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粤)2-2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

合集下载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 课件 (共17张PPT)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 课件 (共17张PPT)

解释:存在于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和氨水挥发 出来的氨气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空中相遇,并发 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小颗粒,扩散到空中,形 成白烟。
两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有什
么不同?
问题
实验2-3
实验2-4
在变化中有没有 新物质生成
是物理变化还是 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分子本 身有无改变
无 物理变化

有 化学变化 有
2.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
分子
离子
原子
物 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 运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 生思考,探索微观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 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
(一)分子
1、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 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仍然保持该物 质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新分 子不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在此添加内容简介
在此添加内容简介
水是由大量的水 分子构成的


从宏观现象、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验【2-3】
为什么我们的鼻孔 与手巾相隔一段距 离,就能闻到香味?
解释:许多物质由叫做分子的微粒构成。在本实验中,所用的香水是由 酒精分子和香精分子混合在一起构成的。所以,当香水中的这些分子通 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后,我们就能闻到酒精和香精的气味。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课件 (1)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课件 (1)
2、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从微观上看又说明了什么?
3、氧气与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后,是 否还具有原来化学性质,又说明什么?
1、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随着改变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物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敞口容器里的水会逐渐减少,水不见了说明什么? 2.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这是为什么? 3.看不到花,却花的香气,说明什么?
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物质 从可见变为看不见时,我们往往还能感觉到 它们的存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物质是由无 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所构成的。
解释:存在于浓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和浓氨水
中的氨气分子运动到空气中相遇,并发 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铵小颗粒,扩散 到空气中,形成白烟。
结合实验2-3、2-4填写表格
问题
实验2-3
变化中有没有新
物质生成

是物理变化还是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在变化中分子本 身有无改变
不改变
实验2-4 有
化学变化 改变
1、氧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北京的氧气 与北海的氧气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从微观 上看说明什么?
现 象 空气比较容易压缩,而水很难被压缩
解 释 空气分子间隙较大,有压缩空间, 而水分子间隙小难以减小
思考
将1升的芝麻与1升的绿豆混合 后的体积等于2升吗?为什么呢?
答:混合后体积小于2升,因为 绿豆之间有间隔,芝麻进入了 绿豆之间,造成总体积减少?
实验探究
1 + 1 是否一定等于 2?
酒精跟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 体积之和,这是由于构成酒精和水的分子之间都 有空隙,当这两种分子混合时,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有的分子挤占了空隙。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2.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掌握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学重点1.学习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理解分子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1.科学地解释物质的构成方式;2.分子运动规律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对平常所见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这样的引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什么是分子物质的微粒称为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具有化学性质,并能保持稳定的电中性的结构单位。

2.分子的特点•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分子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大小大约在0.1~10纳米之间;•分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分子内部的原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交互作用,这些交互作用决定了分子内部和分子之间的性质和行为;•分子运动不断,分子具有连续不断的热运动,即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的直线运动,并时时刻刻地碰撞。

三、分子运动规律1.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指看不见的微粒在液体或气体中做的无规则的、不停的运动。

1905年爱因斯坦通过对布朗运动的研究,证实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揭示出了分子和原子运动的规律。

2.分子运动的本质分子运动的本质是热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可以转化为各种物态的现象,如物体的温度变化、物质的状态改变、化学反应等。

3.分子运动规律•分子作无规则的直线运动;•分子之间的碰撞十分复杂;•分子的热运动是不断的。

四、练习1.物质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2.什么是分子?分子的特点有哪些?3.分子运动的本质是什么?分子运动的规律是什么?课后练习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2.如何证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3.分子具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学习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掌握了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理解了分子的运动规律。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 课件(共19张PPT)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 课件(共19张PPT)

