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建日报》民俗报道的框架建构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新闻报道与意义建构研究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新闻报道与意义建构研究建构主义是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强调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是一种建构过程,受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新闻报道中,建构主义视角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新闻媒体对事件的呈现方式以及新闻的意义建构过程。
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将特定事件或问题传播给大众的过程。
然而,新闻报道并不是客观事实的简单呈现,而是经过记者和编辑的选择、决定和构建。
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因素,包括新闻机构的议程设置、记者的个人背景、新闻价值判断以及传媒的经济和政治因素等等。
建构主义视角认为,在新闻报道的意义建构过程中,参与者根据个人或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和利益来解释和构建事件。
不同的新闻媒体、记者和编辑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会导致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解读和报道。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一桩刑事案件的报道。
不同的新闻媒体可能会侧重报道案件中的不同方面,例如罪犯的人生经历、案件的社会背景、受害者的故事等等。
这些报道会根据新闻机构的内部退回课程、记者个人偏好、读者的反馈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新闻报道并不是客观事实的简单呈现,而是一种主观选择和建构。
在新闻报道的意义建构研究中,建构主义视角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来分析和解释新闻报道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研究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新闻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可以揭示新闻报道中的权力关系和意义建构过程。
此外,建构主义视角也关注受众的角色和作用。
新闻报道不仅是媒体的一种传播行为,也是受众接受和解读的过程。
不同的受众会根据自己的背景、价值观和经验来解读新闻报道,进一步构建其个人对事件的意义和认识。
总之,在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新闻报道与意义建构研究可以揭示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和构造性。
新闻报道不仅仅是客观事实的呈现,而是记者、编辑和受众通过自身的思考、选择和解读,对事件进行主观的构建和意义的建构。
这种主观性和构造性也使得新闻报道具有多样性和多义性,需要读者具备批判思维和多元视角来解读和理解。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作者:张业彤来源:《报刊荟萃(上)》2018年第04期摘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的成书,源自臧国仁对传统新闻定义及新闻客观性的思考。
其基本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新闻并非是对世界镜子般的反映,本质上,新闻是各方力量在[互动]中共同建构出的一种媒介真实。
关键词:新闻框架;消息来源;媒体;互动《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的成书,源自臧国仁对传统新闻定义及新闻客观性的思考。
其基本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新闻并非是对世界镜子般的反映,本质上,新闻是各方力量在[互动]中共同建构出的一种媒介真实。
作为消息来源的组织及其内部文化,作为新闻最终决定者的媒体及其工作常规、内部文化和规范,作为潜藏在人们心中的对新闻媒体、对社会的情境预设,以及作为被报道对象的事件本身,都属于影响新闻报道的力量。
在臧国仁已有图式的基础上,我得到了图1。
由于《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对政策、读者未展开详细的讨论,因此图1想要展现的重点是影响单个消息来源与单个新闻媒体间互动形式的因素,而对读者、政策的关系未做改动。
如图1所示,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双方在互动时会受到各自内在文化的影响。
新闻工作者个人常受到新闻常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路线、时间)而选择消息来源,另一方面,消息来源也根据其组织文化中的价值观,决定以何种策略或方式与新闻媒体交往。
已有研究显示,组织文化背后的世界观会影响选择何种沟通策略(包括对内对外的沟通)。
开放式的组织倾向于采取双向对等模式,而持较保守组织文化的消息来源则倾向于单向宣传式的沟通行为,因此也更容易和新闻媒体产生资讯不协调的现象。
简言之,[互动]过程中的能动性因素并非一句体制或一句媒体定位就可涵盖的。
其中,[高层次结构]指向戈夫曼所言的“这是什么事”。
我认为不妨将“这是什么事”当做[中心思想]来理解,其内涵并不是对新闻事件5W的描述,而是对事件的定义。
最后,[框架]也可以通过语言或符号表现,于新闻媒体而言就是其新闻作品的语句句法结构及用字技巧。
我国杂志封面报道的话题建构和编辑特色
报道。
社 会 对 信息 的多元 化 需 求 , 财经 》 《 封 结 所在 ” 。
而 《 周 刊》 3 0 新 第 1 期封 面 报道 主 面 报 道 已从 最 初 的 证 券 新 闻 扩 展 至 题 《 富先 懒 》 未 则是 典 型 的社 会 现象 报 “ 大财 经 ” 不 仅 局 限于 资 本市 场 , , 还 道。 它描 述 了 当前社会 存 在 的三大 “ 暗 将 新 闻视 野 扩 大 到 所 有 与 经 济 生 活
( ) 面 报 道 的 类 型 一 封
封 面报 道 的报道 类 型主 要有新 闻
式 ,它可 以说是 杂志 最 为重要 的组 成 迥然 不 同的 。如 《 三联 生 活周 刊》 的封 事 件报 道和 社会 现象 报道 两 种 ”也反 映 出一本 面报 道偏 重文 化 ,文 章重视 发散 性叙 步 开始 向后 者倾 斜 。新 闻事 件报道 是 ,
生命高于一切” 《 、 南风窗》 “ 的 汶 象, 以报 道形 式 安 排 为 框架 , 观点 会话 题 , 以 对受 众进 行议 程设 置 , 为一 的 “ 成 我们还在”《 、中国新 闻周刊》 大 的“ 话 题 为 灵 魂 。杂 志封 面 最 重 要 的 任 定社会 区域的意见领袖 ,影响读者对 川 : 、 新周刊》 “ 的 伟大的透 明和国 务就是创造 “ 扫视停留率” ,能在众 社 会 环境 的认识 和 判断 。而 封面 报道 地震” 《
