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二章_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四)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
1、沉重地打击了中国封建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 响最深的一次农民斗争。 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 太平天国起义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以后虽有洋人 撑腰,湘、淮军保驾,也挽救不了它迅速衰败的命运。
2、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 新的历史特点。 (1)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 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2)《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是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 色彩的方案,对近代中国的出路进行了大胆而可贵的探索。 (3)在打击中国封建势力的同时,坚决抗击外国侵略势 力。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工业
1869年方举赞、孙英德的上海发昌机器厂开始使用机 床,并于1872年制造了第一艘小火轮,可以说是我国民族 资本机器工业的开端。 由此时直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创办的近代企业大 小共一百数十家。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1)在外国资本入侵,中断、破坏了我国原有 资本主义萌芽,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和技术的情况 下创办起来的;
( 3 )这场维新运动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掀起了第一次思想解放 的潮流,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 4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为革命作了铺垫。变法的失败使很多 人在改良的幻想中觉醒,认识到只要进行革命,进行武装斗争,推 翻清王朝才能拯救中国。
作业布置
• 以“大学校园里的雷锋”为话题写一篇3000字以 上的论文。 • 作业以打印稿的形式提交。6月3日之前交到各班 班长处。
( 2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并且非常脆 弱,以轻工业为主; ( 3 )企业集中,绝大部分建立在沿海、沿江 的通商口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分节知识点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建立: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是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
失败: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失败原因: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2.太平天国的失败还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太平天国领导人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说明他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缺乏理性的认识。
历史意义:1.他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他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性质: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性质:洪仁玕提出,是第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内容: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
经济: 发展近代工业,吸收外国科学技术。
文化: 设新闻官,改革弊政,兴办福利事业。
外交: 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
通商; 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第二节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一、洋务运动的兴起(一)洋务派的形成:1.恭亲王亦䜣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
他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2.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
中国近代史刚要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真琼 如楼 神玉 仙宇 窟, 宅曲 。栏 洞 房 ,
• 忠王府
(2)在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切实可行 的革命纲领。 不能实现的空想《天朝田亩制度》, 根本没有实施的纲领《资政新篇》。
《待百姓条例》载:“百姓之田皆天王(父) 之田,天下之货皆天王(父)之货。”“天下 农民米谷,商贾赀本,皆天父所有,全应解归 圣库,大口岁给一石,小口五斗,以为口食而 已故“此示一出,被惑乡民方如梦觉,然此令 已无人理,究不能行,遂下科派之令。” (《太平天国》第3册,第275页)
推荐书目
•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全4册),中华 书局,2000年版。 •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新知、读书、 生活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 梁启超《李鸿章传》,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湖北辞书出版社, 2007年版。
讨论
用图片、音频、文字等形式制成PPT 搜集以下人物在戊戌变法中的活动,并论 述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李 鸿 章
左 宗 棠
曾国藩
• 金陵机器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
唐胥铁路
访问日本时停泊在长崎港的定远舰
被日军掳去后编入日本舰队的镇远舰
京 师 同 文 馆
• 赴美幼童
容闳(1828-1912),字达 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县 南屏镇(今珠海市香洲区 南屏镇)人。1847年(道光 二十七年)初,赴美学习, 三年后考入耶鲁大学, 1854年(咸丰四年)以优异 成绩毕业,成为毕业于美 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 生,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 驱。 1855年回国,1871年率 第一批留学生赴美。
• (二)时代变化向中国人提出了新问 题、新任务:找寻和探索国家的出路。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实现救亡图存? 如何向西方学习,求得富强?
