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行驶中不同姿势胸外按压对心肺复苏术质量的影响
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1.肋骨骨折:由于施加的力量较大,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可能会导致肋
骨骨折。
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更容易发生骨折。
处理方法是
在进行按压操作时注意力度,尽量避免肋骨骨折的发生。
一旦发生骨折,
需要及时处理,包括控制疼痛、固定受伤的肋骨,以及进行适当的疼痛管理。
2.肺损伤: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时施加的力量可能会对肺部造成损伤,
包括肺挫伤、气胸或肺部积液等。
处理方法是尽量避免过度压迫,掌握适
当的力度,以减少对肺部的损伤。
一旦发生肺损伤,应立即停止按压操作,评估并处理损伤的程度,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3.心脏破裂: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时,如果力度过大,可能会导
致心脏破裂。
这种情况虽然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
发症甚至死亡。
处理方法是在进行按压操作时控制力度,避免过度损伤心脏。
如果怀疑心脏破裂,应立即停止按压操作,开展心脏破裂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手术修复等。
除了上述的并发症外,胸外心脏按压操作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如胸
骨骨折、血管损伤、腹部压力增高等。
因此,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时刻注意操作的技巧和力度。
此外,正确的急救操作流程和
操作规范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风险性的急救措施,在
进行操作时需时刻注意力度和技巧,并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医务人员
应接受专业培训,并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胸外心脏
按压操作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心肺复苏中的胸外按压技巧正确力度与频率的掌握要点
心肺复苏中的胸外按压技巧正确力度与频率的掌握要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旨在帮助恢复心跳和呼吸功能。
而胸外按压是CPR的重要环节,准确掌握正确的力度与频率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技巧的正确力度与频率的掌握要点进行论述。
I. 胸外按压的正确力度胸外按压的正确力度对于有效恢复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力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胸骨压迫不到位,从而影响复苏效果。
1. 找到正确的位置在进行胸外按压之前,首先需要找到正确的位置。
患者处于仰卧位时,将手放在胸骨中央靠下的位置上,取指与胸骨下缘的连线中点。
这个点就是进行胸外按压的正确位置。
2. 适当用力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尽量使用上半身的重力,通过手臂和身体的压力来施力。
力度应该足够以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但避免过度用力。
使用过大的力度会导致胸骨骨折,从而造成更多的伤害。
3. 保持节奏胸外按压的力度应保持稳定且持续。
一旦压迫到位,每次按压应该持续进行,避免频繁中断。
这样有助于维持循环的血流,提高复苏的效果。
II. 胸外按压的正确频率胸外按压的频率同样对于复苏效果至关重要。
频率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到患者的恢复。
1. 维持适当的频率胸外按压的频率应保持在100至120次/分钟,也就是每分钟进行至少100次的按压。
保持适当的频率可以使心脏有足够时间充分舒张,从而提高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
2. 使用节拍器提醒为了准确掌握胸外按压的频率,建议使用专业的CPR节拍器进行指导。
这些节拍器可以通过声音或显示屏提供持续的节奏指示,帮助执行者保持正确的频率。
III. 胸外按压的配合呼吸救治在CPR过程中,胸外按压必须与呼吸救治配合进行,以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
1. 恰当的按压-通气比例在进行成人CPR时,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一般为30:2,即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立即进行2次的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生命支持技术,用于恢复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CPR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包括传统CPR、胸外按压、胸部振荡等。
本文将对不同的心肺复苏方式进行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传统CPR是最常见且广泛使用的心肺复苏方式之一。
它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主要步骤。
胸外按压通过压迫胸骨,使心脏在停止跳动时得到按摩,以维持血液循环。
而人工呼吸则通过口对口或面罩对口的方式,给予患者氧气以保持呼吸功能。
胸外按压是一种单独应用的心肺复苏方式。
它不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只需进行胸部按压。
胸外按压通过直接增加胸腔内的压力,从而推动心脏的血液流动。
胸外按压与传统CPR相比,操作更简便,并且可减少呼吸引发的并发症。
胸部振荡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心肺复苏方式。
它通过振动胸部来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胸部振荡可以通过机械装置或手动操作进行。
它与胸外按压相比,具有更好的支持血液循环和通气功能的能力。
对比不同的心肺复苏方式,有研究表明传统CPR和胸外按压在临床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异。
一项由美国心脏协会进行的研究发现,传统CPR和胸外按压在未接受训练的急救者中,对心搏停止的患者的存活率和神经功能恢复率没有显著差异。
这项研究指出,接受过训练的急救者在胸外按压中表现出更好的质量,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胸外按压的技术。
一项比较研究发现,胸外按压与传统CPR相比,在2010年的最新指南中没有明确的生存率优势。
该研究还发现,当CPR在心搏停止后迅速进行时,胸外按压的效果较好。
胸部振荡作为新兴的心肺复苏方式,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其在临床效果上的优势。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胸部振荡相对于传统CPR或胸外按压的优越性。
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是一种维持心脏和呼吸功能的急救措施,它在抢救中意义重大。
随着技术的发展,心肺复苏方式也逐渐得到改进和创新,不同的方式可能会对临床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心肺复苏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和临床效果。
传统的心肺复苏方式是经典的手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结合,通常称为“按压通气法”。
这种方式通过人工按压胸部来模拟心脏的搏动,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氧气供应。
按压通气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急救。
其缺点也较为明显,例如按压的力度和速度很难控制,容易出现按压不规范的情况,导致复苏效果不佳。
手动按压和人工呼吸需要交替进行,存在操作人员疲劳和错误的风险。
