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马铃薯国民经济经济的意义

合集下载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摘要:一、马铃薯产业的意义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三、马铃薯产业的挑战四、马铃薯产业的未来展望五、政策建议正文:马铃薯产业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马铃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一、马铃薯产业的意义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营养价值丰富,口感鲜美,被誉为“地下苹果”。

同时,马铃薯还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用来生产淀粉、酒精、味精等产品。

因此,发展马铃薯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美食的需求,还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据统计,2019 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96.7 万公顷,产量达到了2.14 亿吨。

同时,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加工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马铃薯制品的种类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马铃薯产业的挑战尽管我国马铃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缓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马铃薯产业的加工能力不足,很多马铃薯制品还需要依赖进口。

最后,马铃薯产业的科技水平不高,种植技术、加工技术和管理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马铃薯产业的未来展望未来,我国马铃薯产业将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科技研发,提高马铃薯制品的质量和种类,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五、政策建议为了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种植面积和产量。

其次,可以鼓励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提高马铃薯制品的质量和种类。

马铃薯

马铃薯

第二节
马铃薯形态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的草本植物。 生产应用的品种都属于茄属结块茎的种(Solanum tuberosum L.),染 色体数2n=2x=48。市场上多用块茎繁殖,也称多年生植物。
一、根 根分直根系——种子繁殖所发生的根,有主侧根之分。
中原二作区: 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二省的东部,河 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各省,面积占全国小于5%。 本区无霜期较长,为180—300天,年平均气温在10—18℃,最热月份平均 22—28℃,大于5℃积温3500—6500℃,年降雨量500—1750mm。
南方二季作区:
在块茎萌芽时;顶芽最先萌发,而且幼芽生长快而壮,从顶芽向下的各
芽眼,依次萌发,其发芽势逐渐减溺。
4. 块茎的大小决定于品种特性和生长条件,一般每块重50—
250g,大块可达1500g以上。 块茎的形状因品种而异,但栽培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块茎形状 产生一定变异。 块茎形状大致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圆形、长筒形、椭圆形。 在正常情况下,每一品种的成熟块茎,都具有固定的形状,是鉴别 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北方地区,匍匐茎一般在出苗后7—10天开始发生,发生后10—15
天便停止生长,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 经催芽处理的种薯,往往在出苗前即发生匍匐茎。 匍匐茎具有向地性和背光性,入土不深,大部集中在地表0—l0cm 土层内;匍匐茎长度一般为3—l0cm,野生种可长达1—3m。 匍匐茎比地上茎细弱得多,但具有地上茎的一切特性,担负着输送 大量营养和水分的功能,在其节上能形成纤细的不定根和2—3次匍匐茎。
高,一般可达85%—90%以上。
通常在干燥低温下贮藏7—8年,仍不失发芽力。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丰富的产量。

它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马铃薯的地位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是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于全球前列。

据统计,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为3000万公顷,产量约为9998万吨,位居世界第一。

这充分表明了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马铃薯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

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淀粉的需求,还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马铃薯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

马铃薯的种植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多样性,丰富粮食作物的品种结构。

马铃薯可以作为畜牧饲料,提高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畜牧业与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没有马铃薯的参与,我国的农业生产将会受到重大影响,因此马铃薯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不可低估。

其次是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马铃薯的发展趋势越发明显。

马铃薯的品种不断优化。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马铃薯的品种也在不断改良和推广。

不仅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还增强了其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进而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收益。

不断推广种植优质马铃薯品种,可以增加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马铃薯的种植技术不断提升。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马铃薯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瓶颈与政策建议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瓶颈与政策建议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瓶颈与政策建议摘要:马铃薯在我国的主粮化不但可以推动种植行业的重组和革新,促进种植行业进一步向前发展,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也可以推动和丰富中国人民膳食营养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国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了马铃薯在我国的产量和消费特点,进一步阐明了中国推行马铃薯主粮化策略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粮食安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引言基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保障的出发点,相关领域对土豆主粮化政策到底是“锦上加油”,抑或“雪中送炭”,讨论不断、褒贬不同,可谓有欢喜也有忧虑。

马铃薯在我国主粮化带来的社会热烈讨论,不仅折射出了人类对国家粮食安全、社会对粮食消费的重视程度,也表现出了我国国民还不能忘记历史上缺粮少食所留下的创痛,更显示出了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中所固有的一份对粮食的关注和执着。

但不管怎样,对一个拥有如此大量人口以及粮食需求的国家来说,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所带来的种种讨论,充分体现着人类社会对农业生产和保障人民口粮消费的重视,必将促进着新时代国家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订与执行。

一、我国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我国的粮食生产和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成为了新时代的一种新常态,但其继续扩大的空间受限、困难因素较多。

