm 27%鲶鱼浮料 2.0mm5.0mm 8.0mm 42%黄颡鱼浮料2.0mm3.0mm38%鱼苗料系列罗非鱼系列特种料系列鲤鱼料系列草鱼系列料混养系列第二广西主要养鱼养殖要点及防治程序罗非鱼一罗非鱼养殖要点1进塘前准备:池塘消毒:清塘后灌水80cm,用生石灰100kg/亩成浆全塘遍洒(如果塘PH值较高,则改用消毒净或戊二醛)。
培水:消毒7天后投放发酵过的有机肥培水,用量50-100kg/亩,保证水中浮游生物量达到标准,透明度30-55cm。
鱼种选择标准:①来源正规育苗场,上半年以快大型吉富/吉诺玛为佳:越冬以奥尼,吉奥为佳。
②行动活泼,集群游动,遇惊快速沉底,抢食好,规格整齐,体色明亮,鳞片完整,头小背厚肥壮。
2 鱼种进塘:①缓水:缩小鱼种袋水温和池塘水温之间的差距。
②消毒:2-4%食盐水或水霉净2-4PPM浸泡。
③放养模式及放养量:水深2m放罗非鱼1500-1800尾/亩,规格30-50尾/500g:白鲢150尾/亩,规格50g/尾:大头鱼100尾/亩,规格50g/尾;鲤鱼或者鲫鱼30尾/亩,规格10g/尾。
④放苗顺序:鲢鳙鱼→罗非鱼→鲤鱼或者鲫鱼。
⑤放养时间:培水后7-10天。
渔业行业中的水产养殖技术手册
渔业行业中的水产养殖技术手册一、引言水产养殖是渔业行业中的一种重要经营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为渔业发展做出贡献。
本手册旨在详细介绍水产养殖的技术方法和管理要点,帮助从事渔业行业的人员提升养殖效益和提供指导。
二、水质管理1. 水质检测与保持确保水质清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监测水中氧气、氨氮、PH值等指标。
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更换水源,控制饲料投放量。
2. 水质调理若水质不佳,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理,如增氧设备的使用、投放水生植物、饲料添加物的使用等。
三、养殖设备1. 气泵气泵是养殖过程中必备的设备之一,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水体,确保水质良好。
2. 水泵水泵用于提供水源,保持流动的水体,避免因水体静止而产生污染。
3. 配饵器配饵器用于投放饲料,可以根据水产养殖的需要进行定量、定时投喂。
四、饲料管理1. 饲料选择根据不同水产养殖动物的品种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包括浮性饲料、沉性饲料和悬浮饲料等。
2. 饲料投喂控制饲料投放量和频率,避免过量喂养或频繁喂养,以减少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五、疾病预防与治疗1. 预防措施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避免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定期做好疫苗接种,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2. 疾病治疗对于出现疾病的水产养殖动物,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药物、调整水质等,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六、养殖技术1. 养殖环境根据养殖动物的类型和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包括水体、水深、养殖池等。
2. 种苗选育选择优质的种苗进行养殖,确保拥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和生长潜力。
3. 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以避免过度拥挤,确保每只养殖动物都能得到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供应。
4. 养殖管理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清理和消毒,排查疾病和异常情况,以及进行必要的记录和统计。
七、市场营销1. 市场调研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水产养殖动物的行情和市场需求,为养殖决策提供依据。
通威养殖手册-水产
13、青鱼养殖模式一(浙江)
品种 青鱼
花鲢 白鲢
备注
放养规格 (斤/尾)
放养数量 (尾/亩)
出池规格 (斤/尾)
出池时间
1.5~3
150~250
8 斤以上
年底
0.1
100~250
2~4 斤
年底
0.4
15~30
3 斤以上
年底
0.4
80~100
2.5 斤以上
年底
产品组合模式:�“1+2 模式”=1 包 1911 或 1033+2 包 152。�3-4
到 10 厘米以上时使用粒径 2.0 毫米的 191 或 190。
10、鲫鱼热水鱼模式一(江苏)
品种 鲫鱼 鳊鱼 花鲢 白鲢
备注
放养规格 (斤/尾)
0.1~0.4
