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英雄皇帝:曾经雄才大略,为何失去整个世界?
大明崇祯皇上的悲剧启示
大明崇祯皇上的悲剧启示——熊飞骏盘点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君王,最悲剧的莫过于大明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
李自成的平民革命军攻陷大明首都北京之日,崇祯皇上去煤山上了吊。
人死不算什么,末路自杀也在情理之中,无限悲剧的是,崇祯皇上在上吊之前,为了防止爱女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叛匪强暴凌辱,亲持上方宝剑把把公主砍成重伤。
更具悲剧意义的是:皇上去煤山上吊时,文武大臣不但没有一个追随他,还争先恐后去迎接革命军首领李自成,妄想在李朝谋得一个能继续贪污受贿玩腐败的官位。
据说崇祯皇上投缳自尽时,身边只有一个地位卑微的小太监。
皇上平时无限宠信的太监总管曹化淳则拿着皇宫钥匙欢迎李自成去了。
崇祯皇上临终前的众叛亲离可谓前无古人!孤家寡人状破了历史记录。
历史上就算昏庸残暴如隋炀帝杨广者,被叛军勒死前也有尽忠赴死的宫女大臣。
专好和儿媳爬灰的杀猪皇上朱温,被儿子一刀捅死后也有不少文武大臣为其讨还公道。
…………崇祯皇上孤家寡人到了如此地步,是不是因为昏庸残暴在帝王家族空前绝后啊?非也!崇祯皇上虽然算不上治世明君,但勤政和责任心却是没得说的。
大明王朝的的十七任皇上,勤政有责任心的就只有区区四个: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三任帝朱棣,七任帝朱祁钰外,再就是末代皇上朱由检。
朱由检在位时的勤苦辛劳甚至超过前三位皇上。
大明多数皇帝的懒惰昏庸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
历史上无论多么昏庸残暴的帝王,都要按时出席和文武大臣进行政治互动的早朝,连对美女有亡命爱好的隋炀帝杨广也不例外。
可大明王朝中后期的多数皇上,居然长年龟缩深宫不上朝办公,不出见政府官员?十二任帝朱厚骢在位46年,1540年起不出见政府官员,一直到1566逝世,27年间总共跟群臣只见过4次面,平均7年出席早朝一次。
十四任帝朱翊均在位49年,自1589年开始象被皇宫吞没了似的不再出现,一直到1620年死亡,三十多年只在1615年才勉强到金銮殿上亮了一次相,一味龟缩在深宫吸毒酗酒和打杀宫女宦官。
十六任帝朱由校在位八年精力充沛,但把过剩精力不是用于治国安邦而是用于木工活上,经常在宫中赤膊短裤挥汗如雨地运刨轮斧,制造桌椅案柜雕刻屏风;对政治则是白痴,把朝政委托给孩童时带他的玩伴太监魏忠贤。
《末代皇帝》: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的悲惨命运!
《末代皇帝》: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的悲惨命运!1950年,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阶下囚,与很多卑贱的犯人关在一节拥挤的火车里。
溥仪走进洗手间,拿起刀片割开了自己的手腕,鲜血染红了地面。
时间回到42年前,那时的溥仪才三岁,就被慈禧太后拉上皇位,其悲惨的一生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年幼的溥仪喜欢玩蝈蝈和各种新鲜东西,对国家大事、朝廷官员根本提不上一点兴趣。
尽管溥仪拥有非常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其实他却异常孤独,无人管教,只有一个给他喂奶的“阿嬷”,后来这个唯一的“玩伴”也被慈禧太后送出宫了。
溥仪像一只被关在鸟笼的鸟一样,被死死地囚禁在紫禁城里。
宫中宫女太监无数,却无人敢陪他玩,那时的溥仪仿佛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他虽地位尊贵,却没人关心他,任由他一个人在偌大的紫禁城里终日游荡。
直到遇到从外国来的庄士敦先生,他的到来给这个封建了千年的国度展现了外面的世界。
庄士敦先生的到来,似乎让溥仪看到了“生机”,他喜欢围着庄士敦先生转,听庄士敦先生跟他讲外面精彩有趣的事情,这位外国友人的来访,让溥仪有了全新的认知,他决定要发愤图强,重振国威,做一个称职的好皇帝。
然而他终于意识到,他做再多都无济于事,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去掉这层膜,他一无所有。
可惜好景不长,民国建立,辛亥革命打响,溥仪被逐出了紫禁城,自此沿袭了数千年的中国封建制度宣布结束。
溥仪带着婉蓉和文绣离开了他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过上了亡命天涯的日子,终于实现”愿望“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溥仪他们到了天津,当时侵占了东北三省的日本军队为了方便统治,成立了”伪满洲国“并要求溥仪最这个虚假满洲国的皇帝,不甘心成为庶民的溥仪接受了日本军队的邀约,再一次做了”傀儡皇帝“。
文绣不堪羞辱弃他而去,婉容迷上鸦片,与司机通奸被抓现形后精神失常,1945年8月,日本军队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再一次被俘......溥仪被关了10年,10年的监狱生活把一个曾经的九五之尊蜕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老百姓。
帝王殇初三优秀作文800字左右
帝王殇初三优秀作文800字左右这是一个世界,其中有着不同国家,不同的制度,不同的领导人。
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而逐渐垮台,面临被推翻的风险。
本来享受财富和权力的帝王们,最终却以悲伤或者悲惨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他们的一生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走进历史长河,可以找到许多帝王殇的例子。
法国的路易十六,他是最后一位绝对君主,也是最后一位法国国王。
尽管他的努力之下,法国国内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但他却遭受到了民众的不满。
最终,路易十六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捕、拘禁和处决。
他的生命以悲剧的方式结束,帝王的光环也因此破灭。
