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校本的理念审视“校本教研”

合集下载

校本教研(一)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一)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一)基本理念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基本理念校本教研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

校本教研旗帜鲜明地强调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第一、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这意味着要把教学研究的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因为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所以要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于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境抽象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意义不大。

比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有权力和责任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这样就会出现与以往任何时候都很不相同的教学情境,再加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较大,对于具体学校而言,解决所谓“面上”的教学问题就显得不那么“真实”,总有一种隔离感,不能对学校的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校本课程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大班额背景下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等之类的问题,只有把它们置于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才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如果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或某些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想方设法(“设计”)在教学“行动”中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地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同时具备了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索教研工作要校本化,因此学校必需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下面谈谈我对校本教研的几点思索:一是为什么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二是当前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三是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一、为什么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一是我们树立了"让每一个同学都学得好'的办学理念,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学得好,不让每一个同学掉队,必需要有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同学宠爱的老师队伍,如何培育这样的一支老师队伍,我认为,校本教研是培育这样一支老师队伍的有效抓手。

二是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才能促进老师的专业进展,才会让每一位老师不掉队。

老师不掉队同学才不会掉队,才能学得好,因此,学校必需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三是创办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与进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召唤,因此学校必需努力探究如何创办自己的特色。

校本教研是创办学校特色的重要支撑,因此,学校必需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四是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促进了老师的专业进展,老师进步了,同学成长了,学校进展了,就会提升学校训练教学质量,可以说校本教研是提升学校训练教学质量的第一推动力,所以,学校必需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二、当前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一是老师负担过重,直接影响校本教研的开展。

开展校本教研需要时间和精力,但目前我县大部分农村学校老师的负担普遍很重,许多农村学校的老师都是包班,而且老师年龄普遍老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理念、钻研新教材,去进行什么校本教研。

当前,大部分学校仍旧是以同学的成果作为评价老师教学力量和水平的唯一标准,所以,大部分老师还是牢牢的抓住同学的分数,须臾不敢放松,不愿去搞什么教学改革和讨论。

二是老师的主动性主动性不高,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众所周知,老师的主动主动参预是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

假如没有老师自身主动主动地进行讨论,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大多是流于形式的。

用校本的理念审视“校本教研”

用校本的理念审视“校本教研”

从这样 的思维定 势出发 ,使得 部分
学 校 在 校 本 教 研 实 验 中 ,存 在 着 重 活 动 过 程 、 活 动 形 式 、 成 果 统 计 的思 维 误 重 重
区 ,习惯 于 完 成 上 级 明确 布 置 的 主 题 工
研水准基本 同步提 高的要求不 同 ,强调 的是学校所有教育 教学等科研活 动应该
维普资讯

敷 黼
用校 本 的理 念 审视 “ 本 教 研 ” 校
口 桂 林 市教 科 所 寄小 文
桂林 市 自 20 0 5年 起 进 行 了 国 家 级 “ 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 地” 目 创 项 的实 验 ,通 过 介 入 校 本 教 研 的方 式 来 推 进 新 课 改 ,并 在 新 课 改 的 实 践 中切 切 实 实地 取 得 了 丰硕 的成 果 。 可 是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我们 也 发 现 : 何 以 “ 本 ” 如 校 的理 念 来 指 导 校 本 教研 ? 在 部 分 学 校 的领 导 、 这 教 研 骨 干 和 教 师 的观 念 里 ,还 是 一 个 很
以 促 成 学 校 内 在 的 自主 发 展 为 主 要 目 标 ,其 核 心 理 念 的含 义 可 以 直 白地 表 述 为 “ 学 校 中 、 于学 校 、 了 学 校 ” 在 基 为 。 这 里 “ 学 校 中” 的是 : 校的研 在 指 学 究 主 体 要 树 立 一 种 理 念 ,即 切 实 关 注 学
作 ,习 惯 于 从 外 地 教研 骨 干 的努
内容不只是 “ 个人反 思 、 同伴互 助 、 专业 引 领 ” 外 在形 式 , 等 而应 该是 在这 些 形
式 及 相 应 的 过 程 中 所 倡 导 的 价 值 指 向 “ 在学 校 中 、 于 学 校 、 了 学 校 ” 基 为 。 作 为 教 研 形 式 ,个 人 反 思 ” “ 伴 “ 、同

