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4-9)字词检测
荆轲刺秦王作业知识点答案修改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复习答案一、字音燕.国yān 荆轲..j.ī.ng k...ē.嗜.酒shì和.而歌hè蹊.q.ī.翦.jiǎn 窥.视kuī揕.zh..è.n .偏袒.t.ǎ.n.淬.cu..ì.卒.起不意cù士卒.z.ú.瞋.目chēn 瞠.目chēng 拊.心fǔ濡.缕rú忤.视wǔ震慑.sh..è.变徵.zh..ǐ.安徽.hu..ī.戮没..l.ù.m.î.遗.产yí厚遗.wèi 给.贡职jǐ提.防dī提.纲挈领tí提.秦王dǐ被八创.chuāng 箕踞..jījù目眩.xuàn 谒.yè造诣.yì二、文言词语释义1、重点词语(1)1 掠夺夺取 2 早晚 3 如果 4 重金征求5愿改变 6 这里是刻毒的意思7 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8 好好地9 见,被陵,侵犯,欺侮(2)1 逆 2 沾湿衣缕濡,沾湿,浸湿3 对人的蔑称4 难以预料5 践行送别6 发出7 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8 回头9 wèi给予,赠送10 战争11 并,列12 派遣使者(3)1 两手捧着2按照 3 殿前的台阶 4 替 5 稍微宽容,原谅6 打开7 剑鞘8 兵器9 陈列10 dǐ投掷11 举起12 遭受蒙受2、古今异义1 古义重金征求今义买2 古义军队(兵器,战争)今义士兵3 古义走投无路,处境困难今义贫穷4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5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6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考虑(在本篇文章中是古今异义)7 古义礼品今义货8 古义宫廷侍卫今义中医医生9 古义投掷今义拿着3、通假字1 以通已,已经2 反通返,返回3 振通震,惊恐,害怕4 见通现现出5 还通环绕6 卒通猝突然4、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向北2 名词作状语,用盒子3 意动用法,认为荆轲迟疑4 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5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2 意动用法,认为……奇怪6 名词作动词走上前7 形容词作名词,左右的侍从8 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9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6、补充:一词多义1深刻毒时间久深刻深度3乃副词是就是连词于是竟然代词,你的你们的语气词1而却表修饰修饰修饰三、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秦王用一千斤金子和一万家的封地重金征求(樊於期的头)。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
• • • • • • •
五 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并翻译句子 1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 为之奈何 3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4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5 欲与俱 6 父母亲族,皆为戮没
• • • • • •
七 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 秦王还柱而走 2 卒起不意 3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 秦王必说见臣
• • • • •
三 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 群 • • •
四 解释下列词语 1 长侍 2 长者 3 穷困 4 太息 5 拊心 6 戮没 7 操其室 8 瞋目 9 郎中 10 箕踞 11 发图 12 揕其胸 13 绝袖 14 被八创
• 八填空 • 《荆轲刺秦王》选自( ),( )朝代的 ( )编辑整理,是一部( )体的史书, 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一段 历史,共33篇。中国民乐中的五音指 ( )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
• • • • • •
一 注音 1 王翦 2 樊於期 5 拊心 6 淬之 9 厚遗秦王宠臣 11 变徵 12 瞋目 14 提轲 15 被八创
3 骨髓 4 戮没 7 匕首 8 顷之 10 右手揕其胸 13夏无且 16目眩
• • • • • • •
二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 顾计不知所出耳 2 终已不顾 3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4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5 函封之 6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荆轲刺秦王》学案参考答案
《荆轲刺秦王》学案参考答案1、生僻字读音辨正(给加点的字注音)jiǎn wū gēng gǔ suǐ zhân wàn jū fǔ chuí wěn chãng bǐ cuì rú wǔqǐng guān hâjuãzhǐchēn wâi xīng jǐcháo bǐǐiědǐchuāng jī jùxuàn2、文言虚词18个虚词是:而、乎、其、且、然、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哉、则、者、之。
①以:介词,用来。
/介词,表示原因,因为。
/连词,表示目的,用来。
/介词,表示工具,用。
时间副词,通“已”,已经。
/介词,表示方式,按照。
/介词,表示原因,因为。
/连词,表示修饰,相当于“而”。
②所:结构助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结构助词,所+以复音虚词,表示原因。
③于:介词,表示对象,对。
/介词,表示处所,在。
④而:连词,表示递进,而且。
/连词,表示并列,而且。
/连词,表示并列,而且。
/连词,表示修饰,不译。
/连词,表示转折,却。
⑤为:介词,表示被动,被。
/介词,表示对待,对。
/动词,整理,准备。
/动词,担任,做。
/介词,表示原因,因为。
/动词,发出。
/动词,作。
/介词,替,为。
/动词,做。
3、通假字说——悦;陵——凌;以——已;反——返;振——震;庭——廷;宾——傧;奉——捧;见——现;还——环;卒——猝。
4、词类活用(1)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3)亲:名词作动词,亲近。
(4)患:动词作名词,忧患,担忧。
(5)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6)函:名词作状语,用盒子。
(7)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偏远的地方。
(8)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认为……太晚(迟缓)了。
(9)尽:副词作动词,完结,结束,(太阳)落山(10)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
荆轲刺秦王基础知识检测
荆轲刺秦王基础知识检测荆轲刺秦王基础知识检测一、字音淬火忤徵陛卒提创揕箕踞樊於期髓亢创造创伤蒙骗蒙昧蒙古拜谒褐色繁衍湛蓝亢奋引吭高歌豆萁二、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燕王拜送于庭】【秦王还柱而走】【卒起不意】【请辞决矣】【日以尽矣】【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愿大王少假借之】【图穷而匕首见】三、实词:【兵】1、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2、不及召下兵──《荆轲刺秦王》3、秦兵旦暮渡易水──《荆轲刺秦王》4、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5、犹厌言兵──《扬州慢》【穷】1、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陈】1、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荆轲刺秦王》2、恐惧不敢自陈─《荆轲刺秦王》【私】1、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2、乃遂私见樊矜期──《荆轲刺秦王》【还】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2、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3、居十白,扁鹊望桓挨还走──《扁鹊见蔡桓公》4、计日以还──《黄生借书说》5、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
