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图简介 II【两汉~唐】
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高清简单明了)
中国古代史地图1.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2.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3.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4.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5.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6.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7.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8.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9.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10.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11.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12.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13.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14.丝绸之路15.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16.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17.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18.黄巾起义[184年]19.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20.官渡之战[200年-201年]21.赤壁之战[208年]22.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23.魏灭蜀形势[263年]24.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25.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26.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27.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28.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29.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30.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31.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32.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33.隋朝疆域[581年-618年]34.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35.隋洛阳城[581年-618年]36.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37.唐朝疆域[618年-907年]38.唐长安城[618年-907年]39.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40.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41.唐朝主要对外交通[618年-907年]42.唐玄奘西游[627年-645年]43.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755年-907年]44.唐末农民战争[859年-883年]45.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46.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47.北宋东京城[960年-1127年]48.宋辽边境形势[960年-1125年]49.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50.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5年]51.宋江起义;方腊起义[1119年-1122年]52.钟相,杨么起义[1130年-1135年]53.蒙古兴起;成吉思汗西征[1205年-1227年]54.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55.元大都城[1264年-1368年]56.元朝运河和海运[1206年-1368年]57.元末农民战争[1351年-1368年]58.明朝疆域[1368年-1644年]59.明朝长城[1368年-1644年]60.明北京城[1420年-1644年]61.奴儿干都司形势;永宁寺附近[1409年-1644年]62.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63.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1522年-1598年]64.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1522年-1644年]65.明末农民战争[1628年-1644年]66.明初女真族分布;满族兴起[1616年-1644年]67.清朝疆域[1644年-1840年]68.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1662年]69.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1643年-1689年]70.清前期巩固西北[1690年-1759年]71.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6年]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 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 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 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 丝绸之路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 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 黄巾起义[184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 官渡之战[200年-201年]赤壁之战[208年]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 魏灭蜀形势[263年]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 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 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 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 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 隋朝疆域[581年-618年]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 隋洛阳城[581年-618年]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唐朝疆域[618年-907年]唐长安城[618年-907年]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 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 唐朝主要对外交通[618年-907年]唐玄奘西游[627年-645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755年-907年] 唐末农民战争[859年-883年]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 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 北宋东京城[960年-1127年]宋辽边境形势[960年-1125年]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 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5年] 宋江起义;方腊起义[1119年-1122年] 钟相,杨么起义[1130年-1135年] 蒙古兴起;成吉思汗西征[1205年-1227年] 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 元大都城[1264年-1368年]元朝运河和海运[1206年-1368年]元末农民战争[1351年-1368年]明朝疆域[1368年-1644年]明朝长城[1368年-1644年]明北京城[1420年-1644年]奴儿干都司形势;永宁寺附近[1409年-1644年] 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1522年-1598年]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1522年-1644年]明末农民战争[1628年-1644年]明初女真族分布;满族兴起[1616年-1644年]清朝疆域[1644年-1840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1662年]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1643年-1689年] 清前期巩固西北[1690年-1759年]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6年]。
