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体达用_儒家礼学的当代转换
新儒家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新儒家与儒学的现代转化现代新儒家登上学术舞台是五四时期,当时最著名的是梁漱溟。
他在1922年出版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可谓儒学现代转化运动的奠基之作,此后,他又发表了《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重要著作。
粱漱溟和熊十力、贺麟一道,组成现代新儒家阵营的第一代。
熊十力的代表作是《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冯友兰的代表作则是众所周知的“贞元六书”。
贺麟1941年在《思想与时代》杂志上发表《儒家思想的新展开》一文,明确地提出了“以儒家精神为体,以西洋文化为用”,“儒化(华化)西洋文化”的主张,并且指出,“自觉地正式地发挥新儒家思想,蔚成新儒学运动,只是时间早迟,学力充分不充分的问题”。
现代新儒学的概念即从此来。
1949年后,儒学的现代转化运动转移到港台,1958年由唐君毅执笔,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励签名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这是现代新儒家第二代人的宣言。
宣言表示他们已经正式登上学术论坛。
牟宗三、唐君毅是现代新儒家第二代的著名代表。
牟宗三的代表作是《心体与性体》、《现象与物自身》、《圆善论》等;唐君毅的代表作是《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现代新儒家第二代与第一代人有师承关系,牟唐都是熊十力的弟子。
与已经成名的第一、二代人相比,现代新儒家的第三代则处于正在形成之中,他们刚刚登上学坛,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严格地说尚不能称为“家”,本文姑且也称他们为“现代新儒家”。
第三代著名得有杜维明、刘述先、余英时、成中英等。
他们都是第二代人的弟子,又都到过美国留学,既有中学的深厚基础,又有对西方当代学术的深刻的钻研,学术视野更加开阔,思想也比较开放。
他们大都经常往来于北美、港台与大陆之间,宣传儒家文化的第三期复兴。
儒学的现代转化运动仍在进行着,究竟如何认识这一学术运动,如何看待这一运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关系,如何评价它,是一个值得学术界进行思考的问题。
一、现代新儒学的“儒”与“新”新儒学思潮有其“儒”处,也有其“新”之处。
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考试参考答案
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部分题目解析一、选择题:1-5:DACCA6-10:BABBD11-15:CADCA16-20:ACCDC21-25:BABAD26-28:BDC3.【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暴政,说明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结合所学可知,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实行仁政,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孟子仁政的思想,应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需要掌握孟子仁政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秦朝灭亡的原因和孟子的思想解答即可.本题以秦朝灭亡原因为切入点考查对孟子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宋明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二程”和朱熹都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主张“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故C正确;A项是宋明理学中陆王心学的主张,排除;BD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信息,故排除。
故选C。
5.【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魏晋以后,汉字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这些字体本身具有实用功能;书写者可以利用其特点,融入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审美情趣,说明了书法又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这使书法成为了一门艺术,A 正确。
黄宗羲的思想仍局限于传统儒家思想之内,只是对传统封建制度的修补,没有提出类似于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以民主为核心的治国新方案,B错误。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对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进行了揭露,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C错误。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后,蒸汽并没有被彻底取代,D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程朱理学带来的相关影响,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中习俗的变化和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有密切关系,服饰的变化和统治者思想的要求有关系,唐朝时期统治者开放的态度,而宋时期统治者推崇理学,禁锢人们的思想,所以服饰十分拘谨,可知B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提及的是封建经济的发展,C提及的是专制集权的强化,D 提及的是审美意识的觉醒,均与题干现象没有直接关联性,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流变ppt课件
儒道墨人性论主流思想中涌出
的一股异流,杨朱将人性从偏
颇之处加以解说,但却恰好触
及了人性的本真,即人的自私
性。杨朱主张“古之人损一毫
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
奉一身,不取也”。利己而不
损人。
28
儒家十三经典
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 《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 炬,《乐经》从此失传。
陆九渊、王阳明、李贽 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近现代:梁漱溟、冯友兰、钱穆、余英时
6
(一)、先秦儒家 1、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
孔子是当时由旧儒向新儒 过渡的典型代表之一。由 于他晚年集中精力从事教 育,整理并删修殷周以来 的古代典籍,并首开私人 讲学之风,所以,成为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 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
《诗》、《书》、 《礼》、 《易》、《春秋》谓之“经”,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
34
2、重选举以取士
