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高三2011-01-11 11:20河南省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

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

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

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

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

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

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

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

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

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

末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

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

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

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

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

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题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题

某某省八市重点高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文科综合(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记载,族刑(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在春秋时期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

此变化说明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B.仁政思想得到贯彻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 D.宗法观念逐渐淡化25.东汉思想家王符说,“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

此思想A.强化了重农抑商意识B.突出了经济的社会效益c.调整了社会经济结构D.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26.图B是连环画《宋应星》中的一幅插图。

它反映了明代制瓷业A.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B.私营制瓷工场占据了主导c.生产程序有着严格的分工D.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27.北宋名僧智圆说:“夫三教(懦、佛、道)者,本同而末异,其於训民治世,岂不共为表里'”这反映了A.儒佛道三教的起源基本相同B.佛教的社会地位超过了懦学c.儒家主流思想地位受到冲击 D.佛教思想已实现中国化改造28.《某某条约》规定“凡英国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

夸大皇帝准其嗣后不必照向例,凡有英商……勿论与何商交易,均昕其便”。

此规定A.标志着清政府放弃闭关政策B.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c.说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加剧D.促进了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29.图9是l912年3月英国著名伦敦画报上刊载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中国人不仅剪掉了辫子,而且还戴上法国大革命时期象征自由的“自由帽”。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郑州市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6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章,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

在城隅高度上,规定王宫“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的实行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封建礼制2.(韩)宣子有(玉)环,其一在郑商。

宜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乞夺。

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

’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

”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B.商人社会地位提高C.官府无法控制商业 D.韩国和郑国曾经结盟3.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檗(嫩芽新枝)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光秃)也。

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A.孟子敏锐地发现了环境的变迁及其原因B.铁器牛耕的使用,使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C.孟子主张要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D.孟子认为不要违背农时,食物就不会缺乏4.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强调:“以吏为师,三代之旧法也。

秦人之悖于古者,禁《诗》《书》而仅以法律为师尔。

”这说明A.三代时期儒法并重 B.夏商周采用“刑主德辅”的法律思想C.秦朝抛弃了以吏为师的做法 D.法律是夏商周秦相沿的统治工具5.有历史学家这样总结古代的选官制度:“(当)子弟孱弱(时),(君)擢才卒伍,道德沦丧,取诸孝廉;帝权危卵,联姻门阀,士族虚弊,科举大彰。

2010-2023历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卷

2010-2023历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卷

2010-2023历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之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

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涌入中国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中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2.1651年,英国“护国主”克伦威尔签发《航海条例》声称:……自该年12月1日起,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人口的船舶……亦应一律没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共和是虚专制是实B.是一种典型的“海盗式”贸易政策C.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D.是“重商主义”政策的发展变异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明朝地理学家朱谋玮在《水经注笺序》中说:“在昔志地者,《禹贡》而下,代有撰述,迄于齐梁,至二百四十四家……隋唐之际,国史散失……犹五十余家,乃今所传,仅《山海》《佛国》《十洲》《神异》数种而已。

然而奇编奥记,往往散见。

”面对这种状况,最好的解决方法是A.对“奇编奥记”忽略B.以《山海》等为信史,对“奇编奥记”进行编修C.将“奇编奥记”汇编成《禹贡》D.对《山海》等书与“奇编奥记”均加以考证5.(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li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li

2014—2015学年度上期河南省实验中学月考卷高三历史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5分)1.“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答案】B考点:该农谣介绍中国古代“各种农具要健全” ,改进生产工具的目的在于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 项正确;A 项是古代农业生产的目的,C、D 项是古代农业的组织形式,都与材料无关,故A、C、D 项错误2.绍兴五年(1135年),屯田郎中樊宾说:荆湖、江南与两浙有大批良田无人可耕,地有遗利,而中原南渡之人,人有余力。

