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第十一章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024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024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02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4.26•【文号】•【施行日期】2024.04.26•【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第三章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第四章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一)良种繁育、栽培、肥料施用和养殖技术;(二)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三)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四)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五)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六)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技术;(七)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八)其他农业技术。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第三条国家扶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第四条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二)尊重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意愿;(三)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四)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五)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注重生态效益。

农业推广学_ 在线作业B

农业推广学_ 在线作业B

农业推广学_在线作业_B 用户名:最终成绩:100.01958195319501956本题分值:5.0用户得分:5.0群体成员对某些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无意识及不自觉地感受与接受的现象是()。

清末的农业推广是从推广优良种子开始的。

我国原有的棉种品质较差,不适于作为近代的机器纺织原料,亟需引进优良的外国棉种。

于是,由张之洞于1892年请人在()选择良种,采购棉子,寄至湖北试种。

意大利美国法国英国本题分值: 5.0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美国 知识点:双向沟通 语言沟通 非正式沟通 单向沟通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用户解答: 非正式沟通 知识点:我们现在使用的“农业推广”一词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当时许多大学的农科都学习( )赠地学院模式,设立农业推广部。

( )往往是在不受组织的约束和干涉的地点、时间、场合条件下所进行的非严肃交流,具有自发性、灵活性、迅速性、随意性等特征。

项目型教育型 自助型 企业型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自助型 知识点:()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交需要是人的社会性的反映。

人都有一种归属感,都希望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群体之中,受到群体的关心照顾。

12.沟通的核心是()。

动机创新规模 创新数量 距离 时间1.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

传统文化障碍农民自身的障碍经济环境障碍在某一特定的农村环境中,农民个人行为的改变是动力和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阻力因素包括()。

动员 咨询建议教育培训 行为操纵 行为强制本题分值: 5.0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主要包括( )。

双向沟通自下而上沟通语言沟通自上而下沟通横向交叉沟通本题分值:5.0用户得分:5.0用户解答:自下而上沟通| 自上而下沟通| 横向交叉沟通正式沟通按信息流向可划分为()类型。

农业技术推广学作业题库

农业技术推广学作业题库

农业技术推广学作业题库第一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一、名词解释:1、相对优越性2、创新的采用3、创新的扩散4、发明5、创新二、填空:1、美国学者罗杰斯根据不同时间的采用者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

2、农业创新总体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上的()与每项具体的农业创新在农业中应用实践的(),使农业创新的扩散呈现明显的(),而某项具体的()的扩散过程就是一个周期。

3、在农业推广学中,S形扩散曲线所揭示的规律称为()4、根据扩散曲线中不同时间扩散速率的特性变化,可把其分为4个不同时期()、()、()、()。

5、代代连续不断的往下传的方式叫()。

三、简答题:1、简答创新的特性。

2、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3、简答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

4、简答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5、技术的适用性具体有几种情况?四、论述题:1.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1.试述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第二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一、名词解释:1、科学2、技术3、科技成果4、科技成果转化5、应用性研究成果二、填空:1、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是()、()、()。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有()、()、()。

3、科技成果依据表现形式分为()和()。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是建立在()和()基础之上的更高形式的综合性效益。

5、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的运行机制是()、()、()6、衡量成果质量的标准有()、()、()、()、()。

三、简答题1、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2、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3、简答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素。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是什么?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方法是什么?四、论述题1、试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常见的运行机制是什么?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是什么?第三章农业推广心理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2、群体3、心理定势4、个性5、兴趣6、能力7、气质8、性格9、思维10、情感11、意志二、填空题:1、人的心里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的反映。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

