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3课时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通用14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通用14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通用14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1教学创意《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

连年内战的中国,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遁世离群,浪迹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忧国忧民的苦闷,作者的主观感情与故都的秋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清、静、悲凉”既是景物的特征又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绝好写照。

因此,本设计的意图就在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故都的秋》激发学生探寻作者附着于景物之中的特殊情感体验,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感悟,去发现、领悟散文的魅力同时让学生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格境界。

教学目标1.培养朗诵能力。

2.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思路本设计主要采取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由相关的三个环节组成:1、披文入情,沿波讨源;2、感同身受,渐入佳境;3、纵观全局,探索主题;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争辩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预习要求1.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层次,体会课文大意,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故都的秋》课堂教案

《故都的秋》课堂教案

《故都的秋》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故都的秋》全文;(2)了解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作品的文学价值及艺术特色;(2)学会欣赏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情感;(3)运用文本分析法,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故都的秋》;(2)理解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情感表达;(3)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文中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2)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度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故都的秋》;(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对文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讲解。

3. 文本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情感表达,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

4.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故都的秋》;2. 写一篇关于《故都的秋》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收集其他描写秋天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都的秋》的熟读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句子为例,讲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3. 创设情景,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故都秋天的美景。

七、教学资源1.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2. 关于郁达夫的生平介绍资料;3. 秋天的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资源;4. 其他描写秋天的文学作品。

高中语文 故都的秋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

高中语文 故都的秋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教案网权威发布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更多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导语】《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

大范文网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故都的秋教案一一、教学内容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

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

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

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标题: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优美语言和深刻内涵。

2. 通过分析文本,理解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感受,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然的情感,以及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都的秋》的主题思想,掌握文章的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情感和独特见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我会让学生们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关于秋天的文章或诗词,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对于秋天的印象。

然后,我会提出问题:“大家是否知道有一位作家,他笔下的秋天别有一番风味?”,以此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讲解新课1.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语境和情感氛围。

2. 分析文章结构。

我会引导学生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是如何围绕“故都的秋”这个主题展开的。

3. 解读文本内容。

我将带领学生们逐段阅读文章,通过对关键句子和词语的理解,帮助他们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探讨主题思想。

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探讨作者为何会对故都的秋有如此独特的感受,他的这种感受对我们有何启示。

5. 讨论语言特色。

我会引导学生们关注文章中富有诗意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让他们理解和欣赏郁达夫的文字魅力。

6. 总结全文。

最后,我会和学生们一起回顾整篇文章的学习过程,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2. 情境教学:通过播放朗读音频,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结果评价:在课程结束时,我会组织一次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1. 阅读郁达夫的其他作品,比较其风格特点。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1《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为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的《故都的秋》。

该课文内容主要是感受故都的秋天,特别是在紫禁城内的景色和感受。

包含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景区开放有关问题。

该课文重点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化和社会学角度去理解故都的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冲击。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达到以下目标:1)阅读并理解故都秋天的区别。

(听力,口语,阅读,写作)2)学习并掌握该段落的语法结构:定语从句;感受写作的技巧: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3)学习文化差异以及景区开放的有关问题。

(阅读,写作)2.思维和情感目标:通过这个教材,学生应该:1)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分析和比较,掌握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基本礼仪和习俗,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2)在文字阅读中感受文艺语言和美学思想,增强阅读造诣和美学素养。

3)在故都的秋景中和作者一起感受激情和痴情,感受历史和现代的交织,进一步提升情感共鸣和归属感。

三、教学策略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以便更好地达到上述目标,所以我们应该使用各种适合的教学策略:1.针对性教学的策略2.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策略3.创造性的交流与思考策略4.个性化的学生学习策略等四、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词法学习:新生词汇的录入和学习定语从句的辨析和学习:1.通过语法讲解和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技能。

2.以阅读为依托,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写作技巧:通过教师讲解等多种方式,学习一些比喻和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表达的风格和效果。

文化交际学习:通过阅读材料的交流,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差异,掌握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基本礼仪和交际技能。

大量阅读:通过大量阅读,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涉及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艺术和文学的感受。

五、教学范例Part 1:新词汇学习1. 情景还原及单词填写老师与学生互动,通过一些情景还原和单词填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并记忆新生词汇,包括Octagon, autumnal, Pagoda, foliage, smoggy, prosperity, unrivaled等单词。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例优秀3篇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例优秀3篇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例优秀3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2、领会作者创作的感情基调(重难点)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运用(重点)教学方法:朗读、勾画一、导入对于秋的领会,处境不同,经历不同,看出的景也不同,毛泽东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

