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教育的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第一篇: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国学教育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选择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不囿于儒家经典一家,立足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观念而不是知识的掌握,强调吟诵的教学方法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知意、悟情。

明确这三个问题,国学教育才能行之有效。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出现诸多的国人“精神危机”事件,特别是在积极向外寻求信仰依托无果之后,人们重新回头关注我国的悠久历史,以及曾“令人欢喜令人忧”的中华传统文化。

于是,一股向传统文化回归和学习的浪潮,在国内兴盛起来。

虽然在发展之初,也有诸多的质疑之声,但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灵魂归属之所,更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丛林的根本所在。

在各方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学经典纷纷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堂,很多社会团体加入国学教育活动中。

可以说,学习国学,传播国学,践行国学,成为当下社会的一个主流文化现象。

但在目标明确后,并不意味着实施过程的畅通无碍,特别是对刚刚进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在学习国学经典时快乐地接受,尽可能地领悟并积极地运用于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而不是望“古文”而生畏,这并非易事。

近年来,参与小学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本人注意到在经典文本选择、教学目标设定及教学方法运用上,还有一些需要辨明的问题。

一、拓展国学经典的范域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明确“国学”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认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1]这一对“国学”的理解,显然属于最广义的概念,与胡适对“国学”所做的定义,即“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2]有相似之处。

因此,中国历史上长久或短暂出现的哲学、法律、宗教、艺术、文学、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礼仪、制度、工艺和服饰等,都应包括在内。

“国学”教育的思考

“国学”教育的思考

“国学”教育的思考“国学”教育的思考博大精深的国学,承载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集中且完整地展现了华夏民族精神。

为适应和满足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各学科教育在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立体的改革。

摘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国学教育最能普及的阶段。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已经不只单纯的教会学生知识为目的,而更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国学作为数千年中华思想文化的结晶,学生应该从小学习感受我们文化的底蕴,塑造民族精神。

关键词:小学;国学;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现代人更深切地了解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而国学的精髓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包含着最基本、最浅显的自我修养的道理和方法。

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与提倡,理应从我国少年儿童的早期教育开始就受到足够的重视。

“国学”对小学而言,是对祖国传统历史文化及语言文字的适度而专项把握。

它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坚持优秀传统和爱国主义。

下面是我对小学“国学”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国学教育理念的提出1、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需要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学生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学生越是即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整体素质、个人涵养越是不尽如人意,一些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短视近利的行为造成了许多学生缺少健康心理和良好涵养,心境浮躁,性格极端的现状屡见不鲜。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老师责怪学生难管理。

如何打破德育工作这一僵局,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德育渗透,培养他们淳厚天性、良好品行,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具有极大教育能量的国学典籍。

2、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

即“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二、对“国学教育”的理解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盛于二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可以看成是现代人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国学启蒙教育是指以熟悉儒家文化精髓、汲取传统精神力量为主旨,在启发思想、引导行为方面进行的教育活动。

它是一种非传统的教育形式,不仅要求孩子们掌握儒家经典中的道德原则和传统礼仪,而且要求学生们以正确的价值观来认识、理解、参与社会,使之成为未来社会中的有用的构成部分。

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就是通过激发孩子们对国学的浓厚兴趣,熟悉国学常识,掌握国学文化的实践应用,并培养孩子们的传统文化意识,从而使孩子们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项实践活动:一是注重让孩子们通过经典诵读,感受儒家文化的精髓;二是开展相关的礼仪礼节教育,使其能够掌握传统文化的礼仪;三是给孩子们上一些有关中华文化的课,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四是定期举办各种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参与实践,感受儒家文化的精髓;五是与儒家文化有关的文化艺术,如书法、国画、民俗等,使孩子们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提高艺术水平。

国学启蒙教育的思考,就是要从实践中思考如何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才能有效地把传统文化传递给孩子们,使孩子们掌握传统文化精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要重视教师角色的作用,教师要以经典视野的眼光引导孩子们,把传统文化精髓传授给孩子们;其次,要结合孩子们的特点,从合理的角度出发,重视孩子们的实践性,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再次,要重视孩子们的情感教育,让孩子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怀有敬畏、尊重、爱护的心态;最后,要重视孩子们的自我教育,让孩子们从自身行为中反思,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国学课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国学课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国学课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课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学课教学反思1学校在经历一个学期的“国学”试点之后,于20xx-20xx学年上学期全校推广。

