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本、韩国三国花生消费情况的调查对比

合集下载

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基于与日本、韩国的比较

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基于与日本、韩国的比较

第40卷第4期2023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 基于与日本㊁韩国的比较全世文 张慧云[摘 要] 本文采用结构相似度方法分析了中国㊁日本㊁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以及国家之间食物消费结构趋同的情况,重点说明了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的特殊性㊂结果显示,中国㊁日本㊁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存在明显差异㊂2010年以前,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已经先于消费总量达到稳定状态㊂国家之间的食物消费结构并不会持续趋同,而是在趋同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异化㊂目前,中日㊁中韩之间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分别为77.14%和73.62%,未来将逐渐步入下行通道㊂近10年来,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已经逐渐脱离了日本和韩国的消费模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食物消费模式,其典型特征表现为:谷物㊁肉类和蔬菜的供能比更高,植物油㊁糖类的供能比更低㊂日本和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将逐渐减弱,对中国未来食物消费需求的预测要更加重视中国模式的特殊性㊂[关键词] 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结构相似度;趋同[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我国城乡居民的食品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18CJY014),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 大食物观下的食物供给能力研究”(2023NFSB09),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创计划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收敛性研究”(2023⁃KY⁃76)㊂[作者简介] 全世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㊂张慧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硕士生㊂ 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普遍性㊂班尼特法则指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不断改善,以粮食为代表的低价值食物的消费量逐渐减少,而以肉㊁蛋㊁奶㊁水果为代表的高价值食物的消费量逐渐增加(Timmer et al.,1983:27)㊂但是,食物消费结构并不会一直保持快速升级,而是会不断收敛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形成特定的膳食模式㊂目前,全球率先迈入现代化阶段的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形成了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膳食模式㊁以意大利和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膳食模式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膳食模式(da Costa et al.,2022)㊂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收入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带来的驱动作用,食物消费结构仍然处在升级进程之中㊂于是,根据先发国家食物消费结构的稳定形态和升级过程来分析和预测后发国家的所处阶段和升级潜力就成了一种典型的比较分析范式㊂在围绕发展中国家食物消费的研究中,对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的研究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㊂首先,中国的人口基数庞大,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的 重大国家战略”以及 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全世文,2022),准确地预测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过程和稳定形态可以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㊂其次,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着中高速增长㊂与已经完成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㊂这意味着中国食物消费结构仍然有可能进一步升级㊂此外,伴随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目标由 吃得饱”的数量目标向 吃得好”的质量目标转变,在大食物观视域下的食物安全与营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①㊂分析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将有助于通过干预措施引导居民形成均衡㊁合理的膳食模式,从而防治隐形饥饿㊁营养过剩等公共健康问题㊂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大量文献围绕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过程㊁稳定形态,开展了一系列解释性和预测性的研究㊂其中,采用比较分析范式的研究构成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㊂以分析中国食物消费结构为目标的跨国或跨区域比较研究,通常是在膳食模式相似性假设的基础上,将与中国地理距离相对较近和文化差异相对较小的日本和韩国选作比较对象,仅少量研究选择了将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作为比较对象㊂比较研究主要包括两种思路:一是 结果比较”,即把发达国家食物消费结构的稳定形态作为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目标或结果,据此测算中国未来潜在的食物或粮食需求空间(毛学峰等,2014;辛良杰,2018);二是 过程比较”,即把发达国家食物消费结构已经发生的升级过程作为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模板,据此判断中国当前食物消费所处的阶段以及达到稳定形态所需的时间(杨军等,2013;周晓雨等,2018)㊂ 结果比较”的思路潜在地假设了食物消费结构完全趋同,即比较对象之间远期的食物消费结构绝对一致,因而具有可比性;而 过程比较”的思路则潜在地假设了班尼特法则适用条件的无差异性,即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这一法则下的结构升级过程绝对一致,从而具有可比性㊂显然,由于饮食偏好和发展路径不同,以上两个假设并不一定成立㊂因此,通过比较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对象之间的可比程度㊂本文拟采用结构相似度方法分析中国㊁日本和韩国之间食物消费结构的趋同性㊂具体回答以下问题:第一,中国和日本㊁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趋同,未来是否存在进一步趋同的可能性?第二,中国和日本㊁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所处的㊃371㊃第4期 全世文等: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①例如,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在2016年印发的‘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 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和 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㊂国务院办公厅在此后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 2030年)“中明确提出了加强营养能力建设㊁强化营养和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估等七条实施策略㊂阶段有多大差距,是否存在一个有效的指标来指示这一差距?第三,与日本和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相比,中国的食物消费结构呈现出何种特殊性?