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26088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折叠问题解题思路

初中数学折叠问题解题思路

初中数学折叠问题解题思路
一、先了解内容,掌握题意
1、折叠问题是指利用解题方法对题目中的数据、公式等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以解出问题的正确答案的一种问题。

2、此类问题的解答,应首先熟悉和了解题目中的信息,然后正确地把握一些解题方法,根据定理、推论、例题、练习等,应用到解题中,然后根据解题方法,分析归纳出解题步骤,最后得出结论。

二、展开解题步骤
1、分析题目: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逐项分析,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法。

2、确定问题类型:结合题目中的信息,确定问题类型,比如初中数学折叠问题中存在的比例、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等。

3、查找常用公式:比如面积的公式、角度的公式等,以及在此类问题中常用的数学定理,并根据它们来计算和推算。

4、分析步骤:分析题目,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相关定理,画出分析图,看清问题的解法。

5、综合结论:根据步骤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和解答。

- 1 -。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精选全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近年来,在各地中考数学命题时,十分重视对图形语言、文字语音、符号语言的理解运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的转化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这样,图形的折叠问题就成为一个亮点,有关翻折的考题日趋增加。

翻折问题的解决方法,抓住翻折后与翻折的图形是以折痕为轴的轴对称图形这一关键,并运用代数方程,一般均可求得。

下面我们以中考题为例,谈谈翻折问题的几例类型及解法,供大家参考。

一、以矩形为母体的翻折这种类型最多,以折痕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下面几种:1、沿对角线翻折例1、(2000年山西省)已知:如图1,将矩形ABCD沿直线BD折叠,使点C 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求△BED的面积。

分析:因为BD是对称轴,∴∠CBD=∠C’BD,又AD∥BC,∴∠CBD=∠ADB,得:∠C’BD=∠ADB,∴ED=EB设ED=x,∴AD=8-x在Rt△ABE中,AB2+AE2=BE2,即42+(8-x)2=x2,∴x=5,∴ED=EB=5又BD=∴S△BED==10方法2:过E作EF⊥BD,垂足F,在得到BE=5,BD=4后,在Rt△BEF中,EF=,得S△BED=BD×EF=×4×=10方法3:∵Rt△BEF∽Rt△BDC’,∴EF:DC’=BF:BC’,得EF==(以下略)2、沿一直线翻折,使一顶点落在对边上例2、(2000年山东省)已知矩形ABCD的两边AB与BC的比为4:5,E是AB 上一点,沿CE将△EBC向上翻折,若B点恰好落在边AD上的F点,如图2,则tg∠DCF=______。

A、B、C、D、分析:因为CF=CB,∴CF:CD=5:4,得CD:DF=4:3,∴tg∠DCF==,应选(A)。

例3、(1998年台州市)如图3,矩形ABCD的长、宽分别为5和3,将顶点C 折过来,使它落在AB上的C’点(DE为折痕),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八年级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八年级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八年级折叠问题解题技巧一、折叠问题的基本性质1. 对应边相等在折叠过程中,折叠前后重合的边长度相等。

例如,将一个三角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那么折叠后重合的两条边是相等的。

例如,在矩形ABCD中,将矩形沿着对角线AC折叠,那么AB = AF(假设F是B折叠后的对应点)。

2. 对应角相等折叠前后重合的角是相等的。

比如将一个四边形进行折叠,原来的角和折叠后对应的角大小相同。

如在上述矩形折叠的例子中,∠B = ∠F,∠BAC = ∠FAC。

3. 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连线如果沿着直线l折叠,A点折叠后得到A'点,那么直线l垂直平分AA'。

这一性质在解决折叠问题中常常用于构建直角三角形等。

二、解题技巧与题目解析1.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折叠后的线段长度题目:如图,在矩形ABCD中,AB = 3,BC = 5,将矩形ABCD沿BE折叠,使点A落在边CD上的点F处。

求CF的长。

解析:因为矩形ABCD沿BE折叠,所以AB = BF = 3,AE = EF。

在Rt△BCF中,BC = 5,BF = 3,根据勾股定理公式。

即公式。

2. 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折叠问题题目:在Rt△ABC中,∠C = 90°,AC = 6,BC = 8,将△ABC沿A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

求DE的长。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公式。

因为△ABC沿AD折叠,所以△ACD≌△AED,所以AC = AE = 6,CD = DE,那么BE = AB AE=10 6 = 4。

设DE = CD=x,则BD = 8 x。

因为∠DEB = ∠C = 90°,∠B是公共角,所以△BDE∽△BA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公式,即公式,解得公式,所以DE的长为3。

3. 利用折叠性质建立方程求解角度题目: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D落在点D'处,若∠EFC = 125°,求∠D'EF的度数。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折叠中的计算问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折叠中的计算问题

