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持续运行,整体的课程内容,正在发生改变,每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尤为密切,而其中作业设计,引起高度的重视,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文立足新课标的教育教学背景,适当的进行教学体系的变革,优化和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结合文章中所提到的措施,深入的进行融合,不断的进行教学资源的注入,添加趣味性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完成作业的范围,增强学生的感悟意识,时触动学生的灵魂,让学生更加开心愉悦地接受小学数学作业关键词: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当前新课程标准的特色,得到充分的展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得以融会贯通,崭新的教学思想,更加注重作业设计的优化和升级,真正找到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效,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确保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持续的上升。
作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品尝到现代化教学思想,对学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积极的进行融合,针对学生在作业中所出现的实际困惑,巧妙的进行完善,不断的进行课程资源的添加,要注重课内外知识的密切统一,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全面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整理,及时的对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要增强学生的体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那么在新课标背景下,应该通过哪些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呢?一、设计阅读性的作业,提高理解能力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是理科类科目,不需要通过阅读来完成任务,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受到限制,不能帮助进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梳理,而学生的记忆力,也会逐渐的丧失。
面对这样的状况,新课程标准得以深度的运行,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每个教学的细节,特别是在作业设计环节,更应该恰当地引入预习的方法,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阅读,并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整理,实现感知和理解的密切结合,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符号和公式,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找到自己完成作业的方向和目标,全面进行体验,促使学生对数学作业的理解能力得以持续的上升。
(最新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施方案六篇模板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建设小学数学高质量教学体系;遵循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规律,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帮助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好奇心与求知欲,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设计原则(一)使用好数学教科书、教师用书数学教科书、教师用书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作业设计要结合教科书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作业。
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加强学科教研组合作,确保设计的作业具有层次性、覆盖性和针对性,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改进教学行为和调整教学计划。
(二)尊重学生差异性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数学学习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整体设计、分层实施、因材施教。
(三)丰富作业内容形式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要紧扣数学学科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四)统筹控制作业总量科学合理地设置作业的数量,提高作业的质量。
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要加强协作和沟通,开展有效校本研修活动,统筹作业的内容与数量,确保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
三、作业设计具体安排数学作业设计应该满足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设计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类型多样的作业。
作业类型主要包括前置性作业、巩固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综合性作业、单元复习作业等。
低年级作业:1.加强课内巩固练习,不留课外书面作业。
课堂中每位同学准备一个算术本、一个珠算本,学生当堂练习,教师及时批阅,反馈,及时帮助学习中等生和后进生。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摘要:家庭作业在小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方法。
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及时修改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合理地安排作业。
本文根据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影响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多方面因素,并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在小学数学中,学生的作业组织与布置是学生学习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作业是学生数学思维、学习方法、自主认知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肖川教授曾说:“家庭作业是一份极好的礼物,是老师留给儿童的。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精心准备的“礼品”,其内容之丰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努力,找到一种有价值的、有效的教学资源。
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提倡开放性、科学性、娱乐性,使学生养成一种独立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帮助小学生真正地放下学业,在数学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影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因素1.设计目的不明确当前,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较为随意,缺乏清晰的设计目的,仅依据教材所提供的资料,不能全面地观察教材的内在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掌握。
一些小学老师仅仅将作业的布置视为一种教学活动,对其意义和功能不甚了解。
由于教材和教材中具体的范例较少,大部分范例已经存在多年,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
这不仅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导致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下降。
(二)内容设计不合理新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被传统的思想所左右。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单一,以教材为主,大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获取全面知识的途径减少,长此以往,无法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
做作业只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测验中获得好成绩,而不能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长处。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摘要: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丰富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设计。