2 毛概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论战的内容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守旧派反对西学,把西 方近代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 淫巧”。 维新派则痛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 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 因此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 办学堂、兴西学。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论战的实质和意义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 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 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 正面交锋。通过论战,西方资 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 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 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 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忠 王 李 秀 成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月, 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起义失 败。
天京保卫战中太平军和清兵激战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 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 战。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 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 天京附近等战场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 全盛时期。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
太平天国定都天 京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朝 田亩制度》是最能体 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 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 的纲领性文件。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1.洋务派的形成及其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 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 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兴起的。
近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和湖北的部分地区及安庆、九江、武汉 三大战略要地。 )
天京事变1856
洪
天王 上帝次子 虚君 ;杨 东王 天父 实权 杨 居功自傲 飞扬跋扈 杖责诸王 逼封万岁 天王密诏 北王诛东王 天王杀北王 翼王出走 祸乱起于萧墙,堡垒从内部攻破
天京沦陷1864
石达开
安福二王 李秀成(1823~1864) 陈玉成 洪仁玕,洪秀全族弟,(1852年达香港, 1859年4月到 天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 。 《资政新篇》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 。 1864年7月19日,天京失守,清军屠城 。 1864年11月18日,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南昌被 凌迟处死。洪仁玕于11月23日被处死。
张之洞 劝学篇
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
事远出西人之上”。要学习利用的 是西方的“火器”和先进的军事装 备及机器生产。因为中国之于西方, “独火器万不能及”,把“求强” 的希望寄托在仿造外国的船、炮、 创办军事工业上。
显然,这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洋务事业之主要内容
1、兴办近代企业 ⑴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兴办洋务事业之指导思想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中体西用”,就 是以中国封建伦理 纲常所维护的统治 秩序为主体,用西 方的近代工业和技 术为辅助,并以前 者来支配后者。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振兴中华?
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中国人开始找寻和 探索国家的出路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洋务运动及其代表人物
什么是洋务运动 ?
•所谓洋务运动,清朝统治者称为“自强”,有的历史著作称之为“洋务新 政”,就是力图通过学习和仿效西方的军事制度和武器装备,增强朝廷镇压 人民反抗和抵御外国入侵的力量,也就是“求强”。求强是洋务运动的最初 动机和根本目的,它以购置和自造西式武器,并以此装备和训练新式军队为 实施途径,继而为解决制造、购置和使用武器的原料及资金困难,陆续开办 相关的民用企业,从而涉足所谓的“求富”;同时,又因与列强交涉和求强、 求富需要有懂得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才,相继采取了各种相关的引进西方先进 文化和培养人才的举措。
左宗棠(1812-1885
年),字季高,一字朴存, 号湘上农人,谥文襄,湖 南湘阴人
丁日昌(1823-1882 沈葆桢(1820-
)字禹生,又作雨生, 1879),字幼丹,刘铭传 号持静。广东丰顺县人 又字翰宇,福建侯 (1836-1896年) 。 官(今福州)人。 字省三,汉族,庐 州府合肥县人。
第四,人才论。洋务派认为,要自强、求富就需要
各种有用人才,人才缺乏不能只凭借才异域,更需
自己培养,要培养有用人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科举
制度,采用办学堂、派留学等新的教育方法,其主
要内容涉及用才、育才、选才、储才四个方面。
三、洋务运动的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企业
1865年金陵机器局(李鸿章)(规模大,可以生产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洋务派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主张和领导洋
务活动的官僚,一是主张和谋划洋务活动的
知识分子,他们在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中
居于一定的决策和影响地位。
洋务官僚主要包括在中央和地方掌握某一方面权力 ,并主张和支持洋务活动的官员。在中央者,如主 持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等;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天王)在广西金平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天朝田亩制:1853年,天平天国攻陷南京,改称天京后颁布。
《资政新篇》:洪仁玕,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
天京事变说明农民革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农经济局限性。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天京变乱。
天平天国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军事上全盛标志:西征胜利。
天平天国政治体制,最大特点是:政教合一。
1、《天朝田亩制度》:(一)核心:解决土地问题(二)主要内容:(1)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2)建立军政合一政权(3)平均各种分配制度(平均主义)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历史原因:(一)主观原因:天京变乱-军事达到鼎盛后,出现骄傲自满、军阀作风,内部分裂。
(二)客观原因:英法支持清政府,清政府趁天京变乱清军之机包围太平天国,攻陷天京。
1.背景:内忧外患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的侵入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既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4.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5.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6.兴办近代企业1865 曾国藩李鸿章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国内最大的兵工厂)1865 李鸿章南京金陵机器局1866 左宗棠福建福州船政局(国内最大的船造厂)1867 崇厚汉阳湖北枪炮厂7.建立新式海陆军8.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862年,创立京师同文馆9.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0.洋务运动的评价: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活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1.对洋务来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的是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2.性质;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制)发起的改良运动3.背景:民族初步发展早期维新派思想传播民族危机4.代表人物:第一,向皇帝上书。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张: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
