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_汪德根

合集下载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国家,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旨在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探讨其原因和对策。

区域差异的表现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资源差异我国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

一方面,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一些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名胜古迹、自然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另一方面,像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由于资源限制和交通不便等原因,旅游资源发展相对滞后。

2. 旅游产业结构差异不同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相对成熟,涵盖了旅游景点、酒店、交通、旅行社等多个细分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某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缺乏多样性。

3. 旅游服务水平差异不同地区的旅游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一线城市和一些旅游热门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和专业的旅游人才队伍,游客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旅游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由于人力资源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旅游服务质量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比。

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1. 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分布极为不均衡,导致了各地区旅游资源的差异。

比如,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滩和海洋资源,有利于海滨旅游的发展;而位于西部地区的城市则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如雪山、峡谷等,适合开展户外探险旅游。

2.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导致旅游业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达地区的经济相对较发达,人民收入水平高,人们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旅游消费。

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相对较低,居民收入水平有限,旅游消费能力较弱。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迅速。

然而,中国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通过空间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深入探讨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现状、原因和影响,旨在为制定合理的旅游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空间分析,统计学方法近年来,中国旅游经济总体发展迅速,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持续增长。

然而,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经济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区域差异与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成因,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空间滞后因变量的模型。

结果显示,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距离核心旅游城市的距离、当地产业结构、政策支持等因素显著相关。

中西部地区的地域辽阔、人口稀疏,导致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也是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根据相关数据和信息,我们将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这种区域差异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均和市场竞争失衡,不利于全国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也会对当地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制约了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

本文通过空间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探讨了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现状、原因和影响。

研究发现,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距离核心旅游城市的距离、当地产业结构、政策支持等因素有关。

为促进中国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当地旅游经济的竞争力。

同时,各地区需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个国家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探讨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政策调控和区域合作等手段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全国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

谈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谈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谈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作者:赵海咏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3期本文针对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立足于省内地间差异,对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

现在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在我国的总体差异开始逐渐的缩小,相对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而言,国内旅游的区域差异明显要小;相对于地带间差异和省间差异影响的全国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变化的程度而言,省内差异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而且其属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关键构成要素。

我国的东部地带具有非常明显的省间差异,而且显著地影响到了总体差异,相对来说,中西部各省份具有相对来说比较平衡的旅游业发展情况;部分旅游业发达省份在东部地带当中具有非常明显的省内差异,而且对总体差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省内差异明显的省份在中西部地带比较多,然而在全国的比重当中中西部省份的旅游经济占有普遍较低的比重,因此对总体差异产生了的影响并不大。

经过相应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我国旅游区域经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产生影响的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资源等。

一、引言现当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就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一个国家当中包括一些偏远乡村在内的贫困地区会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而实现经济增长,这样就能够将区域经济的差异缩小,然而也会导致区域之间的差异不断的拉大,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均匀的旅游功勋以及区位条件的差异。

旅游业的显著关联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因此成为推动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常关键的一项动力。

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大量的研究了国外和区域经济差异,并且深入的分析了旅游经济区域差异。

本文对我国国内旅游经济以及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地带差异变化特征、省际差异以及省内地(市)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对区域差异空间格局的机理进行了论述。

二、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总体特征相关的研究表明,我国旅游经济的总体差异正在逐渐的缩小,相对于中国不断加大的区域经济差异而言,其正好具有相反的方向,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旅游业能够对区域经济的差异起到有效的调整作用,并且可以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

中国旅游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分析

中国旅游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分析

中国旅游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分析作者:管文正则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20年第08期本文以我国世界遗产分类、分布情况为基础,以旅游资源分类为条件,将我国世界遗产在旅游发展模式上主要分为自然资源驱动模式、文化资源驱动模式以及混合资源驱动模式。

其中,自然资源驱动模式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文化资源驱动模式主要分布于我国第二、三阶梯上,混合资源驱动模式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

引言旅游发展方式的选择与当地的资源禀赋基础、社会经济条件和气候环境条件具有密切的關系,使许多地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选择不相同的道路,各自形成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总体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

学术界对旅游发展模式的分类认识不尽相同。

美国学者查尔斯认为价值和市场是推动旅游发展的动力,忽略了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郭金海(2009)认为旅游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之间是耦合协调的关系,若超过了现有经济社会承载量则为超前型,若旅游发展水平落后于社会发展则为滞后型;汪章飞(2013)根据区域条件差异将旅游景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分为了5个区。

世界遗产是学术界公认的旅游资源禀赋认定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我国世界遗产的分类和分布情况,从资源禀赋出发,分析我国旅游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

一、我国世界遗产的分类及分布情况早在1985年底,中国就正式加入了在法国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遗产申报工作。