“
c v r so y” o e tr
,
国 内也 有研 究 者将 其译 素 。 尽 管 深 刻 的 分 析 报 道 已 不 再 是 思考 这些 问题 的 目的。 同 时 ,杂 志封 面报 道往 往 是形 成
圃
f ・ l 两 f
民俗文化题材新闻编审能力与技巧.docx
民俗文化题材新闻编审能力与技巧一、地方民俗文化题材新闻编审研究的现实意义(一)大数据现实背景大数据是近年来学界、业界热议的话题,它不仅意味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还预示着基于数据的采集和利用将得到社会各领域的普遍重视。
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媒体已经开始尝试用数据报道新闻。
这些尝试一方面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方式,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新闻学体系带来了影响。
在新的新闻模式中,编辑依据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独立编发新闻,或者在已有新闻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事实,部分承担记者的新闻报道职能,编辑和记者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
换句话说,在大数据时代,编辑的能力结构和编辑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1](二)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目的传统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中包括民俗文化中的语言、民风、信俗、音乐、舞蹈等与民族特色相关的文化传承,传播传统民俗文化,以各种形式展示中华民族的民俗特色魅力,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团结一致的重要纽带。
所以,传播传统民俗文化的目的不言而喻,传播传统民俗文化便是展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历久弥新的精神生活状态。
(三)研究传统民俗文化题材的编审意义虽然大数据时代让新闻编审发生了变化,但对新闻编审各领域的探索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而探索新闻编审的各方面的规律也是重构大数据新闻编审生态的重要支撑。
本文主要从地方民俗文化题材上,分析地方民俗文化题材中新闻编审的能力与技巧,以达到研究该题材编审规律的目的。
二、地方民俗文化题材新闻编审所需能力与技巧民俗文化题材在地方性新闻题材中是比较常见的,而这一类看似平淡无奇的新闻题材却有很多的编审陷阱,让新闻编审人员不得不留心和注意。
以下是在日常工作中,归纳总结的对该类型所需能力与技巧进行简要分析:(一)民俗文化题材所需的编审能力首先对于一个新闻编审来说,从事新闻职业所需的业务能力素质是编审该类题材的基础。
例如,有较强的政Z敏锐性、有敏锐的新闻辨析力、有过硬的文字编辑提炼能力等,本文对新闻编审业务能力不再赘述。
新闻报道框架“梯次模型”
国际地 位提升的时代 隐喻 , 甚至化为一个符号 深深地烙 印于 集体记 , 自然成为媒体 争相 报道 的对 象。众所周知 , 它 在北京
议 题 (主题 )框 架
奥 运会 中有 一特殊 的群 体——奥 运志愿 者 , 人 民 日报》 以《 、
话 语 框 架
二 级
《 国青 年报》《 中 、北京 青年报 》三 家不同媒体 对这道 靓丽 的
一
、
新闻报道框架理论的产生背景
“ 框架 ” 一词来源于著 名社会学家高夫曼( of n)9 4年 的《 Gf ma 1 7 框架分析》 书, 一 他认为人们在认识社会事务时
都 会使用一个道具作 为认识或 判断 的基准 , 这就是 “ 架” 框 。他将框 架定义为“ 右我 们对事物 , 左 至少是社会事务的
翻 华{避世 ■ t ;璃遗体在寡 火化 I |
北方 9 誊市 大● 山末 ●t ■∞ 年 一 矗瞳 t 宪 尼|尊坑 l } 彝田 大造 艄永A 蚨 监 狱失 火
一方暂轮 带t球j 满■爵严t; 末 I球啊
奁夤 冉在盘曩^申请毒鼍 ■毋.运寰垒 赓产榄毙缚嬉搂市疯狂,政协叠员j议 蔓饪 l 荨
* t 哺 { 制童 L 嚣I 簟 一
蛐 £ 【 曩驰 避
『 额华i
头 条
髓蠢 *墨
l 9 舳 J措 日歼 麓靠- 扩大电瞎订 9 嘲I 髓 ■ I —采■垫 张 拜 蠹耳瓢 务毛机 I 十= 毫■- l, 柬。 蛙 I 寺固披 ・ 五・ 一 l 敢l 麓
一
孽
i. …
推进 创新 理 论
探 索创 新实践
ON ANC ANB 学 平 — 媒 究 GN H U O 术 台 —传 研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作者:张业彤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018年第15期《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的成书,源自臧国仁对传统新闻定义及新闻客观性的思考。
其基本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新闻并非是对世界镜子般的反映,本质上,新闻是各方力量在[互动]中共同建构出的一种媒介真实。
作为消息来源的组织及其内部文化,作为新闻最终决定者的媒体及其工作常规、内部文化和规范,作为潜藏在人们心中的对新闻媒体、对社会的情境预设,以及作为被报道对象的事件本身,都属于影响新闻报道的力量。
在臧国仁已有图式的基础上,我得到了图1。
由于《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对政策、读者未展开详细的讨论,因此图1想要展现的重点是影响单个消息来源与单个新闻媒体间互动形式的因素,而对读者、政策的关系未做改动。
如图1所示,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双方在互动时会受到各自内在文化的影响。
新闻工作者个人常受到新闻常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路线、时间)而选择消息来源,另一方面,消息来源也根据其组织文化中的价值观,决定以何种策略或方式与新闻媒体交往。
已有研究显示,组织文化背后的世界观会影响选择何种沟通策略(包括对内对外的沟通)。
开放式的组织倾向于采取双向对等模式,而持较保守组织文化的消息来源则倾向于单向宣传式的沟通行为,因此也更容易和新闻媒体产生资讯不协调的现象。
简言之,[互动]过程中的能动性因素并非一句体制或一句媒体定位就可涵盖的。
其中,[高层次结构]指向戈夫曼所言的“这是什么事”。
我认为不妨将“这是什么事”当做[中心思想]来理解,其内涵并不是对新闻事件5W的描述,而是对事件的定义。
最后,[框架]也可以通过语言或符号表现,于新闻媒体而言就是其新闻作品的语句句法结构及用字技巧。
在论述[低层次结构时],臧国仁提出,框架须要透过语言或符号表现,对于这个说法,我目前的观点是:臧的理论建基于建构主义,从其理论传统来讲,符号便已囊括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这一方面我还不是特别清楚)。
目前来说,符号互动是解释人类互动的一种比较好的路径,但人类是否还有其他互动形式,仍有待探究。
