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消费观的区别
中国与日本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
中国与日本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随着两国之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逐渐正常化,中日两国旅游业也逐渐走出了矛盾与争议,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会对中日两国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一、行业规模据日本观光厅和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数据,2019年日本接待了前往日本的外国游客共计319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数量达到了986万人次,占比为30.9%。
而同期,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总人次为70.42亿人次,其中出境游人次为1.49亿人次,占比为2.1%。
从巨大的市场规模来看,日本旅游业发展要落后于中国。
但是在国际旅游市场的份额上,日本却是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二、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无论是在旅游产品还是服务质量上,日本都有着非常高的水平。
日本的旅游景点有着非常高的美学和文化内涵,旅游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是非常齐全和完善的,可以为来自中国的消费者提供非常丰富和舒适的旅游体验。
而中国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之路还很长。
中国的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自然、人文、餐饮、住宿等多个方面。
但是对于服务质量的提升却一直是旅游业最大的难题。
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中国的旅游服务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提供更为优质的旅游服务。
三、旅游消费水平日本世界级的旅游景点、优质的旅游服务、便利的交通设施都需要较高的费用维护。
因此,在旅游消费水平上,日本显然要高于中国。
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消费相比,通常出现相对更高的消费支出。
而日本依托发达的国内市场及高品质服务,其旅游消费指数长期位居世界前列。
而中国旅游消费的总体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旅游商品和服务上,中国旅游市场存在着门票价格波动大、住宿价格贵、交通条件限制等问题。
四、旅游类型相比较而言,日本旅游业中,自由游、深度游和文化旅游更为受欢迎。
游客可以在日本的美食和文化中放松、感受传统,同时,也对生态旅游、体验旅游越来越感兴趣。
与此相比,中国旅游业中,海岛游、休闲度假和文化遗产游更为主流。
中日饮食文化对比
中日饮食文化对比(总1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论文题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目:东语学院学院:年级: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 6月20 日摘要如今饮食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饮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吃饱的基础上,怎样能吃的美观、有营养、有内涵、有得以传承的文化是我们应该探究的。
自古以来中日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饮食文化作为中国基本的文化,对周边东方国家甚至全世界来说,都有着特殊的影响。
即便日本早期的饮食习惯来自于中国,但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本文对中日饮食文化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比较,不管是烹饪方法还是待客方面,甚至小到餐具,中日都有自己的特色。
什么餐配什么样的酒,什么场合对应什么样的礼仪,都有不同的体现。
特别是两国对“饭局”看法更是大相径庭。
关键词中国;日本;饮食文化AbstractNow the diet culture more and cause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Diet is a human lif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elements, and eat satisfied, and on the basis of how to eat of beautiful, have nutrition, content, have to transmit culture is we should probe into.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the insepara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ulture, the diet culture as the basic culture of the neighboring eastern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it has a special effects. Even if Japan early eating habits from China, but into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long-term, there are certain change. In this paper, the Japan diet culture in some aspects are compared, whether it be cooking methods or entertain guest, and even small to tableware, Japan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hat kind of wine with dinner, what occasions corresponding what kind of etiquette, has a different expression. Especially the two countries to the \"dinner party\" is very different views.KeywordChina;Japan;the diet culture目录摘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基于与日本、韩国的比较
第40卷第4期2023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 基于与日本㊁韩国的比较全世文 张慧云[摘 要] 本文采用结构相似度方法分析了中国㊁日本㊁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以及国家之间食物消费结构趋同的情况,重点说明了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的特殊性㊂结果显示,中国㊁日本㊁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存在明显差异㊂2010年以前,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已经先于消费总量达到稳定状态㊂国家之间的食物消费结构并不会持续趋同,而是在趋同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异化㊂目前,中日㊁中韩之间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分别为77.14%和73.62%,未来将逐渐步入下行通道㊂近10年来,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已经逐渐脱离了日本和韩国的消费模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食物消费模式,其典型特征表现为:谷物㊁肉类和蔬菜的供能比更高,植物油㊁糖类的供能比更低㊂日本和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将逐渐减弱,对中国未来食物消费需求的预测要更加重视中国模式的特殊性㊂[关键词] 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结构相似度;趋同[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我国城乡居民的食品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18CJY014),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 大食物观下的食物供给能力研究”(2023NFSB09),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创计划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收敛性研究”(2023⁃KY⁃76)㊂[作者简介] 全世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㊂张慧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硕士生㊂ 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普遍性㊂班尼特法则指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不断改善,以粮食为代表的低价值食物的消费量逐渐减少,而以肉㊁蛋㊁奶㊁水果为代表的高价值食物的消费量逐渐增加(Timmer et al.,1983:27)㊂但是,食物消费结构并不会一直保持快速升级,而是会不断收敛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形成特定的膳食模式㊂目前,全球率先迈入现代化阶段的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形成了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膳食模式㊁以意大利和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膳食模式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膳食模式(da Costa et al.,2022)㊂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收入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带来的驱动作用,食物消费结构仍然处在升级进程之中㊂于是,根据先发国家食物消费结构的稳定形态和升级过程来分析和预测后发国家的所处阶段和升级潜力就成了一种典型的比较分析范式㊂在围绕发展中国家食物消费的研究中,对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的研究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㊂首先,中国的人口基数庞大,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的 重大国家战略”以及 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全世文,2022),准确地预测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过程和稳定形态可以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㊂其次,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着中高速增长㊂与已经完成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㊂这意味着中国食物消费结构仍然有可能进一步升级㊂此外,伴随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目标由 吃得饱”的数量目标向 