还有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他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
在充满阴谋和斗争的朝代中,满清王朝被推翻,溥仪的权利也遭到剥夺。
他被迫离开了皇宫,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溥仪百思不得其解,也无法摆脱人们对于他的嘲讽和指责。
他的王府成了博物馆,自己成了过街老鼠。
最终,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被关押了十年,直到丧失了生存的能力才获得释放。
溥仪的命运闪烁着帝王殇的光芒,再次成为警示人们的例子。
从帝王殇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背后的悲剧和无奈。
也许在权力面前,每个人都会有所忍受和妥协,帝王们也是如此。
他们一度拥有一切,但最终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权力的虚荣和光辉,更应该看到背后的伤痕和苦难。
帝王殇是历史的残酷,是权力的无情。
它警示着我们,无论再强大的力量,都可能在短暂的瞬间间变得脆弱不堪。
帝王的消亡,让我们明白权力的虚无和渺小。
没有人可以永远屹立在历史的舞台上,帝王也不例外。
唯有谨记历史教训,珍惜现在的一切,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变化和挑战。
帝王历经风雨,痛苦倦矣,帝王殇,其内里原本就存在着纠葛不清的权谋之争。
古往今来,帝王霸业离奇的失去封号的美誉,因为导至帝王最终的不忍与辱恶,导至帝王的终焉。
很久很久以前,多于我们的知道之前,帝王辽舆,然其无牵无挂的心情,在其心头,丰腴快乐,仿佛甘泽流溢。
民变祸乱,盗荒疾病致帝王晕倒,使之瞬间失去了威望的名头。
中国历史上十位最无能帝王最后这位使得整个民族受苦
中国历史上十位最无能帝王最后这位使得整个民族受苦华夏文明上下五千余年,出现了无数位皇帝统治政权。
既有贤明如唐玄宗创建开元盛世,也有很多昏庸无能的君王亲手覆灭了大好河山。
下面小编就位大家列举一下中国历史上最无能的十位皇帝。
TOP10 宋徽宗赵佶北宋皇帝宋徽宗在位25年,期间重用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骄奢淫逸。
于靖康二年被金兵俘虏。
虽然宋徽宗在书法等艺术方面造诣颇高,仍难掩盖他的治国无能。
TOP9 隋炀帝杨广杨广头脑精明且非常有才华,却以残暴著称,他虽然开通京杭大运河、击溃突厥高丽等国,然而隋朝统治却在他的暴政下走向灭亡。
TOP8 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利用武则天大力打击关陇勋贵来巩固皇权,晚年李治头痛不断且眼疾缠身,武则天顺势把持朝政,导致唐王朝人心惶惶,李氏子孙几乎被屠戮殆尽。
TOP7 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校在位期间,客氏与魏忠贤专权,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
且其本人不理朝政,贪恋木匠工艺,作茧自缚。
TOP6 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次子,他为人痴呆不任事,朝政被其他人掌控,他也成为傀儡。
中年时酿成“八王之乱”,晚年的时候,酿成了“五胡乱华”,对华夏的伤害无法言表,他的人生道路可谓极度无能。
TOP5 秦二世胡亥秦始皇死后,被赵高和李斯推上皇帝位的胡亥,却在赵高的小计策下,轻易的就将李斯腰斩。
后来,胡亥也被赵高杀死。
而在胡亥的领导下,赫赫有名的大秦帝国,一夜之间就轻易的葬送了江山。
TOP4 明武宗朱厚照明武宗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
他从来就不爱规规矩矩地做皇帝,不住正式的皇宫,而是在宫中另起新居,名为“豹房”,成天在“豹房”里和小太监、宫女们淫乐无度。
TOP3 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鸦片战争中,面对4000名长途跋涉的大英远征军,道光皇帝竟然选择投降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论晚清统治者为什么越救越亡
论晚清统治者为什么会越救越亡清朝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268年的历史地位。
从1636到1912共经历了十二位帝王的统治。
每个朝代都会经历兴旺衰败最后被一个新的政权推翻,清朝也不例外从建国到反清复明,再到康乾盛世,最后走到光绪宣统的丧权辱国这一步步的经历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斗不过是一个剧情的发展罢了。
其实说起光绪皇帝这位有着救国之心却没有救国之力的皇帝着实让后人为止感到一阵悲哀。
光绪帝19岁亲政,有着进去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愿意做亡国君主,积极支持变法,曾成为维新派的皇室代表。
奈何朝中大权都在以慈禧为首的皇室贵族的手里,变法又会影响到这些人的利益,光绪帝又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使得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也就此被磨灭掉了。
如果说清王朝的灭亡使历史安排好的一个剧情,那么光绪皇帝就是唯一一个可能把这部剧时间拖长一点的演员。
可是因为他思想的保守,权利被剥夺使得这最后一点希望也被扼杀掉了。
在清王朝的灭亡中光绪帝只能说是一个小角色,而这位叫做慈禧的女人在这个剧中才是最大的主角。
在她发生政变诛杀了肃顺之后,终于实现了“垂帘听政”的野心。
在这之后的50年里,她独断朝纲,在此期间,为了一己私利,她可以施展阴谋剥夺皇帝政权,置民族利益于不顾,置国家主权于不顾,终于在其死后三年里清王朝灭亡。
这位有着武则天的野心却没有武则天的仁心的女人才是清朝灭亡最大的一个“毒瘤”。
当然一个朝代也不会脆弱到因为一个人的过错就被其他政权推翻。
其他的一些亡国“毒瘤”就不一一列举了。
“落后就要挨打”——精神崩塌和装备的落后,注定的一场败局在这片土地上不知道从那个朝代开始就兴起了一个叫做“面子文化”的畸形产物,人是这样朝代亦是如此。
在清政府为了面子,为了保证自己在自己心里那种高高在上的位置的时候实行“闭关锁国”这种自己骗自己的政策。