端午文化的媒介呈现——以《人民日报》《海峡都市报》为例
政府、 民众、 消费市场三 方作 为分析主体 , 透视 端午节 的媒介 “ 午 节 ” 关 键 词 , 索 2 0 端 为 搜 0 9年 1月 1日至 2 1 0 1年 1 2月
呈 现及 其 体 现 出 的政 府 、 民众 、 费市 场 活动 的关 系 。 消
3 1日《 民日报》 海峡都市报 》 人 和《 的新闻报道 , 获得报道 有效
间。作为我国重要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端午节 文化在 当下大 报 。而福建省晋江市的安海 习俗和石狮 的端午 闽台对渡 习俗
众 传 播 的 媒 介 环 境 下 所 呈 现 的 形态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反 映 整 都是 国家级端 午节非遗文化 习俗。 因此 , 海峡都市报》 可 以《 为 个 社 会 对 端 午 节 的理 解 、 用 情 况 及 其 关注 度 , 够 为 媒 介 研 究对象 , 利 能 相较于 《 民 日报 》 可更好地 了解端 午节在 民间 人 , 传 承 非 物质 文化 遗 产 提 供 经 验 。
作为延续两 千多年的传统 , 端午节在其发展过程 中, 不断 样 本共 1 9份 , 中《 民 日报} 3份 , 海峡都市 报》 6份。 0 其 人 5 《 5 有“ 新传统 ” 被移植其上 , 这些新传统甚至被认 为是端午节 的 其次 , 内容 分析法对 样本进行 分析 , 用 运用 定量和定 性相结 对 以验 证本 文 缘起 , 如纪念屈原 的传统是东汉时被移植到端午节 中的, 但民 合 的方法 , 两报有 关端午节 的报道进 行研 究 ,
一
,
而且还流传 到韩 国、 朝鲜 、 日本和越 南 , 为一个具 有 国 成
《 民日报》 人 是中国最具权威性 的全 国性报纸 , 以其 端午
际 影 响 力 的 节 日。 大 众 传 媒 的 基 本 功 能 之 一 是 传 承 文 化 遗 报道 为研究 对象 , 可反 映出政府对端 午节的重视程度和 端午 产 , 播 是 保 证 文 化 遗 产 代 代 相 传 的 重 要 机 制 。 文 化 遗 产 正 节现阶段的存留情况。《 传 海峡都市报》 是福建首张面 向全省发 是 通 过 大 众 媒 介 传 播 延 续 了 留 存 时 间 ,并 扩 展 了 其 分 布 空 行 的 都 市 生 活 报 ,0 9年 被 评 为 中 国 1 大 影 响 力 的 都 市 20 0
框架建构论
框架建构论框架建构论是指在分析、理解或描述一个概念或事物时,以分类或建构的方式来识别它的基本结构,以及它和其他相关概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构建一个概念框架的过程。
该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加里詹姆斯(GaryJames),他在他的著作ThePsychologyofCategorizing中提出了概念框架的概念,并且通过实例证明了它与概念分类之间的联系。
框架建构具有许多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它不仅仅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其所研究的概念、事物和事件,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构建组织和秩序,以便对概念、事物和事件有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它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他们的思维,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分析和解决复杂的事务。
因此,框架建构论可以说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思维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人们在研究、探索和解决问题时所面临的问题。
框架建构论的几个基本原理可以总结如下:一、重要性和关联性:在框架建构论中,重要性和关联性是构建框架的基础。
重要性意味着要指出概念、事物或事件之间的重要差异,以便更清楚的了解它们的特征。
关联性则是指涉及到概念、事物或事件之间的联系,它可以通过比较和关联来发现并识别出它们之间的共性。
二、概念分类:概念分类是框架建构论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概念、事物或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概念分类包括一组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分类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概念、事物或事件,并能够把它们更好地组织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
三、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框架建构论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层次结构也称为等级结构,可以把概念、事物或事件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以及它们之间的共性。
它可以把不同的概念、事物或事件划分到不同的等级,以便更准确描述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连接机制:连接机制是框架建构论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它是指概念、事物或事件之间的不同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连接机制的作用是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不同概念、事物或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连胜文枪击案的媒体框架建构分析——以TVBS、民视和央视为例
年 轻 有 为 的形 象 , 政 治 命 途 多 舛 , 量 渲 染 连 家 人 的 亲 情 但 大 浓 厚 , 连 胜 文 的担 心 , 起 观 众 的 同情 。后 两 者 比较 少 关 于 对 激
(h nole g r1 6来 把 握 。他 认 为 , 者 主 要 采 用 描 述 性 连 胜 文 和 连 家 人 的 情 感 叙 述 , S a t n a , 9 ) y 9 前 民视 呈 现 的 观 点 是 , 家 人 的 连 语言提供一 副“ 图景 ” i ue , 需 要 解 释 性 分 析 , 体 的倾 团 结 一 致 是 种 政 治 操 弄 。 央 视 的 观 点 是 , 一 时 间连 家 人 关 《 c r)不 pt 媒 第
是 中 央 电视 台 的 国际 频 道 , 向 全 球 华人 。 台 湾 的 T/ S和 面 、8
法 .比较 T B 、 民视 和 央视 在 连 胜 文 枪 击 案发 生 的 三 天 内 V S
( 21 即 0 0年 1 1月 2 6日 一 8日 ) 相 关 报 道 , 析 三 者 不 同 2 的 分
黄 运 圣 等 描 述 基 本 一 致 , 这 件 事 的定 性 是 : 力 行 为 , 撼 给 暴 震