如果“使流寓失业之人,田荒闲不耕之田,则地无遗利,人无遗力,可以资中兴。

”材料不能说明A、政局动荡导致流民增多B、樊宾建议政府鼓励垦荒发展生产C、合理安置流民有利于维护南宋统治D、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此时完成【答案】D考点:中国古代经济。

政局动荡导致流民增多,大量流民涌往南方,南方有大片良田无人可耕。

樊宾建议政府鼓励垦荒发展生产,合理安置流民有利于维护南宋统治。

但是材料没有显示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此时完成。

3. 宋哲宗元祐元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这段材料说明A.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答案】A考点:租佃关系。

从材料“每岁未收货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可以看出,在北宋年间,佃户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地主需要过年的时候给予充分的照顾,否则佃户可能另奔他处。

故选A。

4、《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之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_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历史卷(1)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_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历史卷(1)

2015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历史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卷上。

1.《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A.汉代关税在税收中占比相当高B.实行抑商政策C.农业的重要地位D.对“市”严格管理2.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C.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3.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顾炎武在《日知录》指出:“明末清初,苏州府、松江府等地,农民‘有田者什—,为人佃作者什九’”。

二者共同反映了A.千耦其耘式经营盛行B.自耕农式经营破产C.租佃式经营发展D.田庄式经营扩大4.钱穆《国史大纲》中指出:“国家并未正式予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

此乃‘权臣’,非‘大臣’。

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这表明①内阁没有法定决策权②阁臣地位常受到挑战③阁臣一直没有得到尊崇④内阁对六部有监督权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5.学者萧功秦指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卫现代化的弥散效应’,那就是,只要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步,他们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他们为了保住第二步不至于前功尽弃,就不由自主地要走出第三步、第四步……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从—个点向—个面的不断弥散过程。

”材料中的“第二步”应该是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D.筹划海防,建立海军6.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A.《申报》已经成为—种政论性报纸B.《申报》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C.《申报》正在摆脱乡士意识的束缚D.《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申报》时论统计(1882年1月至6月)7.在西方因素的影响下,清政府发生诸多变化。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含解析)

201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6页。

考试时间9O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

试题重点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古代的经济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希腊某某政治、《十二铜表法》、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人文主义、工业革命、卢梭、美国的三权分立、进化论、中体西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三某某义、抗日战争、俄国十月革命、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两极世界的形成、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世界文学艺术、李贽思想、圈地运动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注重考查基础的好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O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题文】1.《史记》记载:“(始皇三十二年)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水利建设B.发展小农经济C.强化中央集权D.遏制诸侯势力【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秦统一后,采取消除各种军事上的隐患,方便了交通和水利的建设,防止原有六国的军事设施如城郭、险塞等,被各国贵族用来作为反秦的据点或屏障。

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2.《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

”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A.抑制商贾发展B.提倡粮食节俭C.严禁商品流通D.稳定酒类物价【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秦朝“禁止百姓酿酒”。

2015一模历史答案

2015一模历史答案

2015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24.A 25.A 26.B 27.C 28.C 29.D 30.C 31.C 32.A 33.B 34.B 35.A40.(1)武力推翻明朝,奠定基本疆域;消除割据政权,设立行政机构;平定分裂势力;册封少数民族宗教领袖,巩固边疆统治;反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政治联姻。

(13分)(2)对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的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边疆,加强了国防;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12分)41.提取信息准确,有比较变化。

(4分)说明原因多角度,符合史实。

(8分)示例一:1500——1820年间西欧的人均GDP呈上升趋势,并超越中国。

西欧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民主思想的发展。

中国自然经济为主;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

示例二:2000年西欧、中国、世界GDP都出现迅速上升的趋势。

欧盟的建立;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45.(1)巩固新皇帝统治地位;阻止少数民族侵扰;增加财政收入。

(5分)(2)作用:巩固了统治地位;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限制豪强兼并土地;减轻农民赋税负担;缓和社会矛盾;为北宋建立奠定了基础。

