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邵克萍套色木刻风景版画
试论解放区的木刻版画艺1
试论解放区的木刻版画艺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和版面史上,解放区的木刻版画艺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解放区的木刻版画艺术继承和发扬了由鲁迅先生培育起来的新兴木刻的传统;另一方面,它又根据解放区特定的历史条件和革命的需要,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下,积极探寻木刻艺术发挥社会作用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创造出了一批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艺术作品,从而在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两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给予了极富创造性的形象表达。
本文首先将从历时性的角度,对解放区木刻版画的发展过程进行简短的历史描述,然后从共时性角度研究和探讨解放区木刻版画艺术作品的性质与特征,以阐释它们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意义与价值。
历史描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12年时间内,木刻版画艺术的活动与创作遍布所有重要的解放区,如延安、晋冀鲁豫、晋绥、新四军抗敌革命根据地和东北解放区等。
当然,解放区木刻版画的活动与创作中心还是在延安。
这是因为:一、延安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的所在地和解放区的首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革命圣地的神圣含义,从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于革命的美术青年从上海、杭州、广州等地来到延安,其中有胡一川、沃渣、江丰、马达、陈铁耕、黄山定、张望、刘岘、力群等。
这批版画家大都参加过鲁迅领导的新兴木刻运动,或在美术院校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具有思想进步、富有革命精神和较好的艺术水平等特点。
这样就使延安的木刻版画艺术,能在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的革命传统和艺术水平的基础上发展和进步。
二、在延安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阶层,不仅极其重视文化艺术工作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极富远见地兴办艺术学院,为当时的革命和未来的建国需要培养新型的文艺人才。
1938年10月,由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和周扬等人发起,在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创立缘起》一文中,非常明确地阐明了创办“鲁艺”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最有力的武器。
套色木刻版画的制作与技法
深入理解套色木刻版画作品的主题内涵, 能够更好地领悟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价 值。
套色木刻版画的创作
05
实践与建议
创作实践
选择合适的木板
选择质地均匀、纹理清晰的木 板,以确保刻制出的线条流畅、 清晰。
刻制版面
使用刻刀或木刻刀,按照草图 刻制版面,注意保持线条的流 畅和深度。
确定主题和构图
在开始创作前,先确定版画主 题和构图,考虑画面整体布局 和色彩搭配。
色彩对比
通过对比不同色彩的明度、纯度 和色相,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
力。
色彩调和
将不同色彩进行调和,使画面整体 和谐统一,增强艺术美感。
色彩情感
利用色彩的情感属性,表达画面的 情感氛围,如温暖、冷酷、欢乐等。
刀法运用
刀具选择
根据画面需要选择合适的刀具, 如圆刀、三角刀、平刀等。
刀法技巧
掌握不同的刀法技巧,如点、线、 面等,以表现画面的质感和层次
感。
刀法创新
在传统刀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探索独特的刀法语言,丰富画面
表现力。
层次处理
色彩层次
通过色彩的深浅、明暗变化,表现出画面的空间 感和立体感。
刀法层次
利用不同的刀法组合,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纹 理效果。
细节层次
注重画面细节的处理,通过细腻的刻画表现出画 面的精致感和细腻感。
套色木刻版画的艺术
特点
套色木刻版画具有丰富的色彩表 现力,能够展现出细腻的色彩过 渡和纹理效果,同时具有独特的 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套色木刻版画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套色木刻版画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它被 广泛应用于书籍插图、宗教画和民间工艺品等领域。随着时 代的发展,套色木刻版画逐渐演变为更加精致和多样化的艺 术形式。
浅谈木刻版画的审美特点
艺 术 与 人 文
浅谈木刻版 画 的审美特点
【 关键 词 】木刻版画 ;审美价值 ;研究