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代表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活动方式:
向皇帝上书:1895年“公车上书” 著书立说:康《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变法通议》; 谭《仁学》;严复《天演论》。 介绍外国变法经验 :康《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 分灭记》 组织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创办报刊:梁启超主笔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天津《国闻报》及 湖南《湘报》 设立学堂:康主持广州万木草堂、梁长沙时务学堂
2、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
的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因而无法 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后期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领导集团
的一些人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政治上争权夺利。太平天国诸王在建都 后不久就大兴土木,建立豪华府邸。天王洪秀全“为繁华迷惑,养尊处优, 专务于声色货利”;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诸王与部将及广 大士兵关系逐渐疏离,诸王之间更是“彼此暌隔,猜忌日生”,无法长期保 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3. 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
企图通过政治改良道路救亡图存。
(四)本讲重点
三次早期探索即太平天国运动、洋 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性质、
历史意义、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等。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历代农民战争此起彼伏。太平天 国达到高峰,不仅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空前规模的农民战争。而且 具有新特点和高水平(反对外国侵略,纲领、制度)。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中国近代史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热点
重点: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分析总结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和经验 教训。 难点: 1、正确认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 2、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3、为什么说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热点: 通过总结近代中国各阶级在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教训,进一 步认识近代中国人民为探索国家独立、民族富强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道 路,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民用工业
洋务派在兴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新式海陆军过程 中深感财政困难,并且逐渐认识到西方国家的 富强不仅是船坚炮利的“长技”,更主要是他 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所以,从70年代始洋 务派在继续“求强”的同时,又兴办以“求富” 为目的的民用企业。从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 办了民用企业20多个。其中最主要的有四大厂 家,即①轮船招商局②开平矿务局③电报总局 ④上海机器织布局。
温州医学院社科部
第二章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
早期探索
主要讲“中国何处去”? 即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
第二章课件导航
A教学引导
B教学要点
C教学内容 D教学思考 E教学参考
A教学引导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 的出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方案。掌握太平天国 运动爆发的原因与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性,了解洋务派与资产阶级维 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实践,并正确理解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失败的 原因与教训。 2、了解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操与救国主张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 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总结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 的失败原因,并从中认识这些阶级力量之所以不能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 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的原因和经验教训。理解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 命走向胜利的必然性。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识记:(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答: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天京事变。
答: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
2.领会:(1)《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性文件。
同时也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主要内容:1.《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田地分为九等,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
2.《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一两。
分得土地的农民都要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每“两”生产的农副业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支出也由国库统一分配。
3.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答:性质:1859年,“干王”洪仁轩回到天京提出《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内容: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3.简单运用: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答: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阶级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既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的滋生。
近代史纲要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1、清政府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
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这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 根本原因。 •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 难。
• 3、自然灾害严重。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经过
• • • • 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太平天国为什么用宗教作为发动农民的工具? 2、太平天国是怎样由盛转衰的? 3、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看中外反动势力对 太平天国的联合绞杀。
马克思:“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 何任务”。 “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 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 的破坏与停滞对立”。 “显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 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 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 —《中国纪事》,1862年6月
汉阳铁厂(1890,张)等。
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
2、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 (3)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5年筹建北洋水师,1885年设立海 军衙门; 1884年建成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 建水师三支海军。
• 致 远 舰 将 士 合 影
当年的亚洲第一,世 界第四的北洋舰队!