(6选5,10分)46.(1)摆脱门阀制度束缚;西方启蒙思想影响;民族危机出现。

(5分)(2)福泽谕吉主张人人平等,强调自由不应妨碍他人利益,有利于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肯定追求财富合理性推动了日本近代经济发展壮大;提倡学习之风有利于日本文化实现文明开化;主张个人和国家独立,有利于日本重新树立国民精神。

(10分)47.(1)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通过门户开放,获得世界市场;通过国际联盟,取得对国际事务的干预权和仲裁权,维护战后世界秩序;分裂苏俄,消除布尔市委主义的影响。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5届高三年级入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5届高三年级入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5届高三年级入学定位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60分)1.某史籍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

”对这一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A.背景:汉景帝无力平定七国之乱B.内容: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传统C.结果:尾大不掉,事与愿违D.意义: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2.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3.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C.“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4.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选举制度的实行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特征,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人选举权②美国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两年③1949年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④1986年我国吉林省梨树县村级换届时的“海选”是我国新时期基层民主的重大发展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6.“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5届高三历史阶段测试试题(一)(含解析)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5届高三历史阶段测试试题(一)(含解析)

天一大联考(原豫东、豫北十所名校联考)试卷综述:本试卷属于进入高三后第一次模拟用卷,试卷主要从必修和选修中的重要章节进行布题,主干知识点均有考查,试题呈现形式多样,材料、表格题体现出较高的命题技巧,如27、30以及材料题41、45题;试卷突出对热点问题以及乡土历史从考查,如选择题31题(以入世与某某经济为素材考查),29题(以抗日战争中战役为题材,体现抗战胜利79周年的热点。

);试题材料选取新颖,命题视角独特,难易均衡,对进入高三的准高考生进行模拟不失为一份质量上等的热身卷。

2014-2015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历史部分24.A 25.D 26.C 27.B 28.C 29.A 30.C 31.C 32.B 33. A 34.C 35.A【题文】24."直到汉武帝时期……发现铸钱和煮盐对国家赋税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催生了在中国历史上时断时续实施了长达2000余年的‘盐铁官营’政策。

”这一政策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B.有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解决了国家赋税的问题D.催生了富商大贾的出现【知识点】H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盐铁官营【答案解析】A 解析: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的措施,盐铁官营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主要是抑制商人势力,属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该政策主要是抑制商人发展,对小农经济发展效果不明显,故B错误;C说法过于绝对;D与材料意思相反。

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措施的正确理解。

【题文】25.唐代柳宗元在其著作(封建论)中认为,郡县制比西周“封建亲戚”式的封建制度更具优越性。

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封建制度难以保证诸侯的地位B.郡县制废除了世家大族C.封建制度难以限制王权的强大D.郡县制冲击权力家族化,【知识点】A1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分封制与郡县制【答案解析】D 解析:材料中的“封建亲戚”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度下诸侯在诸侯国内拥有较大独立权以及家族权力的世袭性,郡县制建立了官僚体制,打破了贵族世袭的特点,所以说郡县制冲击了权力的家族化。

2015届河南省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5届河南省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5届河南省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50分。

)1.《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B.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2.《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

这说明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3. 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

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

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

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

该笑话讽刺了A.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B.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C.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D.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4.“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新版.doc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新版.doc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与右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

这段话反映了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3.20世纪初,有一首歌迅速成为时代歌声。

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A.维新法令的颁布B.中华民国的成立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4.下列对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外形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国共首次合作,国民大革命风暴骤起B.日本:沉陷经济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C.苏联:斯大林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D.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当稳定时期5.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

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办C.南昌起义的发动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6.“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