吃得好”的质量目标转变,在大食物观视域下的食物安全与营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①㊂分析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将有助于通过干预措施引导居民形成均衡㊁合理的膳食模式,从而防治隐形饥饿㊁营养过剩等公共健康问题㊂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大量文献围绕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过程㊁稳定形态,开展了一系列解释性和预测性的研究㊂其中,采用比较分析范式的研究构成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㊂以分析中国食物消费结构为目标的跨国或跨区域比较研究,通常是在膳食模式相似性假设的基础上,将与中国地理距离相对较近和文化差异相对较小的日本和韩国选作比较对象,仅少量研究选择了将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作为比较对象㊂比较研究主要包括两种思路:一是 结果比较”,即把发达国家食物消费结构的稳定形态作为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目标或结果,据此测算中国未来潜在的食物或粮食需求空间(毛学峰等,2014;辛良杰,2018);二是 过程比较”,即把发达国家食物消费结构已经发生的升级过程作为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模板,据此判断中国当前食物消费所处的阶段以及达到稳定形态所需的时间(杨军等,2013;周晓雨等,2018)㊂ 结果比较”的思路潜在地假设了食物消费结构完全趋同,即比较对象之间远期的食物消费结构绝对一致,因而具有可比性;而 过程比较”的思路则潜在地假设了班尼特法则适用条件的无差异性,即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这一法则下的结构升级过程绝对一致,从而具有可比性㊂显然,由于饮食偏好和发展路径不同,以上两个假设并不一定成立㊂因此,通过比较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对象之间的可比程度㊂本文拟采用结构相似度方法分析中国㊁日本和韩国之间食物消费结构的趋同性㊂具体回答以下问题:第一,中国和日本㊁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趋同,未来是否存在进一步趋同的可能性?第二,中国和日本㊁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所处的㊃371㊃第4期 全世文等: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①例如,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在2016年印发的‘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 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和 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㊂国务院办公厅在此后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 2030年)“中明确提出了加强营养能力建设㊁强化营养和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估等七条实施策略㊂阶段有多大差距,是否存在一个有效的指标来指示这一差距?第三,与日本和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相比,中国的食物消费结构呈现出何种特殊性?一㊁方法与数据(一)对相关文献采用比较分析方法的归纳和评述表1不完全归纳了近20年来采用比较分析方法讨论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相关文献㊂从膳食结构的相似性出发,大多数文献都选择了同处于东亚地区的日本㊁韩国或中国台湾作为分析中国大陆食物消费稳态或结构升级的比较对象㊂表1汇总了相关文献从 结果比较”的思路出发对中国食物消费潜力开展的预测,以及从 过程比较”的思路出发对区域间食物消费结构阶段差距进行的评估㊂表1摇食物消费跨区域比较分析的文献汇总文献比较对象食物消费潜力预测阶段差距评估预测年份人均消费年份指示指标差距辛良杰(2018)中国台湾20262035峰值:563千克稳态:499千克2016名义人均GDP 24~27年周晓雨等(2018)A 日本2020逐渐达到稳态2020恩格尔系数㊁名义人均GDP >58年*刘莉和赵一夫(2016)中国台湾2012名义人均GDP 15~23年辛良杰等(2015)A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2030稳态:551.4千克2012实际人均GDP >51年B26年B21年毛学峰等(2014)A 日本韩国2020稳态: 双百”2020名义人均GDP 35年*C 17年*C 杨军等(2013)A 日本韩国2020逐渐达到稳态2010实际人均GDP 49~51年31~32年程广燕(2007)A 韩国2003名义人均GDP㊁恩格尔系数20年赵一夫(2007)A 法国2002人均食物消费量>40年史登峰和封志明(2004)日本韩国2020420千克以上2001名义人均GNP㊁恩格尔系数44年23年 注:不同文献在预测中国人均食物消费量时采用的口径有所差异; 年份”表示评估阶段差距时对应的中国时间; *”表示文中没有直接说明这一差距,汇报数据根据文中所用方法计算得到;上标 A”表示该文主要数据来自FAO 的食物供需平衡表,其他文献所用数据主要来自各国或地区相关的社会统计年鉴;上标 B”表示该文引用的数据可能有误,汇报数据根据文中所用方法并校正数据以后计算得到;上标 C”表示该文严重高估了2020年中国人均GDP,因此采用文中方法评估的阶段差距被大幅低估㊂㊃471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 如表1所示,现有研究预测中国食物消费潜力的基本逻辑是:将先发国家食物消费结构趋于稳定的状态作为中国消费升级的参考目标,并结合中国当前的食物消费量预测中国中长期的食物缺口㊂尽管部分研究意识到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稳定形态可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建立在膳食结构相似假设基础上的比较研究显然更强调消费升级的一般规律,而有意或无意地淡化了中国可能存在的特殊性㊂早期研究的预测结论是,中国将在2020年或此后的较短时期内基本完成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届时食物消费量会逐渐达峰并趋于稳定(史登峰,封志明,2004;杨军等,2013;毛学峰等,2014;周晓雨等,2018)㊂辛良杰(2018)的预测结果是,中国食物消费量会先达峰而后下降到稳态,稳态形成的时间将在2035年前后㊂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研究预测的 稳态”从概念和技术上都没有明确区分食物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即默认两者会同时到达 稳态”㊂上述研究评估区域间食物消费阶段差距的基本逻辑是:给定中国在某一时间点的食物消费状况(或其对应的某个指示指标水平),搜索比较对象达到相似的食物消费状况(或相似的指示指标水平)时对应的时间点,通过两个时间点的差值反映中国与比较对象之间食物消费的阶段差距㊂根据经济理论,影响食物消费支出的关键因素是收入水平,因此大多数文献选择了人均GDP 作为指示指标用来判断区域间食物消费的阶段差距㊂此外,也有研究同时选择了恩格尔系数作为指示指标,通过恩格尔系数的差距来反映食物消费阶段差距㊂根据表1中的评估结果,中日之间的食物消费差距大于中韩之间㊁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消费差距;中日差距普遍在50年以上,中韩差距在15~35年之间,大陆与台湾的差距在20年以上㊂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研究评估的阶段差距没有明确区分食物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而是默认了两者的阶段差距是等同的㊂从比较方法上来看,现有研究对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讨论事实上是将消费结构的比较转换为了(各类)食物消费量(或占比)的比较,即将矢量比较转换为了标量进行比较㊂这种方法虽然简化了分析,易于在比较对象之间观察到一些直观的结论,但是由于没有对食物消费结构进行量化,现有研究普遍存在以下局限㊂第一,无法在比较对象之间整体性地量化食物消费结构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比㊂现有研究潜在假定了比较对象之间食物消费结构 完全可比”或 高度可比”,即发达国家食物消费结构的稳定形态可以用来启示性地分析中国在特定时期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潜力空间㊂那么,不同比较对象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经验对中国的 启示”就必然存在差异;而且,现有研究无法通过量化这一差异评估哪个比较对象对中国的启示意义更大㊂第二,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在趋同于发达国家的过程中,不同食物的升级步伐并不一致,对不同食物进行比较通常会得到不一致的结论㊂现有研究无法判断这种差异意味着中国仍将趋同于某一发达国家的食物消费结构,还是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食物消费结构㊂与此同时,这种差异导致现有研究只能借助某个㊃571㊃第4期 全世文等: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外生的指示指标,而非食物消费结构本身,来判断中国食物消费结构达到稳定形态的时间㊂但是,指示指标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并没有得到有效论证㊂(二)基于结构相似度的比较分析方法根据以上讨论,本文采用结构相似度的方法来量化地分析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过程㊂因为现有研究普遍认为中国㊁日本和韩国同属东方膳食模式,具有相似的饮食偏好,所以本文将重点评价中日㊁中韩之间的食物消费结构在多大程度上相似,尤其是,中国的食物消费结构是否将朝着日本和韩国的形态进一步升级㊂结构相似性的度量方法最初由Michaely (1962)提出,用于评价产业内贸易结构的相似性,Schmidhuber 和Traill(2006)首次将其引入了膳食结构的相似性评价之中㊂CSI j ,t ,T =1-(12∑i Cal j ,i ,t Cal j ,t -Cal j ,i ,T Cal j ,)T (1)(1)式定义了同一地区跨期食物消费结构的相似度指数(Consumption Similarity Index,CSI)㊂其中,下标j 和t 分别表示国家和时间,下标T 表示计算跨期相似性的基准时间,下标i 表示食物类型㊂Cal j ,i ,t 表示j 国第t 期人均由第i 类食物提供的热量,Cal j ,t 表示j 国第t 期人均由所有食物提供的热量㊂易知,CSI j ,t ,T ∈[0,1],当第t期与第T 期各类食物消费的份额完全相同时,CSI j ,t ,T =1;当各类食物消费的份额没有任何重合时,CSI j ,t ,T =0㊂食物消费结构的相似度越高,CSI j ,t ,T 的取值越大㊂锁定基准时间T 为观察时间范围的末期,那么,可以通过计算各期的CSI j ,t ,T 来观察j 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㊂CSI j ,k ,t =1-(12∑i Cal j ,i ,t Cal j ,t -Cal k ,i ,t Cal k ,)t (2)(2)式定义了区域之间同期食物消费结构的相似度指数㊂CSI j ,k ,t 表示j 国和k 国在第t 期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㊂同理,CSI j ,k ,t ∈[0,1],两国在第t 期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越高,CSI j ,k ,t 的取值越大㊂那么,可以通过计算各期的CSI j ,k ,t 来观察两国的食物消费结构从时间趋势上的趋同或异化过程,也可以通过计算中国与不同国家间的CSI j ,k ,t 来观察中国与哪个国家或地区的食物消费结构最为相似㊂CSI j (t 1),k (t 2)=1-(12∑i Cal j ,i ,t 1Cal j ,t 1-Cal k ,i ,t 2Cal k ,t )2(3)通过量化食物消费结构的相似度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区域之间食物消费结构升级阶段差距的直接判断㊂在(2)式的基础上将计算期t 调整为两个不同的时期t 1和t 2,从而构建(3)式㊂其中,CSI j (t 1),k (t 2)表示j 国(后发国家)在t 1和k 国(先发国家)在t 2期的区域间跨期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㊂于是,可以在观测期内对t 1和t 2进行任意组合计算CSI j (t 1),k (t 2),并观察给定j 国在t 1期,最大化CSI j (t 1),k (t 2)对应的k 国时期t max 2,据此通过t max 2-t 1可知j 国在t 1期与k 国存在的阶段差距,并进一步观察两国的阶段㊃671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差距随着t 1的推进具有何种变化趋势㊂如前文所述,现有研究普遍选择将人均GDP㊁恩格尔系数等变量作为指示指标来判断中国与对比国家之间食物消费结构存在的阶段差距(见表1)㊂其潜在假设是,指示指标的差异可以充分解释食物消费结构存在的差异㊂为了论证这种思路是否成立,将(3)式中CSI