一㊁方法与数据(一)对相关文献采用比较分析方法的归纳和评述表1不完全归纳了近20年来采用比较分析方法讨论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相关文献㊂从膳食结构的相似性出发,大多数文献都选择了同处于东亚地区的日本㊁韩国或中国台湾作为分析中国大陆食物消费稳态或结构升级的比较对象㊂表1汇总了相关文献从 结果比较”的思路出发对中国食物消费潜力开展的预测,以及从 过程比较”的思路出发对区域间食物消费结构阶段差距进行的评估㊂表1摇食物消费跨区域比较分析的文献汇总文献比较对象食物消费潜力预测阶段差距评估预测年份人均消费年份指示指标差距辛良杰(2018)中国台湾20262035峰值:563千克稳态:499千克2016名义人均GDP 24~27年周晓雨等(2018)A 日本2020逐渐达到稳态2020恩格尔系数㊁名义人均GDP >58年*刘莉和赵一夫(2016)中国台湾2012名义人均GDP 15~23年辛良杰等(2015)A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2030稳态:551.4千克2012实际人均GDP >51年B26年B21年毛学峰等(2014)A 日本韩国2020稳态: 双百”2020名义人均GDP 35年*C 17年*C 杨军等(2013)A 日本韩国2020逐渐达到稳态2010实际人均GDP 49~51年31~32年程广燕(2007)A 韩国2003名义人均GDP㊁恩格尔系数20年赵一夫(2007)A 法国2002人均食物消费量>40年史登峰和封志明(2004)日本韩国2020420千克以上2001名义人均GNP㊁恩格尔系数44年23年 注:不同文献在预测中国人均食物消费量时采用的口径有所差异; 年份”表示评估阶段差距时对应的中国时间; *”表示文中没有直接说明这一差距,汇报数据根据文中所用方法计算得到;上标 A”表示该文主要数据来自FAO 的食物供需平衡表,其他文献所用数据主要来自各国或地区相关的社会统计年鉴;上标 B”表示该文引用的数据可能有误,汇报数据根据文中所用方法并校正数据以后计算得到;上标 C”表示该文严重高估了2020年中国人均GDP,因此采用文中方法评估的阶段差距被大幅低估㊂㊃471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 如表1所示,现有研究预测中国食物消费潜力的基本逻辑是:将先发国家食物消费结构趋于稳定的状态作为中国消费升级的参考目标,并结合中国当前的食物消费量预测中国中长期的食物缺口㊂尽管部分研究意识到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稳定形态可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建立在膳食结构相似假设基础上的比较研究显然更强调消费升级的一般规律,而有意或无意地淡化了中国可能存在的特殊性㊂早期研究的预测结论是,中国将在2020年或此后的较短时期内基本完成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届时食物消费量会逐渐达峰并趋于稳定(史登峰,封志明,2004;杨军等,2013;毛学峰等,2014;周晓雨等,2018)㊂辛良杰(2018)的预测结果是,中国食物消费量会先达峰而后下降到稳态,稳态形成的时间将在2035年前后㊂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研究预测的 稳态”从概念和技术上都没有明确区分食物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即默认两者会同时到达 稳态”㊂上述研究评估区域间食物消费阶段差距的基本逻辑是:给定中国在某一时间点的食物消费状况(或其对应的某个指示指标水平),搜索比较对象达到相似的食物消费状况(或相似的指示指标水平)时对应的时间点,通过两个时间点的差值反映中国与比较对象之间食物消费的阶段差距㊂根据经济理论,影响食物消费支出的关键因素是收入水平,因此大多数文献选择了人均GDP 作为指示指标用来判断区域间食物消费的阶段差距㊂此外,也有研究同时选择了恩格尔系数作为指示指标,通过恩格尔系数的差距来反映食物消费阶段差距㊂根据表1中的评估结果,中日之间的食物消费差距大于中韩之间㊁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消费差距;中日差距普遍在50年以上,中韩差距在15~35年之间,大陆与台湾的差距在20年以上㊂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研究评估的阶段差距没有明确区分食物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而是默认了两者的阶段差距是等同的㊂从比较方法上来看,现有研究对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讨论事实上是将消费结构的比较转换为了(各类)食物消费量(或占比)的比较,即将矢量比较转换为了标量进行比较㊂这种方法虽然简化了分析,易于在比较对象之间观察到一些直观的结论,但是由于没有对食物消费结构进行量化,现有研究普遍存在以下局限㊂第一,无法在比较对象之间整体性地量化食物消费结构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比㊂现有研究潜在假定了比较对象之间食物消费结构 完全可比”或 高度可比”,即发达国家食物消费结构的稳定形态可以用来启示性地分析中国在特定时期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潜力空间㊂那么,不同比较对象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经验对中国的 启示”就必然存在差异;而且,现有研究无法通过量化这一差异评估哪个比较对象对中国的启示意义更大㊂第二,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在趋同于发达国家的过程中,不同食物的升级步伐并不一致,对不同食物进行比较通常会得到不一致的结论㊂现有研究无法判断这种差异意味着中国仍将趋同于某一发达国家的食物消费结构,还是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食物消费结构㊂与此同时,这种差异导致现有研究只能借助某个㊃571㊃第4期 全世文等: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外生的指示指标,而非食物消费结构本身,来判断中国食物消费结构达到稳定形态的时间㊂但是,指示指标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并没有得到有效论证㊂(二)基于结构相似度的比较分析方法根据以上讨论,本文采用结构相似度的方法来量化地分析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过程㊂因为现有研究普遍认为中国㊁日本和韩国同属东方膳食模式,具有相似的饮食偏好,所以本文将重点评价中日㊁中韩之间的食物消费结构在多大程度上相似,尤其是,中国的食物消费结构是否将朝着日本和韩国的形态进一步升级㊂结构相似性的度量方法最初由Michaely (1962)提出,用于评价产业内贸易结构的相似性,Schmidhuber 和Traill(2006)首次将其引入了膳食结构的相似性评价之中㊂CSI j ,t ,T =1-(12∑i Cal j ,i ,t Cal j ,t -Cal j ,i ,T Cal j ,)T (1)(1)式定义了同一地区跨期食物消费结构的相似度指数(Consumption Similarity Index,CSI)㊂其中,下标j 和t 分别表示国家和时间,下标T 表示计算跨期相似性的基准时间,下标i 表示食物类型㊂Cal j ,i ,t 表示j 国第t 期人均由第i 类食物提供的热量,Cal j ,t 表示j 国第t 期人均由所有食物提供的热量㊂易知,CSI j ,t ,T ∈[0,1],当第t期与第T 期各类食物消费的份额完全相同时,CSI j ,t ,T =1;当各类食物消费的份额没有任何重合时,CSI j ,t ,T =0㊂食物消费结构的相似度越高,CSI j ,t ,T 的取值越大㊂锁定基准时间T 为观察时间范围的末期,那么,可以通过计算各期的CSI j ,t ,T 来观察j 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㊂CSI j ,k ,t =1-(12∑i Cal j ,i ,t Cal j ,t -Cal k ,i ,t Cal k ,)t (2)(2)式定义了区域之间同期食物消费结构的相似度指数㊂CSI j ,k ,t 表示j 国和k 国在第t 期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㊂同理,CSI j ,k ,t ∈[0,1],两国在第t 期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越高,CSI j ,k ,t 的取值越大㊂那么,可以通过计算各期的CSI j ,k ,t 来观察两国的食物消费结构从时间趋势上的趋同或异化过程,也可以通过计算中国与不同国家间的CSI j ,k ,t 来观察中国与哪个国家或地区的食物消费结构最为相似㊂CSI j (t 1),k (t 2)=1-(12∑i Cal j ,i ,t 1Cal j ,t 1-Cal k ,i ,t 2Cal k ,t )2(3)通过量化食物消费结构的相似度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区域之间食物消费结构升级阶段差距的直接判断㊂在(2)式的基础上将计算期t 调整为两个不同的时期t 1和t 2,从而构建(3)式㊂其中,CSI j (t 1),k (t 2)表示j 国(后发国家)在t 1和k 国(先发国家)在t 2期的区域间跨期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㊂于是,可以在观测期内对t 1和t 2进行任意组合计算CSI j (t 1),k (t 2),并观察给定j 国在t 1期,最大化CSI j (t 1),k (t 2)对应的k 国时期t max 2,据此通过t max 2-t 1可知j 国在t 1期与k 国存在的阶段差距,并进一步观察两国的阶段㊃671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差距随着t 1的推进具有何种变化趋势㊂如前文所述,现有研究普遍选择将人均GDP㊁恩格尔系数等变量作为指示指标来判断中国与对比国家之间食物消费结构存在的阶段差距(见表1)㊂其潜在假设是,指示指标的差异可以充分解释食物消费结构存在的差异㊂为了论证这种思路是否成立,将(3)式中CSI j (t 1),k (t 2)作为因变量,执行(4)式所示的回归㊂CSI j (t 1),k (t 2)=β0+β1|X k ,t 2-X j ,t 1|+εj (t 1),k (t 