根据最新数据和UNESCO公报,截至2019年7月,中国已有55项遗产项目列入最近更新的《世界遗产名录》。

根据分类,我国共有C类遗产(文化遗产)共计37项。

其中,包括了CL类别(文化景观类)5项,N类遗产(自然遗产)14项,C-N(双遗产型)遗产4项,具体分情况如表1所示。

在这些世界遗产分类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遗产项目数,黑龙江、香港及台湾等地没有世界遗产项目,其他省市地区都有世界遗产项目分布。

二、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旅游资源禀赋决定了旅游开发的规模和模式。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摘要:运用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东、中、西三大区域及省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呈缓慢缩小趋势,省际间和区际间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省际间的差异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呈缩小态势,区际间差异的贡献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区域差异;区际差异;省际差异;旅游业关于我国旅游业的区域差异研究,张凌云运用洛伦兹曲线、首位度指数、变异系数、竞争力指数探讨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旅游业的时空演变趋势。

周云波等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区域非均衡增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唐留雄分析了1986~2000年中国国际旅游业的旅游收入、接待人数、饭店数的基尼系数,结果表明地域非均衡增长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并探讨了其缩小的原因。

陆林以大陆31个省市区为例,以入境旅游为重点,分析了1990~2002年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特征,阐释了影响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的对策。

本文运用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旅游业发展差异作动态的比较研究,为我国协调各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一)研究对象1.研究时期。

本文采用1991年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原因如下:(1)1991年以来的相关统计数据容易获得;(2)从“八五”至今,是我国旅游业大发展并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阶段,其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2.研究区域。

本文采用国内学术界大多选择的“东、中、西三大区域”、省份为区域单元,其中“三大区域”按照国家最新公布的划分标准①,“省份”指大陆的31个省市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②。

3.统计指标及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结合国家现有的衡量旅游业发展指标,本文拟采用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等四个指标来研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③。

中国旅游经济空间特征分析与类型划分

中国旅游经济空间特征分析与类型划分

中国旅游经济空间特征分析与类型划分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中国旅游经济空间特征及其类型划分是了解和把握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关键。

以下将从地域差异、经济水平、文化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划分。

一、地域差异中国旅游经济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各具特色,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开发程度也不尽相同。

以自然景观为例,在西部地区,长江三峡等自然风景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形成了集观光游、休闲度假游、生态游为一体的旅游经济体系;而在东部沿海地区,海滨城市如青岛、厦门等则以海洋旅游为主导,拥有海滩、海洋公园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因此,地域差异是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

二、经济水平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地区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的旅游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例如,位于四川省的乐山大佛,随着乐山的经济腾飞,成为了中国西部乃至全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发展区域,这里的旅游经济发达程度也相对较高,例如上海、杭州等地的旅游经济依靠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的城市设施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文化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资源,这也是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各地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像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此外,中国还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风俗文化,如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西北地区的古丝绸之路文化等,也形成了独特的旅游经济发展特征。

基于以上特征,可以将中国旅游经济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自然景观型旅游经济这种类型的旅游经济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吸引点,如乐山大佛、张家界等。

游客主要以观光游为主,体验自然之美,远离喧嚣。

这种类型的旅游经济适合开发中国西部等地区。

2.文化遗产型旅游经济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兵马俑等,这种类型的旅游经济以历史和文化景观为主要吸引点。

我国旅游发展的区域化差异及合作探讨

我国旅游发展的区域化差异及合作探讨

我国旅游发展的区域化差异及合作探讨作者:张元礼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5期摘要: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对缩小旅游区域差异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差异;合作引言当今,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受到区域内旅游资源、市场、产品、人才和信息等因素的限制,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却非常明显。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业相对发达,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并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和人文底蕴,但是其旅游业发展却相对较落后。

这种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差异,导致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格局错综复杂,使得区域间出现多样化的竞争和利益冲突。

因此,如何实现各个区域间或区域内不同地区间的有效合作,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所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1.旅游业的区域差异衡量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包括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以及旅游者停留天数等,其中旅游收入可以直观反映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如图1所示,从1996-2005年间,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之间的旅游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其差异也逐年增大。

图11996-2005年我国东、中、西部旅游总收入的绝对差异我国东部与中西部旅游经济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影响因素非常复杂。

首先来讲,区域的经济基础是旅游业发展的保障。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普遍较发达,而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居民的收入相对较低。

经济水平的落后,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当地居民的旅游需求和消费水平,因而也很难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变化以及旅游产品的更新。

其次,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其他产业,如交通、商业、餐饮、住宿等的支持,以三星级以上的宾馆为例,江浙沪、广东和北京的占有量分别为全国总数的21%、14%和8%。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其对各种基础设施及旅游设施的投资力度很大,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在西部地区,交通、通信、住宿等基础设施普遍较差,难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巨大需求。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探讨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探讨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探讨作者:施晴张蕊郭利利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3年第3期施晴张蕊郭利利(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民的收入在旅游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我国的旅游业也快速发展。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博的国家,基于各地的基础设施、地理环境等原因,各地旅游业发展极其不平衡,本文通过对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提出旅游经济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及平衡旅游经济空间分布差异的对策,促使我国的旅游经济在各地全面发展,协调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关键词:旅游经济;地理环境;空间特征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收入在GDP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各省着力发展本省的旅游业,提高本省的经济实力及GDP水平。

