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

合集下载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国匠里型继堕!Q!!生!!月筮!!鲞筮曼翅!坐曼!!QPb尘型堂!,墅塑:垫!!:!!!:塑,盟!:!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张古沐阳陈有信【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llbaculardegeneration,AMD)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对干性AM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治疗提供了许多新靶点。

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药物主要以抑制炎性反应、防止光感受器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丢失、减少毒副产物堆积和改善脉络膜血液供应以及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为靶点。

此外,干细胞生物学技术治疗干性AMD也在探索之中。

f国际眼科纵览,2013,37:361-366)【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炎性反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干细胞Treatmentupdatesofdry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ZHANGGu—mu-yang,CHENYou—xin.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Hospital,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Being10073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HENYou-xin,Email:chenyouxin@medmail.com.crt【Abstract】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isoneoftheleadingcausesofblindnessinthepopulationaged50ormore.ResearchprogressinthepathogenesisofdryAMDprovidesmanynewthera—peutictargets.DrugsnOWunderinvestigationmainlytargetatinhibitionofinflammation,preventionofphotoreceptorand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loss,decreasingaccumulationoftoxicby—products,enhance—mentofchoroidbloodsupplyandamelioratingoxidativestressinjury.Besides,stemcellhasbecomeanewparadigmfordevelopingtherapiesfordryAMD.(IntRevOphthalmol,2013,37:361-366)【Keywords】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inflammation;retinalpigmentepithelium;oxidativestress;stemcell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是全球50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张敬法,张宇萌,孙晓东.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J].眼科新进展,2022,42(3):169178.doi:10.13389/j.cnki.rao.2022.0035【述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张敬法 张宇萌 孙晓东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张敬法(ORCID:00000003 0601 4342),男,1979年2月出生,山东青岛人,博士,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眼科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视觉研究学组副组长等。

研究方向: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E mail:13917311571@139.com作者简介:张宇萌(ORCID:0000 0002 1098 8177),女,1996年10月出生,江苏徐州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硕士研究生。

E mail:yumengzhang196@163.com注:张敬法和张宇萌为共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21 11 29修回日期:2022 01 08本文编辑:盛丽娜,刘雪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171076,82171062);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编号:19495800700)作者单位:20008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摘要】 目前,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近年的临床试验显示出巨大的治疗前景,包括饮食疗法、抗体疗法、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激光治疗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闫焱;王玲
【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
【年(卷),期】2008(8)9
【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引
起中老年严重视力丧失最主要的原因.尽管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其发病机
制仍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多因素疾病.除了与年龄有极强的相关性,代谢、功能、基因和环境等因素均影响其发病,在黄斑区,这些作用因素引起包括脉络膜毛
细血管、Bruch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光感受器等组织发生病变,从而引起不
同程度AMD的发病和结局.除了遗传倾向外,氧化应激导致的脂褐素生成、drusen 的形成、局部炎症和新生血管形成都是其发病原因.本文就今年来AMD发病的主
要分子和细胞机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1888-1890)
【作者】闫焱;王玲
【作者单位】200025,中国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200025,中国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外泌体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杨婧;陈松;
2.CX3 CL1-CX3 CR1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孟欢; 金明
3.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何美芹;韩国鸽;危平辉
4.microRNAs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J], 张丽丽;高自清
5.外泌体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与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J], 刘金霞;秦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是一种获得性视网膜变性,通过非新生血管(玻璃膜疣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异常)和新生血管紊乱(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的形成导致严重的中央视力损害。

AM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这是一种导致失明的不可逆转的疾病,是全球第三大常见致盲性眼病,也是西方国家老年人不可逆转失明的最常见原因。

近年来,亚洲的AMD发病率也有所增加。

尽管AMD不是中国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AM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国发达城市的AMD发病率高达15.5%。