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体外心肺复苏机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 的出现为心肺复苏带来了新的方式。
AED 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心脏骤停并给予电击复苏的设备。
它可以实时分析患者的心律,根据需要自动给予不同的电击强度和节律。
AED 用于心肺复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
它能够提供准确的电击,增加了复苏成功率。
AED 只能对心脏骤停进行自动电击,对于其他急救措施如人工按压和人工呼吸则需要人工操作,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效果可能有限。
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心肺复苏方式,即连续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ontinuous Chest Compression CPR,CCC-CPR)。
这种方式相比传统的按压通气法更加简单,它只需要进行连续的胸外按压,不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CCC-CPR 可以通过不间断的胸外按压保持心脏的搏动,维持循环系统的血流。
研究表明,CCC-CPR 相较于传统方式具有更高的按压质量和足够的血流灌注,能够提高生存率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CCC-CPR 的实施更加便捷,不依赖专业的操作技能,可以提高复苏的普及性。
行驶车厢内对心脏骤停模拟人进行不同姿势胸外按压的分析研究
·临床研究·行驶车厢内对心脏骤停模拟人进行不同姿势胸外按压的分析研究童汝有张磊柳宗翰宋上刘振DOI :10.13558/ki.issn1672-3686.2020.007.010基金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资金项目(2019ZYC-B07)作者单位:321000浙江金华,金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通讯作者:张磊,Email :******************[摘要]目的分析公交车的运动状态和在车厢内进行胸外按压的姿势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专业急救医护人员在公交车厢内对模拟人进行单纯胸外按压,将公交车的运动状态分为静止状态和行驶状态,胸外按压的姿势分别采用传统侧位跪式和骑跨跪式。
采用Link CPR 考核培训系统记录不同条件下胸外按压的平均深度、按压太深次数、按压太浅次数、按压平均频率、按压太快次数、按压太慢次数、胸外按压比例、按压达标次数、正确次数、正确率,记录按压后医护人员的疲劳量表(FS-14)。
结果不同行驶状态下的车辆不同的按压姿势对胸外按压平均深度、按压太深次数、按压太浅次数、按压达标次数、FS-14有明显的影响(F 分别=4.85、9.60、9.27、4.73、20.63,P 均<0.05)。
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侧跪式进行胸外按压时,行驶状态下按压太浅次数明显多于静止状态,FS-14明显高于静止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3.07、6.06,P 均<0.05)。
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下,采用侧跪式胸外按压时胸外按压平均深度、按压太深次数、按压太浅次数、按压达标次数、FS-14明显优于骑跨式胸外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6.67、5.71、-9.65、7.99、-8.61,P 均<0.05)。
当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下,采用侧跪式进行胸外按压时胸外按压平均深度、按压太浅次数、按压达标次数、FS-14明显优于骑跨式胸外按压(t 分别=3.56、-5.34、4.92、-2.18,P 均<0.05)。
ICU心电监护下胸外按压对科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
ICU心电监护下胸外按压对科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目的:探讨ICU心电监护下胸外按压对科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并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患者共74例,将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时未给予心电监护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而给予心电监护的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胸外按压人次、每人次按压频率以及有效按压时间比。
结果:观察组按压人次、按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按压时间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心电监护下对心脏骤停患者采取胸外按压,能够通过直视按压波形而有效控制按压的频率,提高有效按压的时间比例,从而提高按压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对于心脏骤停而需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具有加大的推广意义。
标签:心电监护;胸外按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中的一种常见的急救技术,同时随着现代急救技术的不断进步,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例已经由5:1变为了如今的30:2,而胸外按压的频率也从原来的80~100次/min提升为至少100次/min[1]。
有效的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本研究探讨心电监护下胸外按压对科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心脏骤停并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患者共74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21例,年龄在41~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8±7.92)岁。
73例患者中包括23例颅脑损伤、16例脑出血、15例脑梗死、9例多发性创伤、7例急性心率失常、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1例酮症酸中毒。
将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时未给予心电监护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而给予心电监护的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心电监护仪辅助下治疗,而对照组复苏人员背对心电监护仪,观察组复苏人员正对心电监护仪,以便观察组的复苏人员能够观察到按压波形以及脉搏氧饱和度波形等。
心脏复苏的急救中的患者体位
心脏复苏的急救中的患者体位急救人员迅速响应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地施行心脏复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患者体位的选择在急救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心脏复苏急救中常用的患者体位,以及其原理和应用。
1. 仰卧位仰卧位是最常见的患者体位,在心脏复苏的早期阶段经常被应用。
这种体位可以提供较好的呼吸道开放程度,并保证气管内的通气。
同时,仰卧位还能够方便急救人员观察患者的情况变化和实施相关操作。
2. 侧卧位侧卧位在特定情况下被采用,如患者出现呕吐或口吐血等状况。
这种体位可以避免阻塞呼吸道,防止呕吐物或血液误吸堵塞气道。
此外,在进行心脏复苏时,采用侧卧位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
3. 俯卧位俯卧位通常用于婴儿或小儿的心脏复苏,以便更好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俯卧位可以提高复苏操作者对胸部的控制力度,有助于恢复心脏正常的跳动。