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探究与实践中凸显学生个性化的作业形式为主。
同时,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材,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给予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设计的个性化作业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引言2022年4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颁布,指出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作用。
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需要教师引起高度重视。
大部分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只重视对知识的考查,局限在学科内部,类型单一、个性化不足,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匹配。
这与教师作业设计素养较低、学校作业制度不完善以及教研忽视作业设计有很大关系,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作业设计原则是设计作业类型的指导依据,作业类型是落实作业设计原则的重要载体,作业设计实施条件则是作业设计类型实现的重要保障。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目标第一,实现快乐学习。
现阶段,堆积如山且枯燥机械的数学作业,极大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使其在开展学习活动期间不知不觉产生抵触心理,在学习时大多处于被动地位,缺少自己的思考与理解,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相背离。
数学作业开展减负工作最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使其重新认识到学习的趣味性,给予学生自由、快乐、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提升综合素养。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往的数学作业的设计环节以“题海战术”为主,将目标放在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上,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大多是纸上谈兵,难以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为学生减少作业量,更应当做到减量增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主要目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以多元化授课方式实现学生理论技能与品格情感的共同成长。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新思考
[摘要]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学业质量的重要保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学业质量的标准是核心素养,这就进一步说明作业设计一定要围绕核心素养展开。
文章着眼于作业设计内容,从“关注层次,突出过程”“适度综合,聚焦能力”“深度探究,重视理解”“趣味实践,渗透应用”四个维度入手,用案例的方式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
[关键词]作业设计;四个维度;课程标准[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3)20-0041-0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不仅在课程理念里补充了“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而且明确了学业质量的标准是核心素养。
因此,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品,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作业,包括过程性、综合性、探究性、应用性的作业,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按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通过四个维度来探讨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
一、关注层次,突出过程——完善作业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接受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存在着不同。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状况与特点,将学生进行划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设置层次性作业。
这里的层次性具体是指在一道题中设置多种条件,再配置思维层次逐层递增的基础题、提题等。
在设计层次性作业时,要注意“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
过程性知识具有动态性、内隐性、个体性,容易被忽视和遗忘。
过程性知识对于结果性知识也是一种补充与完善。
另外,对于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的评价,需要改变习题的设计方式和考查方式。
因此,关注过程性知识的作业设计成为当下应然需求。
【例1】教学“圆的面积”之后,设计如下的作业。
层次1(基础过程):回顾圆的面积的探索过程(1)如图1,1个小方格是1平方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4圆的面积大约是()平方厘米,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的()倍。
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
数学作业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
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如何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1.练习的设计应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在进行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探究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假如我们班36人去海底世界参观游览,门票每人30元,40人开始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钱?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全班36人不够40人,不能享受八折优惠,所以买36张共花30×36=1080元。
第二种方案:因为40张可以享受八折优惠,需要花30×40×80%=960元,比第一种少花120元,所以就买40张。
第三种方案是买40张花去960元,然后把剩下的4张卖给其他游客,可以得到120元,相当于买36张只花了840元。
这道题的练习综合了商品经济时代的”打折”等知识,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性,而且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
浅谈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浅谈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摘要:新课改下的数学作业,强调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别是注意通过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根据国家的“减负”要求,既保证作业的数量,更要关注其质量,特别是避免“题海战术”,要布置有效的作业。
所以,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个体发展和成长的需求,布置高质量的作业,用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浅谈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学习不再只看中成绩,越来越重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高质量的教学,就需要数学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策略进行相关的改变,让其能够适应课程改革变化的需求。
而数学作业就是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督导方式,也是巩固其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所以提高作业设计的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一、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1.作业形式单一化,学生兴趣低当前许多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出现了作业形式单一化的现象,导致学生们难以产生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
