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一语文第1章1.1《烛之武退秦师》暑假作业(含解析)
高中语文4烛之武退秦师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 含答案
4 烛之武退秦师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氾南/侵犯辞别/城池坠落/缒城而下B.城阙/蕨类肆意/肄业戍守/数典忘祖闲暇驱驰 /瑕不掩瑜卑鄙/比较 C.赏赐/既然D.执事/明智 /亟待解决赔偿陪伴/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fán/fàn,cí/chí,zhuì/zhuì;B项,分别读què/jué, sì/yì,shù/shǔ;C项,分别读cì/chí,bǐ/bǐ,xiá/xiá;D项,分别读zhí/zhì,péi/péi,jì/jí。
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B.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D.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伴。
思路解析D项,“陪”,增加。
答案D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②夜缒而出,见秦伯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④朝济而夕设版焉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A.①与③都是顺承连词。
1B.②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C.①②③④都不必翻译。
D.④和⑤都是转折连词。
思路解析④不是转折连词,是顺承连词;⑤是转折连词,可译为“却”。
答案D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53650007)④唯君图之③是寡人之过也①公从之②臣之壮也,何厌之有⑥行李之往来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⑦夫晋⑨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⑧将焉取之⑦③⑥A.①④⑧⑨/②⑤// ⑦B.①④⑧⑨/②⑤⑥/③/ ②⑤①④⑧⑨//③/⑥⑦C. ②⑤⑥/③/⑦/D.①④⑧⑨/⑦宾语;,的③助词思路解析①④⑧⑨都是代词;②⑤⑥都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前置的标志。
新人教版必修1_高中语文2.4.1烛之武退秦师作业与测评含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并疏通文意,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①(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晋军.②(驻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假设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③(如今情况紧急了才求助于您,这是我的过错啊)。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④(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假设亡.⑤(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⑥(增加)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⑦(古义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⑩(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⑧(古义为出使的人)之往来,共.⑨(通“供〞,供应)其乏困东西),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⑪(渡河)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⑫(晋国,怎么会满足呢)?既东封郑,又欲肆.⑬(延伸,扩张)其西封,假设不阙.⑭(侵损,削减)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⑮(通“悦〞,快乐),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⑯(那人,指秦穆公)之力不及此。
因.⑰(依靠)人之力而敝.⑱(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⑲(通“智〞,明智);以乱易.⑳(替代)整,不武。
21(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还也。
〞亦去.○22(离开)之。
吾其.○1.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
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情节的?请填写下表。
答案2.以下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烛之武在壮年时,不被重用,到年老时却被委以重任,他心存不满,但迫于国君的压力,勉强应允。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翻译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练习班级:姓名:学号:1、是寡人之过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邻之厚,君之薄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答案1、译:这是我的过错。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夜缒而出A.越国以鄙远 B.既东封郑C.常以身翼蔽沛公 D.范增数目项王3.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A.郑既知亡矣 B.越国以鄙远C.既东封郑 D.晋军函陵,秦军汜南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吾不能早用子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如果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C.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6.下列语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是寡人之过也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佚之狐言于郑伯D.晋军函陵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秦伯说,与郑人盟。
8.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B.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D.敢以烦执事9.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佚之狐)见秦伯 B.(郑伯)许君焦、瑕C.(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晋君)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越国以鄙远:偏远B.晋军函陵:军队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何厌之有:厌恶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D.与郑人盟:结盟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二、名篇名句默写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统编版高一语文暑假作业01——第一单元(基础练)(含答案解析)