2)(4)在(4)式中,X 表示特定的指示指标㊂给定j 国(后发国家)和k 国(先发国家),(4)式的回归样本由两国各期样本通过跨期组合构建,其中,t 1≥t 2且X k ,t 2-X j ,t 1>0①㊂预期β1<0,即指示指标的差距越大,相似度指数越低㊂完全趋同意味着当|X k ,t 2-X j ,t 1|→0时,CSI j (t 1),k (t 2)→1㊂分别采用不同的指示指标进入回归模型,通过观察模型的R 2即可回答两国在特定阶段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由特定的指示指标进行解释㊂显然,R 2越大,说明特定指标的解释力越强,基于特定指标判断的阶段差距就越合理㊂CSI i j ,k ,t =(min Cal j ,i ,t Cal j ,t ,Cal k ,i ,t Cal k ,)t CSI j ,k ,t (5)采用结构相似度方法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分解出不同类型的食物在两国食物消费结构趋同过程中的贡献份额㊂(5)式说明了食物i 对结构相似度指数CSI j ,k ,t 的贡献份额CSI i j ,k ,t ㊂通过对(2)式的表达形式进行转换,易证明∑CSI i j ,k ,t =1㊂于是,通过对比各类食物对结构相似性贡献份额的变化趋势,可以分析出在跨国食物消费结构趋同的过程中,分别有哪些食物发挥了主要的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并结合其变化特征分析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呈现出有别于日本和韩国的特殊性㊂(三)数据来源及说明本文分析所用的数据包括:(1)中国㊁日本和韩国历年各类食物的人均消费量;(2)中国㊁日本㊁韩国历年的人均GDP 和恩格尔系数㊂其中,人均GDP 来源于世界银行,中国恩格尔系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1980 2019年),日本恩格尔系数来源于日本总务省统计局(1961 2019年),韩国恩格尔系数来源于韩国统计局(1963 2019年)㊂人均食物消费量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提供的1961 2019年历年食物供需平衡表(FBS)㊂FBS 的编制使用了FAO 统计司和其他有关单位获取的各国官方和非官方数据㊂FBS 的设计原理是供需平衡㊂其中,各类食物的国内总供给等于国内生产量加净进口量加当期库存减少量;各类食物的国内总需求包括㊃771㊃第4期 全世文等: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①通过约束这两个条件,可以使组合构建的样本满足 j 国追赶k 国”的特征㊂值得注意的是,当指示指标表示恩格尔系数时,约束条件应为X k ,t 2-X j ,t 1<0㊂食用消费量㊁饲料用量㊁种子用量㊁加工用量㊁其他非食用用量㊁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量㊁旅游消费量等㊂从统计口径来看,根据总需求量折算的人均食物消费量大于个体实际的食物摄入量,且前者可能大幅高于后者(Schmidhuber &Traill,2006)㊂但是,前者可以反映全口径的食物需求,考虑到无法获取统一标准的家庭食物消费调查数据,在跨国比较研究中,采用全口径的人均食物消费量进行比较分析,仍然是一种通行的做法㊂采用FBS 数据计算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首先需要明确食物分类㊂FBS 的食物分类体系包括了21种食物大类㊁98种食物子类㊂考虑到分类过细容易导致结构相似度被低估,在结合中国统计局对居民食物消费的统计分类和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Azzam,2021),本文进一步将FBS 中的21种食物大类合并为13种食物类别,依次为谷物㊁薯类㊁豆类㊁糖类㊁植物油㊁动物油脂㊁肉类㊁奶类㊁蛋类㊁水产品类㊁水果㊁蔬菜㊁其他食物(包括兴奋食物㊁香料㊁酒精饮品㊁混杂食物等)㊂为了进行可比运算,所有类别食物的人均消费量均以热量(千卡/日)为单位进行运算㊂二㊁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测算(一)中国㊁日本㊁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历程根据(1)式计算中国㊁日本㊁韩国历年食物消费结构与其2019年食物消费结构的相似度,图1描绘了各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㊂在近60年的时间里,三个国家都经历了食物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与调整,而各国升级转型发生的阶段和表现形态存在明显差异㊂图1摇中国㊁日本㊁韩国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历程 注:各国跨期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的计算方法见(1)式;数据来源于FAO㊂首先,日本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呈现出 起点高㊁过程稳”的特点㊂日本在1961年㊃871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颁布实施了‘农业基本法“,并于1970年进一步提出 综合农业政策”㊂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促进日本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日本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提供了物质保障㊂1961 1989年,日本人均热量摄入水平保持稳定增长,在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峰值2969千卡/日以后,人均热量摄入水平开始步入持续下行轨道㊂与此同时,日本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缓慢而平稳,升级相对较快的阶段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在1980年就已达到与2019年食物消费结构90%的相似度㊂综合来看,日本食物消费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步入了 总量下降㊁结构优化”的阶段,并平稳保持至今㊂其次,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特征表现为 幅度大㊁波动强”㊂朝鲜战争结束以后,韩国实施了农村土地改革,并相继制定了第一㊁第二个五年计划,初步恢复了农业生产㊂1970年开始的 新村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韩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㊂在上述背景下,韩国人均摄入热量从1961年的2141千卡/日快速增长到1976年的3159千卡/日㊂此后,在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波动期以后,再次步入持续上升阶段㊂与此同时,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起点最低,但增长速度快且升级过程持久㊂韩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升级伊始的食物消费结构与2019年的相似度低于50%,至20世纪90年代初相似度提升至80%㊂此后,升级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显示出持续升级的迹象㊂综合来看,目前韩国食物消费仍处于 总量增加㊁结构调整”的阶段㊂相比之下,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与日本和韩国都有所不同㊂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起步于改革开放前夕,此前人均热量摄入水平大幅低于日本和韩国,且上升幅度非常小,同期食物消费结构也基本维持不变㊂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人均热量摄入水平持续快速增长㊂从1976年的1897千卡/日增长到2019年的3347千卡/日,增长幅度比日本和韩国大,且持续时间更长㊂与韩国相似,近年来中国人均热量摄入水平仍然保持增长趋势㊂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也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是,近10年来,中国食物消费结构已经基本趋于稳定,2010年食物消费结构与2019年的相似度已经达到97.1%㊂综合来看,目前中国的食物消费处于 总量增加㊁结构趋稳”的阶段㊂对比三个国家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过程,可以得到以下启示㊂第一,各国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比食物消费总量的增长或调整过程更加稳定,说明消费结构不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而发生波动,变化的持续性和规律性更强㊂因此,对消费结构进行比较比对消费量进行比较可能更容易得到具有启发性的结论㊂第二,食物消费总量的变化和结构的变化之间并不存在联动关系,既存在总量下降而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也存在总量快速增长而结构基本稳定的过程㊂因此,从逻辑上讲,不宜通过消费量的变化规律来分析或预测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㊂第三,无论是食物消费总量还是消费结构,日本和韩国的升级阶段和步入相对稳定阶段的时间都比中国早,因此用日本㊁㊃971㊃第4期 全世文等: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