如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经常会为学生布置数学计算题、应用题,在长期的作业练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较强的疲倦感,很难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特征。
在这种情形下,就会导致许多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消极和疲懒现象。
1.“一刀切”,缺乏层次作业的布置要服务于小学生的发展,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
但是,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来设计有一定差异性的作业。
而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往往是“一刀切”地布置同样的作业,学生几乎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这样就造成优等生可能会“吃不饱”,而学困生则“吃不了”或者“吃不下”,无法真正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这肯定会导致作业的低效。
二、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一)从兴趣出发,重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作业布置也要遵循这一原则。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趣味性作业的设计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趣味性作业的设计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这样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设计趣味性作业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合理的数学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在全面实施素质的今天,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出发,既要在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设计作业,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
设计探索性作业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1。
观察性作业。
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2。
调查性作业。
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
3。
操作性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设计生活性作业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2)找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指导下,按传统的教学理念设计的小学数学练习已适应不了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练习是为了重建与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意义。
多样化的练习将构成学生课内、课外、校外生活的重要生活时空。
我们的小学数学练习不应该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是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活动,是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
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联系生活,要注意真实性让数学走近生活,使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是本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门外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础的数学和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数学教学中,命题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题中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但命题时联系生活,更要注意尊重生活的真实性,反之会给学生不应有的误导。
例如,某《分数混合运算》的单元测试卷上有这样一道试题:六(1)班有学生100名,根据下列的条件分别列出算式,求六(2)班有多少名学生?①六(1)班学生是六(2)班学生数的,列式。
②六(2)班学生是六(1)班学生的,列式。
③六(1)班学生比六(2)班学生多,列式。
④六(1)班学生比六(2)班学生少,列式。
不难看出,命题者的本意是以班级学生人数为载体,通过题组对比方式考查学生对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掌握的情况。
这道试题,从纯知识的角度出发,属于基本知识,估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掌握。
但是这样的试题显然是命题者为了追求数字计算方便,而违背现实生活事实而编造出来的。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批改与讲评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批改与讲评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往往成为学生和教师的沉重负担,并且收效不佳,作业的减负增效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业应该有新的定位、功能和方法,具体措施包括作业的设计、批改、讲评三个环节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作业设计批改讲评一、作业设计要精挑细选1.作业题量要适当。
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是有限的。
如果作业量过大,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作业量太少,就达不到练习的目的。
那么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需多长为宜呢?一般以30分钟左右为宜,时间太长,学生会产生厌烦感。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慎重,坚持少而精,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和繁琐的运算,保证质和量,精选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目。
2.作业难度要适中。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层次性的。
同一班级学生的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所以都做同一难度的题显然是不科学的。
作业设计应该因人而异并兼顾全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消化和处理知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大多数学生应该掌握且必须掌握的基本练习题,同时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3.作业形式要“丰富”。
目前作业布置的形式和内容大多是统一的要求,这种统一的作业形式不能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要求,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这就要求作业设计应该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富有思考性和诱导性。
在教学中可尝试设计绘画型作业练习及游戏型作业练习。
二、作业批改要形式多样1.教师当堂巡回批改。
教师批改作业大都是在课后进行的,这不利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巡回批改的方式。
教师在巡视中看到学生做对的题目,随手批改,看到错的题目及时指出错误,让他们立即订正。
新课标下小学中段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对策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中段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对策研究摘要: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就必须充分意识到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下,非书面作业就成了学生作业的主要类型,而生活化作业便是非书面作业的主要形式。
以作业生活化的创设来引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中年级;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对策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以及作业布置,促进学生发展与进步。