赤壁怀古》6、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周亚夫军细柳营》【振】1、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2、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3、大命将泛,莫之振救4、迁我如振振落叶5、振奋作声6、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奉】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荆轲刺秦王》2、轲既取图奉之──《荆轲刺秦王》【顾】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4、顾恋慈母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亲】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3、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4、爱臣太亲,必危其身【深】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夜深忽梦少年事4、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教】1、乃今得闻教2、曲罢曾教善才服──《琵琶行》3、乃修教三年,执十戚舞4、十三教汝织──《孔雀东南飞》【解】1、可里解燕国之患──《荆轲刺秦王》2、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3、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4、土崩瓦解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6、解元【资】1、持千金之资币物──《荆轲刺秦王》2、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3、此殆天所以资将军4、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图】1、乃骇而图之2、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3、不图子自归(动词,想,反复考虑)【室】1、拔剑,剑长,操其室──《荆轲刺秦王》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陋室铭》3、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被】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2、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3、被明月兮佩宝璐──《离骚》【请】1、乃请荆卿曰──《荆轲刺秦王》2、请辞决矣──《荆轲刺秦王》3、乃置酒请之4、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次】1、以次进──《荆轲刺秦王》2、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3、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信】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名词,凭据,信物)──《荆轲刺秦王》2、听其言而信其行──《论语》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5、信可乐也6、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7、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8、欲信大义于天下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遇】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廉颇蔺相如列传》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5、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辞】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刺秦王》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5、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遗】1、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荆轲刺秦王》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3、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4、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引】1、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2、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4、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5、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赤壁之战》6、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卒】1、缮甲兵,具卒乘2、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3、卒成帝业──《出师表》4、卒起不意──《荆轲刺秦王》【就】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2、轲自知事不就──《荆轲刺秦王》四、虚词:【岂】1、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2、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3、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以】1、何以言之──《荆轲刺秦王》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刀试人──《荆轲刺秦王》3、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荆轲刺秦王》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5、日以尽矣──《荆轲刺秦王》6、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7、以次进──《荆轲刺秦王》8、以故荆轲逐秦王──《荆轲刺秦王》【乃】1、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乃欲以生劫之)──《荆轲刺秦王》3、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荆轲刺秦王》4、乃今得闻教──《荆轲刺秦王》5、而今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之】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2、秦王购之金千斤──《荆轲刺秦王》3、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4、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荆轲刺秦王》5、顷之未发──《荆轲刺秦王》