中国出口花生的状况分析

中国出口花生的状况分析

中国出口花生的状况分析2、出口量变化趋势近年来,中国花生的出口量呈现出波动性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20年,中国花生的出口总量从约120万吨增长到了约260万吨,相当于增长了一倍多。

其中,2014年至2017年期间,中国花生出口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由170万吨增长至260万吨,增幅超过50%。

但是,在2018年和2019年,中国花生出口量经历了一定的下降,可能与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内花生种植面积的调整有关。

3、主要出口市场中国花生的主要出口市场多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地区。

亚洲地区包括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而欧洲地区主要包括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国家。

这些国家对花生的需求主要用于制作花生酱、食用油以及糖果等食品。

此外,美国也是中国花生的重要出口市场,尤其是对于中国糖果加工企业来说,美国是他们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4、竞争优势与劣势在全球花生出口市场中,中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首先,中国的花生种植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生产资源,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其次,中国的花生产量和质量都比较稳定,能够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此外,中国还在花生种植、加工、出口等环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完善的花生生产和贸易体系。

然而,中国的花生出口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其他主要花生出口国也在积极发展生产和出口。

其次,全球花生种植面积增加,供需关系可能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国际市场价格下滑。

此外,对花生的有害物质限制和质量标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中国花生出口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5、发展机遇与挑战中国花生出口面临着一些发展机遇。

首先,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花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其次,中国花生产品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国内品牌开始崭露头角,有机花生、绿色花生等高端产品也受到国际市场的追捧。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农产品贸易合作,签署了多个自由贸易协定,为花生出口提供了更多机会。

然而,中国花生出口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花生市场分析报告

花生市场分析报告

花生市场分析报告花生市场分析报告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和农产品,也是人们喜爱的零食之一。

本文将对花生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环境以及前景展望等方面,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了解当前花生市场的形势。

一、市场规模花生市场规模庞大,全球花生产量连续多年呈现稳定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花生产量从2016年的44.82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48.6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98%。

其中,亚洲地区的花生产量最多,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其次是非洲和美洲地区。

在中国,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是主要农作物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花生产量约为33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8%。

中国花生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其中山东省的花生产量最多。

二、发展趋势1. 健康食品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花生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因此被广大消费者青睐。

2. 花生加工业发展迅速:随着花生市场需求的增加,花生加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花生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花生油、花生膏、花生酱、花生糖等,满足了人们对花生的多样化需求。

3. 花生进口量增加:随着人们对花生需求的增加,国内市场供应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花生的进口。

据统计,中国花生进口量逐年增加,同时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花生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以提高国内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三、竞争环境花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价格竞争:由于花生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企业之间常常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这导致了花生产品的毛利率相对较低。

2. 品牌竞争:花生品牌众多,市场上有许多知名的花生品牌,如嘉顺食品、湛盐等,这些品牌通过产品质量、口碑和广告宣传来争夺消费者的认可和选择。

3. 渠道竞争:花生产品的销售渠道多样,既有传统的超市、便利店等零售渠道,也有网络平台和农产品直销等新渠道。

2024年花生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花生市场分析现状

花生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对当前花生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产地分布、消费趋势和竞争对手等方面,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花生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庞大。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花生年产量超过4400万吨,占据全球主要油籽作物之一的地位。

亚洲、非洲和美洲是全球花生产区的主要地区,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家。

3. 产地分布花生产量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一些特定国家和地区。

亚洲地区的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家。

非洲地区的尼日利亚、苏丹和坦桑尼亚也是重要的花生产区。

在美洲地区,巴西和阿根廷的花生产量较大。

4. 消费趋势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消费市场。

花生的主要消费形式包括花生油、花生粉和炒花生等。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花生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花生的健康价值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有助于推动花生市场的不断发展。

5. 竞争对手花生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在全球范围内,花生产业的竞争主要来自于主要生产国,如中国、印度、巴西等。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对花生市场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一些跨国食品公司也在花生相关产品市场中起到重要的竞争角色。

6. 总结综上所述,花生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的潜力。

市场规模庞大,主要产地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

消费趋势向好,花生和花生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花生市场的竞争也比较激烈,需要相关企业和投资者具备竞争优势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以上内容是对当前花生市场分析的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对于深入了解花生市场的读者,建议从更多维度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和投资计划。

外国花生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外国花生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外国花生现状分析报告范文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外国花生产业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对外国花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种植产区、产量、市场需求、出口情况等方面的内容,为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解外国花生产业的参考。

产区和产量分析外国花生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区。

根据统计数据,主要的外国花生产区包括中国、印度、尼日利亚、美国和巴西等国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国花生产国之一,以山东、河北和广东等省份为主要产区。

中国的外国花生产量在亚洲地区居于第一位,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外国花生产国,其主要产区包括安得拉邦、卡纳塔克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等地。

印度每年的外国花生产量稳居全球第二。

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外国花生产国,其产区主要集中在本索邦、卡诺邦和贝努埃邦等地。

尼日利亚的外国花生产量一直居于非洲第一的位置。

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其外国花生产量也相当可观。

主要产区包括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和阿拉巴马州等。

巴西在南美洲地区是最大的外国花生产国,其主要产区在巴西中部和南部地区。

巴西的外国花生产量稳定增长,位居南美洲第一位。

市场需求分析外国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其产量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目前全球对外国花生的市场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外国花生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包括花生油、花生酱和花生糖等。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外国花生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在亚洲地区,中国和印度是最大的外国花生市场。

中国消费者对外国花生和花生制品的需求较高,尤其是花生油和花生糖市场潜力巨大。

印度的花生需求主要用于食品制造业的原料。

非洲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最大的外国花生市场,其食品加工业对花生的需求不断上升。

