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岁月留给我们的总是推陈出新的昭示和启迪,当我们再看黄公望那幅声名远扬的《富春山居图》,除了画中令人沉醉的美景之外,自然能体会到画外人的波折坎坷。

②一个平庸之辈能抓住机缘使自己平步青云,这是很难得的。

因为伟大的事业降临到渺小人物的身上,仅仅是短暂的瞬间。

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决不会再恩赐第二遍。

③微信、二维码、云报纸以及便捷性手持移动终端大众传播功能的拓展,集中指向移动互联时代,将新时代下两会中的“随时、随地、随意”的精髓表现得惟妙惟肖。

④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若不想法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⑤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都应厉行节约,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

⑥老人很早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多年来,茕茕孑立,一个人过着艰难的生活。

A. ①②③B. ②④⑥C. ①⑤⑥D. ③④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B .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水一中2017级高一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2分,每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美的这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可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一上册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一上册
C.看到外乡人割破漆树树皮收集漆液,“我”怅然若失,因为漆树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故乡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
D.全文围绕着“漆树的眼泪”来组织内容,先后写了漆树的眼泪咬人、漆树流泪、漆树流泪后结痂重生,体现出漆树顽强的生命力。
5.请简要赏析文章画横线的段落。(4分)
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2分)()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A.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B.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C.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2018高考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精校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精校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水市一中高三级2017-2018寻度暑假作业检测试卷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发令枪响,百余名参赛健儿如白驹过隙,向着终点发起冲击,沿途观众也在为健儿们加油助威,将比赛的气氛推向高潮。

B.办案民警在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后,又在窃贼落脚点守株待兔,逮住另外两名购物归来的犯罪嫌疑人,破获了当晚两起入室盗窃案。

C.“光盘行动”,是民间组织发起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如此上行下效,逐步形成节俭的好风气。

D.书法艺术学习存在“技、艺、道”三个层面,多数人穷尽一生也只能停留在“技”的层面,唯有少数人能登堂入室,成为一代大家。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同学们由于表达能力与思考能力欠缺,在上课回答问题时往往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

B.关于房价是否还会上涨的问题,有的专家发表评论说还会涨,有的专家发表评论说要降,我真是莫衷一是,不知买好还是不买好。

C.在生活中,难免与别人打交道,当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我都鼎力相助,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他人感受到我的关怀。

D.在互联网这个新的文化交流空间,中韩应该携手合作,推出更多网络文化精品,弘扬两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汉风”与“韩流”在网络空间相得益彰。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当地的人,凭着数年的观察,以机敏的目光精于取舍,终于独具匠心地把万春园变作一处供人休闲的福地。

B.在他国的土地上,珠圆玉润的青花瓷,仿佛是带着神秘使命的使者,带着虚幻的让人迷乱的气息,向人们传递着古老东方难以言传的文明。

C.同学们都很欣赏有“书卷气”的文章,觉得它厚重、大气,描摹事物洗练传神,抒发情感蕴藉深沉,发表议论穿云裂石,显示出大家的风范。

D.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各国的立场是一致的,但是,谣言就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造谣者的手段和方式更是无出其右。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天水一中2015级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王婧 汪瑶 审核:谢黎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 一、古诗文阅读(22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

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

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

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

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

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

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

黯多病,卧闺内不出。

岁余,东海大治。

称之。

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①,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

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

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不为礼。

然黯见未尝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

公卿皆为黯惧。

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xiū jié,高尚纯洁岑 参一身从远使, 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 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 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 家书醉里题。

汉月垂乡泪, 胡沙费马蹄.召开前,媒体上谈论改革的声音不绝如缕,这表明人们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关注。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1.D2.D3.A4.B5.D6.A7.A8.A9.B10.C11.C12.B13.B14.D15.CE16.BE17.①所以称正月为元宵节。