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五、词类活用1、进兵北略地:2、秦兵旦暮渡易水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4、丹不忍以己之私:5、樊龄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6、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7、其人居远未来:8、至易水上,既祖,取道:9、皆白衣冠以送之:10、士皆垂泪涕泣:11、发尽上冠:1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13、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14、(秦王)乃朝服:1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1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17、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18、群臣怪之:19、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20、非有诏不得上:21、断其左股:22、箕踞以骂曰:23、乃欲以生劫之:六、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3、持千金之资币物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6、今闻购将军之首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8、将军岂有意乎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荆轲刺秦王字词句
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群臣怪之 箕踞以骂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 乃欲以生劫之
句式特点
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知其事之宾客” 即“太子及
状语后置: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即“秦 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②取之百金。 即“(以百金)取之 ③嘉为先言于秦王。即 “嘉为先(于秦王)言”,蒙嘉替他先对秦王说 ④见燕使者咸阳宫。即“(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被)戮没。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词 类 活 用
函封之
前为谢曰 樊於期乃前曰 其人居远 使使以闻大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名词作状语,马上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一种办法
可以用(它)解除 忧患
并,表递进
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怎么样 上前 前:名作动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 好好地 抓住 zhèn刺 既然这样,那么 而燕国见陵之 被 耻 除 矣。将军岂 有意 乎?”樊於期偏袒 扼腕 耻辱 疑问副词,是否,是不是 偏袒:古今异义 想法 偏袒:脱下一支衣袖
②举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①谒见(秦王必说见臣) ②被(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凸现(图穷而匕首见)
意: ②意料(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③意思(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①让(使工以药淬之 使毕使于前) ②命令,派遣(使使以闻大王) 使:
①情意、心意(而伤长者之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课后测试
《荆轲刺秦王》课后检测姓名一、重点字词解释(28分)1、进兵北略地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3、愿大王少假借之4、樊於期乃前曰5、函封之6、太子迟之7、皆白衣冠以送之8、使使以闻大王9、群臣怪之10、而伤长者之意1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12、持千金之资币物13、秦王购之金千斤14、祭祖,取道15、顾计不知所出耳16、人不敢与忤视17、偏袒扼腕而进曰18、以次进,至陛下19、燕国见.陵之耻除矣20、乃欲以生劫之2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23秦王复击轲被八创24、诸郎中执兵二、名句默写(10分)25、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2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三、选择题 (18分)29.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荆轲(kē)拜谒(yâ)督亢(háng)戮没(lù)谬误(miù)B. 偏袒(tǎn)扼腕(â)厄运(â)濡染(rú)怯懦(ruî)C. 淬火(cù)猝然(cù)忤逆(wǔ)铁杵(wǔ)拊心(fǔ)D. 创伤(chuāng)变徵(zhǐ)瞋目(chēn)箕踞(jī)目眩(xuàn)30.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期年(jī)忤视(wū)提秦王(tí)谒见(yâ)B.苑囿(yîu)戮没(lù)揕击(zhân)唱和(hâ)C.俟机(sì)目眩(xuàn)惊愕(â)中庶子(shù)D.箕踞(jíjù)被八创(chuānɡ)贻笑大方(yí)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A. ①②③B. ④⑤⑦C. ②③⑧D.①⑥⑧3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嘉为先言于秦王B.使毕使于前C.燕王拜送于庭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3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接近,上,登。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5课《荆轲刺秦王》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ɡ)戮.没(lù)B.偏袒.(tǎn) 扼.腕(è) 濡.染(rú) 怯懦.(ruò)C.淬.火(cù) 忤.视(wǔ) 铁杵.(wǔ) 拊.心(fǔ)D.创.伤(chuānɡ) 瞋.目(chēn) 箕.踞(jī) 目眩.(xuàn)解析A项“亢”读kànɡ;B项“懦”读nuò;C项“淬”读cuì,“杵”读chǔ。
答案 D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解析D项①②没有,③只是,④回头。
答案 D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副词,是)B.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连词,于是) C.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我的,我们的)D.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解析C项乃:你的,你们的。
答案 C4.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C.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解析B项为判断句,A、C、D三项都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①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②使工以.药淬之③以.次进④以.故荆轲逐秦王⑤乃以.手共搏之⑥侍医夏无且以.所奉药囊提轲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⑧箕踞以.骂曰A.②③B.①⑦C.④⑤D.⑥⑧解析①⑦为表目的的连词,解释为“来”,②⑤⑥为介词,解释为“用、拿、把”等意,③意为“按”,介词,④介词“因为”,⑧连词“而”。