折叠中的计算问题一、整体感知折叠即轴对称变换,是初中数学重要知识之一也是近几年中考的命题热点,是高频问题.在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挖掘折叠中隐含的不变量,从而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忽视隐含的已知,致使解题陷入绝境,导致失分,或者问题复杂化,舍近取远,浪费时间.【方法指导】几何图形折叠与动点问题的计算,常涉及特殊三角形的探究及动点特殊位置的探究.1.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折叠前后位置的图形全等,对应边、角相等;(2)折痕两边的图形关于折痕对称;(3)折叠前后对应点的连线被折痕垂直平分;2.特殊三角形:直角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首先从可能满足直角的顶点或腰入手,通过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或结合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接计算,或设出某条线段长,根据相似、勾股定理等,列方程进行求解;【核心提炼】解决问题的策略:寻求不变量、勾股定理、相似、中垂线、平行线性质二、.模型呈现【基本模型】直角三角形的翻折或翻折后产生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例1.如图,Rt△ABC 中,AB=9,BC=6,∠B=90°,将△ABC 折叠,使点A 与BC 的中点D 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 的长为_______【分析】设BN=x,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3,在Rt△BND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设BN=x,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D 是BC 的中点,∴BD=3,在Rt△NBD 中,x 2+32=(9-x)2,解得x=4.即BN=4【变式】如图,在R△ABC 中,直角边AC=6,BC=8,将△ABC 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则CD 的长为( ) A.425 B.322 C.47 D.35【解析】由题意得DB=AD, 设CD=x,则AD=DB=(8-x),∵∠C=90°,∴AD 2-CD 2=AC 2,(8-x)2-x 2=36,解得x=47:即CD=47 【变式】如图,矩形ABCD 中,AB=4,AD=6,点E 为BC 上一点,将△ABE 沿AE 折叠得到△AEF,点H 为CD 上一点,将△CEH 沿EH 折叠得到△EHG,且F 落在线段EG 上,当GF=GH 时,则BE 的长为______【解析】由折叠性质可得∠AEH=21∠BEC=90°,进而得出R△AEP 中,AE2+EH2=AH2,设BE=x,则EF=x,CE=6-x=EG,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方程x 2+42+(6-x)2+(6-2x)2=(2x-2)2+62,解该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BE 的长,BE=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连接AH 构造R△AEH,这种折叠问题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设一,表一法),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方法策略模式:在折叠后产生的直角三角形中,把某条边设成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基本模型】翻折前有平行线这一条件的问题例1.如图,在长方形纸片ABCD 中,AD=4cm,把纸片沿直线AC 折叠,点B 落在E 处,AE 交DC 于点O,若OC=5cm,则CD 的长为( )A. 6cm B 7cm C 8cm D.10 cm【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AC=∠EAC=∠ACD,可得AO=CO=5cm,根据勾股定理可求DO 的长,即可求CD 的长.【解答】∵折叠,∴∠BAC=∠EAC∵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CD,∴∠BAC=∠ACD,∴∠EAC=∠ACD,∵AO=CO=5cm,在直角三角形ADO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DO=3cm,∴CD=DO+CO=3+5=8cm.故选:C.【变式】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4,BC=8,现将A 、C 重合,使纸片折叠压平,设折痕为EF,则图形中重叠部分△AEF 的面积为_______【解析】设AE=x,由折叠可知,EC=x,BE=8-x,在Rt△ABE 中,AB 2+BE 2=AE 2,即42+(8-x)2=x 2,解得:x=5,由折叠可知∠AEF=∠CEF∵AD∥BC,∴∠CEF=∠AFE,∴∠AEF=∠AFE,即AE=AF=5, ∴S△AEF=21AFxAB=21×5×4=10.故答案为:10 【方法策略模式】:图形折叠后,相当于出现了角平分线,有角平分线,有平行,就会产生等腰三角形,我们去找那个等腰三角形一般就会使得问题得到解决.【基本模型】直角三角形的翻折,利用三垂直模型解答.例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OABC.O 为原点,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1,2),连接OB,将△OAB 沿直线OB 翻折,点A 落在点D 的位置,则cos∠COD 的值是( )【分析】根据翻折不变性及勾股定理求出GD 、CG 的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F 的长,OF 的长即可解决问题.【解答】作DF⊥y 轴于F,DE⊥x 轴于E,BD 交OC 于G∵在△BCG 与△ODG 中,∠BCG=∠ODF,OD=BC,∠DOF=∠GBC,∴△BCG≌△ODG∴GO=GB,∴设GO=GB=x,则CG=GD=2-x于是在Rt△CGB 中,(2-x)2+1=x 2解得x=45.“GD=2-x=2-45=43∵:BC⊥y 轴,DF⊥y 轴,∴∠BCG=∠DFG∵∠BGC=∠DGF,∴△CBG∽△FDG,∴BC DF =BGDG DF=53, 又∵D0=1、∴OF 2=1-(53)2,∴OF=54 ∴COS∠DOC=OD OF =54.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变式】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进行折纸,使得顶点D 落在边BC 上的点F 处(折痕为AE),已知该纸片AB 为8cm,BC 为10cm,则EC 的长度为( )A.6cmB.5cmC.4cmD.3cm【解析】由四边形ABCD 是矩形,可得BC=AD=10cm,∠B=∠C=∠D=90°,又由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F=AD=10cm,∠AFE=∠D=90°,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F 的长,继而可得FC 的长,然后由△ABF∽△F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EC 的长度,EC=3cm,故选:D. 方法策略模式:如果图形中折叠的是一个直角,我们的处理方法一般是构造三垂直模型,找到一对相似三角形,根据相似的性质来解决问题.【基本模型】等边三角形的翻折一线三等角例4.如图,等边△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一点,把△ABC 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D 处, 折痕与边AB 、AC 分别交于点M 、N,若AM=2,AN=3,那么边BC 长为________.【分析】设BD=x,DC=y 由△BMD∽△CDN,可得(BM+MD+BD):(DN+NC+CD)=DM:DN=2:3,推出(2x+y):(x+2y)=2:3,推出y=4x,推出AB=BC=AC=5x,MB=5x-2,CN=5x-3,再根据CD BM =DN DM =32,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设BD=x,DC=y,∵△ABC 是等边三角形,∴AB=BC=AC=x+y,∠ABC=∠ACB=∠BAC=60°,由折叠的性质可知:MN 是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AM=DM=2,AN=DN=3,BA+MD+BD=2r+y, DN+NC+DC=x+2y,∵∠MDN=∠BAC=∠ABC=60°,∴∠NDC+∠MDB=∠BMD+∠MBD=120°,∴∠NDC=∠BMD,∵∠ABC=∠ACB=60°,∴△BMD∽△CDN,(BM+MD+BD):(DN+NC+CD)=DM: DN=2: 3∴(2x+y):(x+2y)=2:3,∴y=4x,∴AB=BC=AC=5x,MB=5x -2,CN=5x-3, ∵CD BM =DNDM ∴ ∴x=76 ∴BC=5x=730 故答案为730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X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变式】如图所示,等边△ABC 中,边长为4,P 、Q 为AB 、AC 上的点,将△ABC 沿着PQ 折叠,使得A 点与线段BC 上的点D 重合,且BD:CD=1:3,则AQ 的长度为________【解析】易得△BPD ∽△CDQ,可得CQ BD =DQ DP =CDBP ,由BD:DC=1:4=3,BC=4, 推出DB=1,CD=3,设AQ=x,则CQ=4-x,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AQ=513. 【方法策略模式】:等边三角形折叠后,会出现三个60度的角,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找到一对相似三角形,根据相似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总3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DE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为了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近几年来中考中常出现折叠问题。

几何图形的折叠问题,实际是轴对称问题。

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搞清折叠前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没变,折叠后有哪些条件可利用。

所以一定要注意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

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平分线段、平分角等条件。

这一类问题,把握住了关键点,并不难解决。

例1 (成都市中考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 EM 、FM 为折痕,折叠后的C 点落在'B M 或'B M 的延长线上,那么∠EMF 的度数是( )A 、85°B 、90°C 、95°D 、100°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有关折叠的知识。

由题意可知:∠BME=∠'EMC ,∠CMF=∠'FMC ,''180BMC CMC ∠+∠=°,又'C M 与'B M 重合,则∠EMF=∠'EMC +∠'FMC =''11()18022BMC CMC ∠+∠=⨯°= 90°,故选B 。

例2 (武汉市实验区中考题)将五边形ABCDE 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折痕为AF, 点E 、D 分别落在'E 、'D 。

已知∠AFC=76°,则'CFD ∠等于( )A 、31°B 、28°C 、24°D 、22°分析与解答:本题同样是考查了折叠的知识。

根据题意得:'AFD AFD ∠=∠=180°-76°=104°,则'CFD ∠=104°-76°=28°,故选B 。

中考数学几何图形折叠试题典题及解答

中考数学几何图形折叠试题典题及解答

中考数学几何图形折叠试题典题及解答一、题目描述:下面是一道关于几何图形折叠的中考数学试题,请根据给出的图形进行折叠并回答相关问题。

二、题目内容: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几何图形折叠试题,供同学们考试复习参考。

1. 长方形折叠在平面上给出一张长方形纸片,长为12厘米,宽为6厘米。

折叠该长方形纸片,使得长方形的两个对边重叠,然后再剪掉重叠部分。

请问最后得到的图形是什么?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将长方形纸片对折,让两条边相重合。