因此,对该病认识的普及,以及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更多的关注。

什么是AMD?AMD是一种眼部疾病,会使您的中央视力模糊。

当衰老对黄斑造成损害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黄斑是眼睛控制锐利、直视的部分。

黄斑是视网膜(眼睛后部的光敏感组织)的一部分。

AMD是一种常见疾病-它是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AMD不会导致完全失明,但失去中心视力会使你更难看清面孔、阅读、开车或做特写工作,如做饭或修理房子周围的东西。

AMD在某些人中发生得非常缓慢,而在另一些人中发生得更快。

如果您患有早期AMD,您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注意到视力丧失。

这就是为什么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确定您是否患有AMD很重要的原因。

AMD非常普遍,报道显示美国有1100万人患有AMD。

晚期期AMD可能发生在一只或两只眼睛。

一只眼睛患有晚期AMD会使您的另一只眼睛患晚期AMD 的风险更高。

AMD的类型和阶段有哪些?AMD 有两种类型:干性和湿性。

大多数AMD患者患有干性AMD(也称为萎缩性AMD)。

这是黄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薄的时候。

干性AMD分为3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

它通常在几年内缓慢进展。

晚期干性AMD没有治疗方法,但您可以找到充分利用剩余视力的方法。

如果您只有一只眼睛患有晚期干性AMD,您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您的另一只眼睛的黄斑区视力。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研究进展金哲豪,沈念慈,朱静吟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眼科,上海200040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以中心视力丧失为主要症状的眼科疾病,主要累及视网膜的黄斑区[1-2]。

AMD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已成为发达国家老年人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影响着10%~13%的65岁以上老人[3]。

新生血管性AMD(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是引起AMD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4]。

其病理特征主要是黄斑下的病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导致血液或液体渗入黄斑,最终新生血管组织和相关渗出物发展成破坏性的黄斑瘢痕引起中心性失明[5-6]。

nAMD异常新生血管的增生和形成,主要是由于参与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上调所致[7]。

其中VEGF-A是眼部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的重要调节因子[8],它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receptor,VEGFR)1和2,通过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存活来介导血管生成[9]。

目前,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是治疗和稳定大多数nAMD病例的一线疗法[4]。

当然,新生血管的形成也与许多其他因子有关[10-11],研究新型抗VEGF及其他靶点的药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综述了治疗nAMD的抗VEGF药物,重点介绍目前热门抗VEGF药物及其治疗方案,展望新型抗VEGF制剂及其他非VEGF靶点制剂。

抗药物抗VEGF适配体哌加他尼是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能够识别并特异性结合VEGF-A165亚型[12],于2004年批准用于治疗nAMD[13]。

抗VEGF药物在治疗AMD中的研究进展

抗VEGF药物在治疗AMD中的研究进展
AMD
—— Molecular Aspects of Medicine 33 (2012) 418–435
致病机制
AMD患者的RPE细胞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损伤将导致慢性炎症反应, 引起细胞外基质结构异常,进而造成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功能的改变, 最终导致视网膜和RPE细胞的萎缩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成。
总之,无论哪种新疗法都需要经过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证 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The end , thank you.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该病缺乏明确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虽然近年在多种治疗方法中 有所突破,但是仍不能解决复发及视力恢复不理想等问题。
A.眼底照相
B.AMD临床分型
致病机制
AMD病因不明,与遗传、种族、 饮食以及黄斑区长期慢性光照损 伤等有关。这些损害引起RPE细胞凋亡乃至死亡,从而引起视力损害。
治疗方法——抗VEGF药物
A and B: Case 1: Intact ELM and IS/OS at baseline. Eighty-one year old female with pretreatment BCVA of 44 ETDRS letters(20/63-1) presented with intact ELM (arrow) and IS/OS (arrow-head) junction in the central 1000 microns as seen on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 (A) BCVA improved to 67 letters (20/25+2) following four monthly intravitreal Ranibizumab injections (B):C and D: Case 2: Completely disrupted ELM and IS/OS at baseline. Eighty-year old female with pretreatment BCVA of 29 ETDRS letters(20/125-1) presented with completely disrupted ELM (arrow) and IS/OS (arrow-head) junction in the central 1000 microns seen on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 (C) BCVA improved to 35 letters (20/100) following seven monthly intravitreal Ranibizumab injections (D).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张敬法,赵珍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J].眼科新进展,2022,42(2):85 98.doi:10.13389/j.cnki.rao.2022.0019【述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张敬法 赵珍珍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张敬法(ORCID:00000003 0601 4342),男,1979年2月出生,山东青岛人,博士,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眼科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视觉研究学组副组长。