荆轲刺秦王课堂检测答案
答案:秦将王翦破(攻破)赵,虏赵王,尽(形容词用作状语)收(占有)其地,进兵北(方位名词作状语)略(掠夺、夺取)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于是。
回忆《烛》记忆其他意思)请荆卿曰:“秦兵旦暮(迟早)渡易水,则虽(①即使;②虽然)欲长侍足下,岂(表反问)可得哉?”荆卿曰:“微(即使不、如果不)太子言,臣愿(希望)得(能够)谒(拜访,到……去)之,今行而无信(没有信物),则秦未可亲(否定句中宾语前置)也。
夫(句首发语词)今樊将军,秦王购(重金征求)之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诚(如果真的)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才)得有以(固定搭配,“有用来干……的”。
反义词“无以”,“没有用来干……的”。
相关词“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因为)穷困(走投无路)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而伤长者(品德高尚的人)之意,愿足下更(改变)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同义词连用,于是、就)私见樊於期,曰:“秦之(取独)遇(对待)将军,可谓深(抽象意义,恶毒)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特殊句式:为+动词,表示被动)。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怎么办)?”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①看;②回头看;③仅仅、只是、只不过;④表示反问;⑤拜访)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可以用来)解燕国之患(患:①动词担心、忧虑;②名词祸患;省略句“可以之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即“如何”,怎么样?)?”樊於期乃前(方位名词作状语,上前)曰:“为之奈何(怎么对待这件事呢?奈何,如何,怎样)?”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好好地,形容词作状语)见臣。
臣左手把(握着)其袖,而右手揕(刺)其胸,然则(这样以后)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特殊句式:见+动词,①表被动;②表示“对我……”)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王重点字词
重要字音:翦(jiǎn)於(wū) 髓(suǐ)揕(zhan)拊(fǔ)盛(ch?ng)谒(ya)袒(tǎn)扼(a)淬(cuì)忤(wǔ)濡(rú)徵(zhǐ)瞋(chēn)陛(bì)慑(sha)惶(huáng)卒(cù)提(dǐ )眩(xuàn)遗(wai)创(chuāng)且(jū)通假字: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决”通“诀” 诀别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现出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秦王还柱而走“还”(huán)通“环”环绕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返回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燕王诚振怖“振”通“震”惧怕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秦王必说:说通“悦”,高兴、喜欢。
词类活用:【北】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旦暮】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邑】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私】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前】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既前:走上前【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远】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祖】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涕】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上】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迟】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厚】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朝】(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使】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闻】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怪】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绝】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上】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断】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箕】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生】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生生地古今异义:【信】古义:信物,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今义:书信【涕】古义:眼泪;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今义:鼻涕)【币】古义:礼品;如:持千金之资币物今义:货币)【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今义:年长之人【购】古义:重金收买;如:今闻购将军之首今义:购买)【可以】古义:可以用(它);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有意】古义:同意,愿意;如:将军岂有意乎今义:故意【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荆轲刺秦王(答案)
荆轲刺秦王(答案)《荆轲刺秦王》字词句集锦(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荆轲刺秦王》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荆轲刺秦王》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荆轲刺秦王》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荆轲刺秦王》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荆轲刺秦王》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荆轲刺秦王》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荆轲刺秦王》15 (“陵”通“凌”,凌辱)——《荆轲刺秦王》(二)古今异义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荆轲刺秦王》 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荆轲刺秦王》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荆轲刺秦王》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荆轲刺秦王》1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荆轲刺秦王》17.