中国古代各朝代地图
1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2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3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4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5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6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7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8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9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0
Hale Waihona Puke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11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2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3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4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5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6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17
-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附藏点网《中国历史年表查问》
18
东汉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
东汉《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东汉图组东汉时期全图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无考县名下邳国潘旌青州刺史部无考县名东莱郡葛卢东郡齐国间诸郡冀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无考县名常山国都乡荆州刺史部荆州刺史部无考县名南阳郡成都扬州刺史部益州刺史部北部益州刺史部南部凉州刺史部凉州刺史部无考县名汉阳郡兰干武威郡左骑张掖属国候官左骑千人司马官千人官并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无考县名太原郡于离上郡候官西河郡乐街平陆益兰五原郡文国幽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无考县名玄菟郡上殷台交州刺史部交州刺史部无考县名苍梧郡鄣平西域都护府鲜卑等部东汉时期图组编例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三幅,简图一幅,插图三幅。
二、全图画出东汉顺帝永和五年的疆域政区包括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所察各郡、国、属国和西域长史府辖区,以及当时我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
东汉汉朝内部画出十三部界,标注部名和部刺史治所;画出大部分郡、国治所;西域只标出国名,不画界。
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各族之间不画界线,惟鲜卑按其大致活动范围画界。
三、分幅图按汉朝当时的监察区司隶校尉部和十二刺史部分为十二幅,另西域都护府一幅。
东汉司隶、豫州、荆州四幅,各附插画一幅。
四、东汉永和中的行政区划以一百另五郡、国、属国统辖一千一百八十个县、邑、道、侯国、公国。
郡、国、属国用注记分别,治所符号相同。
邑、道、侯国、公国治所一律用县治符号,注记不予区别。
五、东汉仅少数边郡设置都尉,在其治所旁加注记表示。
又设有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东夷校尉等主卫护内附诸族,中惟前二者有治所可考,即在其治所旁加注表示。
六、郡、国、属国的名称、辖境和治所,都按《续汉书·郡国志》画出。
《续汉志》所载以顺帝永和五年簿籍为据,但是年九月上郡、朔方二郡已内徙于冯翊、五原,而《续汉志》仍列出全部属县;章帝章和元年置阜陵国,永和时见在,而《续汉志》竟不载,因无可确考,姑从《续汉志》画出。
中国历代疆域图(全)
夏(前2207~前1766)共59幅地图,内容包括自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农民战争、交通等等各方面。
商(前1765~前1122)西周前1121~前771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49秦前248~前207西汉前206~8西汉前期形势西汉丝绸之路西汉和匈奴的战争和张謇出使西域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东汉(25~220)疆域图班超出使西域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三国鼎立形势三国赤壁之战(208)西晋(265~316)疆域图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东晋和十六国(304-436)形势东晋与前秦(351~394)东晋前秦淝水之战(383)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南北朝并立形势宋(420-479)与北魏南北朝并立形势齐(479~502)与北魏南北朝并立形势梁(502~557)与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南北朝并立形势陈(557~589)与北周(557~581)北齐(550~577 )隋朝(581~618)疆域隋朝大运河隋末农民起义唐(618~907)朝初期疆域唐安西唐渤海唐朝前期边疆各族形势唐玄奘西游路线唐朝主要交通唐中期地图唐安史之乱(756-763)和藩镇割据形势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960)十国形势图辽北宋(960~1127)西夏全图北宋末年农民战争宋辽边境形势金南宋(1127~1279)西夏时期全图金南宋西夏形势及岳飞抗金路线蒙古的兴起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南宋元朝的统一(1206~1279)元朝(1279~1367)疆域元末农民战争明朝(1368~1644)疆域明努儿干都司形势明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明郑和下西洋明朝长城明朝后期工商业分布明末农民战争明末农民战争满清兴起(1616-1644)清朝(1644-1911)疆域清初中国军民收复台湾形势清初中国军民抗击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清前期巩固西北边疆形势清朝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清朝全盛时期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臆想。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夏朝,起⽌时间:前2070年-前1600年,都城:阳城、阳翟、⽼丘、斟鄩、西河,都城今址:河南登封、陈留、偃师、安阳等,建⽴者:禹(姒⽂命)商朝,起⽌时间:前1600年-前1046年,都城:亳、西毫、奄、殷,都城今址:河南商丘、偃师、郑州、安阳,建⽴者:汤(⼦天⼄)西周,起⽌时间:前1046年-前256年,都城:镐京,都城今址:陕西西安,建⽴者:周武王姬发。
东周春秋(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时间:前770年-前221年,都城:洛⾢,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周平王姬宜⾅。
东周战国(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时间:前770年-前221年,都城:洛⾢,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周平王姬宜⾅。
秦朝,起⽌时间:前221年-前207年,都城:咸阳,都城今址:陕西咸阳,建⽴者:秦始皇帝嬴政。
西汉,起⽌时间:前202年-公元8年11⽉,都城:长安,都城今址:陕西西安,建⽴者:汉⾼祖刘邦。
东汉,起⽌时间:25年-220年,都城:洛阳,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光武帝刘秀。
三国(魏蜀吴),起⽌时间:220年-280年,魏(220年-266年)都城:洛阳,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魏⽂帝曹丕。
蜀(221年-263年)都城:成都,都城今址:四川成都,建⽴者:昭烈帝刘备。
吴(222年-280年)都城:建业,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建⽴者:吴⼤帝孙权。
西晋,起⽌时间:266年-316年,都城:洛阳、长安,都城今址: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建⽴者: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起⽌时间:317年-420年,都城:建康,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建⽴者:晋元帝司马睿。