j (t 1),k (t 2)作为因变量,执行(4)式所示的回归㊂CSI j (t 1),k (t 2)=β0+β1|X k ,t 2-X j ,t 1|+εj (t 1),k (t 2)(4)在(4)式中,X 表示特定的指示指标㊂给定j 国(后发国家)和k 国(先发国家),(4)式的回归样本由两国各期样本通过跨期组合构建,其中,t 1≥t 2且X k ,t 2-X j ,t 1>0①㊂预期β1<0,即指示指标的差距越大,相似度指数越低㊂完全趋同意味着当|X k ,t 2-X j ,t 1|→0时,CSI j (t 1),k (t 2)→1㊂分别采用不同的指示指标进入回归模型,通过观察模型的R 2即可回答两国在特定阶段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由特定的指示指标进行解释㊂显然,R 2越大,说明特定指标的解释力越强,基于特定指标判断的阶段差距就越合理㊂CSI i j ,k ,t =(min Cal j ,i ,t Cal j ,t ,Cal k ,i ,t Cal k ,)t CSI j ,k ,t (5)采用结构相似度方法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分解出不同类型的食物在两国食物消费结构趋同过程中的贡献份额㊂(5)式说明了食物i 对结构相似度指数CSI j ,k ,t 的贡献份额CSI i j ,k ,t ㊂通过对(2)式的表达形式进行转换,易证明∑CSI i j ,k ,t =1㊂于是,通过对比各类食物对结构相似性贡献份额的变化趋势,可以分析出在跨国食物消费结构趋同的过程中,分别有哪些食物发挥了主要的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并结合其变化特征分析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呈现出有别于日本和韩国的特殊性㊂(三)数据来源及说明本文分析所用的数据包括:(1)中国㊁日本和韩国历年各类食物的人均消费量;(2)中国㊁日本㊁韩国历年的人均GDP 和恩格尔系数㊂其中,人均GDP 来源于世界银行,中国恩格尔系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1980 2019年),日本恩格尔系数来源于日本总务省统计局(1961 2019年),韩国恩格尔系数来源于韩国统计局(1963 2019年)㊂人均食物消费量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提供的1961 2019年历年食物供需平衡表(FBS)㊂FBS 的编制使用了FAO 统计司和其他有关单位获取的各国官方和非官方数据㊂FBS 的设计原理是供需平衡㊂其中,各类食物的国内总供给等于国内生产量加净进口量加当期库存减少量;各类食物的国内总需求包括㊃771㊃第4期 全世文等: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①通过约束这两个条件,可以使组合构建的样本满足 j 国追赶k 国”的特征㊂值得注意的是,当指示指标表示恩格尔系数时,约束条件应为X k ,t 2-X j ,t 1<0㊂食用消费量㊁饲料用量㊁种子用量㊁加工用量㊁其他非食用用量㊁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量㊁旅游消费量等㊂从统计口径来看,根据总需求量折算的人均食物消费量大于个体实际的食物摄入量,且前者可能大幅高于后者(Schmidhuber &Traill,2006)㊂但是,前者可以反映全口径的食物需求,考虑到无法获取统一标准的家庭食物消费调查数据,在跨国比较研究中,采用全口径的人均食物消费量进行比较分析,仍然是一种通行的做法㊂采用FBS 数据计算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首先需要明确食物分类㊂FBS 的食物分类体系包括了21种食物大类㊁98种食物子类㊂考虑到分类过细容易导致结构相似度被低估,在结合中国统计局对居民食物消费的统计分类和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Azzam,2021),本文进一步将FBS 中的21种食物大类合并为13种食物类别,依次为谷物㊁薯类㊁豆类㊁糖类㊁植物油㊁动物油脂㊁肉类㊁奶类㊁蛋类㊁水产品类㊁水果㊁蔬菜㊁其他食物(包括兴奋食物㊁香料㊁酒精饮品㊁混杂食物等)㊂为了进行可比运算,所有类别食物的人均消费量均以热量(千卡/日)为单位进行运算㊂二㊁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测算(一)中国㊁日本㊁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历程根据(1)式计算中国㊁日本㊁韩国历年食物消费结构与其2019年食物消费结构的相似度,图1描绘了各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㊂在近60年的时间里,三个国家都经历了食物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与调整,而各国升级转型发生的阶段和表现形态存在明显差异㊂图1摇中国㊁日本㊁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历程 注:各国跨期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的计算方法见(1)式;数据来源于FAO㊂首先,日本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呈现出 起点高㊁过程稳”的特点㊂日本在1961年㊃871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颁布实施了‘农业基本法“,并于1970年进一步提出 综合农业政策”㊂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促进日本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日本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提供了物质保障㊂1961 1989年,日本人均热量摄入水平保持稳定增长,在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峰值2969千卡/日以后,人均热量摄入水平开始步入持续下行轨道㊂与此同时,日本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缓慢而平稳,升级相对较快的阶段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在1980年就已达到与2019年食物消费结构90%的相似度㊂综合来看,日本食物消费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步入了 总量下降㊁结构优化”的阶段,并平稳保持至今㊂其次,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特征表现为 幅度大㊁波动强”㊂朝鲜战争结束以后,韩国实施了农村土地改革,并相继制定了第一㊁第二个五年计划,初步恢复了农业生产㊂1970年开始的 新村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韩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㊂在上述背景下,韩国人均摄入热量从1961年的2141千卡/日快速增长到1976年的3159千卡/日㊂此后,在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波动期以后,再次步入持续上升阶段㊂与此同时,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起点最低,但增长速度快且升级过程持久㊂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升级伊始的食物消费结构与2019年的相似度低于50%,至20世纪90年代初相似度提升至80%㊂此后,升级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显示出持续升级的迹象㊂综合来看,目前韩国食物消费仍处于 总量增加㊁结构调整”的阶段㊂相比之下,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与日本和韩国都有所不同㊂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起步于改革开放前夕,此前人均热量摄入水平大幅低于日本和韩国,且上升幅度非常小,同期食物消费结构也基本维持不变㊂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人均热量摄入水平持续快速增长㊂从1976年的1897千卡/日增长到2019年的3347千卡/日,增长幅度比日本和韩国大,且持续时间更长㊂与韩国相似,近年来中国人均热量摄入水平仍然保持增长趋势㊂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也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是,近10年来,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已经基本趋于稳定,2010年食物消费结构与2019年的相似度已经达到97.1%㊂综合来看,目前中国的食物消费处于 总量增加㊁结构趋稳”的阶段㊂对比三个国家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过程,可以得到以下启示㊂第一,各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比食物消费总量的增长或调整过程更加稳定,说明消费结构不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而发生波动,变化的持续性和规律性更强㊂因此,对消费结构进行比较比对消费量进行比较可能更容易得到具有启发性的结论㊂第二,食物消费总量的变化和结构的变化之间并不存在联动关系,既存在总量下降而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也存在总量快速增长而结构基本稳定的过程㊂因此,从逻辑上讲,不宜通过消费量的变化规律来分析或预测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㊂第三,无论是食物消费总量还是消费结构,日本和韩国的升级阶段和步入相对稳定阶段的时间都比中国早,因此用日本㊁㊃971㊃第4期 全世文等: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
中日洛丽塔比较研究
中日洛丽塔比较研究摘要:中日洛丽塔服装文化的对比与浅析。
通过发展历史,线下与线上的销售模式,价格、廓形色彩和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收集数据与资料,来为今后洛丽塔风格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洛丽塔风格服装文化中日发展品牌认知营销模式如今,洛丽塔服装文化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但该文化是从日本引入的。
日本的洛丽塔服装文化最初是由日本最时尚的街头文化发源地诞生的,也就是其发源地是在原宿街头,但中国洛丽塔文化开始盛行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影响。
同时,互联网也是人们沟通与传播信息不可缺少的途径,日本的二次元文化,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到国内,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给国内的新青年们带来了新的风格,碰撞出不同的文化。
到目前为止,洛丽塔文化已经成为青少年释放自身情感的新方式,而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服装风格。
近几年来,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国内洛丽塔服装文化的影响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洛丽塔服装文化已经变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文化之一。
历经超过30年的改革创新,洛丽塔服装文化已经演变出很多新的风格,将日本的洛丽塔原始品牌与中国新生品牌进行对比与浅析,为洛丽塔服装品牌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洛丽塔服装起源洛丽塔是小说《洛丽塔》中的女主人公的姓氏,也是Lolita的翻译。
洛丽塔拥有与其年龄一致的单纯,又具备着超越其年龄的成熟与性感的气质。
但小说中的人物洛丽塔与服装洛丽塔风格却是不匹配的,该风格的灵感出自于洛可可宫廷风格,该灵感与小说中洛丽塔的装扮是没有丝毫联系的,有许多外行人对洛丽塔服装起源都会认为出自小说之中,但并非如此。
还有很多人认为该灵感出自于日漫,日本动漫里的人物形象的女仆装含有洛丽塔元素,从而导致很多人对洛丽塔服装产生误解。
但洛丽塔服装风格真正的出处是洛可可时代,在那个年代使用绸带、荷叶边、蝴蝶结、蓬蓬裙、蕾丝花边等对服装进行装饰是十分盛行的。
洛丽塔服装文化是受到了欧洲宫廷复古的影响。
洛丽塔极其特别的造型设计,还有精致的元素给国内现代女装设计风格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消费观
