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活用 成语解析
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结合记忆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安安分守己: 安:安守。
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安土重迁: 安:安心,习惯,安于。
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
形容留恋故乡。
安居乐业: 安:安于。
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
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
安闲自得: 安:安闲。
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堵如故: 安:安稳。
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
相安无事: 安:安稳。
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安身立命: 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
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计将安出: 安:怎么,怎样。
如何制定计谋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爱爱不释手: 爱:喜爱。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 爱:爱护。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 爱:爱惜,珍惜。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
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 爱:爱慕。
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
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被泽被后世: 被:覆盖。
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 被:通“披”,穿。
褐,泛指粗布衣服。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
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
指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被发佯狂: 被,通“披”,披散。
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逃兵
动词 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 使(宾语)怎样”,包括不及物动词 使动和及物动词使动两种。 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 语的,多属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用法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风浪不能鸣也。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翻译 “使(宾) ……”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跟从
名词或代词 名词或代词
活用为 名词
活用
(形容词) (形容词)
主语+……+ ……+……+宾语
古代汉语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句)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规律:形容 聪明的人 作主语 词处在主语、 愚蠢的人
宾语的位置, 将军身披坚执锐 有时前面有 坚硬的铠甲 “其”、 作宾语 锐利的兵器 “之”等字 或数词,形 以小易大 小的东西 容词活用作 作宾语 大的东西 名词。
2、侣鱼虾而友麋鹿
3、稍稍宾客其父
四、名词活用为使动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 怎么样
让相如住在… (秦国)舍 让
主语使宾语具 有了某种行为
相如广成传舍
具体动作 是宾语发 出的
名词活用为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 臣:使……为臣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 ! 名词活用歌 !
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谓语通。 不能带宾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 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 区分活用看仔细,切记放在句子中。
看看考题
11年5月南平质检卷 遭受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
D
)
B.夏雨暴涨,城且没
高中文言文成语类词类活用
1 厚古薄今:厚,把……看得很重;薄, 把……看得很轻。 2甘之如饴:甘,认为……甜。 3兵贵神速:贵,以……为贵。 4乐此不疲:乐,把……当成快乐。
九、名词的意动用法
【示例】 1不耻下问: 3鱼肉百姓: 2草菅人命: 4幕天席地:
•二、名词用作状语
2 山盟海誓: 5星罗棋布: 3风餐露宿: 6 土崩瓦解:
• 1用言论、文字进行揭发或批判。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 推辞。 • 2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烟消云散:像烟和云似的消散, 常用来比喻事物完全消失。 • 3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常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4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一般指传闻的或没有根据的 话。 • 5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常形容多而密集。 • 6像土崩塌、像瓦分解一样,常比喻彻底垮台或崩溃。 • 类似的成语很多,如日积月累、龙盘虎踞、玉洁冰清、字斟 句酌、内忧外患、雷厉风行、神出鬼没、斗折蛇行……
1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2草菅人命:草菅,把……当成野草。 3鱼肉百姓:鱼肉,把……当成鱼肉。 4幕天席地:幕,以……为幕;席,以……为席。
十、为动用法
【示例】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 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 译文: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 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 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 再如:多情自古伤离别 舍生死义
三、动词活用为名词
【示例】 • 1见多识广: • 3送旧迎新:
•
2救死扶伤:
• 1见,见到的;识,知道的。 • 2死,快要死的人;伤,受伤的人。 • 3旧,旧的(东西、事物);新,新的(东西、 事物)。
言语表达必备基本知识(成语解析及实词辨析)完美打印版
言语表达必备基本知识(成语解析及实词辨析)一、成语解析。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文言词的活用
文言词的活用1、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知识。
(《论语》十则)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论语》十则)3、东临碣石。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观沧海》)4、惟言德馨。
馨:形容词作动词,香气远播,美名远扬。
(《陋室铭》)5、苔痕上阶绿。
上:方位词活用为动词,向上。
(《陋室铭》)6、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陋室铭》)7、出淤泥而不染。
染:动词被动用法,被污染。
(《爱莲说》)8、不蔓不枝。
蔓、枝:名词作动词,生枝蔓,长枝节。
(《爱莲说》)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活用作名词,奔跑的快马。
(《三峡》)10、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马说》)11、安求其能千里也。
千里:名词活用为动词,行千里。
(《马说》)12、才美不外见。
外:名词作状语,在外面。
(《马说》)13、手自笔录。
手、笔:名词作状语,用手、用笔。
(《送东西马生序》)14、日再食。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送东西马生序》)15、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作状语,腰佩。
(《送东西马生序》)16、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1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醉翁亭记》)18、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醉翁亭记》)1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醉翁亭记》)20、杂然而前陈者。
前:名词用作状语,在前面。
(《醉翁亭记》)21、以光先帝遗德。
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22、恢弘志士之气。
忧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2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怠慢。
(《出师表》)24、有所广益广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扩大、增加。
(《出师表》)25、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善良诚实的人。
(《出师表》)26、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文言文翻译词语活用
一、名词活用1. 名词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名词可以直接活用为动词,如“马奔”、“舟楫”等。
例如:“马奔如飞,不可及也。
”(马奔得像飞一样,无法追上。
)2. 名词作状语文言文中,名词还可以作状语,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如“月下”、“夜深”等。
例如:“月下独酌,无丝竹之乱耳。
”(在月光下独自饮酒,不受丝竹音乐的干扰。
)3. 名词作使动用法文言文中,名词还可以作使动用法,表示使某人或某物处于某种状态。
如“使归”、“使动”等。
例如:“使归故里,安得与君再相见?”(让我回到故乡,何时能与您再次相见?)二、动词活用1. 动词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可以直接活用为名词,如“食”、“饮”等。
例如:“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饮食男女,是人的一种基本欲望。
)2. 动词作状语文言文中,动词也可以作状语,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如“日暮”、“夜深”等。
例如:“日暮途穷,吾将归矣。
”(天色已晚,我要回去了。
)3. 动词作使动用法文言文中,动词还可以作使动用法,表示使某人或某物处于某种状态。
如“使归”、“使动”等。