②也是为了庆贺新春的到来。

③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

18.班级分享阅读活动将分组进行,各组要确定阅读主题和书目,并完成海报等作业;班内则将开展海报展示、笔记漂流等活动,并通过投票对各组阅读成果进行评比。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19.A20.D21.D22.(1)王汉忠随太宗出征太原,率先登城,被流矢射中眼珠,作战更加奋勇,皇帝赞许他,升为东西班指挥使。

(得分点:从征、中眸、急、壮。

)(2)王汉忠有见识和谋略,军中政事非常整肃,每次出兵,清晨时一定焚香祷告说:“希望部下将士不要违犯我的命令,违者毫不宽恕。

”(得分点:识略、行师、祝、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23.CD24.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三)名篇名句默写(11分)25.(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蟹六跳面二整,非蛇鳝之穴无可商托者,用心躁也。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1.略2.略3.略4.略5.略6.【解析】B.“成为”前暗换主语,可在前边加“使之”。

C.“显示”用词错误:最后一句主语不明,据句意,应为“科幻文化”,而据语法,却是“崛起”。

D.一面对两面,改为“将影响到汉字文化的传承”。

7.【解析】B.去掉“对”,因为后边“受到保护”的主语应该是运动员。

C.最后一句“有的”缺宾语中心词,可加“的满足感”之类的词。

甘肃省天水一中-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一

甘肃省天水一中-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一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①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②。”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有删改)
10.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②③④三段肯定了屈原在《离骚》中对三种诉说对象的态度:对君是忠、怨,对小人是归罪、憎恶,对自己是赞扬、坚持。
B.第⑤段中,作者从主体、个性化程度、表达技巧等方面比较了《诗经》和屈原楚辞作品的不同。
C.这篇散文通过解读作品来挖掘屈原内心,塑造出了一个坚持自我、决不让步、愤怒而坚韧,代表个体向社会宣战的伟大斗士形象。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喋血(xuè)撂下(liào)磕磕绊绊(kē)忸怩(nie)
B.怯懦(nuò)踌躇(chú)似的(shì)包扎伤口(zā)
C.半晌(xiăng)瞅见(chǒu)着恼(zháo)睚眦必报(zì)
D.创伤(chuàng)戊戌(xù)叱咤风云(zhà)发髻(jì)
⑦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看到了一个时时在掩面痛哭的诗人;看到了一个面向风雨“发愤以抒情”,又对人间的邪恶不停地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吟泽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可他并不脆弱,并不告饶,决不退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于是,便出现了这样惊心动魄的对峙:一边是世俗的强大权力及权力控御下的人群及其观念,一边是孤独无依却一意孤行决不屈服的个人。屈原的伟大,即体现在这种对峙之中。所以,我曾在《屈原:无路可走》一文中说,“屈原之影响后世,是因为他的失败,这是个人对历史的失败,个性对社会的失败,理想对现实的失败。”

2017-2018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一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一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天水一中高一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对书法的人文精神多有论述。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苏轼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

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明末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

”古往今来,强调书家的人格地位,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的评价方法长期影响着书坛。

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各自有属于自己的美学内涵与价值,它不需要嫁接或附属于非原生态的环境来生存。

但是,书法是一种标榜的艺术,书法作品在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书法家的人格、学识因素也会凸现出来。

所以说书法是一种人文的艺术、人格的艺术也未尝不可。

世上没有纯粹的艺术,尤其是书法这门必须承载汉字,并通过汉字以表达事物和情感的艺术。

那么,书家的作品,即使是书写他人原创的作品,首先也是经过书家的人格认可,且注入了自己饱满的情感后才书写出来的,每幅作品都无疑会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

艺术家提供的产品必须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艺术家的良知与社会责任。

艺术家为了能生产合格的产品,必须从精神的、道义的、物质的、社会的、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投入、筛选、填充、调试,甚至是反复地加工提炼,否则他的产品就不合格,就不可能获准“上市”。