在清政府还在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称为“天朝帝国”的时候,还在自己的国家里阿谀奉承的时候,德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早已经经历过工业革命的改革后已经开着他们那冒着滚滚狼烟的巨轮向这个所谓的“天朝”驶来。
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得失600字作文
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得失600字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得失600字作文篇1中国历史上出了一位最著名的皇帝,他就是秦始皇。
在这里说一下,此帝王名叫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其母是赵姬。
他的父亲,一说是子楚,又说是吕不韦。
事实上,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庄襄王子楚。
嬴政是公元前年继位的。
他这个皇帝当的十分霸气。
当年,秦朝人对他无不闻风丧胆,毕恭毕敬。
可是,也有不怕他的。
如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就刺杀过秦始皇。
还有音乐家高渐离也刺过秦。
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可见,秦始皇是最不好对付的古代皇帝。
不是明君,而是暴君。
常言道:人都有一死。
这个一生都在寻找长生不死药的秦始皇,最终,在第五次出巡途中,驾崩于沙丘,时年49岁。
据说,他的死也是个谜。
古代的帝王,在一生中都有他最大的历史事件。
如北宋皇帝赵匡胤的事件是发动陈桥兵变。
建立周朝的周武王是牧野之战。
那么,秦始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呢?就是统一六国。
他做的事还有实行郡县制、焚书坑儒、统一度量衡等。
这些都是秦始皇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秦始皇死后葬在哪里呢?后人都知道,在临潼的秦始皇陵里。
这座规模宏大的帝王陵是他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修建的`,动用了许多物力、人力、财力。
相信,你们都听说过秦始皇修建陵墓的事,死了好多人,真的是惨不忍睹。
不过,这个人的能力是很大的。
在皇帝中无人可比,我称他为“皇帝之王”,就是在所有皇帝中他是王。
我曾想认秦始皇当我的祖先,却没有那样做。
看来,我不是背叛之人。
而是一个热爱历史的人,是一个笔写秦始皇的民间历史爱好者。
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得失600字作文篇2持续了一千的年的战争,都因他的出现而结束,那些曾经誓死的顽强抵抗都在铁蹄的践踏之下化作了尘埃,他就是历史上被后人称为暴君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然而,这个被人们所景仰的的高位却不是那么好坐的。
他为了结束各国的分割局面,而统一了全国,然而就应为这样一个举动,百姓们恨他,各方人士向要杀他……可是有谁知道他的无可奈何。
末代皇帝观后感600字5篇
末代皇帝观后感600字5篇该片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当上皇帝开始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之间横跨60年的跌宕一生。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末代皇帝观后感600字,欢迎借鉴学习!末代皇帝观后感600字1一个小男孩儿,头上压着沉重的帽子,眉头紧缩,表情严肃,额头的青筋突出,背后是满朝文武的大臣对他顶礼膜拜。
小小的年纪还在懵懂无知,就承担起了一个国家委以的重任。
他还不知道,他现在的国家以是国破山河。
影片是1987年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齐指导,该片分为前后两部分,以幼年的溥仪和被共产党抓到后的溥仪为时间点穿插叙述。
一点点为观影人讲述了溥仪的一生,从万人之上皇帝,到想光复大清的傀儡,到共产党的战俘,再到说自己只是一个花匠。
溥仪,战战兢兢的一生,一出生就已经注定的一生。
影片以溥仪在车站决定割腕自杀被共产党救下调换到年仅三岁的溥仪被慈溪老佛爷召进宫与家人分开,小溥仪一脸陌生的走到慈溪身边,当慈溪对他宣布大清交给他的时候,小溥仪并不能理解自己将要承担一些什么,在哪一刻,命运将他和“皇帝”死死的拴在了一起。
那时候的中国已经被日本人迫害的满目疮痍,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将鸦片带入中国,处心积虑引导中国人吸食鸦片从中获得利益。
而鸦片损害了中国人民上到官吏下到百姓的身心健康,摧毁中国人的意志。
日本人利用鸦片来侵略中国土地,屠杀中国百姓,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帝国。
中国被迫一次次妥协,一次次与各国签署不平等条约。
小溥仪接受的实质上晚清早已不复存在,可以说,晚清造成这样的局面,不能怪溥仪的无能,只是溥仪以无力改变这样的事实。
末代皇帝观后感600字2由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齐指导,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摄制的影片,在1988年奥斯卡上获得9项大奖,无疑又是一部惊世之作。
贝尔托鲁齐,被人们称作诗意导演,心理导演。
很善于用独特的影视语言,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他曾说过,中国的这段历史让他着迷,他愿意用的的能力来传达自己的观点。
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
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
他出生在一个充满权力和荣耀的皇室家庭,却在年幼时被推上了皇位,成为了清朝的末代皇帝。
溥仪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故,他的故事也让人们对他产生了许多猜想和感慨。
溥仪在两岁时即被立为皇帝,但他的童年却并不幸福。