我国现在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人工服务设施的不同,各地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必须采取相应手段促使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稳步快速提高。

一.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我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广东、江苏、福建、上海及经济发达的北京市旅游经济发展最快,远远高于全国其他省市,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西藏、宁夏等省经济差异更大。

目前,全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除了四川、广东、西藏的发展比率稳定,广西、北京等地区的经济增幅比例下降外,其它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速度都有增幅,这就说明,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快速的省区与全国其他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

但我国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还是比较大,以各地区旅游经济的外汇收入为标准,衡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

在全国旅游外汇收入中,只有个别的几个地区外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的旅游外汇收入,且旅游经济发达地区的外汇收入占到全国旅游经济外汇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多,比例低于百分之十的地区也在逐渐减少,可以看出,各省区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大力发展放到重要的发展规划中,但是,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旅游经济差异较大。

旅游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旅游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作者:ZHANGJIAN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地空间分析-旅游管理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地空间分析汪薇经济和社会地进步带动着旅游业地发展,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地差异导致旅游经济产生区域差异.本文對我国旅游经济差异地空间格局进行概述,對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地旅游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帮助.近年來,经济地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地行业之一,對拉动消费,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以.各地地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导致我国地旅游经济再空间上地发展极否平衡.對旅游经济地空间差异进行分析,能帮助我們认识旅游业再经济发展过程中地重要作以,为制定相关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已及改善旅游资源地空间布局等措施提供参考.一、我国游经济差异空间格局(一)省际旅游经济地差异就目前而言,我国地省际区域经济差异主要表现为沿海地区旅游经济较发达,内陆地区地旅游经济较落后,中东地区地旅游经济发展较迅速,西部地区地旅游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例如,上海、广东、苏州、福建等地地旅游经济较发达,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地旅游经济较落后.近年來,旅游业再区域经济发展中地地位越來越重要,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当地旅游业地发展,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地区利以当地优越地旅游资源重点发展旅游经济,大部分省市地旅游经济都有所增长,且各地地旅游经济相對差异减小,但是由於发展地基础否同,发展速度有所差异,我国省际旅游差异依然很大.(二)省内旅游经济地差异除了省际差异,省内地各地区再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上也存再一定地差异,因此各省内部地旅游经济再空间上也具有否平衡性.我国地中西部地区地省内旅游经济地差异较为明显,尤其是青海、西藏这两個省市,而东部大部分地区地省内差异较小.即便中西部地区地省内差异较大,但是其旅游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對我国整体地旅游经济产生地影响较小;相反,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会省内差异较小,但其旅游经济较发达,旅游业地发展速度否断加快,因此對我国整体地旅游产生地影响较大.二、产生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地影响因素(一)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经济地硬件基础,高质量地旅游资源能够吸引大量游客,甚至是外国游客.我国是一個资源大国,旅游资源众多,但分布极否均匀,旅游资源地地域差异比较明显,具体表现为南方多於北方,再东部沿海地省会和长江、黄河中下游地省会地旅游资源再数量和质量上具备很大地优势,且经过地域组合之后,成为我国旅游业地主要发展基地,是我国外汇收入地重要组成部分,相反,北方部分地区地旅游资源数量少,质量否高,旅游经济发展缓慢.(二)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地通达性与通信地流畅性是地区旅游业发展地重要影响因素,决定着当地旅游业地生存和发展.通达地交通能够弥补当地区位条件较差地弊端,为游客进入景区提供便利,从侧面增大客流量,扩大当地旅游业地规模.公路是我国旅游业中最重要地交通载体,质量高、面积大、长度长地公路能够帮助景区吸引游客.我国地西部地区相较於东部地区而言,地形较为复杂,道路交通条件较差,大大降低了景区地吸引力和可进入性,而东部地区地经济发达,地理环境较为优越,道路交通状况良好,因此东部地区地旅游业发展相對较快.(三)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地否同导致各地区经济结构存再一定差异.我国西部地区地第一产业再产业结构中所占地比重较高,但是第二、三产业所占地比重明显低於中东部地区.改革开放已來,我国地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所占地比重仍然很低,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地重要行业,因此西部地区地旅游业发展速度较缓慢.此外,旅游业地发展需要受倒第一、二产业地支持,西部地区地工商业再其产业结构中地比重大,但是其产业规模与发展速度依然与中东部地区有所差距,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地省会,可见西部旅游业缺少支持,发展受倒限制.产业结构是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地主要影响因素.三、解决旅游经济差异地相关建议我国目前地旅游经济差异再空间上地特征明显,否利於我国旅游经济地整体发展,且极易拉大贫富差距,要想控制地区之间地经济差异,实现我国旅游经济全面发展,提高我国地经济实力,必须采取相应地解决措施.首先,国家政策地支持是旅游经济发展地重要推力.政府部门要已促进旅游经济地发展为目地,加强宏观调控地力度,完善现有地法律制度体系,实行促进旅游业发展地政策,促进我国中部、东部、西部地协调发展.其次,中西部地区地旅游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应该借助当地丰富地自然资源,再国家相关政策地指导下,挖掘隐含地旅游资源,发挥自身地优势,加大對旅游行业地资金投入,扩大旅游业地生产规模,促进旅游产品地创新,实现旅游业地快速发展,提高当地地经济发展水平.最后,旅游经济相對比较发达地东部地区,要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地基础上,继续发展旅游产业,改进当地地经济结构,利以优秀地社会和经济资源,进一步开发新地旅游产品,并提高旅游管理水平,打造高质量地旅游产业,成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地领头羊.(作者单位: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旅游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这就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地域非常广的国家,并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受到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等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非常不平衡。