在这种新常态下,较为丰裕的口粮数量为粮食品种之间的结构调整提供了必要条件,但由于一方面中国农业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可耕作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数量持续下降,所以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必须开发新的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优良口粮资源。

为了实现口粮数量的不断增加,以适应国际市场上对不同口粮种类的需要,于是原本就是主要口粮种类之一的马铃薯的当地主粮化战略被推到了议事日程上,这个战略符合我国在新时代下关于农产品调内部结构、转形式、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具体要求。

[1]从减贫致富的角度来看,马铃薯栽培的地域与我国贫困地区的分布情况高度吻合,马铃薯在这一些区域的产出与收入效益显然高于其他经济作物,因此它在向本地人民供应基本口粮的同时,还能销往外地甚至是出口国外,实现很高的经济效益。

发展马铃薯的现实意义

发展马铃薯的现实意义

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现实意义1.3.1 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黑龙江省种植马铃薯已有近90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马铃薯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

马铃薯一直作为粮食作物,连同谷物、豆类构成了粮豆薯生产格局,这种统计方法延续至今未变。

黑龙江省历来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作为当家作物,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根据市场需求,各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粮食市场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日益明显。

进口的小麦、大豆数量逐年增加,使得黑龙江省粮食价格优势逐渐丧失,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的模式已被打破,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

种什么作物,种多少面积,要看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与变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大豆、玉米、水稻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小麦面积急剧减少。

与1985年相比,2006年水稻播种面积由39万hm2增加到208.9万hm2,增长了4.36倍;玉米播种面积由157.7万hm2增加到296.1万hm2,增长了87.76%;大豆播种面积由216.7万hm2增加到393.7万hm2,增长了81.67%;小麦播种面积则由203.8万hm2下降到24.8万hm2,下降了7.21倍;而马铃薯播种面积则由22.2万hm2增加到33.3万hm2,增长了49.54%。

需要指出的是,马铃薯播种面积从2001年开始,连续7年超过小麦播种面积,2006年马铃薯播种面积比小麦高出了34.27%。

马铃薯在黑龙江省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农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再创新高。

据黑龙江省统计局2007年2月发表的统计公报,该省2006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17.6万hm2,比2006年增长2.9%;粮食产量3780万t,增长5.0%,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呈现“两增两减”:水稻产量1360万t,增长16.0%,玉米1453.5万t,增长5.4%;小麦93万t,下降4.3%,大豆652.5万t,下降12.8%。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不仅可以作为主食供人们消费,还可以加工成淀粉、葡萄糖等工业原料,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制药等领域。

马铃薯还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等优点,使其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物之一。

马铃薯不仅能大幅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在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农业种植马铃薯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产值,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加强管理与技术创新,以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马铃薯种植现状马铃薯种植现状: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呈现出多元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政策的扶持,许多农户开始将传统种植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种植模式,采用大田一体化管理、精细化施肥等技术手段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些地方还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尽管在种植过程中仍面临着病虫害防治、品质提升等挑战,但随着农民的意识提高和政府的支持,马铃薯种植形势仍然向好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2. 正文2.1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马铃薯是我国农民种植的重要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可观。

马铃薯的种植不仅可以提供粮食,还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饲料,具有双重作用。

马铃薯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补充作物,可以有效调节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多样性。

马铃薯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对人体健康有益。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马铃薯种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稳定的产量和销售市场。

谈马铃薯产业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谈马铃薯产业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谈马铃薯产业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摘要马铃薯产业是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广西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

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保障广西粮食增产、加快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农业经济发展;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图分类号f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7-0087-01马铃薯作为粮、菜、饲兼用作物和加工工业原料、生物质能源作物,用途十分广阔,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

马铃薯由于具有生长期短、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等特点,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

近年来,广西马铃薯生产特别是冬季免耕马铃薯在各地试验推广成功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一产业正成为广西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了当地政府及有关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有资料表明,马铃薯是广西优质粮食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是一个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利用广西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于促进粮食增加、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粮食增产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沿海沿边,山多地少,经济落后。

马铃薯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粮食、蔬菜、饲料,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广西有适宜种植马铃薯的气候条件,一年秋冬两季均可种植。

近年来,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迅猛,目前种植面积已有6.67万公顷,在全省的冬季农业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区农业厅也将冬种马铃薯列入“优质粮食”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计划到2010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3.3~20.0万公顷,鲜薯总产量达500~600万吨。

马铃薯总产量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广西粮食增产。

2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在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后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发展马铃薯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马铃薯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马铃薯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认识县情的基础上, 立足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为加快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而着力培育和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 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马铃薯种植规模日益扩大, 经济效益也日趋显著, 但是, 马铃薯产业在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认真加以解决。

1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1.1 马铃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03 年, 县委、县政府在进一步深化对县情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了川区药材山区薯,东南重点抓草畜的经济发展思路, 把马铃薯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来培育,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全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 近3 年稳定在35 万亩左右。