4. 倒置位倒置位是一种较为小众的体位,在特定情况下被采用。
该体位要求患者头部低于下肢,通常用于心脏停跳时出现严重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通过提高颅内压的灌注压,倒置位可以增加患者脑部血液供应量,提高心脏复苏的成功率。
5. 直立位直立位较少用于心脏复苏,但在特定情况下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该体位要求患者保持直立,可以有利于减少肺水肿等与心脏血液充盈有关的并发症。
然而,直立位的应用需要患者自身具备一定的耐受性和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急救中心脏复苏的患者体位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旨在提供最佳的心脏复苏效果。
不同的体位在不同的急救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急救人员有效地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循环。
然而,在应用任何患者体位之前,急救人员应先确保自身安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心脏复苏急救中的患者体位是急救操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正确选择和应用适合的体位,才能提高成功急救的概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日常急救训练中,急救人员应该熟悉各类患者体位的原理、应用场景和操作要点,以便在实际急救中能够迅速、准确地施行心脏复苏,帮助更多的患者战胜病魔,重获新生。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与手法选择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与手法选择在医疗急救中,心肺复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它能够挽救生命。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困难情况,如何处理这些困难情况并选择合适的手法,是每个急救人员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谈谈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
在实施心肺复苏时,有时会遇到心跳骤停的患者存在严重的胸廓畸形,如胸骨骨折或胸腔积液等。
这些情况会对心肺复苏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处理这些困难情况时,我们首先需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可以采取头后仰、下颌提拉等方法来维持气道通畅。
其次,对于存在严重的胸廓畸形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改变心肺复苏的手法,如采用侧压胸廓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以提高复苏效果。
另外,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还包括气道难以维持、胸外按压困难等问题。
当患者气道难以维持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气道支持设备,如喉罩、气管插管等,来确保气道通畅。
对于胸外按压困难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替代性的心肺复苏手法,如机械心肺复苏装置或手动胸外按压器等,来提供持续而有效的心肺复苏。
除了处理困难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也是心肺复苏中的关键。
在实施心肺复苏时,我们可以选择传统的手动胸外按压,也可以选择使用自动胸外按压器。
传统的手动胸外按压需要急救人员不断施力,而自动胸外按压器可以提供持续而稳定的按压力度和频率,减轻了急救人员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效果。
然而,自动胸外按压器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如存在严重的胸廓畸形或气道难以维持的患者,传统的手动胸外按压可能更为合适。
此外,在心肺复苏中,还有一种手法被广泛应用,那就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组合。
这种手法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心肺复苏,同时也增加了复苏成功的机会。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法。
对于气道难以维持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以避免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
而对于气道通畅的患者,我们可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组合,以提供更全面的心肺复苏。
萨勃心肺复苏机与徒手胸外按压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缺氧状态,可通过扩张脑血管或者收缩外周血管为大脑提供血液,故大脑中动脉可作为评价脑循环有效指标[5]。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检测,MCA-PSV水平在贫血状态下较正常胎儿水平高,并与胎儿贫血程度密切相关[6]。
患先天性心脏病、非巴氏胎儿贫血等疾病胎儿可能导致心脏增大,也可导致CTR水平异常;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MCA-PSV和CTR,对于早孕期胎儿的检测而言是可靠并且可行;对胎儿实时监测和发现早期发育异常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MCA-PSV和CTR在早孕期不同孕周胎儿的参考值范围的建立能够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孕妇孕早期α-地中海贫血的无创产前诊断提供依据[7]。
本研究提示进行早期CTR检测为筛查重型α-地贫提供有效依据。
而甄理等[8]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早孕期胎儿采用超声检测相关指标对重型以及非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进行预测是有效的,其中早孕期胎儿超声检测的CTR的预测特异度和敏感度均为最高,因而该研究认为对于重型α地中海贫血的高风险胎儿,若胎儿的超声检测指标在早孕期均为正常,则认为胎儿是重型α地中海贫血的概率是较低的。
但临床若仅测定CTR值,难以有效反映心脏状况,且目前也未对CTR值进行统一性规定,准确度较低,致使部分重型α-地贫胎儿确诊时间延后,局限性偏大,对此在临床诊断时,可考虑与其他超声指标联合检测以提高诊断准确性[9]。
因此,本研究应用ROC曲线评价三种方法的价值并分析其最佳临界点,结果表明应用联合检测可作为重度地贫的筛查标准。
综上所述,超声检测MCA-PSV、CTR用于预测重型α-地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两者联合预测可提高重型α-地贫产前筛查效能,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1] LaiK,HuangG,SuL,etal ThePrevalenceofThalassemiainMainlandChina:EvidenceFromEpidemiologicalSurveys[J] ScientificReports,2017,7(1):920[2] QuinnCT Clinicalseverityinsicklecelldisease:thechallengesofdefinitionandprognostication[J] ExperimentalBiology&Medicine,2016,15(35):7021-7030[3] 张广兰,方大俊 MCA-PSV的检测在孕早期巴氏水肿胎筛查中的应用[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5):79-80[4] 郭凤军,田静岩,杨瑞琦,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胎儿脐动脉、肾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监测的临床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2):2563-2565 [5] FardiazarZ,AtashkhoueiS,YosefzadY,etal Comparisonoffetalmiddlecerebralarteries,umbilicalanduterinarterycolorDopplerultrasoundwithbloodgasanalysisinpregnancycomplicatedbyIUGR[J] IranianJournalofReproductiveMedicine,2013,11(1):47-52[6] 程桂静,周柳英,杨太珠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晚孕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参数的测量[J] 华西医学,2017,32(6):894-896[7] 邓许洁,陈翠华,裘毓雯,等 早孕期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心胸比值与胎儿头臀长的相关性[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36(10):1312-1315[8] 甄理,甄恩明,许遵鹏,等 早孕期胎儿超声检测预测胎儿重型α地中海贫血的价值[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15(2):32-38[9] 李颖清,陈建文,叶菀华 彩色多普勒在早孕期诊断重度α地贫胎儿中的应用[J] 四川医学,2017,38(11):1336-1339 收稿日期:2020-01-16 责任编辑:雷长国萨勃心肺复苏机与徒手胸外按压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贾芳芳,李红艳(鹤壁市人民医院,河南鹤壁458030)【摘要】目的:比较萨勃心肺复苏机与徒手胸外按压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心肺复苏机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肺复苏的心脑损伤预防
心肺复苏的心脑损伤预防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然而,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有可能会发生心脑损伤的情况。
因此,预防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心脑损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如何预防心肺复苏时的心脑损伤进行探讨。
首先,进行心肺复苏时应该确保正确的姿势和力度。
正确的姿势是指按压胸骨的位置应准确,按压的力度要适中。
过于用力的按压会导致胸骨骨折,影响心肺复苏效果,甚至造成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
同时,按压的频率也需要符合标准,过快或过慢的按压频率都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损伤。
其次,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避免进行不必要的延迟。
心肺复苏的开始应当迅速,任何拖延都可能导致脑损伤的发生。
因此,在发现心脏骤停后,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减少时间上的耽搁,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另外,心肺复苏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的异常反应,可以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心脑损伤的发生。
通过监测心电图、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参数,可以有效地减少心脑损伤的风险。
此外,实施心肺复苏时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急救方案。
不同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都会对急救过程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心脑损伤。
在心肺复苏结束后,也需要及时进行后续的处理工作。
对于患者应给予全面的护理和监测,避免因为心肺复苏而导致的心脑不良后果。
必要时,还应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预防心肺复苏时的心脑损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通过正确的姿势和力度、避免延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个性化急救方案和后续处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心脑损伤的发生,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帮助更多的心脏骤停患者度过生命危机。
愿每一个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者都能做到心脑损伤的预防工作,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
在心肺复苏中如何判断胸外按压是否有效
在心肺复苏中如何判断胸外按压是否有效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医疗措施,用于在突发心跳骤停的情况下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判断胸外按压是否有效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心肺复苏中如何判断胸外按压是否有效,并介绍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为了判断胸外按压是否有效,医务人员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1. 观察胸廓变形: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观察受救者的胸廓是否有明显的下陷和复位。
有效的胸外按压应当使胸廓明显下陷,恢复时应有明显的复位感。
如果胸廓变形较小或无法观察到明显的复位,说明按压力度不够或者按压位置不准确。
2. 感知胸骨反馈力:在胸外按压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手指感知到胸骨弹性反馈力。
有效的胸外按压应当有明显的反馈力,即手指能够感受到胸骨的下陷和复位。
如果感知到的反馈力很小或者没有反馈力,说明按压力度不够或者按压位置不准确。
3. 使用电子胸廓压力反馈装置:电子胸廓压力反馈装置是一种用于辅助判断胸外按压是否有效的设备。
它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胸廓的压力变化,并通过声音或光信号进行反馈。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反馈信息来判断按压是否达到了要求的深度和频率。
除了上述的方法和技巧,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医务人员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注意:1. 确保按压的力度和频率:胸外按压的力度和频率是影响复苏效果的重要因素。
按压力度应当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
按压频率应当保持在100-120次/分钟的范围内。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数数来控制按压的频率,或者使用电子胸廓压力反馈装置来辅助判断。
2. 手部位置的正确摆放: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医务人员应当将双手放在受救者的胸骨部位。
手部应当交叉放置,掌心对称,以保证按压的力量均匀分布。
胸骨的位置一般在两乳头垂直连线的中间,医务人员可以在这个位置进行按压。
3. 避免中断按压的时间: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时间。
中断按压时间过长会降低复苏效果。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交替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来减少中断时间,或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等设备来辅助进行心脏按压和除颤。
救护车上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
