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史的范式意义

合集下载

“一个人的文学史”——洪子诚学术研究的范式意义

“一个人的文学史”——洪子诚学术研究的范式意义
也就是 说 , 用“ 采 文学 的方式 ” 更容易把研 究者暴露在 ,
包含了两个方 面的含义 。一者 , 意欲强调其 学术研究的 独特性 ,在焦虑于对 当代文学学科 “ 没有方 法” “ 、不严 谨” 的酷 评 , 多研究者纷 纷求援 于外来话 语资源 的情 许 势下 , 二十年 来 , 洪先生以没有 “ 知识 ” 文学的方 式” 的“ ,
¨

的文学 史"
姚 丹


洪 子 诚 学 术 研 究 的 范 式 意 义
学术基点 ・人道主义" “
把洪子诚先生 的学术研究称 为“ 一个人 的文学史 ” ,
可 以掩盖 那本源 性 的 “ 第一 文本 ” 的缺 乏 , 而文 学家 则
“ 两手空空之后最容 易暴露 问题 意识的贫乏与肤浅 ”① 。
代的延安 文学 、O o 5一7 年代 的当代文学有其内在的联 系
性 。它们是 以现 代 白话 文取代文言文作为运载 工具 , 来
表达 2 世纪 中国人在社 会急剧变化 中的矛盾 、焦虑和 0
希望 。 他指 出,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悖谬的东 西 : 那些热 切拥护并投身革命 的文 学家 , 大都有一个对理想世界 的 渴望 , 信仰和 观念 的强调 , “ 对 对 绝对 ” “ 粹 ” 、纯 的追 求 。
( 赵祖 谟 , 北京大学 中文系教授 )
洪先生出色之处在于 , 的治史 是内外研究兼顾 的。他 他
在考 察 当代 文学的外部环 境 、 条件 的同时 , 文 外部 还从
学运动 和文学家 的 内在矛 盾 中探 寻文学发 展变化 的动
因。 他认为 : 2 从 0世纪初 即开始 了中国文学 的“ 现代化 ”
文学史研究 中遇到 的诸 多问题 与处理方 式 的说明 , 具有 方法论性质 。 把它同《 中国当代文学史》 进行对照会给研 究者和学子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借鉴。 当代文学 的概念 》 《

儒家宪政论之学术范式意义(代引言)

儒家宪政论之学术范式意义(代引言)
当下 学 术 界 将 新 儒 家 集 中 于 熊 十 力 ,我 认 为 ,这 是
偏 颇 的 。 实 际 上 ,牟 宗 三 先 生 思 想 之 整 体 架 构 更 多
地来 自张 君 劢 ,而 不 是 熊 十 力 。举 个 最 简 单 的 例 子 :
家 、 宪 政 之 含 义 及 两 者 间 之 关 系 ,从 而 为 现 代 中 国
这是 我对大 陆兴 起 的 注重 政治 之儒 学 和 前 一代 儒 学 之 间 关 系 的 理 解 。 当 然 ,如 果 我 们 放 宽 视 野 ,
之 间 究 竟 是 何 种 关 系 ? 此 一 问 题 ,对 于 确 认 儒 家 之
现 代 价 值 ,探 究 中 国 的 优 良治 理 之 道 ,具 有 极 为 重
知 的 坎 陷 ,也 正 是 为 了 回应 这 一 问 题 。 因 此 ,我 们 今 日所 做 的 工 作 就 是 把 牟 宗 三 先 生 、 徐 复 观 先 生 、 张 君劢 先 生 所 确定 的这 样 一 个儒 家基 本 范式 做 实 , 在 儒 家 学 术 系 统 中 ,更 为 充 分 地 展 开 关 于 民 主 政 治
为 此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人 文 与 社 会 科 学 高 等 研究院于 2 0 1 3年 6月 8— 9 日在 北 京 主 办 “ 儒家 治
道 ” 学 术 研 讨 会 ,邀 请 来 自儒 学 、 政 治 哲 学 、 宪 法 学 、法 律 史 等 领 域 的 学 者 二 十 余 人 ,从 各 自学 科 共 同探讨 儒 家与 宪政 之 间的关 系 。 早 在 九 十年代 ,杜钢 建等 学 者就 提 出儒 家 宪政 论 。后 来 ,蒋 庆 又 提 出 儒 教 宪 政 论 。 近 几 年 来 ,我 和 几 位 朋 友 围 绕 着 儒 家 宪 政 论 展 开 了 一 些 研 究 ,并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近代史研究是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对象为近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近代史研究在中国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范式”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进行分析。

“范式”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模式、样式”,在科学研究中指的是某一学科领域普遍认可的欠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在近代史研究中,“范式”指的是学界或学者对于研究近代史的一种看法、思维方式或研究方法的统一认同。

不同的学者或学派之间常常存在着对待研究对象、选取研究素材、研究方法和分析逻辑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范式的制约,二是新近代史范式的多元化。

传统范式的制约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研究主要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研究方法往往以政治、经济为核心,强调社会阶级、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方面的变迁。

这种范式下的研究偏重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问题,忽视了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革。

而且,在这一范式下,经常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较少考察其他因素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导致了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