清朝的衰落和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得他失去了皇室的荣耀和权力,他成为了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却没有真正的统治权。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饱受着宫廷政治的挣扎和家族间的斗争,这些阴影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朝覆灭,溥仪被迫退位,他的一生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先后经历了监禁、流亡和劳改,最终在北京逝世。
在流亡期间,他曾多次试图重返帝位,却都以失败告终,他的一生充满了挣扎和无奈。
溥仪的故事,让人们对他的命运产生了许多猜想和感慨。
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无法挽救清朝的命运;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受宿命束缚的可怜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无论如何,溥仪的一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他的故事也让人们对权力、荣耀和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溥仪的故事,也让人们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许多反思。
清朝的覆灭和溥仪的命运,都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曲折和变幻。
他的故事也让人们对封建王朝的兴衰、权力的腐败和历史的无情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最后,溥仪的故事也让人们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他的一生充满了挣扎和无奈,他的命运也让人们对命运和自由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无论是作为一个皇帝,还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溥仪的故事都让人们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总的来说,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和反思的故事。
他的一生充满了挣扎和无奈,他的命运也让人们对权力、荣耀和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他的故事也让人们对中国的历史和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他的一生也让人们对历史和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溥仪的故事,将会永远留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们永远的反思和思考的对象。
历史趣谈:人人羡慕的一代帝王 为何死后仅剩下了一堆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人人羡慕的一代帝王为何死后仅剩下了一堆灰
导语:从古至今世人多是贪幕荣华富贵的,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想尽所有方法都要当上皇帝。
生在帝王家可以过上一世的富贵生活,而成为一代天子,更是很
从古至今世人多是贪幕荣华富贵的,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想尽所有方法都要当上皇帝。
生在帝王家可以过上一世的富贵生活,而成为一代天子,更是很多一生的梦想,可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帝王虽然生于帝王家,可是却感觉非常不情愿,他曾经在很多诗作中都抒发了自己对于帝王生活的厌倦,他就是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在年幼的时候就已经登基为王,可是却在青年时期就离开了人世,让世人感到唏嘘。
而关于顺治皇帝的传说也非常多,有的说法是顺治皇帝其实没有离世,只是后来他遁入空门出家为僧,所以对外称他离世了。
顺治皇帝从小就笃信佛教,在他看来,皇室的荣华富贵生活不过是扰乱人心的毒药,所以他经常经卷不离手,对于佛法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朝政的治理。
虽然顺治皇帝对于佛法非常感兴趣,可是起初并没有出家的想法,后来顺治皇帝想要出家为僧是因为一个女人。
顺治皇帝一生中最爱的人就是董鄂妃,后来董鄂妃还为顺治皇帝诞下了一名男婴,顺治皇帝希望将来让这位皇子来继承皇位,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男婴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后来董鄂妃也因为悲伤过度相继离世。
顺治皇帝一时间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忍痛为董鄂妃以及皇子办理了丧事,本来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帝王还是普通百姓都是采用土葬的方式来下葬,可是因为顺治皇帝笃信佛教,所以他下令按照佛教的规制给董鄂妃和皇子施行了火葬。
眼看着自己的心爱的女子和儿子都已经化为灰烬,顺治皇帝心灰意冷,后来就萌生了出家的想法。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九大皇朝的末代皇帝,都是啥结局?
中国九大皇朝的末代皇帝,都是啥结局?正可谓成者王侯败者贼,时势造英雄,当然也造懦夫。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任何人都不可阻挡,任你是经天纬地之才,摊上个没落王朝,一样也是无力回天。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九个一统天下的封建皇朝,每一个都曾经有欣欣向荣的鼎盛时期,但是每一个都避免不了衰落的历史规律。
那么这九个皇朝的末代皇帝都是什么样的人物,又都是怎样的结局呢?1、大秦帝国末代皇帝,秦二世嬴赵胡亥,20岁继位,在位四年。
由于秦朝没有史书,关于那段时间的记载只有一百多年后司马迁的《史记》,所以司马老爷子说什么,我们只能信什么。