救护车上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保持救护车上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对胸外按压质量的效果,同时评价其对背部疼痛程度的影响。
方法:实验模拟40个院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救护车转运的场景,招募的8名心肺复苏实施者在救护车转运过程中在模拟人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通过心肺复苏反馈系统评价胸外按压质量,同时应用背部疼痛评分量表评价实施者背部疼痛的程度。
结果:与未应用平衡架组相比,应用平衡架组有较高的有效按压比例(72% ± 4% vs. 50% ± 3%),较低的按压中断时间比例(10% ± 3 %vs. 24% ± 5%)和背部疼痛评分(1.55 ± 0.76 vs. 2.60 ± 0.82)。
结论:这种救护车上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有益于提高胸外按压质量,同时降低实施者背部疼痛的程度。
关键词:心跳骤停;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稳定性A stabilisation device for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a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erformerduring ambulance transportation improves quality of chest compressionFENG Shuni-yi,MA Yun-jie,YAN Han,LI Yong. Emergency department,Cangzhou Central Hospital,Cangzhou City 061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LI Yong. Email:ly1333336787@[Abstract]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introduce a simple device that maintained the balance of a person performing CPR in a moving ambulance and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devic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chest compressionand the severity of back pain. Methods:The experiment comprised a total of 40 simulated cardiopulmonary arrest scenes(20 with stabilisation device and 20 without stabilisation device),in which CPR was conducted by eight paramedics. Continuous CPR was performed on a manikin in the ambulance with or without the aid of our proposed novel device. The primary outcomes were effective chest compressions recorded by the CPR feedback. The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the severity of back pain scored using the Brief Pain Inventory short-form. Result:Compared to CPR without stabilisation device,CPR with stabilisation device had higher percentage of chest compressions with adequate depth(72%± 4% vs. 50% ± 3%),lower no-flow fraction(10% ± 3% vs. 24% ± 5%)and lower back pain scored(1.55 ± 0.76 vs. 2.60 ± 0.82). Conclusion:CPR with stabilisation device during ambulance transport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quality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reduce back pain scored.[keyword] cardiac arrest;chest compression;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tabilisationFundprogram: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Project in Cangzhou City(Grant No.141302120).提高院前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率是医务人员的一项挑战。
不同胸外心脏按压方式对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
不同胸外心脏按压方式对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朱有胜;褚俊;韩永生;李晓静;嵇霆【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持续机械胸外心脏按压模式对心搏呼吸骤停(CPA)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影响。
方法依据 CPR 时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方式的不同将150例院内发生的 CPA 老年患者分为两组,76例采用心肺复苏机持续机械胸外心脏按压的为机械组,74例采用多人次人工徒手胸外心脏按压的为人工组,两组使用气管插管、电除颤、药物复苏等抢救措施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OSC)所需时间及比例。
结果机械组患者 ROSC 所需时间优于人工组[(17.5±5.2)min 比(26.8±7.3)min,P<0.05],机械组ROSC 例数高于人工组(42例比28例,P <0.05)。
结论心肺复苏机持续机械胸外心脏按压模式在缩短 CPA 老年患者 ROSC 时间、提高 ROSC 比例及 CPR 有效率方面均优于人工徒手胸外心脏按压。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achine me-chanical chest compression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ac respiratory arrest.Meth-ods On the basi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ith chest compressions to different ways,1 50 cases of hospital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ac respiratory arrest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76 cases of resuscitator continuous me-chanical chest compressions for machinery group,74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imes with manual chest compressions for artificial group.The same rescue measures of intubation,defibrillation and drug recovery restoration were used in two groups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required time and propor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Machinery group patients ROSCtime required was superior to the artificial group[(1 7.5 ±5.2)min vs.