我执教的是一年级的国学课,内容是《弟子规》。

刚接手,我和老师们一样,教着一个班的语文,兼着这个班的国学,忙着学校的事务,一个学期很快过去,回头审视自己的工作初衷: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了解实情,为教育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达到了没有?浅尝则止。

在国学的教学中,也是事后的感悟。

这个学期的国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自己的国学素养浅薄,影响着课程内容的丰富;对一年级学生的学情想当然的多,经常设想的课,实际实行不了,囿于学生识字的困难、注意力的问题,只要学生会读就可以了,在激发学生兴趣,为孩子埋下热爱中华文化的种子,没有渗透的方法;国学作为学校推广的校本课程,它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作为行政管理者兼任这门校本课程,没有做这样的建构;学生的评价,方法单一,尤其是调动学生内因,如何使他们成为课程的资源,互相借鉴中学习,思考不够。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评价方法,事后都没有思考,也没有反馈;备课没有整体入手,一课一备,缺乏整体性;自己对课文内容不熟,不能及时给学生引导……改进措施:首先“我与学生共成长”是学校“我的玩美童年”做“玩美教师”文化的直接表述,任教国学,正好督促自己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补短板,假期里读了几本书,有余秋雨《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有了一些框架上的粗浅认识,真正要上好国学课,需要针对每册的文本选读内容,读原文及各家注释,还要用今日的观点甑别,要尽力使自己厚一点。

其次备课要整体入手,“国学”学科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个人认为是学习、传承、发展,构建民族的自信心,精神人格,是贯穿从小到专业的学习过程。

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和思考摘要:本文是关于对小学国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和思考,探索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国学小学教育团队成员:当下传统文化及精神的缺失是越来越严重的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在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也在教育上做了相关工作,但教育是百年大计,其效果并非一朝一夕可达成,故需时时调查和反馈,以发掘其中不足,不断改正和进步。

本文专以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第X小学为例,探讨以上问题。

一、小学的国学教育现状(一)该校涉及传统文化的教育凡是有关传统文化的任何一方面的教育,都算作对传统文化与精神的提倡和传承。

1、《弟子规》被列为该校小学生课标外必背国学经典,据该校副校长介绍,学校教学楼墙上贴着《弟子规》全文,该校小学生自小学一年级起,开始由其对应的语文老师教授和背诵《弟子规》,每逢语文晨读时间,都会温习背诵,加深记忆。

加之《弟子规》文章紧凑,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节奏分明,对于低年级学生识字学习大有裨益,所以在历届小学生教育中都有《弟子规》的影子。

2、该校还时常给小学生发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书籍,里面涉及到中国古典神话、民间故事、成语、古代名人轶事等等,以丰富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在读书中认字,在认字中学习和成长,孩子们从这些书籍中对国学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该校教学楼墙上还有中华56个民族的代表性图片,让孩子从小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二)该校师生对国学的认识1、对于小学生,大多数孩子认为国学就是语文课,在我们支教的班级里,有不少孩子觉得我们上的国学课和语文课很相似,只有内容和书不一样而已。

也有一部分孩子觉得国学就是老东西,学国学就是知道以前落后贫穷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还有个别小学生直接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要不是考试的课,上一上就行,最好能有趣一些,至于到底学的什么,却是无关紧要。

2、在与该校老师沟通的时候,我们了解到以下几种认识:(1)中国古代经典著作。

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问题及其思考

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问题及其思考
3如 何 把 语 文教 育 与 国学 教 育 相 结 合
就 目前 的形势看 , 在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
这些学人雅俗共赏的讲座,重新 唤起 了社会大众 了解传 问题, 语文教育和 国学教育没有恰 当的结合起来 。 导致这样局 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 。学习国学的热潮,反映了大众对 了解 面 出现的原因是没有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 , 学校对于 国学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的愿望, 同时也折射 出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 。 2语文教育中的国学教 育存在诸 多问题 随着 国学教育被重新提起,我们 力图用 国学经典来重塑 没有认识清 楚以及没有寻找到适合二者结合的有效手段 。