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荆轲刺秦王》18.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荆轲刺秦王》(三)词类活用1.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荆轲刺秦王》6.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荆轲刺秦王》7.其人居远未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荆轲刺秦王》9.皆白衣冠以送之(白:形容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荆轲刺秦王》(四)一词多义:穷①图穷而匕首见(穷尽,动词)——《荆轲刺秦王》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困厄,走投无路,动词)——《荆轲刺秦王》陈①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陈列,动词)——《荆轲刺秦王》②恐惧不敢自陈(陈述,动词)——《荆轲刺秦王》私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事)——《荆轲刺秦王》②乃遂私见樊矜期(私自,)——《荆轲刺秦王》还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荆轲刺秦王》②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荆轲刺秦王》顾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己不顾(回头)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
荆轲重点字词答案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整理1.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2)日以尽矣(通“已”,已经)(3)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返回)(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未尝见天子,故振慑(通“震”,害怕)(5)图穷而匕首见(通“现”,显露、出现)(6)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碎”,突然)2.古今异义(1)秦王购之金千斤(古义:金属的通称,当时以铜为金。
今义:特指黄金。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困窘,无路可走。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德高望重的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纪大、辈分高的人。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5)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可以凭借它。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祖露一只臂膀。
今义:祖护双方中的一方。
)(7)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七首(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8)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9)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10)图穷而七首见(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
)(11)秦王还柱而走(古义:跑。
今义:步行。
)(12)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部分地区方言指中医医生。
)(1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读dr,挪击。
今义:读ti,垂手拿着。
)(14)荆轲废(古义:倒下。
今义:不再使用或肢体伤残。
)(15)左右乃曰/左右既前(古义:国君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
②身边跟随的人。
③支配,操纵。
④方位词,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⑤副词,反正。
)3.一词多义(1)兵①不及召下兵(名词,士兵)②进兵北略地/秦兵旦暮渡易水/不敢兴兵以拒大王(名词,军队)③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名词,兵器)④犹厌言兵(名词,战争)(《扬州慢》)(2)陈①恐惧不敢自陈(动词,陈述)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动词,排列)(3)诚①诚能得樊将军首(连词,表假设,如果、果真)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副词,的确、实在)(4)发①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动词,出发)②发尽上指冠(名词,头发)③辆既取图奉之,发图(动词,打开)(5)奉①荆轼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厘/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动词,两手捧着)②轩既取图奉之(动词,献上)(6)顾①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表轻微的转折,不过、只是)②终已不顾/荆河顾笑武阳(动词,回头、回头看)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问、拜访)(《出师表》)(7)见①秦王必说见臣/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见燕使者咸阳宫(动词,召见)②乃遂私见樊於期/未尝见天子(动词,往见、拜见)③图穷而也首见(通“现”,动词,显露、出现)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介词,表被动)(8)就①于是荆轼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动词,登上)②轲自知事不就(动词,成功)(9)还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②秦王还柱而走/秦王方还柱走(动词,环绕)③计日以还(动词,归还)(《送东阳马生序》)(10)穷①图穷而七首见(动词,穷尽)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形容词,困窘,走投无路)(11)请①乃请荆卿曰/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动词,请求)②丹请先遣秦武阳/请辞决矣(动词,请允许我,表示客气)(12)使①使使以闻大王(第一个是动词,派遣;第二个是名词,使者)②使毕使于前(第一个是动词,让;第二个是名词,使命)(13)私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名词,私心)②乃遂私见樊於期(副词,私自,私下)③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廉颇菌相如列传》)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动词,偏爱)(《邹忌讽齐王纳谏》)(14)提①今提一七首入不测之强秦(动词,拿)②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读di,动词,挪击)(15)引①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指身子向上起)②荆轼废,乃引其七首提秦王(动词,举起)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词,牵、拉)(《廉颇蕴相如列传》)④引赵使者菌相如(动词,延请)(《廉颇蕴相如列传》)⑤李凭签筷引(名词,乐府诗体的一种)(《李凭签筷引》)(16)遗①