按照他所说,秦始皇暴毙之后,赵高和李斯密谋赐死了公子扶苏,矫诏拥立了无能的胡亥。
这哥们不务正业,只知道吃喝玩乐,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最终老百姓揭竿而起,天下大乱。
赵高为了平息民愤,就把胡亥杀掉了。
但事实上秦国的灭亡是他的制度出现了问题,跟胡亥关系其实不大,所以还是那句话,司马老爷子的话也不能全信。
2、大汉帝国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9岁继位,在位32年。
他当皇帝的时候汉朝早就烂到根了,大将军何进引狼入室,把董卓调进京师天下就乱的一塌糊涂。
这个董卓把汉朝皇族折腾的够呛,不过总算拥立了一个不错的小皇帝,刘协比他的小哥哥、小父亲好多了。
他继位之后就一直当别人的傀儡,先是董卓,转了好几手之后落到了曹操手里,才算是过上了安稳日子。
这个人极为聪明,懂得怎样隐忍保命,但是如果一有机会,他也绝不放过,偶尔也弄个衣带诏,安排个刺杀什么的,但最后还是能全身而退。
直到最后时机成熟,平稳的把政权过渡给曹家,自己安享晚年,保住了刘邦和刘秀的血脉。
以至于连篡了位的曹丕都死了,他老人家还硬硬朗朗的活的很好。
3、晋朝末代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34岁继位,在位1年。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最多的朝代之一,因为西晋刚见过没几年,又是内乱又是外患,是不是皇帝就让人杀掉或是抓走,落到五胡手上的就好几个。
到了东晋末年,权臣霸道,司马德宗一会被人篡了位,复辟之后没几年又被杀掉。
中国历代亡国之君的下场
1.中国历代亡国之君的下场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是朝代数量最多、更替最频的国家。
因之,末代皇帝也就有长长的一大串。
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漫长。
因其漫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之为“具有特殊的超稳定性”。
但这种“超稳定性”,又恰恰伴之以内部的混乱和动乱,相互推翻的事从来相继不断。
一方面是“稳定”而一方面是“频乱”,时时出现“你死我活”式的恶性变革,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
每一个朝代的“王”,或曰“皇帝”,一开始“创基”时大都有一点本领或业绩。
到了末代的“王”或“皇帝”,就成了这样那样的可怜虫。
他们到死,也不会有所感悟,找不出颇具理性的原因。
这就需要后人即今人替他们做一点应有的思考。
他们的行状,当然只限于中国历史上的事。
1.1. 夏桀夏禹的第十四代孙子叫夏桀。
中国第一个时间较长的王国,在此人手上丢掉。
他的荒谬有个例子:说他为了修建以玉为主体建筑的宫室,就占地十里,高十丈,费时七年。
如此昏庸,安得不亡!被夏禹赐给商地的头领契的第十四代孙子汤,颇有德才。
曾被夏桀投进监狱,后来还是逃掉了,最终带领自己的军队推翻了夏桀。
桀最后的下场是只带领了他的小姨子妹喜,双双饿死在安徽省的南巢山中。
1.2. 商纣商汤时颇有作为,毕竟只属于个人行为。
而商朝的第三十个王即商纣王(亦称帝辛),就十分荒唐了。
纣青年时代是个了不起的人。
不仅力大,模样漂亮,而且颇有功绩。
尤其是攻打东夷,开发中国的东南地区,都有过不寻常的贡献。
但此人后来的行为,是人人都熟悉的。
除了溺于酒色之外,还“发明”了剖心、挖肝、炮烙等酷刑。
周武王组织联合部队在牧野与商军一战获胜,攻陷商代最后的首都朝歌,子受辛在大吃大喝一场后,自焚在鹿台上。
像商纣王这样,亡国而自杀的王,并不多。
请大家继续看。
1.3. 周赧王周朝(包括西周和东周)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延续了八百年。
开国的文王、武王确实有异乎寻常的作为,但到了末代子孙周赧王就成了可怜虫。
他所管辖的,只剩了三四十座城池和三万多人口。
历史趣谈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既如此崇祯为什么还亡了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既如此崇祯为什么还亡了国导语:崇祯亡了大明朝,这个不可置否。
但是从各种史料来看,却鲜少遭人口诛笔伐。
反观其他的亡国之君,汉末汉献帝的软弱,陈叔宝的荒淫无耻,隋炀崇祯亡了大明朝,这个不可置否。
但是从各种史料来看,却鲜少遭人口诛笔伐。
反观其他的亡国之君,汉末汉献帝的软弱,陈叔宝的荒淫无耻,隋炀帝的暴戾成性,皆是骂名多于同情。
但崇祯不一样,李自成都曾亲自评价其: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直至当今,也依旧许多人力赞他是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可见他为人君主还是有所作为。
而如此明君,却依旧是丢了江山,究竟是为何呢?纵观整个大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
朝野上下,党派的纷争愈发热烈。
军队里将领自负士兵怠倦,战争连连,整个社会都动荡不安。
不能怪崇祯无法力挽狂澜,只能怪他的祖父辈给了他如此一个烂摊子。
虽然回天无力,依小编来看,若是他的操控大局能力强一些,做法大气一点,或许大明朝的江山也能在苟延残喘些许时日。
首先,明朝速度型的灭亡无非两点:一是吴三桂背叛投降开城门。
二是李自成农民起义。
1644年4月23日,李自成农民起义率兵对全城进行围攻,仅用时一夜就攻破了外城。
李自成却在这时决定给崇祯最后一次投降的机会。
他当下提出两个条件,其一是割让陕西和山西两地,让他封王,并且赏银100万两。
其二让他全面抗清,保卫辽东一带。
而崇祯却拒绝了这100万两白银的要求,遂惹怒了李自成,直接杀入京城,灭了大明。
另一边,吴三桂也曾给崇祯提100万两军需,崇祯依旧拒绝了。
想如果崇祯把那100万给了吴三桂,凭借吴三桂的兵力雄厚,护住京京城自然也不是问题。
遭到拒绝之后的吴三桂,也是晃悠悠磨洋工,还生活常识分享。
末代帝王溥仪电影观后感言
末代帝王溥仪电影观后感言他的一生一直在经历被迫的离别,唯一从没有离开过他的只有谎言。
他不断接受着单边的表面信息,永远找不到立场与之辩驳,最终只能带着怀疑死去。
这是一个万人之上的傀儡的故事——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离别和欺骗,是我认为溥仪人生中的两个关键词。
离别是可以感知得到的,尽管每次都赶不上;但欺骗却只在暗地里贯穿着他的一生。
溥仪在儿时就被困在一个对他来说是真实存在过的乌托邦,众人都愿做围墙里的表演者,满足小皇帝的一切要求。