本文就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建议,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空间特征引言近年来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旅游收入在城市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因此很多省份和地区都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希望提供地区的经济实力。

我国提倡的是不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我国要想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就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不同区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1.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我国不同区域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非常大,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主要包括江苏、福建、上海、广东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其他省份相比旅游经济的发展前景非常好,西部地区的西藏、宁夏等省的旅游经济发展则较为落后,这是不同地域的经济空间差异。

另外,对于每一个地区来说其旅游经济发展也普遍比较不稳定,西藏、广东和四川的旅游经济发展较为稳定,而北京和广西等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则有所下降,其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增长趋势。

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旅游业发展比较快的省份和其他省份的旅游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慢慢减小,但是整体上来说我国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依然比较大[1]。

以不同地域的旅游经济外汇收入为标准来衡量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我国全国只有极个别的省份的外汇收入比全国平均旅游外汇收入更高,说明全国的旅游外汇收入主要集中在几个重点旅游地区,并且旅游发达区域的外汇收入所占的比例非常高,占全国旅游经济外汇收入的70%以上,这就充分说明了不同地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特征之间的差异性分析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特征之间的差异性分析
的 城 市 当 中东 部 占据 的数 额最 多 , 与 此 同 时 国 内十 大 旅 游 资源 务 , 并且根据 数据统计 得 出, 中 国地 方 经 济 发 展 程 度 和 旅 游 产
禀赋的区域 也是东部 占有绝大 多数 。中西部的旅游 资源 禀赋 最 业经 济发 展 程 度 呈 现 非 常 明显 的 正 相 关 关 系 。而对 于 全 国旅 游 主要涉 及晋 、 豫等 多个 省份 , 而上 述省市也 是 国内中西部省 份 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位于全 国前十名 的省份, 东部省份所 占据
力, 而 且 旅 游 区域 的 品 位 度 、 集 聚 度 等 禀 赋 因 素 都 是 能 够 直 接 游经济发展的交通业也 尚缺少一定的发展措施。交通便利程度
激发起旅游 者前 来旅游 的重要条件, 旅游 者一般会选择较 高级 与旅游经济 区域发展程度所 呈现 的正相关同样也存在 于省 内, 别 的地 点当作旅游 的 目的地, 可是在他们 到达旅游地 点后就 会 例如江苏省 。众所周知 , 苏南地区 的交通 网络较 为发达、 便利 、 将更高级别 的地 点作 为下一游玩的 目的点 。例如世 界遗产 、 国 快捷 , 其和 上海 的联系较为紧密 , 旅游 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 , 然 家历史文化名称 、 国家风景名胜 区、 国家森林公 园, 通过将 以上 而 苏 北 一 带 由于 交 通 网路 发 展 不 均 衡 , 使 得 该 区域 内 的 旅 游 产
续发展计划 的政 策方 针, 由此可 见全 面提 升旅游产业 的经济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二) 交通业发展 因素。旅游区域经济发展情 况在 一定程度
益 显得尤其关 键 , 而且依据 因地制 宜的发展 规定, 各地方政 府 上与该区域交通业 的发展有 所联系, 旅游 区域 的交通便利程度 在 开展旅游产 业发展任 务之 际都 务必要 思考 旅游 资源禀赋 空 是深入开发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的重要 前提 , 并且 是权 衡该旅游

浅谈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浅谈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浅谈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的提升、其发展规模的在不断的扩大,这使得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由于旅游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不同的经济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对这种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就十分必要。

对此,本文以旅游行业为立足点,通过对我国旅游经济区存在的总体性空间差异的研究,从而就这种差异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

标签: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空间分析引言:就目前来看,我国学术界对于旅游行业的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就是不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性。

伴随旅游经济在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会帮助部分国家和地区不断的缩短空间性的区域差异;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导致这种经济空间差异被不断的拉大。