五 都 选 情 , 实上 刺激 了更 多 选 民投 票 。 但 三 家 电视 台 的 侧 事
图 4 高 层 次 结 构 比 重 图
重 点 各 不 相 同。
2框 架 的 中层 次 结构 分 析 : . 图式 结 构 框 架
建 构 的 内容 ,代 表 一 种 意 义联 结 ,是 一 种 观 察 事 物 的 世 界 根 据 T nade l1 9 ) 框 架 清 单 未执 行 。 a k r t ( 1 的 a 9
框架理论下我国主流媒体极地传播报道分析
《科技传播》87作者简介:邱犇,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框架理论下我国主流媒体极地传播报道分析邱 犇摘 要 随着全球环境共同体的推进,极地的传播也成为了我国主流媒体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三家主流媒体在极地传播中不断深入推进,在“意义描述”“情感传递”“现状变革”和“策略应对”4种框架下展开文本。
从框架的选取来看,我国主流媒体更注重政策宣传和成果展示,情感传递框架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度不高。
关键词 主流媒体;框架理论;极地传播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82-0087-03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冰雪融化,南北两极受到人类需求的干扰,其巨大的能源资源和航道优势得到充分挖掘,其战略意义日益凸显。
极地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的推动者和放大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并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全球环境共同体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极地冰川的变化与各国之间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
举例言,由于北极气候变化,中、低纬度地区极端天气频繁发生。
如2007年北极海冰融化程度创历史新高,2008年春节期间我国发生严重冰雪灾害等。
此外,南极海冰变化与我国夏季气候有较强关联。
通过赤道环流异常,西北太平洋自南向北产生了一系列涡旋,影响了我国的气候。
作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大部分位于中国西南部,它的生态和气候变化影响着中国的各个地区。
我国主流媒体近年来积极关注冰川变化。
从现有文献研究来看,极地传播尚属新兴发展概念。
通过CNKI、百度学术、IEEExplore 检索到的相关研究也很少见。
极地传播作为特定新闻分支,涵盖哪些内容?其背后主要包括怎样的话语框架?本研究将基于框架理论的视角,以期探讨如上问题。
2 极地传播报道现状分析基于极地传播往往具有全球性和全面性,在地区中并不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本研究主要从我国的主流媒体角度进行探讨。
地方主流媒体非遗报道的标题研究
地方主流媒体非遗报道的标题研究作者:李海文王牧耕来源:《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02期【内容摘要】本文以省级党报《福建日报》为例,采用历时性视角对其近二十年非遗报道的标题进行量化统计,并共时性对比其他报刊的同类标题,结合内容加以质化分析。
【关键词】非遗;标题;《福建日报》;地方主流媒体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印记,保护和传承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当前一大重要课题,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昆曲申遗成功为中国非遗保护增添了助力,2021年是中国成功申报非遗工作二十周年。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非遗传播的应有之义。
新闻媒体具有反映和建构现实的功能,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力量。
因此,研究新闻媒体如何报道非遗很有必要。
标题作为新闻的“眼”,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核心性、凝练性和统揽性。
它通过浓缩重要事实,确立报道主题,凸显新闻价值,发挥着吸引受众注意力、激发受众兴趣、增强传播效果等重要作用。
标题不管对于记者、编辑还是读者皆至关重要。
《人民日报》原社长兼总编辑邓拓有句话曾流传甚广:“谁要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
”①美国社会学家巴里·韦尔曼(Barry Wellman)有句名言“Use it(title) to sell your paper (用标题来推销你的论文)”,彰显了标题的重要性。
读者也常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
”在当今快节奏的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读题”更是成为许多受众或用户的阅读习惯。
应用语言学者胡范铸早就曾说过“新闻语言必须为读者只看标题的可能考虑”②。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梳理结果主要如下:首先,在关于非遗报道方面,樊淑与睢骄扬(2021)③梳理了《湖北日报》非遗报道的特点、问题及其建议;杨圣(2019)④主要运用框架理论,探析了《人民日报》(海外版)是通过什么样的框架来建构非遗议题,并分析其呈现的框架特征;伊润娜(2018)⑤探讨了《内蒙古日报》非遗报道形式与内容方面的特点,归纳出报道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可行性建议;李娜(2017)⑥主要对“中国西藏新闻网”的非遗新闻报道做了内容分析,勾勒了其历史变化;李琳(2016)⑦探讨了《人民日报》关于非遗保护的新闻报道框架。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框架和认知建构研究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框架和认知建构研究媒介框架和认知建构是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影响着我们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看法。
媒介框架指的是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或结构,它对于观众的认知和评价具有重要影响。
而认知建构则涉及个人的认知过程,即通过与外界信息的交互来构建自己对于事物的理解和看法。
媒介框架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
传统的媒介框架通常是由媒体机构自身决定的,它可以通过选择什么新闻报道、如何报道以及报道中的表述方式等方面来塑造观众对于事件的认知。
例如,媒体可以通过选择报道某一特定事件来引导观众关注重要性,或是通过强调某些细节来影响观众对事件的理解。