1.2 马铃薯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04 年, 马铃薯产量达60 万吨, 总产值2.40 亿元, 平均亩纯收入305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53 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20%。

1.3 马铃薯销路不断拓宽全县现有比较稳定的本地运销大户160 户之多, 并成立了13 个马铃薯种植、经销协会, 通过发挥经销协会, 贩运大户, 把马铃薯打向外地市场, 拓宽了销路, 马铃薯主要运往成都、重庆、西安、广州、深圳等地。

1.4 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近年来, 县上大量引进陇薯3 号、武薯9 号、武薯8 号等优良品种, 引进马铃薯良种70 多吨, 加之群众串换, 良种覆盖率达60%以上, 同时, 通过试验、示范、推广马铃薯地膜覆盖、坑种垄作、机耕机播等适用技术, 使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2 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 思想认识不到位马铃薯产业作为我县乃至我市大力发展的第一主导产业, 其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尚未被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 尤其是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的干部群众。

2.2 示范点建设力度不够县、乡两级虽然都建了一些马铃薯种植示范点, 但从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示范点的数量还不多, 规模还不大, 质量还不高, 典型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强。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从地位方面来看,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在我国的农业种植结构中,马铃薯属于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都位居前列。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稳定增长,2018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达到了约5500万亩,产量达到了约9900万吨。

尤其是在一些主要的马铃薯产区,如黑龙江、山东、河北等地,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更是占据全国的绝对领先地位。

从发展趋势方面来看,马铃薯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地区的改革,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马铃薯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我国的马铃薯种植生产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在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还在生产管理、市场化经营、加工销售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政策的支持,马铃薯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将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发展趋势也是非常积极的。

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增收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农业政策的支持,相信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也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加大对马铃薯种植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摘要:一、马铃薯产业的概念与重要性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三、马铃薯产业的主要问题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趋势五、马铃薯产业的建议和展望正文:马铃薯产业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不仅提供粮食,还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种功能。

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马铃薯产业的概念与重要性马铃薯产业是指以马铃薯为原料,通过种植、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形成的产业链。

马铃薯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在种植方面,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广泛,涵盖了全国各地。

在加工方面,我国马铃薯加工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在流通方面,我国马铃薯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消费方面,我国马铃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方式多样化。

三、马铃薯产业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马铃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虽然居世界首位,但单产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

其次,马铃薯加工业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低。

再次,马铃薯流通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对称。

最后,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推广应用难。

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马铃薯产业将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种植面积将保持稳定,但单产水平将不断提高;二是加工业将快速发展,产品附加值将不断提高;三是流通体系将不断完善,市场信息将更加透明;四是科技创新能力将不断增强,技术推广应用将更加广泛。

五、马铃薯产业的建议和展望针对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建议政府加大投入,支持马铃薯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强马铃薯加工业的扶持,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马铃薯流通体系,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加强国际合作,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研究马铃薯的意义

研究马铃薯的意义

研究马铃薯的意义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具有营养丰富、易于种植和储存的特点。

马铃薯在
全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于前列,是世界上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

马铃薯的种植及其相
关产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可以为人类提供
充足的营养和能量。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一亿吨的马铃薯被用于食品生产。

马铃薯也
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比如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等,它们的马铃薯产量也很高。

在一些贫困地区,马铃薯是人们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这也说明了马铃薯的食用价值的重
要性。

其次,马铃薯是一种适应性强的作物,它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地条件,可以在世界各
地的不同地区生长和繁殖。

在欧洲和南美洲,马铃薯被广泛种植,而在非洲和亚洲也有越
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种植马铃薯。

通过种植马铃薯,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可以
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粮食自给率。

第三,马铃薯产业也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马铃薯加工业、马铃薯种子
繁育业、马铃薯出口业等,都与马铃薯种植密切相关。

在一些农村地区,马铃薯的种植和
加工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产业或地方特色产业,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同时,马
铃薯的出口也成为了一些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比如,荷兰、亚美尼亚等国家的马铃
薯出口量都很大,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马铃薯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是我国重要的食用和工业原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发展趋势也日益向好。

本文将从马铃薯的地位、特点、产量、市场需求、种植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一)马铃薯的重要性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据统计,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位列世界第一和第四。

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淀粉工业和酿酒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二)马铃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在农业生产中,马铃薯具有显著的生态优势,其根系茂盛,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也是一种优质的绿肥植物。

马铃薯在生活和工农业中的多种用途,使得其利用价值极高,大大丰富了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

二、马铃薯的特点及产量(一)马铃薯的特点马铃薯是一种宽适应性的作物,对土壤和气候条件要求不严格,适应范围广泛。

马铃薯耐寒、耐旱、耐湿、耐阴,适应性弱,所以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

马铃薯的生长期短,生长适温约为15-20℃,对气温要求不高,可在我国广大农区生长。

马铃薯根系茂密,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性,抗虫抗病能力强。

(二)马铃薯的产量我国马铃薯的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马铃薯的年产量已达到近2亿吨,自2006年起,产量一直保持在2亿吨以上,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市场需求及现状(一)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马铃薯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整理)第六章马铃薯

