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控制工程基础

合集下载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

当初始条件取零初始状态时,有: 象方程:
RCsUc (s) Uc (s) Ur (s)
象方程的解:
比较:
RC
duc (t) dt
uc
(t)
ur
(t)
Uc (s)
1
RCs
U 1
r
(
s)
d s, dt
ur(t) Ur(s),
uc(t) Uc(s)
不变:结构、项数、阶次、系数
结论:零初始条件下,微分方程与象方程的互换极其方便。
RC
duc (t) dt
uc
(t)
ur
(t)
令T 2 LC, RC 2T
T
2
d
2uc (t) dt2
2T
duc (t) dt
uc (t)
ur (t)
RLC网络的动态数学模型为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例2-4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
解:F(t)——输入量,y(t)——输出量 y(t)
F
(t)
F1(t)
f ——电机及负载折合到电机轴上的粘性摩擦系数
解:ei (t) ——输入量,0 (t) ——输出量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有
ei (t)
Raia (t)
La
dia (t) dt
em (t)
(1)
根据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定律,有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第一章)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第一章)
1 2 3 4
第三节 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控制系统进行分类: 按信号传递路径,可分为开环、闭环控制系统 按输入量的特征,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 统和伺服系统 按系统中传递信号的性质,可分为连续控制系统、离 散控制系统 根据对系统描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线性控制系统、非 线性控制系统 根据系统部件的类型可分为机电控制系统、液压控制 系统、气压控制系统
比较自动控制系统和人工控制系统 测量装置 人的眼睛 控制器 人脑 执行机构 人手 共同的特点:检测偏差,并用检测到的偏差去纠正偏差, 偏差是通过反馈建立起来的。 反馈 —— 输出量的返回过程 表示输出量通过测量装置将信号的全部或部分返回 输出端,使之与输入量进行比较,比较产生的结果称 为偏差。 在人工控制中,这一偏差是通过人眼观测后,由人 脑判断、决策得出的;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偏差则是通过反馈,由控制器 进行比较、计算产生的。 1 2 3 4
常用术语 1. 受控对象 —— 被操纵的机器、设备 2. 控制装置 —— 对受控对象起控制作用的设备总体 3. 被控量(输出量)—— 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加以控制 的物理量 4. 输入量(给定值)—— 控制输出量变化规律的信号 5. 扰动 —— 除控制信号外,一切对系统输出量产生 影响的因素 6. 自动控制 —— 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 控制装置操纵受 控对象,使被控量等于希望值。
1 2 3 4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作业答案-3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作业答案-3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第3次作业

第4章

一、判断

1.根轨迹法就是利用已知的开环极、零点的位置,根据闭环特征方程所确定的几何条件,通过图解法求出g K 由0→∞时的所有闭环极点。 正确

2. 根轨迹是根据系统开环零极点分布而绘制出的闭环极点运动轨迹。 正确

3.绘制根轨迹时,我们通常是从g K = 0时的闭环极点画起,即开环极点是闭环根轨迹曲线的起点。起点数n 就是根轨迹曲线的条数。 正确

4. 根轨迹是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某个参数为参变量而画出的开环极点的 根轨迹图。 错误

5.开环传递函数的分母阶次为n ,分子阶次为m(n ≥m),则其根轨迹有n 条分支,其中m 条分支终止于开环有限零点,n-m 条分支终止于无穷远 。 正确 6. 在开环系统中增加零点,可使根轨迹向左方移动。 正确

7. 在开环系统中增加极点,可使根轨迹向右方向移动。 正确 8. 实轴上二开环极点间有根轨迹,则它们之间必有汇合点。 错误 9. 实轴上二开环零点间有根轨迹,则它们之间必有汇合点。 正确 10.系统的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 。

二、已知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11p s p s z s K s D s N K s H s G g g +++=

=

,式中g K >0,

1z >1p >2p >0。试求其根轨迹的分离点和会合点。书99

【解】 由于 ()1z s s N +=,()()()21p s p s s D ++= 上式对s 求导后得

()1='s N ;()212p p s s D ++='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习题3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习题3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习题3

一、单项选择题

1. 实际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大部分是( )。 A. 一阶系统

B. 二阶系统

C. 低阶系统

D. 高阶系统

2. 若开环传递函数G(s)H(s)不存在复数极点和零点,则( )。 A. 没有出射角和入射角

B. 有出射角和入射角

C. 有出射角无入射角落

D. 无出射角有入射角 3. 若开环传递函数为()

1)(+=

Ts s K s G , 此时相位裕量和K的关系是( )。

A. 随K 增加而增大

B. 随K 增大而减小

C. 以上都不是

D. 与K 值无关

4. 下列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相角的是( )。 A. 1

1sin 1+--ββ

B. 1

1sin 1-+-ββ

C.