木刻版 画 ,不管 是从 材质 和制作 过 程 ,都有 别于 其它 的绘 画 三 、木刻 版画 的构 图美 说 到构 图 ,它主 要是 指美 术创 作时 ,依据 题 材和 主题 思想 的 艺术 。首 先 ,我 们应 该清 楚 的认识 到它 是一 种 “ 印痕 ”艺 术 ,即 要 求 ,将所 要表 现 的形象 加 以组织 、适 当配 置 、协调 位置 ,构 成 “ 间接艺 术 ”,而非 直接 以笔 作 画或 以刀雕 刻塑 型等 的 “ 直接 艺 个完 整协 调 的画面 艺术 的美在 于艺 术家 精心 的设 计 ,构 图的 术 ”。版 画艺 术家常 把木 刻 刀 比做 绘 画中 的笔 , 以刀 来创造 艺 术 形体 ,然 后将 塑造成 型 的 “ 版 ”印制 出来 。在 这里 ,我 们可 以 合 理设 计也 艺术美 的一个 关键环 节 。 木 由于版 画 艺术物 质材 料构 成 的特殊 性 ,即在 不 同的物 质材 料 提炼 出木刻 版画最 重要 的几大特 点 : 的版面 上绘 制 后制版 印刷 而成 ,因此 ,其作 品 的画幅 必然 较小 , 木 刻版 画的刀昧 美 与此 同时也 决 定 了它特有 的视 觉 艺术功 能和 艺术 特 点。 当然 ,木 l 、刀味 的清 晰美
一
一
、
木版 画 ,画面 以刀代 笔 ,在木版 上 进行 刻削 制作 ,完 成形 象 与 点、线 、面 的组织 。版 子 的凹 凸,拓 擦 的轻重 ,刻 是减 法 ,印 是加 法 。这要 求 印的感觉 是沉 下 去的 ,画 的感觉 是浮 出来 的 ,而 且要 把表 现 “ 气韵 生动 ” “ 法 刚硬 ”摆在 重要 的位 置 。然而 , 骨 刀难 以像 画笔 在画 布或纸 上 作画那 样挥 洒 自如 ,过度 自然 。刻 刀
中国传统水印木刻版画中的静境
中国传统水印木刻版画中的静境
中国传统水印木刻版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技法而闻名于世,其中的静
境是其重要的表现主题之一。
静境版画主要通过对静物、景物和场景的描绘,表达出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静谧、宁静和平和的意境,给人以深厚的精神享受和心灵洗涤。
首先是静物。
静物在版画中往往以花鸟、果蔬、器物等为主题,通过木刻的技法,将
物体的形态和纹理表现得逼真生动。
静物在静境版画中往往以单个物体为主,不做过多的
布置和排列,突出物体的特征和韵律感。
这种简约而精致的表现方式,通过对物体的细腻
描绘,表达出一种静谧、安详和自然的美感。
其次是景物。
静境版画中的景物描绘往往是对山水景观、园林景观等静谧场景的表现。
中国传统水印木刻版画中的景物常常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线条和层次感的处理,表
现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独特韵味和神韵。
景物在静谧版画中主要通过对远山、清溪、竹林
等元素的描绘来表达宁静、自然和恬淡的意境,给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感受。
最后是情感。
静境版画中的情感表达往往是通过对细节的表现和对整体氛围的把握来
实现的。
中国传统水印木刻版画中的情感表达常常是通过对光影、质感和色彩的处理来传递。
木刻版画对光影的描绘非常细腻,通过对局部区域的凹凸和疏密处理,将光影的变化
表现得栩栩如生。
通过对光影、质感和色彩的处理,静境版画表达出一种深沉、细腻和饱
满的情感,给人以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从色彩语言角度浅析新中国“十七年”套色风景版画
40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2期总第827期No.22,2020Total of 827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使整个社会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同时,也使中国新兴版画的发展出现新的机遇。
自1949年至1966年,这“十七年”版画在历史使命上不同于新兴版画,在表现形式和题材选择上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兴木刻运动时期以描绘中国人民灾难生活的黑白木刻版画表现形式为主,而“十七年”套色风景版画大量出现,为这一时期的版画发展带来丰富的色彩。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共举办了五次全国版画展览。
1954年9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版画展览会标志着新中国版画起点。
力群在《版画艺术的新收获》中总结了这次全国版画展览会的三个特点,其中“第二个特点:作品题材所具有的广泛性和作风上的多样性[1]。
”“从祖国的海洋到大陆,从边疆到内陆[2]”“从风景到静物[3]”和“第三个特点:套色木刻较多,它将近占了整个展览会作品的半数[4]。
”充分说明,从第一届全国版画展览会开始,套色风景版画开始大量地出现并逐渐与黑白木刻并驾齐驱,甚至有赶超的势头。
本文主要是以新中国“十七年”套色风景版画作为切入点,对套色风景版画创作中所使用的色彩语言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套色风景版画创作中的色彩构成,浅析新中国“十七年”的版画家如何通过色彩语言反映来表现版画家们对新中国的感受与表达,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语言来建构抒情、诗意、愉悦的“十七年”版画的画面,经过梳理总结套色风景版画中色彩语言中部分的特定程式,进而阐述“十七年”套色风景版画的色彩语言对当代版画创作的启示。
1 从色彩构成语言角度分析“十七年”套色风景版画色彩作为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造型语言系统共同构成了视觉艺术不可缺少的基础语言,不仅关系到整个画面的表现力,也影响着艺术家的精神情感和观念表达。
“对于人类而言,色彩不仅是有机的或物理的变体,而且是一种语言参照,是思想的辅助方式,智慧的支撑和生活的向导[5]。
套色木刻版画的艺术特色
[ 责任 编辑
2 1 年 6月 01
第2 5卷 第 3期
新 乡学 院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u a f ixagU iesyS c l c ne dtn or lo n i nvri (oi i csE io) n X n t aSe i
J n 2 1 u .0 1
V0. 5 No 3 12 .