校本教研的理念与策略

校本教研的理念与策略

“校本教研”的理念与策略平度六中/曹松峰摘自:《教育时报》长期以来,我们过于追求课程与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所谓的教学改革往往停留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这种浅层次上。

因此,随着课改实验的逐步展开,我们会发观,虽然上岗前的通识性培训,为广大教师参与实验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但面对这次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大多数实验教师感到很不适应,出现了许多难以消解的困惑。

的确,新教育理念的建立是一个痛苦的、漫长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培训就可以完全解决问题,要靠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反省与矫正来逐步完成。

同时,尽管在课改实施前,我们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初步了解了它的特点及实施要领,但这无疑是表层次的。

课改实施中,我们会遭遇原先估计不到或者是估计不足的困难。

例如,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指导?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比教育观念的转变轻松多少。

目前,教师的素质已经遇到了挑战,他们需要非常实际的、具体的指导,需要教研工作的有效跟进。

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工作显得很不适应。

长期以来形成的完全自上而下的课程运转模式,使得教研员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单向地向一线教师诠释国家课程与教学大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的具体意见。

教师不是作为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而是作为国家课程意志忠实而被动的附属者而存在。

在指令性课程范式中,教研员常常通过课堂现场的听和看而进行“教学临床诊断”,其鉴定依据是统一的标准,其鉴定结果被纳入校长的行政管理,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并与教师的晋级息息相关。

教师教研主体地位的缺失,抑制了教师自由创造精神的有效释放,阻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要求我们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校本教研简析

校本教研简析

校本教研简析校本教研简析“校本教研”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研究方法和实践活动,更是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视界融合”和“对话文化”。

(一)“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其中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校本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学校中:校本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过程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对自身的课堂实践不断地加以反思、改进,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于学校:校本教研的基点是学校,研究要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解决现存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认识论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

(二)“校本教研”是一种研究方式“校本教研”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研究方式,它的内涵是行动研究,它区别于一般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研究。

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事物的因果关系方面的知识,通过对自然物的精确观察和测量等定量、实证方法来获取对于自然界的客观知识;而行动研究更强调研究主体的观念、价值、目的,相信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研究具有情境性、非线性、多元生存性,是在行动中不断改善行为的过程。

它借助于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的循环来实现行为的改善。

(三)“校本教研”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教师从事的实践----教学就是研究。

因为一方面教师面对着复杂的充满情感和想象力的不同个体----学生,要使教学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学必须是研究;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复杂的教学情境,如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方法,而这些理念、内容和方法的落实,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
一、如何理解“校本教研”?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 所谓“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的特色为本,
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制度。 具体来说,“校本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学
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依托 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 题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制度。
通过反思,提高课改实践的自主性和目的性;
通过反思。使日常性教学发展为研究性教学。
(二)同伴合作交流是校本教研的灵魂
我们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致力于建立一 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
以往管理者更多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如 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强调同伴的专业切磋 互助与合作,以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 共同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 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 研究性质。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 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 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教师们通过反思,使经验得到提炼、升华;
通过反思,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学会理解和关心学生;
通过梳理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引起问题争辨和研讨,是 搞活校本教研的一个关键点。
充分发挥校外专家的作用,定期指导,建立长效机制, 是一个学校长远发展之计。
七、 注重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升校本教研 的质量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碰到的问题越多,教师心中 的困惑也就越多。比如,如何落实新课程的目标,如何 把课改理念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教学中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有机 统一,如何评价一节课堂教学,如何制定校本教研制度, 等等。上述有关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 科学指导。