在新近代史范式的多元化问题上,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存在着不同学派和视角的多元化趋势。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近代史研究逐渐趋向综合性和多元化。

不同的学派或研究者对于近代史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有了更多的选择。

一些学者关注社会历史、文化史等方面的问题,强调人文关怀和个体经验,提出“微观历史”、“历史民族学”等新概念和方法。

还有一些学者关注地方历史、区域研究等,重视地方社会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作用。

这些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于近代史的研究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够更好地解决一些传统范式下难以解答的问题,但也面临着如何协调这些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的挑战。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主要包括传统范式的制约和新近代史范式的多元化。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1. 引言1.1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范式,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范式、西方史学范式以及当代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新范式等。

这些不同的范式对于研究者的思维方式、研究取向和研究成果均有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范式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社会阶级、生产关系等因素的分析,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矛盾性。

西方史学范式则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使研究者能够站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不同范式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能够为未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和方向。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背景下,新的范式将不断涌现,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

2. 正文2.1 范式的概念及意义范式是指在特定领域内被广泛认可的理论模式或方法论框架。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范式的概念和意义十分重要。

范式提供了研究者们对于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认知和解释的一种基本方式。

通过建立范式,研究者可以对复杂的历史材料进行分类和整合,形成系统性的历史理论,从而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关系。

范式具有指导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的作用。

在选择和应用范式的过程中,研究者会受到范式所包含的理论观念和方法论倾向的影响,从而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范式还具有启发研究者思考和探索新的历史认识的作用。

通过对不同范式之间的比较和对话,研究者可以超越已有的研究框架,开创性地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范式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促进历史学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2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存在的不同范式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存在的不同范式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国家建构范式、社会运动范式和文化史范式等。

这些不同的范式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范式之一。

史学范式

史学范式

四大史学范式的基本内容:1.革命史(阶级斗争史)范式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为理论基础。

它强调,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2.现代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其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

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点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3.整体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横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要重视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4.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物质文明包括物质生产、物质交流、物质生活等;政治文明包括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行为等;精神文明包括科技文明、学术思想、文学意识和宗教文明等。

文明史观认为,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并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均应得到承认和尊重。

世界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从来就是多元的、多线的。

没有哪一种文明可以自诩为天生优越,高人一等。

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坚持平等的态度和开放的态度,努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人类文明发展的纵向主线是:野蛮蒙昧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等)。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范式问题是指研究某一领域或学科的学者们在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统一的理论框架或方法论的问题。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范式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分析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存在的范式问题及其影响。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范式主要分为传统史学范式和新史学范式两种。

传统史学范式主要包括史料的挖掘与整理、事件的描述与考证等内容,注重历史事实的还原与真实性的追求。

新史学范式则强调历史的解读与理论的建构,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释。

这两种范式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但在实际研究中往往难以兼顾,导致研究成果的局限和偏颇。

范式问题首先体现在史料与档案的选择与运用上。

传统史学范式在史料的挖掘与整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法,但范围相对狭窄,往往侧重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史料,忽略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所不足。

而新史学范式在史料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全面性,但其分析方法和理论构建往往较为抽象,缺乏对历史具体事件的考证与验证。

范式问题还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解释上。

传统史学范式注重历史事实的还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考证来还原其真实性。

在对复杂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时,往往存在片面性、主观性等问题。

新史学范式注重历史的解读和理论的建构,从不同的视角和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但往往缺乏实证性的支持,易于陷入理论的僵化与偏颇。

范式问题也影响到史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传统史学范式强调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证,研究方法相对稳定,但往往缺乏对历史事件的全面分析和综合认识。

新史学范式注重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常常采用比较研究、文化研究和社会研究等方法,可以更好地解析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和背后的因果关系,但方法的使用往往不够规范和系统,易于在研究中陷入主观偏见。