而以上这些情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相关行业带动作用的影响。

因此,对我国地区旅游经济的区域性差异进行研究,深入探讨旅游经济存在的空间差异进行细致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河南省旅游經济发展的总体性特点通过政府部门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旅游经济存在的区域性总体差异正在逐渐的缩小。

就河南省来看,石漫滩水库作为该省的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其位于淮河上游洪河支流滚河上,是建国后国家在淮河流域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1975年8月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水库大坝因大水漫顶而溃决,现在的水库大坝为复建后的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控制流域面积230平方公里。

从水库的初次建成到水库经历的变迁,在整个建设管理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工程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挖掘。

石漫滩水库是河南省离城市最近的大型水库,紧邻舞钢市,山青水秀,景色怡人,形成了山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在林中,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独特风景,有“北国小江南”之美誉。

在石漫滩水库周围,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

应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广泛征求各方面人士的意见,着力赋予水利工程新的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石漫滩水库工程文化品牌。

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差异

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差异

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差异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作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参与者,在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

一方面,一些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着大量游客和投资,成为国内外游客热门目的地;另一方面,一些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本文的框架,将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引导。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引出本文的主题。

文章结构部分将对全文的框架进行介绍,方便读者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

目的部分将阐明本文撰写的意图和目的,引导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最后,在总结部分,将对本文进行简要的归纳和总结。

正文部分将详细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概况、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以及不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对比。

在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概况中,将观察和分析中国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

在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部分,将探讨不同地区间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不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对比将对中国不同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

结论部分将对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因素、区域发展差异对旅游经济的影响以及发展建议与展望进行深入探讨。

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因素将从政策、地理、资源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区域发展差异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将阐述差异对旅游经济的具体影响与挑战。

最后,发展建议与展望将针对不同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展望未来中国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文章1.3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对不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以及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因素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决策部门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中国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文章编号:1000-8462(2005)03-0406-05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陆林,余凤龙(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国安徽芜湖241000)摘要:以大陆31个省市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1990—2002年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揭示了区域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阐释了影响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经济差异;空间特征;影响因素;中国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1],但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差异,旅游经济的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平衡性,认识和研究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对于正确认识旅游业在地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优化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制订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经济差异调控政策,促进我国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

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影响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经济研究的热点,1988—1993年3种国际权威性旅游专业刊物《旅游研究纪事》(AnnaIs Of TOurism Research)、《旅行研究杂志》(JOur-naI Of TraveI Research)、《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上的426篇论文中,旅游业区域经济影响研究的论文有35篇,约占8.2%[3];同样,通过研究1995—2003年《旅游研究纪事》发表的382篇文章发现,旅游经济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关旅游经济效应的研究文章有11篇[4];中国旅游类权威性学术期刊《旅游学刊》自1986年创刊至1999年14年发表1,435篇文献,其中与旅游经济学密切相关的研究文献达204篇,约占14.2%[5]。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空间分析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空间分析

251学术探讨文_高小茹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导致省际之间产生了旅游业的差异,旅游差异直接反应出了各个地区经济利益的格局变化。

本文通过分析1999-2014年,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趋势空间特征,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保障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现代化环境下,我国各各个省区都是经济利益独立的实体,其最为显著地就是省区的利益冲突。

区域旅游经济水平的差异是制定旅游调控政策的有效依据。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个省区旅游产业差异越发变得明显,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表现出阶段性反弹趋势。

同时,这充分的说明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各省区之间的经济水平也逐渐加大。

一、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趋势空间特征1、地区差异逐渐减小,旅游市场份额区域得到了平衡从总体来看,从1999年到2014年,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来越小,在离差与比率表现上,江苏、上海等地区呈现出增长趋势。

而其他地区增长幅度比较慢,甚至福建、北京等地区还出现了负增长的状况,而海南甚至出现了负数。

根据相关考察资料显示,山西、江西等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指数具有了一定的增长,而黑龙江、湖南等省区离差与比例增长幅度较大。

由此可见,从全国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虽然还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旅游市场份额区域得到了平衡,边际收益分配情况也得到了平衡。

2、局部两极分化问题严重,仍然存在着地区差异从旅游经济水平变化情况来看,从1999年达到2014年,我国以浙江、上海等为代表的的东部沿海地区与以新疆、青海等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拉大。

1999年,东部地区一些区域的比率与离差表现出正增长的趋势,到了2014年,河北、山东等东部省区离差与比率表现出正增长的情况,浙江、上海等区域比率超过了100%,离差表现出正值;而在同一阶段中,中西部省区比率均超过50%,离差则表现出负增长情况,尤其是宁夏、青海等地的综合指数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倒数,没有达到全国平均值的10%。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作者:韩霞刘小燕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第11期我国当前的旅游经济收入在GDP当中占比愈来愈大,旅游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是向好的。

由于我国的区域因素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不平衡,经济的空间差异比较大。

因此,笔者对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进行探究,为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一、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一)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区域间相互协调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依靠着区域的优势。