其他非洲国家也对外国花生表现出了增长的需求。

美国和巴西等国则主要依靠出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这些国家的外国花生主要销往亚洲和非洲地区,满足当地的食品加工需求。

花生出口存在的问题

花生出口存在的问题

2023-11-04CATALOGUE 目录•花生出口现状•花生出口存在的问题•花生出口问题的原因分析•花生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花生出口的未来发展策略01花生出口现状出口总量波动较大由于国内花生生产受天气、政策等因素影响,导致出口总量不稳定,波动较大。

出口总量相对较小与主要花生进口国相比,中国的花生出口总量相对较小,难以满足国际市场对花生的需求。

花生出口总量初级产品占比高中国花生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占比相对较低,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由于生产技术和品种差异等原因,中国花生品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出口竞争力。

花生出口结构中国花生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如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

亚洲市场为主中国花生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缺乏多元化市场的开发,增加了出口风险。

缺乏多元化市场花生出口市场分布02花生出口存在的问题由于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存在问题,导致花生质量不稳定,影响出口。

产品质量不稳定农药残留超标质量监管不到位花生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不符合进口国标准。

国内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对花生的质量把控不严格,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03质量问题0201花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给出口企业的定价带来很大困难。

价格波动大我国花生出口以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缺乏自主定价权,容易被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所影响。

缺乏定价权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花生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逐渐增大。

成本上升价格问题进口国对花生进口的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如食品卫生、植物检疫等方面,国内企业难以达到要求。

国际贸易壁垒技术壁垒一些国家对花生进口实行高关税政策,增加了进口成本,限制了我国花生的出口。

关税壁垒一些国家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如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等,限制了我国花生的出口。

非关税壁垒03花生出口问题的原因分析种植面积减少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可用于种植花生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影响花生的产量和质量。

生产成本高花生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和肥料等投入,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影响出口竞争力。

中国农产品出口日韩市场的比较研究

中国农产品出口日韩市场的比较研究

随 着2 0 l 2 年 中 日韩 自 由 贸 易 区 的新 一 轮 推 进 , 中 日韩 三 国 间 的 农 产 品 贸 易再 次 引 起 人 们 的 关 注 。农 业 在 日韩 两 国 是 典 型 的 弱 势 产 业 ,因 而 对 我 国 农 产 品 的 进 入 持 谨 慎 戒 备 的 态 度 ,就 中 国而 言 ,在 三 国 的 经 济 关 系 中则 希 望 以 我 国 农 业 的 优 势 弥 补 其 他 产 业 的 弱 势 ,在 日韩 市 场 促 进 和 扩 大 中 国农 产 品 的 出 口 , 因 而 近 年 来 引 发 了 多
2 ( } l 3 年 9』 J
网 商务研 究
G UoJ I SH AN GW U Y AN J l U
S e pt . 201 3
总 第3 4 卷 第】 9 3 _ } { } {
Vo 1 . { 4N o 1 9 3
中国农产 品出 口 口韩市 场 的比较研 究
杨逢 珉 杨金 超
起 农 产 品 贸 易摩 擦 事 件 。 中 日韩 农 产 品 贸 易 洽 谈 成 为建 立 中 日韩 自 由 贸易 区 的重 大
阻 碍 。 为 了 有 效 地 促 进 中 日韩 自由 贸易 区 的 建 设 ,有 必 要 对 我 国 现 阶 段 农 产 品 出 口 日 、韩 两 国 的 情 况 进 行 比 较 分 析 ,研 究 我 国 农 产 品对 日、韩 两 国 出 口的 异 同 ,争 取 在 促进 中 日韩 农 产 品 贸易 自 由化 的进 程 中最 大可 能 地 维 护 我 国农 产 品 出 口的利 益 。 国 内 已 有 许 多 学 者 分 别 从 中 日韩 三 国 农 产 品 的 竞 争 力 、农 产 品 贸易 关 系 、三 国 农 产 品产 业 内 贸 易 等 多 个 方 面 分 析 了 中 日韩 三 国农 产 品 贸 易 状 况 。 但 是 ,大 多 已 有 的研 究 缺 乏 从 自 由 贸 易 区 建 设 的 视 角 ,对 我 国 农 产 品 出 口 日 、韩 市 场 的 出 口总 量 、 出 口结 构 、遭 遇 到 的 贸 易 壁 垒 形 式 等 问 题 进 行 比较 研 究 。本 文 在 对 以 上 问题 研 究 的

花生贸易调研报告

花生贸易调研报告

花生贸易调研报告花生贸易调研报告概述花生是一种被广泛种植和消费的重要农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分析花生贸易的发展状况、市场竞争格局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花生贸易的发展状况1.国际花生贸易总体趋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花生贸易逐渐增长。

主要花生出口国包括中国、美国、印度等,而进口国主要有欧洲、亚洲及非洲国家。

全球花生贸易量增长主要受到消费市场的需求增加和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影响。

2.中国花生贸易的发展情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花生生产和消费国,也是主要的花生进出口国。

近年来,中国的花生贸易总体保持稳定增长。

据统计,中国花生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市场。

中国花生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印度和非洲国家。

二、市场竞争格局1.主要花生出口国之间的竞争中国、美国和印度是全球三大花生出口国,它们之间在市场份额和贸易竞争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美国花生主要出口到中国和欧洲市场,而印度花生则主要出口到中东和亚洲国家。

2.花生进口国的选择花生进口国选择供应国时,主要考虑因素包括质量、价格、供应能力以及贸易政策等。

中国进口花生时,更偏好美国花生,其次是印度和非洲国家。

其他进口国也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供应来源。

三、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挑战(1)较高的贸易壁垒:一些国家对花生贸易实施较高的关税和贸易限制,增加了贸易成本和风险。

(2)食品安全问题:花生贸易中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和质量问题,对贸易造成不利影响。

(3)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可能对花生产量和贸易造成重要影响,如干旱可能导致产量下降。

2.机遇(1)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增加,花生作为富含营养的坚果,其需求将逐渐增加。

(2)国际贸易政策调整:一些国家可能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限制刺激贸易发展,为花生贸易带来机会。

结论花生贸易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平稳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花生消费和生产国在花生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面临的挑战包括贸易壁垒、食品安全和气候变化等。

花生销售调查报告

花生销售调查报告

花生销售调查报告花生销售调查报告一、市场概述花生作为一种常见的坚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广泛分布于各个省市,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花生销售的市场情况、销售渠道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偏好。

二、销售渠道1. 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是花生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

这些市场通常位于城市的郊区或农村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和批发商。

花生以散装形式出售,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一部分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2. 超市和便利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市和便利店成为了花生销售的重要渠道。