雁帛鱼书应共炉,声气相通快胜箭。

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A.火车轮船的传入B.大众传媒的兴起C.有线电报的出现D.社会习俗的变化7.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生物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生物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1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生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的外,每空均为1分,共40分)
31.(10分) (1)① 水在光下分解 ②④ ② (2)光照强度、温度 大 (3)见右图(4分) 32.(10分)
(1)原核生物(细胞) 细胞壁、荚膜(写出一项即可)
(2)效应T 细胞 浆细胞 抗体 信息交流 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
(3)基因突变 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对人体无伤害(2分)
33.(10分)
(1)S 逐渐减小 捕食、竞争、寄生(2分。

写出一项不得分,写出两项得1分。


(2)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是 次生演替
(3)第一 野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储存在野兔体内的能量)
(4)16%
34.(10分)
(1)染色体结构
(2)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3)雌性 雄性
(4)aaBb 3/16
(5)16/81 60(2分) 光合作用速率。

河南省新郑市2014-2015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河南省新郑市2014-2015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三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1、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这里的“工师”是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2、《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

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这反映出A.“重农抑商”思想在汉代兴盛 B.土地兼并是较普遍的社会现实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 D.汉初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3、据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竟只有6.9%。

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A.市镇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影响C.晚清经济的衰败 D.坊市制度被打破4、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里说北京城“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聚于燕”,“远方异域之人不避间关险阻,而鳞次辐辏,以故蓄积为天下饶”。

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城是A. 边塞城市B. 工商城市C. 消费城市D. 军事城市5、清朝蔡澄在《鸡窗丛话》中写道:“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字形反、不知何用。

识者日:此名书范,宋太宗(976-997)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北宋初年非常重视科技成果推广 B.宋代娱乐场所中已注重科技普及C.铜活字技术在北宋就已经发明了 D.宋朝之后活字印刷术得到新发展6、建国后某一时期,《人民日报》曾经密集刊发以下社论:“特别需要纠正一些企业片面看重‘多’和‘快’,而没有重视‘好’和‘省’的倾向”;“在肯定限制私商措施的同时,由于对市场管理过严过死,带来一些副作用,应该开放农村自由市场,活跃城乡物资交流、刺激农业生产、改善国营和供销社商业的经营管理”。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扫描版)

201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0小题,6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 A CD B C D B A D C D A B D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A D C CB B DC C A A C BD 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主要观点:主张朴素的男女平等观念;主张“与世推移”的时代发展观;承认人的私欲;斥责道貌岸然的假道学。

(4分)时代价值: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具有早期思想启蒙价值。

(2分)(2)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思想上,程朱理学严重禁锢人们思想,王阳明心学促使知识分子自我意识觉醒。

(6分)32.(1)主要特点:总体来说,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人口增长速率不均衡。

(2分)主要因素:经济发展状况;政局状况;政府政策;科技发展水平。

(4分)(2)基本观点:人口增长是推动人类社会变迁和整体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2分)证明:随着人口增长,社会对农副产品需求大量增加,导致土地规模化经营迅猛发展,由此引起圈地运动。

(2分)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金,并造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从而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2分)(3)一定时期内,社会发展会影响人口变化;而人口变化又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或阻滞作用。

(2分)33.(1)主要特点:世界被分成三大部分;美苏大国主导;两极全面对抗;第三世界局部冲突不断。

(4分)(2)核心观点:当今世界的冲突,主要是文明的冲突。

(2分)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使欧洲有着相似的文化认同感;近代以来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迫使欧洲反思对抗的危害;冷战时期,美苏对欧洲的控制和压迫推动了欧洲联合的步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冲突加剧,同源文化更易联合。

河南省八校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1)

河南省八校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1)

河南省八校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河南八校2014—2015学年上期第一次联考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选B 解析:从材料“不敬者君削以地”、“不孝者君绌以爵”、“不从者君流”、“畔者君讨”等可以看出礼乐制度具有强制性,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是一种制度,而不是单纯的礼和乐,故选B。