⼗六国,⼗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段⼤分裂时期。
该时期⾃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成国(成汉)、在中原建⽴汉赵(后称前赵)时起,⾄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
这⼀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北⽅和西南则先后建⽴了⼆⼗多个国家。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中国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地图集。
谭其骧主编。
自原始社会至清末,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20个图组,共304幅地图(插图未计在内)。
地图全部采用古今对照。
本图集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编纂,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严重干扰,1975年出版了内部版更是错误百出。
1982年起陆续出版了1-8册是研究我国历代行政区划不可多得的资料!目录1简介1. 1.1 内容2. 1.2 底图2作者简介3总编例1. 3.1 概述2. 3.2 若干幅3. 3.3 分幅图4. 3.4 断代年代5. 3.5 结语4书籍历史51996年版1.2.1简介内容内容包括:已公布的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的重大遗址,各民族政权的疆域或活动范围、政区和一些部族的分布,秦以前可考地名、秦以后全部可考县以上政区(含县)和县以下重要地名的位置或范围,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塞、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及海岸线、岛屿等。
各册都有编例和地名索引,共收地名约7万个。
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1-8)》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辽·金时期;第七册:元·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
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
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
中国古今地图(清晰)
中国历代版图(清晰美图)夏夏朝活动得主要区域就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
商商朝得统治区域,以现在得河南为中心。
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
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
在商得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得属国,如西北得鬼方,西部得羌方。
周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
周武王灭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后迁洛邑。
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政。
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等。
战国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得地区,先后出现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得皇朝。
西汉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击破楚王项羽,即帝位,再建统一皇朝──汉。
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设西域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葱岭以东得西域诸国。
东蒙古高原为东胡后裔乌桓、鲜卑分布地。
大漠南北为匈奴地。
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云南西南部则为哀牢夷地。
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即帝位,先后削平王莽以来割据政权,恢复统一。
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
由于北边匈奴族内部分裂,鲜卑乘机拓展强土,西击乌孙,东却扶余,尽据匈奴故地。
其时青藏高原仍为诸羌所居。
东北鸭绿江上游两岸则为高句丽国领土。
三国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221年刘备称汉帝,222年孙权建年号,成三国鼎立之势。
魏仍以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得西域诸国。
曹魏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北接羌胡。
大漠南北为鲜卑。
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得形势。
西域与境外方面,西晋仍设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得西域诸国。
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北接羌胡。
大漠南北为鲜卑。
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东晋十六国自西晋末到刘宋初,各族在中原与巴蜀先后建立了多达16个割据政权。
中国历史一目了然--各朝代高清电子地图
中国历史一目了然--各朝代高清电子地图【先点击哪个朝代的牌名,就出现那个朝代的地图,再点右上角最左边的青色的箭头是翻页;两个红色箭头是放大镜、缩小镜】这个中国历史地图Flash版,可以看到我国历代疆土变迁,重要城池、地区的划分及不同时代的不同称谓等。
这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详尽的了解之外,是否也由此联想出一份感慨呢?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文明的、繁荣富强的!现行中国政区简称:○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台行政区划网中国行政区地图贵港市中国年代表:盘古氏、三王五帝……?夏:约公元前2100----1600年约500年商:约公元前1600----1028年约550年以上周:约公元前1027----256年共772年西周公元前1027----771年共257年东周公元前770----475年共295年春秋公元前770----256年共295年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共254年秦:公元前221----206年共15年(221 庚辰秦灭齐,统一全国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共426年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公元元年,为西汉平帝时期)新莽公元9----25年共 15 年东汉公元25----220年共 196 年三国:公元220----280年共 60 年魏公元220----265年共 46 年蜀公元221----263年共 43 年吴公元222----280年共 59 年晋:公元265----420年共156年西晋公元265----317年共 53 年东晋公元317----420年共104年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宋公元420----479年共 60 年齐公元479----502年共 24 年粱公元502----557年共 56 年陈公元557----589年共 33 年后梁公元555----587年共 33 年北朝公元386----581年共196年北魏公元386----534年共149年东魏公元534----550年共 17 年西魏公元535----556年共 22 年北齐公元550----577年共 28 年北周公元557----581年共 25 年隋:公元581----618年共 37 年唐: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武周公元684----705年共 21 年五代:公元907----960年共 54 年后梁公元907----923年共 17 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共 14 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共 11 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共 4 年后周公元951----960年共 10 年宋: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北宋公元960----1127年共168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152年契丹.辽公元907----1211年共305年契丹公元907----947年共 41 年辽公元947----1211年共265年西辽公元1124----1211年共 88 年金公元1115----1234年共120年蒙古.