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IATF16949-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IATF16949-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概述IATF16949是汽车行业常用的质量管理系统标准,该标准要求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可能产生风险的环节进行全面的控制。
因此,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是IATF16949标准实施的必备条件之一。
本文将介绍IATF16949标准下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IATF16949标准要求企业制定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以识别、评估和控制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分为四个阶段: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第一步。
企业需要通过对生产制造过程中所有环节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生产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人员、材料、设备、环境等因素,全面识别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2.风险评估在识别出潜在风险点后,企业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其严重性和可能性。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估方法,进行风险量化分析,以确定哪些风险对生产制造过程的影响最为严重,并针对这些风险进行优先处理。
3.风险控制在确定了潜在的风险点后,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控制这些风险,并保证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控制措施,如流程改进、安全培训、设备维护保养等,以消除或降低风险的影响。
4.风险监测和改进在制定好风险控制方案后,企业需要不断进行风险监测和改进,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控制方案,并改进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企业应定期开展内部审查和评估,对风险管理控制程序进行监督和改进,从而保证IATF16949标准的有效实施。
总结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IATF16949标准实施的核心内容,对于保障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重视风险管理控制工作,切实落实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改进,实现长期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系统化方法。
它能够帮助组织在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潜在威胁时,制定有效的决策和行动计划,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
一、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和原则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是保护组织的利益,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其原则包括:1. 组织风险管理的一体化:将风险管理纳入组织的战略规划、运营和决策过程中,确保风险管理与组织的目标一致。
2. 风险管理的全员参与:确保所有员工都参与到风险管理中,共同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
3. 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各种方法(如风险矩阵分析、头脑风暴等),识别可能对组织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
3.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4. 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跟踪和评估已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5. 风险沟通: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共享风险信息,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工具和技术1. 风险矩阵分析: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将风险分类为高、中、低等级,以便优先处理高风险。
2. 头脑风暴:通过集思广益,开展创造性的讨论,挖掘潜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3. SWOT分析:评估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风险识别和应对提供参考。
4. 情景分析:通过设定不同的情景,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5.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和其概率。
四、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要点1. 领导层的承诺和支持:组织领导层应重视风险管理,为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并树立榜样。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通过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中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评价控制的有效性,从而降低风险,确保以规定的费用,按规定的时间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风险管理活动。
3职责3.1是风险管理的推进部门,组织各部门进行风险识别。
3.2技术部门负责新产品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
3.3各部门对本部门涉及的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分级、分析、制定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并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
自查实施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4.1要求4.1.1风险管理工作应结合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要求及实现情况,按风险规划、识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分析、处理、评价、评审等程序进行。
4.1.2风险管理工作,应随着产品运行过程,如试制、批生产阶段等分别进行。
产品运行过程风险管理工作的规划、识别、风险分析的输出文件以风险管理计划形式进行规定。
4.1.3风险存在于产品技术、生产进度及其它各项管理中。
在全面开展此工作的基础上,应侧重于产品技术上的风险管理,如产品技术性能、可靠性等通用质量特性可能达不到要求,从而可能引发进度上重大延误、研制费用上大幅度超支、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破坏环境等。
分析、评估这些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控制。
风险分析的设计输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要求;b)产品和服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和目标;c)风险分析方法选择准则、风险排序准则和风险接受准则;d)明确的产品工作分解和研制阶段划分;e)明确的进度要求;f)已有类似产品的可用信息和试验数据等。
4.1.4各部门在进行风险管理时,考虑公司及其环境涉及的内、外部因素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所提及的要求,并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a)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b)增强有利影响;c)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d)实现改进。
公司采取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引言概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个组织或者企业为了应对潜在风险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的目的是匡助组织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正文内容:1. 风险识别1.1 环境分析: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识别可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
这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1.2 业务分析:对组织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潜在风险。
这包括流程中的漏洞、人为失误、技术问题等。
1.3 数据分析:通过对组织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数据安全风险、信息泄露风险等。
2. 风险评估2.1 风险概率评估: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对各个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大小。
这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统计模型等方法进行评估。
2.2 风险影响评估:评估各个风险发生后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包括财务损失、声誉伤害、法律责任等。
这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估。