养士与选才结合起来,使学校培养人才和社会上各 类人才各尽其材。改革官吏铨选制度,设立察举 制。 各诸列侯、郡首岁供二贤人,经观察贤者有 奖,不肖者有罚。
“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 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 所 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侯、 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遍得天下之贤人,则三王之盛易为,而尧舜之名 可及也。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 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 矣。 ”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流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经典中有 很多体现,如《论语》中的“学而优 则仕”、“君子先慎乎德”等,都强 调了个人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行为 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
03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流变
儒家思想的现代化转型
从传统到现代
儒家思想在近代面临西方文化的冲击,逐渐从传统的社会主导思 想转变为现代的哲学和文化观念。
全球伦理与共同价值
儒家思想中的道德原则和人文精神可 以为全球伦理和共同价值的构建提供 重要参考。
儒家提倡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有助 于解决现代社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儒家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应用
01
02
03
教育改革
儒家重视教育和社会化, 对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具 有启示作用。
政治伦理
儒家强调政治家的道德责 任和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对当代中国的政治伦理建 设具有借鉴意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儒家 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儒家对于 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总结。儒家 认为,个人的修养和行为习惯对于家 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 影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是“修己 以敬”,即个人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 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以达到对于家庭 、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和贡献。这种思 想体现了儒家对于个人素质和社会责 任的认识和追求,强调的是个人应该 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以达到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和贡献。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 用,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道 德水平和文化素养。பைடு நூலகம்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中国 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儒家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有教 无类"、"因材施教"等,这些理念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形成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论语》“明体达用”看蒋庆政治儒学判教之误
称是较能体现儒学本义的 经学 ① , 是关 注 社 会、 关注 现实 、 主张性恶 、 用制 度 来 批 判 人 性 与 政 治 、 关注当 下历史 、 重视政治 实收稿日期 ] 2 0 1 0 0 2 0 5 [ [ 作者简介 ]崔海东 ( ) , 男, 江苏南京人 , 哲学博士 . 主要研究方向 : 宋明理学 . 1 9 7 5
[ 2] 5 [ 1]
一、 蒋庆先生 “ 判教 ” 之二分
蒋先生在其所著 《 公 羊 学 引 论》 、 《 政 治 儒 学》 等 文中对儒学进行判 教 , 认为可分为心性儒学与政治 儒学二派 。
[ 2] 2 4-2 5 内 在 化、 超 越 化 的 倾 向。 ” 而 后 者, 蒋先生 化、
首先 , 关于体 、 用 之 名 称 。《 论 语》 本 无 此 二 者, 然可安全使用的理 由 如 下 : 一则后人以前人未有之 范畴或命 题 总 结 其 思 想 , 此 在 思 想 史 上 本 为 正 常。 二则此名儒家 早 已 有 之 。 先 秦 如 孟 子 在 《 告 子 上》 篇中言 “ 大 体” 、 “ 小 体” , 即是根据“ 心” 与“ 耳 目” 之 用而分 。 荀子则首 以 “ 体 用” 对 举, 其在《 富国》 篇中 “ 万物于人 , 同宇 而 异 体 , 无 宜 而 有 用, 数 也。 ” 至 云: 于宋儒说 体 用 更 是 寻 常 , 胡 安 定 自 不 必 论, 伊川即
[ 2] 2 4-2 6 在制度层次上对中国的政治亦无大贡献 。 向,
等 。 三则就 《 论 语》 自 身 而 言, 也 有 有 体、 用之实而 论 语 · 公 冶 长》 篇( 下 引 仅 注 篇 名) 无此名者 。 如 《 子贡曰 : “ 夫 子 之 文 章, 可 得 而 闻 也, 夫子之言性与 天道 , 不可得而闻 也 。 ” 此“ 文 章” 同于孔子所歌颂的 焕乎 , 其 有 文 章” ( 《 泰 伯》 ) 之“ 文 章” , 指孔子因 尧“ 革损益三代所创 建 的 制 度 , 即 用, 而“ 性 与 天 道” , 即 文章 ” 之体而已( 至 于 不 可 得 闻, 则由于学有 是此 “ 躐等等原因 ) 。又 如《 子 张》 篇 子 游 云: “ 子夏之门人 当 洒 扫 应 对 进 退, 则 可 矣。 抑 末 也, 本之则 小 子, 如之何? ” 此本 、 末亦指体 、 用。 无, 其次 , 关 于 体、 用 之 涵 义。 大 体 而 言, 体、 用可 一 是 如 上 引 伊 川、 朱 子 之 例, 指形 在三个层面立言 : 上 之 道 与 其 之 于 形 下 之 器 的 发 用, 横摄理界与事 然偏在 就 宇 宙 角 度 而 说 “ 理 一” ; 二是如上引孟 界, 子和荀子之例 , 指形下之器 ( 材质 ) 与其功用 , 只言事 偏在就 万 有 而 说 “ 分 殊” 。三 是 如 上 引《 论 语》 子 界, 贡、 子游之例 , 完全是就人而立论 , 体是指与工夫相生 而用则是此本体之发用 。 体用一方 共存的人性本体 , 面表现为自 外 而 内 而 上 , 即由工夫返本体再上达天 是为明体 。 一方面又表现为自上而下而外 , 即由 命, 天命再下落本体而外开人事 , 是为达用 , 从而贯通上 下内外 。 本文之体用 , 则就第三种而言 。 再次 , 关于明体 达 用 之 具 体 过 程 。 此 本 为 人 群 之共法 , 姑 以 个 体 为 例, 然其于个体一生本亦是分 头并进 、 不停循环 、 永 无 间 断 的 过 程, 故又强分之如 下: 一是下学人事 。 孔 子 云 “ 博 学 于 文” ( 《 颜 渊》 ) 、 学以致其道 ” ( 《 子 张》 ) ; “ 多 识” 、 “ 多 闻” ( 《 为政》 ) 、 “
传统“礼”的价值与现代转换