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动词,赠送)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动词,放弃)(《师说》)③使人遗赵王书(动词,送给)(《廉颇葡相如列传》)(17)信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名词,凭据,信物)②听其言而信其行(动词,相信)(《论语》)③言必信,行必果(动词,讲信用)(《论语》)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形容词,真实)(《老子》)⑤信可乐也(副词,实在、确实)(《兰亭集序》)⑥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名词,使者,指媒人)(《孔雀东南飞》)⑦低眉信手续续弹(副词,随意、随便)(《既琶行》)⑧欲信大义于天下(动词,通“伸”,伸张)(《隆中对》)⑤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名词,实情)(《曹别论战》)(18)遇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动词,对待)②不如因而厚遇之(动词,招待,款待)(《廉颇葡相如列传》)③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动词,遇到)(《论语》)(19)深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形容词,深刻)(《游褒禅山记》)③夜深忽梦少年事(形容词,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既琶行》)④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词,深度)(《赠汪伦》)(20)而①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甚其胸/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荆柯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厘/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七首堪之(连词,表并列,不译)②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而乃以手共搏之(连词,表因果,因而)③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煌急无以击轲(连词,表转折,却)④又前而为歌曰/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七首见(连词,表承接,就,或不译)⑤樊於期偏祖扼腕而进日/伏尸而哭/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秦王惊,自引而起/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河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连词,表修饰,可译为“着”“地”,或不译)⑥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连词,表目的,不译)(21)乃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副词,表示肯定,就是)②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樊於期乃前曰(副词,就,于是)③而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④乃今得闻教(副词,与“今”连用,直到今天才)(22)为①为之奈何(动词,对付、处理)②乃为装遣荆轲(动词,准备)③乃令秦武阳为副/愿举国为内臣(动词,做)④荆轲和而歌,为变徽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动词,发出)⑤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介词,因为、为了)⑥父母宗族,皆为溅没(介词,表被动)⑦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前为谢曰(介词,替)⑧又前而为歌曰(动词,做,唱)(23)以①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表原因,因为)②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使工以药粹之/以试人,血湍缕/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而卒煌急无以击轲(介词,表凭借,用)③以次进(介词,表方式,按照)④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不敢兴兵以拒大王/使使以闻大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来)⑤皆白衣冠以送之/箕跟以骂曰(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⑥日以尽矣(副词,通“已”,已经)⑦乃欲以生劫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24)之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愿足下更虑之/为之奈何/取之百金,使工以药粹之/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代词,指人、事、物)②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今闻购将军之首/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七首(助词,的)③顷之未发(助词,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④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4.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进兵北略地(表处所,向北)②秦兵旦暮渡易水(表时间,早晚,极言时间短暂)③此臣日夜切齿附心也(表时间,每日每夜)④函封之(表方式,用厘子)⑤发尽上指冠(表处所,向上)⑥箕跟以骂曰(表情态,像宾一样)(2)名词作动词①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左右既前(走上前)②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着衣服,戴着帽子)③乃朝服,设九宾(穿上上朝的礼服)④荆轲和而歌(唱歌)(3)使动用法①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②自引而起,绝袖(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断绝)(4)意动用法①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②群臣怪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形容词作名词①丹不忍以己之私(私心)②其人居远未来(远地)5.