以丰富我们精神 的生活 的典型例 子 。当代 艺术 的迅 速发 展 和社会影 响 , 向套色木刻版 画的艺术 生存 和发展趋 向提 出了 艺术价值观和审美 观的挑战 。如何主动 、 积极 应对当代艺 术 思潮 , 如何理性 、 客观地判 断当代艺术格局 , 使套色版 画以一
种开放 、 包容 的心态兼 收并蓄 地展示 于 当代艺术 大潮 之 中 ,
生出各 自的特色 。油 印套色是采 用彩 色油 墨套 印。特 点是 色彩厚重 , 有水粉及油 画的效果 。在 印刷油 印套色木 刻版画 过程 中强调色彩语 言的特色是 相 当重 要 的。版 画色彩 强调 版画家个人对色彩的主观意识 , 及注重艺术 家个 人对色彩的
色 版在 一件 作品中都 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 了其 中任何一 缺少
综上所述 , 色木刻版画是造型艺术 中技 术性 较强 的画 套 中。套色木刻版画艺术 是一个 不断将 我们认 为不 曾是 艺术 的事物 , 通过艺术家 的努力使 其成 为我们今 天看 到 的艺术 ,
汇 。正是这种独立 的艺术语 汇的诞 生 , 才使得 木刻这种 以印
刷传播为 目的的复制 手段转 变成 了一 种独立 的艺术 表现 形 式并获得永恒 的生命 力。可 以说 , 刀与木两种硬质材料 交融 所产生 的刀痕经 过艺术 家的提炼 而形 成 的有 规律 、 节奏 、 有
浅析木刻套色版画的艺术魅力
浅析木刻套色版画的艺术魅力作者:冯容来源:《艺术评鉴》2024年第10期【摘要】套色木刻是木刻版画的一种类型,它是在原有黑白木刻版画的基础上,加上多种颜色套色而制作。
朱世伟近年来的套色木刻艺术作品以戏曲表演为表达题材,立足于传统文化,在画面中用绝版套色木刻技法呈现内心世界,体验戏曲表达和客观存在的矛盾统一,因而人物和场景打破了现实的时空限制,穿插以花为代表的视觉符号,自由融合。
其作品技法精湛、表达角度独特、有较高的艺术品位。
贵州本土戏曲在朱世伟的版画中获得新的艺术呈现,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地域性、时代性、艺术性,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为中国当下版画创作走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参照。
【关键词】版画套色木刻正安马马灯傩戏繁花视觉语言中图分类号:J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10-0051-06当今的艺术领域内,版画艺术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的一种视觉艺术门类,它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它的艺术成熟是伴随着中国传统的印刷技术发展起来的,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
自从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引入中国以后,它在中国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都在政治、文化及人们的生活日常中产生了重大作用,在当下的中国时代环境中有着非凡意义,在文化传承和艺术拓展上都有着特殊价值。
版画这一艺术样式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得以传播和拓展,在艺术表达的技术和理念上打破了西方艺术的“范式”要求,在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代凸显出特殊的艺术语言内涵。
画家们立足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地域文化,在版画创作表达和技术语言方面不断探索,形成多样化的版画样式和版画创作群体。
尤其是套色木刻版画,在技法日趋成熟、手法更加豐富的当代艺术家手中,仍然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这种以多块色板套印而成的木刻艺术,按颜料种类的分法,分为油印套色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
若从制作技法出发,则分为有骨套色、色块套色、有主版套色、无主版套色、绝版套色等五种木刻版画。
论纳比画派色彩表现对套色木刻版画的借鉴和运用
论纳比画派色彩表现对套色木刻版画的借鉴和运用
纳比画派是20世纪初期欧洲的一股新兴艺术潮流,主要特点
是从自然中提取艺术元素,强调色彩和形式的统一。
而套色木刻版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版画形式,色彩明亮、色块鲜明,层次感强烈。
在纳比画派的色彩表现方面,它借鉴了套色木刻版画的一些特点,并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运用。
