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汇总+题型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总结
栏目 导引
六、板块模型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相对静止变为相对运动的临界是静摩擦力达到 最大值
1、以力F没有作用的物体为研究对象,找到临界 加速度a0
2、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找到临界拉力F0。 3、若F ≤F0,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找加速度 4、若F >F0 ,单独以每个物体为研究对象找各自
的加速度
5、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运用运动学公式解 题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二、瞬时加速度:①剪谁谁对物体的作用力就消失 ②轻绳和轻杆弹力能突变,一般情况下从有到无 ③轻弹簧和橡皮条弹力不能突变,即不变 ④分析物体剪前和剪后的受力情况求加速度 例1 图1中所示A、B、C为三个物块,K为轻 质弹簧,L为轻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若将L突然剪断,用aA、aB分别表示 刚剪断时A、B的加速度,则有( B ) A.aA=0、aB=0 B.aA=0、aB≠0 C.aA≠0、aB≠0 D.aA≠0、aB=0
水平传送带:a=µg
倾斜传送带:a1=µgsinθ+µgcosθ
a2=µgsinθ-µgcosθ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例2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 x=3.5m,以v0=2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 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 度地轻放在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0.4.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 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小煤块从A运 动到B的过程中( AD ) A、所用的时间是2s B、所用的时间是2.25s C、划痕长度是4m D、划痕长度是0.5m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例 3 如图所示,质量为 4 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现用 大小为 40 N,与水平方向夹角 为 37°的斜向上的力拉物体,使 物体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g 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 (1)若水平面光滑,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 (2)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 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章节知识点总结过关单元测试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章节知识点总结过关单元测试

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章节知识点过关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10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15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而方向不变时,则关于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小C.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D.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2.一只球挂在三角形木块的左侧面,如图所示。

球与木块均能保持静止,则()A.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向左B.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向右C.地面对木块无摩擦力D.若地面光滑,挂上球后木块一定滑动3.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

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

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4.如图所示,图乙中用力F取代图甲中的m,且F=mg,其余器材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图甲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1,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2。

则()A.a1=a2B.a1>a2C.a1<a2D.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吊篮P悬挂在天花板上,与吊篮质量相等的物体Q被固定在吊篮中的轻弹簧托住,当悬挂吊篮的细绳烧断的瞬间,吊篮P和物体Q的加速度大小是()A.a P=a Q=gB.a P=2g,a Q=gC.a P=g,a Q=2gD.a P=2g,a Q=06.如图所示,把一个光滑圆球放在两块挡板AC和AB之间,AC与AB之间夹角为30°,现将AC板固定而使AB板顺时针缓慢转动90°,则()A.球对AB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B.球对AB板的压力逐渐减小C.球对AC板的压力逐渐增大D.球对AC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A和B两物体靠在一起放在水平面上,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力和运动关系—简明实用笔记(知识要点)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力和运动关系—简明实用笔记(知识要点)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力和运动关系一、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历程回顾:发现过程a.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忽略了f)b.伽利略的观点:如果没有摩擦水平面上的物体旦具有某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理想斜面实验:可靠事实→假设(理想无f,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减小θ→θ=0→结论c.笛卡尔: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速度沿同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理论没有其它情况d.牛顿没有力,有力如何,全面(动、静)二、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在于:①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②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静止a.不受力或合力为零的状态匀直b受力或合力不为零的状态——v改变——产生a(力是改变v,改变运动状态,产生a的原因)注:某个方向同理2.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有外力——想——保持不住①能不能保持住无外力②一切物体都有(任何时候),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③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惯性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