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环境多样化,区域的不同旅游经济发展也就存在着差异,从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表现中能够看出,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和西部区域的旅游经济相比,两者间的差异比较大。

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外汇收入为标准,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从全国的旅游外汇收入来看,只有个别区域高于全国平均旅游外汇收入水平,各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差异大,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

(二)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空间影响因素中国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基础设施因素。

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基础设施支持,如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通信基础设施等,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只有顺畅的交通才能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大旅游景点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规模。

区域的基础设施也是旅游地发展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只有相应的配套设施齐全,才能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优化。

从当前我国的区域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看,东部以及中部和西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有着很大差异,东部沿海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比较完善,而中部以及西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就要相对的落后,这是造成旅游经济差异空间的重要因素。

2.旅游资源自身价值因素。

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区域旅游资源的价值有着很大关系,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基础,由于我国的地缘辽阔,旅游资源地域的差异性比较大,所以旅游资源的价值也有着不同,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对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对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对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作者:陈丽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10期陈丽作者简介:陈丽(1978-),女,汉族,河南省滑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得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分析与研究旅游产业结构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本文结合旅游业统计数据,以旅行社、景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以期对旅游业的调整提供一定参考。

一、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间的频繁沟通与交流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令世人瞩目的重大新兴产业,旅游产业结构间的协调也已经成为影响和决定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0年,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将在所难免地遇到旅游产业结构非优化的矛盾”。

如何有效调和矛盾,推进旅游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成为当今人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笔者认为,明确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差异是一大重要前提。

二、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一)区位熵分析区位熵用于衡量某一区域内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用于反映产业部门的集中度及某区域相较于高层次区域的作用及地位。

结合我国多个省份旅行社区位熵数据来看,较高数值的集中在北、上、广、浙、苏等东部省市,在西藏、宁夏、甘肃等西部省市较低。

由此可见,旅行社区位熵的空间分布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稍低,由东到西呈梯度递减的格局。

笔者引用2000-2009年我国旅行社的区位熵结合分析,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区位熵下降的省份明显多于上升的省份,旅行社总体集中度面临下降的趋势;从区域角度而言,东西部省份大幅变化,中部相较稳定;从总趋势而言,西部省份上升明显,以重庆、四川、湖南增幅最为明显,东部正呈下降趋势,而中部小幅上升。

不过,总的来说,我国旅行社区位熵仍处于均衡化发展状态。

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探究

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探究

2012015年8月下半月刊经济发展研究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探究 朱 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出门旅游已经成为了当今的时尚之一,而旅游经济在各省内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然而,由于各省份之间的差异,旅游资源以及旅游经济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就此加以分析。

一、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一)省内差异空间格局整体特征的分析着眼于全国范围,区域性差异最为明显的在于东部地带而且东部沿海地带省内差异同样较为明显,其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超过了其他行业。

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旅游业差异明显而且各有侧重,在东部省份呈现出弱显著与一般显著性特征,在西部主要表现为强显著性特征而且较为明显。

此外,省内差异明显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由于我国中西部经济整体偏弱的现状导致其旅游经济同样处于偏低的现象。

及时中西部省份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但从全国范围内而言其并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贡献率。

总体而言,东部地带省内差异性显著的省份较少,具有代表性的为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等而且这些省份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据了较大比例。

(二)二大地带省内差异空间格局分析处于东部地带的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虽然经济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省内的差异性较大且差异性贡献率同样较大。

然而,三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福建省与广东省属于强显著而江苏省则属于较强显著,前两者省内的差异贡献率较大,不同地市之间的差距明显。

此外,广东省与江苏省差异贡献率之间的差距达到了10%,此现象说明了经济发达的省份之内有富有的地市亦有贫穷之地,旅游业在省内的经济的贡献率表现出来较大的区域差异,其发展状态呈现出来的是不均衡性。

广东省的旅游经济主要集中在珠三角而江苏省的旅游重镇在于苏南地区,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佛山等城市的旅游收入占据了全省旅游收入的80%以上,即使在全国旅游经济中同样占据了较大比例,而苏南地区的镇江、广州、无锡、南京以及苏州等具有非常高的入境旅游收入总数,在全国当中也占有比较高的比重。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
马晓龙;保继刚
【期刊名称】《人文地理》
【年(卷),期】2010()1
【摘要】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是城市旅游发展的目标。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5年58个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进行了评价。

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城市的旅游效率水平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解效率中,规模效率的差距较大,而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的差距则较小,高效率城市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规模效率是影响总效率的直接原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导致不同城市资源投入水平差异,并最终导致规模效率空间差异和总效率空间差异的根本原因。