分子
大部分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一、分子是什么?
观察活动
【实验2-3】把香水洒在小手巾上,抖开手巾, 绕教室一周。
现象:能闻到香味 【实验2-4】在玻璃管两端的胶塞内,分 别放置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小棉花团。
现象:产生了浓浓白烟
隔水 变蒸 大发 ,时 水, 分只 子是 本分 身子 不间 变的
答:吸入空气的注射 器容易推压。空气中分 子间的间隙比水中的分 子间隙大。
气体间分子间隔 >液体间分子间隔> 固体间分子间隔
课堂小结:
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__分__子__、__原_子__和__离__子__
2.分子的特性:__分_子__很_小__;总__在__不_停__地_运__动__;分__子_之__间_存__在_间_ 隔;
烧杯A
烧杯C
现象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色。
解释
B烧杯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 A 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活动与探究 1+1是否一定等于2呢
猜一猜:
将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所得体积 (大于、等于、小于)20mL呢?
小于20ml
结论3:分子间有间隔
【实验2-7】
如右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 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 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压?为什么?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_不__变__;
仍然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_子_本_身
生成化学性质跟原物质不同的新物质。
改变
4.分子是保持物质_化__学__性__质__的一种微粒。
5.同种分子,性质_相__同_;不同种分子,性质__不_同___
9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课件-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课件-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_防__止__氨__气__从__另__一__导__管__逸__出__(_合__理__即__可__) ______________。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2科9粤g/版L,化氨学气(4九(N)年H上3级)的上述密册度探是0. 究实验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有___a_c__(填序号)。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再滴入浓盐酸,观察到塑料瓶内自下而上产生大量白烟。 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生成物,反应的文字表 达式为__氨__气__(_N__H_3_)_+__氯__化__氢__(H__C_l_)→__氯__化__铵__(_N__H_4_C_l_)___ (相应物质后面写上相应的化学符号)。
(3)滴入浓氨水的细导管下端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10.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从微
观角度分析,上述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B )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在不断运动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 B.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C.由①②可知微粒运动速率与分子种类有关 D.由①③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a.分子种类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甲→乙”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分子生成,不是化学变化,B不正确;
77 g/L,氯化氢气体的密度是1. 8.[易错题][2021·白银]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①分分子子 是的保质持量物很质b小化学.性②质分密的子微之度粒间,有越间A正隔小确;的物质,其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_冰__和__水__都__是__由__水__分__子__构__成__的__________。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教案设计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教案设计

“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突破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1.让学生体会化学来自生活,回归生活。

把“水的三态变化”当作认识分子知识的起点,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平台。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和问题可用分子知识来解释,列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例,如,香水气味,衣服晾干,盐溶于水等,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去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多次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并让学生合作完成“气体和液体压缩比较”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和乐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明确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认识分子的特性。

3.能初步用分子的观念知识解释生活的某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不断地提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生活例子,教师演示实验,展示模型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结论、知识,并用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增强学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分子的观念、分子的特征。

2.教学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现象。

【教学策略与手段】1.利用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创设真实具体的情境。

如“水的三态变化”、香水气味,衣服晾干,盐溶于水等生活例子。

提出问题:同学们有过疑问吗?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衣服在太阳下晒会比较快就干?让学生做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

然后,教师演示实验“浓盐酸与氨水生烟”。

问:为什么二者没有接触,而会在空中生烟?从这些活动和问题引出物质构成的微粒——分子这知识,进一步提出,要解释为什么,需要通过学习分子的更多知识。

然后展示模型、图片,深化分子可构成物质。

2.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微观的运动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同,这是教学的另一难点。

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探究,突破难点。

如教材P42,“将酚酞滴入氨水中”;“氨分子的运动”,A、B两烧杯没有接触,怎么会发现A烧杯的液体也变红了?教师点拨,用分子的观点去解释,从而学生得出结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精品学案: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精品学案: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1.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了解分子的根本性质,会解释一些生活与化学现象。

1.分子是什么(1)认识分子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几十万倍拍摄出的苯分子图像(如以下图所示)。

①什么是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以下图所示)。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新的分子。

分子聚集构成物质②活动探究【实验2—3】将香水洒在小手巾上,绕教室一周。

实验现象:我们都会闻到一股香水的香味。

为什么我们的鼻孔与手巾相隔一段距离,就能闻到香水味?很多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做分子的微粒构成的。

香水是由酒精分子和香水分子混合在一起构成的,所以当香水中的这些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后,我们就能闻到酒精和香水的气味了。

【实验2—4】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浓盐酸和浓氨水,逐渐靠近而不接触。

实验现象:在空中产生大量的白烟(如以下图所示)浓盐酸与浓氨水生成白烟为什么蘸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并没有接触,却会产生浓浓的白烟呢?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和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相遇,发生了化学反响,生成氯化铵小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白烟(微观解释如以下图所示)。

氯化铵的生成过程文字表达式:氯化氢+氨气→氯化铵HCl NH3NH4Cl实验结论:(1)(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新的分子。

【例1—1】以下是李阳同学化学课堂笔记中记录的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洁物D.纯洁物是不含任何杂质的物质2.分子有什么特性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那么构成物质的分子有什么特性呢?【活动探究】(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你知道吗!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而形成氨水。