中国人对日货的消费观一、中国人的消费观(一)、中国人看重物质效用,不重视精神消费“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从这句俗语就能看出中国人的消费观的特点来,传统的中国人比较实在,花钱花得踏实,买东西讲究物美价廉,从来不买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中国人一有钱了,首先想到的是吃得好一点,在传统意识里,中国人认为吃得好便是最大幸福。
(二)注重储蓄,克勤克俭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注重储蓄的民族,这可能是由于我们民族忧患意识特别强的缘故,人们总是把大部分的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另一方面,贫穷也是注重储蓄的另一个原因,中国人有一种道德观,普遍认为大手大脚地花钱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而勤俭节约则被看成是道德高尚,受到尊敬和赞美。
(三)炫耀性消费受到鄙夷炫耀性消费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创造的一个名词,它是指人们购买某些商品以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引起别人的妒忌,从中得到别人的赞扬和夸奖,从而得到虚荣的满足。
他指出,富裕的人常常消费一些炫耀性商品来显示其拥有较多的财富或者较高社会地位。
虚荣是一个贬义词,尤其在中国,虚荣更是一个极其敏感的字眼,二、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矛盾我们和日本可以说是世仇!但是我们销售的日货却占日本总出口额的21%、因为中国需要和平崛起!我们甲午战败!中国好多著名人士均以日为师想改变中国!别忘记是学习的主要是军事政治!军国主义日本9.18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战败告终!及1949年新中国建立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中国想以德报怨!可是日本军国主义根深蒂固!亚洲的法西斯太阳旗再次复活、日本拒绝对日本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承认悔罪!时隔今日要推翻二战波斯坦公告二战宣言与中国争抢钓鱼岛,再次看清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中国共产党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做上了世界经济体第二的座椅!又早就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这就是说中国依靠日本技术的时代过了!换而言之日本技术已经落伍、该淘汰了!中国消费者应该在吃饱肚子消费产品的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消费选择!加入了WTO后的中国就像是一个消费者从一个消费惯了的小卖部一下子去大型超级市场了!日本听话人情好,我照顾你生意!不听话我们将去超市选购!小卖部只能倒闭!日本人现在不听话,为何消费他的东西呢?日本人现在不听话不说还要抢你的东西!你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消费日本货呢?我们13亿中国人让一个日本小卖部倒闭绝对办得到!三、钓鱼岛问题激起的抵制日货热潮中日交恶,引起国人愤怒。
中日大学生消费观比较研究
中日大学生消费观比较研究作者:马保彪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7期摘要:无论中国还是日本的大学生,都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作为一类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状况备受关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助于两国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本论文通过对两国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消费观;现状;成因作者简介:马保彪(1981-),辽宁朝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1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行为多种多样。
消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消费观对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
消费群体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其中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状况越发收到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观影响其消费行为。
中日大学生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也呈新的多样化发展态势,消费行为上体现出不成熟的一面,主要表现为消费行为上的盲目性、冲动性、攀比性。
相当数量的学生消费管理能力低下,消费时常常心血来潮、奢靡浪费。
不同的消费观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好的消费观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对学业造成影响,甚至使其误入歧途。
因此本论文从两国大学生消费观所存在的问题视角出发,引导两国大学生建立、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日大学生的消费现状1、中国大学生的消费现状从中国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支出来看膳费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他们用餐的场所主要集中在食堂。
朋友聚餐时常常通过个人请客的方式进行,很少采用AA制。
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去食堂转而开始定外卖来解决用餐问题。
同时网购的学生也在急剧增加。
生活费的来源主要是靠父母,购物时比较注重价格和实用性,比较节约。
中国大学生平时不太爱记录自己的消费内容,大部分的学生的消费支出结构比较稳定,计划性较强。
中日经济对比
GDP超越日本之后的思考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迅速缩小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
以中国与美国和日本的比较来看,1978年中国的GDP是2159亿美元,美国的GDP是22959亿美元,美国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10.6倍。
到了2010年,美国的GDP是146604亿美元,中国是58791亿美元,美国的经济规模降成了中国的2.5倍。
再来看中日之间的差距,1978年日本的GDP是9713亿美元,我国是2159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4.5倍,但到了2010年,日本的GDP是54607亿美元,我国的是58791亿美元,已经首次超越了日本。
看了这些数字,人们都会为中国感到自豪。
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这对不少渴望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国人来说,自是盛事一桩。
有许多人会有疑问,中国韬光养晦的时代似乎应该结束了吧?但是GDP虽然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却并不是唯一指标。
过于强调GDP的重要性,而忽视其他方面,就不能对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有准确的认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运用所学内容,通过中国和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对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进行探究。
1.从人均来看温家宝总理有一句名言:“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的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
”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任何问题都会变成富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从而不能以正常的观念去看待它,GDP总量更是这样。
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2009年中国有约13.3亿的人口,日本约为1.3亿,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而中国则相反。
中国的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上的,中国虽然GDP总量已经超越日本,但是2010年日本的人均GDP为42325美元,中国的人均GDP为4283美元,中国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
同期的世界人均GDP为8985美元,中国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中日年轻人文化异同演讲稿
中日年轻人文化异同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中日年轻人文化的异同。
作为两个东亚国家,中日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的文化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而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国家间的差异,更是年轻人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和机遇。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日年轻人文化的异同。
在传统文化方面,中日两国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例如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正月初一,都是代表性的传统节日。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程度有所不同。
在中国,一些年轻人更加倾向于接受和传承传统文化,比如国学热、传统节日习俗等;而在日本,一些年轻人则更加崇尚时尚和潮流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
其次,就是在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上的差异。
在生活方式方面,中国年轻人更加注重家庭观念和孝道传统,家庭在他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日本年轻人则更加注重个人独立和自我实现,他们更倾向于追求个性和自由。
在消费观念方面,中国年轻人更加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交体验,他们更愿意花钱去体验生活;而日本年轻人则更加注重理性消费和储蓄,他们更注重未来的规划和稳定。
最后,我想谈谈中日年轻人在国际视野和交流方面的异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日年轻人更加频繁地进行国际交流,他们也更加关注国际时事和全球议题。
然而,由于两国的历史和政治因素,中日年轻人在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年轻人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国家的形象;而日本年轻人则更加关注国际和平以及环境保护,他们更注重国际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的来说,中日年轻人文化的异同体现了两国在传统与现代、个人与集体、国际与国内等方面的差异。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日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在不断加深,他们也在逐渐接受和包容对方的文化差异。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日年轻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共同推动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中日广告的文化差异