1

1cos 1

+--ββ

D. 1

1cos 1

-+-ββ 5. 对于同一系统的状态变量和状态空间描述具有( )。 A. 状态变量具有唯一性,状态空间描述具有非唯一性 B. 状态变量具有非唯一性,状态空间描述具有唯一性 C. 状态变量具有非唯一性,状态空间描述也具有非唯一性 D. 状态变量具有唯一性,状态空间描述也具有唯一性

6. 在工程问题中,常用( )数学模型来表达实际的系统。 A. 精确的

B. 复杂的

C. 简化的

D. 类似的

7. 正弦输入函数r(t)的数学表达式是( )。 A. t t r ωsin )(=r

B. )sin()(θω+=t t r

C. )sin()(θω+=t A t r

D.

)cos()(θω+t A t r

8. 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的高频段的渐近线斜率为( )dB/dec 。 A. 40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 期末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 期末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适用类别:电大成人脱产、成人业余

一、选择题:

1.作为控制系统,一般()A

A.开环不振荡 B. 闭环不振荡 C. 开环一定振荡 D. 闭环一定振荡

2.当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已知时,求系统结构与参数的问题,称为()B

A.最优控制

B.系统辩识

C.系统校正

D.自适应控制

3.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有()B

A.惯性环节

B.反馈回路

C. 积分环节

D. PID

4.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最本质的区别是()A

A. 开环系统的输出对系统无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出对系统有控制作用

B. 开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无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有控制作用

C. 开环系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闭环系统有反馈回路

D. 开环系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闭环系统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

5.若f=sin5(t-2),则L [ f(t) ]=()A

A.

2

2

5

25

s

e

s

-

+

B.

2

225

s

se

s

-

+

C.

2

225

s

se

s+

D.

2

2

5

25

s

e

s+

6.L [ t2e-2t ] =()C

A.

1

23

()

s-

B.

1

a s a

()

+

C.

2

23

()

s+

D.

2

3

s

7.若F(s)=

4

21

s+

,则Limf t

t→0

()=()B

A. 4

B.2

C. 0

D. ∞

8.下列函数既可用初值定理求其初始值又可用终值定理求其终值的为()D

A.

5

25

2

s+

B.

s

s216

+

C.

1

2

s-

D.

1

2

s+

9.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C

A.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系数为常数,而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系数为时变函数

B. 线性系统只有一个外加输入,而非线性系统有多个外加输入

电大国开《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李建勇 第一章

电大国开《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李建勇  第一章
二战中自动火炮、雷达、飞机以及通讯系统的控制研究直接推动了经典控制的 发展。
1.2 自动控制简史
经典控制理论的形成 1948年,维纳出版《控制论》,形成完整的经典控制理论,标志控制学科的诞
生。维纳《控制论》是关于怎样把机械元件和电气元件组合成稳定的并且具有特定 性能的系统的科学。这门新科学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完全不考虑能量、热量 和效率等因素,可是,在其他各门自然科学中,这些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控制论 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定性性质,以及整 个系统的总体运动状态。
维纳成为控制论的创始人!
1.2 自动控制简史
空间技术促使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 现代控制理论促进了空间技术的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大力发展空间技术,经典控制理论不能满足需要, 需要研究新的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在空间技术取得巨大成功,促进了空间技术 的发展。
但是现代控制理论在工业过程控制方面遭遇滑铁卢,促使智能控制技术的诞生! 现代控制理论在空间技术取得巨大成功,但由于工业过程控制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 性和干扰,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模拟人的控制技术——智能控制,虽然不能实现 精确的控制,但对各种复杂系统能够做到比较满意的控制。
1.2 自动控制简史
国外古代自动化方面的辉煌成就: 十八世纪,各种动力装置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1750年,安得鲁. 米克尔

简答练习机电工程控制基础.docx

简答练习机电工程控制基础.docx

简答练习

1、什么是系统的时间响应?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在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岀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称为系统的时间响应,一个实际系统的时间响应由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两部分组成。

2、工程控制论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工程控制论主要研究控制系统与英输入、输出Z间的动态关系。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系统分析(2)最优控制(3)最优设计(4)滤波为预测(5) 系统辨识

3、控制系统中常见基本环节冇哪些?