研究方向: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Email:13917311571@139.com作者简介:赵珍珍(ORCID:00000001 9129 077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E mail:18351985996@163.com注:张敬法和赵珍珍为共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21 11 15修回日期:2021 12 18本文编辑:盛丽娜△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171062)作者单位:200080 上海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摘要】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导致老年人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以黄斑区新生血管为主要病理特征,其发病与年龄、环境、遗传、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免疫机制等多因素相关。

萎缩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萎缩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萎缩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比、以中心视力下降为特征的致盲性眼底退行性病变。

近年来,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研究不断深入,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本文对中医研究萎缩性黄斑变性的现状进行介绍。

标签:萎缩性黄斑变性;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亦称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并导致患者中心视力下降的致肓性、眼底退行性病变[1]。

该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群敛肓的首要原因[2]。

在我国,尤其足经济发达地区,AM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3]。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AMD 的发病率在2.9%~12. 9%之间,随年龄增加,发病率越高[4],临床上AMD分为萎缩性和渗出性两种[5]。

前者是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呈视力缓慢进行性下降,以视网膜色素上皮退变为主,眼底可见散在玻璃膜疣,随着病情进展,导致中心视力严重减退、视野绝对性中心暗点。

后者主要特点是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引起视力急剧下降,眼底出现反复渗出、出血、机化瘢痕及色素紊乱增生。

萎缩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属于AMD中常见的一型,发病率约占黄斑变性总数的80%[5]。

目前,该病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缺陷、光的慢性损害、营养缺乏、药物作用、动脉硬化、机体老化等因素有关。

治疗上,有的采用抗氧化剂和血管扩张剂等药物,也有配戴低视力助视器的方法,但疗效均不明确[6]。

迄今为止,针对提高视力和改善视功能,尚未提出一个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MD的报道频频见刊,其中萎缩性病变疗效显著,在疾病的早期(即萎缩期)及早治疗、截断病程,预防出血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病萎缩期的治疗上,众多医家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汇总近十年中医药治疗萎缩性AMI)的文献,对该领域学术流派和辨证论治进行初探。

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研究进展

年 龄 相 关性 黄 斑 变 性 ( A M D ) 是 一 种 常 见 的 眼 底病变 , 年龄越大 , 患病 率越 高 , 是西 方 国家 老年 人 永 久 性 致 盲 的主 要 原 因之 一 , 其 发 病 可 能与 慢
本 的病机 , 但 发病过 程 中可 以 出现 水 不涵 木 , 肝 阳 上亢, 或心 肾不 交 , 心 火 亢盛 , 迫血 妄 行 使 眼底 出 血 加 重 ;或 久病 入络 导致 眼底 脉络 瘀 阻使 出血 不 止 。王 莉等 认 为久 病 劳倦或 饮食 失调 等 多种原 因导 致 后 天 不足 , 脾 虚 气 弱 是 导致 黄斑 病 变 的主 要原 因, 脾虚则气 I f 且 生 化 不足 , 气血 亏 虚 ; 脾 虚 则 运 化 失职 , 痰 湿 内生 。 王 明芳, 1 1 ] 认 为本病 的发 病与 心、 脾、 肝、 肾等 多脏 器 功 能 失 调有 关 , 如 心 火 亢 盛、 心 肾不 交 、 心 脾 两虚 、 肝脾不和、 肝 肾亏 虚等 , 特 别是 黄斑 出血 与手 少 阴心经 有 密 切关系 ,因心
t h e n a me o f t h e d i s e a s e ,e t i o l o g y a n d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s y n d r o me d i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a n d t r e a me t n t ,f o l k p r e s c ip r t i o n , a c u p u n c t u r e a n d o t h e r t h e r a p i e s t h r o u g h a s s o c i a t e d l i t e r a ur t e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i n o r d e r t o g u i d e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作者:丁琦来源:《上海医药》2012年第22期摘要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发达国家老年人主要致盲原因之一。