1小学数学布置生活化作业的意义教师在开展作业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标准便是少量多质,既要满足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也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可以在轻压力、轻负担、高质量的环境下提升和成长.结合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可以得知,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处在被动式的学习状态下,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思维灌输,而这种方式只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学习,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失去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自主探索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数学成绩可能会得到提升,但是数学思维发展却停滞不前,违背了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要在教学过程中寻求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以满足现阶段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2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现状2.1作业内容不够丰富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作业内容的丰富度是影响作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多数年轻数学教师因布置作业的经验不足,所以主要围绕课后练习题来布置作业,这不利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拓展,并且可能会弱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探析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新课程标准的不断颁布和实施,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数学作业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进行深入探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进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影响日益显现。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也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也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对于不断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研究的核心,对研究认识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讨。
目前,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对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探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首先,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
其次,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只有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的作业,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通过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可以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深入探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特点和有效性评价标准,有助于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作业设计原则和方法,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联丰小学康惠玉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而长期以来,教师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价值。
学生成为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
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作业在培养学生正确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造才能等功能的研究不够,即使有一些,也局限于现成习题的改变和筛选,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因此,教师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明确作业的功能、设计、使用以及评价,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成果。
在作业设计这一环节,我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原则。
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数学素质。
我们在从事数学作业的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不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而是“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今后更好的用数学服务的,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果。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落实这些理念,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开放作业的情境,把实际生活场景搬到课堂上。
新课标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
应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采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只有这样,才可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
如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模拟了超市购物、运动会等许多生活情景。
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题材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学得有味,而且理解深刻,掌握牢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比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用4个杯子装同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1调羹、2调羹、3调羹、4调羹糖,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放糖最多的那杯最甜。
双减背景下新课标单元整体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测量1
双减背景下新课标单元整体作业分层设计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1设计背景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进步,新的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深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和分层设计。
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1为例,结合双减背景,介绍如何进行整体作业分层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分层设计目标1.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2.通过分层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不同难度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分层设计思路1.分析课堂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2.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整体作业划分为基础、拓展和拔高三个层次。
3.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4.每个层次的作业都应包含一定数量的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基础层次在基础层次的作业中,学生主要针对课堂上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练习。
这部分作业重点在于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如长度、重量等的比较和估算。
例题:长度比较给出一些具体的长度物品或图形,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它们的长度关系。
1.请判断下面两根木棍的长度关系:(A)长(B)短(C)一样长木棍比较木棍比较2.请判断下面两个图形的长度关系:(A)长(B)短(C)一样长图形比较图形比较这部分基础层次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物体长度的概念,并学会用“长”、“短”和“一样长”来描述物体的长度关系。