校本教研的形式有哪些

校本教研的形式有哪些

校本教研的形式有哪些校本教研的形式有哪些篇一: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包括哪些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包括哪些校本教研直接指向学校中的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的问题,它的特点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并大力倡导学校第一线的教育者参与。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需要或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探讨、研究活动,常用而有效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理论学习。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每个学校的领导都谙熟这种形式,但没有几个学校用好它,许多时候是走过场。

2、案例分析。

这是教师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案例,自己分析或与同伴共同讨论,达到资源共享和业务能力互相提高的目的。

3、校本论坛。

选择好主题,选好主讲人,可以全校教师参与,也可以是教研组开展活动。

4、进行教学反思。

形式是集中切磋,或是写文章互相传阅讨论,目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是使用效果明显的一种形式。

5、结对帮扶。

这是老带新、强帮弱、骨干教师引领的一种形式,各个学校都在做,但做得不好,原因是作为师傅者,往往有保守的一面,校内竞争存在一定的残酷性。

6、经验交流。

这是常用常新的教研形式。

7、调查研究。

选定课题,组织人员深入第一线掌握真实材料,这种形式虽然用得不多,但确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形式。

8、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活动。

这是学校开展最多的一种教研形式,参与者众多,这种形式,要把握好评课一关。

9、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

这是近十年来随课改的推行而兴起的一种形式,骨干教师的现身讲解传授,方式直接,见效快。

10、说课。

形式简便易行,目前用得多。

此外,还有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指导、课改沙龙等形式。

校本教研的形式有哪些篇二:校本教研的形式校本教研的开展和实践的讲稿枫芸学区办公室王道兵首先在这里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感谢大家(本文来自: 教师联盟网:校本教研的形式有哪些)给我在此交流的机会。

记得有句俗语是这样的:“鲁班门前卖板斧,关公面前舞大刀。

”面对经验比我丰富的领导、同事,在这里我只谈一些自已这次去西安学习的关于校本教研方面的体会。

对校本研修的理解

对校本研修的理解

对校本研修的理解邻水县太和乡中心学校李榜昭学校是办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单位,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理念,最终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学校来贯彻落实的!因此,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是整体提高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

而不断提高校本教研水平,提升学校内涵的发展,又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因此,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校本研修,是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一、正确理解校本教研的内涵,要不断提高校本修研水平,就要从“校本”、“教研”的基本解读入手。

,“校本”的英文是school—base,大意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

突出强调校本教研追求教学活动的教育意义的理解与实现(教育-课程—学科-课堂-学生);提供教师专业生活的基本体验(计划-学习-反思-行动,学习共同体);促进课程改革深化探索的具体载体(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管理-改进)。

结合我国新课程实验以来围绕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践反思,阐释校本教研与提升办学水平的内在关联。

我国有学者曾提出“校本”意指:“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

据此,“校本培训”包含以下三方面含义:首先是“为了学校”的培训。

意指该“校本培训”要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综合素质。

其次是“在学校中”的培训。

意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针对学校的实际——如培训什么、怎么培训、何时培训等),要有学校中人来解决.是由学校与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实施培训的主体是学校,其它力量只是协同配合!再次是”基于学校”的培训。

走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培训之路!综上所述。

所谓“校本培训”是指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有关教育专家的引领下,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方式来培训学校教师的一种校内研修活动!二、充分认识校本教研的实际意义!我们很多的传统教师培训方式——如:学历教育、脱产进修、在职进修等)过去通常意义上的教师培训(包括学历教育、脱产进修、在职进修等)主要是走了局限性的专业教育道路、帮助教师把握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方向,拓宽学科视野,加深学科知识修养,一句话,帮助教师提高学科知识素养。

校本教研要以校为本

校本教研要以校为本

校本教研要以校为本、以问题为导向、以整合为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校对教研活动越来越重视,都希望借此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又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校本教研的概念。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校本教研,应该以校为本,以问题为导向,以整合为目标。

现分述如下:一、以校为本以校为本,就是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划本校的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都符合本校的具体情况,使这一活动既具备时效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要实现这两个“性”,有一项工作必须首先做好。