正确答案:控制系统屮常见的环节有:比例环节、惯性环节、积分环节、微分环节、延时环

节、振荡环节等六个基本环节。一些复杂的系统可以由这些基本环节组合而成。

4、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相比具有以下不同:a)没有反馈装置,结构简单。b)在开环控制系统中不需要对输出量进行测量,每个输入量系统都冇一个固定的工作状态与之对应。0若有扰动信号出现,系统将无法在规定的状态下工作。或没有反馈,抗干扰能力差。d)只能应用在没有扰动或对系统粕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5、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特征根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特征力程的特征根全部具有负实部。若系统冇一对特征根位于虚轴上或冇一极点位于原点,此时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若系统的特征根只有正实部则系统不稳定。

6、什么是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

正确答案:线性系统在正弦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输出的幅值和相位随频率0)变化而变化。称

xo(co)/xi(co)和・arctan(co)为系统频率特性。其中xo((o)/xi((o)称为幅频特性,-arctan(co)称为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习题1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习题1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采用负反馈连接时,如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 A. )s (G 1)

s (G +

B. )s (H )s (G 11

+

C. )s (H )s (G 1)

s (G +

D.

)

s (H )s (G 1)

s (G -

2. 有一线性系统,其输入分别为u 1(t)和u 2(t)时,输出分别为y 1(t)和y 2(t)。当输入为a 1u 1(t)+a 2u 2(t)时(a 1,a 2为常数),输出应为( )。 A. a 1y 1(t)+y 2(t)

B. a 1y 1(t)+a 2y 2(t)

C. a 1y 1(t)-a 2y 2(t)

D. y 1(t)+a 2y 2(t)

3.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 B .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 C .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 D .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

4.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 )。 A .代数方程

B .特征方程

C .差分方程

D .状态方程

5. I 型系统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低频段斜率为( )。 A.-40(DB/Dec)

B.-20(DB/Dec)

C.0(DB/Dec)

D.+20(DB/Dec)

6.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25

525

2

++s s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A.25

B.5

北航《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在线作业一二三

北航《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在线作业一二三

北航《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当ω从0~+∞变化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A)。

A. 圆

B. 半圆

C. 椭圆

D. 双曲线

满分:2 分

2. 传递函数为G(s)=1/s的环节称为(B)环节。

A. 微分

B. 积分

C. 比例

D. 惯性

满分:2 分

3. 描述线性离散系统运动状态通常用(C)。

A. 微分方程

B. 传递函数

C. 定常差分方程

D. 信号流图

满分:2 分

4. 除受控对象之外自控系统中担负信号测量、变换、运算、放大、执行等功能的部分称为(C)。

A. 被控量

B. 给定值

C. 控制装置

D. 扰动量

满分:2 分

5.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S2(0.1S+1)(5S+4),则系统的型次为(A)。

A. Ⅱ型

B. Ⅰ型

C. 0型

D. 系统不稳定

满分:2 分

6.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4+50s3+200s2+400s+1000=0,则该系统(A)。

A. 稳定

B. 临界稳定

C. 不稳定

D. 无法确定

满分:2 分

7.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5/(s2+6s+s),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其位置误差为(C)。

A. 2

B. 0.2

C. 0.5

D. 0.05

满分:2 分

8. 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A)。

A. 减小增益

B. 超前校正

C. 滞后校正

D. 滞后-超前

满分:2 分

9. 正弦函数f(t)=sinωt,其拉氏变换F(s)=(D)。

A. ω/(s+ω)

B. ω2/(s+ω)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作业-答案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作业-答案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第1次作业

第1章

一、简答

1.什么是自动控制?

是相对于人工控制而言的,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生产过程或被控对象的某一物理量(输出量)准确地按照给定的规律(输入量)运行或变化。

2.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稳态精度),即稳、快、准

3.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

指能够对被控制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它一般由控制装置和被控制对象组成。

4.