元公元1206----1368年共163年蒙古公元1206----1271年共 66 年元:公元1271----1368年共 98 年明:公元1368----1644年共276年洪武公元1368----1399年共31年建文公元1399----1403年共 4 年永乐公元1403----1425年共22年洪熙公元1425----1426年共 1 年宣德公元1426----1436年共10年正统公元1436----1450年共14年景泰公元1450----1457年共 7 年天顺公元1457----1465年共 8 年成化公元1465----1488年共23年弘治公元1488----1506年共18年正德公元1506----1522年共16年嘉靖公元1522----1567年共45年隆庆公元1567----1573年共 6 年万历公元1573----1620年共48年泰昌公元1620----1621年共 1 年天启公元1621----1628年共 7 年崇祯公元1628----1644年共17年清:公元1644----1911年共267年顺治公元1644----1662年共18年康熙公元1662----1723年共61年雍正公元1723----1736年共13年乾隆公元1736----1796年共60年嘉庆公元1796----1821年共25年道光公元1821----1851年共30年咸丰公元1851----1862年共11年同治公元1862----1875年共13年光绪公元1875----1908年共34年宣统公元1908----1911年共 3 年中华民国公元1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本文源自网络阿东:/894778685 秦西汉三国西晋前秦/东晋周/齐/陈隋唐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高清简单明了)
中国古代史地图1.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2.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3.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4.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5.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6.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7.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8.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9.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10.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11.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12.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13.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14.丝绸之路15.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16.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17.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18.黄巾起义[184年]19.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20.官渡之战[200年-201年]21.赤壁之战[208年]22.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23.魏灭蜀形势[263年]24.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25.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26.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27.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28.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29.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30.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31.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32.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33.隋朝疆域[581年-618年]34.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35.隋洛阳城[581年-618年]36.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37.唐朝疆域[618年-907年]38.唐长安城[618年-907年]39.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40.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41.唐朝主要对外交通[618年-907年]42.唐玄奘西游[627年-645年]43.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755年-907年]44.唐末农民战争[859年-883年]45.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46.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47.北宋东京城[960年-1127年]48.宋辽边境形势[960年-1125年]49.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50.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5年]51.宋江起义;方腊起义[1119年-1122年]52.钟相,杨么起义[1130年-1135年]53.蒙古兴起;成吉思汗西征[1205年-1227年]54.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55.元大都城[1264年-1368年]56.元朝运河和海运[1206年-1368年]57.元末农民战争[1351年-1368年]58.明朝疆域[1368年-1644年]59.明朝长城[1368年-1644年]60.明北京城[1420年-1644年]61.奴儿干都司形势;永宁寺附近[1409年-1644年]62.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63.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1522年-1598年]64.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1522年-1644年]65.明末农民战争[1628年-1644年]66.明初女真族分布;满族兴起[1616年-1644年]67.清朝疆域[1644年-1840年]68.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1662年]69.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1643年-1689年]70.清前期巩固西北[1690年-1759年]71.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6年]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 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 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 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 丝绸之路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 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 黄巾起义[184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 官渡之战[200年-201年]赤壁之战[208年]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 魏灭蜀形势[263年]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 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 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 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 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 隋朝疆域[581年-618年]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 隋洛阳城[581年-618年]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唐朝疆域[618年-907年]唐长安城[618年-907年]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 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 唐朝主要对外交通[618年-907年]唐玄奘西游[627年-645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755年-907年] 