首先,在色彩的运用上,纳比画派借鉴了套色木刻版画的配色方法。
套色木刻版画通常采用的是大块色,不同颜色间的划分十分清晰。
纳比画派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十分注重色块的分明度和对比度,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组合,以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
其次,在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上,纳比画派也借鉴了套色木刻版画的构图方式。
套色木刻版画的每个颜色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位置进行叠加的,这样才能形成最终的图案。
而纳比画派也常常采用同样的方式,在作品中将颜色层层叠加,形成鲜明的色彩效果。
最后,在色彩的表现上,纳比画派也借鉴了套色木刻版画的特点,即对色彩的光感表现。
套色木刻版画通常使用比较明亮的颜色,光感十分强烈,而纳比画派也尝试在作品中通过色彩的运用和叠加来表达光的强弱和光线的方向,从而增强了艺术作品的立体感和表现力。
总的来说,纳比画派在色彩表现方面借鉴了套色木刻版画的一些特点,并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运用,充分吸收了传统版画艺术的优秀元素,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套色木刻版画的表现手法在缂毛装饰画当中的应用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104套色木刻版画的表现手法在缂毛装饰画当中的应用王思惟(新疆艺术学院设计系,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摘要:缂毛编织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纺织工艺技法,在早期多以服装以及生活用品的形式出现。
缂毛织物多出土于我国新疆地区,以轮廓粗犷,颜色繁多,致密厚实为主要特点。
在现今的缂毛纺织品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追求创新,而不再拘泥于文物当中的表现形式。
在创作过程当中,套色版画的最终效果同缂毛制品的成品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
由此,将版画的表现形式借鉴到缂毛纺织品的设计中进行一系列讨论。
关键词:缂毛;木刻套色版画;颜色由于生存条件的影响,毛制品成为早期先民接触最为广泛的生活用品。
在手工纺织技术不断成熟以后,缂毛纺织品独树一帜。
时至今日,缂毛纺织品依然保留了图案轮廓粗犷、编织技法灵活多样、成品致密厚实等特点。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缂毛编织已经被其他纺织品所取代。
缂毛转而向工艺美术品方向进行发展。
再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表现不再可取,在创作过程当中,发现套色木刻版画的一些表现手法可以应用到缂毛装饰画当中。
本文从构图、颜色、技法等方面论述缂毛纺织技法和版画表现技法相结合的合理性。
一、缂毛与版画(一)缂毛用概括的说法来讲,缂毛是一种精美毛织品的统称。
根据对以往出土文物的推断,缂毛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7世纪[1],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
由此可见缂毛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
由于自然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纺织品难以在中原地区保存,只能见于文本当中。
新疆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有幸保存了大量的缂毛制品。
在新疆出土的缂毛制品多以日常生活用品的形式出现,按照使用方式可分为:牦(服装)、氍毹(地毯)、毾㲪(挂毯)。
按照装饰作用来看则分为:服装装饰带和缂毛画[2]。
缂毛通过后世的丝绸之路逐渐大量的传播到中原内地,中原地区把这种编织技法开始运用到丝织品上,经过发展最终成为价值不菲的缂丝。
作为缂丝的前身,缂毛采用“通经断纬”方法进行编织,不同于以往的经线提花,这种以纬线提花的方式,使织物图案表现得更为灵活复杂,一张缂毛作品当中可以出现若干种编织手法,图案与图案之间表现出一种经过“雕刻”的美感。
浅析套色版画中的“绝色之美”