然后沿着重合的边将多余的部分剪掉。

最后得到的图形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它的周长为36厘米(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相等,每条边长为12厘米),面积为36平方厘米(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边长^2)×(根号3)/4)。

2. 圆形折叠给出一张半径为8厘米的圆形纸片,折叠该圆形纸片使得圆心与边上的一点重合,然后再剪掉重叠部分。

请问最后得到的图形是什么?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将圆形纸片对折,使得圆心与边上的一点重合。

然后沿着重合的边将多余的部分剪掉。

最后得到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它的周长为2πr+2r(其中r为圆的半径,即8厘米),面积为(r^2)×π(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底边×高)/2,这里的底边等于2r)。

3. 正方形折叠给出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折叠该正方形纸片使对边重叠,然后再剪掉重叠部分。

请问最后得到的图形是什么?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使得对边重叠。

然后沿着重合的边将多余的部分剪掉。

最后得到的图形是一个等腰梯形。

它的周长为2a+2b(其中a和b分别为梯形的上、下底边,都等于10厘米),面积为((a+b)×h)/2(等腰梯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里的高等于10厘米)。

4. 直角三角形折叠给出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已知直角边长为5厘米,斜边长为8厘米。

折叠该直角三角形纸片,使直角边重叠,然后再剪掉重叠部分。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一、矩形中的折叠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其中BC ,BD 为折痕,折叠后BG 和BH 在同一条直线上,∠CBD= 度.2.如图所示,一张矩形纸片沿BC 折叠,顶点A 落在点A ′处,再过点A ′折叠使折痕DE ∥BC ,若AB=4,AC=3,则△ADE 的面积是 .3.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4,AD=3,折叠纸片使AD 边与对角线BD 重合,得折痕DG ,求AG 的长.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到相等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再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4.把矩形纸片ABCD 沿BE 折叠,使得BA 边与BC 重合,然后再沿着BF 折叠,使得折痕BE 也与BC 边重合,展开后如图所示,则∠DFB 等于( )注意折叠前后角的对应关系5.如图,沿矩形ABCD 的对角线BD 折叠,点C 落在点E 的位置,已知BC=8cm ,AB=6cm ,求折叠后重合部分的面积.重合部分是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321FEDCBAGA'C A B D6.将一张矩形纸条ABCD 按如图所示折叠,若折叠角∠FEC=64°,则∠1= 度;△EFG 的形状 三角形.对折前后图形的位置变化,但形状、大小不变,注意一般情况下要画出对折前后的图形,便于寻找对折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注意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GEF7.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下的顺序进行折叠:对折,展平,得折痕EF (如图①);延CG 折叠,使点B 落在EF 上的点B ′处,(如图②);展平,得折痕GC (如图③);沿GH 折叠,使点C 落在DH 上的点C ′处,(如图④);沿GC ′折叠(如图⑤);展平,得折痕GC ′,GH (如图 ⑥).(1)求图 ②中∠BCB ′的大小;(2)图⑥中的△GCC ′是正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理清在每一个折叠过程中的变与不变8.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8,将其沿EF 折叠,则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9.如图,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沿着折痕EF 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 的中点G 处,求四边形BCFE 的面积注意折叠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 10.如图,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 上 不与A 、D 重合.MN 为折痕,折叠后B ’C ’与DN 交于P .(1)连接BB ’,那么BB ’与MN 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 (2)设BM =y ,AB ’=x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3)猜想当B 点落在什么位置上时,折叠起来的梯形MNC ’B ’面积最小?并验证你的猜想.54132G D‘F C‘DB CA E二、纸片中的折叠11.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折叠,则∠α的度数等于( )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及对称的性质,折叠的角与其对应角相等,和平角为180度的性质,注意△EAB 是以折痕AB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12.如图,将一宽为2cm 的纸条,沿BC ,使∠CAB=45°,则后重合部分的面积为在折叠问题中,一般要注意折叠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将图形补充完整,对于矩形(纸片)折叠,折叠后会形成“平行线+角平分线”的基本结构,即重叠部分是一个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13.将宽2cm 的长方形纸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那么折痕PQ 的长是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在矩形(纸片)折叠问题中,会出现“平行线+角平分线”的基本结构图形,即有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PQ14.如图a 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b ,再沿BF 折叠成图c ,则图c 中的∠CFE 的度数是( )图c 图b图aCDGFEAC GDFEAFDBCAEB Ba 2130°B EF AC D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由题意知∠DEF=∠EFB=20°图b ∠GFC=140°,图c 中的∠CFE=∠GFC-∠EFG15.将一张长为70 cm 的长方形纸片ABCD ,沿对称轴EF 折叠成如图的形状,若折叠后,AB 与CD 间的距离为60cm ,则原纸片的宽AB 是( )16.一根30cm 、宽3cm 的长方形纸条,将其按照图示的过程折叠(阴影部分表示纸条的反面),为了美观,希望折叠完成后纸条两端超出点P 的长度相等,则最初折叠时,求MA 的长三、三角形中的折叠17.如图,把Rt △ABC (∠C=90°),使A ,B 两点重合,得到折痕ED ,再沿BE 折叠,C 点恰好与D 点重合,则CE :AE=18.在△ABC 中,已知AB=2a ,∠A=30°,CD 是AB 边的中线,若将△ABC 沿CD 对折起来,折叠后两个小△ACD 与△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恰好等于折叠前△ABC 的面积的14.(1)当中线CD 等于a 时,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 ;GEFD AEF DBC A B C 60cm(2)有如下结论(不在“CD 等于a ”的限制条件下):①AC 边的长可以等于a ;②折叠前的△ABC 的面积可以等于32a 2;③折叠后,以A 、B 为端点的线段AB 与中线CD 平行且相等.其中, 结论正确(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代号都填上,若认为都不正确填“无”).注意“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构图,折叠前后图形之间的对比,找出相等的对应角和对应边19.在△ABC 中,已知∠A=80°,∠C=30°,现把△CDE 沿DE 进行不同的折叠得△C ′DE ,对折叠后产生的夹角进行探究:(1)如图(1)把△CDE 沿DE 折叠在四边形ADEB 内,则求∠1+∠2的和; (2)如图(2)把△CDE 沿DE 折叠覆盖∠A ,则求∠1+∠2的和;(3)如图(3)把△CDE 沿DE 斜向上折叠,探求∠1、∠2、∠C 的关系.(1)根据折叠前后的图象全等可知,∠1=180°-2∠CDE ,∠2=180°-2∠CED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比可求出答案;(2)连接DG ,将∠ADG+∠AGD 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求;(3)将∠2看作180°-2∠CED ,∠1看作2∠CDE-18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求.B'C DA B 231E B'CDB A 21图(1)C'ACBDE12C'ABCDE21GC'A BC DE由于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在折叠三角形时常常会出现等腰三角形20.观察与发现: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开纸片(如图①);在第一次折叠的基础上第二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AEF(如图②).小明认为△AEF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实践与运用:(1)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如图③);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BE上的点D’处,折痕为EG(如图④);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α的大小.由于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角的对称轴,所以在三角形中的折叠通常都与角平分线有关。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在中考数学中,折叠问题是一种常出现的问题,它主要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这种问题通常以一个二维图形经过折叠变为三维图形的方式出现,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解答。