暑假作业01——第一单元(基础练)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长:cháng,年长B.摄.乎大国之间摄:niè,夹处C.因之以饥馑.馑:jǐn,饥荒D.比.及三年比:bì,对比2. 下列句子中,“如”字的解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A.如.或知尔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C.宗庙之事,如.会同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 从句式的角度,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吾知也A.句读之不知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如或知尔D.异乎三子者之撰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4. 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批大卻,导大窾.窾:空隙B.而况大軱.乎軱:大骨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磨刀石D.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族:众5. 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之.所好者道也技经肯綮之.未尝B.因其固然.虽然.,每至于族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无厚入有间D.官知止而.神欲行提刀而.立6. 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庖丁在解牛之初,“所见无非牛者”,说明他开始时和其他人差不多,也经历了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附答案和解析)
导语:练习有利于同学们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语文水平。
下面是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欢迎同学们的练习和关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秦军氾南军:军队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过:过错D.许之许:答应【解析】选B。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解析】选B。
均为介词,对。
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C.连词,因为/介词,用。
D.代词,郑国/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晋围郑的两个理由是郑“无礼于晋”和“贰于楚”。
B.第一段文字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C.“辞曰”一句流露出烛之武因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的委屈和牢骚,说明他漠视国家的生死存亡。
D.郑伯对烛之武欲扬先抑,可见郑伯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
【解析】选C。
“漠视国家的生死存亡”错。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壮年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
(2)现在事情危急才求您帮助,这是我的过错。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5.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助C.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削减D.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解析】选B。
济:渡河。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B.朝济而夕设版焉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且焉置土石【解析】选B。
B项的“焉”为语气词,可不译。
其他三项中“焉”均为疑问代词。
7.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⑤秦伯说,与郑人盟A.①②④B.①②⑤C.③④⑤D.①②③【解析】选D。
高一人教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Wor含答案
4 烛之武退秦师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hóu)函.陵(hán)氾.南(fán)佚.之狐(shī)B.缒.城(zhuì)薄.雾(bó)瑕.疵(xiá)大肆.(sì)C.救济.(jǐ)城阙.(què)伯.仲(bó)逢.孙(páng)D.枸杞.(qǐ)戍.守(shù)供.应(gòng)疲敝.(bì)解析:A项,“佚”应读“yì”;C项,“济”应读“jì”;D项,“供”应读“gōng”。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把……当作边邑。
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助。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
解析:C项,“济”,渡河。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从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B.夜.缒而出,见秦伯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D.朝.济而夕设版焉解析:C项,“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扎。
A项,“东”,名词作状语,向东;B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D项,“朝”,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的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②夜缒而.出,见秦伯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④朝济而.夕设版焉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A.①与③都是顺承连词。
B.②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C.①②③④都不必翻译。
D.④和⑤都是转折连词。
解析:④是顺承连词;⑤是转折连词,可译为“却”。
答案:D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解析:①③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⑥结构助词“的”;⑤代词,这件事。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后作业4烛之武退秦师 含解析
课后作业(四)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亦无所害.害:害处 B .晋军.函陵 军:军队 C .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作边邑 D .子犯请.击之 请:请求【解析】 B 项,军:动词,驻军。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91110012】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C.⎩⎪⎨⎪⎧越国以.鄙远以.乱易整,不武 D.⎩⎪⎨⎪⎧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 【解析】 B 项,均为介词,对。
A 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 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D 项,代词,这件事/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91110075】例句:越国以鄙远A.因人之力而敝.之B.共其乏困..C.邻之厚.,君之薄也D.烛之武退.秦师【解析】例句: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
B项,也是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A项,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C项,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
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兵。
【答案】 B4.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91110076】A.以其无礼于晋B.且贰于楚也C.夫晋,何厌之有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解析】C项为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C[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91110077】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②,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③,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氾.南(fán) 栖.息(qī)游说.(shuō) 跌宕.多姿(dànɡ)B.函.陵(hán) 官宦.(huàn) 更.改(ɡènɡ) 摇曳.生姿(yè)C.宫阙.(què) 窥.视(kuī) 讽谏.(jiàn) 寝.食不安(qǐn)D.涕唾.(tuò) 翁媪.(ǎo) 沟壑.(hé) 恃.才傲物(shì)解析:A项,“说”应读shuì;B项,“更”应读ɡēnɡ;D项,“壑”应读hè。