(整理)第六章马铃薯

第六章马铃薯第一节概述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马铃薯是宜饲宜做工业原料的粮食作物,2.淀粉含12%~22%,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B、C等。

3.块根单位重量干物质所提供的事物热量高于所有的木谷类作物。

4.可以制作淀粉、糖精、葡萄糖、酒精等工业产品,加工成薯片、薯条、全粉等。

5.还是多种家禽和家禽的优质饲料。

二、马铃薯的起源、分布与栽培区划(一)马铃薯的分布与起源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中心为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中心地区。

南美洲是马铃薯的故乡。

野生种的起源中心是中美洲及墨西哥,马铃薯是第四大农作物。

分布世界五大洲148个国家和地区。

主产过为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波兰,占世界的60%。

我国主产区为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占全国的90%以上,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种植面积64.64万hm2黑龙江省种植面积为24万hm2,占全国6.2%。

(二)马铃薯的栽培区划三、北方一作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省除辽东半岛以外的大部分,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宁夏、甘肃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

2.中原二作区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两省的东部、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实行春、秋二季栽培。

春季多为商品薯生产,秋季主要是生产种薯。

与其他作物间套作。

3.南方二作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台湾等省。

秋播后冬播,栽培的集约化程度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薯出口基地。

4.西南一、二季混作区云、贵、川、西藏等省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山区。

本区多为山地和高原,区域广阔,地势复杂,海拔高度变化很大。

马铃薯在本区有一季作和二季作栽培类型。

三、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概况1950年全国马铃薯栽培面积155.9万hm2,总产8701kt,平均单产5.58t/hm2,1982年全国栽培面积245万hm2,平均单产9.7t/hm2,1995年以来,发展很快,2000年全国栽培面积472.3万hm2,总产66282kt,平均单产14t/hm2。

马铃薯助乡村振兴

马铃薯助乡村振兴

马铃薯助乡村振兴马铃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被广泛种植和食用。

它不仅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马铃薯的生产种植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马铃薯种植需要土地资源、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可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

农民可以通过马铃薯的种植和销售获得经济收益,提高生活水平。

同时,马铃薯的加工和销售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和提质升级。

其次,马铃薯的种植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马铃薯是一种短期生长的农作物,生长期间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马铃薯的根系丰富,具有很强的吸水保肥能力,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提高土壤质量。

同时,马铃薯的生长期短,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马铃薯的加工和利用可以带动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马铃薯是许多地方的传统特色农产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可以通过开展马铃薯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和购买,推动农村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马铃薯的加工和制作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最后,马铃薯的种植可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关键的作用。

马铃薯在种植、病虫害防治、灌溉和机械化等方面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和科技指导,可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综上所述,马铃薯助乡村振兴具有多个方面的意义。

它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支持和投入,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马铃薯种植劳动教育

马铃薯种植劳动教育

马铃薯种植劳动教育马铃薯种植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下将从马铃薯种植的意义、种植过程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三个方面来探讨马铃薯种植劳动教育。

首先,马铃薯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富含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因此,种植马铃薯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食物供应,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马铃薯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于土地要求较低,适合在不同的地区生长。

通过开展马铃薯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闲置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经济。

其次,马铃薯种植过程需要进行各种劳动活动,包括耕地、施肥、播种、管理和收获等。

这些劳动活动不仅需要农民具备实际的操作技能,还需要他们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例如,在马铃薯的播种过程中,农民需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温度等因素来控制播种的时间和方式,保证种植的品种和密度的合理性。

同时,农民还需要密切关注马铃薯生长的各个环节,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这些劳动活动培养了农民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马铃薯种植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参与马铃薯种植劳动,农民可以亲身体验农业生产的艰辛和复杂性,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马铃薯种植需要农民投入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只有经过细心的耕种和管理,才能获得丰收的结果。

这种劳动教育培养了农民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们意识到任何事情都需要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获得成功。

其次,马铃薯种植劳动教育培养了农民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农民需要相互协作,分工明确,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例如,在马铃薯收获时,需要多人合作使用田间机械和工具,协调配合进行收割和储存等操作。

通过这样的劳动过程,农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互助精神和集体观念。

此外,马铃薯种植劳动教育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农民需要了解和应用农业科学知识,如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等。

马铃薯地域分布及其经济作用

马铃薯地域分布及其经济作用

马铃薯地域分布及其经济作用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蔬菜,也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

它的地域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

本文将探讨马铃薯的地域分布及其在经济方面的作用。

一、地域分布马铃薯最早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后来由西班牙传入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如今,马铃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种植。