放养数量 (尾/亩)
1800~2000
出池规格 (斤/尾)
0.7 斤以上
出池时间 7 月份
0.05~0.1
200~300
0.8 斤以上
7 月份
备注
9-12 月使用 109 或 628。如果放养密度较高,则可在生长高峰
期的 6-8 月选择一个月使用 107。
9
二、饲料的投喂方案 1、驯食技术:可采用人工少量多次定点投饲,也可在旁边挂袋驯化,或用 灯光诱集驯化法。 2、选择投饵机:颗粒饲料特别需要投饵机。膨化饲料原则上加围网即可。 但如果有投饵机,效果更佳。 3、投喂量:投喂量是影响饵料系数的最重要的原因。
5 斤以上
8 月份
鳊鱼
0.1~0.2
100~200
1 斤以上
8 月份
鲫鱼
0.1
300~400
水产养殖员工手册
水产养殖员工手册一、岗位介绍作为一名水产养殖员工,您将负责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任务。
您将参与养殖设备的维护和清洁,饲料的配制和喂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生产数据的记录和报告等工作。
在您的职责范围内,您需保证养殖环境的良好,鱼类的健康生长,以及高效的生产管理。
二、安全须知1.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和安全,清理工作场所上的障碍和杂物。
2. 遵守所有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和耳塞等。
3. 在操作养殖设备或进行化学处理前,确保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预防措施。
4. 严禁饮食和吸烟等行为,以免对鱼类健康造成影响。
5. 发现任何紧急情况或安全隐患,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理措施。
三、养殖设备维护与清洁1. 定期清洁和消毒养殖设备,包括鱼缸、过滤器、水泵等。
2. 检查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如有故障或异常情况,请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维修措施。
3. 确保水温、氧气含量和PH值等关键指标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4. 确保饲料供给充足,且合理搭配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5. 严格控制养殖区域的卫生状况,保持水质清洁、无污染。
四、鱼类饲养与喂食1. 根据鱼类的生长需求和种类特点,合理制定饲养计划。
2. 准确配制饲料,确保鱼类摄入适量的营养物质。
3. 控制饲喂量和频次,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浪费和水质污染。
4. 观察鱼类饲养行为和食欲状况,及时调整饲喂量和饲料种类。
五、疾病预防与治疗1. 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观察是否出现异常行为或症状。
2. 发现病害或异常情况时,及时隔离患病鱼类并向上级报告。
3. 遵循养殖鱼类的疫病防控计划,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必要措施。
4. 在上级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进行病情治疗,并记录治疗过程和效果。
六、数据记录与报告1. 准确记录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水质指标、饲料投喂量、生长情况等。
2. 及时统计和整理数据,生成养殖日志和报告。
3. 向上级汇报生产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
水产养殖的基本手册(共五则范文)
水产养殖的基本手册(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水产养殖的基本手册水产养殖的基本手册冬去春来,水产养殖的养殖户数量是逐渐多了起来,不多对于那些新手的养殖户来说,这也许是个考验。
为此,神普水产专家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养殖的经验。
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水质问题主要由透明度、PH、硫化氢、DO等指标异常或天气异常引起的,我们做好影响水质管理的各项理化指标,以便把水质调整到最佳状态。
池塘是鱼类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鱼类病原体的孳生地。
因此预防鱼病必须从控制和消灭病原入手,彻底清塘是预防鱼病、改善池塘环境的重要措施: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清塘的作用是通过生石灰遇水后发生的化学反应。