为了解决范式问题,中国近代史研究需要综合运用传统与新史学范式,充分利用各种史料与档案,从多个维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史料的运用上,既要注重挖掘与整理传统的政治、军事史料,也要关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史料,同时要不断开拓新的资源渠道。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
英译名为“Inductivism”,又译为:归纳论、归纳法优越论。归纳主义认为,“科学是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也就是说,科学知识是由毫无疑问的、被确证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法导出一般原理,随着经验事实的增加,理论不断得到积累和完善。佛兰西斯·培根是归纳主义的始祖,他提倡的科学的实验方法就是归纳法,并认为利用归纳法可以“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爱因斯坦也对这种归纳思想进行过评价:“在小范围内以经验定律的形式表达大量单个观察的陈述,把这些经验定律加以比较,就能探究出普遍性的定律。”①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归纳主义观点广为流传,牛顿正是在开普勒的天文学观测研究和伽利略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法建立起他的牛顿力学定律的,爱因斯坦说:“他(牛顿)的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是能够从经验中推导出来的。”②
逻辑实证主义主张唯科学主义、拒斥形而上学,他们认同唯科学主义的主张“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一切真理的尺度,自然科学的知识是人类其它知识,包括哲学和人文、社会知识的楷模。”①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关于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即世界的基本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对这个问题的讨论都是“形而上学”的,所以,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世界本原问题超出了理性理解的范围,只有在经验范围内理性才是有效的。因而逻辑实证主义主张运用理性(指逻辑经验、逻辑技术)对语言作静态的分析。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这一主张,库恩批判这种观点知识运用数学逻辑对科学理论做静态的分析,从而忽视了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及历史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库恩通过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认为科学的发展不仅是量的积累,而是一种“范式”,是科学的革命。因此,他主张一种动态的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归纳主义主张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经验事实的积累过程,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随着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研究,获得的经验事实越来越多,对事物的了解越来越深,所获得的事实材料被纳入原来的理论中,从而增强了定律和理论的概括性,所以归纳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是真命题的增加,是量的积累。科学是渐进积累的过程,只有进化、没有革命。但归纳主义的“科学知识是通过归纳法从毫无疑问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的观点却在事实上遇到了难题,我们知道,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无法观察到的,比如质子、电子、DNA;还有我们观察到的测量数据也可能是不精确的,比如实验结果有时候只能取近似值;归纳主义者遇到的第三个难题是归纳论证会陷入循环论证。正是针对归纳主义遇到的这些难题以及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没有革命这些观点,库恩对之进行了批判,库恩认为归纳主义没有看到科学发展中的科学革命,只看到渐变没有看到质变。针对归纳主义的理论缺陷,库恩提出了动态的科学发展模式,即范式的更替。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
归纳主义主张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经验事实的积累过程,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随着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研究,获得的经验事实越来越多,对事物的了解越来越深,所获得的事实材料被纳入原来的理论中,从而增强了定律和理论的概括性。但归纳主义的“科学知识是通过归纳法从毫无疑问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的观点却在事实上遇到了难题,我们知道,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无法观察到的,比如质子、电子、DNA;还有我们观察到的测量数据也可能是不精确的,比如实验结果有时候只能取近似值;归纳主义者遇到的第三个难题是归纳论证会陷入循环论证。正是针对归纳主义遇到的这些难题以及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没有革命这些观点,库恩对之进行了批判,库恩认为归纳主义没有看到科学发展中的科学革命,只看到渐变没有看到质变。针对归纳主义的理论缺陷,库恩提出了动态的科学发展模式,即范式的更替。
(三)对否证主义的批判
否证主义产生于现代科学革命之后,否证主义又称作证伪主义、试错主义。波普尔是否证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和批判精神的影响之下,提出了与归纳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不同的科学发展观:“科学是通过试错、猜想和反驳向前发展的”[①[英]A.K.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0页。]。按照否证主义的观点,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不
③艾伦·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页。]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归纳主义观点广为流传,牛顿正是在开普勒的天文学观测研究和伽利略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法建立起他的牛顿力学定律的,爱因斯坦说:“他(牛顿)的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是能够从经验中推导出来的。”[]
发展过程是:经验—理论—经验,这种科学发展模式其实是量的积累发展过程。逻辑实证主义主张利用归纳确证法(归纳证实法)来证明和评价理论,这种证明是概率意义上的证明,就是说某个理论,如果得到实验验证或者观察证明的概率越大,那么它得到的确证程度或者验证度就越高。一个确证度越高的理论,具有更强的说服了,人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说,某个人理论只要得到证实,便是有意义的,科学的进步在于将得到高度证实的理论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之中。

托马斯库恩“范式理论”

托马斯库恩“范式理论”

范式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通俗来讲,范式就是一个模型或模式。

引申到具体学科,比如旅游学科,就是指旅游学领域内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基本结构,学科发展阶段中理论研究的主导共识,是学科的研究纲领!库恩对科学发展持历史阶段论,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PARADIGM)。

范式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表示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科学理论不是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个别命题的集合,而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组成的系统整体。

库恩将这一系统整体称作范式范式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长期的探索、教育和训练中形成的共同信念。

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为他们提供了考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共同方法,从而形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传统,并为其发展确定了共同方向。

“范式”这个范畴虽然系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但任何概念都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明确。

在库恩那里,“范式”这个范畴存在许多概念模糊之处。

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认为,范式是学说的坐标,是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

科学范式后面是哲学范式。

哲学范式与科学范式:前者制约后者,后者引领、展现前者。

哲学范式决定科学范式,范式决定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决定具体理论,理论决定模型,模型决定模式。

方法是理论的功能,和理论之间不是层次关系。

虽然由于认识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协整作用,在同一个范式基础上会产生学术观点基本相同、学术荣誉等既得利益和学术目标基本一致的“科学共同体”,对共同体外的学说和学者会产生“异体排斥”,但任何一门科学的真正进步,都最终要表现为范式的转换。

不同的参照系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参照系为背景建立起来的不同范式之间也不是并列的,而是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