那就是对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肯定很多,但我们觉得有几点是必须做好的。

其二,对本校教师中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这一分析可以从一个比较高的视角认清本校教师群体总的优势和总的劣势,有利于确定本校总的教研方向,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抓不到要领的现象发生。

就我们学校来说,经过分析,发现教师中除了学历均达标外,年轻人还比较多。

这些年轻教师都很有活力,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还比较能服从组织和领导。

但由于年轻,教学经验相对就少,知识和观念的更新都显得稍慢半拍。

这就造成了他们在教育教学行为上相对保守,不能敏锐地发现并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有用的、稍纵即逝的信息,而有的发现并捕捉到了信息,却对这些信息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处理等等现象的发生。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进行教研活动规划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想方设法拓宽信息来源,提高广大教师知识和观念更新的速度,二是注重加强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处理信息方面的研究。

其三,对本校各学科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分析了教师中总体存在的问题之后,为什么还要分析学科教师存在的问题呢?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性质特点,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每个学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不尽相同。

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对于甲学科可能很好,很有效,但对于乙学科却不一定适用。

谈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

谈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

三、 校本教研 的原则 校本教研 的研 究方 法灵 活 多样 ,但研 究中应遵循

未能收到 实质效果 ; ) (校本教研 形式单一。听课 、 3 说课
和评课 , 围绕如何发现 问题 、 计 问题 、 而 设 实践 问题 、 解
决 问题 、 思 问题 的 活 动 形式 开展 得 比 较 少 。 反
维普资讯
科研视 窗
校 谈新课程下的“ 本敏 研 ”
广 东深圳 市 宝安 区光明街 道教研 中・(1 17 杨丽 君 4 580) ;

贯彻新课标 以来 ,校 本教研 ”呼唤教 育理论 工作 “ 者 、 究者 关注校 本 , 研 走向校本 , 促使 “ 教研 回 归学校 , 回归教 师 , 回归教 学” 。下面结合 目前校本教研的探 索 情况 , 就校本教研 的 内涵与特性 、 校本教研 的价值 与意
中 , 些 地 方 没 有 因 地 制 宜 . 力 有 量
而 行 ,只 是 一 味 地 追 求 规 模 效 应 。
就 租 借群 众用 房 当 作 学 生 宿 舍 。 2 生 年 龄 越 来 越 小 。调 查 中 . 招 发 现 :至 8 的 寄宿 生 占 到 这 些学 4 岁 校 内 宿 生 人 数 的一 半 以 上 , 至 有 甚
每一个教 师都参与到研 究中去 , 都有 问题 意识 , 有解 都 决 问题 的愿望 , 都有合 作探 究的迫切要 求 , 在这 中间 ,
教师是研 究者 又是 实践 者 ,成为促进教 师专业发展 的
重要 途径 。
哪 些方面入手备课 才有 效 , 到什 么程度 , 抓 如何 验收 , 都没有详细 的实施 步骤 , 使校 本教研 活动似蜻蜓点水 ,
今 天, 校本教研 还有些学校领 导和老师认识 不到位 ; ) ( 2

校本教研与校本研修

校本教研与校本研修
校本教研与校本研修福建教育学院外语 Nhomakorabea修部 卢健
ljian587@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 学研究,是保证新课程实验 向纵深发展的有效策略。目 前,不少学校纷纷加大了校 本教研的活动力度,校本教 研在学校中已经显示出强大 的生命力,无论教师、学生 还是学校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1、理解开展校本教研与校本研修的重要性 2、掌握校本教研和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与方
用科研提升教研,用科学的态度、 科学的方法研究课程改革,使教师成长 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建立教学、研 究、科研一体的工作模式。
1、教研的内容 (1)课程研究 (2)问题研究
2、教研的形式 (1)互动方式 (2)课题研究 (3)听课评课 (4)集体备课 (5)以“老带新” (6)校本课程
(1)课程研究
(2) 问题研究
问题研究就是要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把问题研究和课题研究相结合,预设研究和 生成研究相结合。
(1)互动方式
由单一的讲座的形式丰富为对话、参与、 沙龙、论坛等多样式。教师与教师之间,教 师与教研员之间互动。采用这种方式,教师 们不再是聆听者,而是参与者、研究者。他 们总是在思考着、反思着。
教学行动研究, 研究教学行动, 为改善教学行动而研究
2、什么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教师在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 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相关的理论设计问题 解决方式,然后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改进教 学的一个过程。
1、英语教师口语研究 2、激发农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的方法探究 3、农村初中生英语单词记忆方法研究 4、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模式研究
2、校本教研的四种看法
(1) 校本教研=教研活动 (2) 校本教研是校长的事 (3) 校本教研是两种途径:从上而下、自下而上 (4) 校本教研是研究新课改,提高新课改实践能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解决本校课程实施中现实问题的教学研究----以研究、解决本校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为目标的多样化的教学研究活动。