例如:“使归故里,安得与君再相见?”(让我回到故乡,何时能与您再次相见?)三、形容词活用1. 形容词作动词文言文中,形容词可以直接活用为动词,表示某种状态或动作。
如“明”、“大”等。
例如:“明以察秋毫之末。
”(明亮到能看清秋毫之末。
)2. 形容词作名词文言文中,形容词也可以作名词,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
如“大”、“美”等。
例如:“大王,天下莫能与之争。
”(大王,天下没有人能与之争。
)3. 形容词作状语文言文中,形容词还可以作状语,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如“日暮”、“夜深”等。
例如:“日暮途穷,吾将归矣。
”(天色已晚,我要回去了。
)总之,文言文中词语的活用现象十分丰富,掌握这些活用规律对于理解文言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文言文中词语活用的学习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我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名词用在动词前,又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这时名词活用为状语。
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时间或处所。
例:(1)早.出暮.归。
《促织》(2)草.行露.宿。
(成语)《晋书•谢玄传》(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4)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勾践灭吴》2、表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
例:(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3、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
例: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4、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
例:(1)其一犬.坐于前。
《狼》(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占据谓语的位置时,就活用为动词。
1、【名词+宾语】例:(1)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函.梁君臣之首。
《伶官传序》2、【名词+补语】例:(1)今王鼓乐..于此。
《庄暴见孟子》(2)上.于盆而养之。
《促织》3、【副词作状语+名词】例:⑴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⑵直上.载公子上坐。
《信陵君窃符救赵》4、【能愿动词+名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5、【所+名词】例:(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桃花源记》(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6、名词充当并列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例: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孙讨虏聪明仁慧,敬贤礼.士。
《赤壁之战》8、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采草药》9、同一名词叠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并列、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齐桓晋文之事》(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初中语文教学中巧用文言实词与成语的联系
名 词 , 思 分别 为“ 意 出产 的东 西 ”“ 入 ” 、收 。
在现代汉语 中, 成语的作用非常大 , 因为它能简练地 概括复杂 的意思, 往往因为不懂一些成语 的意 思, 而闹 出了很 多笑话 , 至在 电视里 , 甚 书籍中 也会出现错用成语、 成语中出现错别 字的现象 对于初 中阶段的学生, 总认
1 两股 战 战 , . 几欲 先 走 。 (口技》 《 )
由 此可 见 , 真 学 习好 课 内文 言 文 , 正 确 理 解 成 语 的意 思 是 很有 帮助 认 对
2 .薄暮冥冥, 虎啸猿 I (岳阳楼 i》 帝。 《 己) 3 .及其 日中如探汤。 (两 小儿辩 日》 《 )
些 生 冷 的 实 词 , 生 学 习 的难 度 就 更 大 了 : 次 , 少 教 师 在 讲 解 文 言 文 学 其 不
时 怕 有 闪 失 , 是 照 搬 教 学 参 考 资 料 , 敢 进 行 触 类 旁通 , 常 忽 略 课 堂 艺 多 不 常
9 .凄神寒骨, 悄创幽邃, 毅寥无人。 (小石潭 记》 《 ) 1 .殚其地之 出, O 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 )
夯 实 古文 基 础 , 升 成一座极佳 的沟通桥梁 。因
此 , 们 教 师可 巧 妙 运 用 二者 的 联系 , 未 知 知 识 的学 习 建 立 在 已知 知 识 的 我 把
学生在平 时的学 习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巾,都要重视对古汉语 的学 习, 古汉语里有 许多优秀 的诗歌和文章 , 们是中华 民族 的精髓 , 它 有许 多实 词是有生命力的, 这些有 生命力 的实词解释和成语的解释往往是一致的。 如: 安之若素 ” 素 ” “ 的“ 怎么解释昵 ? 其实我们曾在初中语文课文《 活栅 中学 过: 有 奇字素无 备 者” 素 ” “ 的“ 解释 为“ 素, 时” 与“安然若素 ” 平 平 , 的 就知道, 核舟 记》中有一句话“罔不因势象形 ” 《 的“罔” 解释为“ , 无 没有 ”两 , 者意思一样 。还有, 出师表》 一 《 中的“ 陟罚臧否 ” 中的“ 和“ 否” 否极泰来” 否 ” 的“