•第一部分:导论一、基本概念1、狭义、广义、现代农业推广2、农业法规定的农业技术推广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4、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二、简答题1、广义农业推广与狭义农业推广的比较2、农业推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三、论述题1、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2、农业推广的作用第二部分:推广心理一、基本概念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发散性思维;4、心理定势;二、简答题1、简述农民群体的特征2、简析农民对采用农业科技的一般心理3、举例说明发散性思维4、举例说明侧向思维5、简析影响人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条件6、农业推广人员的非智力心理因素三、论述题1、农民群体的特征是什么?推广工作者如何认识农民的心理?2、为什么说农业推广活动中引起农民兴趣是最重要的?3、如何培养农业推广人员的能力?4、农业推广者怎样对农民心理产生影响?第三部分:推广行为一、基本概念1、人的行为;2、需要;3、动机二、简答题1、人的行为主要有哪些特征?2、需要层次论主要有那些内容?3、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4、简述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5、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主要有那些?6、我国农村的农民交往行为的特征三、论述题1、论述行为改变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2、现阶段我国推广对象的需要第四部分:推广沟通一、基本概念1、人际沟通;2、农业推广沟通二、简答题1、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程序2、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原则3、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4、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三、论述题1、试论述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2、试述影响农业推广沟通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创新采用一、基本概念1、创新扩散;2、进步农民策略;3、波浪式扩散方式;4、跳跃式扩散二、简答题1、简析农民采用创新的一般心理行为过程2、简析进步农民策略的缺陷3、简述S扩散曲线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三、论述题1、分析论述当前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2、试述农业创新扩散的一般过程第六部分:推广方法一、基本概念1、大众传播法;2、集体指导法;3、个别指导法;4、参与式农业推广二、简答及论述题1、简述大众传媒推广法的特点2、简述集体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与特点3、简述个别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与特点4、简述参与式农业推广的基本步骤5、如何选择和综合应用农业推广的方法第七部分:推广写作1、与其他论文相比,农业推广论文在内容、特点、选题原则上有哪些独特之处?2、在农业推广报告中,项目类报告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述其用途或作用。

农业推广第十一章 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及方法背诵要点

农业推广第十一章 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及方法背诵要点

农业推广背诵要点第十一章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及方法1.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概念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是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科学方法,依据既定的目标或标准,对推广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衡量、检查和考核,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2.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作用(5点)(一)认可作用评价可以评定项目工作完成的情况,对预期目标、组织功能、推广方法、工作成绩和社会效果等方面的成果给予认定和总结。

(二)决策作用评价中收集的数据和信息是农业推广项目管理及项目参与各方确认问题、制定关键策略、改进措施、修正计划、重新分配资源的基础。

可以形成政策和战略措施层面上决策支持依据,从而对提高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学习作用通过工作评价所获得的知识对将来项目任务的实施具有多种用途,可将有关知识融合到总体工作中去,确保在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能充实新的知识和内容。

(四)强化责任作用工作评价一般要对是否满足目标群体的要求及优先性等做出评定,分析所采取的工作方式能否使受益人的利益得到持续的保障,并指出哪一级应由谁负责。

(五)增强能力作用工作评价通过改进决策方式、增强责任感和利用过去所学到的经验,必然有利于提高和改进国家、地方及基层项目任务的执行、管理和决策能力,也有利于评价能力的改善。

3.农业推广工作监测与评价的区别与联系虽然监测与评价都是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但二者之间具有重要的区别与联系。

其主要区别表现在:①工作目标的区别。

农业推广项目监测着重于为实现目标的检查,监督。

项目评价着重于判断目标是否实现。

②工作内容的区别。

评价是对项目等执行效果和影响的评议。

一般来说,项目的监测工作着重于其执行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而评价着重于其执行后所产生的效果。

其联系表现在:①二者均是重要的项目管理手段和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二者均需要收集项目等执行过程中的投入、产出、进度、效果、影响等方面的信息,并与目标比较,评定其利弊得失。

8 第八章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8 第八章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一、农业推广信息的采集
( 四 ) 农 业 信 息 的 来 源 1.农业科技图书 2.农业科技期刊 3.内部资料 (1)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报告 (2)农业科技成果汇编或选编 (3)农业科技会议资料 ( ) 农业研究 ( ) 报告 ( ) 学 5 农业技术 资料 6 农业 农 资料 书 7
(五)采集的渠道
2.单向采集与多向采集
单向采集:根据特殊用户的特殊需求,只通过一条渠道,向一个信息源进 单向采集: 行具有针对性的采集活动。 多向采集: 多向采集:是指对特殊用户的特殊需求,多渠道、广泛地对多个信息源进 行信息采集的活动。此方法的优点是成功率高。缺点是容易相互重复。
3.主动采集与跟踪采集
主动采集: 主动采集:是指针对需求或预测,在用户需求之前,即着手采集工作。 跟踪采集: 跟踪采集:是指对有关信息源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
(一)种类:
1.农业资源信息: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和各种社会经济资源,以及农业
区划等方面的信息。·
2.农业政策信息:包括各种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直接相关或 间接相关的各种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政策等。 3.农业科技信息:包括农业科研进展、新成果、新技术、新工 艺、生产新经验、新方法等。 4.农业生产信息:包括生产计划、产业结构、作物布局、生产 条件、生产现状等方面的信息。 5.农业教育信息:包括各种层次的农业学历教育、培训班、技 术培训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内容、效果等信息。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农业推广信息:涉及同农业推广活动具有直接或 间接关系的各种信息(包括资源与环境信息、生产经 营与管理信息、科技与教育信息、市场与经济信息、 政策与法规信息等多种类型)。
农业领域信息服务已成为农业推广服务的重 要内容。信息服务能力是推广人员的能力构成之 农业推广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第三节农业推广信息的传播 第四节 农业推广信息的应用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农业推广学》是一门新型的、交叉性学科,与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以及农学等许多自然科学关系密切。