唐末农民战争[859年-883年]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 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 北宋东京城[960年-1127年]宋辽边境形势[960年-1125年]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 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5年] 宋江起义;方腊起义[1119年-1122年] 钟相,杨么起义[1130年-1135年] 蒙古兴起;成吉思汗西征[1205年-1227年] 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 元大都城[1264年-1368年]元朝运河和海运[1206年-1368年]元末农民战争[1351年-1368年]明朝疆域[1368年-1644年]明朝长城[1368年-1644年]明北京城[1420年-1644年]奴儿干都司形势;永宁寺附近[1409年-1644年] 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1522年-1598年]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1522年-1644年]明末农民战争[1628年-1644年]明初女真族分布;满族兴起[1616年-1644年]清朝疆域[1644年-1840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1662年]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1643年-1689年] 清前期巩固西北[1690年-1759年]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6年]。
中国历史地图集(5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关内道北部
京畿道 关内道
剑南道北部河北道南部河 Nhomakorabea道北部山南东道 山南西道
淮南道
江南东道
江南西道
都畿道 河南道
黔中道
陇右道东部
陇右道西部(安西都护府)
剑南道南部
岭南道东部
岭南道西部
桂州容州附近
吐蕃(820年)
突厥(741年)
回鹘(820年)
渤海
南诏
五代十国时期全图(943年)
后梁 晋 岐 卢龙等镇 后唐(908年)
后唐(934年)
后晋(943年)
后汉(949年)
后周 北汉(959年)
吴 吴越 闽(934年)
南唐 吴越(954年)
前蜀(924年) 后蜀(954年)
南汉(954年)
楚 南平(943年) 长和(928年以前)
西州回鹘 于阗 九姓乌户 葛逻禄等部(943年)
中国历史地图集(5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隋时期全图(612年)
河南诸郡
关陇诸郡
江汉沅湘诸郡
巴汉诸郡
岷蜀诸郡
河北诸郡
河东诸郡
辽西诸郡 室韦靺鞨等部
淮南江表诸郡
淮南江表诸郡北部
岭南诸郡
河西诸郡
南宁地区(597年)
东突厥(612年)
西突厥(611-617年)
唐时期全图(669年)
唐时期全图(741年)
唐时期全图(820年)
国学导航-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2)——金南宋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1)——元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2)——明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图组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国学导航-中国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1)——原始社会图组、夏、商、西周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2)——春秋、战国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秦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2)——西汉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3)——东汉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1)——三国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2)——西晋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1)——东晋十六国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2)——南北朝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册(2)——唐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3)——五代十国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Flash版【珍藏版】
中国历史地图Flash版【珍藏版】中国历史地图Flash版【珍藏版】这个中国历史地图Flash版,可以看到我国历代疆土变迁,重要城池、地区的划分及不同时代的不同称谓等。
这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详尽的了解之外,是否也由此联想出一份感慨呢?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文明的、繁荣富强的!全屏观看【点击哪个朝代的牌名,就出现那个朝代的地图,点右上角最左边的青色箭头是翻页;两个红色箭头是放大镜、缩小镜】现行中国政区简称:○ 京津冀晋蒙辽吉○ 黑沪苏浙皖闽赣○ 鲁豫鄂湘粤桂琼○ 渝川贵云藏陕甘○ 青宁新港澳台行政区划网中国行政区地图贵港市中国年代表:盘古氏、三王五帝……夏:约公元前2100----1600年约500年商:约公元前1600----1028年约550年以上周:约公元前1027----256年共772年西周公元前1027----771年共257年东周公元前770----475年共295年春秋公元前770----256年共295年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共254年秦:公元前221----206年共15年(221 庚辰秦灭齐,统一全国)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共426年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公元元年,为西汉平帝时期)新莽公元9----25年共15 年东汉公元25----220年共196 年三国:公元220----280年共60 年魏公元220----265年共46 年蜀公元221----263年共43 年吴公元222----280年共59 年晋:公元265----420年共156年西晋公元265----317年共53 年东晋公元317----420年共104年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宋公元420----479年共60 年齐公元479----502年共24 年粱公元502----557年共56 年陈公元557----589年共33 年后梁公元555----587年共33 年北朝公元386----581年共196年北魏公元386----534年共149年东魏公元534----550年共17 年西魏公元535----556年共22 年北齐公元550----577年共28 年北周公元557----581年共25 年隋:公元581----618年共37 年唐: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武周公元684----705年共21 年五代:公元907----960年共54 年后梁公元907----923年共17 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共14 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共11 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共4 年后周公元951----960年共10 年宋: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北宋公元960----1127年共168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152年契丹.辽公元907----1211年共305年契丹公元907----947年共41 年辽公元947----1211年共265年西辽公元1124----1211年共88 年金公元1115----1234年共120年蒙古.元公元1206----1368年共163年蒙古公元1206----1271年共66 年元:公元1271----1368年共98 年明:公元1368----1644年共276年洪武公元1368----1399年共31年建文公元1399----1403年共4 年永乐公元1403----1425年共22年洪熙公元1425----1426年共1 年宣德公元1426----1436年共10年正统公元1436----1450年共14年景泰公元1450----1457年共7 年天顺公元1457----1465年共8 年成化公元1465----1488年共23年弘治公元1488----1506年共18年正德公元1506----1522年共16年嘉靖公元1522----1567年共45年隆庆公元1567----1573年共6 年万历公元1573----1620年共48年泰昌公元1620----1621年共1 年天启公元1621----1628年共7 年崇祯公元1628----1644年共17年清:公元1644----1911年共267年顺治公元1644----1662年共18年康熙公元1662----1723年共61年雍正公元1723----1736年共13年乾隆公元1736----1796年共60年嘉庆公元1796----1821年共25年道光公元1821----1851年共30年咸丰公元1851----1862年共11年同治公元1862----1875年共13年光绪公元1875----1908年共34年宣统公元1908----1911年共3 年中华民国公元1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秦西汉三国西晋前秦/东晋周/齐/陈隋唐辽/北宋南宋元明清。