2018-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艺术鉴赏浅析套色版画中的“绝色之美”黄艳雁陈蕾(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00)摘要:绝版套色木刻有着其独特的制作方式,成为一种新的套色木刻表现形式。
而在绝版套色的过程中,色彩相互叠加出的画面效果,深深吸引着我,在绝版套色木刻的学习中,促使我去深究色与色碰撞出的火花。
关键词:绝版套色;色彩;叠加;意外中图分类号:J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026-01一、绝版套色与传统套色的区别制作方式来看,绝版套色木刻与传统套色木刻都是通过画稿、刻板、印刷来完成的,虽然传统套色可以全部刻完之后再开始印制,随时增加印刷的数量,但是却容易错版,而且刻板费力,整个过程枯燥乏味,只能按照规定的流程走下去,不能给人发挥的空间。
绝版套色在画稿上更加简练概括,色彩可以更丰富,它在某些方面上突破了传统套色的限制。
“绝”,顾名思义就是唯一性,就是将本来要用多版印刷完成的作品浓缩到了一张板子上完成,让套色木刻变得自由随意又不失美观,它的确是在传统套色木刻影响下的一种突破。
省去了古板的刻印步骤的绝版套色变得很自由,凹凸版随意的转换,使整个过程随着未知进行变得更神秘吸引人,透露着一种创作情怀在绝版套色作品中。
二、绝版套色的制作绝版套色木刻一般分为两种方法制作:第一种是黑底法,就是以深色为底色开始印直到最亮的颜色;另一种是白底法,就是反而行之,从浅到深的刻印,层层覆盖。
两种方式都是把想要留住的地方刻掉,每刻一层,就要套印一次,虽然步骤相似,但它们做出来的感觉却各有不同,用黑底法因为要用亮的颜色去覆盖重颜色,所以油墨在调制时要干一些,滚在版面上要多一些,这样才能压得住下面的颜色,一遍遍的叠加,画面就显得比较厚重。
而用白底法,颜色逐步加深,油墨比黑底法要调的稀一点,增加透明感。
黑底法的难度稍微小些,白底法给人感觉更灵活。
两者油墨都不能太厚,要一层层的叠印,施太厚的话油墨就会往上翻,所以要薄滚薄印,一旦开始就不能停下来,直到最后做出连自己也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正是绝版的魅力。
中国新兴木刻先驱--邵克萍版画作品欣赏
中国新兴木刻先驱--邵克萍版画作品欣赏
邵克萍《工农一家亲》
邵克萍《荣归》(套色木刻)
邵克萍《学习》
邵克萍《海港》(套色木刻)1974年作
邵克萍《苦读》1955年作
邵克萍《工农一家亲》(套色木刻)
邵克萍《山上运河》(套色木刻)
邵克萍《江南小景》
邵克萍《月夜看社戏》(套色木刻)1956年作
邵克萍《跳伞》(套色木刻)
邵克萍《捡到五分钱》(套色木刻)
邵克萍《春风又绿江南》(套色木刻)
邵克萍《工间操》1962年作
邵克萍《侵略的罪证》1947年作
邵克萍《田野》(套色木刻)
邵克萍《一件小事》(套色木刻)
邵克萍《黄涛支队胜利归来》(套色木刻)
邵克萍《春江战歌》(套色木刻)。
邵克萍 凹凸世界镌人生
邵克萍凹凸世界镌人生
石志藏
【期刊名称】《宁波通讯》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邵克萍,浙江宁波北仑小港人,自学美术。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浙江《民族日报》美术编辑。
1940年开始木刻创作,为配合木刻运动的开展,曾与野夫等从事木刻用品生产及美术书刊编印工作。
1946年参加筹备抗战八年木刻展,翌年当选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理事。
1949年参加筹组上海美术工作者协会,任组织部副部长。
后调华东文化部从事年画、连环画改革工作。
1954年调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任业务组组长,现为分会理事。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石志藏
【作者单位】建行宁波大榭支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314.2
【相关文献】
1.浅析邵克萍套色木刻风景版画——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为例 [J], 王帅星
2.向辉煌的人生搏击——记世界武术冠军范雪萍 [J], 韦君琳
3.在技能世界寻找人生坐标——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选手罗丽萍 [J], 罗丽萍
4.邵克忠副教授被推荐为《国际知识界名人》和《世界性成就人物》 [J], 刘亚民
5.邵克忠教授被推荐载入三部世界名人录 [J], our;repoter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0年代初美术作品欣赏一组名家版画作品
60年代初美术作品欣赏一组名家版画作品
这是一套196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活页版画专辑,收录了古元、黄新波等版画大家的作品。