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加拿大、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

马铃薯的生产地区主要集中在温带和寒带地区,特别是海拔较高的地方。

它对于土壤质地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中生长,但对富含机械土或者砂质土的适应性更好。

二、经济作用1. 食品供应: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提供了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它可以作为主食,供人们食用,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制作成多种食品,如薯片、薯条、马铃薯泥等。

马铃薯的丰富产量和高营养价值,使得它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食品供应之一。

2. 养殖饲料: 马铃薯也可以用作饲料,特别是马铃薯淀粉。

淀粉含量较高的马铃薯被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作为动物饲料的重要原料。

马铃薯的高能量和高蛋白质含量,对于畜禽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工业加工: 马铃薯可以被用于工业加工,成为一些食品和非食品产品的原料。

例如,马铃薯淀粉可以用于制作纸张、胶粘剂和纺织品。

马铃薯还可以提取淀粉制作成生物乙醇,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

此外,马铃薯还可以提取淀粉制作生物塑料,具有环保的特点。

4. 出口贸易: 马铃薯的大量种植也带动了相关的出口贸易。

一些国家生产的马铃薯产品,如马铃薯片、薯粉等,可以通过出口进入其他国家市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马铃薯的出口贸易对于改善当地农民的经济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结: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蔬菜,其地域分布广泛,并且在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精品】种植马铃薯国民经济经济的意义分析

【精品】种植马铃薯国民经济经济的意义分析

种植马铃薯国民经济经济的意义分析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种植马铃薯国民经济经济的意义马铃薯是我县主要特色作物之一,是粮菜兼用的一种作物,在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我县不管是平原区还是山区普扁种植。

在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马铃薯代替粮食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家家都有菜窖,每家一冬天贮藏几百公斤马铃薯。

那时候有了马铃薯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现在看到它,倍加感到亲切、可爱。

新中国已发展建设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虽然不像从前天天吃它,但在餐桌上或在加工食品上也少不了它,这是因为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除可加工各种食品以外,还可加工成淀粉,其淀粉延伸做为工业原料,通过发酵又可生产酒类、酒精、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等)有机酸。

另外还可生产粉条、粉皮、葡萄糖、糊精、膳食纤维及淀粉的衍生物,如交联淀粉、氧化淀粉等。

马铃薯的深加工显著提高了其附加值。

特别是现今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使其产量大幅度增产,质量提高,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

马铃薯的分类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产业的更加深入发展,马铃薯市场与马铃薯加工业对不同用途的马铃薯有不同的要求标准,实现马铃薯品种专用化、优质化已是施在必行,那种只靠一个品种系统天下的时代,已永远成为过去。

马铃薯品种按不同用途,目前一般可分为鲜食菜用型品种(包括早熟菜用型品种,晚熟菜用型品种),淀粉加工型品种,油炸食品加工型品种3类。

现在我们讲淀粉加工型品种。

马铃薯对温度的要求马铃薯一种喜凉怕热的作物。

薯块播种后在土温7-8摄氏度条件下开始萌芽,如果播种后持续5-10摄氏度的低温,幼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不易出土。

当土温10—20摄氏度时,幼芽能很快出土,其适宜土温18摄氏度茎叶的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7—20摄氏度,最低温度为7摄氏度左右,每日平均温度达到25—27摄氏度生长就受到影响,日平均温度高达30摄氏度以上时,植株呼吸过强造成生理失调,不利于养分的合成与贮藏。

关于马铃薯

关于马铃薯

第一部分概述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马铃薯具有高产、适应性强、分布广、营养成分全和耐贮藏等特点,是重要的宜粮、宜菜、宜饲和宜做工业原料的粮食作物。

块茎中淀粉含12%~22%,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B、C等。

块茎单位重量干物质所提供的食物热量高于所有的禾谷类作物。

因此,马铃薯在当今人类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马铃薯可以制作淀粉、糊精、葡萄糖、酒精等数十种工业产品,还可以加工成薯片、薯条、全粉等。

马铃薯还是多种家畜和家禽的优质饲料。

在间作套种、轮作制中马铃薯亦占有重要地位。

二、马铃薯的起源、分布与栽培区划(一)马铃薯的起源与分布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中心为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中心地区,及南美洲秘鲁及沿安第斯山麓智利海岸以及玻利维亚等地区。

野生种的起源中心则是中美洲及墨西哥,在那里分布着系列倍性的野生多倍体种。

马铃薯在世界上是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

分布于世界五大洲148个国家和地区。

主产国为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波兰。

五国种植面积占世界的60%,产量占世界的50%左右。

世界马铃薯主产国家中荷兰生产水平最高,单产约为45t/hm2,而且是世界上重要的种薯出口国家。

我国马铃薯生产遍及全国各个省(自治区),主产区为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其栽培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中原和东南沿海各地较少。