反馈控

制系统

是指什

么反

馈?

反馈控制系统是负反馈

5.什么是反馈?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

从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信号,经过变换后加到系统(或元件)输入端,这就是反馈。当它与输入信号符号相同,即反馈结果有利于加强输入信号的作用时叫正反馈。

反之,符号相反抵消输入信号作用时叫负反馈。

6.什么叫做反馈控制系统?

从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信号,经过变换后加到系统(或元件)输入端,这样的系统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7.控制系统按其结构可分为哪3类?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

8.举例说明什么是随动系统。

如雷达自动跟踪系统,火炮自动瞄准系统,各种电信号笔记录仪等

9.自动控制技术具有什么优点?

⑴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⑶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效的劳动;⑷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生产过程依靠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直接操作是难以实现的,还有许多生产过程因人的生理所限而不能由人工操作,如原子能生产,深水作业以及火箭或导弹的制导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自动控制更加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 第 9 章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举例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 第 9 章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举例

第 9 章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举例
(3 )调节器与电压放大器:图中, A 1 为比例积分微分 ( PID )调节器,它是为改善随动系统的动、静态性能而设置 的串联校正环节。
(4 )转速负反馈和转速微分负反馈环节:有时为了改善系 统的动态性能,减小位置超调量,还设置转速负反馈环节。
(5 )控制信号的综合:现有一个输入量和三个反馈量,若在 同一个输入端处进行综合,几个参数互相影响,调整也比较困 难。因此可将它们分成两个闭环,使位置反馈构成外环,信号 在 PID 调节器输入端进行综合,而把转速负反馈和速度微分 负反馈构成内环,信号在电压放大器输入端进行综合。
3. 具有位置负反馈和速度负反馈的位置随动系统如图 9 1 所示,如何调节位移? 如何整定速度?
第 9 章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举例
4. 如习题 9-1 图所示为仓库大门的自动控制系统,说明 自动控制大门的开启和关闭的工作原理。如果大门不能全开 或全关,那么应如何调整? 画出系统的方框图。
第 9 章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举例
第 9 章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举例
图 9-5 水位控制系统示意图
第 9 章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举例
控制 Q 1 的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控制阀门 V 1 ,因此,电动 机—变速箱—控制阀构成执行元件。电压 UA由电位器 RP A 给定,对应设定水箱的液位高度 H 1 (电位器 RPA 为给定元 件)。 U B 由电位器 RPB 给出, U B 的大小取决于浮球的位 置,而浮球的位置取决于实际水位H 0 。因此,浮球—杠杆— 电位器 RP B 就构成了水位的检测和反馈环节。 UA 为给定 量, U B 为反馈量, U A 与 U B 极性相反,所以为负反馈。UA 与 U B 的差值即为偏差电压 Δ U ( ΔU = UA - U B ),此电压经过 控制器与电压放大器后作为伺服电动机的电枢控制电压 U a 。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心得体会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心得体会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心得体会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是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机电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心得体会。

学习机电控制工程基础,首先需要掌握的是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信号处理单元等。这些部分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机器或设备的控制和运动。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实验和课堂讲解,逐渐理解了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原理,进而了解了机电控制系统的整体运行流程。

其次,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还包括了机械传动、电气控制和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机械传动是机电控制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机械运动的控制和传动方式的选择。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学习各类传动装置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了解了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特性,这对于我理解机电控制系统的运行原理和设计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电气控制是机电控制工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包括电气元件、电气线路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逐渐熟悉了电气元件的使用和电气线路的布置方法,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电气控制技术和方法,如PLC编程和电机启动等。这些知识对于我

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帮助。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中的电子技术知识也是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

掌握的一部分。电子技术是现代机电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了电子元件、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电子电路的搭建和实验,逐渐了解了各类电子元件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方法。这对于我理解和设计复杂的机电控制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资料整理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资料整理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资料整理

1. 介绍

机电控制工程是一门涉及机械、电气和自动控制的综合学科。它主要研究机械系统中的电气与电子技术应用,以及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技术。在现代工业中,机电控制工程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工业自动化、传感器技术等领域。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电控制工程,以