有人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悲凉。

一起走进作者,他看到的又是怎样的秋呢?二、题解《故都的秋》中的秋字点出写作的季节,而一个故字便把作者饱含的情感展现,(举例:故乡,故人等饱含的情感)是一种格外的亲切和深深的眷恋。

都,故都,便是北京,可是他不是北京人。

三、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四、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散文。

《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四、感知文章基调1、北国之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吸引作者,让他在杭州仍然惦记着北国之秋呢?清,静,悲凉。

秋味(板书)其中悲凉更多的是作者的心境。

出生与知识分子家庭,却自小便颠沛流离,漂洋过海在日本生活。

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北国秋的景色之中,有一丝的哀愁。

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2、作者对这样的秋是一种什么情感?热爱,眷恋。

(板书)最后一个自然段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由此可见作者对北国之秋情至深处,爱到极至。

除此之外第一自然段。

饱尝一尝,不远千里;还有无论总是可是更也不过等句子、实词、虚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突出强调作者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

3、作者既然如此深爱着北国之秋,课文为什么要宕开笔墨写江南之秋呢?引导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并进一步分析:南国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

《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

《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1《故都的秋》教案引言:《故都的秋》是著名诗人秦观的一首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写实手法,表现了北国深秋的独特韵味。

本文将就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中的《故都的秋》进行一份教案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的艺术魅力。

一、课前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秋季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情境进行预测,为后续阅读和分析打下基础。

二、课堂学习1. 教师朗读和解读:教师可以先朗读整首诗歌,然后再分段解读每个具体细节和情境,让学生了解整首诗歌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等。

2. 学生阅读和理解: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段进行阅读和理解,注意体会每个细节和情境的艺术性和写实性,尝试挖掘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主题和思想。

3. 学生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秋季的感受和体验,自由创作一篇与《故都的秋》主题相关的文章或诗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秋季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课外拓展1. 阅读和研究:让学生阅读和研究其他著名诗人的秋季诗歌作品,如李白、孟浩然、杜甫等,欣赏他们的艺术魅力,同时比较和分析各自的文学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实践和体验:组织学生进行秋季采风和创作活动,让他们深入体验秋季自然景色和文化氛围,感受秋季的美好和韵味,进一步推动他们对文学艺术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追求。

结语:通过《故都的秋》这首诗歌的教学和学习,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和秋季文化的热爱和探索。

同时,也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实践和体验,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和审美眼界通过对《故都的秋》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我们既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这首典雅唯美的秋季诗歌,也让他们通过创作和实践深入体验秋季文学和文化的魅力。

这种全方位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更激发了他们对文学艺术和人文精神的热爱和追求。

因此,在今后的中小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多维度的文化教育和实践体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成长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2《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秋天在北京的景色和气氛,了解北京的文化和历史。

故都的秋3课时

故都的秋3课时

《故都的秋》学案学期:2011—2012第一学期第周编写人:张天玉班级:学号:姓名:教学目标: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背景。

2、扫除字词障碍划分文章结构。

一、作者信息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二、背景简介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故都的秋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强化诵读,训练语感。

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4、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5.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1.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7月。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解题让学生分析题目,看看有什么疑问和发现参考:(1)文体,写景抒情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文章的背景和主题,掌握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描绘。

1.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和向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和情感的传达。

2.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2.3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了解并学会欣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故都的秋天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3.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3.3 课文解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答课文中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4 修辞手法分析: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识别和分析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2 阅读理解练习: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故都秋天的感受,写一篇小作文,培养写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对比学习:让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故都秋天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学习和欣赏。

5.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故都的秋天景色,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5.3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都秋天的感受,如绘画、摄影等,培养艺术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故都的秋》的文本,确保字迹清晰,便于学生阅读和笔记。

6.2 参考资料: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介绍、历史文献等,供学生深入研究和参考。

6.3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互动讨论:采用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提高课堂参与度。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1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五、课前预习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二、教学过程1、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

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的象征意义。

2.理解文章的抒情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要介绍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散文的知识。

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分析课文1.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承上启下等。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如生动形象、抒情性强等。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1.复习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色。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二、深入分析课文1.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如对故都北京的怀念、对秋天的喜爱等。

2.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如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等。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举例说明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2.学生讨论文章的抒情性,如何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第三课时一、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作业布置1.摘抄文章中的优美句子。

2.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散文。

三、拓展延伸1.介绍郁达夫的其他散文作品。

2.让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故都的散文,进行比较阅读。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否到位,能否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学生是否能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节课通过分析《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对故都北京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课后作业1.摘抄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散文,注意运用象征手法和抒情性。