(26.8±7. 3)min,P <0.05],ROSC in artifici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artificial mechanical(42 vs.28,P <0.05).Con-clusion The mode of machine mechanical chest compressions is better than manual chest compressionsin ROSC time,the ratio of ROSC and effective rat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472-474)【关键词】辅助循环;心脏按摩;呼吸,人工【作者】朱有胜;褚俊;韩永生;李晓静;嵇霆【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内科,合肥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内科,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内科,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内科,合肥 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2;R605.974心源性及非心源性心搏、呼吸骤停(CPA)是临床上最危重的紧急情况,立即予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唯一途径[1-2]。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因素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因素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患者复苏效果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的114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其心肺复苏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应用面罩通气、持续电除颤时长>5min、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长>10min、合并冠心病、年龄>60岁是导致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面罩通气、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长>30min、年龄>60岁是导致复苏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患者的复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面罩通气、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长>10min、年龄>60岁等,临床需根据其因素做好对症干预工作。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因素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引言心脏骤停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导致患者死亡。
采取及时的院前心肺复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本中心救治的114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符合心搏骤停病况,均为院外发病;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休克、胸骨骨折者。
其中,女41例,男73例;年龄22~83岁,平均(52.32±7.46)岁。
疾病类型:溺水2例、触电3例、中毒9例、创伤14例、呼吸系统疾病19例、卒中26例、冠心病41例。
1.2、方法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立即出车,到达现场,确认心跳骤停后,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通气,期间注意多人轮换,室颤病人立即除颤,并做好转运准备,在不影响救治效果的前提下转至救护车上操作。
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若通过容量复苏、电除颤、心肺复苏等手段进行救治半小时后,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循环,需征求家属意见,若家属认为患者还存在救治希望,需相应延长抢救时间。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邢美霞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邢美霞摘要:目的:探讨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的影响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的治愈率。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l月期间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等临床急救技巧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结果:采用一定的胸外按压频率在本组研究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急救和护理后,可以发现其中I期复苏成功的患者21例,II期复苏成功的患者16例,III期复苏成功的患者13例。
结论: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于心脏的复苏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对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也是患者抢救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心肺复苏;护理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hest compression rate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targeted nurs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patients.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50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clinical first aid techniques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the frequency of chest cardiac compression were summarized in January,Results:The frequency of chest compression was 50% in the treatment of 50 cases of cardiac arrest and timely recovery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nursing care,we can find that the success of the recovery of stage I in 21 cases,stage II successful recovery 16 cases of sequela,13 cases of successful recovery of 13 cases. Conclusion:The frequency of chest cardiac compression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resuscitation of the heart,and the timely and effective nursing care is also the guarantee of success.Key words:chest cardiac compression frequency;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nursing心脏骤停指的是心脏突然丧失了泵血功能而导致的周围血液循环的停止和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是临床上危及患者生命的最紧急的状况之一。