黄斑变性的发病与年龄、遗传、营养、疾病有关。

黄斑变性临床上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本文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了介绍,根据病情可以选择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光动力疗法、药物等方法治疗,以便社区医生在临床中参考。

关键词黄斑变性视网膜眼病文献标识码:R774.5 中图分类号: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22-0011-06Study progress of th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DING Qi(Shanghai Eye Care Center, Shanghai 200041, China)ABSTRACT Elderly macular degeneration is one of the blind causes for the elderly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Pathogenesis of macular degeneration are related to the age, hereditary,nutrition, and diseases. Macular degeneration is divided into tow types clinically, dry and wet one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he following therapies of laser 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 photodynamic therapy, or drug therapy can be chosen, which are convenient for the community doctors’ reference.KEY WORDS macular degeneration; retina; eye disease黄斑是视网膜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是维持形觉、色觉及立体视觉等中心视力最重要的部位,也是人类视觉最敏锐的部位,一旦该区域受损或发生病变,常常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视物变形,视力将受到严重的损害。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时机探讨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时机探讨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时机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病因及早期治疗效果。

方法对入院的36例(63只眼)发病不超过2年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人,给予改善视网膜血循环,营养支持网膜,抗氧化及对症治疗的疗效观察。

结果 36例通过治疗33例治愈,治愈率91.67%。

结论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早期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干性amd;早期治疗;治愈在中国,50岁以上人群就有1人出现黄斑病变,它已取代白内障成为导致老年失明的第一诱因。

据统计,中国60-69岁的老年人发病率为6.04-11.19%[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年龄相关性黄变性已成为西方55岁以上人群最主要的视力损害和致盲原因。

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约3mm处,直径约为1.5mm浅漏斗状凹陷,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干性amd)多发生在4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可能与年龄、遗传、吸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性疾病;黄斑长期慢性光损伤、血脂高、机体抗氧化剂水平低下等因素有关。

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黄斑色素密度降低,太阳光暴露,脂肪摄入过多及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缺乏是amd的危险因素,均可经氧化应激途径增加amd的患病率[2]。

干性amd早期未积极治疗,视力缓慢进行性下降,可由中期黄斑变性向晚期发展,重者不可逆性视力丧失,多为50岁以上,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视力进行性损坏。

该病是60岁以上老人视力不可逆性损害的首要原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摘要】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病因及早期治疗效果。

方法对入院的36例(63只眼)发病不超过2年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人,给予改善视网膜血循环,营养支持网膜,抗氧化及对症治疗的疗效观察。

结果 36例通过治疗33例治愈,治愈率91.67%。

结论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早期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干性amd;早期治疗;治愈而增高[3]。