产生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为强碱,其氢氧根离子在短时间内能使池水的PH值提高到11以上。
从而杀死敌害生物。
能迅速而彻底地杀死野杂鱼、蛙卵、蝌蚪、蚂蟥、水生昆虫等动物,以及一些水生植物、鱼类寄生虫和病原菌等敌害生物。
生石灰清塘对减少鱼病发生有良好的作用。
Ⅱ.由于碱的游离,可以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使池塘呈微碱性环境。
一般用生石灰清塘,7~10天浮游生物可达高峰,有利于鱼类生长。
Ⅲ.可提高池水的碱度和硬度,增加缓冲能力,提高水体质量。
Ⅳ.钙离子浓度增加,PH值升高,可使被淤泥胶粒吸附的铵、磷酸、钾等离子向水中释放,增加水的肥度;2、鱼种苗落塘前需用4%的盐水进行鱼体表消毒10-15分钟后再慢慢放到鱼塘养殖以减少日后发病死亡率;3、在鱼池食场架上挂袋3-6只,每只袋装硫酸铜5克,硫酸亚铁2克,每次挂药3天,每天换药一次。
布袋要求细密使药液不会很快消失,至少延续8个小时溶解完才符合标准。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养殖户来说,鱼苗的放养是开春的头等大事那么关于鱼种放养要注意的事项:第一,下塘的苗种规格要整齐,否则会造成苗种生长速度不一致,大小差别较大。
第二,下塘时间应当选在池塘浮游生物数量较多的时候。
第三,下池前要对鱼体进行药物浸洗消毒水温在18-25℃时用10-15克/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5-25分钟,杀灭鱼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预防鱼种下池后被病害感染。
【农业】水产养殖手册(共37页)
水产养殖概说内容提要:水产养殖概说,水产养殖设施及相应饲养管理技术和程序,常见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知识及用药市场。
第一节水产养殖基础知识一、水产养殖的范围及相应的品种1、海水养殖:将生活在海水中的鱼、虾、贝、藻用人工的设施,模仿他们的生存繁殖环境、人工育苗或采集野生苗种进行人工养殖的行业,为海水养殖行业。
计有以下主要类别:(1)贝类养殖:是海水养殖发展历史最长、技术最成熟的行业。
采用海洋伐架吊养、养殖区放苗增养殖;滩涂撒播养殖;网围养殖;陆上池养,缸养,养虾池养鱼池塘混养等方式。
养殖品种为双壳类,单壳类软体动物。
如:杂色蛤、西施舌、文蛤、乌贝、毛蛤、血蛤(瓦楞子)、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太平洋扇贝)、贻贝(海红、淡菜)、竹蛏、蛏、牡蛎(夏威夷牡蛎、太平洋牡蛎)、海螺、棘皮动物的海肠子、海胆(马粪海胆、紫海胆)、海星、海参(刺海参、茄参)鲍等。
其中海参、鲍属高价值水产、扇贝为海珍品干贝的原料。
(2)藻类养殖:海带,裙带藻、紫菜、枝角藻、螺旋藻养殖等,多采用陆上人工育苗,海上伐架养殖方式进行,也进行池塘养殖做水产饵料。
(3)养虾(甲壳类):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南美洲褐、兰、白对虾等品种是当前主要养殖品种,多采用土池、水泥池,浅海围网圈养,网箱深海养殖及放流增养殖等。
琵琶虾(虾姑爬虾鱼时鱼(日))灯笼虾、三疣梭子蟹、虎头蟹等或者育苗养殖、或者采野生苗养殖,幼蟹暂养殖育肥后出售,已形成较大的产业。
南方有海马、海龙养殖业兴起。
海蛰养殖属于国家行为,由相关单位育苗,放流增养,在休鱼期过后,凭采扑证收获(大连水产基地)。
(4)海水鱼类养殖:海水养殖最早是养河鲀(廷巴鱼、斑点、东方鲀、蓝星东方鲀等)出口日本、南韩、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近十年鲷科(真鲷、黑鲷、鲷)、马面鲀(剥皮狼、马驳鱼)、鲆科(大棱鲆)。
鲆:石斑鱼、大黄鱼、小黄鱼、石首鱼、比目鱼均有养殖。
几乎可有养殖的鱼类均属于吃食性鱼,小杂鱼虾、鱼粉是主要饲料原料。
水产养殖行业操作规范手册
水产养殖行业操作规范手册第1章水产养殖基本知识 (4)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 (4)1.1.1 按养殖水域分类 (4)1.1.2 按养殖方式分类 (4)1.1.3 按养殖对象分类 (4)1.2 水产养殖的环境要求 (4)1.2.1 水质要求 (4)1.2.2 水源要求 (5)1.2.3 养殖设施要求 (5)1.3 常见养殖品种及特性 (5)1.3.1 鱼类 (5)1.3.2 甲壳类 (5)1.3.3 贝类 (5)1.3.4 藻类 (5)第2章养殖场设计与建设 (5)2.1 养殖场选址与规划 (5)2.1.1 选址原则 (5)2.1.2 选址要求 (6)2.1.3 规划设计 (6)2.2 水源与水质管理 (6)2.2.1 水源选择 (6)2.2.2 水质管理 (6)2.3 养殖设施与设备选择 (7)2.3.1 养殖设施 (7)2.3.2 设备选择 (7)第3章苗种选择与培育 (7)3.1 苗种来源与质量鉴别 (7)3.1.1 苗种来源 (7)3.1.2 苗种质量鉴别 (7)3.2 苗种培育技术 (7)3.2.1 培育环境 (7)3.2.2 投喂技术 (8)3.2.3 日常管理 (8)3.3 苗种运输与投放 (8)3.3.1 苗种运输 (8)3.3.2 苗种投放 (8)第4章饲料与投喂技术 (8)4.1 饲料种类与营养成分 (8)4.1.1 饲料营养成分 (9)4.2 饲料选择与储存 (9)4.2.1 饲料选择 (9)4.2.2 饲料储存 (9)4.3 投喂技术与策略 (9)4.3.1 投喂时间 (9)4.3.2 投喂量 (9)4.3.3 投喂方法 (10)4.3.4 投喂策略 (10)第5章水质调控与管理 (10)5.1 水质检测指标与方法 (10)5.1.1 水质检测指标 (10)5.1.2 检测方法 (10)5.2 水质调控措施 (10)5.2.1 物理调控 (10)5.2.2 化学调控 (11)5.2.3 生物调控 (11)5.3 水质恶化处理办法 (11)5.3.1 加大换水量,降低污染物浓度; (11)5.3.2 增加增氧设备,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 (11)5.3.3 使用水质改良剂和消毒剂,改善水质环境; (11)5.3.4 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方式,减少养殖生物排泄物; (11)5.3.5 检查养殖设施设备,排除故障,保证养殖系统正常运行; (11)5.3.6 加强养殖管理,规范养殖操作,防止水质恶化。
水产养殖技术手册
水产养殖技术手册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 (3)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 (3)1.2 水产养殖的意义与发展概况 (4)1.3 水产养殖的基本条件与要求 (4)第2章养殖环境与设施 (4)2.1 养殖环境的调控 (4)2.1.1 水质调控 (5)2.1.2 水体循环与净化 (5)2.1.3 饲料与粪便管理 (5)2.2 养殖池塘的规划与建设 (5)2.2.1 池塘选址 (5)2.2.2 池塘设计与建设 (5)2.3 养殖设备与仪器 (5)2.3.1 增氧设备 (5)2.3.2 投喂设备 (6)2.3.3 监测设备 (6)2.3.4 其他设备 (6)第3章水产养殖种类的选择 (6)3.1 鱼类养殖种类及特点 (6)3.1.1 草鱼 (6)3.1.2 鲫鱼 (6)3.1.3 鲤鱼 (6)3.1.4 黄颡鱼 (6)3.2 虾类养殖种类及特点 (6)3.2.1 河虾 (7)3.2.2 南美白对虾 (7)3.2.3 罗氏沼虾 (7)3.3 蟹类养殖种类及特点 (7)3.3.1 中华绒螯蟹 (7)3.3.2 三疣梭子蟹 (7)3.3.3 锯缘青蟹 (7)第4章饲料与营养 (7)4.1 饲料的分类与成分 (7)4.1.1 天然饲料 (7)4.1.2 人工配合饲料 (8)4.2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8)4.2.1 营养性添加剂 (8)4.2.2 非营养性添加剂 (8)4.3 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 (8)4.3.1 营养需求 (8)4.3.2 饲料配方 (9)第5章养殖管理技术 (9)5.1 苗种放养技术 (9)5.1.1 苗种选择 (9)5.1.2 放养时间 (9)5.1.3 放养密度 (9)5.1.4 放养方法 (9)5.2 水质管理技术 (9)5.2.1 水质监测 (10)5.2.2 水质调控 (10)5.2.3 水质改善 (10)5.3 日常管理措施 (10)5.3.1 投喂管理 (10)5.3.2 水位管理 (10)5.3.3 病害防治 (10)5.3.4 巡查管理 (10)第6章病害防治技术 (10)6.1 病害发生的原因与分类 (10)6.1.1 疾病性疾病: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病害。
水产养殖业健康养殖技术指导手册
水产养殖业健康养殖技术指导手册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 (4)1.1 水产养殖的定义及分类 (4)1.1.1 按养殖对象分类 (4)1.1.2 按养殖环境分类 (4)1.1.3 按养殖方式分类 (4)1.2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1.2.1 养殖品种多样化 (4)1.2.2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5)1.2.3 养殖技术不断创新 (5)1.2.4 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5)1.2.5 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5)1.2.6 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 (5)第2章养殖环境管理与优化 (5)2.1 水质调控技术 (5)2.1.1 水质监测 (5)2.1.2 水质调控方法 (5)2.2 水体富营养化防治 (6)2.2.1 合理施肥 (6)2.2.2 控制养殖密度 (6)2.2.3 水生植物种植 (6)2.2.4 定期换水 (6)2.3 养殖池塘设计与改造 (6)2.3.1 池塘选址 (6)2.3.2 池塘形状与面积 (6)2.3.3 