下是一些基础资料的整理,希望对初学者和感兴趣的人有所帮助。

2. 机电控制系统

2.1 机械部分

机械部分是机电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机械结构、机械元件和机械传动装置。机械结构是机电控制系统的骨架,它决定了机械部件的布局和运动方式。机械元件是机械系统中的基本部件,如齿轮、轴、连杆等。机械传动装置用于

传递和改变动力和运动,包括传动轴、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

2.2 电气部分

电气部分是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它包括电路、电机和电源等。电路是电气

部分的核心,用于传输和控制电能。电机是将电

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

流电机等不同类型。电源是供给电气部分所需电

能的装置,可以是电池、电网或发电机等。

2.3 自动控制部分

自动控制部分是机电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主要应用控制理论和控制器来实现对机械系统

的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框架包括传感器、

控制器和执行器。传感器用于感知机械系统的状

态和参数,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进行控

制决策,执行器负责执行控制器的指令。

3. 机电控制工程应用

机电控制工程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个典型领域:

3.1 生产自动化

生产自动化指的是利用机械、电气和自动控制技术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在生产自动化中,机电控制工程被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技术、智能仓储系统等。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实训总结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实训总结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实训总结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实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通过这

门课程的学习,我进一步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在实训中,我学习了很多熟悉控制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

知识,掌握了PID控制器软件的应用,了解了传感器的测量技术及PLC 编程语言等。

实际操作中,我了解了电子元件的各种性质和使用方法,比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学习了各种传感器的接法和使用方法,如光电传

感器、压力变送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和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和探讨解决了许多的问题,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实训中实践的工程项

目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联系起来,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相关的

专业知识。

总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实训使我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提

高了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让我更加身临其境地了解了机电控制工程

的工作原理和实践技能,为我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关于系统的传递函数,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输入信号有关

B.与输出信号有关

C.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

D.和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及输入信号有关

2.比例环节的相频特性牛(∞)为( )。

A.900 B.-90。

C.00 D.-180。

3.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特征为( )。

A.当时间常数T较大时有振荡 B.当时间常数T较小时有振荡

C.有振荡 D.无振荡

4.某二阶系统阻尼比为0.2,则系统阶跃响应为( )。

A.发散振荡 B.单调衰减

C.衰减振荡 D.等幅振荡

5.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 )。

A.代数方程 B.特征方程

C.差分方程 D.状态方程

二、判断题(10分)

三、填空题(共30分,每空2分)

四、(10分)

五、(25分)

六、(10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试题答案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题库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二、判断题(共10分)

6.绘制根轨迹的依据是输入信号( )。

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考核说明

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考核说明

电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放本科)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考核说明

第一部分期末考试说明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是以控制理论为基础,密切结合工程实际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系统校正及设计基本方法,全面培养学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站在系统的、全局的高度来思考。

现将有关考核的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考核对象:电大理工科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依据:本课程所用教学大纲为2007年审定通过并下发执行的电大理工科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所用文字教材是由李建勇编著的2008年由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60分为合格。形成性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30%,终结性考试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70%。

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和形式: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和形式:形成性考核的形式有平时作业和课程实验。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平时作业和课程实验者方可得满分。

终结性考试的要求和形式:

考试要求:因本课程以应用为最终目的,考核重点是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控制工程基本理论的基本知识、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动、静特性的分析计算方法,具体考核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重点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实际应用相关的问题,并能够举一反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d) -2.4824
e) -3.4725
-4
-3
-2
-1
-0.5
0
1

第五章 频域法
教Leabharlann Baidu内容
• • • • •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与频率特性的几种表示方法;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 用频率法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暂态特性和开环频率特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
• 熟练掌握: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 掌握:借助计算机工具绘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用频率法分析控制系统 的稳定性,系统暂态特性和开环频率特性之间的关系。 • 了解:相关工程应用实例的频域分析。
• 典型题型2:利用稳定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例1: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直接应用劳斯稳定判据来判别。
a 3 s 3 a 2 s 2 a1 s a 0 0
例2:已知系统的动态结构图,要求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Rs