拓展层次在拓展层次的作业中,学生需要进一步运用已掌握的测量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部分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例题:长度估算小明家的沙发占据了客厅的一整面墙,他想要知道沙发有多长。
他从家里的尺子上借来量了一下,尺子上显示的数值是37cm。
请问沙发的长度大概是多少?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已学习的估算方法,根据已有的测量数值,推测出沙发的大致长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作业布置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作业布置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上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
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
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目前,作业布置如何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如何调整作业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位置,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我认为作业布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让趣味性的作业,调节学习的心情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
2 用实用性的作业,还原数学的本质《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本着这一目的,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
“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路径与策略
新教育 上旬刊3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实施、学业质量标准、考试评价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业设计当然也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定位,且“双减”政策有效实施也需要高质量的作业,由此可见优化作业设计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重中之重的工作。
本文围绕“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路径与策略”两个维度介绍作业设计中一些可借鉴、可参考的具体做法,以期达到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作业质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的目的。
一、优化作业设计“四路径”作业管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检验教学任务是否落实、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不仅是巩固提升所学知识形成能力,更重要的是诊断课堂、评价反馈和分析学情的重要依据。
而“教材研读、学情分析、目标制定、素材积累”是优化作业设计的基本路径。
1.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是优化作业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课标是教学的方向盘、指南针、导航仪。
特别是新课标,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为教师指明了方向。
因此作业设计时,研读课标是非常重要且首要完成的一环,只有清楚了课标要求,作业设计才不会偏离方向;其次要细读教材,教材中几行文字、几幅插图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每个知识点是如何安排的,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什么,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知识点编排方式有何异同,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分析教材时,要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思考,作业设计要体现结构化和系统化。
本单元编排了哪些内容,前后内容之间有何逻辑联系,其核心问题是什么,要落实哪些核心素养,教学中如何整体把握做好课时安排和作业设计安排等。
2.精准的学情分析是优化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的情况分析越具体,了解越清楚,设计的作业针对性就越强。
学情分析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课前要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有哪些能力,对新课学习可能会存在哪些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等要有一定的了解;课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是如何理解的,对易错的地方是否引起了重视,课堂上的学习专注力、学习方法、思考方式等。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摘要: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一直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导致许多老师经常在课后作业中采用“题海战术”来组织学生的“习题”,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质,就必须对课外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学中应注意引进新的设计思想,使学生在课后的作业中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作业设计;策略;学习效率;小学数学引言从现阶段课堂教学来看,课后作业对小学生课程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课后作业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查验他们能否应用学过的知识处理对应的问题。
尤其是对即将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当得到更高度的重视,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一、新课程标准视角下的小学作业设计标准(一)主体性原则“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从这一点来看,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自主、独立学习,有助于数学知识的探索。
如果把掌握知识的全过程比成建房子,教师应当给学生仅是建筑材料——砖、水泥砂浆等,切砖的工作应由学生来做。
小学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来体会和获得。
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中,要做到对作业的创新,创新的前提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从而激起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
(二)开放性原则传统知识观重视知识的客观性、可预测性和使用价值中立性。
依据这类知识观,每项工作都要有明确、唯一的回答,但在许多情况下,只注重标准答案会成为学生思维逻辑的阻碍。
小学作业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际知识观。
依据这类知识观,知识并不具备一定的客观性,通常知识是对外开放的,对很多问题而言,答案并非封闭式的、唯一的,对同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见解,也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新 课 程 标 准 下 的 小 学 数 学 作 业 设 计
冯 翠 文
( 昌黎 县 直 二 区 虹 桥 中 心小 学 , 河北 昌黎 060 6 6 0)
பைடு நூலகம்
作 业 在 小 学数 学教 学 中 占有 重要 的地 位 , 业 设 计 得 好 , 作 对 于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精 神 和 能力 有 直 接 影 响 。 据 新 的 课 程 标 准 . 认 为作 业 设 计 应 考 虑 以 下 几个 根 我 方面 。
一
4作 业 形 式 多 样化 . 有趣 味性 . 具
41 面 作 业 要 创 新 , 图 文 并 茂 , 用 学 生 感 兴 趣 的 图 .书 要 运 片 、 格 、 话 等 形 式 , 到 “ 做 作 业 于 兴趣 中 ” 表 对 做 寓 。 42 置 阅读 一 些 数 学 故 事 、 学 知 识 , .布 数 因为 我 们 也 要 注 意 体 现 数 学 的 文 化 价 值 。 展 一 些 数 学 游 戏 活 动 . 到 “ 做 开 做 寓 作业 于游 戏 中” 。如 “ 呱 呱 和 他 的 伙 伴 们 ” “ 戒 分 桃 ” 故 丁 、八 等 事 , “ 0 游 戏 , 拟 购 物 等 游 戏 , 些 童 话 故 事 和 游 戏 可 能 抢 3” 模 这 比较适 合 低 段 的学 生 。高 段 的 学 生 可 以 阅 读 《 学 数 学 报 》 小 、 《 学 数 学 》 , 可 阅读 数 学 发 现 和数 学 史 中 的 知识 , 高 斯 小 等 也 如 求 和 、 达 哥 拉斯 定 律 等 。 毕 这 样 有 利 于 学 生 应 用 意 识 和 能 力 的 形 成 , 可 以 使 学 生 还 在 解 题 过 程 中形 成 积极 探 索 和 力 求 创 造 的 心 理 态 势 . 中学 从 生 充 分 体会 到“ 学 源 于 生 活 ” “ 活 中处 处 有 数 学 ” 数 ,生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单元整体设计:《表内乘法》单元为例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单元整体设计:《表内乘法》单元为例元作业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根据自己对单元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规划和整体设计,通过分析、整合、重组后形成的作业体系。