2.选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反映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的历史现象,可判断出该历史时期是秦朝,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3.选D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世宗时期,一次关于违背票拟程序的激烈争论,显示了票拟已经制度化。

4.选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明代的时候一些原来的荒野之地逐渐的发展成为人口较多的城镇,出现了城镇化趋势,故选C。

A项具有迷惑性,此时发展起来的是城镇数量而不是城市规模。

5.选B 解析: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二十二年(168 4年)台湾告平,清廷方开海禁,先后于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间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分别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康熙年间的开海,是全方位的开海,不但东西两洋,而且一向严禁的赴日贸易也在开放范围之内,较之明代隆庆年间开始的局部开海范围和作用都要大的多,但是,仅仅过了三十多年,全面开海的政策就开始收缩,面对日益严重的“海寇”活动和西方势力在东亚海域的潜在威胁,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召见大臣,提出禁海问题,次年,规定拟定,正式实行禁海。

6.选D 解析:利玛窦是明朝时期的来华传教士,为了能够使中国统治者接纳,将中国置于世界中央位置,以满足其“天朝上国”心理,从而也为传播西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7.选D 解析:《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是在武昌起义取得初步胜利的条件下率先颁布的,因而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同时将会对全国和地方宪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又有全国性的意义。

8.选D 解析:1935年12月,日本侵华加剧,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共一定程度维护富农利益,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选择题
31.(1)变动:由公民法到万民法。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帝国版图的扩大。

(2) 罗马:缓和外邦人与本国公民的矛盾;巩固帝国统治。

中国:侵犯中国司法主权;袒护外国人;客观上减少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司法诉讼量;客观上促进中国司法近代化。

32.(1)“异于传统”: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开办近代一批新式学堂。

“难于挣脱传统”: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只学西方先进技术,不学西方先进制度、文化)。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感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丧失,指责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政治的腐败,民族危机的加深。

康有为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君主立宪、厌恶某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

33.(1)措施:从整体上综合防治空气污染;议会加强立法;中央政府重视;地方政府各部门紧密合作;各地方政府相互协商;全民的积极参与。

(2)主要观点:人类非大自然的主人,大自然具有人类应予以尊重的内在价值(或宣扬环境、自然权利和环境伦理思想);主X人与环境相互依存;为将来福祉应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不能为了经济的进步而牺牲环境。

(3)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或仅考虑利润不关注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长期以来人们环境意识的缺乏;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政府的不重视;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合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201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6页。

考试时间9O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O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史记》记载:“(始皇三十二年)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水利建设 B.发展小农经济C.强化中央集权 D.遏制诸侯势力2.《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

”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A.抑制商贾发展 B.提倡粮食节俭 C.严禁商品流通 D.稳定酒类物价3.下列不属于西汉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是A.“德体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B.“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式特点的是A.彩陶画与汉赋 B.话本与小说 C.唐诗与风俗画 D.楚辞与文人画7.明代户部尚书丘浚主张,“市者,商贾之事。

官不可与民为市,非但榷(专卖)盐一事也。

大抵立法以便民为本,苟民自便,何必官为。

”该言论侧面反映出明代A.私人市场自由 B.自然经济解体C.法律观念浓厚 D.商品经济繁荣8.周作人在《关于卢奇安》中认为,“演说在雅典民主时代特别发达,因为它在那时政治上很有实用,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在法庭里,两造曲直所由分,全得需要辩论,其次是在议会里,一场演说苟能抓得人心,立即大见成功。

”下列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智者学派的崛起得益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推动②演说功用在于蛊惑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判决③全体城邦居民具备表决权彰显“人民主权’’④演说术的兴盛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环境的内在需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

”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不包括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涉及内容广泛庞杂C.重视诉讼程序 D.注重保护私人财产1O.“英国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当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

”该项改革的意义包括①令行政权逐步转移至内阁手中②让民主主体扩大至普通公民③以和平方式削弱贵族保守势力④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更多政治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 1.“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