2.3 风险优先级评估:结合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对各个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哪些风险需要重点关注和控制。
3. 风险控制3.1 风险规避:通过调整组织的业务流程、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风险的发生。
例如,限制某些高风险操作、加强安全措施等。
3.2 风险转移: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组织或者个人,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来减少组织承担的风险。
例如,购买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
3.3 风险减轻:通过采取措施减少风险的影响程度,即使风险发生也能够尽量减少损失。
例如,备份数据、建立灾备系统等。
4. 风险监控4.1 风险监测:持续对组织的风险进行监测和跟踪,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和新的风险。
例如,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等。
4.2 风险报告:定期向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提交风险报告,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这有助于高层管理人员了解组织的风险状况,做出相应决策。
4.3 风险应对:在风险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减少损失。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风险管理是指在组织活动中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对目标实现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的过程。
为了有效管理风险,组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以确保风险能够被及时识别、评估和控制,从而降低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
二、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组织能够在面临各种风险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组织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行动计划,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三、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步骤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通过采集和分析相关信息,确定可能对组织目标实现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
在风险识别阶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内部审核:对组织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审核,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 外部调研:了解行业趋势、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识别外部风险因素。
- 经验总结:分析过去的风险事件和教训,总结出可能浮现的风险因素。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定量或者定性的评估,以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在风险评估阶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概率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和模型,计算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 影响分析:评估风险事件发生后对组织目标的影响程度。
- 风险矩阵:将概率和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对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
3.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针对已经评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行动计划,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在风险控制阶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风险避免:通过调整组织活动或者决策,避免与风险相关的行为。
- 风险减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事件的概率或者影响程度,如加强内部控制、改进流程等。
- 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或者与其他组织合作,将部份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4. 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对已经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跟踪和评估,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合性。
风险管理的辨识及评价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的辨识及评价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是组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这些风险,从而保护组织的利益和稳定性。
风险管理的辨识及评价控制程序是确保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步骤。
辨识风险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涉及到确定可能对组织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因素可以从多个来源产生,包括组织内的人员、流程、技术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等。
为了辨识风险,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收集信息:了解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竞争情况、政策变化和行业趋势等。
这将有助于识别与组织目标和运营相关的潜在风险。
2.与利益相关者交流: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了解他们对组织的期望和关注点,从而识别相关的风险。
3.分析过往经验:回顾组织过去的项目或运营经验,了解以往的风险事件以及造成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从而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风险。
评价风险是在辨识风险之后的重要步骤,它帮助组织确定各种风险的潜在影响和概率,并为组织优先处理重要风险提供依据。
评价风险的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1.风险定级:对辨识出的各种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根据潜在影响和概率等因素将其划分为高、中、低等级。
2.风险量化:尽可能将风险转化为具体的数字或度量指标,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潜在影响,并与组织目标进行关联。
3.风险评估:评估各种风险的潜在影响和概率,以确定其对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为风险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控制风险是最后一步,它包括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轻或消除已识别的风险。
为了控制风险,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风险规避:通过调整组织策略、业务模式或合同条款等方式,避免与高风险相关的活动或资源。
2.风险减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小风险事件的影响范围。
例如,购买保险、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管等。
3.风险转移:将潜在的风险转移给其他方,如签订合同中的责任分摊或转嫁、与供应商或承包商合作等。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风险管理是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为了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指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流程。
二、目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减少潜在的损失和不确定性,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三、程序内容1. 风险识别a) 制定风险识别的标准和方法,明确风险识别的责任和流程;b) 进行风险识别工作,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c) 根据风险识别结果,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重要性,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风险评估a) 确定风险评估的指标和方法,明确评估的责任和流程;b)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紧急程度等方面的评估;c)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和预防措施。
3. 风险控制a) 制定风险控制的标准和方法,明确控制的责任和流程;b)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明确控制目标、控制措施和控制时间表;c)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监测和追踪控制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