文言文词语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文言文词语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一名词活用成动词:
1两个名词相连(含代词),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修饰关系,必有一个活用为动词
如:饭蔬食,饮水恐前后受其敌
2名词前接能愿动词,副词或所字,可判断它活用为动词
狼不敢前一狼洞其中
二名词在动词前,而名词不作主语,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状语
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一犬坐于前
三形容词用作名词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以性质状态的人或物
温故而知新
四动词用作使动词
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是谓语动词具有暗含使的意思,使宾语怎样的意思
非学无以广才巴山夜雨涨秋池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可译为“以......为......”或“把... ...当作......”。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成语中词类活用
成语中词类活用成语中词类活用成语是定型化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
成语很多是古汉语演变而成的,这些成语中有许多词类活用的情况。
如名词用如动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名词作状语等,如果我们还按它原来的词性理解它的意义,对成语的理解就产生岐义。
了解成语中词类活用的情况,不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而且对帮助我们学习古汉语也是很有用的。
下面介绍成语几种词类活用的情况。
一、成语中名词用如动词例:1、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出自《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作气”意思是说,第一次击鼓士气旺盛。
“鼓”,名词用如动词,击鼓。
2、绳之以法“绳”,原意指墨斗线。
这里作纠正讲。
用法令、法则纠正。
《书.同命》:“绳衍纠谬,格其非心。
”“绳”和“纠”,都是动词。
3、未雨绸缪还未下雨就先酝酿,做准备。
“雨”,名词用如动词。
4. 兵不血刃意思是说未经血战就取得胜利,形容战事顺利。
血,血染,名词用如动词。
《山海经.南山经》:“其名曰白皋,可以血玉。
”其注云:“血,谓可染玉作光彩。
”5、不衫不履意为不穿衣服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人。
衫:穿衣。
履:穿鞋。
6、原原本本前一个“原”作“追溯”讲,动词。
后一个“原”作“根原”讲,名词。
前一个“本”作“根据”讲,动词。
后一个“本”意为“本来”,名词。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追溯事情发展的由来。
如“本本主义”,意思是一切都要根据书本写的(或原来的)行事。
《伶官传序》:“原庄宗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7、箪食壶浆此成语见《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用箪盛(吃的),用壶装(喝的),迎接王师。
箪,一种盛食物的竹器。
箪,壶,名词用如动词。
8、有口皆碑意为人人称颂。
碑,名词用如动词。
9、相形见绌互相比较就显出彼此的不足。
形,形状。
在成语里作动词,比较的意思。
10 、不甘后人不甘落在别人后面。
后,方位词。
成语中用如动词,落在........后面。
活用成语梳理古汉语知识
3 . 被一披 被坚执锐
泽畔。 ( 《 屈原列传》 ) 4 . 见一现
传》 )
屈原至于江滨 , 越发行吟
信义安所 乎 ? ( 《 苏武
急。 ( 《 问说》 ) ( 唯利是图 ) ④这个 ,这样 ,这些
论》 ) ( 作如是观 )
是又在六国下矣。 ( 《 六国
多古 汉语 知识 , 扩 大 词 汇量 , 促 进 对 词 语 的深 刻 理 解 和灵 活 运 用 , 有 助 于 学 生 顺 利 地 读 懂 浅 易 的文 言 文 ,
3 . 去: 离开。 亡去不义 , 不可不语 。 ( 《 鸿 门宴》 ) 何去
何从。 今义为“ 往” 。
4 . 走: 跑。 四人持剑盾步焘 , 从骊 山下。 ( 《 鸿肯定判断 自言本是京城女 , 家在虾蟆陵
下住。 ( 《 琵琶行》 ) ( 丁 丁 , 卯 卯 ) ⑥真本 , 正确可靠的结论 ; 规律性 修学好古 , 实
此 类成语 还有 : 信 口开逦 ( 通“ 合” ) 、 情见 乎辞
( 通“ 现” ) 、 瑕 瑜 互 ( 通“ 现” ) 、 超 发 纹身 ( 通
有 的词 义扩 大 了 ,有 的词 义缩 小 了 ,还 有 的词义 转移
难 以把握 , 故而对古汉语知识 的学 习缺乏信心 , 兴味 不浓 。 然而 , 活跃在 现代汉语 中的成语 , 是经历 代习
用 、磨 洗 定 型 的 固定 词 组 ,其 结 构形 式 大 多 为 四音
了。 尽管词汇变化最大 , 但是古今词义的继承『 生 使得成
同也。 故艳词 可作 , 唯 万不可作儇 薄语 。 龚定庵诗 云 :
“ 偶赋凌 云偶倦 飞 , 偶 然 闲慕 遂 初 衣 。 偶 逢 锦 瑟 佳 人
巧借成语学习文言语法
巧借成语学习文言语法本文主要谈巧用成语学习文言文语法。
关于熟练运用成语学习文言文,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很多不理解的问题,比如如何熟练地用文言文说。
今天小樱就来说说巧用成语学习文言文。
1、名词作状语“狼奔豕突”中“狼”意为像狼一样,“豕”意为像猪一样,都用来修饰“奔”和“突”分别做他们的状语。
“狼奔豕突”的意思就是:如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乱闯,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闯。
“江河日下”中的“日”则作“一天一天地”、“每日”解。
类似这样名词作状语的成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蜂拥而至”、“川流不息”、“蚕食鲸吞”、“南征北战”、“成败论人”、“不可理喻”、“草行露宿”等等。