传统“礼”的价值与现代转换作者:王殿卿来源:《中小学德育》2011年第03期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
重视“礼”的教育和建设是中国人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文明史就是一部“礼”的教化史。
没有“礼教”,何谈文明与礼仪之邦!礼,是中华美德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提出的20个字的公民道德当中,“明礼”被放在了重要位置。
可见,古今中国的道德,从来没有离开过“礼”。
礼,贯穿古今,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与时俱进的道德规范。
而今,“礼”的内涵已经融入了现代内容,需要我们研究新习俗,演化新礼仪,再现礼仪之邦的风范。
一、礼的价值及建设定位礼,是明人伦、守分寸、显平等,是人际文明的规范。
博文约礼,礼是规规矩矩地做人,明礼进而守法,礼,是法律的前身。
行礼,重在“明礼”。
礼是自敬、敬人,敬是礼的灵魂,敬生礼、礼生和、和为贵。
礼,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
礼,化解人际冲突,促进人际和谐。
礼以修身、齐家、兴业、治国,礼是个人、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国家的文明与尊严的象征。
“富而好礼”“仓廪实而知礼仪”。
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不断富裕起来的今日中国呼唤“礼”的建设。
因此,“礼”的教育和建设,与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潮流相适应。
“礼崩乐坏”“克己复礼”。
中国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滑坡的社会现状,回应国内外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而“礼”的教育和建设,应当成为切入点。
“礼之用和为贵”“不学礼,无以立”。
这表明了“礼”的社会历史价值。
“礼”生“和”,非礼生“争斗”。
礼,促使人际关系和谐、家庭和睦、社会祥和。
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不行礼,就不能立足社会。
礼的教育对于新世纪的孩子非常重要,他们是新世纪重建礼仪之邦的主力军和受益者。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对于不道德的事,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四勿”是道德教育和建设的目标,也是个体品德修养的一种境界,一种道德高度自律的体现,一种道德习惯成自然的外在表现。
儒家传统“礼”的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04
儒家传统“礼”在现代社会的 应用与挑战
“礼”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家庭礼仪
儒家传统“礼”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广泛应用,如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和睦等,这些传统礼仪对于维护家庭和谐 、培养子女品德具有积极作用。
社交礼仪
儒家传统“礼”在社交场合中也有着重要应用,如谦逊有礼、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这些传统礼仪有助于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02
儒家传统“礼”的演变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
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周朝时期的基本社会 制度之一,规定了一系列的礼仪 规范,如祭祀、宴请、婚丧嫁娶 等场合的仪式和规矩。
礼治思想
儒家强调以礼治天下,主张通过 教化、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礼乐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强调礼乐文 化,认为礼乐是社会等级秩序的 体现,也是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 手段。
近年来,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重视,传统礼仪文化也在逐渐复兴。
03
儒家传统“礼”的当代价值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社会秩序
儒家传统“礼”强调尊重 长辈、尊卑有序,有助于 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 ,儒家传统“礼”有助于 协调人际关系,增进社会 和谐。
强化社会公德
儒家传统“礼”注重公共 利益和社会责任,有助于 强化社会公德意识。
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培养道德品质
儒家传统“礼”强调道德修养和 人格完善,有助于培养个人的道
德品质。
塑造良好行为习惯
通过遵循礼仪规范,儒家传统“礼 ”有助于塑造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
提高个人素质
儒家传统“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唐宋间儒学的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
唐宋间儒学的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徐洪兴 〔摘要〕 儒学是一个与时俱变的开放系统,这从二千多年儒学演变史中可清晰看出。
在儒学演变过程中,唐宋间的儒学转型最为典型。
它为适应当时社会转型需求而出现,在思想层面则是中国本土价值系统对异域文化挑战做出的创造性回应。
唐宋间儒学转型经历了四个世纪,从对外“攻乎异端”、对内“拨乱反正”两个层面展开,最终成果是宋明理学的诞生。
儒学转型的成功是人类史上一个典型的文化交流及文明对话双赢的例证,它能否为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是值得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儒学;转型;文化交流;创造性转换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05)01-0086-05 一、儒学是开放系统“儒”从商、周而下,其地位不断在衍变,此不待细述。
“儒”之成“家”、“儒”之名“学”,始自孔子。
但从孔子开始,儒学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与时俱变,可以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孔子本人就经常强调“时中”,讲究“经”与“权”,因而被时人目为“圣之时者”。
到了战国,“儒分为八”,其思想学说与孔子就已不尽相同了,而子思、孟子一系与仲弓、荀子一系则成为战国儒家的两大流派,其思想学说被后人视为儒家“道统”和“学统”分野之所出①。
汉唐儒重经学,其间又有今文经派和古文经派之分,而在哲学上重宇宙论、目的论,充分吸收了战国以来阴阳五行的思想成分。
宋明儒重理学,其间衍生了“道问学”的程朱派和“尊德性”的陆王派之分,而在哲学上重本体论和心性论,充分吸收了魏晋以来佛道两家的思想成分,尤其是佛教的思想学说。
清儒重朴学,其间不仅有今文、古文之别,也有宋学之余绪,在哲学上则转向认识论和方法论,或以为也吸收了传教士带来的某些西方的思想方法。
二十世纪以来,有现代新儒学的出现,其受西方“显学”(如康德、黑格尔等德国唯心论哲学)的影响就十分明显,此不待多言,而其发展的走向则颇受当代学人之关注。
儒家文化现代转换的方法探讨