4. 风险监测a) 确定风险监测的指标和方法,明确监测的责任和流程;b) 建立风险监测系统,收集和分析风险相关数据和信息,监测风险的变化和趋势;c)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预警和报告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5. 风险应对a) 制定风险应对的标准和方法,明确应对的责任和流程;b) 针对已发生的风险事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理;c) 对风险事件进行事后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避免类似风险再次发生。
四、责任与流程1. 责任分工a) 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控制程序;b) 各部门负责按照程序要求,参与风险管理工作,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
2. 流程管理a) 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要求;b) 各部门按照流程要求,履行相应的流程和程序,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风险管理控制流程规范化
风险管理控制流程规范化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旨在通过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各种潜在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为了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透明度,规范化风险管理控制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一、风险管理流程1. 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起点,企业需要通过审查内外部环境、了解业务活动与流程,确定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
在识别的基础上,对每个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与影响程度,以便对风险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
2.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这包括确定风险的接受水平、采取风险避免、减轻、转移或分担等控制措施,并明确责任和资源分配。
3. 风险控制计划制定:制定详细的风险控制计划,明确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时间表、预算和监控指标。
计划应确保有效的监控手段和方法,及时识别和处理风险的变化。
4. 风险控制实施与监控:按照风险控制计划执行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风险,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监控风险的方法可以包括定期审核和检查、风险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员工培训和风险意识的提高等。
5. 风险应急响应与恢复: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应急响应计划应提前准备好,包括明确的指令和程序,以便在短时间内对风险进行应对和恢复。
同时,应对风险的后果进行评估和处理,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二、规范化的要求1. 文件和制度规范:制定风险管理的相关文件和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流程和职责,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这些文件和制度应经过内部审核和批准,确保符合法规和相关标准。
2. 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对风险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估。
这包括定期的风险管理报告与审查,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对其进行改进。
3. 培训与意识提升: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和宣传活动,以提高员工对风险意识的认识和理解。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个组织内部用于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的重要工具。
它的目标是帮助组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以保护组织的资产、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发生的损失。
1. 引言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为了帮助组织识别和管理可能对业务运营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而设计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的、范围、流程和相关角色。
2. 目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组织有效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和降低这些风险。
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组织可以更好地保护其资产、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范围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适用于组织内部的所有业务和运营活动。
它涵盖了以下方面的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 操作风险:包括人员失误、系统故障和供应链中断等。
- 法律和合规风险:包括合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遵守等。
- 品牌和声誉风险:包括公众舆论和社交媒体对组织声誉的负面影响等。
4. 流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风险识别:通过分析组织的业务流程和相关数据,识别可能对业务运营造成负面影响的潜在风险。
- 风险评估:评估已识别的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确定其优先级。
- 风险控制: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概率和/或影响程度。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改进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和采购保险等。
- 风险监测:定期监测已实施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 风险报告:定期向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者报告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情况。
5. 相关角色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涉及以下角色:- 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并为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提供支持和资源。
-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和审查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并提供战略指导。
- 风险管理团队:负责执行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各个步骤,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报告。
- 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在其业务领域内实施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并向风险管理团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信息。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一、引言风险管理在企业运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应对风险,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本文将介绍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概述、流程和关键步骤。
二、概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指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公司能够及时发现和预防风险,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
三、流程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公司应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将其记录在风险清单中。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过程。
公司需要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以确定其优先级和应对策略。
3.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常见的风险控制方式包括风险转移、风险减少、风险担保和风险避免等。
4. 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对已应对的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测的过程。
公司应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定期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关键步骤1. 领导层支持风险管理需要得到公司领导层的支持和重视。