这种选择和表述方式可以使观众产生不同的认知偏见,从而影响他们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和态度。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框架的影响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现在,个人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来发布和传播新闻事件,他们的选择和表述方式同样会影响观众的认知和评价。
这意味着观众会接收到不同的信息来源,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构建来理解新闻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接触到的媒介框架会与他们已有的认知建构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他们对事件的看法。
除了媒介框架,认知建构也是新闻传播研究中一个关键的概念。
认知建构涉及到个体如何从不同的信息来源中接收、处理并构建自己对于事物的理解。
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事件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建构,这是由于个体的背景、价值观和经验等因素的差异所导致的。
因此,认知建构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个新闻事件会在不同人群中产生不同的解读和评价。
认知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与社交群体的互动。
个体常常会通过社交媒体和亲朋好友讨论新闻事件,从而获得不同的观点和信息。
这些观点和信息会进一步影响个体的认知建构,使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更加多样化。
此外,个体的认知建构也受到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和时间限制的影响。
例如,当一个事件被反复报道或过于强调时,个体可能会对该事件形成一种固定的认知建构。
基于语料库的自闭症人群媒体话语建构特征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 2020年 第7卷 第2期基于语料库的自闭症人群媒体话语建构特征研究*福建农林大学 林美珍浙江大学马博森提要:本文以NOW语料库中关于自闭症人群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语料库和话语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考察自闭症人群的媒体话语特征以及由此构建的自闭症人群的媒体形象。
研究表明,主流英语媒体报道存在片面、消极的趋向;在话语中,自闭症人群被建构为脆弱的、偏离正常的、病态的、亟需医疗和社会救助的形象。
媒体通过话语运作的方式强化了自闭症人群的弱势形象,体现了媒体的叙事动机和立场。
关键词:自闭症人群、媒体话语、语料库1. 引言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缩写:ASD,中文简称:自闭症),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早期,以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由于病因不明且缺乏特效治疗,近年来世界各国自闭症罹患人数不断攀升。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于2018年4月2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每59个美国儿童中就有1个自闭症患者,这与两年前的统计数据相比增长了15%1。
自闭症也逐渐成为国内外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经媒体对自闭症人群直接或间接的报道,影响着社会大众对其的认知、评价和话语建构。
因此,如何正确、有效地传播和建构自闭症人群媒体话语,不仅关涉社会大众对自闭症人群形象的认知和建构,也关涉其主体经验和利益诉求在主流社会群体中的表达和体现。
“语料库研究与话语研究之间存在天然的亲和力和兼容性。
将语料库视角融入话语研究,一方面能为揭示话语意义提供丰富的语言例证和强大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语料库研究中的词语共现、语言特征共现等创新思路也为话语研究增添了理论维度”(许家金 2019:xviii)。
加之,“目前话语研究大多注重权势话语和精英话语,而对弱势群体的话语、声音关注不够”(唐青叶 2012:10)。
论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之建构
论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之建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证研究,揭示框架理论在媒介形象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媒介形象作为社会公众对某一事物或个体的认知和印象,其形成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框架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和分析媒介形象建构的重要视角。
本文首先将对框架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明确其在媒介研究中的应用。
接着,本文将探讨媒介形象建构的过程和机制,分析框架理论如何影响媒介形象的生成和传播。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具体案例中框架理论的应用及其对媒介形象建构的影响。
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提出框架理论在媒介形象建构中的实践意义和改进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框架理论在媒介形象建构中的作用,为媒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框架理论概述框架理论源于社会学领域,后被引入传播学,成为研究媒介信息处理和受众认知的重要视角。
它主张,媒介在选择、强调和解释信息时,会遵循一定的框架,这些框架既可能是媒介组织内部的规范,也可能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
框架理论的核心在于理解媒介如何通过特定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来塑造和影响公众对于特定事件或现象的认知。
在框架理论中,媒介被视为一种社会建构的工具,它通过选择性地呈现信息和解读事件,帮助受众形成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看法。
媒介框架不仅反映了媒介自身的立场和偏见,也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