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此臣日夜切齿附心也(“……也”表判断)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者……也”表判断)③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者”表判断)(2)倒装句①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句,应为“常于骨髓痛”)②给贡职如郡县(状语后置句,应为“如郡县给贡职”)③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状语后置句,应为“嘉为先于秦王言曰”)④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应为“燕王于庭拜送”)⑤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应为“使于前毕使”)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知其事”为中心语“宾客”的后置定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⑦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句,“侍殿上”为中心语“群臣”的后置定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侍殿上之群臣”)⑧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千斤金,万家邑”)(3)省略句①秦王购之(省略介词“以”,用、拿)金千斤②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省略介词“于”,给)秦王③以(省略介词宾语“之”,它,指以首)试人④欲与(省略介词宾语“之”,他)俱(省略谓语“往”)⑤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省略介词宾语“之”,他)留待⑥见燕使者(省略介词“于”,在)咸阳宫⑦皆陈(省略介词“于”,在)殿下⑧而(省略主语“群臣”)卒煌急无以击轲(4)被动句①父母宗族,皆为溅没(“为”表被动)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5)固定结构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②然则将军之仇报(“然则”意为“既然这样,那么”)③荆轲有所待(“所”字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④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表示“……的原因”)⑤以故荆轲逐秦王(“以故”意为“因此”)⑥而卒煌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⑦将奈何/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奈何”表疑问,意为“怎么办”)⑧将军岂有意乎(“岂……乎”表揣度,意为“是否……呢”)6.相关成语(1)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
荆轲刺秦王练习学生用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1。
下列各组对加点词本义和引申义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1)不得持尺兵.不及召下兵.秦兵.旦暮渡易水(2)图穷.而匕首见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3)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恐惧不敢自陈.(4 )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乃遂私.见樊於期(5 )至陛下..惜之..窃为陛下2.请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并朗读两遍。
皆为戮没..腕而进曰()谒.之()为..()右手揕.其胸()偏袒扼变徵.之声()人不敢与忤.视()使工以药淬.之()箕踞..以骂曰()士皆瞋.目()以其所奉药曩提..轲()3.请给下列加点词注音、释义。
(1)卒起不意卒:(2)厚遗秦王宠臣遗:(3)秦王必说见臣说:(4)仰天太息流涕涕:(5)荆轲怒,叱太子曰叱:(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创: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进兵北略地略:(2)振怖大王之威振:(3)日以尽矣以:(4)持千金之资币物币:(5)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6)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7)遂收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函:(8)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废:5.辨析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轲自知事不就.(2)图穷而匕首见.持就.火炀之乃遂私见.樊於期荆轲遂就.车而去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新陈.代谢(4)秦王惊,自引.而起恐惧不敢自陈.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6)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顾.计不知所出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樊将军以穷困..执兵,皆陈殿下..来归丹 B. 诸郎中C. 樊於期偏袒..,乃请荆卿曰..扼腕而进 D. 太子丹恐惧6.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字词句集锦
《荆轲刺秦王》 17.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荆轲刺秦王》 18.断其左股。〔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荆轲刺
秦王》 19.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 ——
第1页 共18页
1.今行而无信,那么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 ——《荆轲刺秦王》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 《荆轲刺秦王》
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荆 轲刺秦王》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逆境;今 义:贫困,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荆轲刺秦王》
第10页 共18页
②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驻扎〕 ——《陈涉世家》 ③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名词,在排列上次一等〕 信 ①今行而无信,那么秦未可亲也〔名词,凭据,信物〕 ——《荆 轲刺秦王》 ②听其言而信其行〔动词,坚信〕 ——《论语》 ③言必信,行必果〔动词,讲信用〕 ——《论语》 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形容词,〔言语〕真实〕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的确,真实〕 ——《捕蛇者说》 ⑤信可乐也〔副词,实在,确实〕 ⑥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名词,信使〕 自可断来信,渐渐更谓之〔使者,信托之人〕 ⑦低眉信手续续弹〔副词,随意、随意〕 ——《琵琶行》 ⑧欲信大义于天下〔动词,通“伸”,伸张〕 ⑨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恳切,不欺瞒〕 ——《曹刿 论战》 ⑩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诚信〕 ——《屈原列传》 遇 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动词,对待〕 ——《荆轲刺秦王》 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动词,相遇,会面〕 ——《廉颇蔺相如 列传》
荆轲刺秦王 重点字词
北:向北
上:向上
衣冠:穿着衣服戴着帽子 (皆白衣冠以送之) 都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白色帽子来送他。 函:用匣子 (函封之) 用匣子装它 (箕踞以骂曰) 像簸箕一样坐着骂道
箕:像簸箕一样
5.动词活用成状语 驰:坐着车
(驰往) 坐着车前往
二、使动用法
闻:使……听闻 绝:使……断了
(以闻大王) (绝袖) 动+名 (动+宾语 结构)
荆轲刺秦王 词性、句式归纳
一、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成动词 北:向北 (进兵北略地) 衣冠:穿衣服、戴帽子(皆白衣冠以送之) 朝服:穿上朝服 (秦王乃朝服) 祖:祭路神 (既祖,取道) 前:上前 (有前而为歌曰) 上:上前 (非有诏不得上)
2.形容词活用成名词
私:私心 远:远方
3.形容词活用成状语 厚:用厚礼
然则:这样 所+动:……的 所待 所等待的
(荆轲有所待)
六、通假字