文章最后讨论了提高不同地理空间上城市旅游效率的建议。

【总页数】7页(P105-110)
【关键词】旅游效率;数据包络分析;空间格局;影响因素
【作者】马晓龙;保继刚
【作者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3
【相关文献】
1.中国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态势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 [J], 彭志敏;吴群琪
2.基于超效率DEA-ESDA的中国西部物流效率空间格局及差异性研究 [J], 高康; 张步阔; 王茂春; 赵楠
3.福建省城镇化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研究 [J], 苏凯; 魏道智; 林文雄
4.公平与效率视角下中国旅游业碳减排潜力区域差异及其格局演变 [J], 余芳芳;李智慧;王凯
5.公平与效率视角下中国旅游业碳减排潜力区域差异及其格局演变 [J], 余芳芳;李智慧;王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研究的空间单元和数据来源 区域发展差异研究存在着一个空间尺度问题 ,
收稿日期:2010 - 08 - 18 ; 修订日期:2011 - 03 - 1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 10YJC790245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901069 ) 资助。 mail: wdg713@ 163. com 作者简介:汪德根( 1973 - ) , 男, 安徽黄山人,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Email: chent@ igsnrr. ac. cn 通讯作者:陈 田, 研究员。E-
5期
汪德根等: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529
包括东中西地带间的大尺度区域差异和省级之间 的 中尺度和省内小尺度的区域差异。 为揭示中国 省际差 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省内地 ( 市 ) 间差异、 异、 地带差异变化特征, 本文将空间单元采用三级 划分: 地( 市) 级行政区域为基本空间单元, 省级行 政区域为中等尺度的空间单元, 东、 中、 西三大地带 东部地带包括京、 津、 作为宏观的空间单元。其中, 冀、 辽、 鲁、 苏、 沪、 浙、 闽、 粤和琼; 中部地带包括吉、 黑、 晋、 豫、 皖、 赣、 鄂和湘; 西部地带包括桂、 渝、 川、 贵、 云、 藏、 内蒙古、 陕、 甘、 青、 宁和新。在泰尔系数 二阶段分解时, 需要分析省内地 ( 市 ) 间旅游经济 但 4 个直辖市因没有地级行政单元而无法分 差异, 解, 海南省只有海口和三亚两个地级市, 其余为省 辖县, 也无法进行分解, 因此, 在二阶段分解时暂不 分析这 5 个地区。 数据样本以各省份及其下辖各地 ( 州、 市) 的 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 人口数等作为分析 计算的基础数据, 横截面分析数据包括 2000 年和 2008 年。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 ( 2001 ~ 2009 年 ) 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 计年鉴》
第3 1 卷 第 5 期 2011 年05 月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Vol . 31 No . 5 May, 2 0 1 1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汪德根
1, 2, 3
, 陈

1
(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 3. 苏州大学旅游系,江苏 苏州 215021 ) 摘要:利用二阶段嵌套泰尔系数分解方法 , 揭示 2000 ~ 2008 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和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省 内地( 市) 间差异、 省间差异、 地带差异变化特征及其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 , 并以省内地 ( 市 ) 间差异为视角, 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 。研究结果表明: ① 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 , 且国内旅游的区域差异明显小于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 。② 省内差异对全国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比地 已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重要构成部分 ; 东部地带省间差异明 带间差异和省间差异对其影响更为显著 , 显, 对总体差异影响显著, 而中西部各省份间旅游业发展相对均衡 。③ 东部地带部分旅游业发达省份的省内差 异明显, 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高 ; 中西部地带省内差异明显的省份较多 , 旅游发展空间格局表现为“双核 ” 模 “单核” 式或 模式, 但因中西部省份的旅游经济占全国的比重普遍较低 , 因此中西部省内差异对全国整体差异的 贡献率并不高。④ 相关分析得出, 旅游资源禀赋、 交通可达性、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空 间格局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二阶段嵌套泰尔系数; 旅游经济; 区域差异; 空间格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0690 ( 2011 ) 05 - 0528 - 09 中图分类号: F590
530




31 卷
图1
2000 ~ 2008 年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二阶段嵌套泰尔系数分解
Fig. 1 Twostage nested Theil coefficient decomposition of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ourism economy in China in 2000 - 2008
泰尔系数( Theil) 是衡量区域差异的一个重要 指标, 泰尔系数越大, 表示区域经济差异越大, 反之 则越小。泰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N yi T = Σ y i ln pi i =1
( 1)
y i 为 i 区域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 式中, p i 为 i 区域的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 , N 重, 为区域个数。 以地级市为基本区域单元, 则可以对泰尔系数 作二阶段嵌套分解, 从而将全国旅游经济总体差异 ( T d ) 分解为省内差异 ( T WP ) , 省间差异 ( T BP ) 和地 带间差异( T BR ) 。具体分解公式如下: Td =
24 ] ( 2010 年) [23, 。 资料汇编》 1 . 2 泰尔系数及其嵌套分解方法
Td =
Σi