④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注:惯性是无条件的性质,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有条件的规律⑤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利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①汽车突然刹车、②物体沿斜面上冲③人在车中向上跳起——落哪儿!④从上升的气球中落下的物体,刚离开时如何运动?⑤水瓶中有汽泡,突然加速或减速3、惯性系和非惯性:系在有些参考系中不受力的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样的参考系叫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章节综合复习题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章节综合复习题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章节综合复习题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章节综合复习题一、多选题 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1kg 的两个物体A 、B 放在水平地面上相距9m ,它们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现使它们分别以大小v A =6m/s 和v B =2m/s 的初速度同时相向滑行,不计物体的大小,取g=10m/s 2.则( ) A . 它们经过2s 相遇 B . 它们经过4s 相遇 C . 它们在距离物体A 出发点8m 处相遇 D . 它们在距离物体A 出发点6m 处相遇 【答案】AC 【解析】对物体A 受力分析,均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 a ,故加速度为:a 1=-μg=-2m/s 2;同理物体B 的加速度为:a 2=-μg=-2m/s 2;B 物体初速度较小,首先停止运动,故其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 1=0−v Ba 2=1s ;该段时间内物体A 的位移为:x A1=v A t 1+12a 1t 12=5m ;物体B 的位移为:x B =v B t 1+12a 2t 12=1m ;故此时开始,物体B 不动,物体A 继续做匀减速运动,直到相遇;即在离A 物体8m 处相遇,1s 末A 的速度为:v A1=v A +a 1t 1=4m/s ;物体A 继续做匀减速运动过程,有:x A2=v A1t 2+12a 2t 22=1m ;解得:t 2=1s ;故从出发到相遇的总时间为:t=t 1+t 2=2s ,故AC 正确。

故选AC 。

2.如下图(a )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 与物体位移s 的关系如图(b )所示(g =10 m/s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0 N/m C . 物体的质量为2 kg D .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 【答案】CD 【解析】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恢复原长,故A 错误;刚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弹力二力平衡,有:mg=k x ;拉力F 1为10N 时,弹簧弹力和重力平衡,合力等于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1+k x -mg=m a ;物体与弹簧分离后,拉力F 2为30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2-mg=m a ;代入数据解得:m=2kg ;k=500N/m=5N/cm ;a =5m/s 2;故B 错误,C D 正确;故选CD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重、难点梳理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要求: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了解生活实例,知道什么是惯性,知道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并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运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2、难点: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3、疑点: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形4、易错点:力和运动关系实际应用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P75问题与练习第4题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理想实验的方法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教学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和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经历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体会“控制变量法”对研究问题的意义2、难点:实验方案的确立、实验数据的分析,包括:体验实验探究过程: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思路、制定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认识数据处理时变换坐标轴的技巧了解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可测物理量”的实验方法会对实验误差作初步分析3、疑点:为什么要作a-1/m图像4、易错点:实验的方法与步骤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图像法处理数据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一、教学要求:1、通过实验归纳,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含义2、知道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方法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理解G=mg4、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会用正交分解法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认识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之间的关系(正比性、同体性、瞬时性和矢量性)3、疑点:牛顿第二定律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关系4、易错点:受力分析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P82 动力学方法测量质量P82 问题与练习1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计算第四节力学单位制一、教学要求:1、知道单位制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归纳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归纳