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对干性amd病程在2年内的患者36例采用改善视网膜血循环,营养支持视网膜,抗氧化及对症治疗,通过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行 了大量的研究 , 在本病的治疗方面有 了一定的进展 。 现就 近年来 A D的中西 医治疗进展概况简述如下。 M
1 西 医治 疗 进 展
管的形成 ,是一种对症治疗 。同时,激光稍过量 ,可以使 C V增生 , N 且对 附近的正常组织 也产 生损 坏【】视功 能将 2, 受到较大影响 , 操作必须谨 慎。 1 光动力疗法(D ) D . 2 P T P T通过冷激光加光 敏剂联合氧化 作用治疗 C V, 目前较为安全 有效 的治疗方式 , 治疗 N 是 但 费用昂贵, C V的类型 、 且 N 病灶 的大小 、 位置及活动性对治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erl e au r ee eao , a —e tdm el gn r i g a ad tn
( N 组织。 C V) 激光光凝是为了封闭已经存在 的新生血管 , 但
很难破坏活动性很 强的新生血管 ,也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
A D 是一种 与年龄相 关的重要 的致肓 眼病 , M) 多发生于 5 0 岁以上 , 且患病率随年龄增 长而增高 。A MD是西方 国家老 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首要 原因… 。这种疾病会对老年人及 其家庭成员 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正在成为一个主要 的公共健康 负担 。近年来 , 国 A 我 M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 的趋势 。由于 A MD可 引起 患者中心视力的不可逆性损害 或丧失 ,为此国内外学者就如何控制或减缓病情 的发展进
疗的效果影响较大f 。 3 】
1 瞳孔温热疗法 ㈣ . 3
TT r 通过采用直径可调节 的大光
斑, பைடு நூலகம்波长达 80 m 的红外激 光连续 照射 , 靶组织 缓慢 1n 使 升温 , 消除 C V病灶的 同时还能相对保存病变表面视 网膜 N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卜文娟徐国兴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12期[摘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中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仍存在许多争议。

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RM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中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黄斑长期慢性光损伤、遗传、代谢、种族、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

上述多种因素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神经视网膜发生退行性变从而造成不可逆性视力下降或丧失。

ARMD可分为干性(萎缩性)和湿性(新生血管性)两型,干性ARMD主要有玻璃膜疣、RPE异常和地图样萎缩改变;湿性ARMD主要以脉络膜新生血管、RPE脱离或盘状纤维化为病理特点。

目前本病在欧美国家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我国也呈上升趋势。

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ARMD在52~64岁的人群发生率为2%,75岁以上人群则上升到28%。

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此病。

ARM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现有以下假说,且各有其侧重点。

1 氧化刺激学说许多年龄相关疾病均与活性氧中间物(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ROI)的积累有关,如过氧化氢、单态氧、超氧负离子、氢氧自由基等。

氧自由基过多或清除过慢,会对生物体产生一系列损害,由于多种原因视网膜对ROI特别敏感,如光感受器内高氧张力,长期暴露于光辐射下,光感受器外节含高比例多聚不饱和脂肪酸,视网膜和RPE细胞内含大量生色团如脂褐素、黑色素、细胞色素C等。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脂褐素在ARMD的氧化损伤中起重要的作用[3]。

脂褐素是一些细胞如神经元、心肌细胞、RPE细胞在衰老过程中逐渐积累的一种棕黄色具有自发荧光特性的物质,脂褐素一旦形成,就不会从细胞内自然消失。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主要包括一代药物贝伐单抗和二代药物雷珠单抗,它们均可与所VEGF-A 结合,雷 珠单抗仅含FaB片段相比贝伐单抗相对分子质量更小,因此更易穿过视网膜,同时也较少触发补体Fc 片段介导的免疫反应
另一种单克隆抗体类药物Brolucizumab是一种人源单链抗体片段,是由诺华制药研发的新型抗 VEGF 药物,于2019 年10月由FDA 批准用于湿性AMD的治疗。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与内皮细胞的增殖, 降低血管的通透性的作用。与同类治疗药物相比,其具有分子体积更小、组织穿透性强、药物浓度 高、药效持久及注射间隔长等优点
之一,占全世界盲症的8.7%,预计2040年AMD患者将增至2.88亿
2
临床上将AMD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干性AMD又称为萎缩性AMD; AMD
另一种为湿性AMD又称为新生血管性
3 干性AMD约占所有AMD患者的80%-85%,视力预后相对较好
4 湿性AMD所占比例虽然不大, 但是却对视力的影响更为严重, 是导致出现眼盲的主要原因
而AMD发生的多种危险因素,如年龄、空气污染、吸烟 、光损伤等都使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处于氧化应激中 ,由于视网膜具有高耗氧性且长期暴露于光照,故对氧 化应激敏感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氧化损伤增加,但抗氧化能力却 降低,修复系统的效率也随之降低,氧化系统和抗氧化 系统失去平衡, 最终加重组织损伤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一Fra bibliotek发病机制AMD发病机制复杂,多因素参与 ,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 遗传易感性、生活方式(吸烟、 营养摄入、肥胖)及环境因素(阳 光照射)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 、共同导致AMD的发生。以下就 目前较为公认的发病机制进行阐 述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分型与治疗PPT课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分型与治疗PPT课件