折叠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折叠前后的形状变化问题,另一类是折叠后立体图形的三视图问题。

前者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空间图形的变换和对称的理解,而后者则更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立体图形的认知。

解决折叠问题,首先需要理解折痕的含义。

折痕是二维图形折叠成三维图形时的痕迹,也是三维图形展开为二维图形时的路径。

在解决折叠问题时,需要找出图形中的对称点、线段和角度,并理解它们在折叠后的变化。

对于三视图问题,则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立体图形的各个面,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例如,一个长方形纸片折叠后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纸片,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平移和旋转来实现。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以及折叠过程中哪些元素发生了变化,哪些元素保持不变。

又比如,一个三角形纸片折叠后可以得到一个立体图形,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性质进行深入的理解。

解决折叠问题时,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题策略。

对于形状变化问题,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理解;对于三视图问题,可以通过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方式来寻找答案。

同时,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一些类似题目的练习,以增强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是一种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性质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性质去解决问题。

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因此,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折叠最值模型是指将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使得折叠后的图形在直线的一侧,并且使得折叠后的图形在直线两侧的部分对称。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折叠类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折叠类
对应角相等
矩形ABCD沿中心对称轴折叠,则∠A与∠C、∠B与∠D分别相等。
三角形折叠的性质
对应边相等
三角形ABC沿中心对称轴折叠,则AB与BC、AC与CA、AH与HC分别相等。
对应角相等
三角形ABC沿中心对称轴折叠,则∠A与∠B、∠B与∠C、∠A与∠C分别相等。
菱形折叠的性质
对应边相等
菱形ABCD沿中心对称轴折叠,则AB与BC、AD与CD、AC与 BD分别相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折叠问题的基本类型
1 2
直线型折叠
将一个矩形或正方形沿一条直线折叠,求折痕 的长度。
圆心型折叠
将一个圆沿着圆心对称的两个点折叠,求折痕 的长度。
3
旋转式折叠
将一个矩形或正方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角 度后折叠,求折痕的长度。
折叠问题的基本解法
利用全等三角形
在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中,通过全 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关系,求得 折痕的长度。
在代数中的应用
因式分解
在代数中,折叠问题常常与因式分解有关,如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等。
方程
折叠问题在方程中也有应用,如利用换元法解方程等。
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角度折叠
在三角函数中,折叠问题常常涉及到角度的倍数关系,如一 个角折半后等于多少度等。
图形折叠
在三角函数中,折叠问题还涉及到图形的折叠,如一个直角 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折叠后得到一个正方形等。
对应角相等
菱形ABCD沿中心对称轴折叠Βιβλιοθήκη 则∠A与∠B、∠C与∠D分别相 等。
03
折叠问题的应用
在几何中的应用
平面几何
折叠问题常常用于平面几何中,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折叠,涉及角度 、边长、面积等概念的考察。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答案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答案

折叠问题答案一、选择题1. ∵△A′DE 是△ABC 翻折变换而成,∴∠AED=∠A′ED,∠ADE=∠A′DE,∠A=∠A′=75°。

∴∠AED+∠ADE=∠A′ED+∠A′DE=180°﹣75°=105°,∴∠1+∠2=360°﹣2×105°=150°。

2.延长DC 与A′D′,交于点M ,∵在菱形纸片ABCD 中,∠A=60°,∴∠DCB=∠A=60°,AB∥CD。

∴∠D=180°-∠A=120°。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D′F=∠D=120°,∴∠FD′M=180°-∠A′D′F=60°。

∵D′F⊥CD,∴∠D′FM=90°,∠M=90°-∠FD′M=30°。

∵∠BCM=180°-∠BCD=120°,∴∠CBM=180°-∠BCM -∠M=30°。

∴∠CBM=∠M。

∴BC=CM。

设CF=x ,D′F=DF=y , 则BC=CM=CD=CF+DF=x+y 。

∴FM=CM+CF=2x+y ,在Rt△D′FM 中,tan∠M=tan30°=D F y 3FM 2x y 3'==+,∴3-1x y 2=。

∴CF x 3-1FD y 2==。

故选A 。

3. ∵将如图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上的点E 处,∴AB=BE ,∠AEB=∠EAB=45°,∵还原后,再沿过点E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上的点F 处,∴AE=EF ,∠EAF=∠EFA=0452=22.5°。

∴∠FAB=67.5°。

设AB =x ,则AE =EF =2x ,∴an67.5°=tan∠FAB=tFB 2x+x 21AB x ==+。

初中数学中地折叠问题

初中数学中地折叠问题

2、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对称轴是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折
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3、对于折叠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在画图时,画出折叠前后的
这样便于找到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4、在矩形(纸片)折叠问题中,重合部分一般会是一个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321
∴ tan ∠ 4 = , = , FH = × PH = × =
4 PH 4
4
432
1 ∴ CF = FH = 2
11 5
∴ S 梯形 = BCFE
(+ 22
) ×4=6 2
注意折叠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
10.如图,将一个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纸片 ABCD折叠,使点 B 落在边 AD
二、纸片中的折叠
11.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折叠,则∠α的度数等于(
C
D
30°
F
E
∵∠α = ∠ 1,∠ 2 = ∠ 1 ∴∠α = ∠ 2 ∴ 2∠α +∠ ABE=180°, 即 2∠α +30° =180 °, 解得∠α =75°. 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 为 180 度的性质,注意△ EAB是以折痕
=360 ° - 2 (∠ CDE+∠ CED) =360 ° -2 ( 180 ° - ∠ C) =2∠ C =60 °;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 2)如图 (2) 连接 DG, ∠ 1+ ∠ 2=180 ° - ∠ C′ - (∠ ADG + ∠ AGD) =180 ° -30 ° - ( 180 ° -80 °) =50 °;