该课程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的涵义、性质和作用,农业推广的发展史,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农业推广教育与培训,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等.二、教学目标及任务1、学习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认识、掌握农业推广的本质和规律,主要是农民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改变规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规律。

2、掌握农业推广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农业推广体系的变革趋势。

3、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推广素质与技能。

4、了解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方法与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4 学时)(一)目的与要求1.理解和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2.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史,以及目前国内农业推广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1、中国古代的农业推广活动2、清末至明初时期中国的农业推广活动3、新中国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4、欧、美的农业推广活动第二节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1、农业推广的涵义2、与农业推广有关的几个概念第三节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农业推广学的性质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3、农业推广学的内容4、农业推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四节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的目的、意义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习题要点:(1)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重点、难点: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4 学时)(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与沟通2.掌握行为改变的理论、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3.掌握创新扩散的基本理论的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创新的采用1、创新的概念和特性2、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3、创新采用者分类4、信息来源对创新采用者的影响5、采用过程中推广方法的选择第二节农业创新扩散1、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2、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3、S 扩散理论及其应用4、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习题要点:(1)创新和农业创新的基本概念。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总体安排一、课程目标农业推广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理论与农业推广技能。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1、掌握农业推广理论及其在农村发展中的运用;2、掌握农业推广方法和要领;3、掌握农业推广教育方法与技能;4、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和管理技能。

5、锻炼、培养和提高从事农业推广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二、教材选用1、教学主用教材:《农业推广学》(第二版),由高启杰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参考教材:1)王慧军(2002):《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高启杰(2008):农业推广学案例,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3)高启杰(1997):现代农业推广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4)汤锦如(1999):农业推广学,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5)许无惧等(1997):农业推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3、参考资料:1)许无惧等(1989):农业推广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郝建平(1997):农业推广技能,经济科学出版社3)H.阿尔布列希特等(1992):农业推广----基本概念与方法4)参考文献:1995-2008农业推广研究文献5)教学参考课件:欧美国家农业推广三、课时安排1、总学时安排:共56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实验16学时,教学实习3天。

(注:原教材中第三章不列在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中)2、实验课和教学实习安排1)实验课:实验一:农业科技进步率与成果转化率计算实验二:农民短期培训教学计划和教案设计实验三:农业推广试验与成果示范设计实验四:农业推广试验示范结果分析实验五:农业推广演讲计划和准备实验六:农业推广工作效益的计算与分析2)教学实习实习一:农业推广工作参观,0.5天;实习二:参观农业推广成果示范,0.5天;实习三:农业推广演讲,2天;第二部分大纲分章第一章导论学时分配:2学时,课堂讲授重点: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关系、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学的目的、意义与方法学习要点◆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趋势◆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征◆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农业推广学的发展过程◆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第一节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模式一、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趋势二、当代世界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第二节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功能一、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征二、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第三节农业推广学研究进展一、农业推广学的发展过程二、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章农业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学时分配:4学时,课堂讲授重点:行为产生理论,行为改变理论,行为改变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学习要点:◆行为及其产生的机理◆需要理论和期望理论◆我国农民行为特征◆农民行为改变的过程◆农民行为改变的动力与阻力◆农民行为改变的策略◆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第一节行为产生理论内容:行为的概念和行为产生模式,行为产生的主要理论第二节行为改变理论内容:行为改变的主要理论,农民行为改变规律第三节行为改变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内容:按农民需要进行推广,正确使用期望激励调动农民积极性第三章农业推广沟通学时分配:4学时课堂讲授重点: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和分类,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程序和特点,农业推广沟通网络及沟通的障碍,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与技巧学习要点:◆沟通的含义与分类◆沟通的过程及要素◆农业推广沟通的模型与网络◆提高农业推广沟通效率的要领及技巧第一节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和分类内容: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重要性和分类第二节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程序和特点内容: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程序和特点第三节农业推广沟通网络及沟通的障碍内容:农业推广沟通网络、障碍及影响农业推广沟通的因素第四节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基本要领和技巧内容: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基本要领和技巧第四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学时分配:4学时,课堂讲授4重点:农业创新、扩散的基本概念、创新的特性,创新扩散曲经、创新采用老分类及分布规律,影响农业创新与扩散的因素。