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其次是贵州省。

(二)马铃薯的栽培区划按照种植地区的气候、地理、栽培制度及品种类型等条件,划分为四个马铃薯栽培区。

1、北方一作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和辽宁省除辽东半岛以外的大部,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宁夏、甘肃、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

本区无霜期短,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愠差大,适于马铃薯生长发育,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一年只栽培一季,也是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

2、中原二作区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两省的东部,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平度市马铃薯标准化农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平度市马铃薯标准化农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标准化种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这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标准化种植还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标准化种植,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价格,使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
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积极的,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拓宽其收入渠道,改善其生活水平。加强对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的推广和培训,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2.5 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的环境效益
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的环境效益是指在种植过程中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和保护。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和磨损。马铃薯标准化种植通常采用轮作、套作等农业措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在平度市的推广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提高了产量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选用优质种苗和科学施肥等措施,平度市的马铃薯产量明显提升,而且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还促进了农产品的升级换代,提升了农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平度市马铃薯标准化农业的经济效益,分析其对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和环境影响的具体作用。通过对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系统评估和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生产指导,为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本文的研究,还可以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马铃薯标准化农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评估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的经济效益,为推动平度市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土豆助力乡村振兴

土豆助力乡村振兴

土豆助力乡村振兴土豆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农产品产业化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两个重要方向,而土豆正是这两个领域中的佼佼者。

土豆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种植适应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助力作用。

首先,土豆的种植能够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土豆不仅适应性强,而且产量高、收益稳定,在品种选择和种植技术上也相对简单,这使得乡村的农民容易接触和掌握土豆种植技术。

土豆的丰产和高产稳定,使得农民可以增加种植土豆的收入来源,从而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同时,土豆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进而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

其次,土豆的加工和销售可以带动农村的产业发展。

土豆具有丰富的淀粉含量,可以用于制作多种食品和淀粉制品,如土豆粉、土豆丸子等。

通过土豆的加工,可以延长其保质期,增加附加值,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经济收益。

此外,土豆也是健康食品的重要成分,可以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土豆的健康食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最后,土豆产业化还可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随着人们追求健康和休闲的生活方式,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热门的旅游方式。

而土豆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乡村进行观光和体验。

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土豆的种植和加工过程,体验农耕生活的乐趣,了解土豆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增加对农产品的认知和感知,促进农村旅游的发展。

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土豆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乡村振兴。

总之,土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种植适应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助力作用。

土豆的种植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土豆的加工和销售促进了产业发展,土豆产业化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信在土豆的助力下,我国的乡村振兴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种植马铃薯国民经济经济的意义马铃薯是我县主要特色作物之一,是粮菜兼用的一种作物,在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我县不管是平原区还是山区普扁种植。

在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马铃薯代替粮食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家家都有菜窖,每家一冬天贮藏几百公斤马铃薯。

那时候有了马铃薯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现在看到它,倍加感到亲切、可爱。

新中国已发展建设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虽然不像从前天天吃它,但在餐桌上或在加工食品上也少不了它,这是因为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除可加工各种食品以外,还可加工成淀粉,其淀粉延伸做为工业原料,通过发酵又可生产酒类、酒精、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等)有机酸。

另外还可生产粉条、粉皮、葡萄糖、糊精、膳食纤维及淀粉的衍生物,如交联淀粉、氧化淀粉等。

马铃薯的深加工显著提高了其附加值。

特别是现今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使其产量大幅度增产,质量提高,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

马铃薯的分类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产业的更加深入发展,马铃薯市场与马铃薯加工业对不同用途的马铃薯有不同的要求标准,实现马铃薯品种专用化、优质化已是施在必行,那种只靠一个品种系统天下的时代,已永远成为过去。

马铃薯品种按不同用途,目前一般可分为鲜食菜用型品种(包括早熟菜用型品种,晚熟菜用型品种),淀粉加工型品种,油炸食品加工型品种3类。

现在我们讲淀粉加工型品种。

马铃薯对温度的要求马铃薯一种喜凉怕热的作物。

薯块播种后在土温7-8摄氏度条件下开始萌芽,如果播种后持续5-10摄氏度的低温,幼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不易出土。

当土温10—20摄氏度时,幼芽能很快出土,其适宜土温18摄氏度茎叶的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7—20摄氏度,最低温度为7摄氏度左右,每日平均温度达到25—27摄氏度生长就受到影响,日平均温度高达30摄氏度以上时,植株呼吸过强造成生理失调,不利于养分的合成与贮藏。

地茎形成和膨大的适宜温度为17-18摄氏度超过20摄氏度地茎生长缓慢,30摄氏度以上地茎便停止生长,拜城县地理位臵得天独厚,地处天山南坡山间盆地,具有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马铃薯作物的生长。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基地为核心,大力推广应用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其商品薯生产。