所以,书法家与其他艺术家一样,艺术的修炼必须也是人格的修炼和人文领域诸多学科的学识与涵养。

作为书家,恪守做人的原则,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

中国有传统文化所坚持的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人文精神;西方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个性解放为目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人文精神。

由此看来,人文当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价值取向或者思维方式。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

天水一中高一级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语文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

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

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前及公元后各约90年。

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

其实它们间隔了大约180年,等于我们现在距离清嘉庆朝的时间。

《史记》为私人著作,《汉书》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

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和“藏之名山”,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

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

两位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

在公元前90年和公元90年,中国的史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大幅度的变化。

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为了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他坦白地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支持当时政权。

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根据此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

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代,他读书不受这种政策的影响。

而到了班固生活的年代,“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基础。

司马迁和班固一样,自称是周公和孔子的信徒。

可是今日我们一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

他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应当是一种真实的写照。

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

《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辟”。

并且项羽是汉高祖刘邦的死对头,而《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若在后代必称“项酋”“伪楚”,而“本纪”只能降格为“载记”)。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

语文参考答案1.A项,【解析】B“纯粹艺术”说法错误;C项,“淡泊名利”属于无中生有;D项,“所有艺术家”说法错误。

2.D项,【解析】“以追求个性解放为目的”的说法错误。

3.A项,【解析】B“中国人文精神高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说法无中生有;C项,“部分地映射”说法错误,应该是“全息映射”;D项,“唯一的价值追求”文中无据。

4.D E 【解析】D“都表现了他为人低调、善良”分析错误,后一处表现“淡定”,而非“低调”,以偏概全;两处“善良”都无中生有,文中找不到相关依据。

5.①勤劳好学。

不只背米,还看怎样验米、卖米,学了不少本事。

②经营有道。

趁着年关贩好米赚些钱;要求升尖、斗满,薄利多销;记得顾客的需求。

③善良慈悲。

风雪中救助遇难老人,腊八端午开棚舍米,好米掺入糙米让顾客过年吃点好米。

6.(1)“锅槐”成为镇上一景,寓意着对赵掌柜的赞美。

(2)锅树一体,寓意着赵掌柜善良仁慈的品行与大树一样常青。

(3)“槐”与“怀”谐音,强调¨郭槐”实为¨赵槐”表达了对攀龙附凤思想的否定和人们对赵掌柜的怀念。

(4)呼应题目,凸显赵掌柜的高尚品质。

7.B8.D【解析】“是史籍中的人物传记”错误,“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见课本《师说》注释。

9.B【解析】“他没有容忍”依据不足,原文为王国宝“惧为宁所不容”。

10.(1)简文帝担任丞相,将要征用范宁,被桓温劝阻,就搁置没有实行。

(2)范宁如果认为古代礼制应当尊崇,自然应当列条上奏,而他敢于专断,只因为他随心所欲。

参考译文:范宁字武子。

年少专心好学,阅读广泛。

简文帝担任丞相,将要征用范宁,被桓温劝阻,就搁置没有执行。

桓温去世后,范宁才担任余杭令。

他在余杭县兴办学校,培养学生,端正自己,施行礼教,有志向、操行的士人没有不尊崇他的。

一年后,社会风气彻底改变。

自南渡以来,崇尚学习,注重礼教,没有比得上范宁的。

范宁在任六年,升任临淮太守,加封阳遂乡侯。

不久,被征召授予中书侍郎。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段中检测语文试题.pdf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段中检测语文试题.pdf

命题人:宋 审 核:谢 黎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 《木 屐》 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

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

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

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 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

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

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

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

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 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

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

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 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 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

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

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

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

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 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

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 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

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 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会员独享】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会员独享】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会员独享】一、选择题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A.玉簟.(diàn)踯躅.(zhú)怆.然(chàng)暴.霜露(pù)B.偃.仰(yǎn)嫔.妃(bīn)怵.然(shù)一叶扁.舟(piān)C.修葺.(qì)荠麦(jì)剽.掠(piāo)鼎铛.玉石(chēng)D.肯綮.(qìng)渌.水(lǜ)霰.雪(sàn)沽.名钓誉(gū)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