中日广告的文化差异中日广告的文化差异导言广告作为一种促销手段,通过媒体传播来宣传商品或服务,已成为现代商业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开始显现出来。
本文将探讨中日两国广告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并分析其对广告策略和效果的影响。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中日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因此在广告中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1. 价值观念的不同中日两国的价值观念在广告中得到体现。
中国文化重视家庭观念和人际关系,因此中日广告中经常以温情和亲情为主题。
而日本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独立思考,因此日本广告更倾向于强调个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
2. 形式表现的不同中日两国在广告形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广告通常比较直接和传统,偏向于用文字和形象来传递信息。
而日本广告则更注重创意和感性,常常运用幽默和情感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二、文化符号的差异1. 色彩的差异中日两国对颜色的理解和文化符号的运用也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和繁荣,因此中国广告中经常使用红色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而在日本文化中,红色常常被视为危险和警示的颜色,因此在日本广告中使用红色的频率相对较低。
2. 符号的不同解读中日两国对于一些符号的理解也存在差异。
例如,日本文化中的「夜」常常与「寂静」和「宁静」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日本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夜晚街道上的宁静场景,以传达产品的舒适和安静。
而在中国文化中,夜晚往往与热闹和活力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广告中往往运用夜市和繁华地段的场景来表达产品的受欢迎和繁荣。
三、消费观念的差异中日两国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影响了广告策略的制定和宣传效果的达成。
1. 对品牌的依赖程度在中日两国的广告中,品牌的重要性体现出截然不同的情况。
中国消费者普遍更加注重品牌的声誉和信誉,对品牌的忠诚度较高。
因此,在中国的广告中,品牌的标识和宣传往往是比较突出的。
而日本消费者则相对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在广告中品牌的宣传往往比较低调。
从饮食看日本文化的特征以中日饮食文化的关系为中心
从饮食看日本文化的特征以中日饮食文化的关系为中心一、本文概述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手段,更是反映一个民族历史、地理、社会、宗教、审美等多方面特征的镜子。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往源远流长,饮食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相互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中日饮食文化的关系,来揭示日本文化的特征,并期望能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将首先回顾中日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分析两国在食材选择、烹饪技法、餐桌礼仪等方面的异同。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日本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元素,如和食的精致与均衡、茶道的精神内涵、酒文化的社交功能等,并试图解析这些元素如何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精致、内敛和重视和谐等特质。
文章还将关注中日饮食文化交流的现状与未来,分析两国在饮食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并展望中日饮食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希望能够让读者对中日饮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增进对日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也期待通过揭示中日饮食文化的关系,为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日本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日本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深受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同时也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日本饮食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绳文时代和弥生时代,日本人的饮食主要以狩猎、采集和渔业为主,食物种类相对单一。
随着农耕文化的传入,大米成为了日本人的主食,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米饭文化。
这一时期,日本饮食文化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例如陶瓷器的传入和使用,使得日本饮食更加注重餐具的选择和餐桌的礼仪。
到了奈良时代,日本与中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佛教的传入不仅改变了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也影响了他们的饮食习惯。
素食文化开始在日本流行,同时,茶道文化也逐渐兴起。
茶道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和艺术的体现,它强调礼仪、和谐和内心的平静。
中日美企业理念比较与分析
中日美企业理念比较与分析中日美企业理念比较与分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中、日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其企业理念和经营风格也各具特色。
本文将对中日美企业的理念进行比较与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日美企业的共同之处。
中、日和美企业都强调客户至上。
无论是对进口商还是最终消费者,这些企业都将满足客户需求作为首要任务。
其次,这些企业都注重市场营销,不断研究市场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再者,他们都重视团队合作,强调员工之间的沟通协作和相互支持。
此外,这些企业也都注重创新和改善,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
然而,尽管中、日和美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中企业相对更关注长期发展,注重打造品牌形象。
他们通过持续不断地改善产品质量和提供优质服务来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与此相比,日本企业更注重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他们追求稳定的经济增长和长期受益。
而美国企业则更注重创新和风险承受能力。
他们倾向于投资于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潜力的项目,追求高增长和高利润。
其次,中、日和美企业在组织架构和管理风格上也存在差异。
中企业往往采用传统的、以高层管理层为中心的组织结构。
决策权通常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较少给予员工更大的参与和自由。
而日本企业则更注重平等和共识。
他们倾向于采用团队决策的方式,通过集体讨论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相比之下,美国企业更倾向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鼓励员工发表意见和参与决策。
最后,中、日和美企业在企业文化上也有所不同。
中企业注重家族传承和员工忠诚度。
他们鼓励员工长期稳定地为企业工作,并提供一些福利和发展机会。
相比之下,日本企业更注重企业文化的传统和价值观。
他们强调员工的道德和职业道德,倡导团队合作和谦逊。
而美国企业则更注重个人发展和成就。
他们鼓励员工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实现个人目标提供支持和机会。
综上所述,中、日和美企业在企业理念和经营风格上有很多共同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心得体会
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心得体会中国与日本在经济方面的惊人对比看完之后不得不沉默中国的经济和日本的经济有高度的依存度。
虽说最近两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但是现在两国经济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
日本方面主要是由于国内长期的通货紧缩,日元一直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对于外向型经济的日本来说极大的不利于产品的出口,现在日本的老龄化加剧,人口每年都在减少,国内的市场越来越小,加之主要出口地欧洲和美国经济不景气,与中国的领土矛盾,导致最近些年出口一直在下降,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现在经济处于一个停滞的状况,现在日本政府负债累累。
中国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长期一直处于国际市场的最底端,几乎所有的核心部件都需要进口,绝大部分的利润都是外国企业创造,近些年来人口不断的老龄化,劳动力开始缺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世界各国的工厂开始向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南美洲和东南亚转移。
中国近些年来一直承担着世界各国的加工工厂的角色,产品主要外销各国,由于主要贸易对象经济不景气(和上边的日本一样),出口遇到困难,只能转向国内市场,但是国内贫富差距巨大,上层消费有限,下层不敢消费,房地产吃掉了大量的未来消费力,未来几年可能会迎来一个经济放缓的时期。
对中日两国间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非常复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比较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例如,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城市建设、市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经接近日本,我国在航天技术等领域以及外汇储备方面甚至超过了日本,但我国在更多领域仍落后于日本。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日本现代经济制度、金融制度、法律体系、现代企业制度等已经相当完善成熟,而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尽管目前由于财政困难导致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其基础并未动摇。
而我国的现代经济制度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医疗与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要达到覆盖全社会的程度尚需时日。
从发展阶段看,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目前城市化率高达70%以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几乎不存在差距,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