儒家文化现代转换的方法探讨作者:臧梅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8期摘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在当今继续释放其强大的文化能量,发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必须实现现代转换。
该文从深刻理解儒家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其符合新时代精神的诠释、找准儒家文化与新时代的契合点、深入研究儒家文化的现实价值和发现总结新时代人民群众践行和弘扬儒家文化的创新经验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儒家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价值;现代转换文化自信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自信的重要方面。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曾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过无比深远的影响,也是汇聚成今天我们自信的民族文化的最主要部分之一。
当我们跨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今天,儒家文化要在当今继续释放其强大的文化能量,发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不但要深刻认识它的现实价值,更应该全力促进其实现现代转换。
也只有促其实现现代转换,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现实价值。
要完成儒家文化的现代转换最主要的是掌握有效方法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深刻理解儒家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对儒家文化作出符合新时代精神的深刻诠释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儒家文化全面了解和透彻的理解,掌握其基本内涵及其理论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实现儒家文化现代转化的前提。
同时要实现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化,还必须对我们所处新时代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只有深刻理解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我们才能进一步融会贯通,使儒家文化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道德文化的内涵,并促进其更加进步和完善。
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高度,对儒家文化中包含的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内涵,予以充分发掘提炼,并赋予其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含义。
如果我们对儒家文化不能做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而是原封不动地将之生搬套用到现实之中,就难免“囫囵吞枣”、“食古不化”。
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化
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广泛而深远。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
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现代转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出发,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
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以人为本。
这一理念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是社会和世界的中心。
在儒家思想中,个体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这样的核心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念。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是以人的发展和福祉为出发点的。
然而,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贫富差距、人权问题、环境污染等。
在这些问题面前,儒家思想可以提供一种我们需要的态度和方法。
二、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是儒家思想中另一个核心概念。
儒家思想认为,和谐是生命的本质,也是社会的本质。
和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人与人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社会。
在儒家思想中,和谐社会是充满仁爱、善良和道德的理想社会。
现代社会中,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人们不懈的追求。
然而,和谐社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义”,强调个体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提倡保持家庭、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推崇“善良”的道德品质,倡导公正和互助,这些都可以为现代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三、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儒家思想注重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在儒家伦理观中,教育被看作是人的修养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儒家思想中有“十三经”,其中《四书五经》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经典书籍。
同时,儒家思想中的“文化圣人”、“教化”等概念都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重心之一。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我们人类持续发展的基石。
儒家思想的现代化转型与应用
儒家思想的现代化转型与应用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流行的哲学思想之一。
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仁”,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为人类着想的道德理念,同时也包括“礼”、“义”、“智”等一系列的人文家园和修身之道。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文化思想被传承和发展,但也存在没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儒家思想曾受到质疑,而现在儒家思想的独到之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儒家思想对于现代中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强,儒家思想也开始转变成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形式,成为现代化的文化符号并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以下就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儒家思想的现代化转型与应用。