3—1牛顿运动定律自助式复习板块知识搜索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直到有__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_______决定,惯性与运动状态_______.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外力质量无关2.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到的_______成正比,跟物体的_______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_______的方向相同,其公式为_______.答案:合外力质量合外力F=ma3.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答案:相等相反探究归纳要点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图1【例1】如图1所示,一个劈形物体N,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M上,上表面水平,其上放一光滑小球m.若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 抛物线解析:因为小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所以,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的运动状态不变,故只能竖直向下运动,因此,正确选项是B.答案:B归纳与迁移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题时,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是关键.如果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那么物体在这一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即速度)保持不变.分析物体的运动,除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外,还要分析物体的初始运动情况.如自由落体运动与平抛运动,都只受重力,但一个初速度为零,一个具有水平初速度,它们的运动情况则不同.要点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例2】2004全国高考理综Ⅲ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1、2、3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与桌1F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现用大小相同的外力F沿图2所示方向分别作用在1和2上,用2的外力沿水平方向作用在3上,使三者做加速运动.令a1、a2、a3分别代表物块1、2、3的加速度,则()图2A.a1=a2=a3B.a1=a2,a2>a3C.a1>a2,a2<a3D.a1>a2,a2>a3解析:对1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得F cos60°-F f=ma1,F sin60°+F n=mg,F f=μF n根据以上三式可求得1的加速度为①同理可求出2的加速度为②对3分析可求得其加速度为③比较①②③式大小不难得出a1>a2,a2<a3所以正确选项是C.答案:C归纳与迁移本题是一道简单的题目,纯粹是对概念的理解,只要学过牛顿第二定律,会进行受力分析并养成良好解题习惯的学生都能解对.出错的学生都是由不细致分析造成的.本题作为选择题,实际上只要定性分析就可以了.3个物体水平向右的分力都是F/2,只要比较向左的摩擦力即可.由于F f=μF n,从图中可以看出F n1<mg,F n2>mg,F n3=mg,所以有F n1<F n3<F n2,a1>a3>a2. 要点3理解速度变化与加速度的关系图3【例3】如图3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将弹簧压缩,弹簧被压缩了x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试分析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变化的情况.解析:物块刚接触弹簧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此时,物块只受到重力作用,物块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当物块下压弹簧后,物块还受弹力作用,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弹力F=kx.设物块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kx=ma,可见随着x的增大,a减小,当kx=mg时,a最小等于零;由于惯性,物块继续向下运动,弹簧的弹力将大于重力,物块受到的合力方向变为竖直向上,此时kx-mg=ma, 可见随着x的增大,a增大,当x达到最大x0时,a达到最大.综合上述,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的增大的变化的情况是:加速度先逐渐减小,当kx=mg时,加速度等于零,尔后,加速度逐渐增大,当x=x0时,加速度达到最大.物体速度的变化与加速度大小的变化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所以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当kx=mg、加速度等于零时,物体速度达到最大.答案:略归纳与迁移物体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物块压缩弹簧后,由于物块受到向上的弹力,就立即向下做减速运动.有这种想法的同学都是由于没有认真进行受力分析,以及没有正确理解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所造成的.物体速度的变化则由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决定,不能认为加速度减小速度就减小.陆老师讲方法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主要落实在两个方面:一是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二是惯性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2.对第三定律的领会可对比平衡力的概念,同时还应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等值性、同性性、同时性、异物性、异向性等.3.由于牛顿第二定律将力与运动定量地联系起来了,所以对它的运用,一方面要夯实基础知识,如能熟练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力进行合理的分解与合成,熟记运动学的各种公式;另一方面则要注意牛顿第二定律本身的特点,如瞬时性、矢量性以及a由F和m决定,而不是由Δv/t决定等.4.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每个力都独立地产生一个加速度,且力和加速度之间仍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就好像其他力不存在一样.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加速度是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所量度的,即定律仅在惯性系中成立.。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题型归纳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题型归纳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题型归纳题型一:牛顿运动定律了解例题: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作改动,那么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反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能够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减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反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练习: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减速度的方向一直与速度方向相反,但减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进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减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到达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减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到达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减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减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到达最小值题型二:动力学图像效果例题一:将一质量不计的润滑杆倾斜地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如今杆上套一润滑的小球,小球在一沿杆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杆向上运动。

该进程中小球所受的拉力以及小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丙所示。

g=10 m/s2。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2~4 s内小球的减速度大小为0.5 m/s2B.小球质量为2 kgC.杆的倾角为30°D.小球在0~4 s内的位移为8 m例题二: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衔接),初始时物体处于运动形状,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末尾向上 做匀减速运动,拉力F 与物体位移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 =10 m/s 2),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与弹簧分别时,弹簧处于原长形状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0 N/mC .物体的质量为2 kgD .物体的减速度大小为5 m/s 2例题三: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t =0时辰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

假定重力减速度及图中的v 0、v 1、t 1均为量,那么可求出A .斜面的倾角B .物块的质量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例题四:甲、乙两球质量区分为1m 、2m ,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由运动释放。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

一、牛顿第一定律[要点导学]1.人类研究力与运动间关系的历史过程。

要知道伽利略的成功在于把“明明白白的实验事实和清清楚楚的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物理学从此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2.力与运动的关系。

(1)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2)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理解。