这些销售点通常提供包装好的花生产品,满足了一些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卫生的要求。

此外,超市和便利店的便捷性也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

3. 网络销售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销售逐渐崭露头角。

许多电商平台提供了各类花生产品的在线销售服务。

这一渠道具有方便快捷、价格透明等特点,受到了一些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三、消费者偏好1. 品质消费者对于花生的品质要求较高。

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外观完整、无虫蛀、无霉变的花生。

此外,一些消费者对于花生的口感和味道也有一定的要求。

2. 产地和品牌一部分消费者对于花生的产地和品牌有一定的偏好。

他们更愿意购买来自有名的花生产区或知名品牌的产品,认为这些产品更具可信度和品质保证。

3. 加工方式花生的加工方式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一些消费者更喜欢购买炒制过的花生,认为这样的花生更香脆可口。

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更倾向于购买原味的花生,以便自行加工。

四、市场竞争花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价格、品质和品牌上。

一些大型花生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和营销渠道的优势,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同时,他们也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建设,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然而,小型花生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

他们通常注重花生的特色和地域优势,通过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

此外,一些小企业也通过与农户直接合作,确保花生的品质和原产地的可追溯性,赢得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

花生消费调查报告总结

花生消费调查报告总结

花生消费调查报告总结花生消费调查报告总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生作为一种美味可口、富含营养的食品,在消费市场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花生消费的情况,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参考。

从调查结果看,花生在消费市场中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普及度。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购买和食用花生,其中女性比例稍高。

这说明花生产品在市场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调查结果显示,花生消费主要集中在休闲食品和炒货两个方面。

超过60%的受访者将花生作为零食进行购买和食用,而约30%的受访者则将花生作为炒货配菜或主食食用。

这说明花生的多样化食用方式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促使了花生产品的消费增长。

对于花生消费者而言,最关注的因素是产品质量和口感。

市场上各类花生产品琳琅满目,产品质量的好坏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会优先选择品质好的花生产品。

而产品的口感则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花生产品的满意度,因此厂家应注重对花生的烘焙工艺和口感进行改进,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此外,价格也是影响花生消费的重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受访者表示在购买花生产品时会优先考虑价格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同品牌和种类的花生产品价格差异较大,消费者往往会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

因此,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定价,提供高性价比的花生产品,以有效吸引消费者和占领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在花生消费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口感和价格的关注度较高。

因此,企业应注重产品品质的提升,加强研发和制造工艺的改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偏好,灵活调整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021年中国花生市场供需及进出口贸易分析

2021年中国花生市场供需及进出口贸易分析

2021年中国花生市场供需及进出口贸易分析一、花生种植面积花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油料作物。

除了青藏高原和港澳地区,其他各地区均有花生种植。

其中,花生种植地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吉林等地区。

近两年,我国政府在积极推动高油酸花生的种植,花生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

2021年中国花生种植面积约4750千公顷,较2020年增加了19.17千公顷,同比增涨0.41%。

二、花生产量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

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增加,花生产量也在增涨。

2021年中国花生产量为1820万吨,同比2021年增涨1.15%。

三、花生进出口情况从花生进出口情况看,近年来,花生进口数量开始增加,出口数量在逐渐减少。

2021年中国花生进口数量为100.26万吨,较2020年减少8.26万吨,同比下降7.61%。

2021年中国花生进口数量为10.43万吨,较2020年减少2.73万吨,同比下降20.72%。

2021年中国花生进口金额为102804万美元,较2020年增加19242万美元,同比增涨23.03%。

2021年中国花生出口金额为17671万美元,较2020年减少2820万美元,同比下降13.76%。

其中,2021年中国花生进口中,未去壳花生数量达18.27万吨,去壳花生数量达81.99万吨;中国花生出口中,未去壳花生数量达 1.83万吨,去壳花生数量达8.61万吨。

从出口情况看,我国去壳花生主要出口到日本、泰国、加拿大、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荷兰、英国、新加坡和韩国等地。

2021年我国去壳花生出口到日本的数量为1.08万吨,占去壳花生总出口数量的12.57%;出口金额为0.27亿美元,占去壳花生总出口金额的17.60%。

我国去壳花生出口到泰国的数量为0.98万吨,占去壳花生总出口数量的11.37%;出口金额为0.15亿美元,占去壳花生总出口金额的9.91%。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花生消费情况的调查对比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花生消费情况的调查对比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花生消费情况的对比1全球花生消费情况数据统计显示,21世纪前十年,全球花生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23000k公顷左右,年总产33000kt以上,其中花生的种植(96%)与总产(92%)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

世界花生消费方式主要分为榨油、食用、留种三大类,近十年来花生食用消费增长较快,油用比例相对下降,到2010年油用和食用各占花生总消费量的45%左右。

2009-2010年,全球花生总消费34000kt以上,花生蛋白饼粕6000kt以上,食用花生总量15000kt左右。

全球各主要消费地区的消费方式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饮食习惯的影响。

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花生种植面积很少,相对依赖进口,几乎全部为食用,只有食品加工的废料才用于榨油。

食用方式也更加多种,油炸、烤果、烤仁、涂层和花生酱的包装食品,是主要的消费方式。

花生还被越来越广泛地作为食品配料,用量稳中有升。

非洲是花生主产地区,但是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各助产国花生榨油的比例仍高于食用。

亚洲的中国和印度是世界花生种植和生产最主要的国家,亚洲国家的花生消费受饮食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主要仍以家庭烹饪和餐馆消费为主,但近年来加工的小包装零食和食品工业配料用量增长迅猛。

日韩两国和中国的饮食习惯较为接近,以下将会以日本、韩国花生消费情况为背景,分析中国未来几年花生消费的趋势。

2日本与韩国花生消费情况近年来,日本每年消费花生110-120kt,其中油炸约占2/3,烘焙约占10%,花生酱用料近5%,涂层/裹衣约10%,甜品及其他食品配料7%-8%。

另外,消费花生果7-8kt。

日本多年来花生消费数量比较稳定,但是日本花生种植面积和年产量非常少,总产只有20kt左右,占总需求的10%,90%的消费依赖进口。

根据数据的统计,日本每年进口的原料数量基本稳定,其中大生仁约20kt,约90%来自中国,小生仁约20kt,约50%来自中国,另50%来自美国等地。

国内外花生产业发展动态与河南省花生产业前景分析

国内外花生产业发展动态与河南省花生产业前景分析

河南农业2023年第10期尼、苏丹、缅甸6个国家花生油用和食用消费量分别为 1945万t、540万t、196.3万t 、135.3万t、133.7万t、133.3万t,分别占全球花生总消费量的38%、10.5%、3.8 %、2.7%、2.6%、2.6%,合计占全球花生消费总量的60%。