把基地建设成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改良和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先进生产技术推广(配方施肥、盐碱地改良等)应用示范基地,促进我县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

为此,需要着重采取以下措施:一、产量指标与产量构成1.产量指标:亩产3000公斤以上。

2.产量构成:对于早熟品种亩株数5000株,平均单株果数6个,平均单果重100克以上,对于晚熟品种亩株数3900株,平均单株果数7个,平均单果重120克以上。

二、播种前准备:1、选用种薯选用优质种薯是马铃薯增产增效的重要基础之一。

种薯不要自留或从市场上随意购买。

最好选用无品种混杂,无畸形,不带主要病毒和类病毒,无环腐病和晚疫病等主要病虫害,且贮藏良好,没有腐烂和过分萌芽的种薯。

最好是选用正规的繁种单位生产的脱毒种薯,并根据市场需求选用不同用途或不同熟期的品种。

2、选地马铃薯种植田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壤疏松、肥沃、易于排灌的微酸性砂壤土或轻质壤土为宜,不宜种在涝洼地,最好是选用秋翻地。

前茬作物以禾本科、豆科为宜,不应重茬或与茄科作物(烟草、辣椒、茄子等)轮作或相接茬。

不能选择用过豆黄隆、豆乙合剂、普施特、豆草除等长效除草剂的地块。

3、深耕、整地马铃薯生产需要15-18厘米的耕作深度和疏松的土壤。

整地质量的高低与产量呈正相关。

深耕整地是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有效措施,可使土壤疏松,通气性好,消灭杂草,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根系发育和薯块膨大。

广大农村中流传有“深耕细耙,旱涝不怕”的说法。

深耕整地的时间有秋耕和春耕。

一般秋耕地为好,秋耕深度25-40厘米。

因为秋耕后距离播种时间越长,则土壤熟化得越好,早耕有利于接纳雨雪,沉实土壤,也有利于消灭害虫。

整地的主要目的应有利于根系的快速生长和出苗,要求整平耙细,使土壤颗粒大小合适,避免大土块。

4、催芽种薯催芽播种能提早出苗10-15天,可提高产量30%左右。

并能缩短生育期,促进苗齐、苗全、苗壮,避免出现缺苗断条的现象。

催芽作业应在播前20-30天开始进行。

催芽方法是将挑选好的种薯装袋后,在室温15-20℃条件下,堆放7-15天,等芽长到0.5厘米左右时,将种薯摊放在散射光下2-3层,进行见光催芽,并每隔3-5天上下翻动一次,促进催芽均匀,使白芽变的粗壮而浓绿,待芽长1.0厘米的阳生芽,即可切块播种。

催芽过程中严防冻伤或高温引起的种薯黑心等。

以早上市为目的的早熟品种速成栽培采用育芽方法。

其方法是见光催芽15-20天后先切块种薯,然后切好的薯块在温室或塑料棚里芽朝上逐个摆放一层,在上面覆一层3-5厘米旱田土,浇点水,盖好塑料薄膜,等到芽刚出土时将种块连根带芽栽到地里。

5、切块种薯切块作业应在播前2-3天进行。

每一个种块要带有1-2个芽,一般切块重量不应低于25克,并应切成立体块,不应切成条状或片状,不应切小块或挖芽眼留薯肉。

50-60克的种薯可以从顶部纵切两块,将顶芽一分为二;100-120克的种薯要在顶芽集中处“十”字形切成四块,使其每块都带顶芽;120克以上的大薯要从尾部开始,按芽眼排列顺序螺旋形向顶部斜切,最后再把芽眼集中的顶部“十”字形的切成四块,充分发挥顶端优势。

20克左右的小薯可整薯播种,既保苗又防止病毒传播,能提高产量17-30%。

切薯时发现病薯应扔掉,并及时将切刀放进500倍的升汞液或75%的酒精中浸泡几秒钟进行消毒后再用。

切后薯块应摊放在通风阴凉干燥处,待切口愈合后即可播种。

6、播种适时早播是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

一般当地温(15厘米土壤)稳定通过7-8℃时为马铃薯播种适期,吉林省平原地区播种要在4月15日-4月25日之间进行,山区播种要在4月25日-5月5日之间进行。

播种深度应在7-9厘米。

过深导致地温低,出苗慢,易烂薯,造成缺苗。

播种过浅,块茎易出现青皮。

播后再用木磙子把垄镇压一遍,以防水分蒸发,利于出苗。

每亩用种量一般在150公斤。

早熟品种最适播期为4月5日-4月10日,可采用覆膜栽培方法。

覆膜栽培可以提高土温,保湿防涝,促进成熟,提早上市,提高产量。

其方法是先对土壤进行深耕耙细,消除残茬,起垄,镇压,然后喷除草剂(乙草胺等),再覆膜。

覆膜要求铺平盖严、压实两边。

然后用木棍子扎孔播种,干旱时必须座水种。

7、密度原则上分枝多植株繁茂的品种稀播,分枝少植株矮小的品种密播,土壤肥力高的地块稀播,土壤肥力低的地块密播。

一般栽培密度是垄距为75厘米时,早熟品种株距为20厘米,中晚熟品种株距为25厘米为宜;公顷保苗早熟品种为67000株,中晚熟品种为53000株。

生产商品薯为目的的农户,可以选择大垄机械化栽培,垄距80-90厘米,株距15-20厘米。

大垄机械化栽培的好处是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减轻病害发生,增加覆土厚度,在结薯期降低地温有利于块茎形成,提高商品薯的产量和质量。