这个实验的事实依据是运动物体撤去推力后没有立即停止运动,而是运动一段距离后再停止的,摩擦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

抓住这些事实依据的本质属性,并作出合理化的推理,这就是伽利略的高明之处,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思维方法。

4.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

5.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不变是一切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

揭示物体的这一本质属性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伟大贡献之一。

6.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7.任何物理规律都有适用范围,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

8.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要点导学]1.实验目的:探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三者的关系。

这个探究目的是在以下两个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小汽车和载重汽车的速度变化量相同时,小汽车用的时间短,说明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竞赛用的小汽车与普通小轿车质量相仿,但竞赛用的小车能获得巨大的牵引力,所以速度的变化比普通小轿车快,说明加速度的大小与外力有关。

2.实验思路: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控制变量法。

(1)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

探究的方法采用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的方法,也可以彩比较的方法,看不同的外力与由此外力产生的加速度的比值有何关系。

重难点大汇总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专题四牛顿运动定律含解析.docx

重难点大汇总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专题四牛顿运动定律含解析.docx

■I [重点详解I川重点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什么是惯性,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要点解更I — 1一、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运动状态的改变:如果物体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改变:(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

(物体做直线运动)(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

(物体做匀速曲线运动)(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物体做变速曲线运动)二、惯性与质量1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的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3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与物体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及地理位置均无关。

(3)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考向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例题】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任何外力作用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必定有外力作用【答案】D【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A 错误;在任何情况下物体都具有惯性,选项B错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并不—定不受任何外力作用,选项C错误;物体做变速运动时,运动状态改变,故必定有外力作用,选项D错误;故选D.考点:牛顿第一定律【考向21对惯性的理解【例题】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哪个是不对的()•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來,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上面两个物体既然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答案】ACD【解析】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质量相同的物体惯性相同,故A错误,B 正确.推动静止的物体比推动正在运动的物体费力,是由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不是由于静止的物体惯性大,实际上静止时与运动时物体的惯性相同,故C错误.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和地球上惯性一样大,故D 错误,故选ACD.考点:惯性【名师点睛】此题是考查对惯性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都无关.而经常出错的是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详细)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详细)

F1
F1y
F1x
F2
G
(2)转化为四力平衡模型——分解法 当物体受三个共点力平 衡时,也可以把其中一个 力进行分解(一般采用正 交分解法),从而把三力 平衡转化为四力平衡模型。
F1y
F1x
F2
G
当物体受三个以上共点力平衡 时,一般采用分解法。
问题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放一重力为G的光滑小球,球被竖直挡板 挡住不下滑,求: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 大小。 F 对球受力分析:
x θ
y
FN F
F
f
mg
sin370 =0.6 cos370=0.8
F cos mg sin Ff ma F sin FN mg cos y F f FN 3 解得:a g 4 F 1 2 代入:X at 2 x
θ
F 0.5mg
FN
Ff
mg
2X 8X t a 3g
F合 ma
注意:
1)同体性
3)瞬时性
2)矢量性
4)独立性
问题2: 物体在与其初速度始终共线的合 外力F的作用下运动,取v0方向为正时, 合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则在0~t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和 F 速度如何变化?
F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速度一直增大
0
t0 t t
3、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 直线上。
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2、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受力 情况
合力F合
F合=ma
a
运动学公式
运动 情况
3、解题的步骤
对研究对象作 受力分析

高一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 一 物 理 第 四 章 《 牛 顿 运 动 定 律 》 总 结一、夯实基础知识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理解要点:(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t v a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

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

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F=ma. 理解要点:(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 x =ma x ,F y =ma y , 若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 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 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 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高一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总结一、夯实基础知识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理解要点:(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t va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

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

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寻找事物的规律;(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F=ma.理解要点:(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 x =ma x ,F y =ma y , 若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 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 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若干力的某一个力,那么 a 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复习专题(共16张PPT)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复习专题(共16张PPT)