控制血压和血脂
保持血压和血脂在正常水平, 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视力检查、眼底检查 和视觉功能检查等,评估治疗 效果。
03
湿性黄斑变性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
辅助检查
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
OCT、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明 确诊断。
检查
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出血、渗出、水 肿等病变。
眼底检查
通过眼底检查可观察到黄斑区 新生血管、出血、渗出等病变

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黄斑变性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
生活习惯
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等不良生活习惯可 能增加患病风险。
遗传因素
有家族史的个体患病风险较高。
眼部疾病
如高度近视、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可能增加黄 斑变性的发生概率。
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环境因素
如长期暴露于紫外线、 吸烟、高血压、高胆固 醇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
险。
氧化应激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代 谢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应 激反应可能导致黄斑变
性。
治疗方法及。
光动力疗法
对于部分干性黄斑变性患者, 可考虑光动力疗法,以减缓病 情进展。
营养补充
如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 素E、锌等)、叶黄素、玉米 黄质等,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分型与治疗
汇报人:xxx 2023-12-10
目录
• 引言 • 干性黄斑变性 • 湿性黄斑变性 • 黄斑下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 • 光动力疗法在黄斑变性中应用 • 药物治疗进展与挑战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黄斑变性基本概念
黄斑
位于眼底视网膜中央,是视觉最 敏锐区域。

眼科学资料: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眼科学资料: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定义:是一种累及黄斑的退化性病变。

病因: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影响、视网膜慢性光损伤、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等有关。

表现:
干性AMD
1、玻璃膜疣;
2、色素上皮萎缩,色素紊乱,地图样萎缩;
湿性AMD
1、玻璃膜疣;
2、视网膜下出血、渗出;
3、脉络膜新生血管;
4、黄斑区盘状瘢痕。

诊断:45岁以上,双眼,可先后发病。

玻璃膜疣、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视网膜下出血、渗出、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区盘状疤痕。

结合OCT,FFA表现。

治疗:
干性AMD:无特效治疗。

可补充抗氧化剂、减少患病危险因素、低视力矫正等;湿性AMD:光动力学疗法、经瞳孔温热疗法、抗TEGF药物治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金淑萍;袁援生【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引起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可伴随有视网膜下积液、视网膜下出血及纤维瘢痕组织,导致中心视力进行性、不可逆的下降.以往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光凝术、经瞳孔温热疗法、黄斑转位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光动力疗法可减少黄斑病变患者视力损失的风险.曲安奈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药物被证明可以有效抑制或延缓患者视力的损失,甚至可以提高患者的视敏度.尤其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另外,基因治疗的不断发展为治疗新生血管性AMD开辟了一条新路,受到了眼科医师的重视.【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02【总页数】5页(P211-215)【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光动力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作者】金淑萍;袁援生【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部,昆明,6500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昆明,6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伴随的新生血管性AMD的病例数也逐年增加。

据报道,AMD为发达国家老年人致盲及视力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1],但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 neovasculzation,CNV)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涉及多个步骤的病理过程,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基膜降解、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管腔的形成、血管基膜被覆盖及周围纤维组织的增生[2]。

大量研究显示,炎症、缺氧与CNV存在密切关系[3-6]。

CNV不属于一种特定的疾病,与休克一样,它只是某些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病理过程,它加速了疾病恶化的过程,可以造成不可逆转的结果——失明。

现将AMD继发CNV的各种治疗进展进行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