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由氨分子构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教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教案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理解分子的概念,了解它的特性和存在状态。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化学现象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4.初步形成微观想像能力。

【教学重难点】1.分子的概念及其特性。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现象。

【教学过程】一、复习:1.写出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二、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物质的组成,我们先来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

三、观察实验1:现象:大家都闻到香水的香味,很香。

问题:为什么不接触就能闻到香味?解释:酒精分子各香精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嗅觉。

四、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讲述: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五、观察实验2: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

问题:为什么蘸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并没有接触,却会在空气中生成浓浓的白烟?假设:浓盐酸和浓氨水中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相遇,生成新的物质。

解释:氨气+氯化氢→氯化氨讨论:在以上两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小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分子。

设问:分子有什么特性呢?六、观察实验3-4:观察现象、分析小结(1)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着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子都运动,但气体运动最快,固体最慢补充实验:50mL酒精+50mL水小于100mL观察现象、分析小结(2)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讨论与交流:板书:一般来说,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距离要小得多阅读:知识视窗——分子有多大?(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讲述:空气中的氧气和纯氧气都能供呼吸,因为它们都由氧分子构成(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即为构成它的分子的化学性质)【作业布置】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B.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2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2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一、知识点过关1、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生烟实验:现象:2、B、C两个小烧杯,B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C杯装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B、C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

观察现象:3、用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压。

哪只注射器的栓塞容易推压?现象:4、构成物质的微粒:5、分子:6、分子的特性:7、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

8、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二、练习题1、“共享单车”进入长沙,方便了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子停止运动B. 分子质量变大C. 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D. 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2、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3、下列对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不同的分子构成同一种物质B、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4、全民防疫期间,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这说明()A.分子可再分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5、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变大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7、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未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常在天然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

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天然气泄漏能闻到气味的原因。

(2)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课件 (1)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课件 (1)
想一想
祝学习进步, 生活愉快!
再见!
构成物质的微粒(I) —— 分子
教学地位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离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 子,因此微粒观是化学学科的最基本观念。但是微粒是看不见摸 不着的,这就需要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观念,这也是化学学 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设计上有意识地把宏观物质和微观 图片结合,宏观现象与微观粒子的行为相结合。
练一练,你 会了吗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 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 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
花香的原因是( B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可分的
试一试, 走 进生活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微观粒子,对于分子这种微粒的 学习方式将会是后面学习原子、粒子的一个模式。
分子作为学生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第一次,要把学生从对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宏观认识引入到对物质的微观结构的研究上 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使学生建立起有关微粒的概念, 除了做好有关实验,结合实验进行分析之外,还应尽量联系生活 实际,结合生活中熟悉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100ML;。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试一试,经历 这些活动
2、 下瓶装的是空气,上瓶装的是不与空
气发生反应的某红棕色气体。当抽走玻璃片 后,观察现象。
现象
下瓶气体逐渐变成红棕色,最终 两瓶气体颜色一样
解 释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当上下两瓶气体颜色一样时分子 还在运动吗? 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课件 (共20张PPT)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课件 (共20张PPT)
➢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因此说: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保持氧气水分的子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3、保持二氧氧化分碳子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二氧化碳分子
在通常情况下: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状态的变化微观三维模拟动画
A 、糖在水中自然溶解 B 、湿衣服晾干D
C 、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D 、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
6、 下瓶装的是空气,上瓶装的 是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某红棕 色气体。当抽走玻璃片后,观察 现象。
现象 解释
下瓶气体逐渐变成红棕色,最终 两瓶气体颜色一样
分子在不断பைடு நூலகம்运动
当上下两瓶气体颜色一样时分子 还在运动吗? 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
(A、D氧)原子
B、氢原子
C、氧分子
D、水分子
2、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
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C )
A 、分子很大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课件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课件

2.如下图,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
的红棕色溴蒸气。将活塞从A处推到B处时,看到 的现象是 溴蒸气颜色加,深活塞能从A处推至B处
说明了溴分子间
。 有间隔
• 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
( D)
A、氧原子
B、氢原子
• C、氧分子
D、水分子
• 4、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 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 D 、海绵能吸水
• 7、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 D)
• A 、糖在水中自然溶