说:通“悦” ,高兴地 (秦王必说见臣) 以:通“已” , 已经 (日以尽矣) 反:通“返”,返回 (今日往而不反者)
七、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八、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九、状语后置句
三、意动用法
太子迟之:以……为迟 群臣怪之:以……为怪 形容词 变成 动词
四、古今异义
信(书信):信物 购(购买):重金征求 涕: 眼泪 偏袒(偏心):露出一只臂膀 于是: 从这时起 慷慨 (大方):情绪激昂 币 (货币):礼品 左右(方位):皇帝周围的侍卫
五、固定结构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所以:……的原因 奈何:怎么样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事所以成者) (仆所以留者) (为之奈何) (无可奈何) (将奈何) (然则将军之仇报)
荆轲刺秦王 字词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正 音 正 字
淬
忤 徵
(cuì )
(wǔ) (zhǐ)
揕 拊 夏 无 且 樊 於 期
(zhè n) (fǔ)
(jū)
陛
卒 提
(bì )
(cù ) (dǐ)
(wū)
文 言 实 词
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动词,亲近,接 近。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名词,父母。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副词,亲自。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形容词,亲生的。 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形容词,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形容词,深刻。 夜深忽梦少年事 形容词, ( 时间 ) 久。 桃花潭水深千尺 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 副词,很, 十分
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 动词,解除,解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 肢体。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动词,分开。 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 动词,解释。 毁其盆,解其棕缚 动词,解开。 土崩瓦解 动词,分裂,涣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解答。 谓颜太师以兵解 动词,解脱躯壳而成仙,解脱。 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 动词,解送,读jiè。 解元 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读 jiè。 • 敢 人不敢与忤视 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进止敢自专 副词,表反诘语气,为“岂敢、不敢” 的省词。
《荆轲刺秦王》字词归纳
一词多义兵:①军队(进兵北略地秦兵旦暮渡易水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②士兵(不及召下兵)③兵器、武器(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私:①私利(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②私自、私下、偷偷地(乃遂私见樊於期)穷:①窘迫、走投无路(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②穷尽、完结(图穷而匕首见)为:①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②对(为之奈何)③准备(乃为装遣荆轲)④做(乃令秦武阳为副)⑤发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就:①接近、趋向(于是荆轲遂就(上)车而去)②完成、达到(轲自知事不就)引:①挣着(自引而起,绝袖)②举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见:①谒见(秦王必说见臣)②被(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凸现(图穷而匕首见)意:①情意、心意(而伤长者之意)②意料(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③意思(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使:①让(使工以药淬之使毕使于前)②命令,派遣(使使以闻大王)③使者(使使以闻大王见燕使者咸阳宫)④使命(使毕使于前)还:①返回(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②通“环”、绕(秦王还柱而走)陈:①陈述(恐惧不敢自陈)②通“阵”、列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顾:①只是,不过(顾计不知所出耳)②回头看(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顾笑武阳,……)提:①携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②投掷(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诚:①表假设,如果(诚能得樊将军之首)②确实(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古今异义1、【信】古义:信物,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今义:书信2、【涕】古义:眼泪;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今义:鼻涕3、【币】古义:礼品;如:持千金之资币物今义:货币4、【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5、【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今义:年长之人6、【购】古义:重金收买;如:今闻购将军之首今义:购买7、【可以】古义:可以用(它);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8、【有意】古义:同意,愿意;如:将军岂有意乎今义:故意9、【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右手揕其胸 3、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既已 5、人不敢与忤视 6、顷之未发 7、仆所以留者 8、请辞决矣 9、士皆瞋目 10、终已不顾
二、解释下面加红的虚词
1、而①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②伏尸而哭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④又前而为歌曰
2、之①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1、偏袒
2、慷慨
六、解释下列固定结构
1、然则 2、所以 3、于是
七、指出下面句式的特点
1、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取之百金
3、以试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人不敢与忤视
5、欲与俱 6、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太子闻之,驰往
3、为 ①乃为装遣荆轲 ②乃令秦武阳为副 ③而为留待 4、以 ①使工以药淬之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三、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日以尽矣 2、今日往而不反者
四、指出加红字的活用现象 并加以解释
1、函封之 2、太子迟之 3、既祖 4、皆白衣冠以送之 5、又前而为歌曰
五、解释下面古今异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