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B.小李大学毕业后来到我们厂,抱着新硎初试....的设想,准备大干一场。

现实却给了他一系列的教训,他在教训中逐渐成熟起来。

C.记者坦言:“内地政府越来越透明,很多场合下,官员应对记者游刃有余....,不抗拒。

”D.从《小山回家》开始,那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在我看来,贾樟柯更像一个时代的摄影师,每次都精心地选择视角,拍出他认为最值得关注的局部。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A.青冥..(天空)浩荡不见底目眇眇..(向远看的样子)B.吴楚东南坼.(干裂)两朝开济..(开创,扶助)C.鸟何萃.(聚集)兮萍中御宇..(统治天下)多年求不得D.只是朱颜..改(红颜,少女代称,此处指南唐旧日宫女)春花秋月何时了.(了:终止)4.对下列加点字从用法上分类正确的是()①云青青兮欲雨.②逸豫可以亡.身③而刀刃者无厚.④辇.来于秦⑤函.梁君臣之首⑥朝.歌夜弦⑦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⑧先大母婢也,乳.二世⑨栗.深林兮惊层颠A.①/②⑨/③④⑥/⑤⑦⑧B.①⑤⑧/②⑦⑨/③/④⑥C.①⑦⑧/②/③⑤/④⑥⑨D.①⑧/④⑦⑨/③/②⑤⑥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然..,每至于族B.可谓智力..孤危C.刺客不行..,良将犹在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6.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A.戍卒叫,函谷举B.秦人不暇自哀C.苟以天下之大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技盖至此乎B. 而母立于兹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D. 鼓瑟希,铿尔8.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②吾与.点也③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④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9.下列对(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水市一中高一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1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6分)①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

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

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

明朝的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过不少重要的发明和创新,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

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

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

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

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

②其实,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

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要求标注:“Made in Germany”,相当于劣等产品的标签。

这种标注产地的做法给德国人以很大刺激。

他们立志要摘掉劣等产品的帽子,经过上百年努力,才后来居上,使“Made in Germany”成为精品的标记。

曾几何时,“东洋货”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日本产品却大都是世界精品。

③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

比起标注“Made in Germany”,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

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的技艺。

据《吕氏春秋》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秦律》中也有许多具体的惩罚规定。

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一中2017级高一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2分,每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礞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

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

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

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

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西周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B.《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簪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D.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B.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

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用思想照亮人生——心地光明的当代君子叶朗孙焘74岁的叶朗先生还在给学生上课。

他对学生的研究写作有一个慢快慢建议。

他说,选一个有新意、有价值而且自己能掌握得住的题目是比较难的,所以选题的过程要慢,要十分慎重。

一旦确定了选题,就要立即上马,进入写作状态,不要拖延。

大致成形之后,就可以在从容的心态中开始精细打磨、修改,力求达到本人现有水平的最高限度。

其实,慢快慢不仅是一种做科研的方法,也可以看作是先生一生为学道路的写照。

从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到开始中国美学的学术研究,先生的学术选题阶段经历了20年的时间。

随着学术环境的好转,先生很快进入到一个创造力勃发的快的阶段。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十年间,先生连续写作出版了《中国小说美学》(1982年)、《中国美学史大纲》(1985年)两部专著,又带领研究生集体撰写并出版了《现代美学体系》(1988年)。

从《现代美学体系》到学术专著《美学原理》(2009年,翌年出版彩色插图本《美在意象》),中间也相隔了20年。

《美学原理》在已提出的意象、感兴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生境界的概念。

先生在这部著作里强调,审美活动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境界,造成一种宽广的胸襟和光风霁月的气象,使人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