公司应明确领导层对风险管理的期望和要求,并将其纳入公司战略和决策过程中。
2. 风险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公司应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培养良好的风险管理习惯,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3. 信息收集与分析公司应建立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及时获取相关风险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
4. 风险评估工具采用适当的风险评估工具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公司可以使用风险矩阵、风险预警指标等工具来支持决策。
5. 应对措施实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公司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措施能够及时有效地实施。
6. 监测和反馈公司应建立监测机制,通过巡检、考核和内部审计等手段,对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结果。
五、结论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企业应对风险的重要手段。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的方法和流程。
它的目标是匡助组织有效地识别和应对可能对其业务运营和目标实现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
为了确保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以下是一种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描述了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各个方面和步骤。
1. 简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为了保护组织免受潜在风险的威胁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旨在确保组织能够识别、评估和管理与其业务相关的各种风险。
2. 目标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主要目标包括:- 识别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潜在风险;- 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轻风险的影响;- 监控和审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及时应对和管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
3. 流程步骤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风险识别- 通过采集和分析信息,识别可能对组织业务运营造成负面影响的内部和外部风险。
- 这可以通过内部审查、市场调研、员工反馈等方式来实现。
3.2 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 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者其他评估工具来量化风险的级别。
3.3 控制措施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轻风险的影响。
-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制定政策和程序、培训员工、购买保险等。
3.4 控制措施实施- 将制定的控制措施纳入组织的日常运营中,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 这可能需要培训员工、更新流程和程序、建立监控机制等。
3.5 监控和审查- 定期监控已实施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审查和调整。
- 这可以通过内部审核、风险评估和监测报告等方式来实现。
3.6 风险事件管理- 及时应对和管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其对组织的影响。
- 这可能包括紧急响应、恢复计划、修复措施等。
4. 责任和角色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需要明确的责任和角色分工:- 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推动风险管理策略,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含表格)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的结果,增强期望的影响,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实现持续改进而编制本程序。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中的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付、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
3.0职责3.1总经理:负责为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对、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并主导该项管理活动。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对措施、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的实施。
3.3各和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对措施、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实施及应对措施的验证。
4.0工作程序:4.1风险和机会识别4.1.1组织应在风险分析中至少包含从产品召回、产品审核、使用现场退货和修理、投诉、报废及返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4.1.2风险和机会识别应在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过程展开,包括但不限以下过程:顾客导向过程支持过程管理过程4.1.3风险和机会识别还可以从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开展:(内、外部)环境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及人事风险等,见下表: C1 合同评审 S1 基础设施管理 M1 领导作用C2 过程设计开发 S2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 M2 策划 C3 制造 S3 人力资源管理 M3 分析和评价 C4 防护/交付 S4 文件控制 M4 内审 C5 顾客满意度 S5 采购控制 M5 管理评审 S6 生产设备管理 M6 改进 S7 工装管理 S8 产品和服务放行S9 不合格品控制风险类别控制目标控制措施控制频率部门/责任人 战略风险内外部环境变化时不出现决策失误。
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行业动态等。
每年(或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业务部/管理层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不出现因违反法律法规而导致公司生存危机。
法律法规识别/合规性评价。
同上质量部/管理层 财务风险 不因汇率变化而关注汇率变化,每月业务部/管理造成公司产品销售利润减低或负利润。
ISO13485-2016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评价公司所生产产品的采购、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的风险,并对风险加以控制,保证公司活动的安全性。
2.0范围适用于公司所生产产品的采购、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
3.0权责3.1最高管理者:为风险管理活动分配充分的资源和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
规定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确定风险管理小组成员。
主持每年的风险管理活动评审。
批准《风险管理活动记录》。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制组织管理风险活动。
3.3业务部门:负责将顾客服务相关信息反馈给质量部提供参考。
3.4 售后服务部:负责收集相关产品的风险信息。
4.0程序要求4.1风险管理过程概述: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综合剩余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受益分析。
应记录风险管理活动结果并纳入相关文档。
风险管理过程见图1。
4.2风险管理活动4.2.1风险管理策划应包括:a)风险管理活动范围:判定和描述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和适用于计划每个要素的阶段;b)职责和权限的分配;c)风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d)决定风险可接受准则,包括在损害发生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的准则;e)验证活动;f)相关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和评审的有关活动。
4.2.2风险管理活动输出:风险管理小组应对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审,必要时可补充确定评审人员。
评审内容包括:对风险管理计划实施情况的评审;对综合剩余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判断;是否已有适当的方法获得相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
上述评审的结果填写《风险管理活动记录》,该报告最终由最高管理者审批通过,经营活动风险控制的最终结论依据。
4.2.3风险管理资料输入(信息收集):公司建立收集和评审医疗器械信息的系统时,尤其应当考虑:a)由医疗器械的操作者、使用者或负责医疗器械安装、使用和维护人员所产生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机制;b)新的或者修订的标准。