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教学大纲

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教学大纲

《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是讲述农业企业在经营农产品、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商品的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和方法的应用学科。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系统学习农业市场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提高学生进行农产品市场调研、开发和市场化运作的能力。

3.适应专业:本大纲适用于农学类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课程教学。

4.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开设90学时,理论学时30学时,实验学时60学时。

5.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部分使用投影仪与多媒体教室。

6.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考察与结业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平时考察包括作业、实习报告、专题调查、上课记录等内容,考试总评(100%)=考试成绩(80%)+考察成绩(20%)。

7.课外自学要求: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预习和巩固所学内容,积极利用报刊杂志扩展视野,熟悉农业市场经营的法规、新措施和新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要求:第一章绪论了解:农业市场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市场含义、特征、职能和机制。

领会:鲜活的营销实践催生新的营销观念和理论。

掌握:市场营销观念和营销组合策略的的演变过程,以及农业市场的特点和政府调控市场的手段;熟练掌握市场营销观念的三大支柱。

理解:政府对农业市场调控的必要性。

第二章农业市场分析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及影响因素,应对农业市场营销环境的策略领会:农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意义掌握:农产品需求和供给的特点、影响因素和与价格的关系及蛛网理论;消费结构变动的规律性,第三章农业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调研的类型、方法和步骤领会:农业市场调研的意义掌握:市场预测原理,预测和决策的常用方法理解:确定性决策与非确定性决策的区别。

第四章目标市场营销策略了解:市场细分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农业推广学-第11章 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

农业推广学-第11章 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
2019/9/15
第二节 农业推广示范
一、成果示范
(一)成果示范的含义 成果示范又称效果示范或结果示范,是指选择当地经过试 验已取得成功的某项成果,如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新 栽培技术等,选择示范基地进行示范,然后在推广人员的指 导下,由示范户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进行应用,将其应用过 程和取得的效果展示出来,示范给其他农户,引起周围农民 的兴趣,鼓励他们仿效的推广方法。由于成果示范可以非常 直观的展示成果的经济效益和最终结果,所以这种方法是推 广方法中最为有效的方法。
2019/9/15
第一节 农业推广试验
二、常用的试验设计(以种植业为例)
(二)随机区组设计 3.裂区设计 裂区设计是多因素试验的一种设计形式。试验中,如果处 理的组合数较多而又有一些特殊要求时,常采用裂区试验设 计。 在裂区设计中,往往按照处理的影响程度进行设置。一般 设置影响程度大的为主区,然后在主区内设置第二个因素的
2019/9/15
第一节 农业推广试验
三、农业推广试验方案的拟定与实施 (一)农业推广试验方案的拟定
2.试验因素确定 试验因素是根据试验目的确立的。总的原则是:单因素试 验就可解决的问题,就不要采用多因素试验;必须采用多因 素试验时,也要尽量减少处理数量,应抓住关键因素进行预 备试验,得到初步结论后,再进行复杂试验,这样由浅入深 可得出明确结论。
第十一章 农业推广试验与
示范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熟悉和掌握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理解农业推广试验基本要求和推广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了解中间试验作用和实施要求; 3、掌握农业推广试验、成果示范和方法示范等技能。
2019/9/15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农业推广试验 第二节 农业推广示范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目录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1)2、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二》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10)3、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机械化领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17)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信息化领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20)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25)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四》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27)7、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农业工程领域(含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工程制图》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34)8、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环境工程领域《环境学概论》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35)9、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食品工程领域(含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食品科学基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41)10、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作物领域第四单位考试《作物育种学》科目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42)1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园艺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园艺植物栽培与育种》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49)12、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资源利用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植物营养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50)13、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植物保护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植物保护概论》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51)1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动物营养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58)1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草业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草地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2)1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鱼类生态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3)17、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4)18、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农业推广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7)19、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农业信息学概论》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70)20、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兽医基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71)21、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兽医临床诊断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7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一、适用领域: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和草业领域二、考试科目(考生可任选其中三部分作答,每部分50分):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1 《植物学》强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 《植物学》郑湘如、王丽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北京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绪论一、植物及其多样性二、植物学与农业的关系第一章植物细胞一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原生质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特点二细胞外被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三植物细胞间的联络结构:纹孔和胞间连丝四细胞质及其细胞器,各类细胞器的主要功能五细胞核的结构及其功能六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及其贮藏方式七细胞分裂的方式及特点,细胞分化及细胞全能性的概念第二章种子和幼苗一种子基本结构和基本类型,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二幼苗的类型及幼苗形态学特征在生产上的应用第三章植物组织一植物组织的类型、分布及特点二维管组织、维管束和组织系统第四章营养器官——根一根的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二根尖的分区,根的初生结构及其特点三侧根的发生四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五根瘤与菌根第五章营养器官——茎一茎的主要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二芽的类型及叶芽的结构三茎尖的结构四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及其特点五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六禾本科植物茎节间的结构特点七茎的生长特性与农业生产第六章营养器官——叶一叶的生理功能及其组成二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三叶的衰老与脱落四叶的生长特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第七章营养器官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一营养器官的整体性、功能的协同性及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二营养器官的变态的概念、类型,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第八章生殖器官——花一花的组成及其基本形态二花芽分化三雄蕊的发育和结构四雌蕊的发育和结构五开花与传粉六受精,双受精的过程、特点和生物学意义第九章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一种子的发育二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第十章植物类群及分类一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二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概述1低等植物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类群2高等植物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类群第十一章被子植物分科概述一双子叶植物纲二单子叶植物纲三被子植物的起源及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名词解释;2、填空题;3、选择题;4、填图及绘图题;5、问答题遗传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普通遗传学》(第二版),杨业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农业推广学名词解释