池塘深度 (6)2.3.4 池塘护坡 (6)2.3.5 池塘排水系统 (6)2.3.6 池塘改造 (6)第3章饲料与营养 (7)3.1 饲料种类及其特性 (7)3.1.1 植物性饲料 (7)3.1.2 动物性饲料 (7)3.1.3 微生物饲料 (7)3.1.4 添加剂 (7)3.2 饲料配方与加工 (8)3.2.1 饲料配方原则 (8)3.2.2 饲料加工方法 (8)3.3 饲料投喂技术 (8)3.3.1 投喂原则 (8)3.3.2 投喂方法 (8)3.3.3 投喂注意事项 (8)第4章苗种培育与选择 (9)4.1 苗种来源及质量鉴别 (9)4.1.1 苗种来源 (9)4.1.2 苗种质量鉴别 (9)4.2 苗种培育技术 (9)4.2.1 苗种培育前期准备 (9)4.2.2 苗种投放 (9)4.2.3 苗种培育管理 (9)4.3 苗种筛选与优化 (10)4.3.1 筛选标准 (10)4.3.2 筛选方法 (10)4.3.3 优化培育 (10)第5章常见养殖模式及关键技术 (10)5.1 淡水鱼类养殖模式 (10)5.1.1 池塘养殖模式 (10)5.1.2 流水养殖模式 (10)5.1.3 生态养殖模式 (11)5.2 海水鱼类养殖模式 (11)5.2.1 浅海养殖模式 (11)5.2.2 深海养殖模式 (11)5.2.3 工厂化养殖模式 (11)5.3 虾类养殖模式 (11)5.3.1 池塘养殖模式 (11)5.3.2 海水网箱养殖模式 (11)5.4 蟹类养殖模式 (11)5.4.1 池塘养殖模式 (11)5.4.2 海水围网养殖模式 (12)第6章病害防治与健康管理 (12)6.1 常见病害及其症状 (12)6.1.1 细菌性疾病 (12)6.1.2 病毒性疾病 (12)6.1.3 寄生虫病 (12)6.1.4 非寄生性疾病 (12)6.2 病害防治方法 (12)6.2.1 预防措施 (12)6.2.2 治疗方法 (13)6.3 养殖场健康管理 (13)6.3.1 养殖场环境管理 (13)6.3.2 养殖动物健康管理 (13)第7章养殖设备与设施 (13)7.1 常用养殖设备与工具 (13)7.1.1 水泵 (13)7.1.2 增氧设备 (13)7.1.3 投饵机 (13)7.1.4 水质监测设备 (14)7.1.5 清淤设备 (14)7.1.6 防病设备 (14)7.2 养殖池塘配套设施 (14)7.2.1 防逃设施 (14)7.2.2 水源处理设施 (14)7.2.3 养殖废水处理设施 (14)7.2.4 蓄水池 (14)7.2.5 电力设施 (14)7.3 现代化养殖技术与设备 (14)7.3.1 循环水养殖系统 (14)7.3.2 智能控制系统 (15)7.3.3 生态养殖技术 (15)7.3.4 虾蟹立体养殖技术 (15)7.3.5 光伏养殖技术 (15)第8章节能减排与环保养殖 (15)8.1 环保养殖理念与实践 (15)8.1.1 环保养殖理念 (15)8.1.2 环保养殖实践 (15)8.2 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15)8.2.1 养殖废弃物种类及危害 (15)8.2.2 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 (16)8.2.3 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6)8.3 节能减排措施 (16)8.3.1 节能技术 (16)8.3.2 减排技术 (16)8.3.3 环保政策与法规 (16)第9章养殖产品质量与安全 (16)9.1 养殖产品品质评价 (16)9.1.1 品质评价指标 (16)9.1.2 品质评价方法 (17)9.1.3 品质评价标准 (17)9.2 养殖产品安全风险分析 (17)9.2.1 有害物质残留 (17)9.2.2 生物性危害 (17)9.2.3 食品加工与储存安全 (17)9.3 养殖产品质量控制与追溯体系 (17)9.3.1 养殖过程质量控制 (17)9.3.2 加工与储存质量控制 (17)9.3.3 追溯体系建设 (17)9.3.4 质量检测与监管 (18)第10章养殖业管理与政策 (18)10.1 养殖业法律法规与政策 (18)10.2 养殖业行业管理与自律 (18)10.3 养殖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18)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1.1 水产养殖的定义及分类水产养殖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在淡水、海水和半咸水中饲养、繁殖水生生物的一系列活动。
渔业养殖技术操作手册
渔业养殖技术操作手册第一章:引言渔业养殖技术操作手册是为了帮助渔民和养殖业者掌握养殖技术,提高生产效益而编写的。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渔业养殖的基本原理、养殖设备的选择和操作、养殖过程中的管理要点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渔业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果。
第二章:渔业养殖基础知识2.1 渔业养殖概述渔业养殖是指人工繁殖和养育各类水生生物的一种经济活动。