切工作都是为考分服务的。再者对 学生来说 ,与考试有关
2 . 3 现行语文教育 中的 国学教 育在教 学方法上存在不足
在现行的状况中, 许多 以“ 四书 五经” 为主要 内容开展 国
的知识就拼命学, 无关的就放置一边 , 因为国学知识在各种考 试 中并不 占主要地位 , 所 以 自然受到学生的轻视 。 1 . 2 “ 国学 热” 兴起
2 . 1小学教 材中国学内容有限 , 教 材的编排 欠缺 系统性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 和学生实施教学活动 的重要 三结合 的语文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 能在语文教育中找到国 依据 。教材 的内容是否适当 , 编排是否合理科学 , 直接决定 了 学教育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 赋予 国学时代 意义 。其次 , 思想 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目前,小学语文教 学中的国学教育在 上 ,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 、 发扬创新 。“ 超越, 须得 回归 。要 这两方面均存在不 同程度的不足。 超越传统 , 首先 要尊重 、 了解传统。 要全球化 , 首先要民族化 。 民族化和全球化统一之路” 。 在教材 的内容上 ,小学语文教材 中国学内容有 限。在小 语文课改要走传统性和当代性、 学各册语文教材 中, 小学语文教材( 人 教版) , 一年级教材上下 国学是走 向新的时代的起点, 建设新型文明的资源 。对待“ 国 册分别只有一篇 《 古诗两首》 , 从 二年 级开始加到 《 古诗两首》 学” , 需要用批评 、 改造 、 面 向未来、 面 向世界的精神 。最后 , 理 二篇, 国学 内容极其有限 , 基本上未涉及到经典。 但在教学中, 念上 , 要坚持三个回归所 谓三个 回归 : 一是回归基础 , 就 是尊 重点还是落实字词, 对课文思想内பைடு நூலகம்鉴 赏不够 , 很难 让学 生真 重人性, 把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作为育人的核心任务, 把“ 仁

小学生国学启蒙教育

小学生国学启蒙教育

小学生国学启蒙教育
首先,国学启蒙教育要注重启蒙性。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思维、情感等各个方
面的成长期,因此国学启蒙教育要以启蒙性为主要特点,要注重启蒙性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们对国学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画、唱歌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国学知识,激发他们对国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其次,国学启蒙教育要注重情感教育。

国学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要通
过国学启蒙教育,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可以通过讲述古代人物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因素,激发他们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再次,国学启蒙教育要注重实践性。

国学知识并非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融入
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要通过国学启蒙教育,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

可以组织孩子们到博物馆参观,到古迹游学,让他们亲身体验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对国学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最后,国学启蒙教育要注重系统性。

国学文化博大精深,要通过系统的国学启
蒙教育,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国学文化的系统认知。

可以通过编写国学启蒙读物,设计国学启蒙课程等方式,系统地向孩子们传授国学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国学文化的整体认知,形成对国学文化的系统性理解。

综上所述,小学生国学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注重启蒙性、情感教育、实
践性和系统性,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够重视国学启蒙教育,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指导,让他们在国学启蒙教育中茁壮成长。

关于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于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于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的几个问题的思考第一篇:关于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关于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但是,在国学教育正在许多小学大力兴起的今天,有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加以思考。

只有厘清了这些问题,才能使国学教育更好地开展。

一、关于国学的概念界定的误区对“国学”的概念界定不清,是现在小学中的国学教育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

作为学问一说,“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晚清时期。

“国学”概念有传统与现在之分。

当时,国学以学科分,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纳入国学的是《诗》、《书》、《礼》、《乐》、《春秋》、《易》汉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代六艺。

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不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而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

由于对“国学”的概念界定不清,有的教师甚至把组织学生诵读一些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家诗》等古代幼学启蒙读物和诸子百家的经典作品就以为是国学教育;也有一些教师居然说他们至今还没有开展国学教育——尽管他们每天实际上对学生进行的教育都在很大程度上包含有国学教育的成分;还有一些教师简单地把国学等同于孔子和儒家学说。

诸如此类对国学概念的片面理解和曲解对在小学中深入开展国学教育显然是有害的。

国学教育的内容是无比宽泛的。

在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以经、史、子、集文献材料为研究主体、包括诸子百家的“国学”概念下,整个中华文明都是国学,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国学内涵,实际上还包括了戏剧、书法、绘画、棋艺、武术、气功、太极拳、民间工艺、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民风民俗、陶瓷、雕刻、中国建筑和中医药,等等。