2、名词作动词“春华秋实”中的“华”和“实”分别作“开花”和“结果实”解。
“南辕北辙”中的“辕”和“辙”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是说: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类似这样名词作动词的成语还有:“衣锦还乡”、“百年树人”、“一目十行”、“报仇雪恨”、“沐猴而冠”、“莫名其妙”。
3、使动用法“完璧归赵”中的“完”是“使……完整”的意思。
“生死肉骨”可译为“使死人复活,使白骨长肉”。
“兵不血刃”是“使兵器沾血”的意思。
“积羽沉舟”说的是: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
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类似这样使动用法的成语还有:“祸国殃民”、“沉鱼落燕”、“来之不易”、“敬而远之”、“既来之,则安之”、“平易近人”、“息事宁人”、“去伪存真”、“大快人心”、“赏心悦目”、“丰衣足食”、“富国强兵”、“精兵简政”等。
4、意动用法“不耻下问”讲的是“不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草菅人命”就是“以人命为草菅”,“厚今薄古”译为“以今为厚、以古为薄”。
类似这样意动用法的成语还有:“鱼肉百姓”、“不远万里”、“幕天席地”、“是古非今”。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详解:形容词活用(一)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详解:形容词活用(一)
形容词作动词
1、贤于材人远矣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
《伤仲永》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兴。
《五柳先生传》
3、如鸣珏环,心乐之乐: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
《小石潭记》
4、日光下澈澈:形容词用作动词,透射。
《小石潭记》
5、吾义固不杀人义:形容词用作动词,按道义(行事),坚持道义。
《公输》
6、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公输》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
《出师表》
9、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邹
忌讽齐王纳谏》
1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
《口技》
12、而日中时远也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离人远。
《两小儿辩日》
13、而日中时近也近:形容词用作动词,离人近。
《两小儿辩日》
1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热。
凉: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凉。
1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
《陋室铭》
16、惟言德馨馨:形容词用作动词,香气远播,美名远扬。
《陋室铭》。
利用成语,掌握文言文常用实词的意义
利用成语,掌握文言文常用实词的意义
《古代文学中义理观念的体现》
摘要:
在古代文学中,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丰富的义理观念,其表现形式
多为成语和常用实词。
本文以常用成语为切入点,分析其背后所蕴含
的义理观念及其在文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古代文学;义理观念;成语;常用实词
正文:
古代文学中,常用实词所蕴含的意义与成语一样重要。
这些实词
不仅仅承载了文本的基础意义,更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例如,《红楼梦》中就有许多常用实词,如“情”、“义”、“才”、“德”等,它们在小说中不仅仅是表达情感和人物性格的手段,更包
含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关注。
与常用实词相比,成语更具有象征性和想象力。
成语是汉语中推
崇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自古以来就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思辨方式和
文化精神。
在古代文学中,成语作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被广泛应
用于描写人物、抒发情感和阐述思想。
例如,“以静制动”、“不矜
不伐”、“行有余力”等成语,都是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人生观的
过程中被大量使用的。
更重要的是,成语背后所蕴含的义理观念,也是古代文学中的重
要内容之一。
例如,“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个成语,不仅成为人们评
价英雄的标准,更反映了古代文学中对于个人品德和为国家谋福的思
想重视。
再例如,“天下为公”这个成语,不仅是表达对于公正、平
等的向往,更代表了古代文学中对于国家和社会责任的认识和要求。
本文分析了成语在古代文学中的应用和背后所蕴含的义理观念,
旨在深入探讨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脉络。
出自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
文言文意动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种特殊现象。
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会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
一、何谓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谓语,或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当作什么”的意思。