他们为了继续活在大清王朝的世界里,或是为了留在宫里谋取贪污利润,而对溥仪隐瞒外面的世界。
直到溥仪终于发现墙外的异样,又同时经历了奶妈的离开,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处于一个巨大的谎言里,被困在自己原本引以为傲的虚假王国,但那时他还太小,没法认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溥仪在长大后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世界和自己万人之上的地位带来的责任,他想改革或者逃离,做能配得上皇帝称号的人。
可他虽不昏庸,但确实无能。
无能使他再一次落入日本人真诚表象的陷阱,身在局中还自以为可以利用别人重建自己的帝国。
我能理解他的行为,如果你没有价值,就不会被利用。
二者似乎是共生共存关系,可我依然不想被利用,也不想成为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作为处于当时社会中的最高地位的人,能接收到的信息面极其狭窄。
那些狡诈的人总是带着一副真诚外表,在猎物已经陷于牢笼中才露出真实面目。
溥仪作为战犯被关进监狱里后,前半生的经历激起了他对世界的怀疑。
他不相信同监房里的那些人会悔改,他们的服从只是为了避免惩罚;他认为曾经的仆人是被狱长派来监视他的,自己正在被软禁。
他拒绝招供或是悔改,因为认为自己唯一的错误就是被人欺骗而开始了长达半生的傀儡生活。
他只不过是又落入了新一个当权者的手里,这次他决定要保持怀疑,绝不再像自己的前半生一样轻信别人的一面之词。
但直到在幕布前看到二战的纪录片时,溥仪才刚看到完整的世界,然后悔过,狱长成了他尊敬的人。
他有了新的世界观。
高三想象作文:我的末代帝国
高三想象作文:我的末代帝国我的末代帝国我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我的身世,注定了我为这个大家庭的最后一名,我的国家注定了要走向全新的现代化之路,而我成为了这个重要历程当中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政治上,清朝末期的我经历了内忧外患的困境,国内坐着九千万个富贵人,想要走向新的自由化和独立,国外却挤兑和打压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我不得不承认,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处于一个十分艰难的时刻,通过一系列的认真斟酌,我们终究没有选择附属外国,而是选择了跟随自己的步伐,向进步迈进。
然而,我们的不足,使得我们挺进的国度免不了一些困难的代价。
然而,就当天朝走到了它的尽头时,我不禁感慨历史的洪流越过了我身上,未曾离开的,是我对这个独特的全民家庭的爱和祝福。
确信自己是历史的见证者,我常常想,如果历史再让我重回到过去,我能够有什么不一样的决断呢?如果时间和历史真的重新开始,我想,我能够做出更好的判断,创造更好的历史。
起初,我甚至觉得,这只是一个虚妄的想法,可是,当清朝的故事终于结束,我再次回到了另一个时代,在过去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从未失去过对国家对民族的深爱。
当我回到过去的那一刻,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片清朝的纷杂历史,还有里面蕴含的使命和责任。
我发现自己一次次的选择,只是在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用我的短暂人生,为中国这个民族的未来留下了一份努力和奉献,这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荣誉和骄傲。
回首往事,我知道,我们是因为一起去抵抗外来势力,因为一起为民族未来而奋斗。
我的末代帝国,注定了要卷入历史的漩涡,但是,在那些困难的岁月中,我们依然众志成城,巍然不倒。
也许这段历史有些复杂,也许这段历史有些糟糕,但是,就像每个人的一生,总会有那么些糟糕和不如意,我们是否能把这些深埋于心底,我们是否会跟随内心坚定而前进,也许这就是我们创造历史的最大力量。
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寻找过去的记忆,更是为了认识到当下和未来的方向和责任。
我们不能再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这段历史,我们应该用谦卑的心态,把历史变成教材,精神动力,因此我们自己也会变得更加丰满和坚定。
崇祯为何最后会成为亡国之君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崇祯为何最后会成为亡国之君原因出在什么地方本文导读: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也是令后世惦念无比的盛世。
可是盛世总有衰落时,虽说明朝时的中华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很繁盛的程度,但最终还是迎来了消亡和毁灭。
都说一代王朝的倾颓是由于皇帝的昏庸而导致的,这个说法的确不假,但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平时借鉴勤政,的确没有什么昏庸之处,但是为什么还是成了亡国君呢?这就要从王朝灭亡的原因说起了。
其实无论哪个朝代,灭亡都不是君主一个人的问题导致的,通常会有多方面的原因或者比较深刻的源头才导致了灭亡的结局,而明朝更是如此。
如果笼统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说,不是因为崇祯皇帝导致明朝灭亡,只是崇祯皇帝很不幸地背了这个锅。
那么明朝到底为什么会灭亡呢?为什么崇祯无法力挽狂澜呢?这还得从各个方面的天灾人祸说起。
首先就是天灾问题。
明朝时期正好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小冰河时期。
相信大家对于小冰河时期都有过一点了解了,小冰河时期虽然不会让地球陷入极寒中,但是还是会让全球年平均温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旱灾和涝灾频繁发生。
明朝时期我国社会依旧处在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结构的社会形态下,而农民们因为旱灾和涝灾经常颗粒无收,民间动乱不堪,百姓疾苦。
比较有名的就是著名的崇祯大旱了,只不过除了这次旱灾,其他比较严重的灾害也比比皆是。
这些灾害搞得明末民不聊生不说了,当时的朝廷还不太管这点事,守着自己的铁饭碗与世无争。