初三数学中考专题复习课课件折叠问题

初三数学中考专题复习课课件折叠问题
总结解题思路
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解题思路,分析解题方 法和技巧的适用范围,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和准确 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数值。
03
函数图像的折叠
在函数学习中,函数图像的折叠可以用于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例如,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函数图像沿某条直线折叠,可以观察到图
像的对称性、交点和极值点等特征的变化。
折叠问题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几何变换
折叠问题涉及到几何变换的知识,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 等。通过这些变换,可以理解图形在折叠过程中的变化规 律和特征。
饰品和工艺品。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折叠结 构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 美感和功能的建筑。例 如,通过折叠金属板或 塑料板,可以制作出轻 巧、美观的建筑外壳。
航天器设计
在航天器设计中,折叠 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火箭 和卫星等设备。通过折 叠或展开结构,可以减 少或增加设备的体积,
便于运输和存储。
折叠问题的拓展和深化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纸盒制作
在包装和设计领域,折 叠纸盒是最常见的应用 之一。通过折叠纸板, 可以形成具有特定形状 和功能的纸盒,用于包 装、存储和运输物品。
折纸艺术
折纸是一种源于中国的 传统艺术,通过折叠纸 张来创造出各种形状和 动物等形象。折纸艺术 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 可以用于制作玩具、装
将代数式或方程进行折叠,考查对代数式的理解和变形能力。
折叠与轴对称的结合
考查对轴对称和折叠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折叠问题的解题策略
01
02
03
理解折叠过程
明确折叠前后的图形关系 ,理解边长、角度等的变 化。
建立数学模型

中考折叠问题解题方法

中考折叠问题解题方法

中考折叠问题解题方法
在中考数学中,折叠问题通常涉及到图形的对称性、重合等概念。

解决折叠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理解问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图形的折叠方式,明确题目中的要求和条件。

观察图形:给定图形可能是一个平面图形,通过折叠后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图形。

观察图形的对称性,找出可以重合的部分。

标记关键点:在图形的关键部位标记点,这有助于分析和计算折叠后的位置。

利用对称性:如果题目中提到折叠是对称的,可以利用对称性质,找到对应部分的重合点。

应用数学知识:有时需要应用一些几何知识,如角度、直线段长度等,计算折叠后的位置。

确定关系:找到折叠后各部分的关系,可以是平行、重合、相交等。

画图解题:在草稿纸上画出图形,通过手动折叠或模拟折叠的方式,帮助理清思路。

检查答案:完成计算后,要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尤其是对称性和重合性。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折叠问题的解题示例:
题目:若正方形纸张上有一只小猫,如图所示。

问折叠后两只小猫是否重合?
(图示一只小猫)
解题步骤:
观察图形,确定折叠轴。

在小猫的关键点标记,如眼睛、鼻子等。

利用对称性,确定折叠后的位置。

画出折叠后的图形。

检查关键点,判断是否重合。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较为清晰地解决折叠问题。

在实际考试中,应保持冷静,有条理地分析,避免粗心错误。

中考复习专题-折叠问题

中考复习专题-折叠问题

四、举例:
例 1、已知如图一所示,沿折痕 BD 折
叠矩形纸片 ABCD,再沿折痕 BE 折叠,使 AB
边与 BD 重合,若 AB=2,BC=4,求 AE+FE 的值。
E
A
D
F
B
C
图一
解:过 E 作 EF⊥BD 于 F ∵∠A=∠EFB=900, ∠ABE=∠FBE,BE=BE ∴△ABE≌△FBE ∴AE=FE, BF=AB=2 ∵BD= AB2 AD2 = 22 42 =2 5 ∴DF=BD-BF=2 5 -2 设 AE=FE=x,则 DE=4-x 在 Rt△DFE 中,由勾股定理得:FE2+DF2=DE2 即:x2+(2 5 -2)2=(4-x)2 解得:x= 5 -1 ∴AE+FE=( 5 -1)+( 5 -1)=2( 5 -1) ∴AE+FE 的值为 2( 5 -1)
解:在矩形 ABCD 中,∵AD//BC ∴∠CBD=∠ADB 又∠ADB=∠BDE ∴∠CBD=∠BDE 即∠OBD =∠ODB ∴OB=OD
设 OD=OB=x,则 OC=BC-OB=8-x
在 Rt△ODC 中,OC2+CD2=OD2 即 (8 x)2 62 x2 ,解之得 x 25 。
1、折痕为AB
2:折痕为PQ
3:使PA与PQ重合,折痕为PC4:使PB与PA重合,折痕为PD
最后:展开,复原到图1,则∠CPD的大小是(B ) A.120° B.90° C.60° D.45°
例 3、如图二所示,有一矩型纸片
ABCD,AB=6,BC=8 沿 BD 对折,使点 A 落在
点 E 处,DE 与 BC 相交于点 O,求 OD+OB 的
例7: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

九年级数学中考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九年级数学中考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专题10图形折叠问题 姓名_________折叠型问题通常是把某个图形(三角形或矩形)绕某一点或沿某一条线折叠,通过折叠后满足的条件图形求某一条线段的大小或最小值,折叠问题的解题突破点:1.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关于折痕成轴对称(即折痕是对称轴,对画图很重要);2.遇到折叠问题,寻找等量(即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3.折叠问题中的计算,一般会用到分类讨论、勾股定理和方程思想;4.确定折叠后的对应点可以用画圆(画弧)和对称的方法.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为BC 边上一动点,将△ABE 沿直线AE 折叠,点B 的对应点落在点F 处,若△CFD 恰为等腰三角形,则BE 的长为_________. (32-4或332)2.如图,在Rt △ABC 中,∠C=90°,AC=3,BC=4,点E ,F 分别在边AC ,BC 上,连接EF ,将△ABC 沿直线EF 折叠,点C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边AB 上,若△BDF 是等腰三角形,则CF 的长为_______.(231048-或 或1312)3.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的长AD=4,宽AB=1,点E 在边AD 上,点F 在BC 边上,将四边形ABFE 沿直线EF 翻折后,点B 落在边AD 的三等分点G 处,则EG 等于_______.(48732425或) (如果把条件“三等分点”改为“中点”又该怎么做呢?答案:45)4.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8,AD=12,点E 是AD 的中点,点F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将△AEF 沿EF 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A ′EF ,连接A ′B ,若△A ′FB 为直角三角形,则AF 的长为_________(6或3)5.如图,在Rt △ABC 中,∠C=90°,∠B=30°,AB=4,点M ,N 分别是边AB ,BC 上的动点,沿MN 所在的直线折叠∠B ,使点B 的对应点始终落在边AC 上,若△MNB ′为直角三角形,则BN 的长为_______.(3343或)6.如图,在Rt △ABC 中,∠C=90°,AC=12,BC=10,D 是BC 的中点,E 是AC 上一动点,将△CDE 沿DE 折叠到△C ′DE ,连接AC ′,当△AEC ′时直角三角形时,AE 的长为_________(7326或)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6,AD=4,点F 为BC 边的中点,点E 为AB 边上一动点,将△ADE 沿ED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点A ′,则A ′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4-102)8.如图,Rt △ABC 中,∠C=90°,AC=3,BC=4,点D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把△ABD 沿直线AD 翻折,点B 的对应点为点B ′,连接B ′C ,当△B ′CD 为直角三角形时,BD 的长为________(251或)9.如图,在△ABC中,∠C=90°,∠A=30°,BC=3,P是AB上的一动点,PE⊥AC于E,沿PE将∠A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D,若△BPD是直角三角形,则PA=_________(2或4)10.(2013河南)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点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把∠B 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求BE的长。