因此,分析媒介框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媒介信息如何被生产和传播,还可以揭示媒介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框架理论在媒介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来分析新闻报道、电视节目、社交媒体等各种媒介形式。
通过对媒介框架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媒介如何塑造公众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认知和态度,进而探讨媒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运用框架理论来分析媒介对于特定议题或事件的形象建构。
新闻报道与话语建构关系
02
话语建构的理论框架
话语建构的概念与层次
话语建构是指通过语言符号的组合和运用,构建和传达特定思想、观点和立场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不 同层次和语境中,包括个人和群体的不同层面,以及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和政治演讲等不同语境。
在新闻报道中,话语建构通常是通过选择特定的信息、事实、词汇和表达方式来实现的。这些选择会受到记者 和编辑的主观判断、受众的需求和期待、媒体机构的立场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05
现代新闻报道与话语建构的挑战与 趋势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之争
客观性
新闻报道应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尽量避免主观偏见和情感色彩。
主观性
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报道者的主观判断和价值观念,如 对事实的选择、解读和呈现方式等。
平衡
现代新闻报道需要兼顾客观性和主观性,通过提供全面、客观的 信息和分析,引导公众做出理性判断。
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之平衡
社会责任
新闻报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关 注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
商业利益
新闻媒体作为商业机构,需要追求经济效益以维持运营。
平衡
现代新闻报道需要在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既满足公 众需求,又实现媒体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报道的话语创新与技术变革的影响
社会事件新闻报道的话语建构
客观描述
社会事件新闻报道通常会追求客观描述,使用中立的词汇和语言 来传递事件的细节和背景信息。
引发读者关注
社会事件新闻报道通常会使用醒目的标题和图片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力,并引导其关注事件的进展和影响。
社会舆论引导
社会事件新闻报道有时会通过选择性地强调某些细节或观点来引导 社会舆论的方向。
论福建民间宗教信仰与和谐社会之构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观点。
与此同时,该《决定》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重要思想。
民间宗教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国家积极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其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势力能否成为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社会问题。
福建民间宗教信仰尤为发达,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成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课题组成员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于2007年7月至9月重点对莆田、仙游的三一教祠文章编号:1672-4143(2008)06-0037-06中图分类号:D616;B929.2文献标识码:A论福建民间宗教信仰与和谐社会之构建俞黎媛,谢金森(莆田学院社会科学基础部,福建莆田351100)摘要:通过田野调查,对民间宗教信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考察,指出民间宗教信仰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好善乐施、克己利他、赏善罚恶等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
且其以积极主动、正面的姿态融入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之中,以对国家各种政策法规的遵守、宣传和配合,维系社区秩序,融洽乡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加强两岸交流,搭建和平桥梁等实际行动证明了民间宗教信仰是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关键词:民间宗教信仰;构建和谐社会;福建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olk Belief andthe Building Harmony SocietyYU Li-yuan,XIEJin-sen(Fundamental Section of Social Sciences,Putian University,Putian Fujian 351100,China )Abstract :This essay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olk belief and the building of harmonious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field research,points out that the good traditional ethics such as filial piety,charity,selfless altruism are parallel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And the folk religion takes the concrete actions as integrating the country's political ideology by positive attitude,complying and cooperating with