Kg s(s 3)(s 10)
C s
例3:利用稳定判据,分析系统参数的稳定域。
%e


1 2
100%
4 , 当Δ 2时 n ts 3 , 当Δ 5时 n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的定义 稳定的充要条件 系统的闭环极点均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 稳定的判据-劳斯稳定判据的应用
稳态误差 给定稳态误差和扰动稳态误差; 系统的稳态误差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及输入信号; 控制系统的型和稳态误差的关系。
典型题型3:劳斯稳定判据的应用 例:已知系统结构图,判定其稳定性。
K * (1 2 s ) 解 G( s ) 2 s ( s 2)(s 5)
K K * 10 v2 D( s) s 4 7s 3 10s 2 2K * s K * 0
解法
运用Routh判据
s 2T j s 1)
K-增益
• 类型2:已知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会熟练求取系统的闭环传递 函数。 D(s) R(s) Y(s) E(s) U(s) Gc(s) G o(s) H(s)
(1) 如何运用反馈公式求 Y ( s ) E( s ) E( s ) Y ( s ) U ( s ) , , , , R( s ) R( s ) D( s ) D( s ) R( s )
R(s) _
K s( s 1)
C(s)
• 例2:给出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如何来确定系统的闭 环传递函数
e
/ 1 2
=0.25,计算得ξ=0.4 =2,计算得
tp