小学国学教学反思

小学国学教学反思

小学国学教学反思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小学国学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小学国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小学国学教学进行反思,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课程内容的反思小学国学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传统的国学教材主要包括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具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在当今社会,这些经典著作对学生的实际帮助有限。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思辨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小学国学教学的内容应该更加多元化,涵盖广泛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知识。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小学国学教学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反思。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讨论、互动和合作学习等,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师角色的反思小学国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进行反思。

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传授知识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

然而,这种角色定位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为学生树立榜样,鼓励他们追求卓越。

四、评价方式的反思小学国学教学的评价方式也需要进行反思。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笔试为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实践任务、项目展示和综合评价等,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小学国学教学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我们应该关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小学国学教学的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良知的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国学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充满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国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礼仪观念、自我认知、自信心、社会责任感、自我约束能力等,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孩子成功的关键。

二、开展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方式
1、教材编写。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学生能够理解的国学教材,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国学教育。

2、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国学,更好的体会国学中的精神。

3、教师培训。

由有经验的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国学教育。

三、国学教育的价值
1、培养学生的礼仪观念。

国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礼仪观念,让学生能够在社会中更好的融入,遵守社会公德。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国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文化。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国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自信,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面对挑战,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定。

让小学生爱上国学之我见

让小学生爱上国学之我见

让小学生爱上国学之我见国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传承的宝贵财富。

对于小学生来说,国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要让小学生爱上国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是我对如何让小学生爱上国学的一些见解。

我们需要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国学教材。

国学知识广泛而深奥,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适合他们的国学教材。

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古代故事、寓言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还可以选择一些绘本、动画片等形式的国学教材,让学生通过图画、声音等多种感官来感受国学的魅力。

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让小学生参与国学活动。

社会上有许多国学活动,比如国学知识竞赛、国学夏令营等,我们可以鼓励小学生参与其中。

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学到更多国学知识,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国学演出、参观国学展览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国学的魅力。

我们还应该给予小学生足够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国学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和多样性,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可以鼓励学生在国学教育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对于喜欢书法的学生,可以多进行书法教育和比赛;对于喜欢古典音乐的学生,可以多进行古典音乐教育和演出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国学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激发起他们对国学的热爱。

要让小学生爱上国学,我们需要合理的教育方式,丰富的教材资源,多样化的国学活动以及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空间。

只有通过种种努力,我们才能让小学生真正认识、理解并热爱国学,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之我见

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之我见

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之我见国学是指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知识体系的总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我看来,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品质和健康成长。

首先,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

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国学,小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其次,学习国学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和品德。

国学注重修身养性,倡导崇德向善的道德观念。

如《论语》中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教导。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小学生可以学到诚实守信、尊敬长辈、尊重他人等道德准则,培养良好的品德。

同时,国学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顺、礼仪,对小学生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再次,学习国学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国学经典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通过学习经典,小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国学经典中的诗词以及对古代文字的解读,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此外,学习国学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

国学讲究养身健体、养气养神,重视身心的平衡。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学习国学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而且,国学中还有许多养生和保健方法,如太极拳、养生经验等,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学习国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国学经典中包含了大量的诗词、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这些文化元素能够拓宽小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国学中的文人雅士形象、丰富多样的意象,也能够启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于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现状和必要性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现状和必要性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现状和必要性的思考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国学有两次振兴的机会。

第一次是“五四”后兴起的国学热。

那时,不仅北大、清华等成立了国学研究院!各地还应运而生了不少国学刊物,例如胡适先生的《国学季刊》。

由于战乱,那次图学运动无呆而终。

国学的另一次振兴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有北大版《国学研究》的问世,后有《人民日报》的助燃,之后又有诸多国学大师的呼吁,直到中图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宣布成立国学院,终于投石激浪,引发了关于国人对国学的大讨论。

目前全国各地,至少有三千多所学校恢复教授孔子学说。

在全图上下,正掀起一股“国学热”。

不少学者和专家呼吁,国学教育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但国学教育在中小学的处境仍然尴尬。

作为四川教育大县的百年老校的南部中学,文化底蕴极其深厚,教育教学质量过硬,在南部教育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与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即国学素养是学校教与学的住旋律,是实行初中义务教育和完成高中新课标的主要任务。

我们应通观全局;放眼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足发展着想,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敢为人先,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披风斩浪,赢得禾愧时代旗手的称号。