一、教育理念的现代化转型儒家思想对于教育发展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然而,儒家教育理念也曾被质疑为注重学术恪守而过于注重形式和考试成绩。
现今,随着人们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深入探索,儒家思想的教育理念逐步得到了尊重和借鉴,形成了一种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儒学的核心是“宜人宜天宜阴阳”,追求人类和谐与个体全面发展。
李氏宗亲学校成立的“尊师重教,和谐和睦,勤俭励志,自强不息”的校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人伦关系、处变不惊、庄重稳定的重要思想。
二、道德规范的现代化转型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经典之一,《论语》对个人的道德修养进行了深入和有针对性的阐述,包括仁、义、智和道德自律等多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现代化的道德规范不仅对传统儒家道德的延续、充实和拓展有很大助益,也同时体现了儒家思想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时代发展的特质。
现代道德规范的建立形成了利他主义和共同利益的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中“至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契合,为中国现代道德建设提供了灵魂。
三、企业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代化的企业文化应该具有包容、开放和多元化的特点。
明末清初儒家修身方式的传播与递嬗
明末清初儒家修身方式的传播与递嬗目录一、明末清初儒家修身方式的传播 (1)1.1 儒家修身思想的传入 (2)1.2 儒家修身方式在明末的传播 (2)1.3 儒家修身方式在清初的传承 (3)二、明末清初儒家修身方式的递嬗 (4)2.1 明末清初儒家修身方式的演变 (6)2.2 明末清初儒家修身方式的融合 (7)2.3 明末清初儒家修身方式的创新 (8)三、明末清初儒家修身方式的实践与应用 (10)3.1 儒家修身方式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 (11)3.2 儒家修身方式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12)3.3 儒家修身方式在道德实践中的应用 (14)四、明末清初儒家修身方式的影响与价值 (15)4.1 儒家修身方式对后世的影响 (16)4.2 儒家修身方式的价值与意义 (17)五、结论 (19)5.1 明末清初儒家修身方式传播与递嬗的总结 (20)5.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1)一、明末清初儒家修身方式的传播儒家修身方式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递嬗。
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传统道德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从而更加重视个人品行的修炼和内在修养。
在此背景下,儒家修身理念得以迅速传播,并成为士人阶层的共同追求。
教育制度:明清两代,儒家经典成为士人的必读书目,儒家思想成为士人教育的核心内容。
各地书院、讲堂纷纷兴起,学者们致力于传授儒家经典,弘扬儒家文化,使儒家修身理念深入人心。
书籍刊刻:明末清初,大量儒家经典、传记、家训等书籍被刊刻出版,内容之丰富,前所未有。
这些书籍的流传,使得儒家修身理念得以广泛传播,成为士人阶层的共识。
文化交流:明末清初,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儒家修身理念也开始影响其他地区和国家。
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儒家文化表示出浓厚兴趣,将其引入自己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儒家修身理念的国际化进程。
社会实践:明末清初,士人在修身实践中,注重将儒家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他们通过诵读经典、修身养性、待人以诚等方式,努力践行儒家修身之道,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和道德水平。
礼秩与实用:从明代中后期的日用类书看儒家伦理民间化
礼秩与实用:从明代中后期的日用类书看儒家伦理民间化礼秩与实用:从明代中后期的日用类书看儒家伦理民间化自古以来,礼、义、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儒家伦理更是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明代中后期的日用类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样的民间儒家伦理,也可以看到许多代表性的例子,这些例子展示了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将儒家伦理的普及与文化生活的融合相结合的。
本文将从礼秩与实用两个方面,分析明代中后期儒家伦理民间化的特点,并举出5个例子进行论述,以此进一步阐述儒家伦理在这个时代的民间化过程。
1.礼秩的民间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一直是尊卑有序的重要体现,对于儒家思想来说,更是道德规范的主要依据。
在明代中后期,礼秩成为了一种明显的民间化趋势。
许多人们开始将儒家的礼仪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家庭生活中,人们会遵循儒家的“三纲五常”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言谈举止。
此外,人们还会注意到儒家思想中的“礼尚往来”,在社交活动中,人们也会注重礼仪的规范运用。
这也使得礼尚往来的精神得以在民间广泛传播,所以可以说,礼秩的民间化是明代儒家伦理民间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举出以下5个例子进行论述:1.1 衣着礼仪的普及在明代中后期,人们对于衣着礼仪的要求越来越高。
许多日用类书中,都会详细记录不同场合的着装规范,例如行乞时要穿袈裟,祈福时要穿白色儒服,参加婚礼时要穿彩袍等等。
这些规范不仅仅是上层阶级的专利,而是逐渐普及到了中下层社会,成为了更为广泛的社会规范。
1.2 祭祀礼仪的规范在民间信仰中,祭祀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而在明代中后期,儒家的祭祀礼仪也逐渐成为了民间祭祀的规范。
例如,《大成夫人诔》中就有精确的祭奠仪式记录,许多日用类书中也会详细描述祭祀活动中的礼仪要求,这些规范也贯穿于民间祭祀的各个环节。
1.3 家庭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在明代中后期,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看到儒家礼仪的影响。
例如在生育过程中,妇女需要遵循诸多的规矩,如安祭香灰、膳食规范等等;在儿童教育中,父母也需要遵循儒家的教育规范,即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等等。
明体达用:儒家礼学的当代转换
作者: 李祥俊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哲学研究
页码: 40-43页