农业推广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 1.狭义农业推广: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广义农业推广:是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3.农业推广:是在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水平,主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和体系。

4.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5.农业技术: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

第二章 1.农业推广服务系统:是指农业推广人员,推广机构及所处的生存空间。

2.目标团体系统:是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

3.沟通:它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的运用媒体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即指在社会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兴趣,情感爱好和知识等各种信息的过程。

4.沟通主体:指承担信息交流的个人,团体及组织。

5.沟通客体:沟通的信息内容。

6.沟通渠道:是指传送和接受农业信息的道路和途径。

7.沟通媒介:指沟通的信息载体和信息传播工具。

8.正式沟通:是指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所进行沟通。

9.非正式沟通:是指非组织系统所进行的信息交流如农技员和农民的私下交换意见,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

10.语言沟通:利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的沟通为语言沟通11.非语言沟通:是借助非正式语言的符号如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进行的沟通。

12.个人沟通:个人沟通指个人之间直接面对面或通过个人媒介进行的沟通。

13.大众沟通: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等进行的沟通。

14.信息沟通:指以交流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沟通。

15.心理沟通;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交流,包括感情,意志,兴趣等的交流。

《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总体设计

《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总体设计

《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总体设计【摘要】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进行了总体设计,界定了理论教学内容,提出应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了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教学内容,提出了社会调查,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方法。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农业推广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设计【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1yjg-004。

abstract:studied on overall designing of “technology extension theory and methods” course teaching for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in full?鄄time education, proposed that defin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and tools. having plann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skill training course content, propos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skill training method, such as the social investigation,role playing law,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key words: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in full?鄄time;agricultural extension; technology extension theory and methods; design of course teaching【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58-022009年3月2日,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陈希副部长在会上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应用人才培养,逐步压缩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的要求。

农业推广问答题

农业推广问答题

农业推广学第一章绪论1、试述农业推广的概念和性质。

农业推广是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新观念(5新)通过试验、示范、培训、交流、引导、咨询等方法,传授传播给农民,使其自愿改变概念及行为。

从而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活环境,增产增收,提高自我决策及管理能力。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达到提高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这一最终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从农业推广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实际工作经验在其早期发展历史上占有主要成分,在后期的发展历程中,其他社会学科渗透又有重要贡献。

尤其是20世纪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对农业推广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其工作内容来讲,主要是农业信息、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应用,应属于自然科学或农业科学。

从其工作过程及形式来看,是研究如何采用干预、试验、示范、教育、沟通等手段来诱发农民自愿改变其行为。

2、试述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

一、直接功能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3、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二、间接功能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3、简述我国农业推广产生和发展特征。

(一)原始农业推广模仿推广(二)奴隶社会农业推广农师推广(三)封建社会农业推广“劝农” 、“课桑” 、“教稼”(四)清末农业推广(19世纪末)创办农务学堂(高等、中等、初等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农会”(五)国民党政府时期农业推广(1927——1949)(基本停滞状态)(六)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推广4、晏阳初为中国近代农村教育做出了哪些贡献?晏阳初将中国农村的问题归为“愚、穷、弱、私”四端,主张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分别医治之。

这一教育主张和他们所实施的工作包括:以文艺教育救“愚”。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定)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定)