根本目的是全面、有效地实施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与“校本课程”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并实施的一类课程,其中的“校本”有三个基本要素: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

“校本教研”是学校为了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而开展的研究活动,其中的“校本”指研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是校本的,而不是教研活动开展的范围。

所以,校本教研中“校本”的三个要素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多种途径。

“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是两种不同意义的研究。

“课题研究”是在已有实践经验和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总结和提升,是在激励政策下教师的自愿行为,需要经过立项审查。

课题研究的成果一般为研究报告、论文或专著等文字形式。

“校本教研”是解决教学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研究,是面向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校本教研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以及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课程实施中的共性、重点、难点问题,可以提炼为校本的教研课题,组织合作团队进行研究(不用立项),及时解决问题,推广经验。

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提升价值的教研课题,在校本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申报立项课题。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观点(共识)1、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校本教研是学校的重点工作。

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评价制度,使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纳入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体现在学校工作(教学)计划中。

2、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推进校本教研的“带头人”。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个带头做校本教研的校长,就有一所学习型、研究型的学校。

3、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要转变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构建新型的教师教研文化。

(教师职业生活的一部分)。

关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几点认识

关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几点认识

1、自我反思意识。
教师自我反思是其对教学中的行
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展审视和
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表达教师既是引
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
受教育者。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 让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发现 某个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值得探 究的问题,通过对自己教学问题的梳理,把 问题转化为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课题;
关于校本教研、 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几点认识
一、关于校本教研
背景:
1、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 开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 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理论界 对师资培训、政策支持、物质保障等给予了较 多关注,但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作为内因之 一的学校教研制度,那么是影响素质教育实施 的深层因素。
改变 “等级式〞的教研工作方式,建立 “平 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教研沙龙〞模式。
研讨交流的内容可涉及教材编写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的精彩环节、学生的情绪反响、良 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好文章好材料的推荐等。
3、以案例分析为载体
引导教师在理论指导下走案例反思 之路,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 与缺乏、精彩与失败以朴实的笔调、 叙事的风格进展记录与反思,在反 思中改进,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2、什么是校本教研
以校为本的教研与现行教研不同点:教育部 根底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 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 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 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 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 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历的总 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 开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开展的新的 推进策略。

优化校本教研的几点认识

优化校本教研的几点认识

优化校本教研的几点认识积极探索、构建学校主持教研,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校本教研管理模式,进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推进新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笔者拟提出以下优化校本教研的几点认识,以求得与同仁的共识。

1校本教研的基本内涵简而言之,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

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校本教研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它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目的在于研究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种学习型的组织,营造一种研究的文化。

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校本教研现阶段的基本目标。

认真研究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深入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随时出现的困难、问题,总结并推广一线教师的宝贵经验,在课程改革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驾驭课程的能力,这是校本教研现阶段的基本任务。

实施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它们构成了校本教研三位一体的关系,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自我反思是指导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分析、探讨、研究,从而最终解决教学问题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

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如果只有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而没有同伴的合作共进,这样的研究更多体现了师本教研的特点,还谈不上真正的校本教研。

专业引领是指学有专攻的校外专业人员参与校本教研,在其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确保校本教研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不至于在低水平上重复运作。