设计单元作业是避免重复性低效作业过多,作业整体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
单元作业的设计要点目标性围绕单元核心概念和主要教学目标构建单元作业目标体系,和课程与教学有效呼应与对接,让作业成为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整性整体考虑课时作业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可有效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出现和碎片化。
统整单元作业,是对一些知识点的倾斜或分解;对另一些知识点的压缩或整合。
单元作业的统整,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知识的共性,紧扣学科本质,契合单元教学目标,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理解、促进高阶思维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反馈性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重要工具。
单元的作业设计还有以下功能的体现:1.触发功能,触发学生回忆起课堂新知的功能。
2.检验功能,检验学生思维水平发展层次的功能。
3.反思功能,有效引发学生反思自身学习效果,并重温与回顾的功能。
《表内乘法》单元作业的目标与结构在设计单元作业的目标与结构时,应注重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目标的整合,注重学生整体要求和个性差异的融合。
从而使得作业目标更科学,作业结构更合理。
本文以人教版《表内乘法》两个单元为例,探讨在单元整合与拓展的基础上,以思维发展为导向、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创新优化作业形式为手段的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和方法。
《表内乘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概念。
在小学数学课程框架中,乘法的基本概念构成了学习多位数乘除法、乘法运算性质以及其后分数、小数和比例等其他主题的学习基础。
同时,表内乘法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必须达到计算准确、迅速。
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计算教学的要求,以及人教版的相关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如下单元作业目标:具体结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总共安排了58课时的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教师的教学也由原先的死扣教材变成了以课程标准为准,灵活运用教材。
这也就给我们创造和开发教材资源提供了依据。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在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4—46页《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们思考“乘法是怎样产生的呢”,乘法的产生是有其必要性的,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遇到许多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
在长期的记录过程中由于感觉到它的麻烦,于是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记录方法,并逐渐形成算式,演变成了乘法。
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图让学生亲自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开展摆小棒游戏让学生计算自己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从而列出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通过观察这些加法算式。
并让学生想象如果继续摆下去,摆100个图案,所列的加法算式会怎么样,使学生充分感知到这种加法算式记录起来很麻烦。
于是产生想要简化的愿望,在对加法有了充足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然后根据学生研究探索的情况,由教师引出乘法。
这样教学可以避免教师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情况,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简化加法算式,创造新的表示方法,学生在充分参与简化的过程后,教师再适时地引出乘法。
这样设计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思考个性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感受成功的愉悦。
总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课题。
在对此问题的探讨过程中,笔者提出了以上这几点粗浅的看法,期待能抛砖引玉,使自己的教研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1]丁一平.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学科教学,2009.1.[2]麻翠阁.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希望月报,2007.12.[3]丁国元.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好家长,2006.12.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业设计得好,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有直接影响。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我认为作业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趣味性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从每一课入手,细致入微地渗透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类作业要考虑与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有关系。
如《认位置》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和邻居小朋友一起做左手、右手的游戏;《认识物体》一课后,让学生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把一个同学的眼睛蒙起来,让他们用手摸桌上的东西,说出是什么东西,并说出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
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延伸活动。
2.注重探索性教材按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坚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这就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以自主发挥的空间。
在教学“统计”一节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作业题:你身边发生的哪些事情可以用统计的方法表示出来?请你用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方法画一幅像书上一样的统计图。
在整个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去观察、操作、实验、推理,通过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3.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数感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量与计量的内容。
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的主要内容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
这些计量单位的进率不完全相同,且有些量的认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相对比较贫乏,造成学生对量的观念的正确建立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教师仅凭口头说教或大量练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
因此,我们需创造实践条件、提供实践途径,通过切身感受,来加强观念的认识。
在设计此类题时,要求教师自己应对这些量的观念有正确、清晰、完整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此类知识时应做到人人练习、多多练习,加强实践,增加感受。
例如,学习了《克与千克》后,家庭作业就是:“掂一掂不同的实物,估一估,称一称等,感受1千克和1克的质量。