第一节 农业推广信息概述
一、农业推广信息 1.概念 1)信息 2)农业推广信息
对事物间差异的 一种抽象,是事 物运动的状态以 及关于这种状态 的知识 无 限 性 和 普 通 性
2.信息的特性
同农村发展 与推广活动 具有直接或 间接关系的 各种信息
客 观 性 和 主 观 性
价 值 性 和 共 享 性
电子农务破解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第二节 农业推广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是指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信息, 信息采集 是指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信息,而对 其进行的聚合和集中 聚合和集中。 其进行的聚合和集中。信息处理是指把收集来的大量 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和鉴别 分类、加工、存储, 筛选和鉴别、 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和鉴别、分类、加工、存储,使 之成为二次信息的活动。 之成为二次信息的活动。
手段:三电合一
四、提高农业推广信息服务质量
1.健全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加强信息服务队伍 健全信息网络服务系统, 健全信息网络服务系统
纵向系统
国 家 信 息 中 心 科 技 管 理 部 门 农 业 科 研 部 门
横向系统
支 农 行 业 社 会 团 体 等 图 书 馆 等 公 共 信 息 部 门
省农业 信息中心 县级农业 信息中心 乡镇农技 服务站
4.拓宽信息服务渠道 拓宽信息服务渠道
传统(信息提供、检索、咨询、分析)
1.内容丰富 内容丰富
电子(软件服务、培训、咨询、设备选购 网络查询、检索、电子邮件、网上交流)
2.方式多样 方式多样
科技项目服务方式 生产资料的试用服务方式
3.方法有效 方法有效
农产品包销方式 财政扶持服务方式
阅读案例
1、衢州市“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 2、莱州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与模式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Agricultural Extension Science )课程编号:081084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农学、畜牧、兽医、园艺、植物保护、农学(农业信息技术)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总学分:3.0教学目的与要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开展农业推广工作能力,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一些技能与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选用《农业推广学》(汤锦如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为教材。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0学时)第一节农业推广的涵义、性质和作用一、农业推广的涵义及其演变二、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界定三、农业推广的性质四、农业推广的作用和目的第二节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一、农业推广学的定义二、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三、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内容四、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本章重点:农业推广的涵义、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界定、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难点: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界定、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与沟通(3.0学时)第一节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一、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涵义二、框架中两个系统的特征三、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决定因素第二节农业推广沟通一、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和分类二、农业推广沟通要素、程序和特点三、农业推广沟通的障碍和影响沟通的因素四、提高有效沟通的措施五、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和技巧本章重点: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农业推广沟通要素、程序和特点,提高有效沟通措施。

本章难点: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第三章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4.0学时)第一节行为产生和改变规律一、行为产生二、行为改变三、行为改变的规律第二节农民个人行为的改变一、农民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与阻力二、个人行为改变的经历时期三、影响农民个人行为的因素四、改变农民个人行为的基本策略五、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本章重点: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规律,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和阻力及其模式。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创新探究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创新探究

※农业经济农业与技术2018, V ol.38, No.14153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创新探究程相法(曹县楼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曹县 274400)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育成熟,我国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对农业推广信息的需求量逐步加大。

本文主要阐明了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内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创新做出初步探索,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加速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创新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139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作为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推广信息需求量逐步加大。

这就要求基层政府职能部门提升思想认识,明晰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内涵和特点,科学创新农业推广信息服务方式,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提供广泛的农业推广信息,搭建起农业生产与农业科研成果的桥梁,服务于农业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

1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内涵和特点农业推广信息服务,顾名思义就是农业职能部门借助于信息服务的手段和方法,为广大的农民提供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新技术、新理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与成熟的时期,农业推广信息有力地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方式,促进了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方式的转变,使广大农民接收农业信息的方式大为增加,提高了生产技术和销售水平,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为不同区域、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广大农民提供农业产业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就要求农业职能部门因地制宜,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其终极目的在于增加广大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所以其具有经济效益性强的特点;数字信息时代,广大农民可以借助于互联网,与农业信息推广服务人员进行自由的交流,打破了传统的信息接收方式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因而农业信息推广服务具有了多元化、丰富性的手段和方式,社会效应大大增强。

农业推广复习题[1]

农业推广复习题[1]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把农业推广称为(A)A劝农B后稷C诱导D干预2、农业推广的性质是(B)1-4A经济性B教育性C商业性D强制性3、美国国会通过《农业合作推广法》在(B)A1866年B1914年C1921年D1961年4、农业推广工作可以诱导农民行为(C)A强制变革(2服从变革C自愿变革D勉强变革5、农业推广学科属(D)1-4,19A农业学科B技术学科C经济学科D行为学科6.将“推广”一词最早用于农业活动的国家是(D)1-1,2A 美国B 英国C 印度D 中国7.最早开始应用“农业推广”一词,并给其赋于新的意义,使其成为现代农业推广专用词的国家是(A)1-1,3A 美国B 英国C 印度D 中国8.中国对于“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开始于(C)1-1,3A 远古尧舜时期B 宋代C 20世纪30年代D 20世纪60年代9.狭义的农业推广,工作业务范围以(A)1-1,4A 种植业为主B 养殖业为主C 改善农民生活为主D 乡村青年四健教育为主二、多项选择1、与农业推广学关系比较密切的相关学科包括以下的(ACDE)。