任访秋“三史贯通”的学术范式及其意义

任访秋“三史贯通”的学术范式及其意义
来者发 扬光 大 。( 2 0 1 0 年写)
现在 1 3卷本 的《 任 访 秋文 集 》 由河 南 大学 出 版社 隆重 出版 了 , 我 又 一次 感 受 到任 先 生博 大求 真、 扎实创新的品格 , 并认识到“ 三 史贯 通 ” 既是 他终 生 研 究 的 对 象 , 所 划 定 的学 术 领 域 , 又 是 他 基本 的学 术 范 式 , 甚 至 是方 法 , 足 可 给我 们 后 辈 学者 ( 尤 其 是 单 做 中 国 现代 文学 研 究 的 ) 以种 种
生论 文 题 目, 导 师是 周作 人 。 四年 间 , 边 读 大学 边
代文 学 史却 要 到 8 O年 代才 出版 .就 能看 出他 打
通“ 三史” 的 学术 工 作 , 是按 照 先 古代 , 后 现代 , 然 后 到 中间 去 “ 掏” 出近 代 , 这样一个顺序进行 的。 这与 近代 文学研 究 的 “ 蜕变” 过程 也很 相合 。近代 文 学 虽 然在 “ 近代 史 ” 的框 架 内 . 从 1 8 4 0年 的 鸦
源。 依 下端 而定 立场” 的特 色。 通过 其代表 作 《 中 国新 文 学渊 源》 , 探 讨他 梳 理揭 示 晚 清晚 明 的
思 想、 学术 、 文 学状 态及 与 五 四文 学关 系的 重要 成果 。 围绕“ 三 史” 的研 究 和教 育 实践 , 发 掘他 融; 1 : 2 古今 、 贯通 中外 的研 究精 华 。并 结合 实 际, 指 出任 先生 学术风 范在 今 日之 意义。 关键词 : 任访 秋 : 古代 文学 史 ; 近代 文 学 史; 现 代 文学 史 ; “ 三 史贯通 ”
江得言丈学研 完
【 现代学人 】
任访秋“ 三史贯通” 的学术范式及其意义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摘要19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家目标的调整影响了史学研究范式的变化。

源于自然科学史研究的“范式”概念,与“新时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微妙的契合,也在引入伊始即在理解上发生了有意无意的偏差。

“革命”和“现代化”两种范式的主要分歧,一是中国近代史是“一场革命史”还是“一场现代化史”,二是应当“以革命包容现代化”还是应当“以现代化包括革命”。

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就其学术方面而言,最终达成了具有建设性的共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应当“扩散”、“并存”、“互济”,而不是“取代”、“排斥”、“包括”,这一共识对学术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范式;革命;现代化;张亦工;刘大年;德里克;黄宗智“新时期”中国近代史学界对研究“范式”的争论,不但持续时间漫长,而且双方壁垒分明,论辩色彩浓厚,在最近几十年以实证研究为主导的近代史研究领域颇为引人关注。

通过争鸣,论辩双方厘清了各自的基本立场以及与对方的主要分歧,并分别作出相当程度的调适。

就主要方面而论,通过范式之争,“革命史范式”获得了新的生命力,“现代化范式”则逐渐“脱敏”,从而大大拓展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空间。

因此,应从总体上肯定这一争论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

一、“范式”问题的出现“范式”(paradigm)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在其1962年出版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引进的学术语言。

库恩指出,在科学发展的某一时期,总有一种主导范式,当这种主导范式不能解释的“异例”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无法再将该范式视为理所当然,并转而寻求既能解释支持旧范式的论据、又能说明用旧范式无法解释的论据的更具包容性的新范式,此时科学革命就发生了。

范式转换是对科学进步的精辟概括,经典的例子是从古典物理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转换。

显然,这是一个具有积极含义的概念。

中国近代史研究者在过去30多年中就范式问题展开了持续的讨论,对范式的理解也略有差异,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理论和方法”,有的视作“不言自明”的信念,有的认为是“一种解释模式”,有的大略等同于“学科体系”。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近代史是一个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历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中国历史学者来说,研究中国近代史一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在进行近代史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往往会受到各种范式的影响,范式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范式是什么?“范式”一词源自于希腊文,“paradeigma”,意指“模式”、“原型”,指的是人们在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者模式。

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历史学者会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研究视角和思维方式形成不同的范式,从而影响到研究中所得到的结论和观点。

范式的形成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科传统、学术观念、研究方法、研究资料等。

二、范式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影响1. 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范式会形成不同的研究视角,以此来诠释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

对于清末民初时期的改革与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可能会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出发,强调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觉醒;而国家主义的历史学家可能会强调国家建设与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精神和政治意识。

不同的研究视角会影响到对于历史事件的解读和理解。

2. 塑造了不同的历史形象不同的范式会将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进行不同的塑造,从而形成不同的历史形象。

对于清朝末期的光绪皇帝,不同的范式可能会强调他的改革意图,或者是他的软弱无能,甚至是他与西方列强的妥协与抗争。

这些历史形象是范式对于研究对象的价值观和认识方式的反映,会直接影响到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解读。

不同的范式会形成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资料的选择、研究的重点和视角等都会有所不同。

传统的政治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会更加重视官方档案和政治文件,而社会历史学家可能更加关注社会结构和人口变动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方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如何解决范式问题1. 多元视角并重在进行中国近代史研究时,应该尊重不同范式的存在,并且尝试将不同范式的视角进行整合和对比。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分析近代史是一个充满着变革与挑战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近代史的研究是中国历史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议题,而在近代史研究中,“范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研究中的作用和局限,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一、“范式”概念的内涵和特点“范式”一词源于希腊文,最早用于数学领域,后来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范式”通常被理解为一种研究范型或研究范式,即某一时期研究所采用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学术取向,它决定了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方式和处理方式,影响着研究成果的获取和解释。