我校国学教育是一片空白,还无人无暇顾及,有志之士应立即行动投入到这个工作之中。

二、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国学的当代价值。

人大校长纪宝成认为至少有五个方面:第一,重振国学,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可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对于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四,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第五,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对国学教育的可能:(1)时代背景分析:海外掀起了学习汉学的热潮。

国内,于丹,易中天的火。

国学教育教学反思

国学教育教学反思

国学教育教学反思导言国学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操和品格的教育方式,它强调传统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然而,许多人对国学教育的效果存在质疑和担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国学教育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教材选择国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教材。

现行的国学教育教材大多注重经典著作的阅读,内容过去化、空洞,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应该优选能够使学生更好理解并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教材。

二、教学方法另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是国学教育的教学方法。

目前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学习和背诵,缺乏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环节。

我们应当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辨的能力。

三、开设国学教育课程国学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而非单独的补充教育。

在实施国学课程之前,应仔细规划课程设置,确保课程内容不会过于单一,而是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有机地体现在整个课程体系之中。

四、教师素质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素质。

当前,由于人才培养困难,国学教师的队伍人员数量和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应加强对国学教育教师培训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学识和教学水平。

五、倡导多元文化国学教育的宗旨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但我们也要注意,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要培养学生的开放和包容心态。

我们应该倡导多元文化,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六、强调实践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国学教育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实践的开展。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国学的魅力,增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七、教育价值观贯穿国学教育应该与现代教育价值观相结合。

我们不能仅仅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性,还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

八、评估方式当前的评估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导,而国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情操和品格。

因此,必须重新思考评估方式,将学生的能力和品格培养纳入评估体系。

九、家庭教育的作用国学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家庭教育亦占有重要地位。

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之我见

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之我见

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之我见【摘要】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国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目前国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的方法。

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国学的机会,同时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促进国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国学教育应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为小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窗户,引领国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学教育、小学生、现代化、困境、家长、学校、结合、未来发展方向、必要性、教育价值1. 引言1.1 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之我见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国学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国学学习,以及如何解决国学教育面临的困境,都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现代小学生学习国学不仅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还可以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修养。

国学教育也应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使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我们应该珍惜这样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努力学习和传承,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永恒的光芒。

2. 正文2.1 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国学,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增强文化自信心。

国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人生智慧,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让小学生爱上国学之我见

让小学生爱上国学之我见

让小学生爱上国学之我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国学文化产生了疏远感,不愿意接触和了解国学知识。

这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我看来,要让小学生爱上国学,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

国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很多孩子在接触国学时因为难以理解而产生抵触情绪。

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来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例如通过讲故事、演示书法、演绎经典等形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国学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国学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国学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力量。

要让孩子明白,只有了解和尊重国学,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基,才能更好地热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国学知识竞赛、国学文化周等活动来增强孩子的国学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国学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情。

我们也要注重选材和方法。

国学内容繁多,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情况挑选适合的国学经典进行讲解,不要一味地灌输知识,而要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和思考。

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寓言故事、诵读古诗词等方式,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国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也要注重家校合作。

在培养孩子对国学的爱好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国学课程的设置,提倡国学文化,打造国学氛围;而家庭则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家里也能感受到国学的魅力。

只有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国学。

要让小学生爱上国学,我们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培养兴趣、引导意识、选择方法、加强合作,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让更多的孩子爱上国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国学”教育的思考
【摘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国学教育最能普及的阶段。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已经不只单纯的教会学生知识为目的,而更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国学作为数千年中华思想文化的结晶,学生应该从小学习感受我们文化的底蕴,塑造民族精神。

【关键词】小学;国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2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现代人更深切地了解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而国学的精髓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包含着最基本、最浅显的自我修养的道理和方法。

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与提倡,理应从我国少年儿童的早期教育开始就受到足够的重视。

“国学”对小学而言,是对祖国传统历史文化及语言文字的适度而专项把握。

它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坚持优秀传统和爱国主义。

下面是我对小学“国学”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国学教育理念的提出
1、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需要
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学生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学生越是即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整体素质、个人涵养越是不尽如人意,一些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短视近利的行为造成了许多学生缺少健康心理
和良好涵养,心境浮躁,性格极端的现状屡见不鲜。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老师责怪学生难管理。

如何打破德育工作这一僵局,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德育渗透,培养他们淳厚天性、良好品行,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具有极大教育能量的国学典籍。