1-5,24A农村社会学B政治经济学C教育心理学D传播学E行政组织学2、人类的行为可以分为(ACDE)1-1,9A知识层面B生理层面C态度层面D技能层面E期望层面3、构成农业发展支持系统的要素有(ABCDE)1-2,12A农业研究B农业教育C农业投人D政策E农业推广4.中国古代把农业推广称为(CDE)1-1,2A 栽培技术B 耕作制度C教稼D劝农E课桑5.以下属于广义农业推广工作内容范围的是(ABCE)1-1,4A 农业生产指导B 农产品的运销、加工、贮藏C 农家家庭生活指导D 对农民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教育E 公共关系指导6.以下属于广义农业推广工作内容范围的是(ABCDE)1-1,4A 农业生产指导B 资源利用和自然资源保护指导C 农家经营和管理计划指导D 市场和价格指导E 乡村领导人的培养和使用指导三、填空题1.农业推广可分为(狭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现代农业推广)三种类型。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一、加试科目农业推广学。

二、考查目标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开展农业推广工作能力,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一些技能与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 14分,共42分四、考试内容1 导论1.1 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模式1.2 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功能1.3 农业推广学研究进展2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改变2.1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产生2.2 我国农业推广对象行为特征2.3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改变3 农业推广沟通3.1 沟通概述3.2 沟通模型与网络3.3 农业推广沟通4 创新的采用与扩散4.1 扩散曲线与扩散过程4.2 创新的采用过程4.3 采用率及其决定因素5 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5.1 推广方法的基本类型与特点5.2 参与式农业推广5.3 农业推广的程序与方法选择6 农业推广写作与语言运用6.1 农业推广论文与报告写作6.2 农业推广应用与宣传文体写作6.3 农业推广语言与演讲7 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7.1 农业推广试验7.2 农业推广成果示范7.3 农业推广方法示范8 农业推广培训与咨询8.1 农业推广培训的基本原理8.2 农业推广培训的方式8.3 农业推广咨询9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9.1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概述9.2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9.3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问题与对策10 农村家政推广与社区发展10.1 农村家政推广10.2 社区发展及其基本原理10.3 社区发展实务11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11.1 农业推广信息概述11.2 农业推广信息系统11.3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12 农业推广经营服务12.1 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概述12.2 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程序与技巧12.3 农业推广经营实体的兴办13 农业推广组织与管理13.1 农业推广组织设计原理与原则13.2 农业推广组织类型与组织设计评价13.3 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14 农业推广人员14.1 农业推广人员的类型与职责14.2 农业推广人员素质14.3 农业推广人员管理15 农业推广计划15.1 农业推广计划概述15.2 农业推广计划的编制与执行15.3 农业推广计划的管理16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16.1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概述16.2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指标体系16.3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步骤与方法17 农业推广政策与法规17.1 农业推广政策与法规概述17.2 农业推广政策17.3 农业推广法规18 农业推广研究方法18.1 农业推广研究的程序18.2 农业推广研究的基本方法18.3 农业推广资料收集方法五、参考书目1. 高启杰,《农业推广学》(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2. 王慧军,《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农业信息的种类
1.农业生产信息
2.农业市场信息
3.农业科技信息
4.农村政策信息
5.农业资源信息
6.农业教育信息
7.农业推广管理信息 8.农业经济管理信息
9.农业人才信息
10.农业自然灾害信息