2020/7/19
5
(三) 用正交分解法和牛顿运动定律处理动力学问题:
思考:何为正交分解法?如何应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动力学 问题呢?
例5、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 的斜面上,物 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如果给物体施加一 个水平的力F,使物体沿斜面向上以加速度a 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则力F应为多大?
2020/7/19
10
整体隔离法
【例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
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
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的木块,
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的最大
拉力为( )
A.3mg B.3mg
5
αG
F=m(a+g sin α+µ cos α)/(cos α—µ sin α)
2020/7/19
7
(四)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简单连接体问题 思考:如果两个物体同时受一个动力而一起加速运动
时,要分析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应该怎样去处理呢?
例6、如图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 m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作用在A上),沿光滑 水平面匀加速向右运动,求A、B间的弹力FN。
F
AB
2020/7/19
8
分析与解答:
由于两个物体一起加速运动,可以先对整体列一个方 程,然后在对其中一个物体列方程,即隔离物体列方程, 即可求得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设加速度为a,分别对整 体和部分受力分析列方程:
对整体:F=(mA+mB)a
对A: F—FN=mAa
A
B
对B: FN=mBa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与巩固 基础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与巩固 基础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牛顿定律的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并能运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分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知识网络】:,(1),(2):⎧⎪⎪⎪⎪⎧⎪⎪⎨⎪⎪⎪⎪⎨⎪⎪⎧⎪⎪⎨⎪⎪⎩⎩⎩定律的表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也叫惯性定律牛顿概念:物体本身固有的维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与第一运动状态无关。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定律惯性不受外力时表现为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表现受外力时,表现为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牛顿定律的表述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第二定律牛顿运动定律:12(1):F ma F ma=⎧⎪⎨⎪=⎩⎧⎪⎪⎪⎨⎪⎧⎪⎨⎪⎩⎩−→合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牛顿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三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作用力、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对平衡力的主要区别()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类问题运动牛顿定律的应用:0,(3),,0F a F G a F G a g F ⎧⎪⎪⎪⎪⎪⎪⎪⎪⎪⎪⎪⎪⎪⎪⎨⎧−−←−−−⎪⎪⎪⎧⎪⎪⎪⎨=⎨⎪⎩⎪>⎧⎪⎪⎪<⎨⎪⎪==⎪⎩⎩⎧⎪⎨⎪⎩合力加速度是运动和力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共点力的平衡平衡条件向上时超重超重和失重向下时失重时完全失重基本单位:千克(kg)、米(m)、秒(s)力学单位制导出单位七个基本单位:千克、米、秒、摩尔、开尔文、安培、卡德拉⎪⎪⎪⎪⎪⎪⎪⎪⎪⎪⎪⎪⎪⎪⎪⎪⎪⎪⎪⎪⎪⎪⎪⎪⎪⎪⎪⎪⎪⎪⎩【要点梳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要点诠释:1、前人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运动与推、拉等动作相联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重点难点题型集合(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重点难点题型集合(无答案)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重难点测试一、不定向选题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关于该物体在这1 s 内的位移和加速度大小有下列说法 ①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 ②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③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2 ④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2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2.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为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3 s 末的速度一定是6 m/s 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 2 C .物体在前5 s 内的位移一定是25 m D .物体在第5 s 内的位移一定是9 m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和7v ,经 历的时间为t ,则 A.前半程速度增加3.5 vB.前2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 v t /4C.后2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v t /2D.后半程速度增加2v4.A 球由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a m 时,B 球自距离塔顶b m 处开始自由落下,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则塔的高度为A.a +bB.ba ab +2C.ab a 4)(2+D.222b a +5.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 车,其位移—时间(x ­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b 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 m/s 2,t =3 s 时,两车的x ­t 图线刚好相切,则( )A .a 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v a =83 m/sB .t =3 s 时a 车和b 车相遇但此时速度不等C .t =1 s 时b 车的速度为10 m/sD .t =0时a 车和b 车的距离x 0=9 m6.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 .滑块A 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时,滑块A 的加速度a 与拉力F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长木板B 的质量为(g 取10 m/s 2)( )A .4 kgB .3 kgC .2 kgD .1 kg7.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 =v t -v 0s ,其中v 0和v t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

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 (共37张PPT)