也就是说意动用法即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是“认为(宾语)是……”“把(宾语)当作……”“以为(宾语)是……”“感到(宾语)是……”的意思,这里的“认为、以为、当作、感到”就是意动,是根据写作者的意思加上去的。
如“王欲将孙膑”中的“将”就是“把(孙膑)作为将军”之意。
又如:“先天下之忧”中的“先”即是“把(天下之忧)当作最重要的”。
或者也可以说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形容词也会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
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以……为羞。
尚羞之:羞,羞惭,耻辱,这里是“以……为羞”,“认为可耻”的意思。
二、意动用法的特征在文言文中有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那就是意动关系。
\"意动\"\'中的\"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
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形容词作意动用,译成:①认为天下变小了;②以天下为小。
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太山就觉得整个天下变小了。
)如\"孟尝君怪之\",这个\"怪\"就是\"对……感到奇怪\"的意思,简单说就是\"以之为怪\"。
文言文中形容词的活用现象解析
文言文中形容词的活用现象解析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表达形式,它独特的语法结构和用词方式使得形容词的活用现象颇具特色。
本文将从文言文中形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解析,探讨其特点和运用。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的活用分为四类:黏着活用、置换活用、派生活用和复合活用。
首先,黏着活用是指形容词的词尾黏着在名词或量词后面。
例如,在《诗经》中有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中,“作”即是形容词,表示“停止”的意思,与名词“薇”黏着在一起。
其次,置换活用是指形容词的词干能够放在名词之前、之后或者分开使用,以达到不同的修饰效果。
例如,“新”可以放在名词之前,如“新人”;也可以分开使用,如“男新女嫩”;还可以放在名词之后,如“密不可分新”。
再次,派生活用是指通过前缀或后缀的添加,改变形容词的意义或构词法。
例如,“善”在形容词前称为前缀,表示“善于某事”;在形容词后称为后缀,表示“对某物有好感”。
这种派生活用的形容词常见于《论语》等经典文献中。
最后,复合活用是指将两个形容词或者一个形容词和一个动词合并使用,以增强修饰效果。
例如,在《道德经》中有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中,“刍狗”是由两个形容词“刍”的形容词作用和动词“狗”的意义合并而成,表示万物被天地对待得很残酷。
形容词的活用在文言文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和分析文本来揭示其中的规律。
此外,对于形容词的活用现象,我们还可以借鉴和运用到现代汉语中。
例如,在写作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形容词的黏着活用和派生活用,使得文笔更加生动有力。
综上所述,形容词的活用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独特现象,通过黏着活用、置换活用、派生活用和复合活用等方式,形容词的修饰效果得以丰富和变化。
研究和理解形容词的活用现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还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 inspiration。
初中语文部编版文言实词词义共个结合成语理解 (一)
初中语文部编版文言实词词义共个结合成语理解 (一)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课程也不再是单纯的讲述文学名著。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学习文言文,而文言文中的实词和成语也成为了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初中语文部编版中,给出了不少的实词和成语,其中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成语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在本文中,笔者将在梳理文言实词并将其结合成语的过程中,详细探讨文言实词对于成语理解的重要性。
文言实词是什么?文言实词是指文言文中用于代替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实际的词汇,例如“衣、食、住、行”等。
而成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指由几个词语组合而成的固定用法,具有特定的意义,如“日积月累”、“万紫千红”等。
那么,文言实词对于成语理解有何重要性?首先,成语是由多个实词组合而成的。
因此,若学生忽略文言实词的含义,那么理解成语也将会面临困难。
例如:“以身试法”中,“身”指“自己”,“法”指“法律”,因此成语的含义是测试法律的规范性是否得当。
如果学生不理解“身”和“法”的含义,就很难理解其含义了。
其次,文言实词的词义也是成语中含义的基础。
例如,“弄巧成拙”中,“巧”代表着精细、艰苦,因此“弄巧成拙”的含义是音讯繁杂,计谋无用,使本来容易的事情变得麻烦。
如果学生无法理解“巧”的含义,那么成语的含义也就无从理解了。
最后,通过学习文言实词和成语,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在文言文中,每一个实词都具有独特的含义,学生通过理解实词的含义,可以更好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成语则是语言中的精华,学生通过学习成语的含义和运用,可以更加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综上所述,文言实词是成语理解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文言实词的学习和理解。