“范式”不同于单一的理论或方法,它更像是一种思维模式或思维框架,是一种包容了比较广泛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研究取向。

它的内涵是多元的、开放的,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封闭的概念。

这也决定了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范式”往往是灵活运用的,在不同的研究对象和问题上都可能发生变化和转化。

二、“范式”问题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范式”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了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方式和处理方式。

在研究中,不同的“范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和解释,表现出研究者在认知和表达上的不同。

它影响了研究成果的获取和解释。

在不同的研究取向和方法中,研究者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研究成果和解释,从而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范式”问题还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取向和发展趋势。

研究者的选取的“范式”往往代表了研究的某种学术立场和观点,它反映了研究者对问题的关注和把握,反映了研究的学术取向和发展趋势。

三、“范式”问题存在的局限和问题“范式”问题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

由于“范式”是一种相对灵活的概念,每一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范式”,而这些“范式”之间既有共通点又存在分歧,这就使得学术研究难以形成共识。

不同的“范式”可能导致学术研究的碎片化和孤立化,使得学术研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框架。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范式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范式
“范式”(paradigm)的概念和理论,首先是美国著名科 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nn) 最早提出,并在1962年 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书中系统阐述的。范式,指的是“一个共同体 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通俗地讲,范 式就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 方式。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 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 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 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在 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 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禹、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 和,
补充材料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范式
3、“现代化”范式
现代化的内容: (1)经济自由化或者混合经济,其中包括工业化、城市化、 市场经济制度等。 (2)政治民主化,按西方的经验就是民主政治,包括公平公 开选举、多党轮替执政、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地方自治、法 律监督、公务员制度等。前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 式与此不同。 (3)社会关系方面,充分保障人权,包括人的生命权、自由 迁徙权、财产权、经济自由权、政治自由权、思想言论自由权 等。 (4)思想文化方面,按西方经验就是多元价值观、学术独立、 教育与政治分离、宗教与政治分离、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社 会主义国家主要讲思想一元化。 (5)军事方面,按西方经验就是军队于政治中立,军队国
补充材料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范式
3、“现代化”范式
所谓“现代化”范式,就是以“现代化”作为观察和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的视角与标准,以“走向现代化”作为中国近现 代史的主要发展线索,以“是否有利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作为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最高的和根本的标准的一种学术话 语体系。 要了解“现代化范式”,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现代化”。 “现代化”一词在英语里是一个动态的名词:modernization, 意为“成为现代的”之义。英语里还有一个词:modern times。这个词是指从公元1500年左右以后一直到今天的历史 时期。这就是说,“现代”一词的历史时限拉得很长,达三四 百年之久,而且伸缩性很大,没有明确的下限。这是近代西方 史学观点的反映。近代西方史学界对人类文明史最粗略的基本 分期法,是三段式的:古代的、中世纪的、现代的。由于“现 代”这段时间很长,西方历史著作中又把距离我们生活时代最 近时期的历史划成一个时段,称为“当代”。从西方史学观点

“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徐秀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的高度契合,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有学者指出,这门学科从20世纪初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救亡需要而出现的,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而产生的。

因此,虽然早在这门学科形成之初就存在着两种解释体系,即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历史的“近代化(现代化)体系”,和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过程的“革命史体系”。

由于其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合拍、对近代史事的高度解释能力以及针对性极强的资治功能,“革命史范式”在长时期中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唯一范式。

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实质性的社会转型,“此时的‘时代精神’已由激烈的‘革命’‘斗争’转向现代化追求……这就为从‘现代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新范式’的出现和影响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种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趋向,在80年代初就已出现,后逐渐扩大影响,并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形成学派。

从90年代中期开始,“革命史范式”(旧范式、革命史取向、革命史观)和“现代化范式”(新范式、现代化取向、现代化史观)的论辩反复展开,是近年来近代史学界少有的针对性强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争论之一。

笔者认为,两种范式的讨论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近代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深入,对于不同学术流派发现和纠正自身及对方的偏颇和不足,对于推动学术界的思想解放,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革命史范式”“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

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

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首先,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注重以经验观察为基础。

在古代中国,学者们常常通过对社会现象、历史事件和人类行为的观察和总结,寻找规律和原则。

他们尤其重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关键。

比如,在儒家思想中,提倡实践求知、实实在在的做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其次,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强调实践和应用。

中国古代学者们注重将学问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他们关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教育和人类关系等具体问题,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改善社会。

因此,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第三,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强调以德治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与学问被认为是紧密相关的。

古代学者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和传递道德真理,实践道德准则。

这种以德治学的范式认为,学者的道德品质是他们学术研究和传递知识的基础,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学者才有资格进行学术研究。

第四,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的道德修养被视为学术研究的基础。

学者们努力追求道德完善,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他们强调个人的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认为学者应该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最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强调知行合一的理念。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必须相互结合。

他们不仅追求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还强调将理论知识付诸实际行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种知行合一的范式认为,学者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还要有实践的勇气和智慧,才能真正帮助社会发展和改进。