nationalpolicies and regulations,maintaining the community's order and harmony neighbors,participating actively in public welfare and charity Communicating the cross-strait and building a bridge of peace,proofing folk belief is the useful and necessary supplement in building harmony society and constructing rural civilization.Key words :folk belief and religion ;building harmony society ;Fujian 第15卷第6期莆田学院学报Vol.15No.62008年12月Journal of Put ian UniversityDec.2008收稿日期:2008-05-2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十五”规划项目(06BZJ012);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7B105);福建省教育厅A 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07163S )。
CCTV-4《中国新闻》栏目中国传统节日的报道框架浅析
CCTV-4《中国新闻》栏目中国传统节日的报道框架浅析CCTV-4《中国新闻》栏目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新闻报道平台之一,每天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平台,传递着中国的新闻信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节目中,也经常会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特别报道,以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新闻》栏目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报道框架,来探讨其报道方式和特点。
一、节日报道的主题选择在《中国新闻》栏目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报道是根据节日的时间和重要程度来确定的。
通常来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的,因此会成为《中国新闻》栏目报道的主题之一。
也可能会针对一些地方性的传统节日进行报道,如元宵节、龙抬头节等。
二、节日报道的内容安排在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报道时,《中国新闻》栏目会从多个方面进行内容安排,以展现出中国古老而丰富的传统文化。
具体来说,报道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节日的历史渊源报道者会在节目中介绍所报道节日的历史渊源,包括节日起源、发展过程、历史典故等。
这可以帮助海外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2. 节日的习俗和传统《中国新闻》栏目会对所报道的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民俗风情、传统习俗等进行介绍,例如春节的拜年、放鞭炮,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等。
这些内容能够让观众深入了解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3. 节日的现代发展节目也会对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报道,如春节期间的旅游热点、年俗变迁等。
这使得报道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内涵,也能够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三、报道手段和技巧《中国新闻》栏目作为中国的国际新闻报道平台,具备先进的报道手段和技巧,对传统节日的报道也会采用多种方式呈现:1. 图片、视频展示节目在报道传统节日时,通常会通过高清图片和视频的展示,来展现节日的盛况和热闹场面,让海外观众通过视觉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
福建传统村落调研报告
福建传统村落调研报告[报告内容概要]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福建传统村落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为保护与传承福建传统村落文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及过程1. 阅读相关文献与资料,了解福建传统村落的定义、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对福建省内的几个代表性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调研,包括村落的规模、布局、建筑风格、文化传统、社区活动等方面。
3. 通过访谈当地村民和相关专家学者,了解他们对于传统村落的认知、保护与发展的看法。
三、福建传统村落的特点和价值1.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福建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反映了福建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2. 独特的建筑风格:福建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包括传统木结构建筑、石雕、琉璃瓦等元素,体现了传统村落建筑艺术的精髓。
3. 融合的社区文化:福建传统村落的社区文化包括民俗风情、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形成了独特的村落社会生活。
四、福建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1. 建筑破损与保护:部分传统建筑因年久失修而面临倒塌和破损的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工作。
2. 城市化对村落的冲击: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传统村落被破坏或改造,其原有特色受到严重影响。
3. 传统文化传承困境:部分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着老龄化和年轻人流失的问题,亟需有效的传承与创新。
五、福建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建议1. 加强保护意识与法律法规建设:通过提高居民对于传统村落保护意识的培养,以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村落保护工作。