这是美育的最终意义,也是所有人文教育的目标。

先生的学术道路是一个整体,贯穿着他对审美活动的总概括:美在意象。

这句话意在指出:人通过在心中生成的具有完整意蕴的意象来感知世界的面貌,领会事物的意义,寄寓自己的情感。

在意象世界的生成过程中,人感受到美的存在。

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讨论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命题。

他指出,柳宗元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美学理论问题:美不能脱离人的精神心灵而独立存在。

彰用西方哲学的语言就是呈现,美通过人的存在活动而呈现于人的心灵世界。

彰用先生的话来说则是照亮。

彰也是先生对于审美活动的理解:用审美意象去照亮一个审美的人生,人的生活才会精彩。

文革之后,先生依然会遇到种种困难,甚至在做系主任、院长的期间,要推动一些事情,也会遇到各种阻滞。

然而,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曝之,在经历了烈火赤金的考验之后,在各种磨难和阻滞面前,先生抱定了一个想法,就是目光向前,不要停止自己的脚步。

精纯而坚定的信念,不仅让先生自己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愉悦的心境,而且给青年人以巨大的激励。

先生的信念力量对青年人的支持,也许要远远大于单纯的学术方法上的指点和资源平台上的襄助。

原文指称社会阶层的概念君子,被儒家加入了道德修养的内涵,用来概括这样一种人:他文质彬彬,宽和大度,拥有健康、高雅的品味和良好的情操,他有入世担当的情怀抱负和洒脱达观的心胸,他对师长、传统和天地怀有敬畏和感恩。

笔者认为,叶先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君子。

先生对文化教养持有确乎不拔的信念,他的内心力量正来自把治学、文风与人格陶冶打通一片。

他向往中国古代儒者光风霁月、春风化雨的气象。

他好引用程颐说程颢的评语:视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其入人也,如时雨之润。

追求一种光明的格局、气象,用思想照亮人生,是先生自己的学术追求和人生理想的概括,也是他的学生们对他的印象的写照。

中国古代儒者认为,一个人的格局气象的源头在心地之灵明。

治学的目的就在于回归此灵明。

因为持守着传统学养的源头活水,先生对社会、人生、人性抱有乐观的态度,进而向往超拔和永恒的境界。

在一份演讲稿里,先生说:宋人有两句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真的使人感叹不已。

但是人生终究是美好的,我们又有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在经历了命运的磨难之后,抬起眼睛,朝着天空,歌颂生命,歌颂神灵,放下心灵的负担,体验那种超越生命本体、超越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终极的欢乐,最终了悟我们生存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选自《传记文学》2013年第1期,有改动)相关链接叶朗(1938.10生),浙江衢州人,著名美学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993年至2001年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1997年至2001年同时兼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主任。

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评议组成员,救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

有多部美学著作行世。

(互动百科)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叶朗做科研的慢一快一慢的方法,也是他一生为学道路的写照。

慢是因为选择研究课题比较难,要考虑的个人的和外部的因素很多,需要十分慎重。

B.“文革”之后,在各种磨难和阻滞面前,叶朗始终保持乐观愉悦的心境,他在信念力量上对育年人的支持,要远远大于单纯的学术方法上的指点。

C.叶朗是这个时代的君子,他文弱瘦削,宽和大度,拥有高雅的品味,有入世担当的情怀和洒脱达观的心胸,他对师长、传统和天地怀有敬畏和感恩之心。

D.作为曾经的宗教学系主任,叶郎说让我们歌颂生命,歌颂神灵,放下心灵的负担,可见,在宗教信仰上歌烦神灵,对叶朗来说.是很自然的。

E.这篇文章用平实准确的语言、丰畜的材料介绍了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的学术成就、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等,再现了一个心地光明的当代君子形象。

5.叶朗在美学领城取得了哪些成就?提出了什么美学观点?请简要回答。

(4分)6.如何理解题目“用思想‘照亮’人生”的内涵?请结合材料说明。

(5分)二、古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

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

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