总之,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具有以经验观察为基础,注重实践和应用,强调以德治学,重视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强调知行合一的特点。

这种传统范式在中国学术界长期影响深远,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版》随笔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版》随笔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版》读书札记1.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概述自清朝末期以来,中国的学术界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学术研究逐渐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开始走向独立、自由的道路。

中国的学术界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学者和重要的学术成果,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学术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经学、史学等学科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新兴学科也逐渐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学科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科体系。

中国的学术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陈嘉庚、钱穆等人的研究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学术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在这一时期,学术研究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且为培养新一代的科技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学术界也在国际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示了中国学者的风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学术界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术研究逐步摆脱了过去的束缚,开始走向独立、自由的道路。

中国的学术界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学者和重要的学术成果,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学术界也在国际上取得了更加广泛的影响力,为世界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版》这本书通过对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全面梳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术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中国学者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对于我们今天继续推进学术研究、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1 学术史的定义与意义学术史是一门关于某一时期特定学科领域内的思想、理论、方法及其发展的历史研究。

它不仅记录了过去,更是当下学术现状的映射和未来学术发展的参照。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版》作为对中国近代学术历程的全面梳理,其定义下的学术史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历史沿革的简单记录,更是思想演变、观念变革、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平台和载体。

课堂话语研究:学术史的考察

课堂话语研究:学术史的考察

课堂话语研究:学术史的考察一、概述课堂话语研究,作为教育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重要交叉领域,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聚焦于课堂环境中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旨在揭示这些互动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整体课堂氛围。

本文将对课堂话语研究的学术史进行考察,以追溯其起源、发展脉络和当前的研究热点。

课堂话语研究起源于20世纪后半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课堂话语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最初的研究主要关注教师话语的特点和功能,如教师的提问方式、反馈策略等。

研究视角逐渐拓展至学生话语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

随着多模态话语分析、批判性话语分析等理论的兴起,课堂话语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和深入化的趋势。

在学术史的发展过程中,课堂话语研究经历了从单一视角到多元视角的转变。

早期的研究往往侧重于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话语分析,而现代研究则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动态互动以及课堂话语的社会文化语境。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如录音录像设备、语料库软件等的广泛应用,课堂话语研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也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准。

课堂话语研究已成为教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框架出发,对课堂话语进行了多维度、多层面的探讨。

有些研究关注课堂话语与学生认知发展的关系,有些则探讨课堂话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影响。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课堂话语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课堂话语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其学术史的考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1. 课堂话语研究的定义与重要性课堂话语研究,作为教育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探索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语言使用及其影响。

它深入剖析教师与学生的言语行为、交流模式以及这些行为模式如何塑造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课堂话语不仅仅是教学信息的传递媒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桥梁,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范式与流派读书笔记

范式与流派读书笔记

范式与流派读书笔记范式与流派是研究学科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不仅关系到学科的内部结构和发展,也关系到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范式与流派的概念及其在学科研究中的应用。

一、范式与流派的概念范式是指一种研究方法或模式,它可以被视为一种解释模型或思维模式,用来指导研究者如何思考、观察和解释研究对象。

范式的概念最早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他认为科学研究的进展是由范式的转换和革命推动的。

范式可以被视为一种思维框架,它反映了研究者的观点、假设和方法,也反映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规律。

范式的存在和变化是科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可以促进学科研究的创新和进步。

流派是指一种研究思想或学术传统,它可以被视为一种研究方向或学派,用来指导研究者如何选择研究问题、采用研究方法和解释研究结果。

流派的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提出,他认为社会学的发展是由流派的竞争和合作推动的。

流派可以被视为一种学术文化,它反映了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兴趣和价值观,也反映了研究对象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

流派的存在和发展是学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促进学科研究的多样性和深度。

二、范式与流派在学科研究中的应用范式和流派是学科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不同层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研究方法和理论层面上,范式可以指导研究者如何选择研究方法、构建理论模型和解释研究结果,而流派可以指导研究者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借鉴前人经验和发展新的研究领域。

在研究实践和交流层面上,范式和流派可以促进研究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学术共同体和学科文化。

范式和流派的应用可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方法和理论的选择。

范式可以指导研究者如何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构建理论框架,以解决研究问题和验证假设。

流派可以指导研究者如何选择研究领域和借鉴前人经验,以发展新的研究方向和创新研究思路。

2. 研究成果的解释和评价。

范式可以指导研究者如何解释和评价研究成果,以验证假设和推进理论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史的范式意义作者:施爱东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2016年第08期一部好的学术史,决不是对学术历程的简单编年、梳理,对学术成果的简单罗列、评点,学术史本身就包含了一系列的理论建构,其意义决不仅限于历史记录这么简单,它可能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学术革命的理想。

我认为刘锡诚先生《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就具有这样一种范式革命的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民俗学史或民间文学学术史。

过去我们所见的民俗学发展史(含民间文学发展史,下同),基本上都是由北师大系统所书写的。

所谓北师大系统,也即北京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团队,或者直接、间接师从于北师大民俗学团队的民俗学者,说到底,也即出自钟敬文先生门下的民俗学从业者。