2. 寻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需要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平衡点,鼓励传统村落发展与时俱进。
3. 提高社区参与与文化教育:鼓励村民参与村落保护与发展,加强文化教育,提升社区的凝聚力与文化认同。
六、结论福建传统村落作为福建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然而,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面临诸多挑战。
我们应该加强保护意识,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民俗文化 的传播影响了人们对民俗 的认识 ,并在建构身份和文化认同意义上发挥 了巨大作用。研究 者认 为 ,“ 大众 媒 介 的工作 不 仅仅 是 报道 新 闻 ,更 重要 的 是将 新 闻组 织到 已有 的框架 之 中” 。所谓 框架是指传播者用某种方法来传递信息时的一种呈现模式 ,这种模式以词语 、图像 、短语 以及表达方 式等体现出传者对普遍性或特殊性议题中事实或信息的选择与强调 。我 国新闻传播学界对于民俗新闻 报道 的研究 相对 较少 ,已有 的研究 一是 多集 中在 民俗节 日报 道这一 民俗 报道 的子议 题 上 ,二是 多为定 性地探讨民俗报道的原则 、规律与技巧 ,缺乏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本文以框架建构理论为基础 ,通过 对 《 福建 日 报》 民俗报道 内容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研究该媒体民俗文化的框架构建 ,并探讨 “ 拟态 环境” 中民俗文化的组构因子 ,为媒体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 。
文化在应对外界 环境 中的重构状 态。在 当代 的社 会语境 中, “ 民俗” 这 一文化议题 呈现 出文化 、政 治、经 济交融的 多重叙事框架。
[ 关键词 ] 民俗报道 ; 框 架建构 ;《 福建 日 报》 ;拟 态环境 [ 中图分类号] G 2 1 2 ; G 2 1 9 . 2 7 5 . 7[ 文献标 志码]A [ 文章编号 ]1 6 7 3 — 4 4 3 2( 2 0 1 3 )0 2 - 0 0 9 0 — 0 5
定俗成并流行 、传承的一种民间文化模式。 ” 3 J 1 。 卜 元认为 ,“ 民俗新 闻即是对富有新 闻价值的独特 民 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俗事象加以报道的信息 。 ” - 5 J 5 更确切地说 ,这个概念所界定的其实是 “ 民俗事象
新闻” 。笔者在 样 本收集 的前 期 ,发现 类似 “ 民俗 文 化节 ” 、“ 旅游主打 ‘ 民 俗 ’牌 ” 之类 的新 闻不
第2 1卷
第 2期
厦 门理 工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Xi a me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V0 1 . 2 1 No . 2
2 0 1 3年 6月
J u n .2 0 1 3
第 2期
胡丹 :论 《 福建 日报》 民俗报道 的框架建构
・ 9 1・
密切 ,报道的主体虽不是民俗 “ 事象” ,却是民俗 “ 事件” ① 。本研究将 “ 民俗事象新 闻”与 “ 民俗 事件 新 闻” 都 纳入 “ 民俗 报道 ” 的范 畴 ,认 为 “ 民俗 事 件新 闻” 可 界定 为 “ 对 富 有新 闻价 值 的 , 由 独特民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俗事象衍生的相关活动加 以报道的信息” 。
论 《 福建 日报》 民俗报道 的框 架建构
胡 丹
( 厦 门理工学院文化产 业学院,福建 厦 门 3 6 1 0 2 4 )
[ 摘 要]采用框架分析法,从报道数量、版面分布、报道类型、议题及叙事框架等方面定量与定性
地探讨 了 《 福建 日 报》2 0 1 1 年 的民俗报 道样 本。在 民俗 文化这一议题 中, 媒介 民俗事 象和媒介 民俗事件 是 《 福建 日 报》拟 态环境的重要 组构 因 子 。其 中,民俗 文化 呈现 以 民俗 事 象为主 ,民俗 事件 为辅 。媒 介 民俗 事象总体 呈不均衡 状态 ,以节庆报道 流量最为突 出; 媒 介 民俗事件 涵盖 了事件 的各个子议题 ,呈现 出民俗
在少数。按上述定义 ,这样的新闻报道不能纳人 “ 民俗新闻” ,但 由民俗衍生 的现代活动与民俗关 系
① “ 拟态环境” ( P s e u d o —e n v i r o n me n t )是美 国著 名新闻工作 者李普曼 在其 《 公众舆论 》 一 书中提出 的。也 有 人称之为虚拟环境 、信息环境 、媒体环境 。它并不是客观环境 的镜子式再现 ,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信 息的选择 、加 工 和报道 ,重新加 以结构化 以后 向人们所提示 的环境 。 [ 收稿 日期]2 0 1 2—1 2— 2 8 [ 修 回 日期 ]2 0 1 3— 0 5—1 8 [ 基 金项 目]福建 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 J B 1 1 2 6 2 S ) [ 作 者简 介]胡丹 ( 1 9 7 9一) ,女 ,讲师 ,硕士 ,研究方 向为文化传播与新闻传 播。E - m a i l : d h u @x mu t . e d u . c a
一
、
研 究 设 计
( 一)“ 民俗 报 道 ” 的选择 标准 “ 民俗是在 人类 社会 长期 发展 的历史 过 程 中形 成 和积 淀 的 ,是 世 世代 代 的 民众 在生 活 过 程 中 的生 产 消费 、衣食 住行 、婚 丧嫁娶 、岁 时节 令 、娱乐 游艺 、礼 仪信仰 等 民间风俗 习惯 的总和 ,是经 社会 约
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 … ;“ 时至今 日,民俗信息的 ‘ 传 ’的传统形 式正在与现代大众传播的 ‘ 传 ’的形式形成了全面碰撞和微妙的重整嫁接” 。当今一切文化均处于
“
一
“ 媒介环境” 中,并且传媒 日 益成为社会和民俗生活变迁过程 中一支重要 的力量
。现代大众媒介
( 二 ) 研究对象 ,借助 《 福建 日 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以 “ 民俗” “ 风俗” “ 习俗” 以及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关键词分别进行全文搜索 ,再从 中挑选 出符合 “ 民俗新闻”与 “ 民俗事件新闻”概念的报道作为总样本 ( 不包括广告和软文) ;搜索的时间范围为 2 0 1 1 年1 月 1日 到2 0 1 1 年1 2月 3 1日,共获得有效样本 2 7 8 篇 。对 总样本进行报道类别 、议题 的内容框架 、版面分 布、呈现形式等分析 ,然后通过量化的内容和质化 的文本解读相互补充 ,考察该媒体的民俗呈现。 民俗事象新闻内容的建构参考 了民俗学对 民俗的分类法 J ,将民俗分为经济、社会、信仰和游 艺四大一级议题 ,各一级议题下设二级议题 。基于考察对象 自身特点 ,同时参考盖茨的分类方法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