主题词: 儒家礼学;当代转换;中国传统社会;创造性转化;儒家学说;社会转型;制度建设;现代社会
摘要:礼学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称为礼仪之邦,儒家礼学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儒家礼学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备受推崇,但在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却饱受批评,在当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思潮中也黯然退避。
那么,儒家礼学的真精神究竟是什么?它能否在经过转换后为现代社会的伦理制度建设提供一份资源?这是儒学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对此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道德与知识: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家-对现代新儒学的一个发生学解说
道德与知识: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家——对现代新儒学的一个发生学解说彭国翔导言迄今为止,对现代新儒学的研究,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上都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但是,对于新儒学兴起的原因,却未有深入的反思与审视。
当然,似乎有一个自觉或不自觉的普通共识,即新儒学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产生,是对这一冲击的种种反应之一。
但是,近代以来各种思潮的产生几乎均可纳入这种‚挑战—回应‛的模式之下。
因此,这种认识就并不能充分说明新儒学的产生。
与其说指出了原因,倒不如说只是提供了背景,另外,这种外缘的解释也不能将新儒学纳入整个儒家思想发展的整体过程中来加以定位,无法揭示其与以往儒学的内在关联。
而思想的发展,是有其自身内在理路的。
这一点在思想史研究领域内也早已成为基本的共识。
本文的目的,则正是要从儒学自身发展的内在理路来探讨从宋明理学如何而有现代新儒学,相对于宋明理学,新儒学究竟只是一种回响还是确有其‚新‛,如果有,这种‚新‛又是如何种意义而言的。
上篇:宋明理学中道德与知识的纠结一、朱子的“格物穷理”及其偏差圣人、佛、真人,分别是儒释道三家个人修养的终极境界。
而如何达至圣贤境界这一贯穿儒学始终的基本归趣在宋明理学中尤为彰显, 只是‚优入圣域‛的道路并非一条。
在不同道路上遇到的不同问题也与能否达至理想的圣贤人格直接相关。
以下,我们就以朱子为线索与中心来检讨宋明理学中成圣之道所蕴含的问题。
儒家自孔子以降,思想的致广大与尽精微,未有能越出南宋朱子的。
而朱子思想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开创了一条由格物致知而穷理尽性,由对其体事物的研求进而把握天理的道路。
把握了理,就符合了成圣成德的要求。
朱子格物穷理的道路,形上学的理论依据在其对理气关系的理解和理一分殊的命题。
朱子理气观有一个复杂的深变过程。
可参阅陈来《朱熹哲学研究》‚理气先后——朱熹理气观的形成与演变‛一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年,北京,第3-29页)。
其成熟的看法是:尽管从应然的层面看,理为气之超越的根据,从逻辑上‚推上去‛、‚推其所从来‛,可谓理在气先。
儒家价值观古今转换
儒家价值观古今转换——德与法内容壹、传统儒学的道德取向贰、现代工商业社会的法治取向叁、传统的法治思想肆、建立适应工商业社会的现代儒学伍、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壹、传统儒学的道德取向一.内圣外王的道德价值体系传统儒学可以说是道德之学,道德是儒家价值观的核心。
从修身到治国平天下都是以道德为核心思想。
修身讲道德修养,以道德作为人格评价标准。
治国讲德治与人治,崇尚仁政与爱民。
平天下讲以德服人的王道思想,得人心者得天下。
由此构成了一个道德取向的内圣外王之学。
孔子首开道德风气之先,这与孔子是鲁国人有关。
周武王得天下后,分封族人与功臣。
周公封于鲁,太公望封于齐。
周公留在周王朝襄助武王治理天下,由他的儿子伯禽前往治理封地。
齐国的开国者太公望首先着眼于鱼盐通商之利,而鲁国的开国者伯禽则以改变当地礼俗为首务。
由此可以看出齐、鲁两国风尚不同,齐国重实务,鲁国重教化。
周公当时就预料到齐国强,鲁国弱。
周朝确立了宗法封建制度,并建立一套相应的礼制以维护政治及社会秩序。
由于封建制度的内在弱点,周王室日趋衰弱,诸侯国日渐强大,宗法礼制遭到破坏,社会结构面临调整。
到了孔子所处的春秋晚期,已是礼坏乐崩的局面。
在诸侯国中,鲁国保留了最多的西周礼制。
洙泗之间,民风淳厚。
身为知识分子的孔子,深感社会失序,世风日下,基于对社会的高度人文关怀,以士阶层的自觉为着眼点,以鲁国人的质朴风格,提出君子之学,作为士阶层立身处世的准则。
君子之学是针对当时世风败坏而提出的,有别于小人,形成了孔学的道德取向。
孔学中讲仁义、诚信、义利之辨、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泰而不骄,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等都是严格区分君子与小人的。
孔子不但个人修养讲道德,而且主张为政以德,美化三代圣王,作为统治者楷模。
政治道德是周公首先提出的,周公协助父兄取得天下,深知商纣失天下并不是天意,而是不得民心。
周公吸取教训,提出「克明德」、「德垂后裔」、「德裕乃身」,德政思想萌芽。
孔子继承周公志业,又眼见季平子逐走鲁昭公,因为季平子亲民,而鲁昭公不亲民,得不到国人的支持。
文秘知识-儒家现代化的十二种方式 精品
儒家现代化的十二种方式摘要:儒家现代化的过程既充满了反抗,也在不断地调适、整合和重建。
从儒家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儒家的调适和重建方式主要有:“西学中源”、“中体西用”、以“中学”释“西学”或以“西学”释“中学”、“中西会通”、“接续主义”、“全盘西化”或“充分世界化”、“本位文化”、“中国本位”或“民族本位”、“西体中用”、“合题”、“化西”、“创造性转化”等十二种。
在“现代化共识”形成(1919——1935前后)以前,儒家现代化的总体架构是“体用论”(“中体西用”);而后是“创化论”(“创造性转化”)。
儒家现代化的过程是不断反思自身传统、吸收异域文化、并体现“时代精神”的过程。
经过重建后的中国现代性文化将是接续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整合异域现代文化精华的、体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语境的新融构。
关键词:儒家传统现代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儒家文化是在中国农业文明的土壤中生长的精神大树,尽管它不乏人类精神文明的普世成果,也具有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另一种“理性”——“适应型理性”或中国特色的“农业理性”,但毕竟工业文明环境,即所谓“现代”社会,需要新的“工业理性”或“工业精神”。
准此,儒家的现代化——调整和重建是必然的,这也是现代儒家生存的状态、方式和特征。
从儒家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儒家调适和重建的方式大体上包括:“西学中源”、“中体西用”、以“中学”释“西学”或以“西学”释“中学”、“中西会通”、“全盘西化”或“充分世界化”、“西体中用”、“接续主义”、“本位文化”、“中国本位”或“民族本位”、“合题”、“化西”、“创造性转化”等十二种。
这些现代化方式并不是孤立地存在,每一种都与其它方式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之间或有源流关系,或有同构关系,或有呼应关系,或有转化关系,等等。