8、施肥多用有机肥配合化肥施用,有机肥必须腐熟好,可进行撒施或条施,有机肥每公顷施30-50m3。

延边地区化肥施用量一般为按每公顷尿素30公斤、磷酸二铵28公斤、硫酸钾15公斤,全作底肥施用。

单用专用复合肥用量应在60公斤。

如果有机肥施用量达到要求或超过时适当减施化肥的用量。

三.播种方式:覆膜模式和常规模式1.双行播种:对于奇台白等早熟品种采用70㎝的地膜,一膜双行,垄距120厘米,窄行距30㎝,宽行90㎝,株距20㎝,每亩保苗株数5555株,每亩播种量160千克;对于陇薯3号等晚熟品种采用70㎝的地膜,一膜双行,垄距110厘米,窄行距30㎝,宽行80㎝,株距30㎝,每亩保苗株数4000株,每亩播种量120千克。

2.单行播种:对于奇台白等早熟品种采用70㎝的地膜,一膜单行,行距65㎝,株距20㎝,每亩保苗株数5130株,每亩播种量150千克;对于陇薯3号等晚熟品种采用70㎝的地膜,一膜单行,行距85㎝,株距20㎝,每亩保苗株数3920株,每亩播种量115千克。

铺膜时膜要拉紧,贴紧地面,床头和床边的膜埋入土里10厘米左右,并用土埋住压严,用脚踩实。

四、田间管理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一般25-30天,时间较长的35-45天。

马铃薯的田间管理主要做好中耕培土、灌水和揭膜。

1.中耕培土:培土具有防止块茎绿化,抗旱防涝,抑制杂草滋生,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品质的作用。

在苗前播后15-20天,保证不伤苗的情况下,用木棍等耢一遍地,将垄顶耢掉一层覆土,以利于提高地温,并兼有除草的作用,以促进苗早、苗壮。

马铃薯生长期要做到两铲三趟。

在马铃薯出苗后及时铲地,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以松垄沟内土为主,深趟;当苗高15~18厘米或现蕾前期,进行第二次铲地和培土,多上土;开花初期,植株封垄前完成第三次培土,将垄培成梯形。

2.灌水:马铃薯对水分需求量较大,且反应敏感。

播种后,幼苗期如果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以促进苗期生长发育。

在块茎形成期及块茎膨大期,需水最多,且最为敏感。

因此,干旱缺水时应及时灌水。

如不能均衡、适量供水,不仅产量不能保证,品质也会大大降低,块茎会产生空洞、褐心等内部障害及二次生长变形。

3.揭膜:早熟品种覆膜栽培时,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雨季的到来,覆膜已失去作用,应适时揭膜,揭膜时不要损伤植株。

以后田间管理与裸地栽培相同。

五、病虫害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马铃薯块茎、茎及叶片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可通过土壤、种薯、植株、空气、雨水等传播。

一旦发生,便难以控制,对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必须及早预防。

1 .晚疫病防治方法及措施:①要选择抗病品种和未带病种薯。

②药剂防治:拜城县早疫病发生大约是山区地区6月末至7月初,平原地区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常用防治晚疫病药剂有甲霜灵锰锌、猛杀生、大生、安泰生、易保等保护剂和克露、金雷多米尔、银法利、猎霜、百菌清等治疗剂。

生长期共需喷3-5次药,开始喷1-2次保护剂,后期喷治疗剂。

要求空气干燥、雨水少时每隔7-10天喷一次;雨水多、湿度大时要求每隔5-7天喷一次;几种药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当早疫病大流行,用药剂难以控制时,及时将其地上部割掉或用克无踪和百草枯杀死茎叶,以防晚疫病菌侵入块茎造成薯块腐烂。

2.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金针虫和地老虎,它较大程度地影响块茎的商品性。

最好是进行生物防治,可用高效低毒的75%辛硫磷乳油1公斤,加水喷拌细土100公斤,做成毒土播种时撒入土壤耕层内,每公顷撒施毒土200公斤,以保证种薯和商品薯的质量3.蚜虫蚜虫是传播病毒的媒介,它能传播病毒而导致马铃薯的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