1 2 n
n
1.7
2 n s 2 2 n s 2 n
(s)
2.9 s 2 1.36 s 2.9
100 -60 /(rad/s)
第六章 控制系统综合
教学内容
• 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 • 串联校正,并联校正,PID控制方法。
教学要求
• 熟练掌握:一阶、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Routh稳定判据。 • 掌握:稳态误差的求取。 • 了解: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教学重点内容
• 系统稳定性及动态、静态的基本概念; • 一阶及二阶系统参数与动态性能指标间的关系与计算; • 如何运用劳斯稳定判据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需掌握的知识点 • 一阶系统 C ( s) 1 ( s) R( s) Ts 1
第五章 频域法
教学重点
•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开环对数渐近幅频特性的绘制) • 用频率法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系统暂态特性和频率特性之间的关系。
需掌握的知识点
•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输出的稳态分量与输入的复数比,称 为系统的频率特性
X c ( j ) W ( j ) A( )e j ( ) X r ( j )
使系统稳定的参数范围:
典型题型4:综合题
第四章 根轨迹法
教学内容 •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 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 借助计算机工具绘制自动控制系统的根轨迹; • 利用根轨迹来分析系统的性能。 教学要求 • 熟练掌握:根轨迹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绘制法则; • 掌握: 利用根轨迹来分析系统性能; • 了解:运用计算机工具来绘制系统根轨迹。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的任务 •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 自动控制系统校正及设计基本方法,全面培养学生分析系统、 设计系统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站在系统 的、全局的高度来思考。
Xc A( ) W ( j ) Xr
( ) W ( j )
• 频率特性的求取(只要求掌握解析法) 解析方法
1)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W(s) 2)令s = j 3)得到W(j) 4)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频率特性的表示
幅相频率特性图(Nyquist图) 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伯德图)
• 根轨迹是如何反映系统的性能的?(通过实例来说明,强调 动态性能)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中围绕教学重点内容(比如根轨迹概念、绘制法则、 和形同性能间的关系等)结合典型例子来说明; • 布置课后习题和课堂讨论; • 运用MATLAB软件来绘制系统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
由根轨迹图来分析系统的各种性能: 稳定性 当增益K由0→∞ ,根轨迹 不会越过虚轴进入s平面右半边。在 0<K<∞范围内,系统是稳定的 稳态特性 开环传递函数在坐标原点 有一个极点,所以属I型系统
教学重点
• 开环和闭环的概念; • 负反馈工作原理。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教学方法与设计
• 结合实例,引出教学知识点(比如对开环、闭环等概念); • 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均辅以例题,达到加深概念的理解,掌 握基本原理的目的。
重点习题及其题型
• 类型1: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图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系统的组成并绘 制出相应的系统框图; • 类型2:负反馈工作原理的运用。
教学要求
• 熟练掌握: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定义,建立方法等); • 掌握:微分方程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间的关系;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 换。 • 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拉氏变换。
教学重点
• 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教学方法(结合典型例题)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重点题型与习题 • 类型1: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数学模型; 传递函数的定义; 系统的零点与极点; 系统的特征多项式和特征方程; 在零初始条件下,微分方程模型如何转换为传递函数模 型?
频率特性的绘制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 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间 的对应关系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如果开环是稳定的,那么闭环稳定的条件是:当由 时,Wk(j) 的轨迹不包围(-1,j0)点。 如果开环是不稳定的,那么闭环稳定的条件是:当 由- 时,Wk(j) 的轨迹应该逆时针绕(-1,j0) 点N = P圈。 稳定裕量(幅值裕量与相位裕量)-了解
一阶系统只有一个特征参数T。在一定输入作用下,系统响应由时 间常数T唯一确定。 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是调节时间。T越小,系统的快速性越好。
二阶系统(重点)
2 n G( s ) 2 • 闭环传递函数为: (s) 2 1 G(s) s 2 n s n
典型二阶系统在欠阻尼下的性能指标及其与系统参 数的关系
课程的基本要求
深刻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区分开环与闭环控制系 统; 能够熟练建立系统的传递函数数学模型,掌握系统复杂动态 结构图的化简,了解机电系统的微分方程的建立; 理解系统时域分析的基本概念,熟练求解一阶和二阶系统的 响应,深刻理解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掌握Routh稳定性判 据的基本思想,掌握系统的稳态误差的求解; 深刻理解频率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绘制 方法,重点掌握系统暂态特性和开环频率特性的关系; 掌握典型系统根轨迹的绘制原则; 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能够利用计算机工具实现系 统的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基本掌握PID控制方法。
anc( n) an1c( n1) ... a1c a0c bm r ( m) bm1r ( m1) ... b1r b0r(t )
C ( s ) bm s m bm 1 s m 1 ... b1 s b0 G( s ) n n 1 R( s ) an s an1 s ... a1 s a0
K
*
⑴ 首1标准型:
G( s )
(s z )
j 1 j i
m
(s p )
i 1
n
⑵ 尾1标准型:
G( s) K
(
k 1 n1
v
m1
k
s 1) ( l2 s 2 2 l s 1)
l 1 n2 i 2 2 j
m2
s
(T s 1) (T
i 1 j 1
分析 时域法
控制系统建模 根轨迹法 频域法 综合 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的 一般概念
课程的体系结构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教学内容
• • • • 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环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教学要求
• 熟练掌握:开环与闭环的概念、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概念。 • 了解:相关的工程应用实例。
动态特性
当0<K<0.5时,系统是过阻尼的; 当K=0.5时,系统为临界阻尼状态;
当K>0.5时,系统是欠阻尼的。
第四章 根轨迹
考核重点
• 有关根轨迹的概念的理解; • 简单低阶系统(如二阶)根轨迹的绘制。
例:1) 判别如下系统的实轴根轨迹
2) 并选择分离点和会合点可能出现的位置
a) 0.2357 b) -0.7832 c) -1.5732
对于参考输入,系统型 对应 Gk (s) K (τ i s 1 ) s ν (Tj s 1 )
j1 i 1 n- ν m
中的积分环节数。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典型题型与习题 • 典型题型1: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问题
例 1一位置随动系统, K= 4。求①该系统的阻尼比、自 然振荡角频率和单位阶跃响应;②系统的峰值时间、调 节时间和超调量;③若要求阻尼比等于0.707,应怎样改 变系统放大系数K值。
思考题:图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
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 量。试绘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系统的工作原理。
水温调节系统工作原理图
水温调节系统方框图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教学内容
• • • • 自动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的建立; 拉氏变换及反变换; 系统传递函数模型; 系统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第五章 频域法
重点习题与题型
• 题型1:典型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的绘制 • 题型2:最小相位系统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和系统开环传递函数间的关系 • 题型3:应用Nyquist 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L()/dB 40 30 20 -40 0 0 20 -20
5 0 0.1 1 2 3 4
第四章 根轨迹法
教学重点 •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根轨迹方程
GK ( s )
k g ( s zi )
i 1
m
(s p )
j 1 j
n
1
由开环零、极点分布 化轨迹。
Kg为可变参数时,闭环极点的变
• 根轨迹绘制的准则(特别是根轨迹的起点、终点等,结合例 子来说明)
第四章 根轨迹
R(s)
-
G6 G2
-
G1 G7
-
G3 G5
A
G4
C(s)
如何应用系统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准则,求取系统的 闭环传递函数?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教学内容
• • • • • 单位阶跃响应与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Routh稳定判据; 稳态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