中日经济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日经济论文题目一、最新中日经济论文选题参考1、中日经济发展的差异比较2、加盟WTO之后的中日经济关系3、中日经济合作项目的新进展4、中日经济面临相似的转型挑战5、新时期的中日经济关系6、中日经济高速增长模式比较7、论浦东开发与中日经济合作8、面向中日经济合作的新阶段9、唐代的中日经济交流及其特点10、中日财政经济行为方式比较研究11、中日经济关系的困境与出路12、东亚合作中的中日经济关系13、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恰逢其时14、迈向21世纪中日经济合作15、发展长期稳定的中日经济合作关系16、甲午战争前后的中日经济关系概述17、中日经济关系的回顾展望与对策18、构筑跨世纪中日经济合作框架19、中日经济制度结构变迁的比较研究20、中日经济技术合作成果考察记二、中日经济论文题目大全1、中日关系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2、钓鱼岛争端对中日经济的影响3、中日经济关系的新进展与新课题4、从“算细账”看中日经济差异5、不断发展中的中日经济合作6、中日经济贸易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7、面向21世纪的中日经济关系8、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中日经济关系展望9、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30年回顾10、日本企业的国际化与中日经济合作11、日本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中日经济合作12、中日经济法国际研讨会综述13、中日市场经济学术交流会纪要14、东亚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中日经济关系15、中日经济依存关系的不对称性刍议16、中日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比较研究17、关于中日经济关系发展的回顾与展望18、中日经济共同体是东亚共同体的先决条件19、《消费需求的变动与近代中日经济增长》出版20、从经济规律看中日经贸合作前景三、热门中日经济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第七次中日经济学术研讨会纪要2、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中日经济政策比较研究3、日本海外投资新动向与中日经济关系4、中日饮食文化比较──兼论消费与经济观念5、关于扩大中日贸易和经济合作途径的探讨6、利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发展中日经贸关系7、新形势下的中日经济合作及其发展方向8、中日两国经济管理模式的比较与研究9、试论“中日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建立10、新世纪中日经济关系的问题与展望11、关于进一步发展中日经济关系的思考和建议12、日本对华ODA及对中日经济的影响13、全球化时代经济因素对中日合作的影响14、中日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管理的比较与借鉴15、中日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16、中日经济关系的相互依存及其敏感性问题17、抗战时期中日经济封锁与反封锁斗争18、中日经济关系的转变对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影响19、中国加入WTO和中日经济合作的新局面20、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与中日经济合作四、关于中日经济毕业论文题目1、日本地震对中日经济的影响2、中日经济“前哨战”3、中日经济关系回顾4、中日经济战前瞻5、与中日经济关系6、中日经济较力前瞻7、中日经济交流会拾遗8、中日经济体制比较研究9、中日经济合作前景广阔10、中日经济关系新论11、中日经济关系的再审视12、中日经济合作的新变化13、中日经济关系新动向14、中日经济发展趋势分析15、中日经济合作迎来新机遇16、中日经济合作关系发展分析17、中日经济合作的新构思18、日元贬值与中日经济关系19、进一步发展中日经济贸易关系20、中日经济合作的新视野:产业关联五、比较好写的中日经济论文题目1、日本专家评说中国经济发展和中日经济关系2、中日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3、确立21世纪中日经济关系的视野与方法4、国交正常化以降の中日经济関係:发展·变化と展望5、2012黑龙江中日经济交流会议文字稿件翻译实践报告6、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与中日经济合作7、中日经济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8、西部开发能否成为中日经济关系走出困境的助推器9、日本滋贺县经济界对中日经济技术合作的几点意见10、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及中日经济贸易的影响11、关于当代中日经济发展与变革的若干解析——“当代中日经济发展与变革”国际研讨会综述12、中日经济差距究竟有多大?赶超日本需几代人努力13、工经所主办第五次中日经济学术讨论会14、维系中日经济合作稳定性的内生机制分析及优化15、21世纪东北亚韩中日经济合作中关键性的问题16、关于家族制度与中日经济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思考17、中日韩三国循环经济合作研究18、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中日经济关系的新态势19、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20、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
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消费意识与行为的比较研究报告
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消费意识与行为的比较研究报告目录前言一、高中生的金钱观1.四国高中生秉承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的传统金钱观,相信有学问比赚钱更重要,反对弄虚作假、不择手段。
比较而言,中国高中生最认同诚信,最反对为了金钱不择手段。
但有近四成中国高中生为将来储蓄的热情较低,有六成多日韩高中生不赞成“知识比金钱更重要”。
2.多数高中生能够正确看待金钱的价值,但也有一些高中生对金钱过度崇拜,甚至将交友、婚姻、成功等与金钱联系起来。
比较而言,中国高中生拜金意识较弱,韩国高中生拜金意识较强,最想结交有钱的朋友,认为结婚找有钱人更好,成功的人生就是有很多钱。
另外,有八成多美国高中生认为有钱更好办事。
3.多数高中生尊重自我感受,想买就买,尽情享受生活。
比较而言,韩国、日本高中生更希望将来过有钱人的生活,更追求消费享受,中国高中生更坚守传统的消费观,美国高中生在追求享乐的同时也认可创造财富。
4.近四成高中生认为金钱能给人带来权力和尊严。
比较而言,半数多韩国高中生对此最为认同,但仅有三成左右的日本和中国高中生认为金钱可以买来权力,有钱人更受尊敬。
二、高中生的零花钱(一)零花钱的来源1. 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最为普遍,从不给孩子零花钱的中国父母仅有2%,而美国父母有42.2%;而且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最为随意,定期给孩子零花钱的中国父母只有约三分之一,而日本父母达到半数以上。
2. 中国父母最喜欢用金钱奖励孩子的学习,美国父母最喜欢用金钱表达对孩子生日的祝贺。
3. 半数以上的日本和美国高中生通过做家务得到过父母给的零花钱,中国高中生通过做家务赚取零花钱的比例最低,不到三成;而且超过六成的中国高中生不赞成做家务拿报酬。
4. 美国高中生打工赚钱最普遍,七成多美国高中生有过打工经历,中国高中生约四成有过打工经历,在各国中比例最低;中国高中生打工首要目的为增加人生经验,而其他三国高中生打工首要目的为赚钱。
5. 零花钱不够用时,各国高中生大多数首选向父母要钱,中国高中生比例最高达86.1%。
中日消费行为中的文化差异
中日消费行为中的文化差异
中日两国拥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这也导致了两国
人民在消费行为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篇文章将围绕“中日消费行
为中的文化差异”展开讨论。
第一步,在消费观念方面存在差异。
日本人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平衡,比如闲余时间的使用、家的氛围、做饭和购物等。
他们更喜欢追
求个性、品味和服务质量。
而在中国,很多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并不高,更关注于物质生活,注重的是享受和面子。
另外,在文化教育方面,中国人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发展,而日本人则崇尚现代化
和科技。
第二步,消费方式和目的的不同。
在日本,人们通常会更加注重
购物的体验,追求品牌和品质,而且日本人主要的购物场所是大型商
场和专卖店,在这些地方购物,交通、停车、售货员服务等非常方便。
而在中国,消费者更多地采用线上购物或者在超市购买日常所需。
此外,中国消费者在购物时往往更加依靠价格进行决策,对品牌的忠诚
度较低,更追求性价比。
第三步,消费行为文化背景的差异。
在日本,礼仪和谦逊被视为
文化价值观,所以日本人通常会面带微笑、非常有礼貌地表达他们的
需求。
而在中国,消费者普遍表现出更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购物时
可能会表现出比较强烈的争抢意识和不太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中日消费行为中的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了解这
些差异并加以应对,对于开拓中日市场、提高跨国企业的竞争力至关
重要。
中日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
中日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1. 比较中日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决策层次中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层次有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企业管理呈现较为集中的态势,一般由董事长和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决策;而日本的企业管理则更加倾向于分散,采用鸟瞰式的管理方式,使得公司高层更注重细节,在业务具体决策上更容易得到低层员工的意见。
这意味着,在日本企业中,公司高层往往比中国企业的高层更具备细节洞察力,更能够理解员工的实际运营情况,而中国企业的高层则往往会优先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并制定决策。
在企业组织结构上,中日企业同样也存在明显不同。
中国企业的管理结构一般为单一的领导机构,权力中心集中在一个人或一组人手中,部门间职责不够明晰。
然而,在日本企业中,公司成员彼此之间存在一些紧密的关系,例如所属部门、上下级和管理和员工之间的纽带等。
这些关系在日本企业中被视为重要的资源,这种关系网络构成了企业加强沟通,提高组织效率和增加产品竞争力的基础。
在日本企业中,这种关系网络与企业的成长、发展和壮大等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每个员工都会被认为是企业发展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中日企业在组织结构和决策层次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差异。
对于毕业导师而言,在不同的企业中应该了解各自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制定方式,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视野。
同时,以致富思路启迪和对于管理的理解来指导和培养学生,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场。
2. 比较中日企业的员工培训和发展体系中日企业的员工培训和发展体系也有一些本质不同。
在中国的企业中,培训更多的集中于传授最基本的技能和职业素养。
这一点在大多数企业工作中都会做到,这样的培训模式更多的是达到公司的基本目标,一些公司可能更着重于增加销售额或客户满意度等等。
但在日本企业中,培训更多地强调开发员工的技能,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用于提高公司和员工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日本企业也相对注重员工的发展和升职,通过激励机制和内部竞争机制,将员工发展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中国和日本的动漫文化有何不同?