中国为世界花生最大消费国。

二是世界各国花151617181920212223马里马拉维乌干达阿根廷莫桑比克加纳赞比亚津巴布韦巴西42.5404041383425.92519.542.5404038383425.32220.5151617181920212223布基纳法索加纳刚果金马里瓦鲁阿图马拉维乌干达科特迪瓦埃及47.7484536.84035302120.55048454238.835302120.5CHANYE ZHENXING图1 2022年世界花生主产国种植面积占比3.全球花生贸易情况。

2022年全球花生总贸易量788.4万t(制品折果,下同)。

其中,全球花生出口454万t,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出口量为:阿根廷 90万t,占比19.8%;印度75万t,占比16.5%;美国54.4万t,占比12%;苏丹50万t,占比11%;塞内加万t,占比9.9%;巴万 t,占比4%。

全球(地区)进口量为:41万t,占比12.3%;23万t,占比6.9%;22万t,占比6.6%;10.5万 t,占比3.1%;9万t,占比2.7%;马5万t,占比1.5%(见4.世界不同地区花生产销特点。

世界各地花生生产、消费各具特点。

美国、阿根廷、巴西虽然花生生产体量不大,但却是世界花生品质最优、产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食用比例高,产业效益好,垄断全球花生高端消费市场,其花生产业的发展基本不受大宗油料行情影响;印度、非洲各国花生广种薄收,生产水平低下,产品价格有比较优势;欧盟等进口国主导着花生高端消费走向,科特迪瓦泰国土耳其赞比亚南非巴西阿根廷孟加拉国马来西亚12.311.711.510.29.79.58.88.37.54336.8206.93.017.911.48422.75763.28093.19782.188.61677.3图4 2022年全球花生主要进口国进口量占比河南农业2023年第10期河南农业2023年第10期市场潜力巨大。

浅谈在现代化进程中中日民众消费观及消费现状的比较

浅谈在现代化进程中中日民众消费观及消费现状的比较

浅谈在现代化进程中中日民众消费观及消费现状的比较浅谈在现代化进程中中日民众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的比较作者:***学号:10000*****学院:**********论文要点简述:一,在现代化进程中,中日民众在奢侈品消费上的比较;二,在现代化进程中,中日民众在日常生活消费上的比较。

三,总结二者间的差异,提出笔者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美好愿望。

正文部分:浅谈在现代化进程中中日民众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的比较鉴于历史原因、政治原因、地理原因以及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经济贸易关系等等,中国同与其隔海相望的邻邦----日本----之间的关系,可谓有着千丝万缕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在牵连。

正因为如此,从古到今,尤其在是近现代,有关中日之间的比较----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军事,乃至综合国力方面----都从来没有停歇过的。

时代在进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是与时俱进。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统计,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7.5%,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而2004年时,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仅为20亿美元。

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参考自《2010-201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预测》2010年7月14日)基于此统计事实以及我所参考的一些其它文献,对于近年来中国国民的消费状况和隐藏在其下的消费心理,我略有想法,欲述诸笔端,并浅谈在现代化进程中中日民众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的比较。

首先从日本的消费水平讲起。

据美世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2004年13日公布的报告称,2004年全球144个大型城市中,日本东京是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

并且,这是东京连续第二年消费水平排名全球第一了。

但是,日本人的个人实际收入与生活消费相比并不高,政府以税收的形式将相当多的个人收入转化为社会公有,一般民众的收入水平大体相近,日本民众所过的生活,并不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歌妓舞姬争奇斗艳”的纸醉金迷。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特征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特征
但是,在东北亚经济圈内,同样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中国与日韩之间的地位却完全不同。2002年,中国对日韩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贸易逆差分别为96.9亿美元和32.2亿美元,各占中国对日韩农产品贸易总逆差的1.2%和21.8%。韩国自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中,有16.5%是谷物及其制品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而日本则只有0.98%为谷物及其制品。从两者的贸易净出口指数也可以看出,近三年中国对日本的谷物及其制品贸易的净出口指数值始终徘徊在-0.8~-0.9之间,而对韩国则接近于-1。可见,就国际市场而言,虽然中日韩国都是谷物及其制品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净进口国,但在三国之间,中国属于出口国,而日韩则是进口国。这种的地位的不同,为中国与日韩之间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摩擦,埋下了隐患。
其中,R为净出口指数,E为出口额,I为进口额。
净出口指数的经济含义,是净进口额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出口额越多而进口额越少,则净出口指数越小。某种产品只有出口没有进口时,净出口指数达到最大值1。相反,某种产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时,净出口指数为最小值-1。根据现有贸易结构反映各国比较优势的前提条件,各国一般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自己不具备比较优势或者比较优势相会较弱的产品。这样,净出口指数越接近于1,则此产品的比较优势越强。净出口指数越接近于-1,则比较优势越弱。
上述研究表明,利用净出口指数方法在分析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现实可行的。因此,本文将沿用他们的方法,以净出口指数R(index of relative export performance)来计算相对比较优势。某一类或者一种产品的净出口指数,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EMBED Equation.3
在第Ⅱ象限,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净出口指数为负,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净出口指数为正,表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已不具备比较优势,但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仍然具有比较优势,这类国家是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

日韩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特征及对我国未来农产品需求的启示_杨军

日韩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特征及对我国未来农产品需求的启示_杨军

日韩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特征及对我国未来农产品需求的启示杨军1,程申2,杨博琼3,王晓兵1(1.中科院地理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101,2.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3.清华大学,北京100084)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农业比较优势、生产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显著改变,引发了对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新一轮讨论。

本文从日韩人均食物消费过去50年的变化特征,预测中国口粮消费在未来将进一步下降,而高附加值农产品需求将显著增长,国家亟需制定面向未来的“粮食安全”新战略。

关键词:粮食安全;日韩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分析预测中图分类号:F3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13)01-0024-08Changing Trends of Food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Japan and Kore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Future Food Demands YANG Jun 1,CHENG Shen2,YANG Bo -qiong 3,WANG Xiao -bing 1(1.Center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Polic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China ;2.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 3.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and food consumption are changing dramatically paralleled with the rapid growth rate of GDP and net income per capita.These have motivated the burning debates of food security again.Compa-ring to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study draws conclusions with reference to what has happened in the developed neighbor countries of Japan and Korea in the past 50year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omestic demand of grain crops will de-crease ,however ,the high -added value products will increase significantly.China's government should ponder and re-vise its food security strategy in the future.Key words :food security ;food consumption change in Japan and Korea ;forecast收稿日期:2012-07-18修回日期:2012-11-30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多哈谈判背景下中非农产品贸易合作战略与政策研究”(70873116)、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课题(CIRS2012-2)和中国科学院(KZZD -ED -08-04)的资助。