于是到了崇祯这一代,明朝已经成了一个烂摊子,崇祯皇帝想要力挽狂澜也很难。
不是说崇祯就甘愿当亡国君了,其实他还是很想兴复大明的,只不过实在是太难了。
要知道在崇祯之前有好几代,皇帝基本都连上朝都懒得上了,爱谁上朝谁上朝,反正朕就是不想早起,朝政你们就看着办。
于是明朝还曾经出现过一连几十年皇帝不上朝的惨状。
而到了明末,朝廷的党派斗争严重。
其实崇祯皇帝虽然有心匡扶大明,但是说到底也是很无力的。
明末时明朝的党派斗争严重,但是崇祯很不谙这些,不仅没心思管这些,还压根不吃这套,把魏忠贤把阉党一并清剿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后的英雄皇帝:曾经雄才大略,为何失去整个世界?1嘉庆元年(1796年),已经当了60年皇帝,终于退位给儿子嘉庆的乾隆,在紫禁城内端坐、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
刚刚从父亲手中接过皇位、却仍要时时看着太上皇眼色的嘉庆,在一边莫名其妙,他努力想听清楚父亲乾隆在说些什么,但却什么也听不懂。
过了一会,乾隆突然睁开眼睛问了一句,“这些人叫什么名字?”嘉庆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一旁的和珅却应声说了一句:“高天德、苟文明”(两人是当时白莲教起义的著名领袖)。
乾隆这时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几天后,仍然百思不得其解的嘉庆,秘密叫来和珅询问此事,向来善于揣度乾隆心意的和珅,对此回答说:“上皇(乾隆)所诵为西域秘密咒。
诵之则所恶之人虽在数千里外,亦当无疾而死,或有奇祸。
奴才闻上皇持此咒,知所欲咒者必为(白莲教)教匪悍酋,故以此二人名对也。
”嘉庆这时才恍然大悟。
这一年,乾隆皇帝86岁。
▲晚年乾隆非常迷信咒语。
尽管刚刚禅让,然而,这一年,在四川、陕西、河南、湖北等地的白莲教徒起义烽烟四起;而在此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就爆发了山东临清王伦起义,打破了中原地区近百年无战争的“盛世升平”局面;乾隆四十六年、四十八年(1781、1783年),甘肃发生了苏四十三和田五领导的回民起义;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湾爆发了林爽文起义;乾隆六十年(1795年),贵州、湖南又相继爆发了苗民起义。
眼下,白莲教徒们又在大清帝国的土地上到处起义,86岁的乾隆皇帝,虽然退位,但并不让权,对于这个他一手缔造了繁华“盛世”的帝国,他忧虑,却又不知如何下手。
所以,他期望通过这些神奇的西域咒语,来诅咒大清帝国那些造反的、万恶的“匪徒”们早点死去。
2这位86岁、曾经叱咤风云的大清太上皇,眼下手足无措,只好寄希望于诡秘的咒语。
时间再往前推,年轻的时候,他可完全不是这样。
想当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时,44岁的他不顾满朝文武大臣的反对,毅然力排众议、出兵征讨当时称霸中亚的蒙古人:准噶尔汗国。
满朝文武大臣都反对他出兵,是因为此前23年的雍正九年(1731年),清朝在和通泊之战(今新疆阿勒泰北与蒙古边界地区)中,惨败给了属于漠西蒙古部落的准噶尔大军,几万清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一惨败给大清王朝的震撼如此深刻,因此当乾隆皇帝提出,将趁着准噶尔汗国内讧的有利时机,闪电出击准噶尔汗国时,文武大臣们纷纷阻挠反对。
然而他却乾纲独断,毅然决定出兵,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正月毅然发兵,最终耗时四年,于1759年先后平定了准噶尔汗国和南疆的大小和卓之乱,解决了他的祖父康熙和父亲雍正,都没能解决的平定准噶尔汗国的难题,将新疆正式纳入到了中华帝国的版图之中。
在最爱君看来,历史无法假设,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没有乾隆大帝,中华民族或将就此失去新疆。
▲征讨准噶尔汗国和平定新疆,是乾隆的伟大功绩。
年轻时候的乾隆皇帝,完全配得上“英雄”的称号。
后来,当廓尔喀(尼泊尔)出兵入侵西藏,满朝文武又认为西藏“路途遥远、军行困难、粮饷不继、不能出兵征讨”时,他又毅然出兵稳住了西藏。
对于文武群臣们的畏缩,乾隆皇帝以自己的乾纲独断,毅然出兵保住了新疆和西藏,对此他回忆说,臣子们看到此前和蒙古人的战争失利就“莫不畏难沮议。
朕···斯时力排众议,竭尽心力”。
他眼光毒辣,具有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所具有的品质:新疆平定后,朝臣们认为新疆这个地方不值得守,又是乾隆力排众议,坚持要在新疆屯田,并从内地移民新疆——可以说,没有他,从新疆到西藏,今天近半个中国的领土,很有可能将不再为中华民族所有。
3然而,86岁才退休禅位的他,真的老了。
为了守护好祖先遗留给他的这个帝国,他从25岁(1735年)登基时开始,就一直孜孜不倦、勤于政务:每天早上大概5点多钟,天还没亮,他就开始在紫禁城中处理政务,几十年如一日。
对此,作为乾隆近臣的清朝著名史学家赵翼回忆说:他们十几个大臣每人每隔五六天,就轮一次早班,“已觉劳苦,孰知上(乾隆)日日如此。
”他非常勤奋,大清帝国在他手上,迎来了康雍乾盛世的最巅峰,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的最巅峰:仅仅以人口计算,大清帝国的人口,就从乾隆六年(1741年)的1.4亿人,增长到了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2.97亿人,而只有一个繁华昌盛的帝国,才足以在两百多年前,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
▲乾隆的勤政,塑造了一个“盛世”帝国。
然而这种巅峰“盛世”,是在与他之前的中国历代王朝,进行纵向比较而言;如果要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做横向比较,大清帝国,却也在他手上,开始暴露出了各种问题:这位日后被称为“乾隆大帝”的君王,从1735年25岁时继位,到1796年86岁时退位,在在位的60年间,乾隆王朝表面上兴盛发达,然而与此同时: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美国正式成立;乾隆五十年(1785年),英国人瓦特改良并发明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掀起了工业革命的超级浪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同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美国成立、法国爆发大革命的时代浪潮面前,这位英明神武的乾隆大帝,却也陷入了时代的困境而不自知。