福建水师的旗舰“扬武”号
江南制造总局
金陵机器局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建安舰”
天津机器局
2、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 (2)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
如轮船招商局(1872,李),上海机器织布 局(1879,李),兰州制呢局 (1878,左), 开平矿务局(1877,李),天津电报总局 (1880,李),唐山胥格庄铁路(1881,李),
早期探索之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 训
(1)、小农阶级的阶
级局限性: 自私性、 散漫性、 保守性、 狭隘性、 小农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致使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的封建化,从而导致太 平天国的失败
如何评价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
中国近代太平天国的 创始人和思想指导 者 。广东花县(今 花都市)官禄人。 1814年1月1日生, 1864年6月3日卒。
四、颁布革命纲领
前期,1853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
度》,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 会的措施。其内容表现了农民反封建的 要求和解决土地问题的强烈愿望。纲领 内容的完备性和深刻性,使太平天国革 命达到了中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达到的 最高思想境界。 后期,1859年颁布了为仿效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而写的《资政新篇》一书。这是 后期太平天国的重要政纲,说明他在对 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较同时代的地主 统治阶级思想开明,眼界开阔。
洪秀全的错误主要在于:
一、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
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洪秀全 在天王府深居简出,严重脱离将士群众。 在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向一个新的封建王 朝政权蜕变的过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别 恶劣的带头作用。思想作风上的质变, 使其愈往后,则更多地像一个封建帝王。 天京内讧就是领导集团内部这种封建思 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和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
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思考
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较看戊戌变法
失败的原因
他们,同样于19世纪中后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代表人物的著述
戊戌变法代表人物的著述
戊 戌 六 君 子
观看《百年中国》之“保皇与革命”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 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 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 反对。维新派的自身弱点主要表现在 :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希望通过和平、 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 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 立宪。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天朝田亩制度》, 实际上是起义农民 提出的一个以解决 土地问题为中心的 比较完整的社会改 革方案。它集中反 映了广大农民要求 获得土地的强烈愿 望。
《资政新篇》是 太平天国后期颁 布的社会发展方 案。它试图按照 西方资本主义模 式来改造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工 商业。
洋务派是第一代讲现代化的人,不过它讲现代 化只是帝国主义要求的范围内进行;第二代是 康梁的维新运动,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改良派, 是从第一代分化出来的,这部分就不同,比较 地提出政治上的问题。从第二代里又分化出第 三代: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一派。第三代 里又分化出来第四代,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派。 所谓一代比一代前进,至少有一个标志就是民 族独立问题,在独立的前提下来发展现代化。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 生,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 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 打开了窗口,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846年
1847年 1848年 1849年 1850年
桂平大旱、大疫,临桂山洪暴发,全州大旱;
柳城蝗,恭城大饥,容县风灾,临桂雨雹,玉林震,平 乐、容城旱; 贵县、宾州、修仁等地蝗灾严重,藤县地震,浔州、武 宣大旱; 灵州、永淳蝗,归顺疫、宾州、陆川、上林、象州风灾, 怀集,北流,玉林大饥; 昭平、崇善、龙州大水,三江瘟疫流行,平南灌阳饥、 全县蝗灾。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评 价
1、《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 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中国 农民的愿望,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由农民领袖以法令形式公
布的土地纲领,是农民反封建
斗争的思想结晶。
2、《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
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社会发展 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根 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企图把正在趋向分离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 业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社会改造成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浮雕再现了1851年,在金田村附近的丘陵地带,太平军边疆进攻清 兵的战斗场面:手持大刀、梭镖、锄头,肩扛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 人民的儿女,正从山坡冲下来,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太平天国 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严重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二、永安建制
金田
●永安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杨秀清(九千岁)
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拜上帝教——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北伐西征 兴起
全盛
——天京事变——天国败亡
衰败
一、金田起义
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 1844年,洪秀全到广西传教,后回广东撰写《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1847年,信徒发展为2000多人。
1848年,洪秀全撰写《原道觉世训》、《太平天日》。
第二章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三、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开始普遍地觉醒。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可以算得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他还提出 “师夷长
林
则
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在天京事变中,杨秀清、韦昌辉先后被杀,石达开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 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革命形势急 转直下。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最终被中外反 动势力联合绞杀。
(二)农民阶级探索国家出路的方案
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光 绪 皇 帝
三、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与历史意义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
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百年以来一系列改造和变革社会制度的伟大开端,戊戌维新奠 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上,是适应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代表中国民族 资本家的政治、经济要求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历史表明:封建皇权主义和极端的排外主义是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的两个致命弱点,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不能独立完 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自发的农民思想不能拯救中华民族。
第三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场以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 产和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自救运动。
(一)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
首先,甲午中日战争在经济上宣告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 其次,甲午中日战争从军事上宣告了洋务运动“求强”的破产。
中国近代史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出科 学的革命纲领。
2.不能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 导集团的团结。
3.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保留了封建纲常伦理 原则(反儒又落入儒的俗套中)。
4.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 来。
1857 年 6 月 , 石 达 开带走了太平军的二十 万精锐部队,脱离了太 平天国,孤军作战。由 于没有建立根据地,粮 食、武器等补给困难, 军心逐渐涣散。1863年 5月,在四川大渡河紫 打地(安顺场)陷入清 军包围被消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陈玉成、李秀成无力挽回败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3.建立新式海陆军 (1)用洋枪洋炮训练装备军队
(2)筹建新式海军
至中法战争前,清朝表面上维持了北洋、南洋(苏 浙)和福建三支水师。
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时北洋海军拥有 新旧舰船25艘,成为晚清实力最强的一支舰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能科学分析太平天国、洋 务运动以及戊戌维新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认 识到这些探索最终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 富强找到出路的根本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二)洋务派的阵营及指导思想
1.洋务派阵营的构成 (1)以奕䜣为代表的满族中央权贵派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内容:
主要讲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对国家出路 的三次早期探索,即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 务运动和戊戌维新。
本章重点: 了解和掌握这三次早期探索的时代背 景、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 教训。
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
(一)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时代变化与特征
1、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几千年来未有之“大 变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了中国空前 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世界各国处于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帝 国主义过渡的时代。(特征:争夺殖民地、商品
什么是洋 务运动?