《古长城内外》,套色木刻,刘旷作。
《吉祥如意》,套色木刻,牛文作。
《静静的田野》,套色木刻,张路作。
,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刘志丹》,黑白木刻,古元作。
《四季春》,笔彩木刻,赵宗藻作。
《陕北变江南——南泥湾》,套色木刻,张建文作,南泥湾是个好地方。
《旧街新貌》,套色木刻,李少言做。
《夏日》,套色木刻,晁楣作。
《中秋》,套色木刻,徐楞作。
《年轻人》,麻胶版画,黄新波作。
版画,在中国曾经很是流行。
鲁迅先生就曾大力推崇版画,版画事业的发展就离不开他的努力。
49年以后,版画成为了歌颂祖国建设新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重要宣传工具,只是现在版画作品不像以前那么多了。
认识藏书票
何謂藏書票
又名「紙上寶石」、 「袖珍版畫」,如同中國的 藏書章,其實就是一枚小張 的畫片,寫上名號,貼在書 的扉頁或封底內頁,表明收 藏,以示擁有。
中國 木刻 邵克萍 9.5× 11.2㎝ 1996
藏書票起源
藏書票起源於15世紀歐洲, 現存最早的藏書票,為德 國一家修道院藏書中發現, 以木刻手法製作的「天使 捧紋章」 。
木刻 捷克 Karel Svolinsky 8.3× 12.4㎝
木刻 日本 畦地梅太郞 5.3× 7.7㎝
木刻 香港 梅創基 7.6× 10.1㎝
1999亞洲藏書票展紀念 印刷品
X1 木刻 中國 李樺 6.4× 5㎝
X1 木刻 中國 章飇 7.2× 5.2㎝
C4,C5 銅版:直刻,細點腐蝕 中國 周沫 9× 7㎝
印數:如A/P(Artist Proof )試版、1/10、 2/30……寫在畫面下方左端。版種代號: 如C2(雕刻銅版)、X1(木刻版)、 S1(絹印) 、 L(石版)等。
X1 木刻 中國 邵黎陽 7.3× 7.3㎝
L 石版 中國 李家新 5.9× 5.5㎝
藏書票製作規則四
四、藏書票畫面四周,要保留一定的紙邊,不可沿畫邊裁切或切入畫面。
X1 木刻 中國 楊可揚 7× 9㎝
X2 木口木刻 英國 Simon Brett 8.7× 5㎝
L1 平版 法國 Maner 19世s 9× 8.7㎝
C2 雕刻銅版 英國 William Hogarth 1720 7.2× 8.2㎝
CAD 電腦繪圖 荷蘭 Wim Zwiers 7.2× 11.2㎝ (Computer Aided Design)
中國 木刻 梁棟 10.5× 9㎝
藏書票製作規則五
套色木刻体会
套色木刻体会论木刻版画之绝版套色版画感想这学期开始接触到绝版套色木刻版画,相比上学期的多版套色木刻版画,绝版版画更显得自由性与灵活性。
绝版套色是木刻版画的一种重要的类型,丰富了套色版画的表达语言。
与多版套色版画不同的是,绝版是在一张板子上完成的刻印,少了多版套色几块板子的协调性。
绝版套色在做画的整个过程中,仅使用一块版边刻边印,随着版画的多次刻减,画面愈来愈完整和丰富,作品结束后,版也差不多可完不可再用。
所以叫绝版。
绝版套色版画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从作画开始就要非常的仔细小心,不可漏印,因为一旦版面刻完了就无法回头重印。
绝版木刻中每一版之间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关系,共同完成了造型表现的过程。
绝版具有更多的随和性和灵活性,而正是这种灵活性和自由度改变了对画稿的过度依赖,赋予了制作过程以更多的可选择性和不断再创作的可能性,使作品生成过程具有更多的偶然性和不可预知性。
又有了作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和发挥空间,但它不想多版套色那样先刻板再印刷,把刻、印两个过程截然分开,而是刻一版印一版,刻板和印刷交叉贯穿于制作的全过程。
这学期我选的画稿是一朵黄色的花上有一只黑色的瓢虫的超近镜头,画面颜色种类不多,大致分为绿色、黄色、与黑色的各种类似色、渐变色。
为了画面的丰富,我每一版都运用了很多的刀法,颜色由浅到深也分得很细。
绝版套色木刻版画要求我们颜色由浅往深印。
首先我们在板子上打好自己所要画的稿子,然后自己预测大致需要分为几版印,不能漏印或是错版。
特别注意的是第一版,我们需要把画稿上所有的白色都刻掉,然后印画稿上最浅的颜色,刻完一版印一版,前几版的颜色不能太深不然后面几版的深色压不住而偷出来,画面就不好看。
我很注重画面的干净,与刀法,我觉得版画不仅要注重颜色的对比,刀法也相当的重要,相比于多版套色木刻版画之下绝版套色木刻版画的刀法表现得更明显,运用得更充分,画面效果更好一些。
如果一张作品的画面颜色不丰富,就可以多运用一些刀法,也是非常不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邵克萍套色木刻风景版画
作者:王帅星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02期
摘要:邵克萍是上海版画界的重要人物,青年时期,正值中国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难时期。