《故都的秋》课时作业附答案

《故都的秋》课时作业附答案

篇一:故都的秋课时作业附答案课时作业2 故都的秋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散文钞(chāo).嘶叫(sī) .B.潭柘寺(zhè) .橄榄(lǎn) .C.普陀山(tuó) .陪衬(chèn) .D.廿四桥(niàn).一椽(chán) .耗子(hào) .落蕊(ruǐ) .落寞(mò) .房檩(lǐn) .夹袄(jiā) .着衣(zhuó) .椭圆(tuǒ) .混沌(dùn) .解析:C项中的“夹〞,应读jiá。

答案:C2.以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忖度冷漠蓓蕾金碧辉煌B.点缀岐途漱口疏疏落落C.魅力厮打萧索一叶知秋D.落蕊悠闲幽远模棱两可解析:B项中的“岐〞应为“歧〞。

答案:B3.以下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夜的草原是这么________而安详。

②四面是________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

③夜幕中,草原在繁星的闪烁下或者在月光的披照中该发生多少动人的情景,但人们却在________的睡眠中疏忽过去了。

④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以生动的笔触表现出北国的秋________、悲凉的特点。

A.宁静静寂安静清静B.幽静安静宁静寂静C.宁静平静幽静清静D.幽静平静安静寂静解析:根据语境分析。

答案:A4.以下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C.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析:应该用“周而复始〞。

答案:C5.以下语序的顺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应为( )①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②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③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④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解析:先要找到语段的话题,然后根据逻辑顺序分析。

《故都的秋》 (教师中心稿)

《故都的秋》 (教师中心稿)

《故都的秋》 (教师中心稿)故都的秋pingyy教学目的:⒈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⒉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散文的形和神2、散文的景和情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

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板书课题)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

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一)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明确:味。

(板书)⑴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⑵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

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故都的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都的秋》教案篇1一、教学设计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

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

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能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

第一课时从内容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

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高一下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

高一下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

高一下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一、教学设计(二)学习者情况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学习者是年龄处在_至_岁的高中学生。

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稳定,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在这个阶段则发展迅速。

这两种思维形式相互作用,使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比以往更高、更完善和更成熟。

因此,高中生已经具有了接近成人的较高的认知水平及较成熟的形式逻辑及辩证逻辑思维。

而思维的发展又直接导致了他们自我意识的高速发展,他们对待一切问题以“自我”为核心,又以解决”自我”问题为目的。

高中阶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使其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变得全面、客观、辩证,并且日趋深刻。

和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相联系,高中生价值观也逐步确立起来,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

高中生在确立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特点。

如:高中生对理论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喜欢把各种具体事实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高中生的价值观中,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

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兴趣点和切入角度,意志品质及归因方式也不同,等等。

高中阶段也正是学生在各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并面临走向独立生活道路的时候,高中生的智力和个性都获得了高度发展,相应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故都的秋》教案 1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能力目标: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

”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2、诵读评价: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

你能接着说下去吗?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

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第三册故都的秋_高二语文教案_模板

第三册故都的秋_高二语文教案_模板

第三册故都的秋_高二语文教课方案 _模板故都的秋 (二课时 )[教课目的]1、涵咏文辞,体会秋的境界。

2、想像复原,感觉自我形象。

[重点难点]1、重点:感觉自我形象。

2、难点:感觉自我形象。

[教课方法]朗读鉴赏议论[教课时数]二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作者:注一增补:孤单辱没郁闷乱世背景:1934 年 8 月北平避居( 1921 年 9 月至 1933 年 3 月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公民党白色恐惧的威迫1933 年上海乔迁杭州)二、整合发问:你从文中读到了些什么?请谈谈自己初读的感觉。

明确:学生自由讲话,只鼓舞不议论。

整合:这是一篇对于秋季的散文名篇,我们的阅读将环绕两个话题睁开:一是郁达夫的秋季;二是秋季的郁达夫。

(板书)三、郁达夫的秋季发问:在秋季的故都,郁达夫看到了些什么?明确:秋景——芦花、柳影、夜月、碧天、牵牛花、秋草、落蕊、闲人、秋枣(视)虫唱、钟声、飞声、扫地、蝉声、雨声、人语、风声(听)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想)图景——秋花、秋蕊、秋蝉、秋雨、秋枣发问:这全部组成了郁达夫眼中的秋季的世界,可否用一句话来归纳它的特色呢?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此句不单归纳了秋景并且表达了郁达夫对此的情绪体验。