19世纪 60年代至 90年代这几十年中, 清政府一些洋务派官僚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及外交 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动,史称“洋 务运动”。(同治中兴、同光新政、自强运动)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奕
中 央:
清末洋务派 首领。爱新 觉罗氏。道 光帝第六子。 1851年(咸 丰元年)到 恭亲王。
Hale Waihona Puke 早期探索之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历代农民战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农民战 争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 模的农民战争,而且具有新特点、新水平。 (反对外国侵略,纲领、制度)
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太平天国农民 起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残酷的阶级压迫
2、现实原因:巨额军费、战争赔款等使农民
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 务 派 创 办 的 近 代 军 事 工 业 江南制造局枪 厂 江南制造总 局
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 务 派 创 办 的 近 代 军 事 工 业
天津机器制造局
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 务 派 创 办 的 近 代 军 事 工 业
(完整版)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目的: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都是19世纪下半页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科学分析上述探索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认识这些探索最终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找到出路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这三次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性质、历史地位、失败原因以及经验教训。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导言:三次探索总的时代背景(一)时代变化:1.19世纪下半页,出现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世界上,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代。
3.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二)怎么办?(时代变化向中国人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任务):要寻找和探索中国的出路。
一方面是:1.如何抵御外来侵略?如何救亡图存?另外一方面是:2.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这两个任务,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又要抵御西方侵略,又要向西方学习。
但实际上又是辩证统一的,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就必须使国家富强;怎么样实现富强呢?就要向西方学习,要寻找富强的道路;而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要实现民族的独立。
抵御外国的侵略,为了寻找国家的出路,中国各个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进行表演:(三)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农民武装斗争和农民改革的方案改造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
3.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具体就这三次探索进行分析。
第一节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代背景1.地主与农民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爆发的原因:是由于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这与以往发生农民起义的原因是相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办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5、设学堂。广州万木草堂、长沙时务学堂等 6、办报纸。《时务报》、《国闻报》、《湘报》。
《强学报》《时务报》 《国闻报》
戊戌变法代表人物的著述
(四)与保守派的思想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 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二)时代变化向中国人提出了新问题、新 任务:找寻和探索国家的出路
1、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2、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三)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
1、 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武装 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 2、 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通过 学习西方军事科学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 富强。 3、 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企图通过 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实现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1872李鸿章轮船招商局(规模最大)
1877 李鸿章成立的开平矿务局
唐胥铁路通车情况(1881年)
1879年李鸿章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开办的汉阳铁厂1890
湖北大冶铁矿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1875年确立和加强海防与建立海军的方针; 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 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25艘,其中两 艘大铁甲舰定远号、郑远号) 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同治中兴
同光新政
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至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请政府的” 总理各国事务 衙门,1861年 建立,负责办 理外交、通商、 海防、军务、 关税等与洋务 “有关的事宜。 1901年改组为 外务部,班列 六部之首
洋务派官僚代表人物:
恭 亲 王 奕 忻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金田起义(1851) 建都南京(1853) 北伐西征(1853—1856) 天京事变(1856) 建立江浙根据地(1860) 天京保卫战(1864)
(四)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
产品平均分配, 实行圣库制度 建立以乡官制度为 中心的地方基层政权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主要内容: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民 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即太平天国农 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 本章重点:应了解和掌握这三次早期探索的 时代背景、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 验教训
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
(一)时代变化
1、19世纪下半叶,出现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有之 “大变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中国空前的民 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处于世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 时代。 3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代
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中国 农民的愿望,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由农民领袖以法令形式公 布的土地纲领,是农民反封建 斗争的思想结晶。
《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