”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后,让学生绕着400米的操场走两圈半。
通过亲身实践,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知识有所体验,促进理解。
诸如此类的作业,旨在以各种活动形式为载体,帮助理解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4.作业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4.1书面作业要创新,要图文并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对话等形式,做到“寓做作业于兴趣中”。
4.2布置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因为我们也要注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做到“寓做作业于游戏中”。
如“丁呱呱和他的伙伴们”、“八戒分桃”等故事,抢“30”游戏,模拟购物等游戏,这些童话故事和游戏可能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
高段的学生可以阅读《小学数学报》、《小学数学》等,也可阅读数学发现和数学史中的知识,如高斯求和、毕达哥拉斯定律等。
这样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还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从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关于作业批改5.1错题处理双重化。
对于学生做错的数学题,应要求学生除了在课堂作业本上订正,还必须备有专门的“数学作业错题集”,把错题写下去,分析做错的原因,弄清错误症结所在,然后在旁边订正,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这样,学生在头脑中经过思考,主动订正,对错题错在哪有了深刻认识,便于矫正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同时,数学老师要像语文老师批改作文那样,备有“数学作业批改记录簿”,把学生的错题记下来,写出学生做错的原因。
这样做,便于教师积累数学教学经验,更利于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总结。
这样做对教师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因为,学生错题形成原因往往是共性的,这一届的学生解这道题会这样错,下一届的学生学到这个知识时,还会产生同样的错误。
5.2批改时间课堂化。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批改,很多老师习惯于课后去进行,课堂大讲特讲,总怕学生学得不透,不敢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去支配。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堂上,应尽量让学生在课堂内完成作业,尽量做到当堂作业当(昌黎县直二区虹桥中心小学,河北昌黎066600)冯翠文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78堂批改完毕。
这样,对于学生做错的题目,便于及时让学生去订正,便于进行个别辅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在课内去解决。
长期坚持,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5.3作业批改评讲化。
有些数学老师认为评讲作业是语文老师的事,与数学老师无关,那就大错特错了。
小学数学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分析教学中的不足。
根据学生作业批改中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督促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
作业批改后,应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及时讲评作业。
评讲时要发挥教师“作业批改记录簿”的功效,有的放矢地进行评讲。
其实,讲评过程也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6.用好学生错题集6.1学生错题集的使用要有老师的指导。
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往往只会把错题抄在本子上,顶多在分析错误的原因上写上“粗心”、“没认真看题”,不能把错误的真正原因找出来。
6.2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暴露学生真实的想法。
错题集地使用重点要在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要让学生反映出发生错误的当时是怎样想的,是怎样做的。
如:公园里有一块草坪,安装一个射程为20米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能喷灌到得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部分学生原来的解答是:3.14×10×10。
学生分析原因:当时我想喷嘴向四面的喷射,从喷嘴这边最末端到喷嘴那边最末端的是20米到喷到,这就是射程。
从学生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错误是因为生活经验不够引起的,因此老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现场看一看喷灌的过程。
6.3指导要具体,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分析错误原因的作用认识不深,不感兴趣,常常跟老师说:又要分析原因呀?要在不知具体任务的前提下,使学生认识到分析错误原因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从而减少解题错误。
摘要: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是对基础阶段学习的补充和完善,是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很多学校开展得不尽如人意,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值得专家和学者们进一步研究,相关教师也应不断总结和交流。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一、引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指出,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既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给基础较好的学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既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运用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许多高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这是对基础阶段大学英语学习的补充和完善,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在许多学习开展得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存在着对拓展课程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学生选课的目的主要是修满学分按时毕业,这就造成了选课不均衡:一些轻松有趣的课程,比如英语影视欣赏颇受青睐;一些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比如科技英语写作与翻译却少有人问津,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还存在着师资队伍不稳定、开课随意性较强、质量不高、课程难易不均、课程测试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模式值得专家和学者们进一步研究,也值得相关教师不断总结和交流。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拓展课程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弹性的学习环境,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在多媒体学习中心或者通过校园网随时随地学习。
这一模式通常都建立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遇到问题时及时得到解答和有机会参与讨论。
网络教学环境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协作性、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敖世翠(2005)认为,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锻炼,对于这种模式已由最初的不适应走向适应,所以拓展课程学习采用网络教学模式正是对这一学习模式的加强。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1.教学目标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从语言知识的掌握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渡,使学习者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必要的交流。
要达到这一目标,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
学习英语拓展课程的学习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基本具备了语言能力,缺少的则是交际能力。
为此,拓展教学的主要目标,归根到底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