他们的参与是校本教研向纵深持续发展的关键。

所以校本教研是专业研究者与学校合作开展的以校为本的研究活动。

2校本教研的基本操作校本教研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以教师为本,以学校为阵地,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研究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进步,进而促进基层教研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第一,中小学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

对校本研修的理解和认识

对校本研修的理解和认识

二、对 校本研修的理解和认识
(一)概念和内涵:校本研修是在教育 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教科研部门、教 师培训机构的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 为基地,充分发挥教师专业自主,由学 校和教师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内容和方 式,由学校组织实施,以解决教育教学 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 本研修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校本 研修的三位一体的关系,三者在行动研究 中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当然,校本研修能否落实和开展,关键因 素在校长。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总体策划、全面组织、全权保障和管 理。
校本研修的主要实现方式
专业成长实现方式二——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建立在教师实践反思的基础之 上,是校本研修最本质的活动形式。校本研 修如果只停留在自我反思的层面上,就变成
了“师生研究”,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
究,只有通过同伴互助这种群体性的研究方 式,才能改革教学研究中“单打独战” 的局 面,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有所依托。
专业成长实现方式三——专家引领
2.校本研修的内容,应当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目标和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或区域)特点,科学 构建、合理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 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 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 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 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 论与实践等。 B.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 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 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 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 风格等。

什么是校本教研、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校本教研、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校本教研、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教育科研已经走出科研院所,走向中小学校,不再是专家教授的专利。

中小学教师开始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成为许多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和实际行动。

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校本教研、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意义的理解:开展校本教育科研是广大教师借助相关教育理论,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校本教育科研工作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科研和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一样,已经成为当前教师的工作职责。

教师通过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掌握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创新中小学教育科研模式,是一件值得广大教师思考和探索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目前教育科研的现状,加强教育科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教研方式,强调教育科研工作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为学校发展服务。

同时,校本教研还要注重以人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通过教育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

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反对形式主义。

要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学校具体实际,营造一种新的既有科学性更具操作性的学校教研文化。

“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行动研究,从学校实际及学生实际出发,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校本教研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对教育教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如何使这种推动作用得到尽可能发挥,需要对教育本身进行研究与创新。

校本教研的认识与理解

校本教研的认识与理解

校本教研的认识与理解1.校本教研应该具备三要素: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2.校本教研并非全新的东西,以前的教研组、学科组实际上也是校本教研,课程改革将其提高到制度的高层面,校本教研是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程改革呼唤校本教研制度。

3.应该更大地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不能否认以前的教研工作,但以前的教研活动需要改进,比如说,评课时一团和气,为错误找理由;此外,年级组制这样的坐班形式,会导致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减少以及出现相互交流的障碍。

4.我很同意反思这样的说法,但有一个问题:怎样引起反思?过去有无反思?现在为何才很明确地提出反思,由何引起?5.校本教研要加强和改进学校一级的教研活动,需要完善和补充以前的教研活动,从制度上加以完善。

6.过去年级组制的优势(便于交流学生的情况)和现行教研制的优势(便于学科沟通),年级组制不一定会削弱教研活动,这取决于学校氛围。

7.反思不同学科间是否也存在教研活动?个人观点:不同学科间也存在教研;校本教研是以前教研活动的深化,但以前是一种自发的行为,现在明确提出校本教研要有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这就给教研活动提供了自觉有效的指导。

9.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的场所,而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0.校本教研实质上是教研工作重心的下移。

11.校本教研是一种制度,校本教研是先进的管理理念模式,是现代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部分,核心是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