通过了解实词和成语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同时也能在表达和写作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文言文中的成语运用及解析
文言文中的成语运用及解析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它以古文化为基础,包含了丰富的成语。
成语作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也在文言文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本文将从文言文中常见的成语入手,探讨其运用及解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文言文中常见的成语之一:“以卵击石”。
这个成语出自《荀子·劝学》一文,原文是“鸡鸣而起,既替群雌,又振翼而鸣,曰‘击鸣’。
鸣者,必以卵击石也。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只小鸟用卵去击打坚硬的石头,暗喻力量悬殊,自取灭亡。
在文言文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力量薄弱者冒险挑战强者,结果必然是自取灭亡。
例如《史记·平准书》中就有一句“以卵击石,虽众不敌寡,虽强不胜弱。
”这句话描绘了楚国的力量薄弱,不敌秦国的强大,最终导致了楚国的灭亡。
其次,我们来看看另一个常见的成语:“守株待兔”。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天运》一文,原文是“有农者有庄稼者,有庄稼者有兔者。
农者之田多,兔者之窟寡。
农者之视田,见兔而忘其田;兔者之视窟,见农而忘其窟。
农者守株待兔,兔者守穴待农。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农夫守在树旁等待兔子撞树而死,兔子守在洞口等待农夫掉入洞中的情景。
在文言文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盲目等待机遇而不主动努力,结果必然是一无所获。
例如《庄子·天运》中就有一句“故守株之人,不知天之所与,不知穴之所在。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守株待兔的人无知无识,不知道机遇的到来和自己的定位,最终导致了一事无成。
再次,我们来看看另一个常见的成语:“杯弓蛇影”。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一》一文,原文是“齐人有善射者,过其门而不入,曰‘吾闻其声而知其人也’。
其弟子曰‘杯弓蛇影’。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昏暗的环境中,看到杯子的倒影,却误以为是蛇的形状。
在文言文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因为过于敏感和多疑,而产生了无端的猜疑和恐惧。
文言文活用
文言文活用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以下是这些活用的一些例子:
1.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驴不胜怒,蹄之”中的“蹄”,原本是名词“蹄子”,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用蹄子踢”。
2.名词作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兄”,本是名词,在这里作状语,表示对待他的方式,像对待兄长一样。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中的“远”,原本是形容词“远的”,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使……远”。
4.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动用法,意为“使之活”。
5.意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如“渔人甚异之”中的“异”就是意动用法,意为“认为……奇怪”。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一种灵活而富有表现力的语法现象,掌握各种词类的活用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动用法 使……沉 使……落
闭 羞 闭月羞花
使动用法 使……躲避 使……害羞
一目了然
名作动 看
赏心悦目
使动用法
使……欢畅 使……愉悦
上窜下跳
名作状 向上 向下
衣冠禽兽
名作动 穿衣戴帽
目无王法
名作状 在眼中
大快人心
使动用法 使……畅快
耳熟能详
形作动 详尽说明
敬而远之
形作动 远离
名作状 用马革
草菅人命
意动用法 以……为草菅 …… 把……当作草菅
未雨绸缪
名作动 下雨
拳打脚踢
名作状 用拳 用脚
不耻下问
意动用法 以……为耻 名作状 向下
抱头鼠窜
名作状 像老鼠一样
狼吞虎咽
名作状 像狼一样 像虎一样
斗折蛇行
名作状 像北斗七星一样 像蛇一样
降龙伏虎
使动用法 使……投降 使……趴下
鬼哭狼嚎
名作状 像鬼一样 像狼一样
汗牛充栋
使动用法 使……出汗
风驰电掣
名作状 像风一样 像电一样
幕天席地
意动用法 以……为幕 以……为席
车载斗量
名作状 用车 用斗
日新月异
名作状 每天 每月
骇人听闻
使动用法 使……震惊
星罗棋布
名作状 像星星一样 像棋子一样
翻天覆地
使动用法 使……翻 使……覆
不远万里
意动用法 以……为远
惊天动地
使动用法 使……惊
飞沙走石
使动用法 使……飞名作状 向东 向西
南征北战
名作状 向南 向北
风雨同舟
名作状 在风雨中 名作动 坐船、乘船
春华秋实
名作状 在春天 在秋天 名作动 开花 结果
富国强兵
使动用法 使……富裕 使……强大
不胫而走
名作动 长腿
不翼而飞
名作动 长翅膀
朝闻夕改
名作状 在早晨 在晚上
朝不虑夕
名作状 在早上
马革裹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