所以说,传统的民俗学史,本质上是遵循钟敬文先生的学术思想而建构起来的一套学术史。

那么钟先生又是依据什么来建构这一套学术史呢?当然是依据他自己的知识结构。

钟先生是20世纪中国民俗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当事人,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俗学界惟一的学术领袖,甚至被学界称做“中国民俗学之父”,所以,他对于中国民俗学史的认知,左右着学界对于中国民俗学史的认知。

钟先生将20世纪上半叶的民俗学史主要分成了三个时期,北大时期、中大时期、杭州时期,他自己是这三个时期的亲身参与者、见证者,因此这三个时期的学术成果就得到了突出的介绍。

我自己治民俗学史的时候,就是遵循这一线索来进入的,这三个时期的学术成果也因此成为我的重点关注对象。

学术史的素材来源主要基于两种理路,一是自然积累的理路,也即在学术史家的从业过程中不断接触、日渐习得、逐步积累起来的学术史资料;二是按图索骥的理路,也即学术史家依据一定的学术理念,从浩瀚的前人学术成果中挑选出建构学术史所需要的材料。

对于钟敬文先生来说,由于他本人就是民俗学史的主要亲历者,因此他的学术史素材主要基于自然积累的理路。

依据这一理路建构起来的学术发展史,脉络清晰、人物简单、传承路线单纯、学术成果相对比较集中。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遥想公瑾当年、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学术史书写者来说,我们首先需要习得一套学术范式,用范式来武装自己的眼光。

有了这样的眼光,我们的学术搜索就能够避免漫无边界的盲目性,就可以明确学术搜寻的方向、阅读思考的标准,因此,搜索什么,选录什么,弘扬什么,遮蔽什么,都会受到这套学术范式的约束。

前面说到,我们都是出自北师大系统的,我们的学术范式就是钟先生传承下来的学术范式,因此,我们的学术史眼光,往往也只能聚焦在钟先生为我们划定的学术地盘上,这些地盘之外的学术成果,自然也就不在我们的关注范围。

可是,刘锡诚先生的《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却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略显陌生的学术史图景。

蒋观云、胡寄尘、王显恩、陈国钧、张亚雄……这一连串的名字,都因刘先生的挖掘,开始进入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刘先生的学术史为我们展示了一大批过去被遮蔽被忽略的学术成果,他从故纸堆中找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文字,给它们拂去岁月的尘埃,用自己的评述为它们擦拭、抛光,让这些成果得以重放光芒。

学术史最终是要提供给行内学生阅读的。

学生不仅通过学术史了解一个学科的发展历程,还通过学术史来寻求他们的模仿对象。

学生们在学术史中看见了顾颉刚、钟敬文、杨成志、娄子匡,于是,他们就会把这些人的学术成果找出来认真研读,这些成果也就被他们奉为圭臬,成为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

刘先生的学术史让我们在这些主流的名家名作之外,重新见识、学习到另外一批非主流学者的异样的方法和成果,事实上等于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民间文学新范式的臧宝地图。

华东师范大学的游红霞博士,就是在刘先生学术史的引领下,不断深入挖掘,先后发表了《清末明初浙江学者蒋观云的风俗观》《论蒋观云的神话学思想》《清末‘民族’视角下的‘民俗’诉求》等系列学术史论,最近还将这些成果结集成《蒋观云学术思想研究》出版。

学术史家总是会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学术成果介绍给学生,反过来,学生也会在学术史家的引领下,通过学术史家的书目清单来寻求他们的模仿对象,通过这样的学习,逐步建立对于学术研究的感性认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选择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而展开学术研究。

也就是说,一个民间文学从业者,他们对于学术的认识、学科的认识,正是建立在对于学术史认识的基础之上。

刘先生学术史最独到的地方,恰恰与他的个人学术历程相关。

刘先生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可谓半路出家,正因如此,刘先生没有受到北师大系统民俗学学术范式的束缚,他是先从事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出版、推广、组织、研究等具体的工作,而后转向学术史写作的。

刘先生更容易关注到那些非学院的,以及游离于主流学术派系之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

刘先生钩沉了一大批散落在书山文海中的民间文学研究成果,但他并不是用按简单的时间顺序罗列这些成果,而是从方法论上对它们进行了分门别类,分析、总结出不同的学术派别,并对每一个流派做出评述。

这些评述事实上等于在钟敬文划定的学术版图之外,重绘了一幅新的学术版图,同时,刘先生为我们的学术多元化提供了一批新的可供选择的学术范式。

所以说,我认为刘先生学术史的意义绝不是单纯的重述学术史这么简单,而是蕴含重构学术范式的企图,怀抱了学术革命的理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刘先生学术史对于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贡献,不仅具有学术史的意义,同样具有学术革命的意义,对于民间文学研究的多元化走向,民间文学的未来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不过,刘先生学术史对建国后这一段的叙述尚有太多的保留,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刘先生长期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领导工作,参与、见证了新中国民间文学发展事业中的许多重大事件,了解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他保留了翔实的日记,以及当时的大字报、会议记录、临时文件等一大批一手资料。