答案:C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B.以乱易.整,不武(容易)C.许.之(答应)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解析:B项,易:替代。
答案:B3.下列带“之”的各句均选自本课文,按用法把“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公从之②臣之壮也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许之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行李之往来⑦君之所知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将焉取之⑩唯君图之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B.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解析:①④⑨⑩是代词;②⑤⑥⑦是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是助词,的;⑧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答案:B4.下列加点的词与“既东封郑”中“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肆其西封.B.朝.济而夕设版焉C.越国以鄙.远D.烛之武退.秦师解析:A项,“封”是疆域的意思;C项,“鄙”是名词用作动词;D项,“退”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B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工作。
统编版高中语文 高一 必修下册 2 烛之武退秦师 课后练习 (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含解析)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下册第二课课后练习一、文言文阅读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乙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测试题: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测试题: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过关检测题(含答案)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秦军汜(sì)南夜缒(zhuì)而出佚(yì)之狐
B.共(gòng)其乏困若不阙(jué)秦许君焦瑕(xiá)
C.秦伯说(yuè)杞(qǐ)子、逢孙、杨孙戍(sù)之
D.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yǔ),不知(zhì)
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C.共其乏困(供: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舍郑以为东道主D.敢以烦执事
4、下列句子中,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吴广以为然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①③B.②④C.③⑤D.②⑤。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答案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的重点文章,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的阅读理解试题也非常多,下面是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答案,供参考。
一、基础知识积累1.选出音、形、义有误的一组()A.汜(fàn)南缒(zhuì) 鄙(当作边邑)B.佚(yì)狐不知(知道) 共(gōng,供给)其乏困C.瑕(xiá) 何厌(满足)之有逢(páng)孙D.阙(quē,损害) 行李(出使的人) 失其所与(结交)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失其所与,不知。
3.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敢以烦执事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A.①军队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改变④替B.①驻军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C.①驻军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改变④给予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4.选出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例:烛之武退秦师A.肆其西封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既东封郑D.晋军函陵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辞(拒绝)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晋军(军队)函陵D.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6.下列加点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以其无礼于晋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7.“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以为得之矣8.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①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
②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通用版)2016版高一语文 第1章 1.1《烛之武退秦师》暑假作业(含解析)不分版本
(通用版)2016版高一语文第1章 1.1《烛之武退秦师》暑假作业(含解析)不分版本第1章1.1《烛之武退秦师》一、《烛之武退秦师》解读《烛之武退秦师》见于《左传》“僖公三十年〞。
在公元前632年〔僖公二十八年〕发生的城濮〔在今河南陈留县〕之战中,晋文公战胜楚国,建立了霸业。
公元前631年〔僖公二十九年〕,晋、周、鲁、宋、齐、陈、蔡、秦在翟泉〔今河南洛阳〕会盟,晋国在会上“谋伐郑〞。
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晋国和秦国合兵围郑。
围郑对秦国没有什么好处,郑国大夫烛之武看到这点,所以向秦穆公说明利害关系,劝秦穆公退兵,但是晋、秦结盟,让秦国在郑国驻军,秦穆公因此退兵,晋文公也只得撤退,一场战争被瓦解了。
该篇以对话著名。
有郑文公与烛之武的对话,有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
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话里有话,对秦穆公说的话,完全看到了秦、晋间的矛盾,看到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所以能打动秦穆公。
最后写子犯请击秦军,晋文公不同意,这里预伏后来的秦晋之战想一想1.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2.烛之武身上有那些精神值得称赞、学习?练一练〔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亦去之。