另外,也应当将最新技术水平因素和对其应用的可行性考虑在内。
并应注意该系统不仅应当收集和评审本企业类似产品的相关信息(及内部信息),也应当收集和评审市场上其它类似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开信息(及外部信息)。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风险管理是各个组织和企业必须重视和实施的重要环节。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为了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策略。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标准格式,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步骤和措施。
二、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标准格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风险识别在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中,首先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审查来实现。
组织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如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数据分析等,来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
2. 风险评估一旦潜在风险被识别出来,下一步是对其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的严重性和概率,以便为后续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评估风险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例如使用风险矩阵或者风险指数等工具。
3. 风险控制在评估风险后,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预防措施、减轻措施和转移措施等。
预防措施旨在消除或者减少风险的发生,减轻措施旨在降低风险的影响,转移措施则是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
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和组织的实际情况。
4. 风险监控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风险监控。
监控风险的目的是确保已经实施的控制措施有效,并及时发现新的风险。
监控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审查、绩效评估和报告等方式来完成。
风险监控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5. 风险应对在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中,还应该制定应对风险的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应包括对各种风险情景的响应策略和措施,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和责任。
应急计划的目的是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际应用,我们以某公司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为例进行分析。
该公司首先进行了信息安全风险识别,通过对系统漏洞扫描、网络攻击日志分析和员工调查等方式,确定了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
然后,公司进行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旨在减少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的系统化方法。
它涉及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对组织目标实现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是帮助组织降低风险,保护组织资产,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个标准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框架,包括几个关键步骤:
1. 风险识别和分类:
- 通过与相关方沟通、分析过去的经验和评估现有的控制措施,识别与组织
目标相关的潜在风险。
- 将风险按照其潜在影响和发生概率进行分类,以便确定应优先关注的风险。
2. 风险评估:
-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组织目标的可能影响程度。
- 使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以便为决策提供基础。
3. 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
-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
- 风险应对策略可以包括避免、转移、减轻或接受风险。
4. 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 根据风险应对策略,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
-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制定政策和程序、分配责任、培训员工、实施监测和审
计等。
5. 风险监测和审计:
- 建立监测机制,定期检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进行内部审计,评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6. 持续改进:
- 根据监测和审计结果,识别改进的机会,并采取相应措施。
-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应与组织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保持一致,并随时进行修订和更新。
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组织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风险,降低潜在的负面影响,提高业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这将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并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引言概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组织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它可以帮助组织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更好地做出决策,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实现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五个部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和风险溢出。
一、风险识别:1.1 环境分析: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第一步是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市场、竞争、政策、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可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潜在风险。
1.2 事件识别:在风险识别阶段,组织需要识别可能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组织的目标和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事件可以是内部的,如人为错误或设备故障,也可以是外部的,如自然灾害或经济衰退。
1.3 风险登记:在识别潜在风险后,组织应该对每个风险进行登记。
这包括记录风险的描述、可能的影响、概率和严重性等信息,以便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
二、风险评估:2.1 风险概率评估:在风险评估阶段,组织需要对每个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概率评估。
这涉及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确定其潜在影响的严重性。
2.2 风险影响评估:除了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组织还需要评估风险事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
这包括对财务、声誉、运营和法律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2.3 风险优先级排序:根据概率评估和影响评估的结果,组织可以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
这有助于组织确定哪些风险需要优先考虑和应对,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损失。
三、风险应对:3.1 风险避免:对于高概率和高影响的风险,组织可以采取措施来避免其发生。
这可能包括改变业务流程、加强安全措施或寻找替代方案等。
3.2 风险减轻:对于无法完全避免的风险,组织可以采取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这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建立备份系统或制定紧急计划等方式实现。
3.3 风险转移:对于某些风险,组织可以选择将其转移给其他方。
这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外包业务或与合作伙伴共享风险等方式实现。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标题: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引言概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组织为了降低风险并保护其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组织可以更好地应对潜在的风险,确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内容。