花生消费需求分析报告

花生消费需求分析报告

花生消费需求分析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对花生消费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首先,针对花生的全球市场进行了概述,包括产量、进出口情况以及消费趋势。

其次,对花生的消费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主要消费群体、消费偏好以及消费动机。

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并促进花生市场的发展。

1.背景介绍花生(Arachis hypogaea)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作为一种高脂肪和高蛋白质的食物,花生在人类饮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对花生消费需求进行分析对于了解市场需求和开展有效的市场推广至关重要。

2.全球市场概述全球花生产量稳定增长,2019年达到了4300万吨,其中主要生产国包括中国、印度、尼日利亚、美国等。

花生的进出口也非常活跃,中国、美国、印度等国家是主要的进口国家,而尼日利亚、阿根廷、美国则是主要的出口国家。

3.消费需求分析(1)主要消费群体花生的消费者群体非常广泛,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以及老年人等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花生的消费需求略有差异,例如儿童和青少年更倾向于花生酱和花生糖等加工食品,而成年人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生吃花生或者炒花生等。

(2)消费偏好消费者对花生的偏好有很多方面,首先是花生的口感,消费者喜欢脆、香的口感;其次是花生的新鲜度和质量,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新鲜而且无虫害的花生;另外,消费者还关注花生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对无添加剂和无农药残留的花生更加青睐。

(3)消费动机消费者购买花生的动机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包括为了满足零食需求、为了增加营养摄入和为了享受花生带来的口感和满足感。

此外,一些消费者也会购买花生作为礼品赠送他人。

4.建议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并促进花生市场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升花生品质:加强花生的种植和加工技术,确保花生的品质和新鲜度。

(2)开发新的产品:开发更多种类的花生制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例如低盐、低糖等特殊需求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花生消费情况的对比
1全球花生消费情况
数据统计显示,21 世纪前十年,全球花生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23000k公顷左右,年总产33000kt以上,其中花生的种植(96%)与总产(92%)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

世界花生消费方式主要分为榨油、食用、留种三大类,近十年来花生食用消费增长较快,油用比例相对下降,到2010 年油用和食用各占花生总消费量的45%左右。

2009-2010年, 全球花生总消费34000kt 以上,花生蛋白饼粕6000kt 以上, 食用花生总量15000kt 左右。

全球各主要消费地区的消费方式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饮食习惯的影响。

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花生种植面积很少,相对依赖进口,几乎全部为食用,只有食品加工的废料才用于榨油。

食用方式也更加多种,油炸、烤果、烤仁、涂层和花生酱的包装食品,是主要的消费方式。

花生还被越来越广泛地作为食品配料,用量稳中有升。

非洲是花生主产地区,但是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各助产国花生榨油的比例仍高于食用。

亚洲的中国和印度是世界花生种植和生产最主要的国家,亚洲国家的花生消费受饮食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主要仍以家庭烹饪和餐馆消费为主,但近年来加工的小包装零食和食品工业配料用量增长迅猛。

日韩两国和中国的饮食习惯较为接近,以下将会以日本、韩国花生消费情况为背景,分析中国未来几年花生消费的趋势。

2 日本与韩国花生消费情况
近年来,日本每年消费花生110-120kt,其中油炸约占2 /3, 烘焙约占10%, 花生酱用料近5%,涂层/裹衣约10%,甜品及其他食品配料7%-8%。

另外,消费花生果7-8kt 。

日本多年来花生消费数量比较稳定,但是日本花生种植面积和年产量非常少, 总产只有20kt 左右, 占总需求的10%,90%的消费依赖进口。

根据数据的统计,日本每年进口的原料数量基本稳定,其中大生仁约20kt,约90%来自中国,小生仁40%
26%
10%
12%7%
5%
近几年国际市场不同花生消费方式的占比
油炸花生酱烘焙/风味食品配料花生果涂层/裹衣
约20kt,约50%来自中国,另50%来自美国等地。

近十年来,日本进口的花生制品总量保持在60-65kt 左右,其中90%以上来自中国。

花生酱消费数量保持在4kt左右,烘焙等数量在3kt 左右,烤果的数量持续下滑, 已由本世纪初的近20kt 下降到目前的6-7kt。

与此同时, ,油炸生仁呈增长趋势,进口数量则比本世纪初增长了30%, 达到40kt有余。

韩国几乎不种植花生,消费基本完全依赖进口。

数据统计显示,韩国每年进口花生,90%以上来自中国。

韩国每年消费花生仁约4050kt,消费呈增长趋势,其中烘焙产品最为突出,占55% 以上, 油炸约30%, 花生酱约5%,甜食及食品配料近10%。

近几年日本韩国不同花生消费方式的占比
4%4%
5%
9%
56%
22%
油炸烘焙/风味甜食/配料涂层/裹衣花生酱花生果
3中国花生消费情况
中国既是花生种植大国,又是花生消费大国。

花生以榨油为主,这与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明显不同。

数据统计显示,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榨油比例逐年有所下降,目前占全国花生利用总量的46%-48%,比80 年代末/90 年代初降低约10%,用于食品加工和直接食用的比例逐年上升,较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增加了10% 以上, 达到4500-5000kt,约占到全国花生利用总量的37%-38%。

我国食用花生市场消费渠道主要有家庭餐馆自用、食品工业配料、品牌小包装和非品牌零售等。

其中以销售散装(简单包装)家庭/餐馆自用为主,占总食用消费量的50%以上,以制成品进行非品牌散装零售的消费量也在25%以上。

虽然近年以纯花生制品和混合果仁等方式进行品牌小包装消费的市场正在崛起,其所占食用消费比例仍小于10%,而国内花生食用市场中用于食品配料比例也不到15%。

4未来预计
发达国家花生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总的趋势是榨油花生比例下降和食用花生比例增加,就像日本和韩国的情况。

而在发展中国家,花生榨油比例仍略高于食用,如中国。

虽然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会逐渐变化,花生加工食品、食品配料的增速会和日韩两国的发展情况接近,但是榨油类花生的需求仍然会稳定在一定比例。

同时目前中国国内食用花生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自身需求的增加也会推进花生种植面积的上升。

另外,随着花生生产目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花生加工业将研发更多高蛋白的营养食品。

今后花生加工制品的出口将不断增加,渐有取代原料出口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