中考数学题型分析: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题型分析: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题型分析:折叠问题
如图,一张矩形纸片ABCD,其中AD=8cm,AB=6cm,先沿对角线BD对折,
点C落在点C′的位置,BC′交AD于点G。

(1)求证:AG=C′G;
(2)如图12,再折叠一次,使点D与点A重合,
得折痕EN,EN交AD于点M,求EM的长。

学霸数学
学霸数学
学霸数学
学霸数学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翻折变换属于对称变换,变换前后图形成轴对称,变换前后对应角度不变,对就边不变,对应点的连线被抓痕垂直平分,大概率会出现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注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用,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为了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近几年来中考中常出现折叠问题。

几何图形的折叠问题,实际是轴对称问题。

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搞清折叠前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没变,折叠后有哪些条件可利用。

所以一定要注意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

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平分线段、平分角等条件。

这一类问题,把握住了关键点,并不难解决。

例1 (成都市中考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 EM 、FM 为折痕,折叠后的C 点落在'B M 或'B M 的延长线上,那么∠EMF 的度数是( )A 、85°B 、90°C 、95°D 、100°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有关折叠的知识。

由题意可知:∠BME=∠'EMC ,∠CMF=∠'FMC ,''180BMC CMC ∠+∠=°,又'C M 与'B M 重合,则∠EMF=∠'EMC +∠'FMC =''11()18022BMC CMC ∠+∠=⨯°= 90°,故选B 。

例2 (武汉市实验区中考题)将五边形ABCDE 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折痕为AF, 点E 、D 分别落在'E 、'D 。

已知∠AFC=76°,则'CFD ∠等于( )A 、31°B 、28°C 、24°D 、22°分析与解答:本题同样是考查了折叠的知识。

根据题意得:'AFD AFD ∠=∠=180°-76°=104°,则'CFD ∠=104°-76°=28°,故选B 。

例3(河南省实验区中考题)如图,把矩形纸片OABC 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 、OC 分别落在x 轴、y 轴上,连结OB ,将纸片OABC 沿OB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的位置,若1tan 2BOC ∠=,则点'A 的坐标为 。

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结合坐标系求解矩形折叠问题的能力。

图1D CF(甲)(乙)例4(浙江省实验区中考题)现有一张长和宽的比为2∶1的长方形纸片,将它折两次(第一次折后也可打开铺平再折第二次),使得折痕将纸片分为面积相等且不重叠的四部分(称为一个操作),如图甲(虚线表示折痕),除图甲外,请再给出一个不同..的操作,分别将折痕画在矩形中(规定:一个操作得到的四个图形,和另一个操作得到的四个图形,如果能够“配对”得到四组全等的图形,那么就认为是相同的操作。

如图乙和图甲是相同的操作)。

例5(南京市中考题)已知矩形纸片,AB=2,AD=1。

将纸片折叠后,使顶点A 与边CD 上的点E 重合。

(1) 如果折痕FG 分别与AD 、AB 交于点F 、G (如图1),AF=23,求DE 的长;(2) 如果折痕FG 分别与CD 、AB 交于点F 、G (如图2),△AED 的外接圆与直线BC 相切,求折痕FG 的长。

分析与解答:(1)在矩形ABCD 中,AB=2,AD=1,AF=23,∠D=90°,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EF=AF=23。

∴DF=AD-AF=13 ,在Rt △DEF 中,由勾股定理得 22213333DE ⎛⎫⎛⎫=-= ⎪ ⎪⎝⎭⎝⎭。

(2)设AE 与FG 的交点为O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AO=EO , 取AD 的中点M ,连接MO ,则MO=12DE ,图2D FE CMN OMO ∥DC 。

设DE x =,则 12MO x =,在矩形ABCD 中, ∠C=∠D=90° ∴AE 为△AED 的外接圆的直径, O 为圆心。

延长MO 交BC 于 点N ,则ON ∥CD ,∴∠CNM=180°-∠C=90°∴ON ⊥BC ,四边形MNCD 是矩形。

∴MN=CD=AB=2,∴ON=MN-MO=122x - ∵ △AED 的外接圆与BC 相切,∴ ON 是△AED 的外接圆的半径。

∴ OE=ON=122x -,AE=2ON=4-x 。

在Rt △AED 中,222AD DE AE += ∴2221(4)x x +=- 解这个方程,得158x =。

∴158DE =,1172216OE x =-=。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AE ⊥FG ,∴ ∠FOE=∠D=90°。

又 ∵∠FEO=∠AED ,∴△FEO ∽△AED ,∴FO OE AD DE =, ∴OE FO AD DE =⨯ 可得1730FO =又AB ∥CD , ∴∠EFO=∠AGO ,∠FEO=∠GAO ∴△FEO ≌△GAO ∴FO=GO ∴17215FG FO ==, ∴折痕FG 的长是1715。