徒手胸外按压与机械胸外按压这两种不同方式在心跳呼吸骤停后进行心肺复苏的应用效果分析
徒手胸外按压与机械胸外按压这两种不同方式在心跳呼吸骤停后进行心肺复苏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复苏过程中徒手胸外按压及机械胸外按压的效果对比。
方法:研究对象取2017年1月20日至2018年6月10日我院7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均行心肺复苏治疗,动态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徒手胸外按压,观察组予以机械胸外按压。
观察两组血气分析值、收缩压、复苏成功情况及复苏时间。
结果:在收缩压方面,观察组数据为(87.90±4.24)mmHg,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气分析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77.14%,高于对照组,复苏时间为(16.33±1.79)min,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复苏过程中,相比徒手胸外按压,机械胸外按压应用效果更佳。
【关键词】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徒手胸外按压;机械胸外按压心跳呼吸骤停属于常见危急重症,需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治疗,其关键在于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1],包括机械、徒手胸外按压,两种方式各具优缺点,选择何种胸外按压是临床争议的话题。
本文旨在分析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复苏过程中徒手胸外按压及机械胸外按压的效果对比。
1资料及一般方法1.1资料取2017年1月20日至2018年6月10日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70例),均行心肺复苏处理,均分为两组(动态随机法)。
对照组:年龄平均(41.22±3.97)岁,最大70岁,最小28岁,男女比20:15(共35例);其中,6例为电击伤,10例为重型颅脑外伤,8例为胸部外伤,11例为有机磷农药中毒。
观察组:年龄平均(39.79±3.55)岁,最大68岁,最小26岁,男女比22:13(共35例);其中,8例为电击伤,8例为重型颅脑外伤,10例为胸部外伤,9例为有机磷农药中毒。
在上述各项资料比对方面,两者差别微弱,P>0.05。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变动点解析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调整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变动点解析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调整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随着心肺复苏指南的更新和临床实践的发展,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的变动点也逐渐显现。
本文将探讨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调整在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变化和意义。
一、传统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在传统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通常为30:2。
也就是说,在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这个比例来源于多项研究和实践,旨在平衡心脏灌注和气道通畅。
二、变动点:推荐改为15:2然而,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对于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提出了变动点。
新指南推荐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调整为15:2。
这意味着,在每15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这个变化带来了一定的讨论和争议,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首先,充分压迫时间的增加。
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调整为15:2可以提高胸外按压的频率。
胸外按压是恢复心脏律动的关键步骤,通过提高胸外按压频率,可以更充分地保持心脏的灌注。
这一点在多项研究中得到了支持。
其次,气道通畅的维持。
新指南中强调了在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保持气道通畅的重要性。
按照15:2的比例调整,可以减少人工呼吸的次数,从而更好地维持气道的通畅。
这对于防止误吸和提高气道管理的效果都是有益的。
再次,操作流程的简化。
传统的30:2的比例要求操作者在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之间频繁切换,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
而15:2的比例可以减少操作者的负担,使操作流程更加简单、流畅。
尤其是在应对突发状况时,这种简化将更有利于提高复苏效果。
三、比例调整的实践意义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调整在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调整后的比例可以提高胸外按压的效果,进一步恢复自主循环。
通过减少人工呼吸的次数,可以增加胸外按压的效率,提高心脏的灌注压和冠脉循环。
其次,比例调整可以优化气道管理。
在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保持气道通畅极为重要。
影响复苏的多重因素心得体会
影响复苏的多重因素心得体会一、影响复苏的多重因素二、掌握有效的 CPR 时间三、了解并记住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步骤四。
、胸外心脏按压技术胸外心脏按压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最为行之有效的抢救成人和儿童猝死患者的最佳方法,而且实践证明它可以挽救病人生命或提高存活率。
对于 CPR (常规 CPR)的问题很多朋友都比较关注,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学习。
在这里我想就如何正确地判断心跳、尽快恢复自主循环、达到复苏效果等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二十世纪初,美国医生南丁格尔采用了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来抢救触电昏迷者获得成功后,国际红十字会随即将此方法介绍给其他国家,并且以此方法作为训练新护士的基本操作。
虽然如今社会已经不再使用老式的人工呼吸机,但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胸外心脏按压时还是将它称作“心脏复苏术”。
那么胸外心脏按压究竟怎样做呢?下面就让我们从头开始吧!首先需要清楚的是,所谓的胸外心脏按压,就是按压胸骨下部位的***连线处,只要你觉得那块肌肉有些疼痛即说明胸外按压开始了。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大约为30:2。
即一个人工呼吸吹两次气,但需注意按压不能少于5次,否则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造成脑损伤。
另外,按压应该是“从下往上”的。
人工呼吸,即是通过口对口的方式,把气体吹入受害者的肺内。
注意不要吹气过猛,以免损伤受害者的咽喉或肺组织;同时应注意每次吹气不宜超过1000毫升,每分钟20~30次左右,每次吹气时,吹出的气流速度要适宜,要有节奏感。
如果吹完气后觉得口干舌燥,可以用手指捏着鼻子屏息片刻。
若怀疑病人停止了呼吸,此时可反复吹气,直至检查到呼吸为止。
当然,许多刚刚接触胸外心脏按压技术的年轻医务工作者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按压充分,什么时候才算停止,一旦碰到没有人工呼吸又没有办法立刻给予人工呼吸支持的情况下,不由得变得紧张起来,动作显得犹豫不决。