此时的热血青年拥有着满腔的怒火和爱国激情,他意欲宣泄,寻求突破。
在鲁迅的号召下,邵克萍满怀勇气,激流勇进,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青春全部投入反抗斗争与革命事业,开启了一扇通往艺术人生的大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邵克萍创作了大量建设题材的套色木刻版画,这类版画作品色彩鲜亮,内容丰富,同之前的作品相比,无论是题材上还是画面表现上均有很大的差异。
邵克萍一生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战时将刻刀作为武器,强烈抨击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描绘抗战胜利给人民带来的喜悦;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创作了大量的表现祖国朝气蓬勃地发展的作品,我们从邵克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量作品的题材选择上都可以看出,他对于建设题材的热爱和对于新生活的激情。
关键词:邵克萍套色木刻风景版画
邵克萍是上海版画界的重要人物,青年时期,正值中国被日本帝国s主义侵略的危难时期。
此时的热血青年拥有着满腔的怒火和爱国激情,他意欲宣泄,寻求突破。
恰逢鲁迅鼓励广大有志的艺术青年发展中国自己的版画,经过他的推波助澜,新兴版画艺术运动浪潮声势逐渐浩大,蓬勃发展。
在鲁迅的号召下,邵克萍满怀勇气,激流勇进,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青春全部投入反抗斗争与革命事业,在这一过程中,他借由此径,开启了一扇通往艺术人生的大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邵克萍创作了大量建设题材的套色木刻版画,这类版画作品色彩鲜亮,内容丰富,同之前的作品相比,无论是题材上还是画面表现上均有很大的差异。
对于邵克萍在这一阶段的版画创作,其子邵黎阳先生曾做过这样的描述:“新中国诞生后,从穷困中摆脱出来的老百姓,都有翻身做主人翁的良好感觉。
我父亲的这种感受一定很强烈。
他在军管会文艺处、华东文化部艺术处美术室、华东美协这些大致属于上海美术家协会前身的美术圈里工作和调动,直至1954年春天,上海美术家协会成立,他开始较长时间在那里工作。
心底的安定给他带来莫大好处,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一批很阳光的作品。
这些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多得益于好心情。
”正是由于“好心情”,邵克萍的作品逐渐变得色彩鲜亮、构图富有激情。
邵克萍创作于1953年的套色木刻版画《东海涌日》(图1)是一幅描绘海上日出的作品。
通过同色系颜色的“近深远浅”将空间推开去。
邵黎阳曾这样描述此作品:“此图运用套色的变化,简洁明快地推远了海平面。
”
这幅作品与杨涵创作于1956年的套色木刻版画《海防巡逻》(图2)都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表现海景的作品。
《海防巡逻》的画面对于空间感也已经有了着重处理,但是颜色运用
上是单版单色,并不强调每版颜色的丰富性,并且主要是靠明度差来表现空间感;而更早几年创作的《东海涌日》在色彩表现上则已经具有相当的层次感,空间表现主要借助不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
1954年创作的《田野》(图3)是邵克萍50年代的一幅代表作。
表现了在农村的田野里,劳动人民挽起裤脚和袖口,辛勤插秧的场景。
画面上表现了蓝天白云、小河、水车以及水生植物等风景内容,风格清新,节奏轻快,充满了轻盈、清新感,是很难得的佳作。
邵克萍曾自己解说过这幅作品:“春风吹醒了广阔的苏北平原,郁郁葱葱,蓬蓬勃勃,和煦的阳光,新绿的田野,大风车喜迎春风在蓝天下旋转,引进河水灌溉农田。
社员们双手不停地劳动,巧绣大地。
春天是忙碌的季节,也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人们在和大自然拥抱中振奋精神,投入生产。
画家面对这一景色,动情地刻画下各具特色的景象和人物形象,以版画的艺术语言创作的田野,洋溢着农村春忙气色,并给人以审美的观赏。
”通过这些文字,他详细地解释了画面内容和创作背景,而在色彩上,整幅作品采用了色彩表现空间的方法,近实远虚,重色集中在主体物和画面近处的水草上,突出了画面主体物。
邵克萍与杨可扬同为上海具有代表性的版画艺术家,社会背景和从艺背景都相似,并且邵克萍与杨可扬从抗战时期以来,长期共事,交往也颇深。
作品的选题上也具有相似性,都是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融入版画创作,但是在画面表现上,邵克萍的作品更加注重空间的处理,而杨可扬的作品,则更加接近中国传统绘画,弱化了空间和光影的表现,更多地以物体的外轮廓来表现。