Yi ) Y
)T [Σ ( Y Y
ij i j
ij
+ T pi + ( Y ij )T + Y ij
]
Σi

Yi Yi / Y ) ln( ) = Pi / P Y ( Yi )T + Y pi
Σi Σj
Σi
Σi

Yi Yi / Y ) ln( ) = Y Pi / P ( 5)
T WP + T BP + T BR
y ijk 代表第 i 地带第 j 省第 k 地级行政单元的 式中, p ijk 代表第 i 地带第 j 省第 k 地级行政单 旅游收入, 元的人口数; Y ij 和 P ij 分别为 i 地带 j 省份旅游收入 和人口数; Y i 和 P i 分别为 i 地带旅游收入和人口 数; Y 和 P 分别为全国的旅游收入和人口数 。
2000 ~ 2008 年期间, 东部、 西部和中部的入境旅游 0. 215 、 和国内旅游的年均泰尔系数分别为 0. 574 、 0. 142 和 0. 288 、 0. 057 、 0. 023 , 对总体差异的年均 1. 29% 、 0. 59% 和 28. 8% 、 贡献率分别为 27. 6% 、 1. 36% 、 0. 76% 。 中西部地带的入境旅游省间差异在 2003 年出 现反弹, 而东部地带的省间差异出现小幅度的缩小 趋势。主要原因是, 在 2003 年, 北京是受“非典 ” 影响最明显的省份, 作为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达地 “非典” 区, 受 影响, 北京入境旅游收入占东部的比 重由 2002 年的 20. 51% 下降到 2003 年的 15. 26% , 而东部大部分省份入境旅游仍有 1% 左右的增长, 因此, 东部地带内的省间差异出现缩小趋势 。 受 “非典” 影响程度不同, 中西部地带各省入境旅游 出现增减变化明显特征, 以变化最明显的省份为 例, 中部地带的黑龙江和安徽是入境旅游收入负增 长最明显的省份, 分别为 - 10. 94% 和 - 5. 90% , 而 正增长率明显的是湖南和湖北, 分别为 16. 14% 和
图2
Fig. 2
2000 ~ 2008 年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分解贡献率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 decomposition for overall regional difference in 2000 - 2008
0. 506 和0. 415 , 尔系数看, 入境旅游分别为0. 782 , 0. 205 和 0. 136 ; 从省内、 国内旅游分别为0. 314 , 省 间和地带间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率看 , 入境旅游年 29. 48% 和 24. 44% , 均贡献率分别为 46. 08% , 国 30. 91% 和 内旅游的年均贡献率分别为 48. 53% , 20. 56% 。可见, 省内差异对总体差异影响最明显, 其次是省间差异, 地带间差异的影响最小。入境旅 游和国内旅游的省内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率表现 出不同的特征, 入境旅游的省内差异贡献率表现为 “V” 2003 年为最低谷 ( 42. 74% ) , 2007 年为高 型, 2008 年出现下降趋势; 而国内旅游 峰( 49. 36% ) , 2008 年为最高 ( 54. 49% ) ( 图 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2 ) 。表明国内旅游的省内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率 要高于入境旅游, 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2. 2. 2 东中西地带内的省间差异及其贡献率 从三大地带内的省间差异看, 入境旅游和国内 旅游均表现为东部地带内的省间差异最大 , 西部省 间差 异 次 之, 中 部 省 间 差 异 最 小 ( 图 1, 图 2) 。
2
2. 1
研究结果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总体特征 2000 ~ 2008 年, 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
泰尔系数均下降 ( 图 1 ) , 分别由 2000 年的 1. 922 和 0. 747 下降到 2008 年的 1. 433 和 0. 490 , 表明全 国旅游经济的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 , 与中国区域 [25 , 26 ] 经济差异逐渐加大 的发展方向刚好相反, 说 明发展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整区域经济差 异、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国内旅游的泰 尔系数比入境旅游的泰尔系数小一半 , 表明国内旅 对缩 游的区域差异明显小于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 , 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要强于入境旅游 。另外, 入 境旅游差异曲线变动幅度要大于国内旅游的变动 2000 ~ 2008 年, 幅度, 入境旅游的泰尔系数下降了 0. 489 , 而国内旅游则下降了 0. 257 , 且入境旅游总 体差异在 2003 年出现明显反弹, 主要原因是 2003 “非典” 年 对各省影响程度不同, 入境旅游由此受 到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导致总体差异出现反弹; 与 , “非典” 入境旅游相比 对国内旅游影响不明显, 因 “非典” 为 结束后, 尤其在当年的“十一 ” 黄金周出 现了国内旅游“井喷 ” 现象, 国内旅游保持较好的 发展态势, 总体差异没有出现反弹。 2 . 2 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 通过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 , 将全国旅 游经济总体差异分解为三大地带间差异 、 三大地带 内的省间差异和各省份的省内差异 。 2. 2. 1 地带间、 省间和省内差异及其贡献率 全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均表现为省内差异 最大, 省 间 差 异 次 之, 地 带 间 差 异 最 小 ( 图 1、 图 2 ) 。从省内、 省 间 和 地 带 间 2000 ~ 2008 年 年 均 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