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

”该观点最早源自A.启蒙思想家 B.宗教改革者 C.人文主义者 D.古代儒学大师12.某国的规定从“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卖到本土或其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到“沿海允许外国的商船从事贸易”。

该项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地开展解放运动 B.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C.代议制完善民主政治 D.该国获取世界工厂地位13.“任何政府侵犯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便可以不承认它,而且有理由起来推翻当权的统治者,夺回自己的权利。

人们以暴力推翻封建暴君的专制统治,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该学说的影响不包括A.启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化的作用 B.动摇了封建绝对主义国家政治权威的理论根基C.成为了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旗帜D.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革命14.2013年10月,由于美国政府与国会问未能解决2014年度政府财政预算分歧,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被迫关门。

造成该次联邦政府“关门”风波的体制层面的原因是A.两党制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B.三权制衡体制致使政令矛盾放大C.联邦制引发各州有效抗衡中央 D.内阁制招致政见冲突调解无望15.彭新武在《造物的谱系》中声明,“那个时代感到已经不再需要上帝,不再需要将上帝当成为解释万事万物的第一因,而是认为,全部的生命奥秘都能够用自然法则来解释。

’’该思想最有可能出现在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天体运行论》C.《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D.《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6.19世纪中后期某新式学校开设有英语、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地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驾驶、轮机、测绘等课程。

下列思想与该校课程理念相吻合的是A.“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C.“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17.1911年之前,白话书报在全国各地涌现,日见兴盛,其中白话报纸有10多种,白话教科书有50多种。

与该现象出现无关的是A.康梁维新思想启蒙心智 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文学革命成果喜人18.1912年孙中山《祭明陵文》日:“(文)负疚在躬,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

迩者以全国军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义,卒使清室翻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

……文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

”该文本质体现出革命派A.已然实现三民主义的目标 B.昭告成功推翻封建体制C.存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D.承袭朱元璋反异族统治的传统19.孙中山提倡,“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为利国福民之神圣……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

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

”该文“社会主义”意为A.倾覆满清君主专制的民族主义 B.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民权主义C.推广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D.铲除私人资本的科学社会主义20.《宜昌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转移人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A.滞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B.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C.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D.奠定民族资本主义黄金发展的基础21.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

……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

”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A.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B.提出《四月提纲》C.落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实行《土地法令》22.苏联史专家闻一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他一定要以动员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让社会自我牺牲地为苏联效劳。

下列属于“社会自我牺牲”发展苏联的策略是A.新经济政策 B.管理权下放原则 C.物质利益原则D.农业集体化政策23.列宁有言:“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一种牧师的职能。

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

”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牧师”职能的是A.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 B.实施美元贬值,扩大外销C.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 D.整饬财政金融,重建公信24.观察右图,其中1949-1959年在美国的中餐馆数量比较少的原因不包括(注: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在美中餐馆数量超过麦当劳等3家本土快餐店数量总和)A.国人思想观念保守陈旧B.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C.美国霸主地位遭受冲击D.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出国25.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

”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A.市场经济理论已然引发初探 B.左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C.计划经济理论尚未付诸实践 D.三大改造明确经济整改方向26.下列对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中国奉行友好结盟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D.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27.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①时期:中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B.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秦山核电站建成C.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籼型杂交水稻问世D.⑤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超级计算机诞生28.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

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D.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29.2014年11月5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的宣言再次重申,消除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的贸易保护和限制措施。

下列不能为该规定提供政策支持的是A.《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汉城宣言》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罗马条约》 30.2014年1O月9日,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其作品曾被誉为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

下列作品与该作者创作艺术风格相似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O分)本卷共3题,其中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

共40分。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设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

——《焚书·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行,昼夜更迭,不相一也。

昨日是而今日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商法哉?——《藏书》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藏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续焚书'三教归儒说》 (1)依据材料,归纳李贽主要观点及其时代价值。

(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