B 、湿衣服晾干
• C 、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D 、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的定义; 3.认识分子的特性; 4.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 和实验现象。
你说我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什么?
一、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二、分子的特性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随堂
游戏:看谁连的快 现象 解释要点
(1)墙内开花墙外香
反馈
A.分子在不断运动
(2)温度计能指示气温 化的高低
(3)氨气和盐酸反应 生成氯化铵
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 化学性质
(4)碘和碘蒸气都能使 淀粉变蓝色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本身发生变化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2构成物质的微粒一分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2构成物质的微粒一分子

2.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的概念2、分子概念的运用3、会区别混合物和纯净物4、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1、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2、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教学难点1、如何解释“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混合物与混合物有何区别?。

教学方法引导想象推理,分析探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们进入花园或饭店附近,就会闻到花或饭菜的气味;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而水有了甜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再来看两个演示实验](1)实验[3—1]碘的受热和冷却现象:固体碘受热变成蒸气,碘蒸汽遇冷又变成固体碘。

(2)100mL酒精和100m L水混合在一起。

现象:混合后,酒精和水的总体积小于200mL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在不停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隔距离。

[讲述]在碘受热和冷却的过程发生物理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构成碘的碘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例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水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和水分子也没有发生变化,他们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发生变化。

在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为物理变化。

在氧气的化学性质中学过两个化学反应:镁与氧气的反应,在变化过程中,镁和氧气的分子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氧化镁分子,这种在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不再保有原来分子特性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为化学变化。

那么,如何把分子从化学角度作一个定义呢?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叫分子,用肉眼是不可以看得到的,人们只有通过科学仪器。

比如:电子显微镜。

把分子放大几十万倍,才可以观察到分子的图像。

分子是微观的,它的质量非常小,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Kg。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上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课件 (1)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上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课件  (1)

• 5、碘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
汽,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
• A、同种分子质量相同等 •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D、水
B、空气
C、啤酒

• 7、下列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的是(
)
• A、炒菜时闻到菜的香味
B、压缩空气
• C、干冰升华
D、湿衣服晾干
1、基本性质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得越快 d、分子间有间隔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个水分子质量 约为3×10-26 千克,一滴水的 水分子,
一秒钟数4个,日夜不停数一万三千多亿年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 运动得越快
在静置的水中,为什么品红扩散后,液体都呈红色呢? (品红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2、微观上: (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 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 合物、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随 堂 反馈
• 游戏:看谁连的快
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香 (2)温度计能指示气温 的高低 (3)氨气和盐酸反应 生成氯化铵 (4)碘和碘蒸气都能使 淀粉变蓝色
解释要点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 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本身发生变化
中考新题型
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 将栓塞向外拉,分别 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 用图)手,指哪顶一住支末内端的的物小质孔容,易将补栓压塞缩慢_吸针_慢_入筒_推_空内_入_气的_的物(_如,一质支容

(新)科粤版化学《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公开课(教案)word版

(新)科粤版化学《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公开课(教案)word版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的根本性质和概念。

2.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开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分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了解分子的特性。

2.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观察、猜想、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理解化学反响的实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人类在认识世界,利用物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少疑惑,如:牛顿发现苹果总是向下坠落,拉瓦锡发现红磷燃烧后总有局部气体剩余等等。

正是学家没有放过这每一个小小的疑惑,不断地思索和探求,所以我们今天才能更清楚、更透彻地认识世界。

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常常遇到“不解之谜〞,我们该怎么去面对困惑呢?[设问]1.“1+1=2”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等式吗?一杯水+ 一块糖= ?2.夏日缘何飘“雪〞?炎炎夏日,突然风起云涌,雨点、冰粒从天而降……。

3.水“跑〞哪儿去了?水蒸发、电解水后液态水无影无踪地“跑〞了。

新课讲解[演示]将蔗糖溶于水。

[提问]蔗糖为什么看不见了?难道消失了吗?[答复]水变甜了,说明蔗糖并没有消失。

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析]蔗糖分散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一种粒子——分子。

就像生活中有时我们能闻到香味,但是却看不到这种物质。

[实验]把香水洒在小手巾上,抖开手巾,绕教室一周。

[现象]教室内充满了香水的香味。

[解释]许多物质由叫做分子的微粒构成。

例如,香水是由酒精分子和香精分子混合在一起构成的,当香水中的这些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后,我们就能闻到酒精和香精的气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物质是由 或 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8(1)分子是在不停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 动速率 ;降低温度分子运动速率 。 (2)分子之间是有 ;升高温度间隔 ,降 低温度间隔 ,这就是热胀冷缩原理。 通常:物质的三态变化,实质就是微粒间的 发生 改变;其中气态的间隔最 ,液态间隔其次,固态间 隔最 。 9.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气味,表明微粒在 _________;食盐能溶解在水里,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 间___ _;在上述的一些变化中,物质的微粒本身 ______ 仍然是原来的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 变化。
问题 实验2-3 实验2-4 无 有
在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
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无改变? 【知识归纳】 P41—(长话短说)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不改变 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 不会 改变, 仍保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 会 改 变,生成化学性质跟原物质不同的 新物质 。因此: 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水分子 。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不同的分子一定会构成不同的物质 分子 大量聚集构成 例如:
物质
氢气
干冰