2、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

即“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二、对“国学教育”的理解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盛于二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可以看成是现代人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严格意义上讲,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国学”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中国以孔孟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与学术被称为国学,其外延还包括中医、戏剧、书画、古乐、民俗礼仪等多种表现形式。

国学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民族智慧的集中表现,民族文化根源之所在。

诗经楚辞、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犹如颗颗浩瀚宇宙中的璀璨星辰,闪烁迷人光芒,滋养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国学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

我们实施国学经典教育,即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选取以儒家
优秀思想典籍为主干,其他学派典籍为补充的包括哲学、史学、文学等多方面经典内容,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诵读的教育活动。

三、国学教育的立足点
学校要进行国学教育,就必须要有国学课程。

校本课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范围从逻辑上既包括校定课程,也包括国家或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还在较大程度上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现在国家还没有在小学阶段把国学课程纳入正式课程之内,但是国家允许学校进行三级课程管理,实行校本课程。

所以,小学要施行国学教育,就必须以学校为本进行小学国学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1、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把握国家和地方政策。

国家和地方的国学策略和课题研究为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出了总体的方向。

小学应该在教育系统宏观的指导下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基本走向进行课程开发。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参与化。

在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树立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观念。

教师组织领导国学教学,对教学现有的教材和学生情况最为了解,在开发国学课程的过程中,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推动同伴合作交流使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成为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民主化。

在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

学校国学课程的领导层、课程教学专家、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营造民主开放的资源开发环境,使得学校能开发出更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国学课程。

2、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小学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教育行为一切为了学生。

以学生为本必须尊重小学生的特点。

开设国学课程并不是要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在开发国学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层次差异。

国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根据不同阶段小学生阅读的能力和需求,选择国学中的经典作品,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治家格言》、《四书》、《老子》、《庄子》、《易经》等等。

校本课程的内容要符合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而且这些作品在难易程度和深度上要适度,在编排课程内容时要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易入难,难易结合并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小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成长阶段,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新颖并能够增加小学生对国学的感悟和兴趣。

小学生天性爱动,所以国学课程要把历史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领悟能力。

小学生思维集中时间比较短,所以国学课程内容编排要适当。

小学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长远发展原则。

开设国学课程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中华文化学术的途径。

在小学阶段,学生不
可能把所有的国学知识全部融会贯通,学校设置的课程要让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

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能光考虑知识严密,也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思维等人文品格,不能把教材变成学生填鸭式说教。

国学教材选择的标准之一是要突出人文性、审美性,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来考虑。

国学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兼顾文化教育的传统。

国学教材,应有浓厚的文化、尤其是人文文化气息。

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选文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内涵,要求选择的教材要思想深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教材中文章篇目的选择、体裁、体例的安排,要突出时代性。

在内容上合理编排,不同文章体现出人文精神的不同方面,这将更有利于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而且,国学校本课程开发不是靠一个人,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完成的。

编写出的校本课程还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受到检验,所以,学校应重视学校开发的国学课程,对课程教授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校本课程适当的修改以使该课程设置能达到学校开设国学课程
的目的,使以学校为本的课程能够保持持久价值。

(三)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
开发校本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丰富校本课程的内涵。

在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采取老师讲解和同学自学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教学。

由于我国的国学古文学内容偏多,那么在课程内
容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解释、图片等内容,增加同学们的兴趣,增强学生们的理解。

也可以在校园内设立标语条幅或雕塑等用隐性文化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记忆和受到熏陶。

国学教学还可以和政治理论课或语文等交叉学科紧密结合。

国学课程的内容的学习并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

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地理位置进行中心主题式的校本课程实施,如学校如果靠近山林,可以对学生进行田园感悟教育、自然和谐教育等;学校可以利用特殊的节日进行国学宣传教育;学校可以用国学内容进行知识竞赛、征文、文体活动等。

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程资源实施。

网络资源的快洁便利可以使学生对国学内容的选择更加灵活方便,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需求。

利用网络还可以把学校的国学特色经验介绍给其他地区和学校,并能从其他地区和学校得到反馈意见和经验,实现资源互联共享。

国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

在小学中开展国学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只有学校和社会认识到这一点,让国学从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不断探索小学国学教育经验,中国的国学教育才能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国学入门丛书·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与实做[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3]宋惠昌.“国学热”中的沉思[j].前线,200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