中国和日本的动漫文化有何不同?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和日本的动漫文化逐渐成为了两个文化领域的代表之一,同时也因为许多方面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少争议。
本文将就中国和日本的动漫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行探讨。
一、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传统在多个层面有所不同,这也影响到了动漫文化的发展路径。
在日本,动漫被视作消费文化的代表,而在中国,动漫多被视作第六艺术,甚至被用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推广。
因此,日本的动漫文化包含了大量的商业元素,更加注重商业化的推广和盈利,而中国的动漫文化则更注重文化内涵和传递。
二、创作风格的差异在动漫的创作风格上,中国和日本的动画风格各有不同。
日本动漫在风格上更加注重传统的手绘技艺,画面细腻,配乐丰富,语言风格幽默而诙谐,表现出选材广泛、风格繁多的特点。
而中国动漫在风格上则更注重于美学与文化的结合,既有传统的手绘艺术,又融入了现代的数码技术,画面极具美感,同时也注重通过动漫形式传递文化思想和民族情感。
三、受众群体的不同中国和日本的动漫文化在受众群体上也有所不同。
在日本,动漫的受众群体主要是男性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轻人;而在中国,动漫的受众群体则更加广泛,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群体,同时也有着大量的儿童粉丝和老年观众。
这一差异也表明了两种动漫文化在受众诠释和市场开发上的不同之处。
四、内容类型和主题的差异中国和日本的动漫文化在内容类型和主题方面也有所不同。
在日本,动漫内容类型非常丰富,包括动作、科幻、奇幻等多种类型,主题涵盖了生活、爱情、友情、探险等众多方面;而在中国,动漫内容类型则更注重于文学、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主题也更多地涉及到人文、社会问题等。
五、产业规模和市场表现的差异最后一个方面是产业规模和市场表现。
在日本,动漫产业已经非常成熟,市场规模巨大,影响力广泛。
大量的动漫制作者和相关公司在日本遍布全国,动漫游戏、园区、周边产品等相应产业也蓬勃发展。
而在中国,虽然动漫产业开发渐入佳境,但总体水平还比日本稍逊,国内动漫市场规模较小,受众与产业链都较为薄弱。
中日两国文化差异在广告实例中的呈现
中日两国文化差异在广告实例中的呈现作者:暂无来源:《传媒》 2017年第1期文/岳莹摘要:中日两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习惯与审美趣味,进而影响了社会观念,形成中日广告在具体呈现上的差异。
本文以中日广告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对同类商品的不同广告技巧及诉求的比较,研究两国在文化环境、民族和习俗之间的深层文化差异,为促进中日两国跨文化广告交流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
关键词:中日广告家族观念老年市场审美情感在全球化背景下,政治和文化诸多场域随经济活动的开展而捆绑式推进,不同民族文化心理上的差异却成为一条横亘在跨文化消费需求与结果之间的巨大鸿沟。
中日两国虽共处东亚,中国是日本目前跨国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然而,两国在文化环境、民族和习俗之间的差异很大。
因此,研究中日社会文化差异,准确地把握其不同的民族的审美习惯,对于促进两国跨文化广告的有效传播有着较为现实的意义。
一、家族意识与集体主义:“孝”“忠”有别中日两国对集体主义的理解和认知有着很大的不同。
以两则情境相似的电视广告为例,一则是中国“孔府家酒”的广告,一则是日本夏普W-ZERO3手机的广告。
中国“孔府家酒”的广告描述了一位事业有成的中年女子穿越大洋彼岸回到祖国的情形,前来迎接她的是她心心念念的家人,配上广告语:“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
”日本夏普手机的广告中,一位中年企业高管离职当天诉说着略感心酸的独白,同事们似乎都对自己的离开无动于衷,他独自一人落寞地来到居酒屋,却收到一条条来自于大家白天没有发出的短信,这些当面不能说出口的情谊让主人公泪流满面。
在以上两则广告中的主人公,一个是荣归故里,一个是遭遇人生低谷,但不论成功失败,寻求认同和感动的渠道却不尽相同。
日本的工薪阶层更倾向于在职业人际圈之中寻求认同,获得激励;而中国人无论在职场表现如何,最终想要与之分享快乐的总是家人,想要第一时间回到的场所总是家的港湾。
在这里,“家”与“国”实现了同构的意义。
从中日学历对比来看中国的中产阶级
从中日学历对比来看中国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是指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中间层次的社会群体,通常是有一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的人群。
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现代中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中产阶级也逐渐成为了中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本文通过中日学历对比来看中国的中产阶级。
中国的中产阶级在很大程度上由教育程度来决定。
随着中国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机构等手段获得了更高的学历,从而提高了个人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将占到总人口的20%以上,这意味着中国将拥有更多的中产阶级人群。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着高收入的职业,成为了社会经济的主力军。
然而,中国的中产阶级与日本的中产阶级在教育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差异。
日本的中产阶级在20世纪50年代后进一步扩大,主要得益于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大。
当时日本政府实行了“高等教育大量拡充政策”,大幅度扩大了高等教育的机会,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这种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
与此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机会在改革开放后才得到大幅度的扩展,因此在教育程度上与日本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除了教育程度的影响外,中产阶级在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现。
日本的中产阶级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不惜花费高昂的价格购买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体现了他们的“奢侈消费”观念。
而中国的中产阶级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更愿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商品和服务。
此外,中日两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有所不同,这也会直接关系到中产阶级的发展。
日本建立了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系统,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让人们在经济和生活上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
而中国的社会保障系统在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福利待遇较低,很多人面临着医疗保险不全、养老金难以足够覆盖生活所需等问题。
这也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在保障方面有待改善的一个方面。
中日漫画杂志风格对比
中日漫画杂志风格对比关键词:中日漫画杂志、风格对比、《漫画派对》、《少年jump》、销售、文化差异、市场需求、全球化。
漫画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现象,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热爱。
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漫画制作和消费国家,其漫画产业也是全球范围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
在两国漫画产业中,漫画杂志作为漫画创作和发行的重要载体,对漫画产业的发展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中日漫画杂志风格对比”为题,分析中国和日本两国的漫画杂志在风格、主题、读者群体、市场销售等方面的异同点,并探讨漫画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日漫画杂志概述中日两国的漫画杂志是两国漫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中国漫画杂志和日本漫画杂志进行比较研究,主要是将中国的知名度较高的漫画杂志《漫画派对》和日本影响力最大的漫画杂志《少年jump》作为研究对象,前者是我国目前知名度较高的漫画杂志,曾创下我国漫画杂志单期销量最高的纪录,是我国漫画杂志中颇具代表的一种;后者是日本的三大漫画杂志之一,发行量也是居高不下,在中国也颇具影响力,是日本的代表漫画杂志。
这两种漫画杂志,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半月刊《漫画派对》,目前的月发行量为15万左右,主要的读者群体是中小学生和青少年。