一、风险评估1.1 确定潜在风险:首先需要对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1.2 评估风险影响:对每种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对组织造成的影响程度,包括财务损失、声誉受损等。
1.3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将风险评估结果整理成报告,以便后续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控制方案。
二、风险控制2.1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等。
2.2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3 监测风险状况:定期监测风险状况,及时调整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三、风险应对3.1 制定危机应对计划: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危机应对计划,以便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3.2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3.3 进行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组织在危机事件中的应对能力。
四、风险监督4.1 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评估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4.2 进行风险审计:定期进行风险审计,评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3 定期报告风险状况:向组织高层管理层和董事会定期报告风险状况,确保高层对组织风险的了解和决策支持。
五、风险溯源5.1 追踪风险溯源:对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溯源分析,找出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5.2 改进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根据风险溯源分析结果,及时改进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避免类似风险事件再次发生。
12.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为避免或降低生产、办公设备及软件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识别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并对其进行识别、评测等级,以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知识产权的风险管理。
3 职责3.1 行政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知识产权风险的识别,并形成《知识产权风险识别台账》,并对风险源进行等级评测。
3.2 行政部负责定期监控产品可能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状况,分析可能发生的纠纷及其对企业的损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范预案。
4 程序4.1 知识产权风险的识别4.1.1 知识产权风险的识别范围包括生产经营、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办公设备及软件中的所有知识产权。
4.1.2 风险识别应包括:4.1.2.1研发活动中的风险研发活动是企业推出新产品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环节,在研发项目的立项、研发路线的确定、研究成果的保护等不同阶段都涉及到知识产权风险,包括以下项目:a)在研发立项论证时未进行专利信息的详细检索,导致辛辛苦苦投入大量经费,自主开发获得的研发成果却不能使用,否则就构成侵权;b)研发完成时,开发出的新技术或产品不进行有效保护,导致被限制使用的风险;c)产学研合作中企业的知识产权权属未能得到明确规范,导致自树竞争对手的风险。
4.1.2.2生产活动中的风险a)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如专有技术、加工工艺、生产设备改进方案、生产信息、采购b)与加工合同、生产控制软件等。
c)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对供应商及所采购产品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评价与确定,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涉及材料的知识产权权属证明。
在外协生产的过程中,需对采购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进行协商,明确代工过程的知识产权权责。
d)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特别是企业独家定制的原材料和设备等,必须明确供方的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责任。
4.1.2.3贸易活动中的风险a)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如营销策略、营销合同、市场宣传和推介方案等。
风险 管理 控制 程序
行政人事部市场部研发部售后部生产部计划部品质部财务部采购部其他修订记录版本修订内容修订人修订日期目录1.目的...........................................................................................................................................................................2.范围...........................................................................................................................................................................3.定义...........................................................................................................................................................................4.职责...........................................................................................................................................................................5.流程图.......................................................................................................................................................................6.程序...........................................................................................................................................................................6.1.基本要求........................................................................................................................................................6.1.1.风险管理流程....................................................................................................................................6.1.2.管理层职责........................................................................................................................................6.1.3.人员资质............................................................................................................................................6.2.风险管理计划................................................................................................................................................6.3.风险分析........................................................................................................................................................6.3.1.危害的判断........................................................................................................................................6.3.2.估计危害处境的风险........................................................................................................................6.4.风险评价........................................................................................................................................................6.4.1.风险评估............................................................................................................................................6.4.2.风险评价和风险的可接受性............................................................................................................6.5.