4说实话,他也很难知晓。
他自幼出生于皇室,6岁就开始接受传统的儒家启蒙教育;9岁开始入学读书;长大后所学的,一个是汉文满文、一个是骑马射箭、一个是操练火器;而他最感兴趣的,就是作文赋诗。
在他看来,洋人那些玩意、火器家伙什的,都只是奇技淫巧,真正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要骑射跟文化,所以,他6岁的时候,就能在爷爷康熙皇帝面前,背诵整篇的《爱莲说》,对于汉族子弟来说,这或许不算什么,然而对于一个满族皇家子弟而言,这却是非常难得的。
他还非常喜欢骑马射箭,和秋狝围猎等活动,长期跟随乾隆左右的名臣赵翼回忆说,乾隆箭术不错:“射以三番为率,番必三矢,每发辄中圆的,九矢率中六、七,此余所常见者。
”由于经常习武,他一生精力过人,很少生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朝鲜使者洪仁点觐见80岁的乾隆皇帝后,说他“尚如六十余岁人,筋力则耳目聪明,步履便捷矣。
”▲乾隆热爱骑马射箭,认为不能忘却满人的传统。
与比他大了39岁,却特别喜欢探索西方文化的俄罗斯彼得大帝(1672-1725)相比,在汉民族的土地上生活、成长起来的乾隆大帝,虽然年纪比彼得大帝更年轻,然而背负着这个成熟民族沉重文化思想枷锁的他,显然不具备接触和了解更多西方世界的窗口与动力。
与彼得大帝甚至敢于化名为俄国下级军官、出国学习航海与造船技术,并邀请大量科技人员到俄国工作不同的时,乾隆对于当时整个西方世界正如火如荼展开的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显然全不了解,也不想了解。
而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这位满族皇帝,显然很满足于,探索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所以,他平生最爱的就是:写诗。
5据统计,乾隆从十几岁开始写诗,一直到他89岁去世时,仅仅可查的诗歌作品,就达到了42613首之多;而《全唐诗》所收集的整个唐代2200多位诗人的作品,一共也不过48000多首诗。
他对于彼得大帝所热衷的科技和现代化军事强国策略不屑一顾(他很有可能根本就没听说过彼得大帝),但对写诗,却投入了终生的热情。
作为乾隆近臣的清代史学家赵翼,曾经在《檐曝杂记》回忆说,万岁爷(乾隆)有一次上厕所,拉一泡屎的时间,就写出了四首诗。
最高峰的时候,他一天要写十几首诗: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74岁的他前往北京香山一带游玩,在五天时间,就写了67首诗,平均每天写诗13首还多。
而与俄国彼得大帝喜欢高官厚禄、重利培养科技人员不同的是,乾隆一辈子最喜欢的,就是:养诗人。
尽管写诗超快,而且数量超多,但很遗憾,乾隆的诗却几乎没一首能脍炙人口,可能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诗歌质量太过平庸,所以乾隆身边,专门养了一帮才子,例如沈德潜、汪由敦、刘统勋、刘纶等人一起帮他写诗、改诗。
对此,乾隆也不讳言,说很多他名义上的诗,其实都是“或出词臣之手,真赝各半。
”▲乾隆书法作品。
有一年冬天,乾隆跟大臣们在湖边游玩,刚好大雪飞舞,“天才纵横”的乾隆马上开口吟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然后,乾隆突然卡壳了,不知道怎么接下去,幸好,旁边的大才子沈德潜赶紧给乾隆下了个台阶说:“皇上这诗写得太好了,老臣斗胆、狗尾续貂一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一下子将诗的意境提升了一个档次,惹得乾隆连说“好好好!”然而,沈德潜退休后,老来昏花,竟然将自己给乾隆代笔写的诗歌,也编入了自己的文集之中,立马暴露了乾隆很多“写诗”的真相,名义上对此表示并不忌讳的乾隆,事后却大发雷霆,宣布将已经老死的沈德潜“封衔、仆碑、罢祠、磨平碑文”,对此,乾隆曾经恨恨地说:“朕与德潜,以诗始,以诗终。
”他养诗人,却又恨诗人,可谓耐人寻味。
6他是一位伟大的君王,在开疆拓土方面表现得雄才大略,然而,他始终却是一位,被传统中国文化所包围浸泡成长的君王。
所以,他是中国式的传统伟大君主,而不是世界范围的伟大人物。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57岁的华盛顿(1732-1799)正式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从乾隆来说,他比俄国的彼得大帝要年轻,比美国的华盛顿又要年长,这三个同时代的伟大君主和总统,将各自决定俄罗斯、大清帝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在此后的历史走向。
1791年,美国正式通过《人权法案》;与此同时,81岁的乾隆,却仍然为自己制造的文字狱傲娇不已。
他一生自诩建立了“十全武功”,他还自诩风雅,然而,他却如此复杂而又多面。
一生热爱汉文化的乾隆皇帝,非常痴迷书法,为此,他甚至专门为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在紫禁城中开辟专门的储藏间“三希堂”;他又主持编纂《四库全书》,为中华文化传续经典;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却是他借编纂《四库全书》,下令毁掉他认为不利于清朝统治的“禁书”达3000多种、近7万部,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浩劫;另外在乾隆朝,他还一手制造了130多起文字狱,所制造的冤案,比他此前中国历史上所有“文字狱”的总和,还要多一倍多。
▲被后世认为文雅风流的乾隆,却也是史上制造最多文字狱的皇帝。
这位写诗至少达42613首之多,号称儒雅风流的乾隆皇帝,也是中国史上制造文字狱最多的皇帝,并且很多都是无厘头、令人发指的冤案:乾隆爱写诗,也爱看诗,有一次,他无意间看到杭州诗人出的一本诗集《忆鸣诗集》,后来,乾隆勃然大怒。
因为在乾隆看来,《忆鸣诗集》标题中的“鸣”与“明”谐音,对此乾隆认为,卓长龄分明是在借机怀念明朝、图谋不轨,于是乾隆亲自指称卓氏一家“丧尽天良,灭绝天理”,并下令将已经去世的诗人卓长龄“凌迟剁尸、枭首示众”,另外卓长龄在世的孙子等三人被斩首,妻儿子女全部被罚没为奴——仅仅因为一个谐音字,乾隆就将诗人卓氏一家几乎斩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