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难掌握的就是“下压幅度”,即在心脏按压过程中力量的强弱。
尤其对于女性来说更加困难,按压时常常无法达到100次/分钟以上,甚至经常达不到50次/分钟的标准。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2392017.04护理经验术后要辅助患者做好皮肤清洁与衣物穿戴,保证导管与切口得到有效保护,护送中保持良好的形象状态,保持平稳护送到病房,指导家属与交接护士做好患者护理注意事项说明,让家属提供良好的术后恢复环境。
1.3 评估观察观察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评分情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越高代表心理状态越糟糕;同时观察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情况,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与很满意三等标准,满意率=一般满意率+很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观察有关护理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况对比见表1,在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状况见表2,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让患者保持生理、心理的舒适感,从而减少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治疗服务的认可度,避免不良医患矛盾与冲突,提升患方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度,适用于临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1]陶香兰,王琼莲,任君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西部医学,2015,27(09):1423-1424,1428.[2]毛亮,贺吉群.手术室护理人员舒适护理认知和执行情况的调查[J].医学临床研究,2015,(03):614-615,616.[3]周艳,林红.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舒适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09):1539-1542.作者简介马梅兰(1970-),女,撒拉族,青海省西宁市人。
大学专科学历。
现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S IP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December 2016, Vol, 19 •临床研究•
救护车行驶中不同姿势胸外按压对心肺复苏术质量的影响
杨 祖 军 ,何 亚 光 ,洪 波
【摘 要 】 目 的 比 较 救 护 车 行 驶 中 不 同 姿 势 胸 外 按 压 对 心 肺 复 苏 术 (C P R ) 质 量 的 影 响 ,以 建 立 更 为 规 范 和 恰 当的胸外按压方式。方 法 2015年 3— 1 2 月选取浙江金华广福医院急诊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护人员3 8 例# 在行驶的救 护 车 内 ,每 例 医 护 人 员 分 别 采 用 传 统 床 旁 侧 位 跪 式 和 骑 跨 跪 式 两 种 姿 势 对 模 拟 人 进 行 胸 外 按 压 0: 记 录 每 例 医 护 人 员 按 压总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比例、按压频率、疲 劳 量 表 -14 (F S - 1 4 ) 得 分 。结 果 采 用 传 统 床 旁 侧 位 跪 式 时 有 6 例医护 人 员 因 明 显 的 眩 晕 、呕 吐 而 严 重 影响按压的完成。骑 跨 跪 式 按 压 总 次 数 、有 效 按 压 次 数 、有 效 按 压 比 例 、 按 压 频 率 均 大 于 传 统 床 旁 侧 位 跪 式 ,F S - 1 4 得 分 低 于 传 统 床 旁 侧 位 跪 式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 . 0 5 ) & 结 论 救 护 车 行 驶 中 实 施 C P R 时 ,与 传 统 床 旁 侧 位 跪 式 胸 外 按 压 相 比 ,骑 跨 跪 式 胸 外 按 压 具 有 更 高 的 按 压 质 量 ,消 耗 更 少 的 体 力 ,更 能 减 轻 随 车 医 护 人 员 的 精 神 疲 劳 感 觉 ,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C P R 质 量 #
S 3 2 1 0 0 0 浙 江 竹 金 华 市 ,浙江金华广榀陕院: 、诊科
〇. 〇5为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2 结果 2.1 — 般 情 况 采 用 传 统 床 旁 侧 位 跪 式 时 有 6 例 医 护 人 员 因 明显的眩晕、呕吐而严重影响按压的完成。 2 . 2 观 察 指 标 比 较 骑 跨 跪 式 按 压 总 次 数 、有 效 按 压 次 数 、 有 效 按 压 比 例 、按 压 频 率 均 大 于 传 统 床 旁 侧 位 跪 式 ,F S - 14 得 分 低 于 传 统 床 旁 侧 位 跪 式 ,差 异 有 统 计 學 意 义 (P < 〇.〇5, 见 表 1)。
【关 键 词 】 心 肺 复 苏 术 ;救 护 车 ;胸 外 按 压 ;质量 【中 图 分 类 号 】 R 60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发 生 在 院 前 的 心 肺 复 蒸 术 (C P R ) 成 功 率 很 低 ,即使是专 职 化 的 院 前 急 救 体 系 ,成 功 率 也 仅 在 26. 8 % 左 右 [1],高 质 量 的 有 效 按 里 是 C P R 成 功 的 关 键 [2]fi为 了 观 察 救 护 车 行 驶 中 不 同 姿 势 胸 外 按 压 对 C P R 质 组 的 影 响 ,从 2 0 1 3 年 起 ,本 研 究 组 设 计 了 骑 跨 跪 式 胸 外 按 压 ,本 研 究 比 较 其 与 传 统 床 旁 侧 位 跪 式 胸 外 按 压 的 按 压 总 次 数 、有 效 按 压 次 数 、有 效 按 压 比 例 、按压 频 率 等 指 标 的 差 异 ,现 报 道 如 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研 究 对 象 2015年 3— 1 2 月选取浙江金华广福医院急诊 科 符 合 纳 入 标 准 的 医 护 人 员 3 8 例 ,均 经 过 急 诊 岗 位 培 训 ,拥 有 基 础 生 命 支 持 (B L S ) 和 高 级 心 血 管 生 命 支 持 (A C L S ) 资 质 ,排 除 晕 动 病 。其 中 男 1 8 例 ,女 2 0 例 ;年 龄 2 2 〜4 2 岁 , 平 均 年 龄 (25. 5 ±2. 8 ) 岁 ;医 师 2 2 例 ,护士 1 6 例 ;急 诊 专 业 工 作 年 限 4 〜1 3 年 ,平 均 (7. 6 ±2. 9 ) 年 。 1 . 2 研 究 方 法 本 研 究 采 用 全 科 医 生 牌 GD/CPR300S - A 高 级 自 动 电 脑 C P R 模 拟 人 ,能 自 动 生 成 按 压 总 次 数 、有 效 按 压 次 数 、按 压 频 率 等 。每 例 医 护 人 员 分 别 采 用 传 统 床 旁 侧 位 跪 式 和骑跨跪式两种姿势对模拟人进行胸外按压3 除了按压姿势差 异 ,所 有 操 作 按 C P R 操 作 指 南 [3]执 行 。本 试 验 在 行 驶 的 救 护 车 内 完 成 ,救 护 车 行 驶 全 长 16 k m ,包 含 运 行 中 可 能 遇 到 的 各 种 状 态 (上 下 坡 、左 右 转 弯 、红 绿 灯 、市 区 繁 忙 路 段 ),固定 1 位 驾 驶 员 ,按 日 常 驾 驶 习 惯 以 60 km / h 速 度 行 驶 。每 组 试 验 选 取 2 例 医 护 人 员 ,采 用 相 同 姿 势 每 2 m in 交 替 按 压 ,完 成 4 轮 交 替 后 结 束 试 验 ,立 即 填 写 疲 劳 量 表 - 1 4 (F S - 1 4 ) W ,共 进 行 3 8 组试验# 1 . 3 观 察 指 标 记 录 每 例 医 护 人 员 按 压 总 次 数 、有效按压次 数 、有 效 按 压 比 例 、按 压 频 率 、F S - 1 4 得 分 。 1 . 4 统 计 学 方 法 采 用 SPSS 1 0 . 0 统 计 学 软 件 进 行 数 据 分 析 计 M 资 料 以 (I ± 4 表 示 ,两 组 间 比 较 采 用 (检 验 。 以 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