它们之间的区别有的只是视野有别而已,而含义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如杜亚泉的“接续主义”与十教授的“本位文化”,前者是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角度立论,后者则是从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关系视角出发,而其旨趣都是构建中国民族文化认同。
儒家礼法的当代意义
儒家礼法的当代意义姜澄11级材料科学20113441一、古代的儒家礼法儒家思想最早来自于春秋时期的孔子所创儒家学派,主要的思想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思想。
孔老先生认为只要将人分等级,就会利于国家统一、君王统治,这与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截然相反。
而“礼”这个很早便存在的东西便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
最早西周时期,礼便已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礼的主要精神就是“别尊贵,序贵贱”,这正是孔子主张的,故孔子将礼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礼法的真正崛起、在中国古代王朝占据重要位置是始于汉朝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也在这时董仲舒提出了礼法结合的思想,并由此带来了儒家礼法在中国数千年的统治地位。
从此之后,法的精神里便有了礼的影子,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因此在古代中国,人们常能看到官员断案重的是与案件有关人的行为是否合乎礼,而以此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与此同时,法,在古代也就是刑,倒只是作为礼的一个辅助而已。
也正是因为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家礼法,在古代也就出现了许多我国特有的故事。
儒家礼法是忽视人欲的,宋明时期甚至发展到“存天理,去人欲”的地步。
然而人的欲望是礼法去不掉的,所以就有了追求爱情自由的杜丽娘死在牡丹亭中,有了窦娥浅吟低唱“满腹闲愁,数年经受”(页9)。
儒家礼法之下的女子显然是悲剧的,她们儿时从夫,婚后从夫,老年从子,在强大的儒家礼法统治下没有了自由。
而古代的官员在儒家礼法的管束下也分得等级清晰,划分严格,但官员们也对君王有极大的忠心。
二、儒家礼法在当代的意义在当代的中国,可以说是没有儒家礼法的存在了。
仅有的那些儒家礼法思想也在文革时期破坏殆尽了。
而现在中国所行的法律制度是来源于西方的,也和古代的礼法有了巨大的鸿沟。
我原以为有了更加科学的西方法律体系和思想,那些古代的悲剧就不会重演,现在的人们能够因为法律,因为公正、公平、正义的审判而更加幸福,就和大多数人当初想的一样。
然而我们还是看到了其他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明体达用:儒家礼学的当代转换李 祥 俊礼学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称为礼仪之邦,儒家礼学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儒家礼学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备受推崇,但在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却饱受批评,在当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思潮中也黯然退避。
那么,儒家礼学的真精神究竟是什么?它能否在经过转换后为现代社会的伦理制度建设提供一份资源?这是儒学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对此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儒家礼学的“体”与“用”中国传统的礼涉及宗教、道德、政治、法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礼教、礼仪、礼制、礼法、礼俗等多种提法,但从存在形态上看,主要可分为行为、制度、观念三大层面,而儒家礼学就是对这种种礼的现实存在的理论表述和建构。
一般的观点是把儒家礼学看作“体”,而把依据儒家礼学制定的礼乐制度看作“用”,这种意义上的体用是一种理、事关系。
但本文对于儒家礼学的体用还有一层特殊的理解,这就是体、用都是就儒家礼学内部而言的。
礼义是一种与现实的礼仪等相对的道理,这个关于礼的道理可以分为事中之理和超越的天理。
超越的天理是礼之体,而现实生活中的君臣、父子、夫妇、人物、华夷等具体的伦理关系、社会规范是礼之用。
这种意义上的体用是一种普遍之理与特殊之理的关系;然而这个意义上的普遍并非经验层面上的抽象概括,而是超越的源头。
上述两种体用关系的分析判别,揭示出儒家礼学所蕴涵的超越性与现实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种不同的维度,构成了讨论儒家礼学内涵及其永恒性价值的关键。
遵循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存在论模式,儒家礼学的超越的礼之体就体现在现实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群、群与群的关系之中,这种体现兼含上述两种体用关系:(1)超越的天理体现在具体的伦理关系、社会规范之中,这是普遍之理体现在特殊之理中;(2)超越的天理体现在现实的人与人等关系之中,这是普遍之理体现在具体之事中。
那么,儒家礼学的超越的礼之体的内涵是什么呢?本文的看法是,差异性是儒家礼学的本体,荀子就明确提出“礼别异”(《荀子・乐论》)。
差异性本身构成礼之体,而人与人等之间的关系则构成各种不同的差异,两者是一种体用关系;各种差异要随时变易,但差异性本身却具有永恒性。
传统儒学对礼之用的变易性与礼之体的不变性也有认识,只是它所理解的差异性仍然不自觉地停留在亲亲、尊尊等具体的差异上,缺乏纯粹的抽象表达。
作为儒家礼学基本精神的差异性究竟是何种程度上的差异?这在不同的礼中表现不同,在儒学发展史上各家各派的论述也不尽一致,但都维持在差异关系的范围之内。
在儒家礼学看来,现实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群、群与群之间都是差异一体关系;这种差异关系介于绝对的同与不同、等与不等之间,它既不会走向完全的同等,也不会走向隔绝不通。
并且,儒家倡导差异性的目的并不是要制造・04・对立,而是要以差异性为依据制订出合理的礼仪、礼制、礼法、礼俗等,以保障诸存在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作为礼之体的差异性具有超越性,而作为礼之用的具体礼义、礼仪却需要随时变革,因此,“明体达用”就成为儒家礼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先秦时期,孔、孟、荀等大儒有感于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着力彰显儒家礼学的差异精神,损益旧礼以制定新礼,成为汉唐时期作为治国根本的礼教、名教的直接源头;宋明时期,程、朱、陆、王等有感于汉唐儒家礼教、名教的僵化与佛、道二教的冲击,重新彰显儒家礼学的差异精神,对后期中国传统社会影响巨大。
实践证明,儒家礼学具有维系社会正常发展的功能,其中蕴涵了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原则。
二、对近现代儒家礼学现实困境的反思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大转型中,儒家礼学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和困境,其原因在于传统礼教的僵化,使它成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工具,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内在发展,也无法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因而把儒家礼学与封建礼教合为一体加以批判,是近现代以来批判思潮的基本理路。