应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校本教研。

还要思考:教师什么时间去搞教研?校长应承担的责任?如何操作?解决观念障碍和解决体制障碍应并行。

如何激发教师积极性?因为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校本教研的基础。

1.注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宽松的环境3.校长应投入更大的经历在教学教研活动中,而非在活动交际方面4.教研活动的形式应是百花齐放的,不应过分注重形式,要创建富有特色的教研活动形式5.创设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教研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怎样评价?如何保证其时效性?校本教研容易流于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校本的理念审视“校本教研”
作者:寄小文
来源:《广西教育·B版》2008年第03期
桂林市自2005年起进行了国家级“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的实验,通过介入校本教研的方式来推进新课改,并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切切实实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如何以“校本”的理念来指导校本教研?这在部分学校的领导、教研骨干和教师的观念里,还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校本教研就是在学校内开展或进行的教育科研活动;校本教研最应该关注的核心内容是要抓好“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活动;评判校本教研实验成果最直接的指标是看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从这样的思维定势出发,使得部分学校在校本教研实验中,存在着重活动过程、重活动形式、重成果统计的思维误区,习惯于完成上级明确布置的主题工作,习惯于从外地或上级教研单位承接子课题,习惯于依托少数教研骨干的努力来替代全体教师专业成长的追求等直观的科研操作,没有认真思考教研的价值指向、教研活动的评审指标、教研专业团队的整体建设等深层次的问题。

总之,是只片面地关注了教研本身而忽略或忘记了介入“校本”教研实验的初衷和根本目标。

譬如汇报校本教研工作时,最常见的套路就是:1、在单位时间内学校开展了多少次教研活动;2、学校是如何组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活动的;3、学校的科研课题、论文及其他获奖项目等科研成果的统计。

难道这些就等同校本教研吗?如果没有现在的“校本教研”的提法,学校以往就没有开展过这些工作吗?究竟校本教研与以往的常规教研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校本教研”作为中小学行动研究的一种教研形式,它的逻辑重读应该是怎样的?是“‘校本’教研”还是“校本‘教研”’?如果我们只是将反映“以校为本”这个核心理念的“校本”一词狭隘地与“本校”一词划等号,那就很容易在校本教研的活动中只着眼于在本学校中开展、实施的所有教研活动,结果在校本教研的内涵与形式的关系上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就如同将反映“以人为本”理念的“人本”一词简单地与“本人”一词划等号一样,是非常容易在社会活动或社会研究中导致荒谬的结论和恶果的。

张扬“以校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的校本教研,与以往常规教研重视按统一的教研内容或方式去组织活动,实现教研水准基本同步提高的要求不同,强调的是学校所有教育教学等科研活动应该以促成学校内在的自主发展为主要目标,其核心理念的含义可以直白地表述为“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

这里“在学校中”指的是:学校的研究主体要树立一种理念,即切实关注学校自身发展中的问题解决,并主要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

教师置身教育教学之中,参与学校发展与改革问题的研究;“基于学校”指的是: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展开的各类研究、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的潜力。

教育研究就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学校为教学研究的基点,以教师为教学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师生
共同发展为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为了学校”指的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无论作为一种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

所以,校本教研强调的是以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为基本出发点和目标的教研活动,而不是简单地指在学校中实施或开展的所有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要求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不应该只是简单地为了完成某项上级布置的主题任务或所承担的子课题需要完成的指定工作内容,而要突出地将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置于以校为本的工作目标的追求过程之中,并要求所有教研活动围绕以校为本这个理念而设计、实施和评估。

其次,校本教研作为体现国家教改意志的教研形式,它最应该引起关注的内容不只是“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外在形式,而应该是在这些形式及相应的过程中所倡导的价值指向“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

作为教研形式,“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方式在校本教研这个提法出现之前就长期存在于中小学的教研活动之中,许多学校在这方面还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

但是在这些教研方式的操作过程中,出发点是什么?设计思路如何确定?效果评审指标的依据从何而来?这些在校本教研理念提出之前基本都是多元的、不确定的,譬如一堂优质观摩课上完后,对主讲教师来说,以上问题的回答是什么?这一切在过去面对课标、教材、教辅、上级要求、专家、优秀教师的不同口径时常常是莫衷一是,个人反思成了课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得失探讨,同伴互助成了教学经验交流或各自对课标的理解探讨,专业引领成了超脱于学校实务工作之上的各种教研学派的观点轰炸……而隐藏于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设计或实施的具体真实的校情、教情、学情等依据是什么?同伴互助时彼此共处的教研环境分析或动态教研过程中教研对策应该如何在合力推进学校的教研进步上取得共识?专业引领过程中如何将专家的视角与学校实际发展的视角相协调?这些正是通过推进校本教研可以较好解决的深层次的问题却往往被忽略掉了。