1.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似乎、好似,动词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你,代词余悲之,且曰:假设..毒之乎假设,连词B.诣太守,说.如此陈述,动词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种文体,名词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快乐,动词C.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告辞,动词停数日,辞.去辞别,动词不辞.劳苦推卸,动词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遥远的地方,名词越国以鄙.远卑劣,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形容词2.从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夫晋,何厌之有 B.是寡人之过也C.唯命是从 D.微斯人,吾谁与归?3.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局部,《左传》属历史散文。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带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31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假如B .是寡人之过.也 过:过错C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犹:好像D .晋军.函陵 军:驻军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 .以其无礼..于晋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闻有鼠作作索索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曹操之众远来疲敝.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寡人之.过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敢以.烦执事C.⎩⎪⎨⎪⎧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夫晋,何厌之有B .以其无礼于晋C .佚之狐言于郑伯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7.把下列一组句子组织成一个语意连贯的单句。
(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①《左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
②《左传》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③《左传》善于写细节,善于刻画人物。
④《左传》善于描写战争,描写大场面。
答:8.基于对烛之武的敬仰,有位同学拟了两副对联的上联,现邀请你用烛之武的品行对出下联。
(2分)(1)上联:郑文公知错能改纳谏任贤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联:佚之狐临危荐勇士,慧眼识才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高一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答案解析
【高一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答案解析【2020-2021学年广州市86中高一下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B.若不阙秦阙:侵损、削减C.何厌之有厌:讨厌、厌倦D.失其所与与:结交,亲附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左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作。
原名《左氏春秋》,西汉后期改称《春秋左氏传》。
B.《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C.“秦晋之好”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后泛指两家联姻。
D.春秋时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
晋文公当时为侯爵,故称“晋侯”;秦穆公当时为伯爵,故称“秦伯”;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郑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1.1《烛之武退秦师》
一、《烛之武退秦师》解读
《烛之武退秦师》见于《左传》“僖公三十年”。
在公元前632年(僖公二十八年)发生的城濮(在今河南陈留县)之战中,晋文公战胜楚国,建立了霸业。
公元前631年(僖公二十九年),晋、周、鲁、宋、齐、陈、蔡、秦在翟泉(今河南洛阳)会盟,晋国在会上“谋伐郑”。
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晋国和秦国合兵围郑。
围郑对秦国没有什么好处,郑国大夫烛之武看到这点,所以向秦穆公说明利害关系,劝秦穆公退兵,但是晋、秦结盟,让秦国在郑国驻军,秦穆公因此退兵,晋文公也只得撤退,一场战争被瓦解了。
该篇以对话著名。
有郑文公与烛之武的对话,有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
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话里有话,对秦穆公说的话,完全看到了秦、晋间的矛盾,看到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所以能打动秦穆公。
最后写子犯请击秦军,晋文公不同意,这里预伏后来的秦晋之战
想一想
1.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
2.烛之武身上有那些精神值得称赞、学习?
练一练
(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然后回答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亦去之。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动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你,代词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假如,连词
B.诣太守,说.如此陈述,动词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种文体,名词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动词
C.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告辞,动词
停数日,辞.去告别,动词
不辞.劳苦推卸,动词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名词
越国以鄙.远卑鄙,形容词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形容词
2.从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夫晋,何厌之有B.是寡人之过也
C.唯命是从 D.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二)阅读下面文言段落,回答文后题目。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
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
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
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氏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氏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
”乃馈盘飧,置璧焉.。
公子受飧反璧。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人而校:校对 B.薄而观之:靠近
C.将适齐:到……去D.曹其首也:第一个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吾观晋公子之从者蚓无爪牙之利
B.卫文公不礼焉乃馈盘飧,置璧焉
C.以告姜氏申之以孝悌之义
D.吾其奔也蚕妾在其上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一乐
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他在说秦伯之前,只是郑国的一个圉正,小小的养马官,有着怀才不遇的愤怨,但在郑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只身去说秦伯,足见其义、勇。
说秦伯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运用智慧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难,所以说他是一个有义有勇有智谋的爱国之士,正所谓:危难之时挺身行,宝刀未老入敌营。
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师留美名。
民间对他的评价是:“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