日本的漫画杂志非常丰富,但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漫画杂志是周刊《少年Jump》、月刊《少年magazine》和《少年sunday》。
其中,《少年jump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本漫画杂志,它的主要读者群体也是青少年和年轻人。
二、漫画风格对比中国漫画杂志的风格主要以轻松、幽默、可爱为主,同时也包括一些热血漫画、历史题材。
作者的绘画风格多样,以原创本土风格为主,兼有日漫风格和热血风格。
例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漫画派对》,是一本以反映校园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搞笑幽默漫画为基础,汲取现代卡通创作的新技法,走青春时尚和幽默轻松风格的漫画杂志,提倡幽默是人生的一种智慧,让读者在幽默中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長期の以来、中国には専門的な消費教育授業がなく、ただ思想品性に関するあるいは政治に関する教科書に小部分の内容がある。それにひたすら「勤倹節約」「努力奮闘」を強調するけれど、実際の実行経験が欠け、誘導を重視することが欠乏するので正確な消費素質教育ではない。こんな不十分な教育に案内するだから学生の消費観念と消費行為がいろいろな間違うことがあり、少なくない問題を引き起こすはずである。
2.1.2大学生の消費の基礎状況
以下の方面を含む。
基礎消費。主に生活消費(食事費、着物と手の回り品などの費用)、学習消費(勉強に関する雑費、コピーなどの費用)。
交際費用と娯楽消費。主に交際消費(生活水準が高まるにつれて、通信手段も簡便である。大学生の社交がますます多くなり、範囲がますます広くなる)。ネット消費(情報化になる時代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の普及につれて、ネットワークの消費が大学生消費の重要な内容になる)。通信消費(携帯電話の普及につれて、知能携帯電話がネット機能を持ったあと、大学生の通信消費の水準はますます高くなる)。娯楽消費(その中KTVは最も大学生に熱中られている)。旅行消費(生活水準が高まると公共の休暇期間の増加につれて、大学生はまちまち旅行することに熱中する)。
自身価値が向上する消費。主に考証消費(就職の情勢に従って競争することもますます激烈であり、さまざまな証書が重要になっている)。論文消費(これは新しい消費形式である。例えば本科生と研究生は論文を発表するについての費用)。就職消費(大学生は就職活動に参加するためにそれぞれの参加費用、交通や宿泊の費用などますます大きい比例を占拠する)。
ブランド商品が好き、大学生は消費する時、自分の真実経験によって考える。もしある商品を使用したあといい効果が現れると、ずっと使用して、最終に習慣になる。
流行性消費の割合が多い。学生は思いが活発し、新しい事物に対して強烈な知識欲があり、流行商品を好んで追求する。その結果娯楽消費が消費総額のなかに高い比重を占めている。
日本は今経済不況が持続するので、大学生の生活費用が30年前のレベルにならせた。北京の共同通信新華社2011年2月14日の通信によると、日本全国大学生活協調連盟の調査では、長期的な経済不況に深刻な影響し、外で家を借りる一人暮らし学生の生活費が30年前のレベルにならせたと報告した。
この調査は昨年の秋に作った。日本全国の31軒大学の9871人が答えた。家賃を除いたあと一人暮らし学生の月生活費が63130円(約5000元)になり、1980年の62100円のレベルと同じを表す。協調連盟は「苦しい生活を過ごす学生が増加している。寄宿生は家庭から取る生活費の平均額が71310円で、減少傾向が4年連続している。家庭から取る生活費が50000円不足の学生が25%以上を占め、家庭から取る生活費がない学生も10.5%を占めている。」と分析されたのである。
4.2社会の形態
倹約というのは中国の伝統的な美徳である。経済グローバルに伴い、欧米諸国の消費観念も中国ヘ導入していて、人々のライフスタイルが大きな変化を起こす。それから大学生の消費期待が刺激を受ける。急速な発展する経済、消費選択の多様化、市場の自発性などの要素は大学生の非理性的な消費行為が増加にならせる。
2.2中国大学生の消費の現況
中国財務管理網が発布であた「2007年中国大学生の消費調査報告」に、中国大学生の消費行為は全体的に見て合理を表される、自身消費に対していい把握を持つ。 ただし個体差異が大きい。主に以下の方面を含む:
不合理的な消費がある。大学生は経済収入がなくて、経済独立性がよくない。また、自主的に消費する経験も少なくて、自制能力が強くない。大部分の消費は媒体影響を受けるあるいは友達の影響を受けるからランダムな消費と衝動消費である。
キーワード
中日大学生、消費観念、比較、学習
中文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愈加受到广泛的关注。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消费行为极其多样化;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独立,消费受到很大制约,这一矛盾时刻困扰着当代大学生。本文通过分析中日两国大学生消费结构现状,并从社会因素、家庭特征、个人特征等多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找出两国大学生消费的各自长处,相互参照,扬长避短,这对于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2.3日本大学生の消費の現況 2
3. 両国の比較と特徴 2
4. 違う消費観念を形成する原因 3
4.1経済の状況 3
4.2社会の形態 3
4.3 教育のモデル 4
4.4 大学生の価値観 4
5. 終わりに 5
参考文献 7
謝辞 8
主旨
社会時代ガ発展するに従って、大学生は特別な消費グループとして、その消費行為はますます広範な注目を受ける。大学生は旺盛な消費需要があって消費行為が多種多様を示す反面、独立な経済能力が持たないから消費にも限を受けている。その問題には大学生がずっと困っている。この論文は中日両国の大学生の消費現況を分析するに通じって、また社会、家庭、大学生自身などの原因を分析した後、短所と長所を探し互いに長所を学び、それから、正しい消費観念を打ち立てる。それはわが国の大学生の健康な成長にとって重大な意義を持つことである。
中日大学生の消費観念の比較
華南師範大学増城学院
外国語学部
日本語B組
林婵媛
指導先生:催承富
Apr 8th, 2011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中日大学生の消費観念の説明
2.1大学生の消費観念の説明
2.1.1大学生の消費観念の概念
消費観念というのは、消費について人々の基礎見解と態度である。また、人々の消費心理と消費行為に決している。大学生は特別な消費グループとして、それらの消費観念はある程度上に現代大学生の生活状況と価値観念を表す。
いろいろな日本の経済統計と心理調査(内閣府の「消費者動向調査」、日本銀行の「企業短期経済観測」など)を比較すると、近年の日本経済不況ので人々の危機感、不安感、失望感が強く、精神状態も不況になるという現象を発見された。心理調査の統計による表すことは大部分の日本人の心理状態で、また社会情緒である。これは大学生の消費観念に影響を与える。そのうえ、日本の特別な地理位置と資源不足の環境が日本人には思想、行為の先見性を持たせる
現在の大学生、もっとも多いのは一人子で、親から溺愛を享受し、豊かな物質基礎を得ることができる。違う考えを持つ父母たちは「子供の消費需要を満足することは安心学習の環境を作ると同じである。事実上、学生はお金を儲けるの苦しさを知らなく、財務を管理する経験と習慣を培わないので、金遣いが荒いという習慣を形成した。別に、少し父母自身は派手な消費、贅沢な暮らしという現象があるから、知らず知らずのうちに子供の心理と行為が影響し、不良の消費習慣を引き起こしたのである。
数年以来、日本経済不景気が持続であるからこそ、消費者は影響を受ける。大学生では例外ない。消費心理が保守に向き、実際的な消費行為が低価格の商品に転向する。
しかし、90%の日本大学生はアルバイトをする。学費以外の消費費用が自分で儲けることができる。そのゆえ、彼らの流行性消費、娯楽消費、旅行消費に大きい空間を提供する。
3.両国の比較と特徴
以上の比較を通じ、グローバル化の影響を受けた両国大学生の消費構造は生存消費、発展消費から娯楽消費、享受消費になるという現象を見つける。学生の消費需要が拡大し、彼らは新しいイメージで成長を表すと考えている。
違うのは、大部分の中国大学生は収入がない、学費と生活費用の支出が完全に家族の負担になるということである。しかしながら、大部分の日本大学生はアルバイトをし、学費以外の消費費用が自分で儲けている。両者を比較すると、中国大学生が日本大学生よりもっと気楽に暮らす。また、中国大学生の消費はただ個人の好みを考え、消費行為が未熟、だから容易に家族や社会に悪い影響をもたらすはずである。でも日本大学生は、強い環境保護観念を持つ。これは日本大学生の消費長所点になると思っている。 论文作者签源自: 日期: 年 月 日 目次
主旨 Ⅲ
中文摘要 Ⅳ
1.はじめに 1
2. 中日大学生の消費観念の説明 1
2.1大学生の消費観念の説明 1
2.1.1大学生の消費観念の概念 1
2.1.2大学生の消費の基礎状況 1
2.2中国大学生の消費の現況 2
2.3日本大学生の消費の現況
中国より経済がもっと発展する日本に成長して、日本大学生と中国大学生は同様で、流行性消費が消費重点になる。ただ彼らは風潮を追求し、新しく独創精神を発揮し、おかしい着物を着く現象はいっそう普遍的である。日本大学生もブラント商品が好き、忠誠度が高い。同時、彼らの環境保護観念は強い。商品の販売点になれれば人気が高いことができる。日本人は人々が環境保護に注意するべきだと考えている。誰か環境を保護しなければ蔑視される。
关键词:中日大学生;消费观;比较;学习
1.はじめに
大学生の消費問題に関して、いろいろな専門家が多くの調査研究をし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CYCRC)2003年の調査結果は、中国大学生の消費状況が静態分析にすると高、中、低三つのレベルがあるが、動態にみると年々増えているという趨勢をあきらかに示している。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機関、平成16年の学生生活についての調査結果も日本大学生の消費観念が変化していると示すのである。
日本には消費者教育に対して非常に重視し、昔から法律に入ったことである。日本の消費者教育は主に三つがあり、三つの段階で完成するはずである。即ち「聡明消費者」「自立消費者」「自覚消費者」。「自覚消費者」とは、消費する時全国の経済環境や消費者個人と社会自然の生態環境などを考え、自分の消費行為が社会ヘ環境ヘどんな影響を持って来ることを認識し、自覚重視し、責任を引き受けるべきである。当代の日本、「自覚消費者」は消費者教育の重点になり、若い大学生が影響されてい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