风险控制........................................................................................................................................................6.6.风险管理报告................................................................................................................................................6.7.生产和生产后信息........................................................................................................................................6.8.风险管理文档................................................................................................................................................7.相关文件...................................................................................................................................................................8.相关记录...................................................................................................................................................................1.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在公司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和要求,来确保风险能被识别、分析、缓解并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 QF/QP-16-2013
文件名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版本号: A /0
编制:军标小组
审核:陈云
批准:郑学仁
发布日期: 2013/01/10 实施日期: 2013/01/15
1、目的
根据标准的要求,规定了与产品安全相关的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采购过程、产品实现过程、产品销售服务过程以及产品报废处置过程的风险管理活动。
3、职责
3.1 总经理
总经理作为本公司产品风险的责任人,负责:
为风险管理配备必需的资源和有资格能适任的人员;
规定风险管理职责和权限,授权技术部确定风险管理小组成员;
主持每年的风险管理活动评审;
批准《风险管理报告》。
3.2 技术部
技术部作为风险管理的主管部门,为确保在计划的规定阶段完成风险管理活动:负责指定各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
负责批准风险管理计划;
负责组织协调风险管理活动;
负责跟踪检查风险管理活动实施情况。
3.3 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
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小组实施风险管理活动;
负责跟踪相关活动,包括生产和生产后信息,对涉及风险管理活动的内容,必要时执行相关风险管理活动;对涉及重大风险的,可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负责整理风险管理管理文档,确保风险管理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4 风险管理小组
人员、检验员、生产部负责人、车间主任、采购员
4、工作程序
4.1 风险管理过程概述
风险管理活动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综合剩余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受益分析。
应记录风险管理活动结果并纳入相关文档。
风险管理过程见图1。
4.2 风险管理活动
4.2.1风险管理计划
每一个产品都应建立风险管理计划,计划应包括:
A)策划的风险管理活动范围:判定和描述高低压电控柜适用于计划每个要素的生命周期阶段;
B)职责和权限的分配;
C)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
D)基于制造商决定风险可接受准则,包括在损害发生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准则;
E)验证活动;
F)相关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和评审的有关活动。
4.2.2风险管理过程
4.2.2.1
风险管理计划应经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审批。
风险管理小组按照风险管理计划要求,进行初始风险分析(包括初始安全特征、危害判定和初始风险控制方案分析)。
此次风险分析的结果应形成记录,作为风险管理文档保存。
风险分析的结果还应作为技术输入的一部分,并在对技术输入阶段评审时对此进行评审。
项目人员在开始进行产品技术时,必需了解所负责设计和开发部分的风险,并
案中,
技术阶段包括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
在此阶段项目开发人员应分别采用DFMEA和PFMEA,对涉及有关安全性问题的失效,特别是对风险技术输入阶段尚未识别的风险做进一步的风险分析。
技术输出文件其中包括最终确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及相关的设计文档。
应对风险控制措施实施评审,评价采取控制措施后的剩余风险以及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后是否会引发新的风险,评审结果应记录在《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中。
设计验证阶段应包括对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和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记录在风险管理文档。
技术确认阶段,风险管理小组应结合生产或检验分析最终判断产品的综合剩余风险是否可接受,受益是否大于风险,为产品最终是否可以上市作出初步判断。
项目开发人员将根据技术计划安排是否需要试生产,在试生产阶段有关安全性的问题应予以记录,并进行评审以决定是否需要执行相关的风险管理流程。
4.2.2.2风险管理报告
在产品上市销售前,风险管理小组应对已往的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审,必要时可补充确定评审人员。
评审内容包括:对风险管理计划实施情况的评审;对综合剩余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判断;是否已有适当的方法获得相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
上述评审的结果应作为《风险管理报告》予以记录,该报告最终由总经理审批通过,作为产品能否进入市场的最终结论依据。
4.2.2.3 生产和生产后的风险管理
公司建立收集和评审高低压电控柜信息的系统时,尤其应当考虑:
A)由操作者、使用者或负责安装、使用和维护人员所产生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机制;
B)新的或者修订的标准
另外,也应当将最新技术水平因素和对其应用的可行性考虑面人,并应注意该系统不仅应当收集和评审本企业类似产品的相关信息(即内部信息),也应当收集和
4.2.2.3.1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
信息收集通常可以从质量管理体系中得到,有关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职能部门见下表:
相关人员在收到信息后,应及时与风险管理负责人沟通,风险管理负责人将视具体情况召集风险管理小组,执行的风险管理活动,见图3。
对分析结果可能涉及安全性的信息,应方便是否存在下列情况: ------是否有先前没有认识的危害或危害处境出现
------是否由危害处境产生的一个或多个估计的风险不再是可接受的
如果上述任何情况发生,一方面,应对先前实施的风险管理活动的影响进行评价,作为一项输入反馈到风险管理过程中,并且应对高低压电控柜的风险管理文档进行评审。
如果评审的结果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剩余风险或其可接受性已经改变,应对先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影响进行评价,
必要时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使风险可接受。
然后,应根据前面分析和评审结果,寻找产品改进方向,重复和完善适当的风险管理过程,修改相应的风险管理文档和风险管理报告。
4.3风险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
本公司虽然针对涉及的产品制定了风险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但针对每一特定的产品,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仍须对此风险可接受标准的适宜进行评价,如不适宜应重新制定。
表1风险的严重度水平
图3 生产和生产后风险管理流程
N/ACC-不可接受区;ACC-可接受区;ALARP-合理可行低水平区
4.3.1产品安全标准的应用
在有适用的产品安全标准时,应通过符合安全标准的要求来降低产品的安全风险。
即使产品有相关的安全标准,也须进行风险管理规定的流程。
产品必须在技术阶段输入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已上市的产品若发生相关安全标准的变化,应作出评价,必要时进行设计更改以符合标准要求。
如果安全标准中规定了结构上的安全规范或规定了安全指标的限制,必须在风险控制措施中引入,并实施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验证。
对该风险的初始风险估计可以省略,且采取该风险措施后,可认为损害发生的概率为最低,剩余风险可接受;除非有进一步的数据和资料显示须对风险重新评价。
4.4风险管理文档
公司对每个产品的风险管理文档实施管理,风险管理文档管理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5.相关文件
5.1风险管理计划QF/JL-07-001
5.2产品安全特征问题清单QF / /JL-07-002
5.3初始危害分析表QF /JL-07-003
5.4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QF /JL-07-004
5.5风险管理报告QF /JL-0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