它可以提供丰富的水产品,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养殖设备的选择在进行渔业养殖时,选择合适的养殖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合适的设备可以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有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养殖水体的深度、水质、温度等因素,并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选择适当的设备。
2.3 养殖水体的管理水体的管理对于渔业养殖至关重要。
保持水体的清洁和稳定是确保养殖效果的关键。
在管理水体时,需要注意定期清理污染物、调节水质、控制水温等,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第三章:常见渔业养殖技术3.1 鱼类养殖技术鱼类是渔业养殖中最常见的养殖对象之一。
鱼类养殖技术包括鱼苗的选育和饲养、饲料的选择和投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本节将详细介绍鱼类养殖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2 虾类养殖技术虾类养殖是渔业养殖中的另一重要部分。
虾类养殖技术包括虾苗的选育和饲养、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水质的管理等方面。
本节将介绍虾类养殖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3.3 蟹类养殖技术蟹类养殖是渔业养殖中的一项特殊技术。
蟹类养殖技术包括蟹苗的选育和饲养、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水质的管理等方面。
本节将介绍蟹类养殖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四章:养殖管理要点4.1 养殖环境的管理养殖环境的管理对于养殖效果至关重要。
本节将介绍如何管理养殖水体的温度、pH值、溶解氧含量等参数,以及如何控制养殖环境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
4.2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科学养鱼技术手册 (技术操作资料)
目录前言: (1)第一节淡水养殖主要品种介绍 (3)一、草鱼(鲩鱼) (3)二、青鱼(杠青、螺蛳鲩) (4)三、鳙鱼(花鲢、大头鱼、胖头鱼) (4)四、鲢鱼(白鲢) (4)五、鲤鱼 (4)六、鲫鱼 (5)七、鳊、鲂(武昌鱼) (5)八、鮰鱼(斑点叉尾鮰、云斑鮰) (5)九、淡水白鲳 (5)十、大口鲶 (6)十一、罗非鱼(非洲鲫鱼) (6)十二、其他养殖对象 (6)第二节鱼类营养需求 (6)1、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 (6)2、脂肪的需求 (7)3、能量的需求 (8)4、维生素的需求 (8)5、矿物质的需求 (8)第三节饲料 (8)一、饲料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 (9)1、饲料的营养成分 (9)2、饲料的营养价值 (10)二、使用配合饲料养鱼的优点 (10)(一)配合饲料的生产 (10)(二)鱼用配合饲料的优点 (10)三、如何选择好鱼用配合饲料 (12)(一)、要了解饲料厂家的情况,选择一个好的品牌 (12)(二)饲料颗粒的粒径与长度要适合鱼的口13(三)要根据主养鱼类的种类和规格,确定饲料品种 (13)(四)要学会计算综合经济效益,不能只图一时便宜 (14)(五)如何做好用料计划 (16)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产养殖业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旧的养殖模式,采用科学的养殖方式,选用优质安全的配合饲料,实行高投入、高产出,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目前江西养鱼户养殖效益较差的市场情况下,如何转变观念来适应市场,寻求、抓住机遇,大胆投入获取丰厚的效益,是广大养殖户和我们饲料企业应当首要考虑的问题。
不只是给养殖户提供一流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还要引导养殖户改变观念,寻找养殖户获取最大效益的养殖品种和全套技术。
当前江西最主要的养殖品种是草鱼,销售价格(离塘价)2.50-3.50元/斤,湖北是1.80-2.20元/斤;产量江西是300-1000斤/亩,效益低下;湖北2000斤/亩,高产塘2500斤/亩以上,效益都在1000元/亩以上(池塘承包费及饲料价格基本一致),赣南地区全年鱼生长期比湖北长,可养两季鱼,产量、效益会比湖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