中考实战一:一、选择题1.(德州市)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CD 边的中点E 处,折痕为AF .若CD =6,则AF 等于( ) A .4 B .3C .4D .82.(江西省)如图,将矩形ABCD 纸片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处,BC′交AD 于E ,若∠DBC =22.5°,则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图中45°的角(虚线也视为角的边)有(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3.(乐山市)如图,把矩形纸条ABCD 沿EF ,GH 同时折叠,B ,C 两点恰好落在AD 边的P 点处,若∠FPH =90°,PF =8,PH =6,则矩形ABCD 的边BC 长为( )A.20 B.22 C.24 D.304.(绵阳市)当身边没有量角器时,怎样得到一些特定度数的角呢?动手操作有时可以解“燃眉之急”.如图,已知矩形ABCD,我们按如下步骤操作可以得到一个特定的角:(1)以点A所在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落在AD上,折痕与BC交于E;(2)将纸片展平后,再一次折叠纸片,以E所在直线为折痕,使点A落在BC上,折痕EF交AD于F.则∠AFE =()A.60°B.67.5°C.72°D.75°5. (绍兴市)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了过己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她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1)~(4) ).从图中可知,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贵阳市)如图6-1所示,将长为20cm,宽为2cm的长方形白纸条,折成图6-2所示的图形并在其一面着色,则着色部分的面积为()A.34cm2B.36 cm2C.38 cm2D.40 cm2二、填空题7.(成都市)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C′,D′的位置上,EC′交AD 于点G.已知∠EFG=58°,那么∠BEG°.8. (苏州市)如图,将纸片△ABC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已知∠1+∠2=100°,则∠A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度.三、解答题9.(荆门市)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张矩形纸片OABC,已知O(0,0),A(4,0),C(0,3),点P是OA边上的动点(与点O、A不重合).现将△PAB沿PB翻折,得到△PDB;再在OC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将△POE沿PE翻折,得到△PFE,并使直线PD、PF重合.设P(x,0),E(0,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y的最大值;如图2,若翻折后点D落在BC边上,求过点P、B、E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在(2)的情况下,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PEQ是以PE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10. (济宁市)如图,先把一矩形ABCD纸片对折,设折痕为MN,再把B点叠在折痕线上,得到△ABE.过B点折纸片使D点叠在直线AD上,得折痕PQ.求证:△PBE∽△QAB;你认为△PBE和△BAE相似吗?如果相似给出证明,如不相似请说明理由;如果沿直线EB折叠纸片,点A是否能叠在直线EC上?为什么?11.(威海市)如图,四边形ABCD为一梯形纸片,AB∥CD,AD=BC.翻折纸片ABCD,使点A与点C 重合,折痕为EF.已知CE⊥AB.(1)求证:EF∥BD;(2)若AB=7,CD=3,求线段EF的长.12. (烟台市)生活中,有人喜欢把传送的便条折成形状,折叠过程是这样的(阴影部分表示纸条的反面):如果由信纸折成的长方形纸条(图①)长为2 6 cm,宽为xcm,分别回答下列问题:为了保证能折成图④的形状(即纸条两端均超出点P),试求x的取值范围.(2)如果不但要折成图④的形状,而且为了美观,希望纸条两端超出点P的长度相等,即最终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试求在开始折叠时起点M与点A的距离(用x表示).13. 将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C与A重合,点D落到D′处,折痕为EF.(1)求证:△ABE≌△AD′F;(2)连接CF,判断四边形AEC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14.(孝感市)在我们学习过的数学教科书中,有一个数学活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如图1);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线段BN(如图2).请解答以下问题:(1)如图2,若延长MN交BC于P,△BMP是什么三角形?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图2中,若AB=a,BC=b,a、b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在矩形纸片ABCD上剪出符合(1)中结论的三角形纸片BMP ?(3)设矩形ABCD的边AB=2,BC=4,并建立如图3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直线BM′为y=kx,当∠M′BC=60°时,求k的值.此时,将△ABM′沿BM′折叠,点A是否落在EF上(E、F分别为AB、CD中点)?为什么?15.(邵阳市)如图①,△ABC中,∠ACB=90°,将△ABC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使点A与点C重合(图②).(1)在图①中画出折痕所在的直线l.设直线l与AB,AC分别相交于点D,E,连结CD.(画图工具不限,不要求写画法)(2)请你找出完成问题(1)后所得到的图形中的等腰三角形.(不要求证明)16.(济宁市)如图,先把一矩形ABCD纸片对折,设折痕为MN,再把B点叠在折痕线上,得到△ABE.过B点折纸片使D点叠在直线AD上,得折痕PQ.(1)求证:△PBE∽△QAB;(2)你认为△PBE和△BAE相似吗?如果相似给出证明,如补相似请说明理由;(3)如果直线EB折叠纸片,点A是否能叠在直线EC上?为什么?17.(临安市)如图,△OAB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其中O是坐标原点,顶点B在y轴正方向上,将△OAB 折叠,使点A落在边OB上,记为A′,折痕为EF.(1)当A′E//x轴时,求点A′和E的坐标;(2)当A′E//x轴,且抛物线经过点A′和E时,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3)当点A′在OB上运动,但不与点O、B重合时,能否使△A′EF成为直角三角形?若能,请求出此时点A′的坐标;若不能,请你说明理由.18.(南宁市)如图,在锐角△ABC中,BC=9,AH⊥BC于点H,且AH=6,点D为AB边上的任意一点,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设△ADE的高AF为x(0<x<6),以DE为折线将△ADE翻折,所得的△A′DE与梯形DBCE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y(点A关于DE的对称点A′落在AH所在的直线上).(1)分别求出当0<x≤3与3<x<6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x取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19.(宁夏回族自治区)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E处,BE交AD于点F,连结AE.证明:(1)BF=DF;(2)AE∥BD.中考实战二: 一、选择题1.(山东日照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334y x=-+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0,n)是y轴上一点.把坐标平面沿直线AC折叠,使点B刚好落在x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A、(0,34)B、(0,43) C、(0,3)D、(0,4)2.(天津3分)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AB、CB均落在对角线BD上,得折痕BE、BF,则∠EBF 的大小为()(A) 15° (B) 30° (C) 45° (D) 60°3.(重庆4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下列结论:①△ABG≌△AFG;②BG=GC;③AG∥CF;④S△FGC=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B、2C、3D、44.(浙江温州4分)如图,O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O与边AB,BC都相切,点E,F分别在AD,DC上,现将△DEF沿着EF对折,折痕EF与⊙O相切,此时点D恰好落在圆心O处.若DE=2,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A、3B、4C、22+D、225.(浙江省3分)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S △BCE:S△BDE等于( )A. 2:5B.14:25C.16:25D. 4:216.(吉林省3分)如图所示,将一个正方形纸片按下列顺序折叠,然后将最后折叠的纸片沿虚线剪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形如“1”的图形,将纸片展开,得到的图形是7.(江苏海南3分)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折叠,使顶点D恰落在AB边上的点M处,折痕为AN,那么对于结论①MN∥BC,②MN=A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都对B、①②都错C、①对②错D、①错②对8.