我曾听吕微、陈泳超提到过,说刘先生对于各种历史资料,几乎片纸不丢,许多珍贵的史料都得到了妥善的保管。

但可惜的是,刘先生这些亲历的历史故事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在这套学术史中,甚至刘先生已经写就的一些回忆文章也没能收进来。

比如,我看到过刘先生写的一篇《周扬与我国民间文学事业》,其中就披露了许多珍贵的史料,这些史料是我们无法从图书馆查到的,或者说即使我们可以查到一些片断,也无法像刘先生这样把它们串联成篇,像这种极具历史真实感的文章没有收入这部学术史真是太可惜了。

我猜测刘先生如此克制的当代史叙述,可能是为了尽量维持一个中立的立场,以免授人以柄。

但事实上,学术史从来就不是客观的、中立的,历史书写者的过度克制反而会损害历史细节的真实呈现。

学术史家所需要做的,只是尽量地呈现他所知道的事实,淋漓尽致地表达他的真实思想,至于这些事实和思想是否片面,完全可以留给读者去钩沉、去思考、去讨论。

我认为,学术史家的片面、夸张、遮掩、武断,种种为人诟病的所谓弊端,其实都是正常的、难以避免的写作现象。

刘先生的过度谨慎,反而让我们与许多历史细节擦肩而过。

学术史家的个人偏好、私人交情、学术恩怨等许多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学术史的书写。

比如,在王文宝先生的系列学术史论著中,我们就很难找到“刘守华”三个字,相反,一些与王文宝私交较好的学者,往往能占据不小的篇幅。

这种倾向会更清晰地体现在一些“论集”的编辑上,主编选录谁的论文,不选录谁的论文,并不是纯粹依据学术的标准,他们会更多地兼顾到“人际关系”。

同样,一些知名学者在当代学术史的叙述中,会偏向于将自己摆在学术版图最中心的位置来进行叙述,暗示自己的某篇论文或某个讲话影响了中国民俗学的学术走向,突出自己小圈子的学术影响,甚至暗示自己的倡导开创了“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

比如,段宝林先生就在《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中突出地强调了自己的理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文学工作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

最主要的成就是‘民间文艺十套集成’的编选和理论创新研究、立体描写的全面展开。

”(第326页)段先生用了大量的篇幅说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是在他的建议下开展起来的,他所提出的“立体描写”方法不仅“其基本原则已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办公室所编的‘调查手册’所吸取,取得了初步成就”,并且成为中国民间文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第337、339页)学术史家在历史建构中夹带“私货”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们认为,只要不是明显的偷梁换柱、无中生有、指鹿为马,表述上的详略、情感上的偏重,这些都还在读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事实上,作为读者,我们并不会因为王文宝先生忽略了刘守华,就因此把刘守华打落历史的冷宫,我们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学术史料可资利用。

各种历史素材的拼合,不同历史角度的叙述,反而会呈现出一幅色彩更加鲜明、角度更加多元、场面更加有趣的历史图景。

过度追求客观、中立,反而会让历史叙述变得束手束脚,由此遗失了许多生动的历史细节。

陈泳超在“洪洞走亲习俗”的研究中就发现,羊獬历山一带流传着极其丰富的“尧舜及二位娘娘的身世传说”,可是,这些传说在每一个人的口中都呈现着不一样的形态,当他试图“中立”地从中抽取一个“当地所有民众都毫无异议”的身世传说的时候,却发现最终只剩下干巴巴的一句话:“居住在羊獬村的尧王将两个女儿嫁给了历山上的舜王。

”(《背过身去的大娘娘》第96-97页)学术史的写作与此类似,当我们试图写出一本各方诸侯都能接受的学术史的时候,学术史就变得只剩了一个没有血肉的历史轮廓。

但是对于读者来说,除了这些干巴巴的历史轮廓,我们也希望学术史家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历史细节和历史评议,让我们能够借助学术史的阅读,亲切地触摸到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脉动和体温。

最后,我想借此一角,表达我对刘先生潜心治学的崇高敬意。

我们都是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工作的,我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可资利用,但刘先生没有这种优越条件,刘先生曾经是民协的主要领导,民协并不是一个纯研究性的机构,他一个退休老人,哪来如此丰富的学术史素材?为这事我曾专门请教过刘先生,刘先生说:“我是个没有单位图书馆可用的边缘人,写学术史要用到很多书,部分书是利用各种关系从各单位借的,如文学所、文学出版社、民研会、文联图书馆等,更多是到国家图书馆借阅。

以前是靠单位给办证,现在是凭身份证换证。

但要复制、复印,都要花钱的,价钱昂贵。

”刘老师骨子里是个很骄傲的人,我估计刘老师一辈子都很少求人,但是当他为了找齐这么多资料,而又必须求人的时候,他就必须放下自己的骄傲。

这种一心为学的精神,是最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者学习的。

正因为我本人也曾做过学术史的研究,看到刘先生这一部皇皇巨著,更容易体会到这些海量资料的来之不易。

此外,刘先生对于材料的把握,以及对于学术流派的梳理和归纳,都让我敬佩,这些方面许多同行都已经充分表达过了,我就不赘述了。

作者简介:施爱东(1968--),理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先后任职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工作站,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