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 (共37张PPT)
3).具有同种性质;
4).具有同时性。 总结:等大、反向、共线、异物、 同生、同灭、同变化、同性质
三、与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平衡力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具有同种性质 具有同时性 不能求合力(不能抵消)
不一定具有同种性质 不一定具有同时性 能求合力(能抵消)
1、马拉车由静止开始,先做加速运动,后改
国际单位制
七个基本量
长度 力 学 时间
质量 电 学 电流
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单位 m s kg A
K mol cd
思考:
压强的公式 P
F s
压强的单位 N/m2 N/cm2
其中哪个是国际单位制中 的单位?
课堂练习
1、下列单位属于导出单位的是(BC)D (多 )
A、小时 B 、牛 C、焦 D、瓦
长度:
力 学
时间: 国
质量: 际
m 、km 、cm…… s 、min、hour … kg 、g 、mg ……
速度: 单 m/s 、 km/h ……
加速度 位 m/s2 、 cm/s2 ……
力: 制 N kg·m/s2
密度:
kg/m3 、g/cm3 ……


单 位


导制 出 单 位
由基本单位按照物理关系组合而成的单位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1 0.19 0.29 0.40 0.51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实-4-9所示的坐标中作出a-F图象;
(2)图象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质量的倒数 ; (3)图象(或延长线)与F轴的截距的物理意义是没有平衡摩擦 ; (4)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1 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二、牛一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三、实验: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四、牛二
1.表达式:F=ma,合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2、理解:
(1)揭示了a与F、m的定量关系,特别是a与F的几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相对性、独立性
(2)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
(3)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无论是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还是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都需求出加速度
五、牛三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
(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
(2)“三异”: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的效果不同.
(3)“三无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
3
4、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但因所作用的物体不同,所产生的效果(运动效果或形变效果)往往不同.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牵扯第三个物体.
5、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转移研究对象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一定等大反向,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当待求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在许多问题中,摩擦力的求解亦是如此.
六、两类问题
求解两类问题的思路,可用下面的框图来表示:
分析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键:应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联系的桥梁——加速度.
七、超重与失重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并不是说物体的重力增大了或减小了(甚至消失了),
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是存在的且大小也无变化.即使是完全失重现象,物体的重力也没有丝毫变大或变小.当然,物体所受重力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与物体超、失重并没有联系.
(1) 物体超重或失重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体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的实际重力
(2) 物体超重或失重与速度的方向和大小无关。

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判断超重或失重:加速
度方向向上,则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则失重
(3) 物体出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全部消失:
① 与重力有关的一些仪器如天平、台秤等不能使用
② 竖直上抛的物体再也回不到地面
③杯口向下时,杯中的水也不流出
八、整体法和隔离法
1.整体与隔离法在动力学中的应用技巧涉及的问题类型
(1)涉及滑轮的问题:若要求绳的拉力,一般都采用隔离法.
(2)水平面上的连接体问题:①这类问题一般是连接体(系统)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解题时,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②建立直角坐标系时要考虑矢量正交分解越少越好的原则,或者正交分解力,或者正交分解加速度.
(3)斜面体与物体组成的连接体问题:当物体具有沿斜面方向的加速度,而斜面体相对于地面静止时,一般采用隔离法分析.
2.解决问题的关键
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弄清各物体之间哪些属于连接体,哪些物体应该单独分析,并分别确定出它们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九、瞬时性问题
1.两类模型
(1)刚性绳(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
(2)弹簧(或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
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
2、求解瞬时加速度问题时应抓住“两点”
(1)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时刻对应的,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2)加速度可以随着力的突变而突变,而速度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的积累,不会发生突变.
十、临界极值问题
十一、图像问题
1.动力学中常见的图象v-t图象、x-t图象、F-t图象、F-a图象等.
2.解决图象问题的关键:
(1)看清图象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

(2)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能够抓住图象的一些关键点,如斜率、截距、面积、交点、拐点等,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再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3、分析图象问题时常见的误区
(1)没有看清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2)没有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
(3)不清楚图线的点、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
(4)忽视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
十二、滑块问题
十三、连接体
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
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出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十四、传送带问题
十五、多过程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