(山东菏泽3分)如图所示,已知在三角形纸片ABC中,BC=3,AB=6,∠BCA=90°.在AC上取一点E,以BE为折痕,使AB的一部分与BC重合,A与BC延长线上的点D重合,则DE的长度为()A、6B、3C、23D、39.(山东济宁3分)如图:△ABC的周长为30cm,把△ABC的边AC对折,使顶点C和点A重合,折痕交BC 边于点D,交AC边与点E,连接AD,若AE=4cm,则△ABD的周长是()A. 22cmB.20cmC. 18cmD.15cm10.(山东泰安3分)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中心,E是AB上的点,沿CE折叠后,点B恰好与点O重合,若BC=3,则折痕CE的长为()A、23B、33C、3D、611.(广东广州3分)如图所示,将矩形纸片先沿虚线AB按箭头方向向右对折,接着对折后的纸片沿虚线A BCD FECD 向下对折,然后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再将纸片打开,则打开后的展开图是()A 、B 、C 、D 、12.(河北省3分)如图,在△ABC 中,∠C=90°,BC=6,D ,E 分别在 AB 、AC 上,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处,若A′为CE 的中点,则折痕DE 的长为 ( )A 、B 、2C 、3D 、413.(四川宜宾3分)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 =8,折叠纸片使AB 边与对角线AC 重合,点B 落在 点F 处,折痕为AE ,且EF=3,则AB 的长为 ( )A.3B.4C.5D.614.(四川泸州2分)如图,在Rt△ABC 中,∠ABC=90°,∠C=60°,AC=10,将BC 向BA 方向翻折过去,使点C 落在BA 上的点C′,折痕为BE ,则EC 的长度是( ) A 、53 B 、535- C 、1053-D 、553+15.(四川内江3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 的边OA 在x 轴上,边OC 在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1,3),将矩形沿对角线AC 翻折,B 点落在D 点的位置,且AD 交y 轴于点E .那么点D 的坐标为 ( )A 、412()55-, B 、213()55-, C 、113()25-, D 、312()55-,(第10题)PNFEDCABM16.(甘肃天水4分)如图,有一块矩形纸片ABCD ,AB=8,AD=6.将纸片折叠,使得AD 边落在AB 边上,折痕为AE ,再将△AED 沿DE 向右翻折,AE 与BC 的交点为F ,则CF 的长为( )A 、6B 、4C 、2D 、117.(云南昭通3分)如图所示,将矩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点C 落在点C′处,折痕为EF ,若∠EFC′=1250,那么∠ABE 的度数为( ) A .150B .200C .250D .30018.(福建三明4分)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 中,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点C 落在EF 上,落点为N ,折痕交CD 边于点M ,BM 与EF 交于点P ,再展开.则下列结论中:①CM=DM;②∠ABN=30°;③AB 2=3CM 2;④△PMN 是等边三角形.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9.(福建莆田4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在AB 边上,沿CE 折叠矩形ABCD ,使点B 落在AD 边上的点F 处,若AB=4,BC=5,则tan∠AFE 的值为 ( ) A .43 B .35 C .34 D .4520.(黑龙江省绥化3分)如图,在Rt△ABC 中,AB=CB ,B O⊥AC,把△ABC 折叠,使AB 落在AC 上,点B 与AC 上的点E 重合,展开后,折痕AD 交BO 于点F ,连接DE 、EF .下列结论:①tan∠ADB=2;②图中有4对全等三角形;③若将△DEF 沿EF 折叠,则点D 不一定落在AC 上;④BD=BF;⑤S 四边形DFOE =S △AOF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1.(湖南岳阳3分)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C点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点F,下列结论:①BD=AD2+AB2;②△ABF≌△EDF;③DE EFAB AF=;④AD=BD•cos45°.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填空题1.(重庆潼南4分)如图,在△ABC中,∠C=90°,点D在AC上,将△BCD沿着直线BD翻折,使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处,DC=5cm,则点D到斜边AB的距离是cm.2.(浙江绍兴5分)取一张矩形纸片按照图1、图2中的方法对折,并沿图3中过矩形顶点的斜线(虚线)剪开,把剪下的①这部分展开,平铺在桌面上.若平铺的这个图形是正六边形,则这张矩形纸片的宽和长之比为3.(浙江台州5分)点D、E分别在等边△ABC的边AB、BC上,将△BDE沿直线DE翻折,使点B落在B1处,DB1、EB1分别交边AC于点F、G.若∠ADF=80º,则∠CGE=.4.(广西贺州3分)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和顶点D重合,折痕为EF.若BF=4,FC=2,则∠DEF的度数是_ .5.(广西贵港2分)如图所示,将两张等宽的长方形纸条交叉叠放,重叠部分是一个四边形ABCD,若AD=6cm,∠ABC=6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_ cm2.6.(湖北荆州4分)如图,双曲线xy 2(x >0)经过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C , ∠ABC=90°,OC 平分OA 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AB∥x 轴,将△ABC 沿AC 翻折 后得△AB′C,B′点落在OA 上,则四边形OABC 的面积是 .7.(湖南衡阳3分)如图所示,在△ABC 中,∠B=90°,AB=3,AC=5,将△ABC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ABE 的周长为 .8.(湖南怀化3分)如图,∠A=30°,∠C′=60°,△ABC 与△A'B'C'关于直线l 对称,则∠B=9.(江苏南通3分)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 =2cm ,点E 在 BC 上,且AE =CE .若将纸片沿AE 折叠,点B 恰好与AC 上的点B 1 重合,则AC = cm .10.(山东滨州4分)将矩形ABCD 沿AE 折叠,得到如图所示图形.若∠CED′=56°,则∠AED 的大小是 .11.(内蒙古包头3分)如图,把矩形纸片OABC 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 ,OC 分别落在x 轴、y 轴上,连接AC ,将矩形纸片OABC 沿AC 折叠,使点B 落在点D 的位置,若B (1,2),则点D 的横坐标是 .12.(内蒙赤峰3分)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DC=60°,BC=6,把△ABC 沿直线AD 折叠,点C 落在C′处,连接BC′,那么BC′的长为 . 13.(四川广元5分)如图,M 为矩形纸片ABCD 的边AD 的中点,将 纸片沿BM 、CM 折叠,使点A 落在A 1处,点D 落在D 1处.若∠A 1MD 1 =40º,则∠BMC 的度数为 .14.(四川绵阳4分)如图,将长8 cm,宽4 cm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C重合,则折痕EF的长等于 cm.16.(贵州安顺4分)如图,在Rt△ABC中,∠C=90°,BC=6cm,AC=8cm,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沿B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的C′点,那么△ADC′的面积是.17.(浙江金华、丽水4分)如图,将一块直角三角板OAB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2,0),∠AOB=60°,点A在第一象限,过点A的双曲线为kyx.在x轴上取一点P,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线段OB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像是O´B´.(1)当点O´与点A重合时,点P的坐标是;(2)设P(t,0),当O´B´与双曲线有交点时,t的取值范围是.18.(重庆江津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ABCD,其中A(0,0),B (8,0),D (0,4),若将△ABC沿AC所在直线翻折,点B落在点E处.则E点的坐标是.三、解答题1.(贵州遵义10分)把一张矩形ABCD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A与点E重合,点C与点F重合(E、F 两点均在BD上),折痕分别为BH、DG.(1)求证:△BHE≌△DGF;(2)若AB=6cm,BC=8cm,求线段FG 的长.2.(黑龙江大庆7分)如图,ABCD是一张边AB长为2、边AD长为1的矩形纸片,沿过点B的折痕将A角翻折,使得点A落在边CD上的点A 1处,折痕交边AD于点E.(1)求∠DA1E的大小;(2)求△A1BE的面积.3.(广东省7分)如图,直角梯形纸片ABCD中,AD//BC,∠A=90º,∠C=30º.折叠纸片使BC经过点D,点C落在点E处,BF是折痕,且BF=CF=8.(1)求∠BDF的度数;(2)求AB的长.4.(广东深圳8分)如图1,一张矩形纸片ABCD,其中AD=8cm,AB=6cm,先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C′的位置,BC′交AD于点G.(1)求证:AG=C′G;(2)如图2,再折叠一次,使点D与点A重合,得折痕EN,EN交AD于M,求EM的长.5. (四川南充8分)如图,点E 是矩形ABCD 中CD 边上一点,△BCE 沿BE 折叠为△BFE,点F 落在AD 上. (1)求证:△ABE∽△DFE(2)若sin∠DFE=13,求tan∠EBC 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