最后,在评判校本教研成果时,从校本教研的理念出发,物化的教研成果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着重从以校为本的教研理念出发去仔细甄别我们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中,哪些是体现并符合校本理念的,哪些是不能体现和不符合校本理念的,使学校可以集中精力关注能从深层次推进学校自主发展的教研动力的内容和方式,如学校教研文化的建设、学校教研制度的建设、学校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学校特有教研资源库的建设等方面,而在常规教研活动中,在完成上级指定主题工作过程和推进子课题实施过程中,都认真用以校为本的理念去思考、实施和评审。

综合以上观点和所追求的教研目标,如果我们能依据以校为本的理念去审视校本教研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现象,那我们就容易在校本教研的实践中获得一些新的思维视角。

譬如:
1、某校科研总结摘抄: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参与了全市的论文竞赛,获奖××项;组织了全校教研骨干参与了外地××课题的子课题申报;承办了市级优质观摩课××次,并较好地展示了“教师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全过程。

新视角:获奖论文中有多少篇是切实针对学校发展中所真实存在的问题而撰写的?参与的子课题项目的内容中有多少专门为解决学校实际问题而设计的成份?承办的优质观摩课活动中针对具体学校教研质量提升的内容有多少?
2、校本教研经验交流发言摘要: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主要是根据我校的工作思路或具体情况设计的,所以对外校的帮助不大。

新视角:根据本校的工作思路或具体情况而设计校本教研活动,这正是校本教研理念的基本要求,这种思维方式是应该在所有学校间交流、研讨和推广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实验的价值观的真正落实。

3、对话摘要:
校长:××专家,按计划我校近期要组织一次校内科研讲座,请您来主讲一下好吗?
专家:××校长,对不起,我最近很忙,可能没有时间去专门准备;
校长:不要紧的,您看您手头有什么现成的题材或课件,随便选一个来讲都可以。

新视角:学校与专家合作的基点和目标是什么?如果专家还没有透视具体学校在发展中所处的实际环境和真实存在的问题,学校只是简单地为完成科研活动次数而与专家合作,那专家的作用又能发挥出多少呢?
4、某次科研成果汇报会发言摘要:我校在校本教研实验中,组织科研骨干开发了校本教材××册,开设了校本课程××门。

新视角:开发校本教材和开设校本课程是科研骨干的独立行为还是学校科研计划中的事?其中有多少内容与学校的整体教材使用和课程设置建立了紧密的互相支撑的关系?这些课程、教材对学校的发展或提升起到了哪些实际作用?
5、某校奖励制度摘要:教师论文获国家、省级、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获××元奖金;教师优质课获国家、省级、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获××元奖金;教师文章发表在国家、省级、市级等不同刊物上分别获××元奖金;教师完成国家、省级、市级等不同类别的课题研究任务分别获××元奖金。

新视角:教师通过参与教研活动为学校争得各种荣誉当然是应该奖励的,但如果从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发展提高的理念出发,学校的奖励对象是不是还应该增加转化差班、转变后进生的
教师?对学校的发展提出有价值的教研建议与发表论文相比,其意义是不是可以有一个新的评判尺度?
6、某次校本教研成果介绍发言摘要:通过校领导和教研骨干的推进,我校的校本教研实验取得了较令人满意的成果,学校已经建成“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常规运转模式,教师全员参与了课题研究,各种教研活动进行得紧凑有序,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新视角:校本教研活动的模式是校长或科研骨干推进还是制度化推进?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的效能检测指标应该体现哪些“校本”的因素?校本教研最终的目标应该是着眼于建立起体现以校为本教研理念的学校自主教研制度还是满足于组织经常性的活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