中国历朝版图对比
中国历朝版图对比前言近来,博主为一本即将出笼的拙作《数学与人类文明》配图,查找了中国历史上各主要朝代的地图,不难发现:国土面积最大的朝代是元朝,应该有今天的一倍,面积最小的朝代是南宋,不足今天的一半。
博主当然不会以为,面积越大国力就越强盛,人民生活就越富足,不然的话,数个世纪以来,俄罗斯就是全世界人民最羡慕的国度。
博主带着好奇察看这些地图,心里产生了两点疑问:其一、元朝的首都是大都(北京),当时她如何管理直达北冰洋的那片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呢?其二、南宋的首都是临安(即博主居住的城市杭州),北部边界是淮河。
在(与金)长达150年的分离时期(比南北朝鲜的分离远为久长),当时淮河两岸的民众乡亲可否往来探亲?如可以的话,他们怎样跨越国界探亲?为何没有学者、作家和艺术家对这段历史作系统的引人注目的研究或描述?以下是各朝疆域大致地图,解释和说明不当之处,望各位博友批评指正。
秦(前221-前206),率先统一中国,但面积不足今天的一半。
北边以秦长城为界,其中辽宁等地的长城现已无存。
汉(西汉,前206-25,东汉25-220),两汉疆域大致相仿,疆域拓展到西域,包括今天的甘肃、新疆和中亚部分地区。
唐(618-907),再次统一,西域面积进一步扩大,包括了外蒙古、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地区,朝鲜和越南的部分地区,总面积超出了今天的中国。
北宋(960-1127),疆土骤然缩小,甚至失去了北京,面积略小于秦朝。
南宋(1127-1279),进一步缩小,北部以淮河为界。
元(1206-1368),疆域骤然扩大,包括了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部分、库页岛,直达北冰洋。
明(1368-1644),疆域大为缩小,但仍包括很大一部分俄罗斯远东地区和库页岛。
清(1616-1911),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仍多出外蒙古、黑龙江以北地区、库页岛、新疆以西部分地区。
至此,库页岛等已连续七个世纪在中国的版图之内。
西汉地图
汉朝地图-汉朝时的地图-汉朝地图全图-汉朝初期地图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
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
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
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汉朝共历400多年,24位帝王。
220年被魏国曹丕篡权而灭亡。
西汉疆域图:西汉前期形势图:汉朝13州分布图:东汉末年三国群雄割据历史地图:商朝的领土范围汉朝建立初期,因各地叛乱不断,无暇顾及边防。
河南地复为匈奴所有。
南越,闽越,黔中地趁机与汉朝脱离,后来文帝派人说服南越王和各国归顺,又恢复了一统的局面。
但不久南越就因为荆州两湘地方不肯开关通商而肆起发动进攻。
此时恰值汉武大帝时期,遂彻底剿灭了南越王政权,南越也首次直接归中央管理。
西元前127年,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
云中、雁门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扩展。
西汉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阴山以北。
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酒泉郡。
后又分割为张掖、敦煌、武威三郡。
连同在湟水流域设置的金城郡,合城河西五郡。
前138年,东瓯王迫于闽越王的威胁,举国内迁到今江淮流域。
前110年,汉朝又灭亡了闽越国。
前111年,汉朝平南越,又占有了海南岛,在该地设十郡。
在西南地区,汉朝征服了诸国,边界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贡黎山。
东北地区灭亡了卫满朝鲜,设置了东北四郡。
大汉帝国的国土已基本成型。
而在西域设郡也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
西汉末期,由于帝国的衰落和皇室的动荡,疆域萎缩。
东北撤销了真番、临屯二郡。
西南地区由七郡变成五郡,并且放弃了海南岛与象郡。
王莽代汉时期已经仅剩秦朝时的疆域,西域各国因为大汉帝国的衰落而逐渐脱离管制。
东汉王朝末年,中原战乱不断。
遂放弃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
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后放弃。
高句丽与林邑两国蚕食东北及南方国土。
只有西南地区扩展至大盈江一带。
中国古代史地图合集
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秦朝形势图西汉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东晋形势图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元朝形势图(1330年)明朝形势图(1433年)清朝疆域图(1820年)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汉代海上航路示意图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宋代海外贸易图
元朝交通路线图。
5分钟浏览28张地图,解析中华5000年历史态势图
5分钟浏览28张地图,解析中华5000年历史态势图写在前面的话语,作者在主要的历史时间段多列举2-3张图。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附带疆域面积及全国
人口数。
夏朝疆域面积210万平方公里
商朝疆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
周朝疆域面积320万平方公里
秦朝疆域面积347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2000万。
西汉疆域面积610万平方公里(元年),全国人口约5959万。
东汉疆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
三国时期,全国人口共约730万,曹魏疆域面积292万平方公里,蜀汉108万平方公里,东吴145万平方公里。
晋朝疆域面积约545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1616万。
隋朝疆域面积470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4601万。
唐朝疆域面积1210万平方公里,到五代十国末期,全国人口减少到230万。
北宋疆域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增长到2088万。
南宋疆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1113万。
元朝疆域面积2270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5984万。
明朝疆域面积1000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5165万。
清朝疆域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1760年),全国人口37763万。
(1887年)
中华民国疆域面积1131万平方公里(1920年),全国人口46100万。
(1947年)。
从地图看中国的历史变迁之
从地图看中国的历史变迁之
夏朝(500年):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1600
商朝(500年):公元前1600-公元前1000
周朝(779年)之东周(229年):公元前1000-公元前771周朝之春秋(294年):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周朝之战国(255年):公元前476-公元前221
秦朝(14年):公元前221-公元前207
秦最大时的疆域为340万平方公里
西汉(211年):公元前202-公元9
西汉最大时的疆域为568万平方公里
新朝(14年):公元9-公元23
东汉(197年):公元23-公元220
东汉最大时的疆域为492万平方公里
夏朝(500年):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1600
商朝(500年):公元前1600-公元前1000
周朝(779年)之东周(229年):公元前1000-公元前771周朝之春秋(294年):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周朝之战国(255年):公元前476-公元前221
秦朝(14年):公元前221-公元前207
秦最大时的疆域为340万平方公里
西汉(211年):公元前202-公元9
西汉最大时的疆域为568万平方公里
新朝(14年):公元9-公元23
东汉(197年):公元23-公元220
东汉最大时的疆域为492万平方公里。
中国历史各朝代简史及疆域地图
中国历史各朝代简史及疆域地图中国历史各朝代简史及疆域地图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天下王朝。
都城安邑。
夏朝简略: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禹立为继承人。
禹收九洲,金铸九鼎,以显其功绩及威信权力。
禹之子启,承袭父位,中华历史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隶制社会大致形成于禹在位时期。
禹传位启,启传位太康,后历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
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夏朝地图:商朝(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商朝简略:夏桀无道,部落首领汤反。