三、分子有什么特征呢?P42
P43
上面的数据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特征?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P42
无色溶液变成了红色 实验说明: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观察到A烧杯中的无色液体慢慢 变成红色。 因为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扩散 到A 烧杯中,溶于水成为氨水,使A 烧杯的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特征是?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纯净物只含一种分子,混合物含两种以上的分子
新装修的房子,有毒物质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容易 吸入体内,故不宜搬住。
【课堂小结】
一、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原子)间都有间隔 (气体分子间隔最大,液体间隔次之,固体间隔最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其化学性质相同;不 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其化学性质不同。

【点拨】微粒间的 间隔 可以改变,但微粒的 大小 不会变
2.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可燃物燃烧;通常氧气能助 燃,而二氧化碳却不支持燃烧,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点拨】 同种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 相同 ,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 不相同 。
P43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间有间隔,加压时,间隔会变小。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空气流通 时,分子运动加快。
7.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 ( D) A、氧原子 B、氢原子 C、氧分子 D、水分子 8.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 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C) A 、分子很大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9.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其主要原因是( C) A 、分子质量变小了 B 、分子体积变小了 C 、分子间隔变小了 D 、分子构成改变了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气 体
固体 固态 液体 液态 气态
通常状况下: 固体分子 < 液体分子 <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间的间隔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 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思考】 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的大小是否可以改变? 如受热后粒子是否会变大?
【合作与探究】
一、现代科学已证实: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等微 粒构成的。
下列事例和图片就能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 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 的文字
蛋白质分子图像
二、分子是什么?P40
可以闻到香味
在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
【讨论】在以上两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2-2构成物质的微粒(1)
分子(1-2课时)
钦州市第九中学
唐祖良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0-43完成下列填空
1.科学实验证明,物质是由 、 等微粒构成的。
2.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会发生改变?
3.分子的基本特性:
(1)分子的

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_______,温度升高,分子运动 速率 (3)分子间有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 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 ,温 度降低,间隔 。
若改变温度,分子的运动速率是否会改变?
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 运动速率不 同
室温
升温
(结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理解与运用】 ①列举日常生活中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的实 例:液体的挥发、蒸发,物质的扩散、溶解等 。 ②【思考讨论】: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 燥,且在太阳底下比在阴暗处干得更快。这 是为什么? 【点拨】.分子是在 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 分子的运动速率越 快 。
4.氧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C) A.氧分子的大小 B.氧分子的构成 C.氧分子间的间隔 D.氧气的化学性质 5.(1) 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能直接看到苯分 子的图象这说明了 ( A) (2)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C ) (3)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这又说明( B ) A、分子虽肉眼看不到,但是客观存在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很小 6.乒乓球被踩瘪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重新鼓起来。其 原因是( B ) A.球内气体中微粒体积增大 B.球内气体中微粒间空隙增大 C.球内气体中微粒质量增大 D.球内气体中微粒分解成更多微粒
【课堂检测】
1.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C ) A.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变干了 B.秋天校园内飘着桂花香 C.西北地区常发生沙尘暴 D.路过饭店,闻到菜的香味。 2.以下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D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B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 学性质相同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分子在不断运动
视频 【动手体验】:分子间是否有间隔? F:\无 (1)将50mL酒精和50mL升水混合。 结果所得 水酒 体积是 < 100mL。(<、=、>) 精与 水混 (2)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 合实 堵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 验.flv 到的现象为 针筒内的空气被压缩了 。
【结论】. 上述的实验均说明分子间 有间隔的 。 生活中常见事 例: 。 热胀冷缩、物质三态的变化、不同物质混体积
变小、气体压缩等
吸空气的注射器的栓塞容易推压 因为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间隔大于构成水的水分子之间的 间隔。故比水易压缩
【归纳分子的特性】 1.分子是 不断运动 的。 2.分子之间是 有间隔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