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社会 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企图把正在趋向分离的小农业和家庭 手工业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社 会改造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规定了天王的高度集权、官员的世 袭制等,都表现了封建的等级关系
具体表现:
第一,指导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 学的理论作指导,无法摆脱宗教迷信和封建思想 的束缚。 第二,在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切实可行的 革命纲领。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和《资政新篇》,但前者是不能实现的空想,后 者则根本没有实施。 第三,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不 能长期保持内部团结,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杀。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 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 法开始,到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 法失败,共103天,史称 “百日维新”。
(三)百日维新的内容
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提倡廉政,准 许办报纸和上书言事,给予一定程度的言 论、出版、结社的自由 设立农工商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 设立农会;各省设商务局;设铁路矿务 总局,改革财政 裁撤绿营,各省军队改练洋操,使用洋枪, 并统一制度;筹设武备学堂 倡西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 创办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 书籍,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2、《资政新篇》
主要内容
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 定法律、制度。
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 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进行 文化交流,严禁鸦片输入,外人不得干 涉太平天国的内政。
《资政新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
阐述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
第一批公派 留学生出发 起前
詹天佑 容闳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 历史作用与评价
洋务运动也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 一次尝试。它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派所 办的军用、民用企业是中国人举办的最早的一批 使用机器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引进了一些现代 科技、管理方法,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初步发展起了一定的示范和促进作用;办学堂、 派遣留学生等在传播近代科技知识、培养科技人 才方面也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封建思想文化也产 生了冲击。
1、政治背景——中华民族危急空前严重 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马关条 约》、租借地、势力范围、瓜分危机)。
2、经济背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 步发展。 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 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3、思想文化背景——维新思潮的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知识分子,把向西方学习 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形成共识,要救国, 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逐渐形成 变法维新的思潮。
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1865年(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
李鸿章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机械厂1865年
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1866年(当时 最大的船舶修造厂)
张之洞成立的湖北兵工厂的大门1890年
2、设立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
如轮船招商局(1872李) ,开平矿务局(1877 李),上海机器织布局(1879李),天津电报总局 (1880李),唐山胥格庄铁路(1881李),兰州 制呢局(1878左),汉阳铁厂(1890张)等。
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 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
早期探索之二 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的洋务运动
一、内忧外患双重打击下清王朝的自救运动
背景
天平天国农民起义(1851——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恭亲王奕忻:心腹之害(发捻)、肘腋之优(俄 国)、肢体之患(英国)。”故灭发捻为先,治俄 次之,治英又次之。“
对洋务运动也不能评价过高,它对中国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的作用有两重性:既有促进的一面, 也有阻碍的一面。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真正 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国 真正富强起来。
失败原因:
1、外国侵略者的压制破坏,不愿意中国真 正富强。 2、封建顽固派的反对、阻挠。(如同文馆 招生、修铁路、派留学生) 3、洋务派本身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 “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衙门式管理、
早期探索之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851—1864)
一、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兴起的背景: 1、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 2、两广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
(二)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思想来源: 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 主义。 (2)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原道救世歌》。 (3)教义: “皇上帝”唯一真神论;上帝面 前人人平等; 打倒“阎罗妖”。
北洋水师威海卫军港
旅顺港的北洋水师
(三)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1、兴办新式学堂 1862年兴办京师同文馆 1863年兴办上海广方言馆 1866年兴办福州船政学堂 1879年兴办天津电报学堂
2、派遣留美、留欧学生
1872——1875年派出4批留美幼童120名,1881 年撤回 1875——1894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学习造船、 驾驶。
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和教训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 清军、地方团练、湘军、淮军、洋枪队、外 国军队(“借师助剿”)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农民阶级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是劳动 者,受剥削受压迫,具有反对剥削,反对压迫,要 求平等自由的愿望,因此,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 他们又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具有落后性、保守 性、自私性和狭隘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政 治上、组织上的弱点。这种两重性就决定了太平天 国虽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但因为它不是新的生 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因此它不可能彻底摧 毁封建制度,建立一个完全崭新的社会制度。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简称“中体西用”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一)兴办近代企业
1、创办军事工业
如安庆军械所(1861曾),金陵机器局(1865 李),江南制造总局(1865李),福州船政局 (1866左),天津机器局(1866崇厚),湖北枪 炮厂(1890张之洞)等
失败原因和教训
1、客观原因:新旧力量对比悬殊。