建立商王朝。
一开始定都毫(念:bo。
今河地商丘。
),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汤之后有: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没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
帝辛即纣,商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商朝地图: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周分两段,西周、东周。
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
东周都城洛邑。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商末,文王姬昌反。
文王死后,其子武王继续反商,纣王自尽,发取而代之,国号为周,幽王无道,锋火戏诸侯而失信天下,最后亡国。
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武王姬发朝为西周。
西周地图: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东周后,国势衰危,后分为两段,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前256年,周郝王59年,秦国(当时一诸侯国)灭周朝。
东周春秋时期地图:东周战国时期地图:秦(前221年-前206年)秦朝结束了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社会。
秦朝建都咸阳(今西安)。
从周郝王59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后,经昭襄王蠃则、孝文王蠃柱、庄襄王蠃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史家仍以秦王纪年。
22张地图快速看汉朝历史(西汉和东汉)
22张地图快速看汉朝历史(西汉和东汉)在我国历史上,汉朝是继秦朝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且和唐朝一向并称“强汉盛唐”。
汉朝分为西汉、东汉,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公元220年结束,去掉中间王莽篡汉的15年,汉朝一共享国407年。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大汉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
秦末天下大乱,义旗遍地,推翻秦朝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刘邦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和巴蜀。
刘邦的封地在当时属于偏僻之地,对外交通不便,远不如中原富庶。
刘邦立足汉中,苦心经营巴蜀,最终和项羽争夺天下,即楚汉争霸。
交战的楚汉双方在荥阳一线战况胶着、僵持不下,刘邦派韩信渡过黄河,由山西北上,侧面迂回,攻占赵、齐等地后,合围项羽。
公元前202年,项羽败退垓下,之后走投无路乌江自刎。
楚汉争霸以刘邦胜利而告终,西汉建立,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楚汉争霸期间,刘邦为了拉拢诸侯,给功臣封王,其中就有韩王信。
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勾结匈奴,在大同发动叛乱,南攻太原。
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迎击匈奴,连战连捷。
但刘邦由于轻敌冒进,被匈奴围困大同白登山七天七夜,即白登之围,经谋士陈平运作刘邦才得以脱险。
西汉建立后,刘邦吸取前朝教训,将分封制和郡县制结合,郡国并行制,即分封诸侯和郡县相结合。
西汉初,很多开国功臣都被刘邦封为诸侯,如韩信、英布等,但这些诸侯国对汉朝统治造成威胁,刘邦陆续将异性诸侯诛除,分封诸多刘姓子弟为王。
西汉初至汉景帝时,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社会得以稳定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诸侯王势力也逐渐强大起来,对王朝统治造成威胁。
汉景帝时,打算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引起吴王刘濞等七国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但是不到3个月就被朝廷平定。
因为刚经过战乱,汉初时无力对付对汉朝造成巨大威胁的匈奴,只能采用和亲手段。
经过文景之治,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朝国内稳定,国力日强,到汉武帝时期,就准备对匈奴发动反击。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系大月氏等西域诸国,一起夹击匈奴。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地图上的历史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疆域图(组图)
地图上的历史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疆域图(组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成为中国历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北伐匈奴南平百越第一次明确的划定了中国的版图。
在北方则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
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尤其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意义尤为重大,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
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与西汉征战不息最终被西汉所击败这其中缺少了东汉的版图,但是把三国的版图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东汉的版图。
曹魏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并设置了西域长史府。
朝鲜半岛的一半归属曹魏;越南大部分归属东吴;缅甸等国一部分归属蜀汉。
在北方鲜卑崛起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晋结束了三国鼎力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其统一的时间仅仅51年。
西晋的版图实际上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没有扩大或缩小。
此期间汉族的东晋政权全线南缩,而在黄河流域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混战使北方长期陷入分裂状态。
南北朝的第一个时期。
南北朝的第二个时期,北魏和南齐对峙。
北方游牧民族和青藏高原吐谷浑日益兴起。
隋再度统一了中国,不过没有统一西域各部。
全盛时期的唐朝,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唐朝当时的强大,尤其是西部和北部的疆域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
唐朝中期虽然西部边界有所收缩但却将东北地区首次纳入了中国版图。
突厥虽已复国但已不复当年之勇,不久被回纥所取。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辽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此外还有西夏和大理政权与之并存。
在中国的主要王朝中,北宋的面积是最小的南宋与金对峙时期,南宋的汉族政权退守江南经营半壁江山,而金也无力南进。
蒙古已经崛起,不久之后扫平诸强建立规模空前的蒙古帝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广阔的时期,除元朝本土以外还有四大汗国,这四国名以上听命于元朝皇帝,实际上各自为政。
明朝与元相比疆域大为收缩,不过继承了元在东北和青藏高原的版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地图集作者:谭其骧西汉时期图组编例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三幅,简图一幅,插图四幅。
二、全图画出西汉朝后期的疆域政区包括司隶部、十三刺史部所察各郡、国和西域都护府辖区,以及当时我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
汉朝内部画出十四部界,标注部名,画出大部分郡、国治所;西域只标出国名,不画界。
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各族之间不画界线,惟匈奴按其大致活动范围画界。
三、分幅图按汉朝当时的监察区司隶部和十三刺史部分为十二幅,另西域都护府一幅。
司隶、荆州、幽州、交阯四幅,各附插画一幅。
四、关于西汉的分部,旧说无朔方,称交阯为交州,本图采用了顾颉刚《两汉州制考》(载前历史语言研究所《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的考证结论。
五、西汉后期的地方行政区划以一百零三郡、国统辖一千五百多个县、邑、道、侯国。
郡和国用注记分别,治所符号不分。
邑、道、侯国治所一律用县治符号,注记不予区别。
各郡都尉均在其治所旁加注记表示。
六、《汉书·地理志》所载郡、国名称是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制度,但郡、国辖境系成帝元延(公元前12-前9年)、绥和(公元前8-前7年)之际的情况,今从《汉志》记载画出郡、国辖境改用元延、绥和之际的郡、国名称(参考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七、西域都护府驻地作郡治处理,所辖属国的首府作县治处理。