以邵克萍的《田野》和杨可扬的《木场小景》(图4)为例,这两幅作品分别创作与1954年与1960年。
邵克萍的《田野》描绘的是“那时正逢大地回春,大风车随风转动,春忙的农民抽上河水灌溉田地,田野一片郁郁葱葱”的一幅“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景象;而杨可扬的《木场小景》描绘的是他在东北出差期间,“一天在归途中,看到夕阳西下,落日正圆,炊烟徐徐升起,林区伐木工人还在整理堆场”的景象。
从画面构图来分析,两幅作品均为横向构图,均采用了天空和地面横向分割,分割线大约都在画面横向的二分之一处,并都在地面有纵向延伸的物体打破横向的主体趋势,《田野》的视觉中心集中在画面右上方的风车处,《木场小景》的画面视觉中心集中在左上方的落日处。
从中,可以发现,《田野》与《木场小景》都是表现优美风景与人民辛勤劳作场景的作品,构图上也有相似之处,但是两幅作品带给观众的观感其实是十分不同的,仔细研究便会发现,造成这种差别主要原因便是画面的色彩表现和空间感的差异。
《田野》的画面空间感非常强烈,画面有一种纵深感,而《木场小景》的画面空间感被作者降低了,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扁平化的视觉效果。
在色彩运用方面,虽然两幅作品都是逆光处理,但《田野》的色彩轻快明亮,画面中重色所占比例较少,整个画面由近推远采用了明度越来越高的递进关系,自然地将画面的透视关系通过色彩变化巧妙地表现出来;而《木场小景》的画面采用的还是以黑白构成为基础,以彩色元素相辅的表现方法,色彩构成较为平面化。
邵克萍1961年创作的《浦江晨妆》(图5)这幅作品,画面内容是“在晨曦中,一列长长的拖驳船迎着浦江早潮顺流而上,在近景的一条船蓬上置放着几盆生意盎然的盆栽花卉,一名
船工正给它们浇水,这一小小的细节,点出了船家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这是一幅完美的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好作品。
”
《浦江晨妆》的画面最前方是几艘排成一行在江面上行进的船只,船体用了逆光表现,船只的色调以黑色为主,两个工人穿着蓝色工作服在船只上面工作,可谓是“新潮逐浪高”。
并且画面采用了倾斜图式,近大远小比较突出,空间感更加明显。
远处是上海的外滩,以及一艘大型邮轮和远方的一些其他船只。
将整个画面由近向远处推进来看,可以发现,近处的浪所使用的色彩明度明显低于远处的浪,其色彩饱和度又高于远处的浪,这样的表现方式,确定了画面的视觉中心在近处结构清晰,色彩饱和度高的船只也是这样,而远处薄雾笼罩的外滩和船只,水面本身的颜色渐变就使画面具有推远开去的体积感、透视感和空间感。
戎戈在1955年创作的套色木刻版画《黄浦江》(图6)同样是一幅描绘黄浦江的作品,与邵克萍1961年创作的《浦江晨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者都采取了近实远虚的表现手法,但《浦江晨妆》的色彩变化较《黄浦江》更为丰富,所采取的倾斜图式构图也比《黄浦江》的平稳的构图更能表现空间。
习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
这种精神,不正恰到好处地反映了邵克萍先生的创作风貌吗?
邵克萍一生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战时将刻刀作为武器,强烈抨击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描绘抗战胜利给人民带来的喜悦;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创作了大量的表现祖国朝气蓬勃地发展的作品,他曾说过:“我爱建设题材,往往是由于理性认识深入感性的体验中去,由生活点燃的创作激情,孕育抒情的语言,企求引起观众愉悦的美感,沟通感情的交流和艺术的共鸣。
”确实,我们从邵克萍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量作品的题材选择上都可以看出,他对于建设题材的热爱和对于新生活的激情。
而邵克萍在创作时,不光关注大时代,对于小画面,他更是斟酌再三。
在回忆起创作《一件小事》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的时候,他就曾经说过:“我多次阅读这篇名著,深入理解这件小事的思想内涵,想象主要人物的视觉形象和应有环境,并到市郊还有黄包车的乡村收集形象素材,画了不少速写,构了几幅草图。
”不光是《一件小事》,他的每幅作品都经过仔细的思索,经得起反复的推敲。
这种精神,正是值得我们所推崇的。
作者简介:
王帅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美术学(版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