(文眼)三、秋季的郁达夫引语:“你站在桥上看景色/看景色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修了你的窗子/你装修了他人的梦”,当郁达夫沉醉在他所见的故都秋景之中时,我们又分明在字里行间看到了郁达夫消瘦的影子。

发问:那么,你看到的是一个如何的郁达夫呢?请选择自已最喜爱的文段认真朗读品尝,谈谈自己的印象。

明确:秋院——租破屋、破壁腰(荒寂悲凉,出门在外,旅居异乡,孤单悲凉)疏冷落落的秋草(与春草对照,春草碧绿,充满活力;秋草枯黄,萧索悲凉,顿生生命将尽的悲凉之感)细多日光(漏、射、照比较。

落寞得近于无聊)驯鸽的飞声(境静心更静)。

这是作者为我们描述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表露出作者的一份舒适,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安适的审美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学案学期:2011—2012第一学期第周编写人:张天玉班级:学号:姓名:教学目标: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背景。

2、扫除字词障碍划分文章结构。

一、作者信息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二、背景简介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四、朗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散文钞()一椽()潭柘()寺落蕊()橄榄()()普陀()山房檩()混沌()廿()四桥着()衣椭()圆耗()子一椽:着衣:落寞:梧桐落叶而天下知秋:五、整体感知课文1、浏览全文划分文章结构2、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六、课堂小结七、课后作业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d)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丁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 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

煮、泡、冲、烫;漫、细、忙、点;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洒、射、漏、照甲处()乙处()丙处()丁处()2. 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A. 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 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 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3. 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

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________的眷恋,_________的落寞。

4. d句中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A. 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

B. 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C. 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古都的秋》第二课时学期:2011—2012第一学期第周编写人:张天玉班级:学号:姓名:教学目标:重点研习五幅画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内容:一、课文研读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运用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朗读课文3-11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故都的秋的那些景象(描写了几幅画面)?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呢?二、揣摩语言1、作者写“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用到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特点?2、本文多处使用排比,他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三、难点探析1、作者为什么写“都市闲人”?2、文章的总起部分与总括部分有什么关系?四、课堂小结五、基础知识检测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 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他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2自然段中描绘了江南的秋天,作者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2自然段中一个短语“半开半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最佳状态。

5. 作者认为在领略秋的过程上应该达到__________的程度。

6. 第3自然段中的文句:“在南方每年过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句子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感情,进一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7.“蓝朵”一词是__________的意思。

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个词是因为_________。

8.“落蕊”的“蕊”字读音是()9. 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中“这些深沉的地方”是指_________________。

10. 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作者写对故都之秋的想念时,突出写了住在北平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等名胜,只用一笔带过。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A. 作者是浙江省富阳县人,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产生一种想走异地,饱尝故都之秋的心情。

B.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体现不出故都之秋来。

C. 作者在《住所的话》中写过“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

”不愿去陶然亭等处,当然就写不出那些地方的秋景。

D. 写租住破屋时所见所感,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12. 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 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 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 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

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13.《故都的秋》一文描绘了北国秋景。

北国秋景,各处均有其特色,选出与下列五个景点配伍最恰当的一项()a夜月 b钟声 c虫唱 d柳影 e芦花甲陶然亭乙钓鱼台丙西山丁玉泉戊潭柘寺A. d b a e cB. e d c a bC. a c b d e《故都的秋》学案第三课时学期:2011—2012第一学期第周编写人:张天玉班级:学号:姓名:【教学重点】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色、秋声、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读下列诗词名句,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

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D.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E.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二、整体感知1、解题:“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2、深受作者眷恋的“故都的秋”有何特点?找出全文的文眼句。

三、初步分析清、静景1、课文中写了哪五幅秋景图?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

2、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的特点的?3、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作者是如何体现的?三、悲凉情景深探究1、阅读写景部分,体味作者感情。

2、拓展迁移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叶树,灯下白头人。

A、绿B、红C、黄D、青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

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

本文可以说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3、小结请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两个句子:故都的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在都市闲人的微叹互答里;在,在。

四、课堂内容节清1、故都的秋的特点是(四个字)。

清在(两个字);静在(两个字);悲凉在几乎每一处景物上。

本文情与景的关系可以说是(四个字)。

2、作者的感情落寞悲凉。

在感情的统率下,景和感情协调,景的修饰语也和感情协调,如:租人家一椽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天下驯鸽的飞声……或在壁腰中,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朵。

五、课外延伸:神木六中校园里的秋在哪里?请写上1-3个句子,要求突出秋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