校尉治所用县治符号,并加注记标明,其他各城皆作聚邑处理。
诸国辖境用表面注记标示其大致地区。
八、已废或后置的郡县尽可能标出,用聚邑级符号注记,括注其置废年代。
九、水系泽薮以《汉志》为据,参证《水经注》记载画出。
如班说和郦说不同,以班说为准。
《汉志》所载间有为当时地理知识所限,与实际情况不符处,不画。
十、匈奴等部简图一幅,画出匈奴境内部族分布、著名山川、庭帐和城等。
西汉时期全图司隶部并州、朔方刺史部并州刺史部无考县名太原郡于离定襄郡都武襄阴复陆朔方刺史部无考县名北地郡除道五街回获上郡木禾京室洛都原都推邪望松宜都西河郡驺虞鹄泽乐街徒经广田益阑宣武千章武车饶县方利西都平陆觬是博陵盐官五原郡固陵文国蒲泽莫(黑旦)兖州、豫州、青州、徐州刺史部兖州刺史部无考县名东郡利苗山阳郡中乡郑国甾乡栗乡曲乡泰山郡式县豫州刺史部无考县名沛郡辄与高国高柴漂阳东乡临都汝南郡归德青州刺史部无考县名平原郡合阳千乘郡繁安齐郡昭南北乡平广北海郡瓡国平的羊石乐都石乡上乡新成胶东国昌武徐州刺史部无考县名琅邪郡虚水雩叚云国柔国即耒武乡伊乡参封博石慎乡驷望高陵临安石山东海郡兰祺山乡建乡于乡平曲(侯国)武阳都平临淮郡开阳播旌西平开陵昌阳广平兰阳乐陵泗水郡于县东郡北海间诸郡荆州刺史部荆州刺史部无考县名江夏郡襄县扬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无考县名巨鹿郡武陶常山郡平台都乡广平郡平利阳台城乡幽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无考县名涿郡成国利乡右北平郡廷陵薋县骊成聚阳平明幽州刺史部无考都尉治所右北平郡治薋县益州刺史部北部益州刺史部南部、哀牢凉州刺史部凉州刺史部无考县名陇西郡予道天水郡奉捷兰干安定郡复累安俾卤县凉州刺史部无考都尉治所天水郡属国都尉治勇士县满福武威郡治休屠县熊水障张掖郡治日勒县泽索谷交趾刺史部西域都护府匈奴等部东汉时期图组编例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三幅,简图一幅,插图三幅。
二、全图画出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的疆域政区包括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所察各郡、国(王国)、属国和西域长史府辖区,以及当时我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
汉朝内部画出十三部界,标注部名和部刺史治所;画出大部分郡、国治所;西域只标出国名,不画界。
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各族之间不画界线,惟鲜卑按其大致活动范围画界。
三、分幅图按汉朝当时的监察区司隶校尉部和十二刺史部分为十二幅,另西域都护府一幅。
司隶、豫州、荆州四幅,各附插画一幅。
四、东汉永和中的行政区划以一百另五郡、国、属国统辖一千一百八十个县、邑、道、侯国、公国。
郡、国、属国用注记分别,治所符号相同。
邑、道、侯国、公国治所一律用县治符号,注记不予区别。
五、东汉仅少数边郡设置都尉,在其治所旁加注记表示。
又设有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东夷校尉等主卫护内附诸族,中惟前二者有治所可考,即在其治所旁加注表示。
六、郡、国、属国的名称、辖境和治所,都按《续汉书·郡国志》画出。
《续汉志》所载以顺帝永和五年簿籍为据,但是年九月上郡、朔方二郡已内徙于冯翊、五原,而《续汉志》仍列出全部属县;章帝章和元年置阜陵国,永和时见在,而《续汉志》竟不载,因无可确考,姑从《续汉志》画出。
七、已废或后置的郡县择要画出,用聚邑级符号注记。
八、西域都护府以和帝永元六年至安帝永初元年(公元94-107年)为准,治所作郡治处理,所辖属国的首府作县级处理。
校尉、都尉等治所用县治符号,其他各城皆作聚邑处理。
诸国辖境用表面注记标示其大致地区。
九、水系泽薮除据《续汉志》画出外,又据《后汉书》纪传、《说文》、《周礼》郑玄注、《水经》、《汉书》注引应劭说予以增补。
凡较大水道湖泊不见于东汉记载而前代已见后代仍有者,画出而不加注记。
十、鲜卑等部简图一幅,以桓帝永寿二年至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56-178年)为准,画出鲜卑及其西北诸部境内著名山川、庭帐和城等。
东汉时期全图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无考县名下邳国潘旌青州刺史部无考县名东莱郡葛卢东郡齐国间诸郡冀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无考县名常山国都乡荆州刺史部荆州刺史部无考县名南阳郡成都扬州刺史部益州刺史部北部益州刺史部南部凉州刺史部凉州刺史部无考县名汉阳郡兰干武威郡左骑张掖属国候官左骑千人司马官千人官并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无考县名太原郡于离上郡候官西河郡乐街平陆益兰五原郡文国幽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无考县名玄菟郡上殷台交州刺史部交州刺史部无考县名苍梧郡鄣平西域都护府鲜卑等部三国时期图组编例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四幅,简图一幅,插图六幅。
二、全图画出公元262年魏(景元三年)蜀(景耀五年)吴(永安五年)的疆域政区及当时我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
魏蜀吴三国境内画出州界、州治、部分郡国治所,和西域长史府的辖境治所以及所辖部分属国的首府。
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并钩出若干条部族的活动范围界。
三、分幅图魏十二州分为八幅,另西域长史府和乌孙为一幅;蜀一州分为二幅;吴三州州各一幅。
魏幽州、雍州、蜀益州北部、吴扬州、交州各附插图一幅。
四、三国地方行政区划为州、郡、县三级,另有王国相当于郡,又有王国、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相当于县。
图中与郡相当的王国以注记相区别,治所符号相同;与县相当的王、公、侯、伯、子、男国用县治符号,注记不分。
五、《三国志》无志,魏蜀吴境内的州郡县建置,据清人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参谢钟英《三国疆域表》、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画出。
六、蜀汉设庲降都督,统南中七郡,仍隶属于益州。
分幅图益州分南部、北部二幅,南部幅七郡即庲降都督所辖。
南北部各郡之间仍作郡界,不作州界,都督治所建宁郡仍用郡治符号,加注庲降都督四字。
七、魏吴境内设有各级农官,皆画出其治所,注出全称;多数相当于县,即作县级处理,少数作聚邑处理,惟吴毗陵典农校尉领县比郡,作郡级处理。
八、魏设有匈奴中郎将、护鲜卑校尉、护乌丸校尉、东夷校尉,监护北边内附诸族,即在治所旁加注表示。
九、吴于若干幅员辽阔的郡分设都尉领县而仍隶于郡,以东、西、南、北部为名,即在其治所旁加注表示。
十、西域长史府治所用州治符号,其所辖各国用表面注记标示其大致方位,戊已校尉治所高昌城及鄯善、龟兹、于阗、疏勒、焉耆王国首府用郡治符号,其他诸国首府用县治符号。
十一、已废或后置郡县尽可能画出,用聚邑级符号表示,注出“郡”、“县”字样。
十二、水系泽薮除采用《三国志》记载外,一概以《水经》为据。
十三、鲜卑等部简图一幅,以公元236-262年(魏青龙四年至景元三年)为准,画出诸部鲜卑及西北诸部以及境内著名山川和庭帐城邑等;附盛乐附近插图一幅。
三国时期全图司州兖州、豫州、扬州青州、徐州冀州、并州并州无考县名太原郡于離幽州雍州凉州荆州(魏)荊州无考县名魏兴郡魏阳上庸郡巫县安富广昌西域长史府、乌孙益州北部益州无考县名梓潼郡昭欢益州南部(庲降都督)扬州(吴)扬州无考县名蕲春郡安丰会稽郡武义临海郡罗江鄱阳郡新都荆州(吴)荆州无考县名湘东郡耒阳交州交州无考县名苍梧郡鄣平郁林郡新邑长平建始鲜卑等部西晋时期图组编例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三幅,简图一幅,插图四幅。
二、全图画出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的疆域政区和当时我国边区各族分布地。
晋境内画出十九州和西域长史府的辖境和治所、部分郡国治所和西域属国首府。
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并钩出若干条部族的活动范围界。
三、分幅图晋十九州分为十二幅,另西域长史府合乌孙为一幅。
司州、梁益二州、扬州、交广二州四幅各附插图一幅。
四、西晋地方行政区划仍为州、郡、县三级,另有王国相当于郡,公国、侯国相当于县,处理方法同三国。
益州南部罢庲降都督改设宁州。
诸农官或罢或改为郡县。
诸领县都尉或罢或升为郡。
北边诸族监护官惟存东夷校尉。
五、《晋书·地理志》多脱误,本图组州郡县建置据清人毕沅《晋书地理志新补正》、方恺《新校晋书地理志》等考订成果予以补正。
六、西域长史府处理方法同三国。
七、已废或后置县择要画出,用聚邑级符号注记,注出“县”字。
八、水系泽薮除采用《晋书》记载外,又据《尔雅》、《山海经》郭璞注予以增补;凡较大河流湖泊虽不见于当时记载,但前后代皆有者,仍画出而不作注记。
九、鲜卑等部简图一幅,插图一幅,年代同西晋,内容及表示方法悉同三国鲜卑幅。
西晋时期全图司州兖州、豫州冀州、并州并州无考县名太原郡于離幽州、平州平州无考县名辽东国乐就力城雍州、秦州雍州无考县名北地郡灵州凉州梁州、益州梁州无考县名汉中郡蒲池涪陵郡万宁巴西郡平州益州无考县名牂柯郡并渠宁州宁州无考县名永昌郡雍乡青州、徐州徐州无考县名临淮国潘旌荆州荆州无考县名上庸郡安富北巫湘东郡利阳武昌郡高陵扬州扬州无考县名建安郡东平晋安郡宛平罗江鄱阳郡晋兴交州、广州交州无考县名合浦郡南平毒质合浦属国始定交阯郡交兴新兴郡封山武平郡武兴进山根宁安武九真郡扶乐九德郡扶芩曲胥广州无考县名始安郡始阳苍梧郡鄣平农城都罗郁林郡新邑晋平安始桂林郡武丰粟平羊平夹阳武城军腾长安高兴郡化平西平西域长史府、乌孙鲜卑等部东晋十六国时期图组编例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简图六幅,插图五幅。
二、全图画出公元三八二年前秦、东晋间肥水之战前夕的疆域形势,包括其时秦、晋境外的边区各族;秦、晋境内选画部分州、郡治所;山川地名择要入图。
三、东晋简图一幅年代与全图同,画出州、郡治所和州界,但长江下游侨郡错杂,酌情选画。
此外,又选画一部分县治和山川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