早期从洋务派开始,如郑观应等人就认为中国不如西方不仅体现在军事、科技、经济上,同时更体现在伦理道德方面;认为西方伦理重视自由平等,而中国传统伦理重视等级服从。
维新派对于儒家礼教的批判更为广泛深刻,其中以谭嗣同最为激烈。
谭嗣同饱受旧式家庭虐待,个人的切身感受使他对儒家礼教压抑个人的一面极为反感,强烈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进入20世纪,西化派与马克思主义派都激烈批判了儒家礼教,如陈独秀指出:“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鲁迅、巴金等文学家对旧式大家庭的人伦关系黑暗面的揭露和批判,也在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近现代以来对儒家礼学、礼教的批判具有历史合理性,它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但今天看来,我们对儒家礼学所蕴含的丰富内涵需要给予新的关注,应该把它与封建礼教区别对待。
儒家礼学有体有用:礼之用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表现为三纲、嘉、吉、军、兵、凶、冠、婚、丧、祭等,这些礼之用是具体的,体现了浓厚的封建宗法等级意识,必须加以批判,但礼之体所蕴涵的普遍的差异秩序本身,却具有永恒价值。
具体的礼义、礼仪固然是礼体的呈现,但二者之间并非同一关系。
这里需要处理好传统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就实质内容而言,近现代以来对儒家礼学的批判既涉及对作为儒家礼学本体的差异性的忽视,同时也面临着一个更具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回应西方近现代以来平等原则的挑战。
本文认为,儒家礼学的差异性与平等精神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首先,差异与平等都是伦理、社会、政治规范的永恒原则,无所谓新旧好坏。
儒家礼学的差异性原则肯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群、群与群之间在先天、后天上的差异,尤其注重肯定人与人之间在感情、才智、能力、德行等方面的差异。
这一原则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实际的概括,是一个现实性原则;而西方近代以来的平等观念则是一个理想性原则,它奠基于自然人性论之上,把个体的人假设为抽象的平等、独立的原子;“自然人性是人类平等的唯一立脚点……讲平等除了自然人性之外,不依赖任何其他的条件,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是同一依据”(韦政通,第263页)。
其次,从儒家礼学的差异性原则出发,我们还可以对平等这一概念作出简单性与复杂性两个维度的解读。
简单性平等意味着摈弃种种现实性因素和历史传统,从抽象的角度出发肯定关系主体之间的等同,而复杂性平等则以尊重关系主体各自本来的差异为基础,寻求一种包容差异的平等公正。
儒家礼学追求的是一种包容差异的平等,所谓“维齐非齐”、“和而不同”,就是要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14・明体达用:儒家礼学的当代转换实现公正、和谐。
三、近现代儒学“礼”、“仁”关系论检讨近现代以来对儒家礼学的批判之所以倾向于基本否定,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分体、用,把礼学简单看作等级制度的代名词;二是对差异性的普遍价值认识不足,不理解公平、正义的复杂性、历史性。
然而面对这种批判,近现代的儒学研究并没有作出积极回应,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礼、仁关系论中。
在近现代的儒学研究中,有一些学者不同意全盘否定儒家学说,试图重新阐发儒学中的一些具有普遍价值的思想内涵。
他们在礼、仁关系上大多主张以仁为体、以礼为用,即把仁看作是超越的、抽象的、普遍的道德意识,而把礼看作是仁的外在表现,是现实的、具体的、特殊的伦理关系。
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礼是特殊的,“三纲”已过时,而仁是普遍的,“五常”具有永恒性。
如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50、60年代提倡“抽象继承法”,他在论述孔子的仁与礼时,重点论述仁的抽象继承性,而把礼看作是封建性的糟粕。
(参见冯友兰,第306页),这就是现代新儒家。
但在礼、仁关系论上,现代新儒家同样是以仁为体、以礼为用,其代表观点是牟宗三先生的“良知自我坎陷”、“内圣开出新外王”说。
牟宗三先生肯定儒学超越的仁、心性的永恒价值,同时又认为传统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走不通,需要有一个道德良知的自我坎陷,他说:“中国文化是理性之运用表现,非理性之架构表现。
然中国要在现世界站得住立得起,必须由内圣开外王处有一转折,绕一个弯,使能显出架构表现,以开出科学与民主,完成新外王的事业。
”(牟宗三,第97页)牟宗三先生的道德良知曲折之后所对接的不是传统儒家的外王之道,而是西方的民主、科学,是以仁为体,以民主、科学为用,礼在儒学中的地位被大大削弱了。
冯友兰、牟宗三的礼、仁关系论在当代的儒学研究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学术界的一种基本诠释模式,它们侧重肯定儒家仁学的超越性、普遍性,而对礼学所具有的超越性、普遍性相对来说重视不够。
从理论逻辑上分析,儒学的礼与仁二者共同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实践,由此扩大到人与群、群与群、人与自然等现实关系。
人伦道德实践是儒学最根本的源头,由此产生两个超越维度:一个是人伦道德实践的主体性超越,即由现实的道德情感上升到超越的道德意识,这是仁的维度,其中超越的道德意识是仁之体,而现实的道德情感是仁之用;另一个是人伦道德实践的主体间性的超越,即由具体的伦理关系上升到抽象的差异秩序,这是礼的维度,其中抽象的差异秩序是礼之体,而具体的伦理关系是礼之用。
礼与仁都有体与用、抽象与具体之两面;二者固然紧密相关,但礼并不能完全看作是仁的外化,它同时也与现实功利、宗教传统、政治权力、社会习俗等相关联。
儒学的礼与仁实际是一个互为体用、多向发展的关系。
四、儒家礼学的当代转换人伦道德实践是儒家礼学的根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深化,儒家礼学及其相应的礼制、礼法、礼仪、礼俗等必然要因时损益,但其以差异性为基础的秩序、和谐理念却具有普遍性,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儒家礼学的当代转换既有利于儒学的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对社会公正问题的探讨。
首先,以差异性为根本原则的儒家礼学构成整个儒学的核心内容,是儒学发展不可或缺的方面,也是儒学走向社会生活层面的有效途径。
其次,儒家礼学的差异性原则源自宇宙、人生、社会之实・24・《哲学研究》2007年第8期际,与平等原则一样都是建立新人伦、新礼制的基本支撑点。
社会公正不应当是简单的平等,而应当是包容差异的平等。
从儒家礼学传统中发掘其公平、正义的内在蕴涵,积极与西方思想对话,参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解答,是实现儒家礼学理论拓展的重要契机和途径。
从现实意义上讲,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需要经过合理转换的儒家礼学。
针对现代社会伦理关系混乱、道德水平滑坡等现象,从维护政治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出发,提倡明礼诚信成为时代要求。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即明什么样的礼的问题。
如果始终停留在“谢谢”、“您好”等口号上,则现代社会的新礼建设就很难深入。
在本文看来,儒家礼学的差异性原则有助于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群、群与群之间建立合理的秩序,实现礼所应有的规范社会人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