(二)农业信息的主要内容
1.农业科技及生产信息 (1)国内外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动态; (2)从国外引进的各种农林畜牧品种、农
第十一章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学习目标
1. 理解农业信息和农业信息化的含义、农业推广 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
2. 了解农业信息的种类和内容、农业信息的来源 与特性、农业信息化和信息农业;
3. 掌握农业推广信息系统的利用途径、农业推广 信息系统的应用技术;
4. 探讨提高农业推广信息服务质量的基本途径; 5. 提高促进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
5.转移性 (1)可以转换 (2)可以存储 (3)可以传递 (4)可以压缩扩充 (5)可以廉价复制
6.共享性
一种天然特性(或称本质特性)。信息可 同时被多个接收者所利用,不会因接收 者增多而使每个接收者获得的信息减少。 使用者越多,其价值也就越大。
信息可以共享,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质,也 是与传统的资源(物质和能量)的一个 主要区别。由于信息可以被共享,它对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具有无可限量的贡献。 信息可以共享的奥秘,就在于信息不是 事物本身,它可以脱离开原事物而转换 复制。
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态或一种记录形式
资料(文献):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知识被记 录在载体上,形成文献。
信息是基础,是起 源,它包含了知识和情 报,是它们共同的本质 联系的纽带。文献则是 信息、知识、情报的存 储载体和重要的传播工 具,是重要的知识源、 情报信息源,它是信息、 知识、情报存储的重要 方式。文献不仅是情报 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 也是吸收利用情报的主 要手段。
业设备和技术; (3)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应用技术科
研成果; (4)农民及农业企业的先进经验; (5)邻近地区已推广的行之有效的农业技
术;
(6)农情动态、作物生产动态、气候变化、 自然灾害预测预报;
(7)农业推广人员在农业推广过程中取得 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8)基层推广人员、农业企业及农民群众 对推广项目的反映,对
信息与知识、情报、数据、消息、资
料等的比较
知识: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是信息加工的产物。 信息是知识的原料。
情报:情报是指对特定主体具有机密性质的那些事物 的运动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是一类特殊的信息, 是信息的一部分。
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信息是消息的内核。消息中包 含信息,是信息的载体。得到消息,从而获得信息。 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报道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 讯息 。
日文中称为“情报”,我国台湾称之为 “资讯”,我国古代用的是“消息”。
(一)信息的概念
2、信息是通过文字、数据和各种信号来传 递、处理和表现客观事物特性的知识流。
3、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 示的知识或消息。
4、信息是消息、情报、信号、数据和知识。 指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符号
等所包含的内容。 5、信息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 。
信息的普遍性
2.无限性
信息的普遍性主要是就其空间的分布而言 的,而信息的无限性则主要是就其时间 的延续而言的。
某个具体的信息总是有寿命有时效的。
就信息的整体而言,信息是永远无限地存 在的。只要世间万物的运动不停止,信 息就会永远不断地产生出来,人类认识、 接收和利用信息是永无止境的。信息是 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信息的有效性也被表述为信息的可用性,其效用 决定于使用者(特定的目标)及使用的时间。
4.时效性 信息是有寿命的,它有一个生命周期。
信息滞后:体现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客观 存在。
信息超前:体现了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前提 下能够对可能发生的事物进行预测。
信息是活跃的、不断变化的。及时把握有 效信息将获得其最佳价值。不及时的信 息,其价值就会随其滞后使用的时差而 减值。
(二)信息 的形态
1.数据信息 2.文本信息 3.声音信息 4.图像信息 5.多媒体信

(三)信息 的特征
1.普遍性 2.无限性 3.有效性 4.时效性 5.转移性 6.共享性 7.寄载性
1.普遍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世间一切事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发展 运动之中,因此也就时时刻刻产生着新 的运动状态,这些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 方式就是信息。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产 生信息,人类、自然、机械等表达事物 形态的普遍形式都是信息。信息普遍地 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人类社会,存在 于人类的思维或者精神领域,信息是无 处不在的。
改进推广工作的建议;
(9)农民的需求、愿望及反馈的技术革新 信息;
技能。
第十一章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农业推广信息概述 农业信息化和信息农业 农业推广信息系统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第一节 农业信息概述
一、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1、信息就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物质运动的 形态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 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经过 传递后的再现。简言之,信息是事物存 在方式、运动状态的反映(表现形式)。 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联系、作用和发 展变化的反映。
信息的共享是以消耗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 为代价的。
7.寄载性 信息如果不依附各种适当的载体,信息的
含义和价值则不能传递和发挥。
没有载体的信息是不存在的。
声音、语言、文字、颜色、图像、各种符 号、光电磁、生物等各种信息信号,纸 张、胶片、磁带、光盘、人脑………… 无一不是信息的载体。
二、农业信息的种类和内容
信息爆炸 和信息污染、信息垃圾
3.有效性
信息是人们进行各种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依据,人 们搜集、加工信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各种 活动的效率,因此,信息是一种资源。
信息的有效性决定于信息的真实性及其价值的大 小。信息的价值在于它的知识性和技术性,不 论自然信息还是社会信息,一经生成物化在载 体上,就是一种资 源,具有可采纳性。 鸟啼、 蚁动、雁飞、鸡鸣、信号脉冲、声光电磁、 人 际交流等都在传递着各种有意义、有价值的信 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